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蜀山剑侠传-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己修为,毋负我的期许才是。不过此山远在黔桂边境,数千里山岭杂沓,除了山北铁雁冲黄狮寨一带,略有多族杂居外,虽然风景奇丽,时为仙灵窟宅,但亘古以来,洪荒未辟,大泽深山,山魈木魅、虫蟒怪异之类甚多;再加上此洞久传藏有白阳真人一部针诀和两匣芒饵,中间经过许多异教中人来此搜掘,至今不曾发现,连我也未知藏处,难免不再有人觊觎。我再赐你神针一枚,可随心收发,作为防身之用。你若有缘将真人遗物得到手中,足可助你数十年苦炼之功。可随时留意,那就看你缘分如何了。〃云凤闻言,不禁感激涕零,抱着崔五姑的双膝叩头不止。
  崔五姑笑道:〃我知你向道心诚,今日正称你的心愿,尽自伤心则甚?快起来。〃云凤含泪起立道:〃曾孙女蒙曾祖母天高地厚之恩接引到此,九死难报!只是爹爹年迈,并无子息,所生只曾孙女一人,平时甚是钟爱,今见曾孙女失踪,必然悲痛不止。还望曾祖母恩施格外,大发鸿慈,将他接引到此,即使修道无缘,也可朝夕侍奉,不知可否?〃崔五姑笑道:〃痴丫头,你当修道成仙就这般容易吗?此山已高出云表,你此时人在洞中,又服我的灵丹,还不觉得洞外罡风何等凛冽。常人到此,便即吹化。便是你,也须修炼四十九日之后,始能出洞游行。他一个暮中衰叟,到此怎能禁受,洞中食用之物俱所不备,你在数年内还未必能服气禁食。这四十九日中,尚须我给你采办黄精松子之类充饥。自出取食,须待四九期满,骨坚气凝之后。他来岂非受罪?至于忧思爱女,在所难免,但已有人为之分说,决可放心。他此刻有俞、戴两家留住款待,正好安乐。你只要有志向上,年余光阴,便能见面。你必将我的灵丹与他服食,纵难成仙,也可延年益寿。一人得道,九祖升天。图这年余之聚,反分道心则甚?〃云凤不敢再说。
  当下崔五姑便命云凤盘膝坐下,道:〃你如此孝思,索性我再助你一臂之力,使你早日学成,父女重逢。此举省却你苦功不少。须知此等仙缘,旷世难逢,勿以得之太易,不自珍惜,浅尝辄止。〃云凤闻言悚然,恭谨领命。崔五姑伸出一手,按住她的命门。云凤只觉五姑的手微微在那里颤动不止,渐觉一股热气由命门贯入,通行十二玄关,直达涌泉,再由七十二脉周行全身,遍体奇热难耐。云凤只管凝神静志,一意强忍。先时五内如焚,似比火热。半个时辰过去,方觉浑身通泰,舒适无比。忽听五姑喜道:〃想不到你定力根骨如此坚厚,真不枉我渡你一场了。〃接着又传了云凤坐功,说道:〃你此时百脉通畅,百病皆除。日后运气调元,可以毫无阻滞,后洞现有我适才采来的黄精,外有铁釜一口,支石为灶,足供半月之粮,可照我法做去。半月后,我再来传你剑诀。〃说罢,取出一口长才二尺的宝剑和一根三棱铁针,交与云凤,传了针的用法,说得一声:〃好自修为,行再相见。〃云凤只见满洞之中金光耀眼,人已不知去向。知道洞外罡风厉害,不敢追出去看,只得望空拜倒,谢了大恩。先将那口剑拔出,铮的一声,电光闪处,剑已出匣,寒光射眼,冷气侵肌。仙家异宝,果自不凡。神针无事不敢妄发,也知是件宝物无疑。不由喜出望外。心里记着后洞壁间图解和白阳真人灵迹,以为其中必多仙景,恭恭敬敬朝后洞叩了几个头,存着满腔虔诚之心,往里走去。
  这洞共分前、中、后三层,只前洞最为光明整洁,中洞深藏山腹,虽然高大宏深,已不如前洞明朗。云凤见上下壁内到处都是残破之痕,料是前人发掘遗迹。走向洞壁尽头,见有一块高约两丈,厚有三尺的石碑,碑上并无字迹。转过碑后,才是后洞门户,高只丈许。进门一看,洞内异常黑暗阴森。云凤原有内家武功,目力曾经练过,仔细定晴寻视,依稀略能辨出一丝痕影,还是看不清楚。洞中仿佛比前、中二个洞还大得多,除当中一个石墩和零零落落竖着许多长短石柱外,并无甚出奇景物。再走向壁间一看,那图解也只影影绰绰,有些人物痕迹,用尽目力搜查,不见一字。仅在东南角寻到一堆黄精、松子和那一口铁釜,心中未免觉着有些美中不足。孤零零坐在当中石墩上,只管出神寻思,也不想弄吃的。暗忖:〃曾祖母既说图解为用甚大,必非虚语。这一点点人物立坐飞跃淡影,不见一字,洞中如此黑暗,叫人怎生索解?如不从此中悟出一些妙理,休说自己汗颜,曾祖母必当自己不堪造就,负了期许,也许就此罢手,岂不误了仙缘?〃想了一阵,又往四壁注视一阵。那飞跃屈伸之状,还可照着内行功夫依式学样,偏生坐像最多,十九一式,即使看得清楚,也无从下手学习。似这样起坐巡行,过了好些时候,老是寻不出一点线索,不由着起急来。越着急,觉着洞中越更黑暗。末后把气沉下去,闭了双目,略微定了定神,把心一横,暗骂:〃好容易遇上这等仙缘,偏又资质这等愚下。如不悟出壁间图解用意,誓以身殉!反正曾祖母要过了半月才来,无须急在这时,何不先照她所传炼气之法,勤加练习,缓些时再去参悟?〃想到这里,便将双膝一盘,冥心用气,打坐入定。等到做完功课起身,也不知是甚时候,只觉身轻骨健,神清气爽。睁眼一看,洞中也没有初进来时黑暗,壁间图解隔老远便能稍稍辨认。这才稍悟虚空生白之理。适才是由明入暗,满腔欲望,心盛气浮,所以看不大见。此时坐功之后,矜平躁释,神清志宁,便好得多。以后勤加练习,定能视暗如明。只要图像能一目了然,无须尺寻寸视,纵无字迹注解,多少总要体会出一些道理。不禁转忧为喜,益发奋勉不置。
  云凤自从戴家场遇救,到此已有一天多时间未进饮食,这时心里一宽,方觉腹饥。走向壁角置釜之处,一面先剥了松子入口。猛又想起仙人点化,往往示意于不知不觉之中。前洞尽有光明方便所在,这锅灶偏生安置在后洞最黑暗的地方,看似无关,定非寻常,说不定又含有深意,且莫去动它。一面随手取了一根黄精,咬了一口,觉着苦涩。见其中还杂有许多山芋,打算煮熟了吃,釜旁柴禾颇多,也有火种,只是无从寻水,出洞又畏罡风。只得用身带的一把小刀削些胡乱生吃了一顿。吃完起身,又向壁间寻视,除看得比前清楚外,仍无所得。一心苦练,洞中又无床榻被盖,索性不睡,径去石墩上二次打起坐来。做完一次功课,异常舒散。或是吃些山芋、黄精、松子之类,又去打坐入定。似这样做过了十几次功课,始终未曾离开后洞。洞中黑暗,不分昼夜,算计时候,约有三天光景。因是潜心一意,勤苦参修,再加天资颖异,夙根深厚,进境极快。但云凤本人尚不知道,只觉心智空明,耳目分外灵敏而已。
  有一次,刚刚入定醒来,偶看壁间图解,格外比前清晰,知是打坐之功。自忖:〃再有数日,只要按着曾祖母所传坐功,能在一次中将气机运用纯熟,通行逆关,过了十二周天,做到她老人家所说境界,便可照着壁间图解,不问悟出门径与否,一一试练了。〃正自寻思,微闻水声滴石,静中听去,分外清楚。细一留神,听那水声竟出自那块打坐的石墩之下。
  云凤连日用功,除吃些山粮外未进滴水,也未行动过一次,忽然听得水声,不禁思饮。心想:〃洞中灵迹甚多,除壁间图解外,也曾仔细搜索,并无所见。石墩下面是实是虚,怎未想到移开一看?这水声好似时近时远,石墩又大,莫非下面还盖有洞穴不成?〃想到这里,走近前去,两手搬着石墩往前一拉,竟能移动,连忙运足平生之力,一阵搬移,移开二尺来远近,渐渐发现穴口,心中大喜。等到石墩移向一旁,再看全穴口,比石墩只稍小一圈。低头往穴里一看,水声已住。那穴道由前往后,斜行下去,看去虽然很深,不过斜径陡些,并非直落无际。有了着身之处,自信从小练就一身轻功,还可提气贴壁上下。略微歇了歇,振起精神,将真气往上一提,身坐穴口,伸足入穴,背贴着那滑削陡险的穴壁,缓缓往下溜去。
  快要到底,才将气一舒,放快了势子。等到脚踏实地一看,地方不大,石笋林立,均甚粗大。石壁没有上面平整,到处都是孔窍洞穴,仍有不少发掘过的痕迹。再一细寻那水声之处,只在一声形如槎丫的奇石上面洞窍里有一线流泉,涓涓下滴。想是年代深远,水滴石穿,已成了一个尺许方圆的水坑。水与地平,也不溢出。用剑一探,不能到底,仿佛很深。张口就着泉流一尝,竟是甘冽异常。心想汲些上去,又没盛水的东西。如若上去,将那口铁釜搬下来盛,又恐拿着东西,走这样滑削的穴壁,下来容易,上去却难。想了想,无计可施。一心想吃点熟东西,只得取下身披的肩中,先放在水坑里洗了个净,就着那涓涓细流,将它浸湿。再脱去上身衣服,放在石上,以免弄湿了没有换的。一切准备停当,口含湿衣,走向穴壁。仍是背贴着壁,将头往上略伸,手足向壁,施展轻身功夫,一提气飞也似往上游去,一会到顶。出了穴口,奔向釜前,将中一阵拧绞,居然有一碗多水。左右闲着无事,穴底温暖如春,也不嫌麻烦,一连上下三次,才凑了有半釜子水。就石上晾起肩中,将脱去的衣服着好。一面生火,一面削芋放入釜中去煮。不消片刻,水开芋熟,香味扑鼻。取出一尝,不但那芋甘芳酥滑,连汤也是清香甜美,益觉适口异常。尽情大嚼之余,不觉吃多了些。
  云凤连日吃了许多冷东西,在前又服了崔五姑的湔洗肠胃的灵药,药力早已发作,又几天没有行动,被热汤热食一冲,不一会,忽然腹痛如绞。恐污秽了洞府,洞外罡风厉害,强忍着跑出洞去,择一僻静山石后面,刚一蹲下,便如奔流夺门,不可遏止。等到站起身来,积滞全消,顿觉身子一轻,五内空灵。细看当前景物,置身已在白云之上。四外高峰微露角尖,俱在脚底。正当中午时分,天风冷冷,仿佛甚劲,但是一毫也不觉冷。偶一低头,见崖下面长着许多奇木异卉。向阳一面,有一处黑沉沉的,似有洞穴,当时未有意去看。闲眺了片时,径回洞中,去做功课。坐时觉着一缕热气由丹田起来,缓缓通过十二玄关,直达命门,然后又顺行下去,与崔五姑传授时手按命门的情况相似。知道第一层功夫业已圆满。坐罢睁眼一看,全洞光明,无微不瞩,不禁狂喜。壁上图解,连日来已是越看越显。云凤打定主意,只是练五姑所传功课,一直未去理它。
  这次做完功课,见四壁人物鳞介飞潜动跃之形,不特神态如生,竟悟出自东壁起始,个个俱似有呼应关联。一数全壁,共是三百六十四个图形。暗忖:〃这图解分明按着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怎么少了一个?〃四外又无残缺之痕,再四揣摩不出。反正无师之学,全仗自己用心试习,并不深知玄妙,且试试再说。便决计从东壁许多图像起,照样练习起来。起首是一连十二个人形的坐像,俱都跌坐朝前。头一个两手直向膝头,一目垂帘内视,首微下垂。
  第二个头略正些,态甚安闲。以下的十个坐像,俱都相同,看不出有甚不一样处。云凤虽猜是坐功次序,但是四壁三百六十四个图像,飞潜动静,无一雷同。这起首十二个,除头一个首略俯,算是坐功起始,调息时的姿态外,后面这十一个既无甚姿态,要它何用?定有深意在内,只是自己心粗,没有看出它的异处。她定了定神,再仔仔细细察看那十一个图像的同异之点。除面貌胖瘦、身材高矮不一外,休说姿态相同,连服装和那衣纹都是一个样式画出似的,想不出个道理来。后来一想,这也许是当初真人门下练图解的十二个弟子,也未可知。看壁上人形,一共不足二十,除这十二个有衣冠外,余者均是赤着身子,所料或者不差。
  想了想,把初意略微变更,便舍了这十二图像,暂且不学,竟从第十三个图像开始学习。其实云凤如按初定主意,不问三七二十一,竟从头一图学起,日子一久,自可悟出玄门上乘大道。只为天资过分聪明了些,心略一活动,这一改主意,反倒舍近求远。等把壁间图解学完,悟出走错了路,已该是下山时候,无暇虔修。日后到了峨眉,不能与三英二云比肩,仍要随定一辈道行略次的同门,在左元洞内,苦练三百六十五日。差一点便和雷、杨等人同样走火入魔,白费多年的辛苦。这且不提。
  十三图起,尽是些人物乌鲁各式各样的动定状态。云凤便照着上面熊经鸟伸,一一练习起来。先只是打算照本画符,以为不知怎么难法。原拟每次功课完毕,每一像学上几次,不问有效无效,能通与否,先练习上十多次,再挨次往下练去。反正不惜辛苦,把这三百六十四像一一练完,看是如何,再作计较。及至照图才练了两式,便觉出有些意思,一式有一式的朕兆,不禁心里头怦怦跳动。连饮食都顾不得用,照式勤练不已。第一日连着几次,练了二十余式。坐完了功课便练,练完又坐,虽已入了悟境,尚不能将各式融会贯通。等到第三日过去,已会了百十来式。有一次练完,试照幼年在家练习武功之法,将各式先挨次连贯如打拳般练了一遍。然后又颠倒错置,再练一遍。练时猛觉气机随着流行,和坐功时相仿,益发狂喜。不消十来天的工夫,壁间图像俱已练到。虽然只知依样葫芦,不能深悉其中微妙,对于运气功夫,却是已有进境。
  崔五姑去时,曾说每隔旬日,必来看望一次。这日云凤做完功课,一算日期,已有半个多月,五姑说来传授剑法,并未来到。可是洞角所留的食粮,看去还是那么多,丝毫不见减少。起初只顾每日苦练,没有注意到此,这时一经想起,觉着奇怪。暗忖:〃神仙决不打谎语,但是飞行绝迹,来去无踪。〃一想到这里,便留了神,将所余食粮,分别估了数目,打了记号,照自己每日食量一估,还敷月余之用。过了两三天,一查看竟少了些。尤其是自己最喜煮来吃的山芋,一根无存,好生后悔,不该暗破玄机,又去打甚记号。
  光阴易过,云凤在白阳崖花雨洞中,不觉过了一个多月,五姑始终未见一临,眼看着食粮将罄。喜得那日五姑曾说四九期满,便可出洞觅食,如今相隔已无多日。洞外罡风凛冽,日前也曾试过两次,除风力稍劲外,并无所说之甚。连日忙着用功,仅在洞前稍立,偌大一座仙山,俱未涉足。再过两日,如五姑还不见到,便准备在本洞左近,先采办一点食粮存储,省得用完之后,急切无处采办。虽然仙法未得传授,好在自己原有一身武艺,又有一口仙家宝剑,还有那根神针防身,纵遇山魈木魅,自信尚能应付。出家人山居修道,一切艰危灾害,原所难免,也怕不了许多。
  正在沉思,偶望壁间图像,个个姿态生动,仿佛欲活,仙人手笔果是灵奇,越看越出神。猛然想起自己曾将三百五十二像一口气连贯习完,觉着与坐功真气运行流替虽有动静之分,但殊途同归,并无二致。五姑去时未传剑法,正苦无法练习,何不用这口仙剑,照着壁图也试它一试,看是如何?万一也和上次一般,悟出些道理来,岂非绝妙?云凤想到就做,当下拔出那口玄都剑,按着图形,参以平日心得,一招一式,击刺纵跃起来。头两次练罢,得心应手,颇能合用。只因图形部位变化不同,有的式子专用右手便难演习,非换手不可。如真照了样做去,到时势非撒手丢剑不可,觉着有些美中不足。练到十次以上,动作益发纯熟。快练到一百零三式时,又该两手交剑,才能过去。心想强它一强,看看有无别的解法。心里虽这么想,身法并未停住,就这微一迟疑之际,已然练到那一式上。这中间一截,共有七十多式,多是禽鸟之形,大半都是爪翼动作,并无器械。云凤用剑照式体会,都能领悟用法。
  那一百零一、零二两式:一个是飞鹰拿兔,盘定下瞩;一个是野鹤冲霄,振翼高弿。一上一下,本就不易变转,偏生一百零三式单单是个神龙掉首,扬爪攫珠之形。云凤先将身纵起,右手持剑,去伐飞鹰右爪,作势下击。刚一落地,倏又纵起,去学第二式。因第一式未悟出着力之点,只知横剑齐眉,却伐鹤的右翼,如要跟着提气飞身回首旁击,格于图中形势,非两手换剑不可。当时略一慌乱,想变个办法,只顾照式练习下去,不料那些图形一式跟着一式。云凤急于速成,动作又快,身在空中,刚照式一个翻腾,猛见眼前寒光一闪,自己的头正向手中宝剑擦去。这时云凤的剑原是用虎口含着,大、二、中三指按握剑柄,平卧在手臂之上,再想换式将剑交与左手,已是无及。情知危险万分,心里一着急,就着回转之势,右手一紧,中指用力照着剑头一按,同时右臂平斜向上,往外一推,那口剑便离了手,斜着往洞顶上飞去。云凤身子已盘转起来,见剑出了手,心里一惊。这些动作每日勤练,非常纯熟,不知不觉中照着龙蟠之势,身子一躬一伸,便凌空直穿出去。她原是一时手忙脚乱,想将那脱手的剑收回来。谁知熟能生巧,妙出自然,又加气功已经练到击虚抓空境地,平日独自苦练,尚无觉察,忽然慌乱中的动作,竟然合了规矩,这一来恰好成了飞龙探珠之势。
  说时迟,那时快,剑又是口仙剑,既发出去,何等迅速。照理云凤只是情急空抓,万不料手刚往前一探,那股真气便自自然然到了五指。猛觉手中发出的力量绝大,那剑飞出去快要及顶,竟倒退飞回,到了手中。能发能收,大出意料之外。且喜人未受伤,连忙收式落地。暗忖:〃那剑明明脱手,怎会一抓便回?好生奇怪!〃后一想:〃连日苦练,只觉真气越练越纯,也不知进境深浅,壁间图解是否可与剑法相合。难道这么短的时日,已可随心收发不成?〃想着想着,试将剑轻轻往前一掷,跟着忙用力往前一抓,果然又抓了回来。欢喜了一阵,该是进食的时候,一查食粮,所余已是无多。一时乘兴,带了那口玄都剑和飞针,径直出洞,去寻觅食粮。
  到了洞外一看,恰值云起之际,离崖洞数丈以下,只是一片溟漾,暗云低压,远岫遥岑,全都迷了本来面目,不知去向。崖洞上面,照例常时清明,不见云雨,这时也有从云层中挣出来成团成块的云絮,浮沉上下,附石傍崖,若即若离,别有一番闲远之致。云凤先见下面云厚,虽然前几日看出一条方向路径,到底不曾亲身经历过,怎敢冒昧穿云而下。方自有些迟疑,忽然一团雪也似的白云从崖下飞起,缓缓上升,往身旁飘来。觉着有趣,伸手一抓,偏巧一阵风过,那云已是升高丈许,往前飞去。云凤一捞,捞了个空,心中不舍,便追了去。这风一吹,不但这团孤云飞行转速,便连下面的云海也似锅开水涨,波卷涛飞,滚滚突突,往上涌来,转瞬之间,已与崖平。云凤只顾纵身捉云,忘了存身之处已离崖边不远。刚将身纵起,见那云突又前移,暗骂:〃云儿也这般狡猾,我今日若不将你捉住才怪。〃不便在空中施展近日新学来的解数,往前一探,又悬空飞出了两三丈远近,恰好将那云团双手抱住,身子才往下落。
  猛一低头,见脚底云涛泱奔,浩瀚无涯,哪里还有着脚之所。知是一时疏忽,已经纵在崖外,不禁大惊,急切间想不出好主意。等到想起提气盘空,凌虚回旋,身子已坠入云层之中,睁眼不辨五指,哪里还来得及。又不知脚底下是崖的哪一面,仗着胆大心灵,立时变了方法,把气紧紧提住,随时留神着脚底的地方,使下落之势略缓,只要觉着脚一挨着实地,便可站定。正落之间,渐觉凉风侵肌,冷云扑面,周身业已湿透。正猜云中有雨,猛听云底下风雨大作,声如江涛怒吼,四周的云越暗,水气越厚,几如浴身江河之中。约有顿饭光景,才将这千百丈厚的云层穿过,风雨之声,也越发听得真切。定睛往下面一看,底下也是一座山脊,因为终年上面有云封蔽,尚未见过它的形势。身子正从狂风暴雨中飞落,离地少说也有数十丈高下,一旦失足,万想不到下落这么低速。自己如非在洞中练习了这四十多日图解和坐功,一旦自天坠地,直落千丈,还不是个粉身碎骨么?想到这里,好生害怕心寒,哪敢丝毫怠慢。先将气一舒,使其速降,转眼离地只有十来丈,才忙将气重新提住。紧接着再做出一个俊鹘盘空之势,以便觅地降落。
  第一七六回 阻险窜荒山 落日穷途 仙乡何处 兴亡说古国 尺刃寸弩 殷鉴空悲
  且说云凤想不到自己的一口真气已提了好一会,毕竟练功日子太浅,根基未固,又处在惊急忙乱之中,下落太高,这气一散,便不易再为调匀,势子也不能随意变化,想和初下来时那般缓缓提气下落已不能够。云凤见下坠甚速,恐心身受了震伤,正在拼命往上提气,一眼看见前面绿荫丛密之中有一株古树,大约十围,槎丫怒挺,突出群抄。云凤下时,原是两臂平分,双足朝上的式子,往下斜飞坠落。打算万一不济,临时再化成一个风飘柳絮的招式,翻折而下,虽保不住要受一点震伤,到底好些。一见这株古树,正好攀附,好生心喜。说时迟,那时快,想起这主意时,已经超过树顶两三丈以下,离地只有四五丈光景。也顾不得看清树上有甚么东西,双手一分,双足用力往上一踹,凌空一个鱼鹰入水的招式,竟往树腰的一枝老干上斜穿下去。等到近前,左手一伸,捞住树干。因从千百丈高处坠落,势子又疾又猛,一经抓住实在东西,便似秋千般荡了起来。等到把力匀住,右手攀枝上翻,准备坐在树干上略微喘息,再行下落时,身子已经荡了两荡。
  只这略一耽搁工夫,忽听树叶丛里窣窣有声。身刚翻到干上坐定,回头一看,丛枝密叶间忽然现出许多双头怪蛇。有的长有丈许,粗若碗口,大小不一,顺着树顶繁枝密干,各自将双头昂起,红信吞吐,宛如火焰,婉蜒而下,其行甚速。云凤惊魂乍定之际,一见来了这许多的怪蛇,知道此蛇厉害,其毒无比,身在树上不易防御,慌不迭地便往树下纵去。身才及地,抬头往上一看,为首几条已经飞窜到才落坐的老干上面,将头悬了下来。用手一摸宝剑,且喜不曾失落。顺手拔出,两足一顿,正想纵起,朝那为首几条怪蛇头上挥去。猛觉脚底一阵奇紧,双足似被甚么东西缠住。幸是云凤武功已臻上乘,身灵心巧,一觉双足受缚,连忙稳住势子站定。如换旁人,早已绊倒。云凤疑是下面还有蛇群,身被绞住,不禁大吃一惊,哪还顾得细看,手中剑早顺脚而下,嚓嚓两声,绑缠断落。低头一看,乃是一大片似藤非藤,似索非索的东西,无枝无叶,都有拇指粗细,遍地都是,广约亩许,根根互相纠结,形如猎网,却又有好些不类。荒山寂寂,更无人踪,也不知这东西怎能自己捆人?仰望树巅怪蛇,业都全身毕现,一条条将尾巴钩住枝干,身子恰似千百彩绳,悬了下来。为首几条大的已经松了尾巴,大有下蹿之势。不敢怠慢,二次举剑,刚将身纵起,两条大蛇已劈面飞来。
  那白阳真人壁间图解,原是昆虫鳞介,人物鸟兽,各样各式的动作,无不包含在内。云凤天资颖异,又加刻意勤求,虽因日浅,功候尚差得多,还未悟彻精微,但外表式子已能融会贯通。一见那蛇来势,正与平时所习的蛇形相合,不知不觉,便静心运气,照着图解,将头一低,剑尖朝内,护住面门。两臂如环,由白鹤冲霄的式子,运足浑身气力,将两腿交叉着一绞一踹,两臂一合一分之间,化成一个龙跃天门,暗藏灵鹫搏雕的招式。身子便翻转过来,成了仰面朝上,不但没有向左右避开,竟从蛇头底下,斜着平穿上去。刚一让过蛇头,更不怠慢,一个拨浪推波的解数,右手的剑早朝二蛇头上反削出去。那蛇与敌人迎面错过,离树凌空不能转折,还待下落时挥尾下击,剑已临身。虽然生得那般长大猛毒,仙家宝剑毕竟禁受不起,一道寒光闪过,立时身首异处。凡是怪蛇,多半命长,虽然被剑斩断,那四颗怪头一负痛,再就着前蹿之势,竞平飞出二三百步远近,才行坠落,在地上乱蹦起一两丈高下。这里云凤一剑斩去双蛇,知道树上毒蛇还多,必不甘休,未容蛇尾下击,早转招变式,就着那拨浪推波之势,一个鹞子翻身,紧接着掉头转身,又一个龙归沧海,身子一拱一伸,往斜刺里蹿去,脚才落地,恐被地面上怪藤缠住,这番有了经历,用脚略一拨划,立时脱了绑缠,变成寸断。再看那两条毒蛇的身子,也蹿出老远,才行坠落,一到地便被怪藤缠住。
  蛇头虽断,蛇性犹存,只管挣扎屈伸,蹦跃不已。那怪藤说也希奇,蛇身不挣犹可,越挣纠缠越紧,眨眼工夫,便被缠作一团。云凤见了暗自心惊,幸而有此利器在手,否则休说毒蛇,便落在这些怪藤上面,也难脱身,不禁伸舌,道声:〃好险!〃因适才仓猝应变之际,接连几个尽妙奇险的动作,俱都身子悬空,不曾着地,端的变化自然,神速无比。想不到那图解初学不多日子,已有这许多妙用。异日悟出深微,火候纯青,那还了得!一面心喜,一面想起进境甚速,也颇自负,胆气益发壮了起来。
  蛇类复仇之心极盛,树上群蛇何止千百。内中还有三四条次大的,上半截业已伸出,大蛇一死便缩了回去,口中红信焰焰,嘘嘘乱叫。群蛇也互为和应,好似商量报仇一般。似这样怪叫了一阵,忽然停住。内中一条大的,猛往前一蹿,似要朝云凤立处穿来。云凤胸中有了成竹,那两条最大的已容容易易地除去,何惧其余。再加相隔比前要远出两倍,易于看清群蛇动作,便于相机应付,不似先时手忙脚乱,所以一毫也不着慌。地下怪藤密布,如同网罗。不愿纵向别处去费手脚,乘着蛇叫未下之际,只将附近周围的藤网用剑一阵乱削乱斫,清出一片两丈许方圆的石地,将断藤用剑拨开。一面想着肃清毒蛇之策,以为世人除害。及见群蛇叫声甫息,又有一蛇作势蹿来,心想:〃这些毒蛇虽然大的只有几条,可是数目太多,最小的也有三四尺长短。如果全数一拥齐来,虽然自己所练壁像图解上曾有好几式破法,毕竟也要涉多少险,费好些手脚气力,方能脱险。何况这东西其毒无比,一毫大意不得,休说使它沾身,就为毒气所中,也难禁受。也照先前二蛇榜样,便可来两个死一双,略微施展,登时了账,那就妙了。〃
  正在筹思,准备不迎上去,以静制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