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风雨之血沃中华-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刻,看着江上的战舰他心里赞叹道:“是谁的脑袋,想出来这样的东西,真是不得了……巴山啊!巴山,你可别用你的大炮攻击这些战舰,那是全无用处的,要打你就打后面的大船,那些才是他们运兵的玩艺!”
可是巴山仿佛没有听到他的祈祷,他已经指挥自己的红衣大炮调过炮口,目标正是沿着江面缓缓向上移动的“火凤级巡洋舰”那些低矮的舰身。
“传我将令,所有火器都有,一齐向敌战船轰击……”
在舰队一次齐射之后,一直处于假死状态清军江心州炮台突然复活,仅余了隐在炮垒之中的,十门红衣大炮同时开火。
“轰轰……”连串的炮火射击声音之中,它们居然射出的全部都是“穿甲弹”由于距离相当近,所以清军的红衣大炮的射击相当准确,而且威力巨大。
好在是“幽灵舰”那倾斜的外形,由于近距离的射击,那些尖形的炮弹在装甲板上滑了过去,然而还是有五枚之多的穿甲弹彻底击穿了“火凤级巡洋舰”的侧面装甲。
甚至有些炮弹飞到了气体发生器及发动机所在的位置,好在“火凤级巡洋舰”在建造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了这一点,这些机器、设备被安装在全装甲制造的“动力舱”之中,甚至州军自己使用的装药穿甲弹依然无法击穿,其坚固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敌江心州炮台复活,共向我军舰射击十发穿甲弹,我舰伤亡二十七人,一门100毫米炮受损。其他战舰没有受到攻击。”
黄克辉的脸上如同酒醉一般变得通红,自他指挥火凤级巡洋舰开始,这是战舰第三次受损了。虽然每次总有这样、那样预想不一的事情发生,可是这足以使他的心中感觉到火大了。
“命令100毫米钢雨,向敌军炮垒发射穿甲弹覆盖射击,60毫米快炮不间断压制,同时向参谋请示,要后面海军陆战队派部队登陆,一定要把江心州上的炮台给我平了。另外150毫米飞镖及火箭炮向象山上的敌军火炮阵地发动攻击。”
随着黄克辉的一声令下,巡洋舰上的所有火炮,如同疯了一般,向江心州及象山之上的炮台上发动了攻击。
这一次就不仅仅是150毫米的飞镖及100毫米的钢雨那种覆盖式的射击,100毫米的钢雨使用的是杀伤穿甲弹,这种炮弹不但可以击穿保护层,而且延时引信可以使炮弹进入敌军堡垒内部爆炸,对于人员使用弹片进行有效杀伤。
至于60毫米炮,使用的依然是杀伤及燃烧两用炮弹,它们能够将敌军土木制作的工事彻底点燃,自带有硝石强氧化剂使燃烧更加猛烈。
而陈锦已经在听不出来点数爆炸中惊呆了,如此猛烈的炮弹爆炸声是他自打从军以来前所未见的。
而这时一发炮弹正正的命中他所在的堡垒。100毫米炮弹如同一个长势极好的大个罗卜,加铅的炮弹更加强劲的冲击进入到了堡垒内部, 一头扎在地下仅只露出一个圆形的屁股。
紧接着,猛烈的爆炸声中,那些小铁珠发出尖锐的呼啸声,将堡垒内部所有的人打倒在地。一般来说,被这种炮弹击中的堡垒内部很难有活口。
巴山也在一阵如同暴风骤雨般的弹片之中被击中了,几乎同时炮垒之中的弹药被引燃了,伴随着一声巨响,冲天而起的黑烟之中是一些被火焰摧折的巨木、以及败絮般的泥土。
只不过这种炮弹制造相当复杂,因为神州军装备的数量并不多,所以在开始作战的时候,仅仅使用易于制造的普通炮弹也是十分无奈的一种选择。
隐身在象山之上的陈锦,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看来镇江城中的巷战已经不可避免了。他再度举起望远镜望向江心州上的炮台,那儿完全笼罩在飞迸起的泥浆及似乎多到无数的火焰之中。
而这一段江面之上,到处回响着那些尖锐的使人心胆俱寒的声音。
“唉!”他再重重叹了一口气,什么也说带着自己的亲兵从象山山后那些泥泞的小道向城中走去。
他并非是不想说,他甚至想要跳着脚去骂巴山这个笨蛋,倘若他的江心州炮台“复活”之时攻击的不是战船,而是攻击敌军后面跟随的运兵船,此战可能尚有可为。
然而他不能说,这不但牵扯着满汉之争,而且也将是一件有损于自己尊严的事情。所以他不能说,仅仅只能将这些感悟及极其平淡的笔调写成折子,递给洪承畴了事。
而在这时,飞鱼级快艇则向江心州的清军炮台发动了地面攻击。而这时清军江心州的炮台已经彻底失去作战能力。
一座座几乎完全沉澿在火海之中,不断蒸腾而上的摇摆的火焰完全封住了这些炮台的出口,里面的清军炮手,唯一的下场可能就是被烧死了。
最后面的乘座的“鲸级两栖攻击舰”的岳效飞举着望远镜,看着那腾起的巨大烟柱,突然有了一种极不好的感觉,因为连续的攻击已经使弹药消耗了一定程度,最主要的是连续十几天的攻击已经使部队疲惫不堪!
59节 镇江之战
*********
随着江心州炮台的陷落,象山之上的炮台在150毫米飞镖及100毫米的火箭炮的密集射击之中沉寂了下来。
原本时间够长的话,陈锦打算将攻击力较强的红衣大炮给它搬到象山之上,然而好重达数吨的重量,却是一件令他不能不另做打算。所以这些攻击力量巨大的大炮被安装到了江心州上,否则神州军的镇江之战,只怕要受到相当损失呢!
尽管如此,镇江的巷战,依然是神州军建军以来伤亡最大的一战。可见在战争当中成长起来的智慧型的战将,具有更强的攻击及守御能力。
陈锦放弃了沿江的北固山阵地,似乎他已经知道神州军炮火的厉害。所以他的主力固守在镇江城北侧,而最终的据点却是安装着红衣大炮黄鹤山。
这些使用开花弹及穿甲弹的大炮可以覆盖大半个镇江城,当然它们射击的准确度实在是相当差,但是这样的炮火布置方式已经显示出陈锦的用兵之精了。
而在镇江城中由于百姓们的大量逃亡,所以城中空屋颇多。而陈锦利用一些坚固的房屋组成一些屯兵据点,并且推倒了这些据点周围两百米以内的房屋,清理了射界。个个堡垒之间却留下成排的房屋保护下的街道相连通。
陈锦原本的用意是,神州军的战车透出小巷之后,将会在这些空地处遭遇到据点里炮火的密集射击。而他没有料到的是,这次神州军来攻之时,居然一辆冲锋用的战车也没带,这不能不让他有了“明珠暗投”式的感慨。
这些炮火使用的是穿甲散弹,这是陈锦自己组织工匠打造而成的。
它们是一些木板上钻洞并装成铁枪枪尖(实际简化成长圆椎形铁棒)的炮弹。这些灵感来自于博洛得自胜武军的那些散弹以及穿甲弹上得到的灵感。
只不过陈锦给它稍稍改了一下。枪尖之中原先插木柄的地方,他给灌上了一点点铅。相当不错的气动外形,使得这些炮弹的初速相当高。而铅又可以使炮弹具有相当的穿透力。
经过测试,它们可以在一百米的距离上,轻易打穿神州军曾经使用的武士型战车的装甲,当然,那些战车也就是神州军用来装备胜武军的战车。
尽管如此这种炮弹也同样是神州军现在自己使用的武士…A型战车的装甲吃不消的。
从另外的一处新式武器就可以看得出,陈锦比之博洛对于新式武器的使用更加有心得。因为那些效飞神弩的机械部分,只需要稍加改进,就可以成为射程极远的床弩。
只不过陈锦的设计仅仅只射出一只带有火油的箭,这样更加适合远距离准确射击。三百米之内,这些相当粗大的弩弓可以击中神州军的战车,上面携带着的油囊将使之燃烧起来。
而这对于这里大家普遍使用的复合板制成的战车护甲将是一种致命的武器,当然了,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却还要感谢清廷朝堂上那些大臣的愚笨,这种武器仅只在小范围之中使用,并没有成为清军的制式装备。
如同前几次登陆一样,海军陆战队第二师的陆战队在镇江城外江堤上上了岸。令人奇怪的是,这里并没有发生激烈的战斗,甚至那完好无损的城头之上,连一个士兵的影子都看不见。
江面之上,雨点式快炮,有一发没一发的向城头这上进行着试探性炮击。然而依然没有任务反应。
海军陆战队第二师的士兵则排开队形向镇江城的城墙处前进。除了百姓们川流不息的从城中出来,赶向江边以外,看不见任何清兵的影子。
这一切都令神州军的士兵们赶到疑惑,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很快在城门处组成了宪兵的队伍,使百姓们涌入城门的数量得到控制,为进城的军队腾出一条路来。
而正在这时,黄鹤山的半山腰处,传来了大炮的轰鸣声。一些圆球形的实心炮弹向江边飞了过去,看来清军的目标是停在江边预计对城内的巷战进行支援的巡洋舰。
然而神州军的150毫米大炮虽然基本上可以打得上,可是那就谈不上准确射击了。相对来说黄鹤山上的清军的炮击位置就有力得多了。
城头之处,是隐在城墙之后进行观察的施琅。他手中举着望远镜看着这一切的布置,自己心中也不由赞叹,敌方之将断非等闲之辈。
而他身旁眼着吕方嘴里可就骂开了:“他妈的,这不是学得老子的杀伤地域的招数么,五个堡垒把整个镇江城封了严严实实。
前三后二,而且后面两个已经脱出了100毫米舰炮的范围,看来到了那儿,就只能凭着自己手下那些迫击炮来进行掩护了。
“看来照着上次杭州的打法是不行了,舰炮根本无法在那么远的距离上准确射击。看来我们只有先解决城墙上的清军,然后从城墙上自上而下或者最后两个堡垒,辅助以地面攻击,才能奏效。”
吕方道:“这次咱们全程都在敌军炮火的袭击之下进行,只怕这伤亡会比较大。”
施琅也感到有些气闷:“有什么办法,谁让咱们的炮营不在呢!就这么说定了,你率领一个团从东侧城墙向里打,注意防炮就可以了。而我率领一个团正面突击,你占住城墙之后,我派迫击炮过去,从城墙给我把最后两个据点给他掀了,然而我们共攻黄鹤山。”
吕方道:“恐怕也只能如此了,长官说干咱就干,我看城墙上面的先开始吧!”
“嗯,我要气球升空,注意步炮协同,让海军没事多放两炮,吓吓清军也好。”
从来很少说笑话的施琅,今天居然破天荒的说了句笑话,可是手下的军官们谁也没笑。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今天这一仗不好打。
此刻,躲在黄鹤山上的陈锦一目了然的看着城下神州军的运动,当神州军的士兵从一侧城墙之上开始发动进攻的同时,他下了命令。
“要大炮向那个方向开炮!阻拦敌军攻势”
60节 镇江血战
*********
施琅亲自率领的正面攻击遇到阻滞。
最前面的三个据点,在神州军江面上停泊着的“火凤级巡洋舰”上的炮火进行不猛烈打击,各有一千五百多人的防守部队。然而他们面对的是来自大江上的150毫米飞镖炮的覆盖射击。
整个据点上浓烟滚滚,防守的士兵们很快就放弃不自己的职责,沿着街道向后方溃退而去。
他们后面的两个据点,距离南部城墙相当近,以接受那些城头之上炮火的保护。就是最后这两个据点也最为坚强。
因为它们的火炮配备比前面三个据点的总和多不将近一倍,而且背倚城墙之上的各种武器的支援。
城头之上的火器,无论是火炮还是那些鲁密铳之类的火枪,甚至普通的弓箭也要比地面上的射击距离远得多。
当占领第一道防线之后,施琅指挥下的一个团并没有受到过多的损失,甚至阵亡的人数是零,而他面对第二道战线的时候,危险就多得多了。
当神州军的士兵从第一道战线开始向前进,就遇到了来自黄鹤山及城头处的炮击。虽然这些圆球形的开花弹,没什么创造性,然而十门红衣大炮的密集轰击,则产生了不少阻力。
不过他们最大的危险还没有开始,当他们前进至第二道防线前面那处开阔地的边缘时,他们就遭遇到了极为强烈的阻滞。
城头之上,一门门炮射击出来的炮弹种类,不但包括胜武军所用过的那种箭形散弹,而且它们还有出自陈锦脑袋的那种穿甲散弹。
这些相当粗壮,而又灌着铅的炮弹可以轻松透过普通的青砖院墙,给躲在墙后面的人进行有效杀伤。这样用来对付战车的炮弹用来对付人员,实在是一件相当轻松的事情。几乎瞬间就给正在进攻的神州军士兵造成了十数人的伤亡。
施琅这时完全寄希望于城头之上的攻击,只有那儿的攻击得手,最后这两个炮垒才能轻易得手。
而这时城头上的激战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战斗之中。
一开始,吕方在舰炮的相当准确的支援射击之下,攻击的十分顺利。直到了们临近到了东边城墙与南面城墙的拐角处。
南线土城墙的两个拐角处,正是陈锦在城墙之上设立的抵抗枢纽之所在。
“佛郎机”炮的头三炮,就把攻击部队按倒在无遮无拦的城墙之上。
三门“佛郎机炮”连续不断的连环射击,一次可以发射连续九炮之多。圆椎形的炮弹在飞离炮口之后,由于阻力关系从后部的回形木板之上射了出来。
圆椎形的炮弹在钻透空气时发出“呜呜”的声音,铅心赋予了它们相当远的射程,而良好的气动形又使它们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它们的对面,是趁着舰炮爆炸而腾起身子向前进攻,神州军海军陆战队士兵攻击队形。
这些士兵才刚刚直起身子,一炮多达十枚的圆椎形炮弹就到了眼前。打到青砖城墙上的,就深深的钉了进去,而击中人身的,往往可以穿透人的身份,并且还可以再向前飞出数十米之远。
饶是神州军士兵有着相当好的训练,才有中弹的士兵在发出惨叫之后,身体被惯性带着向后面飞出老远,其余人就动作飞快的向地面卧倒。
然而一个排的攻击就此被打散,三十名海军陆战队一瞬间阵亡居然达到十一人这么庞大的数字。
“迫击炮发射烟雾弹,要求舰炮对敌方据点进行密集射击……”
尽管吕方下令所采取的各种各样的方法,依然不能挡住敌军三门“佛郎机”炮近乎连续不断的射击声。
这时飞来的已不仅有穿甲的散弹,同时也飞来了更多的开花弹。
在十发舰炮与清军的九发“佛郎机”再度交火之后,神州军再度阵亡了三名士兵受伤数人,而对于墙头据点的攻击受阻。
“迫击炮上前,给我轰了它!”
吕方瞪着那个据点,眼珠子几乎都红了。藏身在工事当中的清军士兵对于轻武器的射击根本就不在乎,而迫击炮的射程又没有敌军的炮火射程远。虽然可以狙击手们对杀伤了不和清兵,然而这里显然是守军花了大本钱构筑的工事,结实非常!
一辆迫击炮向慢慢向前推进着,好不容易推进到了距敌军距离250米左右的距离,第一发进行定位试射的炮弹才刚刚射出炮口。
“轰”对面清军三炮齐鸣,迫击炮几乎瞬间就哑了。
跟在迫击炮后面的吕方几个箭步上前拉开炮车的后门,他惊讶的发现,清军的散弹轻易的击穿了战车,战车当中一个炮班的士兵居然阵亡四人,其余六人则全部受伤。
在这时他捡到了一枚穿甲弹,圆椎形的炮弹,里面露出黑乎乎的铅心,上面还挂着丝丝血肉。
“妈的,我就不信轰不掉你!”
吕方发狠的叫着,冲进炮车之中,好在迫击炮及炮弹还都完好无损。吕方身旁的近卫向前扑着,要把他自炮车当中拖出来。
“滚开!救人!”他一面大喝一声甩脱了近卫,一面亲自操纵迫击炮进行瞄准。
吕方操起一枚燃烧弹放进炮口里,“嗵……嗵……嗵……”
迫击炮连放着,三发带着哨的炮弹几乎接连着击中目标,目标炮起了大火,在正面指挥攻击的团长手一挥带着士兵们向前攻去。
而这时,对面由于第四枚燃烧弹的爆炸而恼羞成怒的清军“佛郎机”炮的炮手,对这辆复活的炮车再次三炮齐射。
正在冲锋中的士兵们的身子,歪歪斜斜的倒在地下,甚至包括第一个站起来的团长。神州军的规定就是这样不合情理,冲锋的时候,军官要向前,撤退的时候,军官要断后。
再次被猛烈击中的迫击炮车的射击停止了,同时敌军的据点也被烈焰彻底吞没,这时,巡洋舰上的再一拨炮火支援来到。终于一枚150毫米的炮弹重重落在清军的据点之上。巨大的爆炸声中,这个据点瓦解了。
而南部城墙之上,西边的各个据点,则向刚刚攻下东边距点的神州军士兵射击,黄鹤山的清军大炮也不歇气的一个劲开火以炮火进行阻止,只是一切看起来都那么苍白无力。
61节 铁血肉搏
*********
以吕方及海军陆战队数位士兵的鲜血与生命为代价,终于攻到了黄鹤山的底部。
而清军在与神州军发生过数次肉搏之后,不得不承认在肉搏战方面他们已经失去,那种曾经无敌于天下的状态。
当按照陈锦所说,清军士兵们呐喊着,挥舞着手中的长刀,与一直几乎不停攻击的神州军士兵们相撞击的时候,肉搏战开始了。
神州军无论队员伤亡与否,一个个攻击队形依然住持着三角形。而两个狙击手的助手会在有人伤亡之后上前替换。
所以前面两个三人的攻击小队基本上一直保持满编的状态。
清军士兵在一阵己方的开花弹爆炸之后,冲出防线在开阔地上与冲到近前的神州军士兵进行肉搏。
而正在进攻的神州军士兵立即开始蹲在地下隐蔽身形,身后的狙击手们也加紧使用狙击步枪进行狙击,机炮班的效飞神弩及榴弹发射器开始倾泄起箭雨与炮火。
大群的清军士兵倒毙在冲锋的途中,然而由于距离非常接近,因此他们不顾伤亡,依然前赴后继的向前冲了过来。
当他们冲出弩箭与榴弹的封锁线的时候,迎接他们的几乎是不歇气的散弹枪的射击声。神州军这种可以快速射击的散弹枪使用弹匣的,所以可以快速装弹及射击。
尽管有多层火力杀伤,面对将近六千清军的决死冲锋依然无法阻挡。很快两军就搅在了一起,双方的炮火几乎如同商量好的一般同时停止。
冲进神州军队形的清兵们这时才发现,他们已经处于一个极为不利的环境当中。一个攻击小组的三名神州军士兵往往背对背,手中的步枪或者散弹枪已经装上了刺刀。
六名手中长刀舞起刀花的清军士兵,如同商量好的一般,一起向一个同时将左轮插回腿上枪套的小组扑了上去。
三人背靠背的方式突然改变,三个朝着三个方向各自选中的敌手猛得扑过去。趁着这个空档。后面的狙击手“啪……啪……”发出连续两声清脆的枪声,两名清军士兵倒在地下。
这时的情形变成了三对四,单兵之间的格斗开始了。清军的长刀猛然间砍过来,神州军士兵伸出长枪一格,紧接着一个突刺。
清兵手中长刀猛挥,将猛力砍在枪身上。然而步枪并未如同他所想的那样一砍而断,倒是长刀砍在步枪之上不能拔出。
清军士兵一愣神,这时神州军士兵舍了步枪,伸手摘下身后的狗腿刀,在极近的距离上划过一小段圆弧……清军士兵的身体沉重的倒在地下的泥泞与鲜血混和而成的地面之上。
近距格斗之时,除了数人围攻而外,纯粹的单兵格斗之中,清军几乎无法取胜。而后部的神州军士兵在敌军攻入自己的阵形的一瞬间则开始了反突击。
一个个三人小组飞快的向前奔跑,后面是狙击手为他们“开道”的射击声。然而他们自己的步枪、散弹枪、左轮的开火射击。虽然他们很快也会陷入到撕杀当中,然而他们很清楚,后面会不断有兄弟冲过来帮忙的。
在近距火力支援上来说,清军明显差得太多,这也使他们的近距格杀的配合差了许多。所以肉搏战当中,往往不是一个神州军对付几个清军,情况大多是一个神州军的战斗小组,围上了一个清军士兵,那么结果就几乎是一定的。
而反冲击的部队很快将重大伤亡的清军士兵赶了回去,而他们自己则端着枪在后面猛追,要知道如同现在一般的情况,往往双方都不会开炮。
远在黄鹤山上的清军统帅陈锦痛苦闭上了眼,他原以为仗着自己所“发明”的这些炮弹以及一万五千精兵,几乎可以打得胜神州军了。
哪里能料到依然败了,而且败得这么惨。在敌军大炮的助攻之下,原告想好的那些奇兵完全没有用得上。就这,神州军还是没有战车参战,倘若有了那些战车话,结局……
这已经是陈锦不愿进行设想的事了,因为他已经完全失去了对付神州军的信心。
“这样军队……”他想。
“这样的军队不停在变,先前是战车、弩弓枪,现在又变成了连射火枪……还有那越来越犀利的炮火,简直使人不能生出抵抗的心思来。”
正在陈锦认识到神州军几乎无法战胜时,神州军士兵们开始向黄鹤山进行了最后攻击。这是他们头次在没有绝对优势的炮火掩护的情况之下,进行攻击。
来到山脚下的迫击炮,被集中起来,向山上进行集群射击。大片的火场在气球上的指挥之下,落到了清军每一个抵抗枢纽之上,大片的火焰腾了起来。
而山坡上,则是海军陆战队今天唯一个作为预备队的团为主攻,他们绿色的战甲隐在春雨浇灌之下,已经隐隐泛起一抹嫩绿的山坡之上。并不容易看清,而狙击手们则保证没有清军士兵敢于探出头来进行抵挡。
在一阵阵“隆隆”的连贯的炮击声中,春雨之中的山坡硬是被炮火给点燃了。大片的火焰腾了起来,而陈锦这时已经明白,这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没有必要再打下去了。全军覆灭仅仅只迟早的问题。
至于他处的救援,他连想都没有想过。这样的天气里,如果出城的话,不但救不了别人,连自己也仅仅是喂给神州军来吃的一块快肥肉。
“何必呢!”
陈锦悄悄探出头,向山下望了一眼。山坡之上是神州军一个个小队零散的阵形,用炮火根本无法阻拦,不要说对方的炮火还在不停的轰击着。
而那些神州军士兵仿佛在游览一样,走一段路就会停下来观察一下,看到可疑的地方就会招来炮火。他们既不呐喊,也没有打什么大旗,他们只是搜索一段、清除一段、占领一段。
“这些家伙!”
陈锦突然笑着摇了摇头,一把拉下自己的帽子,伸手挠了挠头顶,向自己的亲兵道:“好了,我们不打了,我们投降!”
62节 轻取扬州
*********
就在神州军在镇江城中血战之时,岳效飞及慕容卓两人率领一个海军陆战队一个团来到扬州城外。
对于扬州城,岳效飞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扬州十日就是因为当年史可法率军抗清,使清军连战连损,才使清军进行了扬州十日。所以扬州百姓的忠烈始终深深映在岳效飞的脑海之中。
这些忠勇的百姓甚至比那些明朝那些只知内部相互倾轧的所谓“忠臣良将”们好的太多了,就如同鲁监国朱以海一样。无论是岳效飞曾经在历史书中看到的,还是来到这儿来自军事情报局的消息之中,都说明他是一个决心抗清的地方政权。
这才使岳效飞下决心将战车及各种武器装备卖给他,谁能料到背靠着坚固的“苏州防线”依然可以轻易被清军所攻破,不能不说是让人大跌眼镜。
而就实际情况来说,鲁监国的政权实际不是亡于抗战不利,他的覆亡实际就是那些大臣们搞得鬼。
否则不少史学家看不起崇祯完蛋之后,所组立的那些明的小朝廷。因为,那些朝廷之中几乎没有一个大臣真心抗战,几乎没有一个不首先想到吞吃其他势力。
其实不吞就没有合力,而吞了使诸势力不敢有合力,相互之间的不信任是这些小朝廷最终亡于敌手的根本原因之所在。这也是现代史学家对于这一时段当上,所谓的无论英雄、枭雄全都没有好的评价的原因。
倒是扬州、扬州城的百姓,因为那一战、因为那些灾难和伤害而名垂青史。
这也是尽管现在神州城的那些民船,因为连续十数日日夜不停的转运已经显出了疲态,而且现在从江南撤出的人口已经将近百万,已经超过了神州自由邦所需要的人口数量,而岳效飞依然执意要移走扬州百姓的原因之所在。
“这样忠烈的百姓留在这儿做什么?难道要他们继续忍受清军的奴役么?我没有能力则罢了!如果我有这个能力,那么我就会如此去做!”
八艘驱逐舰在运河上排成了一了长蛇阵,来到扬州城外。然而令他绝想不到的是,扬州城居然自己已经解放了,甚至各家都已经收拾了他们细软。
原因在于,当年清军“扬州十日”之后,在扬州民间埋藏下了深深的仇恨。而且由于这儿由于那次惨死的屠杀之后,变得人口稀少。
所以清军在这儿也没有驻守多少兵马,倒是漕帮在这儿有不小的势力。而且由于他们为了能够继续吃漕粮转运的那些金银,因此只怕是江湖之中最早和清军交厚的帮派!
而上次陈荣出面使用特工对于漕帮总舵朝廷突击之后,漕帮在以后的日子当中果然老实了许多。
虽然他们面子上依然与清军打交道,并获得了清军对于他们的船舶的资助,被吓破胆的朱一哥再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和清军勾搭成奸。
直到鲁监国覆灭之后,扬州官府欲压制住扬州的百姓,再度许以厚赏,甚至给朱一哥一个小小的官职,使他用自己势力镇住扬州百姓。
就这样也算维持了一段时间,暂压制住扬州百姓稳定住了官府的统治。然而几天之前的江阴一战,却吓破了朱一哥的胆,连夜率领自己的手下逃出城去,逃向南京去了。
他知道对于他这样反复无常的人,如果再落到那个没表情的人(陈荣)手里,只怕下场比死都难受。
而当他一离开扬州城之后,以扬州城中受过陈荣好处的盐帮为首的江湖豪客们一涌而上,集合了几千百姓攻入扬州城的官府之中。
起初,清廷官府也打算要朝廷血腥镇压,可是早晨的炮声却使他们明白,这地方是呆不得了。
扬州可没什么炮台,要让神州军那样轰得几轰,哪还能留下命在。结果知府等等官员率领着忠于满清的奴才们跑路了。
而官府当中相当数量的官员及过去的明军官兵们却留了下来,很快控制了全城,甚至也教百姓们打起了包袱,按照神州军的“告江南同胞书”所说的那样做好的准备。
对于这一点岳效飞完全没有想到,他来到扬州的时候,没有受到一枪一弹的射击。反倒是扬州城的百姓们夹道欢迎,把他当作了解放者。
扬州的百姓们心中得知,来到这儿的这个人正是写下“告江南同胞书”的那位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