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朝当皇后-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天皇签署的那份赔款协议,更是要火上浇油。

说到底,这羊毛出在羊身上,所有赔款的银两,最终,还是要落到那些普通老百姓的头上。

一休并不知道他的身份,也没有想到,他们此次来京都,除了见自己之外,还会给他们带来如此之大的灾难,只是觉得和这一家三口甚是相投,畅谈一日,仍觉不够,更是感叹自己年老力衰,(奇*书*网^。^整*理*提*供)否则定当横渡大海,前去中土取道,见识下更多的得道高僧。

朱祈镇一家告辞之后,他一直心怀郁郁,也不想再见那足利义政,便带着凌若辰和小公主自行回了港口。

抵达港口之后,朱祈镇和凌若辰方才看到,足利义政已然命令手下,搜刮了天皇私库,勒令各地大名送缴赔款,一批批的银子流水价送来,一一装船离港,朝着虎威舰队的运去。

他们当初与足利相约,一日不收齐赔款,则一日不离港。而这期间的舰队给养,全军人马粮草,全部都有足利家负责。

如此一来,足利义政自然拼尽全力搜刮,尤其是见识了明军的火炮之威。更是想要尽快送走这帮瘟神,免得夜长梦多,万一他们反悔了不肯分期,一下子要他们全额赔偿,那岂不是要了他们地命了。

事已至此,朱祈镇也无话可说,带了妻儿返回龙威号,却是翻来覆去也睡不着。终于还是悄然起身,独自上了甲板,望着远处东瀛港口的点点火光,与那深蓝星空相映生辉,心中却是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在想什么呢?”

一人悄然走到他的身边,给他披上了一件斗篷,与他并肩而立,柔声问道:“从一休禅师那里出来之后,你就一直闷闷不乐的。怎么了?”

朱祈镇长叹一声,望着天空说道:“若辰,今天听一休禅师说起东瀛民间的疾苦,还有他这些年来地所作所为。我突然在想,这次跟足利义政的交易,是不是做错了。为了我们的一时痛快,一报那以往的宿怨,却要累得千万普通百姓受苦,这等做法,又与那几百年后的强盗有什么区别呢?”

凌若辰有些错愕地望着他,立刻明白了他的想法。却是轻轻一笑,摇着头说道:“我看你是有些魔怔了。你反过来想想,就算我们不要这些银子,足利义政会不会就善待百姓,不去搜刮他们了呢?”

朱祈镇一怔,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话虽如此,可如今这些赔款。让足利义政会加倍疯狂,横征暴敛,比往常更甚啊!”

凌若辰耸耸肩,不以为意地说道:“你也说得,那足利义政本性如此,你这般做法,也不过是推波助澜,让他得罪了诸国大名,加速灭亡。说不定他快点倒台了,老百姓才能有好日子过呢!总之,这边的事情,就此告一段落,我们要想的,是如今要往那边去,下一步,是去西洋看看,还是索性先去占了那新大陆,省得以后被那哥伦布先行插上旗子,就抢了我们三宝大人地功绩。”

朱祈镇听她开始还说得似模似样,到了后来,就开始漫无边际地胡乱YY,便忍俊不住,轻笑着说道:“别的事情都可以稍候再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乖乖回去睡觉,要是你不困的话,咱们可以考虑考虑,是不是继续造人大计,给小公主添个弟弟妹妹什么的…………”

“才不要!…………”

凌若辰面上一红,就轻啐了他一口,低声说道:“生孩子多痛啊,你又不是没见过,要生你自己生去,我才不要再死去活来一回了!”朱祈镇一拍脑门,歉疚地说道:“我真是糊涂了,这个时代的医药不够发达,实在是太冒险了,上次几乎吓死我了,这孩子的事情就不说了,反正有小公主一个,就已经够了。只不过,就算不要宝宝了,咳咳,也不是不可以做的啊!”

凌若辰见他两眼星光闪烁,竟似比那天上寒星还要闪亮,里面点点星火,看得她满面通红,心底也忍不住痒痒地泛起热潮来,赶紧向后退了一步,轻笑着说道:“真是没羞,外面还有人呢,就说这些疯话,怎么当人家皇帝的,真是…………”

朱祈镇伸手便要去抓她,她却灵活地一闪,轻笑着朝舱房跑去,他一路追了过去,两人进房之后关上了舱门,犹自传出阵阵笑声,如屡屡春风,悄然飘过。

他们谁也没注意到的是,在上面地望阁上,已有一人,星夜无眠,原本坐在上面观星赏月,却被他们惊动,看了半响,一直悄然无声,直至他们回房,他方才整个人仰面躺下,望着那浩瀚星空,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喜欢一个人,不一定要拥有她,只要能看着她幸福,帮她守住这份幸福,就已经足够了。

这话,说起来轻松简单,做起来,真的,好难。

首期的百分之三十赔款银两,足足过了十天,才全部运上了大明宝船舰队,整整装了三艘银船,大明官兵均是得到了满意的犒赏,而给他们送行地东瀛官员,却是从上到下,都苦着一张脸,没有一个人能笑得出来。

这一回,宝船舰队也真的名副其实,有了三艘价值连城的银船,带着一份十年的分期赔款合约,和侵犯大明东南沿海的倭寇全部的家当,扬帆启航,离开了东瀛。

见识过了大明宝船上的威武将军火炮,细川圣元从此改辙易道,专心研究火器,立志要造出更强的火器来,因为这一次,他深深明白,落后,就只有挨打,就只有赔钱,就是想做强盗,也必须有更强地实力。

【第十二卷 回归】第一章 回航

带着那沉甸甸的三艘银船,去哪里都是个麻烦,海外贸易主要讲的还是以物易物,大明宝船舰队本就带了丝绸瓷器等等大批的中原特产,再带这些个银两,根本是多此一举。

朱祈镇想了一日,便决定先行回航,解决掉这些银两和船上官兵的长期问题,再行出发。他们将船上的货物着人运去东南沿海先行倾销一空,然后再回去回合,重新购置新货,再行出发。

考虑到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的问题,朱祈镇在船上就起草好了诏书,正式传位给朱见深。反正他已经打定主意,在自己时日无多的时候,与妻儿纵横海上,环游世界,总好过在朝中劳心费力,与众臣勾心斗角。

所以这一次回航,他们并未返回天津港,而是直接去了泉州港。

那里是大明沿海最好的一个深海港口,三十年前,郑和带领的舰队,便是从这里出发,纵横四海,创下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航海记录。

这一次从东瀛收来的赔款,近三千万两白银,几乎顶得上国库的库存了。

朱祈镇特地从里面拨出了一部分,用来犒赏舰队的全体官兵,然后正式告诉他们,此番若是再次出航,只怕数年之内,都很难回来,若有需要留下的,或是家中独子的,都可以报备后留下,不足的人数,再由沿海卫所募集。

要知道,他们一开始的舰队编制,完全是参照着郑和当年的舰队编制而来。人数高达两万七千人。

这近三万人,是由水师、骑兵、禁卫军组成。舟师就是主要是在虎威舰队上,它们被组成编队,有前营、后营、中营、左营、右营五营人马。骑兵人数虽然不多,但随行地马船上。还带有两千战马,单凭这精良装备,就足以横扫当时的任何一个小国。禁卫军则是在龙威号随行,担任近卫和对外交往时的礼仪。

如今他们的目标与郑和不同,无需再寻找那建文帝的下落,更没有打仗开国地意向,若是一直维持如此庞大的舰队,这每日的给养损耗过大。也着实有些浪费。。。

所以朱祈镇给了三军丰厚的赏赐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将随行舰队的明军人数,减少了一半。

而这一半的船只空间,则交给了当初那些曾经入股船厂的江南富商。

富商们先是从那东瀛人的赔款里,分得了当初入股地红利,然后再听得这么个天大的利好消息,顿时蜂拥而至,将整个泉州港都挤得水泄不通,每日里人来人往。小山般的货物流水价地运来,忙碌得不可开交。

秦风破天荒地,请了三天假。

秦家原本是京城的第一富商,只是因为秦妃之事。被杭皇后陷害,方才举家撤出了京城,回到了江南经商,当初船厂造船缺钱,也是秦家第一个领头入股,如今时隔数年,他也算是衣锦荣归,一回来。自然就被拽回家去省亲。

只不过,秦家人真正的目的,还是以省亲为名,相亲为实。

毕竟,像他这样,三十多岁。仍然孑然一身的。电 脑小说站实在是太让人看不顺眼了。

虽说秦家还有几兄弟可以继承香火,无需他非要生子。但家人总是希望他能娶妻成家,也好多个人照顾他,总不至于到老了都孤身一人,无人照应。

所以这三天里,秦风就看了两百多张画像,见了好几十个姑娘,简直快要赶上当初朱祁钰选秀时的盛况了。

当秦风被折腾的哭笑不得的时候,回家探亲地石亨,却像是遭了当头一棒。

石亨当初跟着离开的时候,将家中事务和军中令牌,尽数交给了侄子石彪,他当初也是随着石亨出生入死,后来一直封到了五品武将,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只是他没想到的是,朱见深作为太子监国之后,首先改变的,就是当初由于谦创立,而他们石家最为得益地营团兵制。

若是石亨尚在朝中,只怕还不会直接就动到他们石家军头上来,只是他随着朱祈镇出海,又不知何年何月能够回来,朝中觊觎石家军战力的人不计其数,自然就算计上了这个有勇无谋的家伙。

更要命的问题就在于,石家军也并非是铁板一块。

石亨素来掌兵,一向义气为先,身先士卒,为一营一镇之将时,尚可兼顾全军,而成为三军统帅之后,难得亲兵,这手下诸将,就有了亲疏远近之分,战绩犒赏,粮饷分配,重重利害关系,都很难使得众将统一,只是他在的时候,尚有军威压制,光是他那大明第一勇将的名头,和那武威侯的爵位,便足以让很有有异心的人不敢轻举妄动。

直到,他离开。

所谓人走茶凉,更何况,他还是扬帆出海,远赴天涯海角,天知道他还能不能回来,就算回来,也到了改朝易帜地时候,由不得他再做主了。

于是,当他们出海半年之后,对石家军的弹劾奏折,便如雪片般飞到了内阁之中,陆陆续续地,也交到了朱见深的手里。

其中,最有力的一封奏折,来自一个万姓的千户。

弹劾三宗罪,一条比一条厉害。

一为律下不严,私募营兵。

二为收受贿赂,结党营私。

三为府邸僭逾,谋逆造反。

这每一条罪名之下,都林林总总,罗列了若干条罪证,其中有真有假,有证有据,只是大多是石家军内随意之言,只是谁都没想过,一时无心之戏,到了某些人笔下,稍加润色,变成了谋反大罪。

石亨人不在京,这谋反之罪,便扣在了石彪的头上。

石彪是个粗人,根本不擅心机,被抓进天牢里一顿套话审讯,三言两语,便稀里糊涂地画押招供,哪里会想过平日里收些弟兄们地礼物,花自个儿地钱摆谱,到了最后,会变成这等天大的罪名。

等到石亨回去地时候,石彪已然被斩首示众,石家满门查抄,所有财产收归国库,族人被斩的斩,流放的流放,偌大一个武威侯府,他回去的时候,竟然已经空无一人。

这当头一棒,几乎将他打得魂飞魄散。

【第十二卷 回归】第二章 石逝

石家满门均灭,石亨这些年来的所有心血战功,尽数化为乌有。

当日若不是铁木尔陪他一起回去,见他如此失态,急急将他带走,只怕就连他本人,也被锦衣卫查捕,步了那石彪的后尘。

铁木尔带着他快马回奔,连赶了三天三夜,总算回了泉州。

石亨却在到达泉州的时候,终于不支倒地,吐血不起。

朱祈镇和凌若辰听铁木尔说了经过,也从泉州市舶司的太监总管那里,了解了一些情况,尽是唏嘘不已,只是此时此刻,他已经放弃了皇权,何况那朱见深此次出手,乃是深谋远虑,有证有据,根本容不得他来翻案。

唯一只能庆幸的,是石亨当初选择与他们一起出海,方才避过了此劫。

否则,若是他也留在京城,只怕第一个被开刀的,就不是石彪,而是他本人了。

只是他们也没想到,一向体壮如牛的石亨,这一次病倒,竟然病来如山倒,先是呕血不起,接着又是高烧不退,找了随行军医和泉州城最有名的大夫来,都丝毫不见起色,急得几人团团转,只得派人飞马去秦家通报秦风,速速回来救人。(电 脑阅 读 )

等到秦风好容易摆脱了家里安排的相亲事宜,借此机会赶回来的时候,石亨已然陷入了昏迷之中。

秦风为他仔细检查之下,这才发现,他这些年来常年征战沙场。受伤无数,只是靠着打不死的意志和强悍的体力硬撑着,再加上内外功修为甚高,所以一直都能挺过来不曾发作,只是这一次。他先是大受打击,然后一路狂奔回来,外感风寒,内腑郁结,使得他真气走火入魔,伤上加伤,原来地陈年旧患,也都趁机发作。所以才会一病不起。

雪道人昔年炼制的救命丹药,都已被秦风用完,如今秦风的医术和炼药之术,都不及其师一半,眼看着他病入沉疴,却只能束手无策。

朱祈镇和凌若辰也没想到他的病会如此严重,两人私下谈及此事,均是唏嘘不已。

凌若辰悔得是当初没有提醒石亨,明知道他今生的结局悲惨,竟然还是没有提前预防。(手机 阅读 )如今被朱见深抓住了把柄,一击即中,就算是他们此时回京,也已经无法改变。

朱祈镇歉疚地是。他虽然早就知道石亨的结局,可之前带他离开之时,根本就不曾想过转了这么大个圈子,竟然还会兜回了原地,以另外一种方式,实现了历史。

他们面面相觑,心中寒意顿生。

难道任凭他们如何的努力,改变的。只是他们面前的这一点的,而历史的巨大惯性,却如那艘巨大的龙威号宝船,驶过之后,留下地,是后人的评述。真实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样。谁又能说得清楚?

原本的历史记载的是,石亨逾越礼制。被皇帝疏远,后来因为侄子谋反,而被牵连入狱,最后病死在狱中,家产尽数被没。

而如今,虽然他还没有入狱,但其他的事情,都已经一一兑现,虽不全中,亦不远矣。

如果根据这个趋势推算下去,就连朱祈镇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寿命,也只剩下不到一年了。。。

看着石亨如此伤痛的情形,他们一边催着秦风给他治疗,一边想尽办法寻找灵丹妙药,抱着一线希望,想要与那历史的命运再做一次抗争。

谁曾料想,石亨只是醒来了一次,看看他们,长叹一声,便在此呕血昏迷。

这一次,就连秦风也没能再救得了他。

就为了他,他们在泉州整整停留了一个月,最终,还是没能救醒他,临到末了,他最后一刻清醒的时候,也只说了两个字…

朱祈镇和凌若辰地心头,像是被压了巨石般的难受。

这个冤,如何能伸,这个案,如何能翻?

按照铁木尔的意思,索性返回京城去,揪下那个自以为是的监国太子来,家法揍一顿,非得让他翻案不可,这君命如天,还不是说什么就是什么。

朱祈镇却是苦笑不已。

这已经交出去地权利,想要收回,谈何容易。

且不说之前已经给朱见深安排的顾命大臣们,现在还认不认他这个皇帝的旨意,就是朱见深自己,监国这一年多的时间,只怕早已在朝中安插好了自己的人,所以才敢对石家下手,一出手便是如此稳准狠,将个案子做的滴水不漏,证据确凿,就算他是皇帝,又能如何?

只是,这石亨的冤枉,他又不能不管。

安抚了凌若辰,给石亨办了后事,他便悄悄地带着铁木尔,自己快马上京,去找那朱见深,一尽人事。

等到凌若辰发现的时候,他们已经离开了泉州,留下地信里,千叮万嘱,要他们尽快带着孩子出海,回头到天津会合,不必在此等待。

凌若辰却是满心的不安,一个晚上都没有睡好觉,第二日一早,也不等那些南方富商们未装满的货物了,让慕云岚留在泉州,负责跟那些富商们收受货物,签署合约,千方百计说服了秦风,就带着那一艘龙威号,扬帆出海,直奔天津而去。

到了天津,足足等了七日,都不见朱祈镇回来。

凌若辰心中的不安,越来越甚,等得心急如焚,终于还是决定,亲自上岸去找他回来。

秦风怎么劝她也不听,最后还被她趁其不备,下了蒙汗药,丢在了船上。

在她看来,不管有多少事情在前面等着,不论有什么样的危险和陷阱,她都必须去这一趟,但秦风,却是她唯一可以将小公主托付的人。

凌若辰赶回北京之后,却没有直接回皇宫去,而是换了男装,乔装打扮,先行混迹在城中大大小小地茶馆,打听消息。

隐约间,她总觉得有什么事情不对,几番打听之后,才突然发觉,众口一词地,如今掌权的依旧是太子,监国地太子,仁慈宽厚,吏政清明,日后一定是个好皇帝。

他若是个好皇帝,那朱祈镇呢?又去了哪里?

她正准备去皇城问个究竟的时候,就突然看到了大街小巷都贴出的一张皇榜。

“皇帝重病不起,特招天下名医,以求救治!”

凌若辰再也看不见下面的什么千金重赏,加官进爵,满脑子里只有那一句话,他,竟然会重病不起?

【第十二卷 回归】第三章 孝义

看到了皇榜,凌若辰再也无法熟视无睹地忍下去了,直接就揭了皇榜,让人带进了宫去,那些侍卫一路带着她,却没有去乾清宫,而是直接去了东宫。

刚一进东宫,就看到个盛装打扮的女子,笑吟吟地迎了上来。

“你们统统都退下去,这位大夫,就由我亲自来问吧!”

凌若辰原本想继续隐藏下身份,可是一看到这个女子,就知道自己已经被人看破了,只得冷哼一声,直截了当地问道:“皇上怎样了?是不是你们捣的鬼?”

来得女子,正是如今在东宫中风头最盛的万贞儿。

看到凌若辰如此愤怒的神情,她不过是掩口轻轻一笑,淡淡地说道:“娘娘何必如此生气,这么空口白牙地冤枉人,可真是枉费了太子的一番孝心啊!”

凌若辰冷哼一声,说道:“够了,我没空看你演戏,我要见皇上!”

万贞儿上下打量了她一番,轻笑道:“只怕娘娘这身打扮,不合适见皇上吧?”

凌若辰深吸口气,告诫自己忍了她,从怀中取出个金牌来,寒声说道:“我这里有皇上御赐的如朕亲临金牌,万贞儿你若是再跟我捣鬼,就休怪我不客气了!”

万贞儿看了一眼金牌,却并不害怕,只是轻轻一笑,说道:“奴婢哪里敢阻拦娘娘呢,娘娘想要去看,尽管去就是了。电 脑 小说站只可惜啊,奴婢的一番好意,全都白费了!”

凌若辰轻哼一声,她会有什么好意?朱见深原本何等纯良的一个孩子,只怕就是被她给教地如此心机深沉。她转身拂袖而去,随手扯掉了帽子,散下头发用根带子随手一扎,手拿着那枚金牌,就直奔乾清宫而且。

既然知道了真的是万贞儿在捣鬼,那她也不怕撕破脸来大闹一场了。

无论如何,她都不能留得朱祈镇一人在这个虎穴狼窝之中。

一路行去,有些个太监侍卫认得她的。也小心翼翼地向她行礼,却都不敢走近一步,其他的人看到她手中的金牌,也不敢阻拦,任由她一路小跑着,直奔乾清宫而去。

偌大地乾清宫,如今竟然变得冷冷清清,她心中的不安越来越盛,忍不住也跑得越来越快,到了寝宫门口之时。一把推开宫门,却直接撞在了一人身上。

“母后?”

朱见深一把扶住她,有些意外地望着她这副狼狈的模样,“母后何事如此惊惶?”

凌若辰站定身子。抬起头来瞪了他一眼,看到这个昔日曾经与自己亲若母子的少年,如今已经长得比自己高出大半个投去,清瘦的容貌与朱祈镇有七成相似,只是眉宇间没有他那种温雅淡定的从容。她看得又想起了如今生死不知的那人,心头一痛,一把甩开了他的手,径直朝里面走去。冷冷地问道:“你父皇为何发病?”

朱见深轻叹一声,跟着她朝里面走去。

“父皇突然回来,说儿臣冤枉了石将军,儿臣便拿出了刑部和大理寺会审地纪要和那些人的口供给父皇看,唉,是儿臣不该与父皇争辩。父皇一时心急。火气攻心,听太医说。只怕是…………中风之症了……。”

“中风?”

凌若辰心头一沉,想起上次他被万贞儿的事情气得昏厥,如今又不知是何情况,也没心思再去搭理他了,只是三步并作两步走,想要尽快看到那人如今的情况。

等到走到了床边,看到那锦幔低垂,一时间,她竟有些紧张了。

站定好一会,她方才敢伸出手去,拉开了帐子,一下跌倒在了床边,抓住那人的手,泣不成声地落下泪来。

“为什么你要自己回来?为什么你要丢下我们母女?”

床上的人,才不过十来天没见,已经整个人都憔悴下去,脸上的肌肤黯淡无光,双目深陷下去,紧紧地闭着,握在掌中的那只手,冰冷的几乎没有温度,让她几乎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伏在他地身上,放声痛哭起来。

“母后!…………”朱见深站在她的身后,轻唤了一声。

凌若辰这才想起他来,猛然转身站起来,冲着他吼道:“他已经把什么都让给你了,为什么?为什么你还一定要逼死他,朱见深,你到底有没有一点良

她直逼到了朱见深的面前,状若疯狂,逼的朱见深都不由得后退了几步。

“母后你误会了,我没有逼过父皇,真地不是我。”

“不是你?”

凌若辰猛然抓住他的衣襟,厉声问道:“那就是说,还是有人故意的了?是谁?是谁!快告诉我!”

朱见深一时失言,顿时满面愧色,却又不知该如何解释。

“母后…………我真的没有想过伤害到父皇,真的…………”

凌若辰冷哼一声,咬牙切齿地说道:“那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了?为什么离开我们的时候还好好的,现在却一病不起,你们到底对他做了些什么?还有,铁木尔呢?铁木尔现在在哪里?”

朱见深被她抓得狼狈不堪,可是看着这个几乎近在眼前充满了怒火的面庞,他却一点脾气都没有。

“母后,我真地没对父皇做过任何事情,只是他自己生气,你相信我,我从来就没见过什么叫铁木尔的人。父皇为了石亨的事情生儿臣的气,儿臣也只是在外等候,没敢进来,后来听得里面侍奉父皇的太监叫喊,方才知道父皇出事。母后若是不信,可以传召他们过来问话。”

凌若辰放开了他,深吸了口气,“你以为,我还能相信他们说的话吗?不论是不是你做地,我要见到铁木尔,你去想办法,我现在一刻也不想见到你了!”

说罢,她霍然转身,背对着他,径直去陪朱祈镇,连看也不愿再多看他一眼。

朱见深满心失落,低低地应了一声,看着她地背影良久,方才长叹一声,转身离去。

曾几何时,他还追着叫她“娘娘”,与她一起嬉戏,听她将那些神奇的故事,对她地那种感情,甚至比自己的亲生母亲还要深刻。

可如今,她根本不信他不理他,连多看他一眼,都觉得痛苦。

他咬咬牙,走出去,贞儿说过,想要得到一些东西,就必然会失去另一些,他如今既然选择了皇位王权,就不得不失去曾经珍惜过得东西。

人生,永远无法两全。

【第十二卷 回归】第四章 时光

“若辰!若辰!…………”

凌若辰听得耳边有人轻轻呼唤自己的名字,猛然醒来,抬头一看,自己昨天守了一日,竟然就这么在朱祈镇的床边睡着了。

可他依旧双眼紧闭,昏迷不醒,是谁,在叫自己的名字?

凌若辰四下张望了一番,却没有看到任何一个人的影子。

就连乾清宫里的那些太监宫女,都被她赶在门外守候,所有的食水药物,都由她亲口尝过,亲手给他喂下。

她再也承受不起,任何人的算计了。

所以才会累得撑不住,就这么枕在他的床边睡着,如今一站起身来,只觉得手脚发麻,腿一软,一跤跌倒在地上。

地面冷冰冰的,再没有人,走来扶起她,对她温柔而宠溺地一笑,说她这么大的人了,为何还像个孩子似的容易摔倒。

她坐在地上,望着床上那几乎没有了生气的人,想起从前种种,又忍不住哭了起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你能不能醒来告诉我!为什么会这样啊!”

“我们经历了那么那么多的事情,好容易才可以快快乐乐的生活,不去管这个世界的事情,为什么你又要丢下我呢?这一次,我该去哪里找你啊!”

她哭得几乎昏厥过去,突然之间,又听得耳边那个声音响起…………“若辰!若辰!…………”

她回过头去,看到的却是,一个白色的光环。。。里面闪烁着无数地星云飞转,仔细看去,竟像是一幅熟悉的画面:

凌若辰拎着大包小包,兴冲冲地冲出银座商城,站在马路边招计程车。

八月盛夏。在没有空调的地方,哪怕多站一分钟,也让人很难忍受,前面的十字路口排满了汽车,堵得严严实实,凌若辰垫起脚尖来看看,竟然连一辆计程车都没有,要等这波车流过去。至少要十分钟,这十分钟,足以将她晒黑一层了。

凌若辰眼珠一转,就看到了最合适不过的地方。

银座一楼地周大福珠宝店,正对着马路,里面冷气十足,进去看一会首饰再出来,时间刚刚好。就算外面有车来,那里面街的整幅玻璃墙,也可以第一时间发现目标。一定不会耽误时间的。

凌若辰三十秒内算计好了,转身就朝珠宝店走去。

刚刚走进周大福的电子感应门,凌若辰就看到两个熟悉的背影。

一个是正准备下月结婚的男友秦翰,一个是从幼稚园一起玩大的女友陈菲儿。

凌若辰一喜。正准备上去跟他们打招呼的时候,一抬手,突然僵在了那里。

两人原本就坐得很近,不知在说些什么,都笑得十分开心,说到兴起处,秦翰突然转过头去,竟然当众在菲儿地脸上吻了一下。一路看文学网然后又接过销售小姐递过来的戒指,亲手套在了菲儿的手指上。

凌若辰像是被霹雳击中,雷的头晕眼花,连自己怎么走出去的都不知道。

“吱!…………”

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响起,一辆车停在了她身边,车头距离她连十公分都不到了。她茫然地转头望去。车里探出个男子的脑袋,冲着她破口大骂了起来。“你找死啊!想死也不要害人啊,这里又没人行道,你冲什么冲,不长眼睛啊!”

凌若辰像是没听见一样,木木地退回人行道上,眼神空荡荡的,胸口里也是空荡荡的,像是一下子被人从里面掏的干干净净,什么都没有了。

连怎么打得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