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名门公子-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锕牡烦隼吹母髦中缕娴耐嬉猓词羌蟮奶岣吡巳嗣竦纳钏剑踔猎俟改昊鹌骰蛐砭湍苷嬲擞迷诰轮狭恕
想到此,荀顗忽然觉得江哲也不足为虑,因为有时候就算智慧再出众,在面对可以一路平推的高科技时,什么阴谋诡计都是浮云。当然,荀顗还洞悉了江哲一个最致命的弱点,或许连江哲自己都不知道。
……
吴国江陵大都督府,却兴起了新一轮的请战浪潮,以韩当、周泰等老臣为首的将军极度希望陆逊可以派他们主动出击,盖因他们手下的一群将士,虽然在陆逊的吩咐下坚守,但刘备来势凶猛,有的地方易攻难守,便被刘备强攻而下,而有些将军也实在忍受不了蜀军的挑衅,擅自出击,却被锋芒正盛的蜀军的杀的大败,几月以来,蜀军已连胜十余阵,而军队更是平推到了猇亭。
当然,在交战过程当中,向来善守的江南兵也有过一些高质量的反击,比如刘备手下五虎大将之一的黄忠,便在激战过程中被冷箭射到,救回军营之后不幸身亡,享年七十五岁。
而相对于黄忠之死,吴国这边却也折损大将,这位大将是昔日吴王赞赏无比的甘宁甘兴霸,吴王曾言“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以相敌也”,而与此同时,魏国名将张辽才刚刚逝世,这边吴国的甘宁却也死在了五溪蛮的首领沙摩柯箭下,不得不说,这两位曾在合淝之地对峙的惺惺相惜的对手,连死都死得这么有默契。
这时的陆逊也遭受到了极大的压力,朝中大臣诸如张昭、朱治等人也开始质疑陆逊的消极防守策略,他们觉得这样一味的防守实在是太伤士气了,还不如向刘备议和,赔款割地……
不过还好吴王孙权没有受这些人的影响,丞相顾雍也罕见的选择了支持陆逊,当然,准确的说,应当是顾雍对自己那个外孙的信任,有江哲在,可高枕无忧。
第三百四十四章 周彻的锋芒
就在陆逊极力安抚诸多请战将领的时候,江哲却并不在都督府,他亲自来到了最前线,说起来像他这样的谋士,更擅长庙算,直接指挥兵马反而一点都不擅长,这次他来这里,自是为了更好的了解信息,真正的战争并不是一件想当然的事情。
江哲觉得,眼前的这位浑身散发着空灵气质的男人,比他更适合统帅兵马。
周彻立马于山上,穿着一身蓝银相间的盔甲,腰佩利剑,浑身都散发着一种淡漠的气质,她的身上似乎已经产生了一种统帅气场,这时的她,根本就没有人可以分别出她真正的性别,她这样一身蓝银相间的盔甲看起来就像极了那位名叫阿尔托莉雅(Saber)的动漫角色,气质孤高而纯净,一生都在守护祖国和人民。
周彻从小就深受周瑜的影响,周瑜作为挽救南楚于危难之中的英雄,无疑便是周彻崇拜的对象,当她第一次以统帅的身份踏上战场之时,便意味着她会像父亲一样为守护祖国,守护所有的人民。
当然,原本周彻在军中可是颇受质疑的,几乎所有的军士都认为她只是依靠周郎的余荫来混军功而已,但是,她训练出来的兵马,却让所有的老将都大吃一惊。
在吴军节节败退,连大将甘宁都命丧之时,周彻挺身而出,江哲与陆逊似乎都没有阻止这位极善战阵的统帅,或者说,他们放任周彻用蜀军来磨砺自己,以便以后获得更好的发展。
当是时,蜀军大将黄忠在吴军阵前搦战,勒马横刀,单搦先锋潘璋交战,潘璋本乃周彻手下最有名气的将领,而其余几员将领,都属于较为年轻,但名气不是很大的小将(说是小将,但年纪都比周彻要大),却是凌统、丁奉、徐盛三人。
其中丁奉年龄最小,但却最得周彻赏识,为人骁勇善战,周彻能够正面与刘备硬抗,并算计黄忠,也有丁奉的功劳。
周彻深刻分析了黄忠那不服老不服输的心理,决定采用一条简单到极致的计策——诱敌深入,以伏兵杀之。
其时,潘璋诈败两次,使得黄忠愈发骄傲,潘璋第三次迎战,小视吴军的黄忠却不要关兴、张苞相助,吴班要助战,黄忠亦不从,只引五千兵马出迎。
战不数合,璋拖刀便走。忠纵马追之,厉声大叫曰:“贼将休走,吾今为关公报仇!”
追至三十余里,四面喊声大震,伏兵齐出,右边丁奉,左边徐盛,前有潘璋,后有凌统,把黄忠围在核心。
黄忠宝刀不老,力敌四将,周彻于高处淡漠视之,比起黄忠,她更想屠杀的,是那五千蜀军。
周彻身边形影不离的阿九,侠义盟十三游侠之一,当然,现在只有十二游侠了,阿九善箭,一箭射中黄忠肩窝,险些让黄忠落马。
潘璋四将那时心中激荡,当整个吴军都没有士气同蜀军一战时,周彻居然就敢率领一千自己训练的精兵,同蜀国五虎大将之一的黄忠交手,并且成功使之中计,这时连潘璋这样的名将也不得不承认,这位周郎之子,当真是计略不凡,以后跟着他混,绝对功劳多多,原本那一丝不服终于烟消云散。
而就在四将准备生擒黄忠之时,却忽然看到周彻的令旗,纵使他们心中再可惜,也不得不遵从命令,周彻的士兵,最要遵守的一条准则便是——令行禁止。
就在他们可惜之时,蜀军救援之兵如周彻所料来到,黄忠只是屠杀五千蜀军的诱饵而已,吴兵早有准备,阵形不乱,五千蜀军,为救出黄忠,折损大半,关兴、张苞奋力厮杀,才救出黄忠。
残阳如血,蜀军尸体横陈,血流成河,站在高处的周彻的将双手撑在长剑之上,清风吹起她那美丽的铠甲,衣袂飘飘,她淡漠的望着溃逃的蜀军,整个人显得那样的孤高,就像是真正的王,王是不需要感情的,王是为了子民而背负一切的人,穿上盔甲的周彻,没有了身为月宫仙子的清丽绝伦,只有心中对祖国的守护。
手下四将来见她时,都被周彻那种中性的美惊呆了,她明明就不需要背负这一切,明明就应该去做些风花雪月的事情,然而在血流成河的战场上,她却像一朵纯净的雪莲,绽放在滚滚硝烟之中,性别于她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无需可惜,箭上已有剧毒,五千军马,救回去的,也只是一个死人而已。”
周彻的声音是那样的空灵,淡淡的,没有一丝语调变化,她的神情也一尘不变,说完之后,她便提剑上马,在四将那敬畏的眼神中,与阿九扬长而去,那抹蓝银相间的背影,与那把昔日周郎的佩剑,给四将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是夜,黄忠殒于御营,时章武二年一月中旬。
第三百四十五章 痴情
江哲同周彻并立于山上,远望蜀军,蜀军势大,仿若漫山遍野而来,军中隐隐有黄罗销金伞盖,左右白旄黄钺,金银旌节,前后环绕。周彻伸出那纤细如玉的手指,指着刘备所在之处,淡淡道:“军中必有刘备,给我三千精兵,可一举破之。”周彻那空灵而悠远的声音如此悦耳,以至于江哲都有些失神,他低下头,看了看自己脚上那双妻子亲自为他做的布鞋,顿时脑中一片清明,他是个对感情忠贞无比的男人,只会将自己的爱倾注在唯一的妻子身上,可以说,江哲此人,应当算是所有女人期盼的最好的丈夫了。他的容貌虽只是中上之姿,但却可以减少一大群外貌协会的花痴少女,而其胸中锦绣,以及本身的涵养气质,都是顶尖的。
江哲是一直将周彻当作男人的,哪怕曾在那场兰亭的盛宴之上,也曾见过清丽如仙的周家女郎,但眼前这位穿着银蓝相间的铠甲的将军,以其超绝的军事天赋,早就赢得了江哲的尊敬,他本人不会在意性别,只有真才实学,才能让他重视。
听到周彻那蕴含着强烈自信的话语,江哲一边用手把玩着自己仅用一根木簪绾起的长发,一边望着蜀军阵中,轻笑道:“刘备举兵东下,连胜十余阵,锐气正盛。今只乘高守险,不可轻出,出则不利。但宜奖励将士,广布守御之策,以视其变。今彼驰骋于平原旷野之间,正自得志。我坚守不出,彼求战不得,必于夏日移屯于山林树木间,而后都督自会以奇计破之。”
周彻冷淡的看了自顾自把玩着头发的江哲一眼,淡淡道:“老生常谈,奇计虽妙,但也太过憋屈了,等待时间太过漫长,若能在刘备气势正盛之时,将他击溃,其必无再战之力,于是便能直捣西川,则大事可定。”
江哲并没有反驳周彻的话,可惜周彻忘了北面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国家呢,事实上,他根本就没将刘备放在眼里,他所在意的是,北方的那个家伙居然亲自来到了前线,一直游刃有余的江哲,一反常态的感受到了一股巨大的压力,是以向来躲在角落里阴人的他,都来到了这前线观察战事,顺便放松放松。
而江哲的胃口,远比周彻想象的要大,蜀国刘备的亲征,充其量只是一枚吸引众人的棋子的罢了,他的目标,却是——襄阳!
“不愧是周郎之子,信心可真是十足呢,不过,我要提醒的一点是,吴、魏终有一战,到时候,你这位小周郎,可不能手软哟。”江哲用悠悠的语气说道。
周彻听了他的话,不知为何,整个人都有种泄气的感觉,仿佛刚刚那种统领万军的气质不复存在,她的脑中浮现出了一张朝思暮想的面容,可是……他是魏国人呢。
江哲额上的刘海遮住了他的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从抚在额上的指缝间用一种玩味的目光看着周彻,又大大方方的挑拨离间道:“对了,最近那位公子榜首的风流韵事依旧不减,好像现在在蜀地又同那诸葛孔明之女颇有暧昧,真不愧是我一直欣赏的荀奉倩呢,他的《兰亭序》,我每日都会细细品味一番。”
周彻咬了咬唇,清丽绝伦的脸上一片杀气,她忽然抽出锋利的长剑,便架在了江哲的脖颈之上,冷冷道:“我最讨厌你们这样的谋士了,一个个都喜欢躲在阴暗的角落中算计一切,为了计策的成功,可以牺牲一切,真是讨厌、讨厌、讨厌!”
江哲脸上一直带着温润如玉的微笑,偶尔咳嗽两声,仿佛就是一个文弱书生,实则正如周彻所言,他就是深沉诡谲的谋士,他离间周彻与荀粲的关系,不夹杂任何私人情感,而是希望周彻可以成长的更加耀眼,成为真正的统帅之王,她是不需要被这样无聊的爱情羁绊的,只需要成为一把利剑就行了,而这把利剑,得由他来掌控。
江哲拥有这个自信,只要吴国在大战略之上完全按照他的想法走,而周彻则在战场上毫无保留的施展她的统帅之才、高超战术,即便是魏国那位近乎全能的荀家六郎,也无法抵挡他和周彻两人联手,到时候,一举灭魏,也不是什么难事。
看到江哲脸上那略带诡谲的笑容,周彻冷哼一声,收剑上马,扬长而去,她现在只想直接率军打到成都,这自然不是为了发泄怒火,而是把那个死奉倩坏奉倩抢到身边来,因为,她又恼他了……
周彻偶尔在士卒们热血激昂的高喊“周郎”之时,却更希望能听到那人喊的一声“小妹”,然后在宁静的午后,抱着他的手,靠着他的肩,听他那温暖而治愈人心的琴音,好好放松一下,睡一觉,那便是幸福吧……
江哲望着周彻离去的背影,惋惜的叹了口气,嘛,为什么每次想对荀粲用离间之计时,就各种无效呢,这家伙的魅力光环到底有多逆天啊,说起来若是那荀粲的哥哥不是荀顗的话,那就用不着这么麻烦了,因为他知道,弟弟一定会站在哥哥那一边的。
郁闷的江哲抓了抓头,在他的眼中,漫山遍野的蜀军仿佛已经成了熊熊火海,而他将目光投向了北方,深邃无比的眸子中闪过一丝凝重之色,荀景倩,你会怎么出招呢?
第三百四十六章 悠悠我心
无论三国之间的形势是多么紧张,但荀粲所在之地,却总带着一种难言的安谧,他的好友卫泓,已经顺利返回魏国了,身体虽然还是比较瘦弱,但根疾已除,只要小心保养,绝对可以好好活下去。
不得不说的是,卫泓原本是抱着必死之心来见挚友最后一面的,那种精神颇有些像飞蛾扑火,但他为了爱,却意外的获得的拯救,仿佛那满腔无私的友爱,化作了他的余生一般。
他带着荀粲的嘱托好好活下去,而他此时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成为掌权者,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帮得到荀粲,才能帮得到天下百姓,荀粲的那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了卫泓一生的更加执着的追求。
当然,卫泓不知道的是,这话荀粲就是拿来装逼用的,荀粲本人的追求才不在这里,为天下为百姓谋福利那是顺便做的事情,愉悦舒适自由的生活才是他的追求,虽然看起来太过小家子气了,但是荀粲自己觉得快乐就行了,至于伟大的理想与追求,就全部托付给兄长和挚友了。
虽然如此,卫泓在乘着舟筏回望那巍峨的蜀中山峰时,偶尔也会感到一丝怅惘,若是可以,他可真想找个温暖的怀抱依靠一下,只是这个念头刚刚升起,他那绝世倾城容颜之上便浮现出了一丝苦涩,忽然想起自己以前开玩笑说的一句话,这辈子只能对着镜子自己拥抱自己了……
此次卫泓离蜀,却是从水路而走,会经过荆襄之地,那条水路自是李白曾在一首诗中写过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那条水路,或许卫泓在途中还真会感受到那“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感觉。
扁舟之上,卫泓的手中捧着一幅字画,却是荀粲在蜀中时所抄的《蜀道难》,全诗以行书笔法写成,一气呵成,挥洒自如,而上面的署名却是李白,他不知道荀粲什么时候又有李白这样的大诗人朋友了,但无论如何,这首《蜀道难》却真真正正用瑰丽宏大的笔法写出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浪漫主义情怀,配上潇洒的荀氏行书,当真让卫泓爱不释手。
卫泓觉得若是这幅字画拿到拍卖场去拍卖的话,绝对可以拍到天价,无论是字还是画,皆可入上品,如此书画,当真可作传家之宝,能收到这样的礼物,卫泓那本就纯净的内心变得更加柔软。
回首望着渐渐远去的蜀中山川,听着江水拍打两岸的声音,回想起挚友长亭想送的场景,卫泓诗兴大发,在身怀上品武艺的卫家老仆的笔墨伺候之下,他却写下了一首真正体现自己本心的词,词名《爱侣》——寒侵秋道,霜打林葩,泪洒菱花。忧撼山骤雨,风烛危危。拍天鲸浸,孤舟岌岌。卮酒方歇,长亭应别,披襟当风两相偕。同一笑,叹悠悠我心,惟君可解。
写完之后,卫泓面若桃花,其容颜之美,却令天上的鸟儿见了都坠落于水,而水中的鱼儿见了,也沉没了下去,此之谓“沉鱼落雁”。
嘴角噙着的一丝笑意终究化作了一声叹息,他一挥而就的整首词,被他撕烂了,洒到了空中,漫天都是纸屑在飞舞,他仅仅落下一滴清泪,而后却引吭高歌,举止豪迈,放声大笑,笑声在整个天地间激荡,引得两岸猿声回应不止。老仆见状,不由惑惑不解。
后有《世说新语》记曰:“季风之情怀,散佚于三峡江中,而其后名士之姿,海内皆称焉。”
……
无论卫泓如何,荀粲只当他是挚友而已,并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这几月他在蜀川,一直在向诸葛亮学习,兵法谋略,皆有所涉猎。
诸葛亮似乎真的将荀粲当作了自己的传人,实则他却有更深层次的想法。
这样的想法在诸葛亮看到自己的女儿和某人渐渐走进之后就产生了,不管怎么说,若是琅琊诸葛氏能同颍川荀氏拉上关系的话,起码诸葛氏就又多了一个臂助。
而荀粲在诸葛亮身旁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使得诸葛亮对于蜀国的前途渐渐变得不太看好,天下大世家本就同气连枝,若女儿诸葛果可以嫁入荀家,也算门当户对,到时候若蜀国被灭,依靠荀氏在魏国的根基,加上原本诸葛氏就有的根基,诸葛氏依旧会屹立不倒,兴盛下去。
说到底诸葛亮只是将蜀国当作一个施展自己能力的舞台而已,出身大世家的他,更加在意的也是自己的家族,王朝虽然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大世家终究会永久传承下去。
第三百四十七章 遁甲天书
青城山山脚处,竹林之间,阆苑之中,荀粲最近从诸葛亮那里得手了一本奇书,其名曰——遁甲天书!
《遁甲天书》分《天遁》、《地遁》、《人遁》三卷,据诸葛亮所言,乃是昔日山中一仙人所赠,此人名曰左慈,在魏武帝曹操还在世时,曾掷杯戏耍曹操,左慈曾言:“我常年在峨眉山修行,忽然有雷震碎石壁,露出‘天书三卷’,为《遁甲天书》,分《天遁》、《地遁》、《人遁》三卷。”
事实上,诸葛亮在年轻的时候就被左慈传授了《遁甲天书》,但是却一直不知道此人,而依靠《遁甲天书》,在赤壁之战时,诸葛亮施展了一次名为“借东风”的神技,当然,真正的原因却是,诸葛亮根据这具有《易经》原理的《遁甲天书》,推测出了有东南风来临。
《遁甲天书》作为三国之中最有名的三位仙人之一的左慈(其余两位是南华老仙和于吉)传下的书,自然有它的神妙之处,《遁甲天书》名为天书,想要看懂却不容易,但是荀粲甫一接手此书,却仿佛灵魂之中都产生了一种悸动。
荀粲忽然想起了自己以前那本普普通通的《南华经》,这时他终于觉得这《南华经》是不同寻常的,说不定还真有可能是那南华老仙所传,这样一来的话,岂不是自己已经得到了两大仙人的传承?
不过荀粲对仙人却一点都没有什么敬畏之情,大约是前世的记忆还完好的保存在那儿,各种各样的仙侠小说让他明白,仙人或许只是手段比凡人高明的存在而已,而且一般来说,是无法左右人间的。
诸葛亮钻研《遁甲天书》大半辈子,仅仅只是入门,却已经达到极限了,他将《遁甲天书》传给荀粲,便意味着他认可了荀粲这个弟子,诸葛亮在赠书之时没有一丝留恋,其为人之豁达,让荀粲敬佩不已,那种慈祥的目光,让荀粲恍如看到了荀彧重生,说起来,《南华经》是荀彧托付给他的,而这时,《遁甲天书》却是诸葛亮托付给他的,真是巧合无比。
《三国志》的诸葛亮传中曾记载:“亮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丘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云。”诸葛亮平生最得意的一种阵法,便是这八阵图,以乱石堆成石阵,按遁甲分成生、伤、休、杜、景、死、惊、开八门,变化万端,可挡十万精兵,而八阵图不仅可用乱石堆成,更可以令兵士练习而成。
而这八阵图,便是诸葛亮从这《遁甲天书》之中钻研出来的,是以这《遁甲天书》之玄奇,当真令人向往,若是能钻研透此书,或许真的可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了……当然,这过于夸张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遁甲天书》对于谋士的价值来说,不亚于武功秘籍对江湖人士的价值。
荀粲获得此书之后,便深深沉了进去,脑中全是遁甲变化,仅仅是开头几段,就让他有种醍醐灌顶,如痴如醉的感觉:
“释天遁笫一天遁者,生门与六丙日奇合地下六丁为天遁,蔽也。假令阳四局乙庚之日酉时天心为直符。加时干六乙,开门直使,加时宫七,即生门与日奇六丙合六丁于一官,是为天遁也。假令阴六局戊癸之日哺时天蓬为直符,加时于六庚,休门为直使,加时官四,即生门与六丙月日奇合临六丁于九官,是为天遁。释地遁笫二地遁者,开门与六乙日奇合临地下六己为地遁。此时得日精之蔽也。假令阳一局丙辛之日,日出天冲为直符,加时干六辛,伤门直使临一宫日,即开门与日奇六乙临六己于二宫,是谓地遁也。释人遁第三人遁者,休门与六丁星奇合前二太阴中为人遁,此时得星精之蔽也。假令阳七局乙庚之日夜半天任直符,加时干六丙,生门加时宫一官,即休门与六丁星奇合前二太阴中六宫为人遁。凡得三遁之时,出门奇,百事吉。……”
荀粲越读到后面,只觉得愈加晦涩,连他那极其聪明的大脑都会觉得吃力,他这时才深深体会到了之前那本《南华经》的妙处,总觉得这《南华经》就像是这《遁甲天书》的基础一般,若不深读南华,则这遁甲天书便像是空中楼阁……
而就在荀粲皱眉苦思之时,一个曼妙的身影却一下子环住了他的腰,荀粲的背上便感受了女子胸前的柔软美妙之处,诸葛芸那不满的声音便在荀粲的耳边响起:“大笨蛋,整天钻在这天书里面,有什么意思,走啦,出去玩玩!地点就选择父亲入蜀时在鱼腹浦所建的八阵图如何?”
第三百四十八章 知己之情
荀粲听了诸葛芸的提议,不由心中意动,整天待在这房中钻研,怕是也无法钻研出什么东西来,而诸葛芸口中所说的“鱼腹浦”,便在夔门之西奉节城南一公里处。鱼腹浦沙碛上,有闻名遐迩的八阵图。《夔门府治》载:“八阵图在治南二里的大江之滨,孔明入川时垒石为阵,纵横皆八,八八六十四垒……”
在荀粲的印象中,像八阵图这种玄之又玄的东西,原本只是《三国演义》胡扯出来的而已,却没想到它会真的存在,但他转念一想,这三国早就已经人是物非了,且不说历史上的风俗民情等已然大变,单是凭空出现南楚这样一个国家已经令人觉得匪夷所思了,虽然这南楚已是名存实亡,孙权篡位已是板上钉钉。
去见识八阵图只是第一个原因而已,第二原因自然是见识一下那将要来临的夷陵之战,作为三国中最著名的三场重要战役之一(其他两场自然是赤壁之战、官渡之战了),能用欣赏的角度观看这场大战,一定会非常过瘾的,对荀粲这样没有任何国家意识的人来说,谁胜谁负都不关他的事情。
“好吧,果果,就听你的,不过在去之前,我还得向诸葛叔父请教一番。”荀粲放下手中的《遁甲天书》,轻轻握住诸葛芸搂在他腰间的玉手,转过头,眼中带着绵绵的情意,似乎没有一个女人能逃过他精心编织的温柔陷阱。
诸葛芸看着荀粲那纯澈的眼神,只觉得心跳微微加快,她虽然一直表现出“喜欢品赏美男”的豪迈情怀,但这样的女孩,一旦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那就会害羞的可爱。
要知道,这世上最难说的情话,就是面对真爱了,为了真爱,有些人可以默默的付出一辈子,而不说一句示爱的话,而许多男人往往在逢场作戏之时,各种甜言蜜语却会像不要钱一样随口说出。
诸葛芸招架不住荀粲的注视,而手被荀粲握着,她在感受到一种甜蜜之感时,却是愈发害羞了,她满脸的通红的抽出双手,转过头去,却是红着脸磕磕绊绊的说道:“切,你和父亲在一起的时间比我还要多,真是气死我了!”
荀粲心道这坠入爱河的女人,当真有些不可理喻,醋意乱飞,他和诸葛亮在一起又不是谈情说爱,而是正经的向诸葛亮学习。至于对诸葛芸的回应,自然算是一种对诸葛亮的报恩,然后才是诸葛芸那秀美无双的容貌,于是荀粲随意回应了她几番,却没想到这诸葛芸倒是天天缠着他了。
荀粲当然知道诸葛亮深层次的用意,从诸葛亮的立场来说,他绝对是不会放弃蜀国的,名声对诸葛亮来说很重要,他一定会以最完美的名声留在史书之上,哪怕最后是悲剧的结局,但悲剧却能让他的名声更上一层楼,可以说,诸葛亮连自己如何死亡,都已经算好了,那就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能这样对待荀粲,或许是荀粲令他动了惜才之心,而更多的,却是因为荀粲背后的荀氏家族,史书永远是由胜利者来书写,无论这个时代多么动荡,最后的胜利者总会是世家门阀,因此,有荀家这一层关系,即便他败了,那也只是生前的失败,但死后,说不定他就是胜者。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诸葛芸已经算是诸葛亮拜托给荀粲的物品了,这是诸葛亮同荀粲两人心知肚明的事实,女人的作用,大抵应当算是拉近关系的纽带,仅此而已罢了。
荀粲来到了丞相府的后院,每当此时,诸葛亮必定会自弹一曲,陶冶情操,放松身心,最近诸葛亮除了在后方为刘备筹划粮草辎重之外,还加强了东川的戒备,以防止魏国的偷袭,而圣教这个江湖组织提供的情报则源源不断的送到他的面前,他愈发慨叹这个女儿的优秀,若是男儿身的话,那就真的完美了……
诸葛亮弹得却是一首名叫《雉朝飞》的琴曲,乃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处士牧犊子所作。牧犊子年老而无妻,见雉鸟双飞,触景生情,自叹命途多舛,遂寄情于丝桐。当然还有人认为是卫女殉情而死,她的褓母在墓前哀伤地奏起她生前抚弄的琴,忽见两只雉鸟双双飞去,由此便得《雉朝飞》,一般是采用前一种说法。
“雉朝飞兮鸣相和,雌雄群兮于山阿,我独伤兮未有室,时将暮兮可奈何?”
诸葛亮的琴音总是这样的高雅,让荀粲这个爱琴之人赞叹不已,但是荀粲听着听着,脸上却出现了古怪的神色,诸葛叔父似乎太过迷恋这首琴曲了,仿佛真的将自己代入到了那个老而无妻的牧犊子的角色中去了,但是,诸葛亮是有妻子的啊……
诸葛芸似乎察觉到了荀粲的诧异,却是用无比感叹的语气在荀粲耳旁说道:“父亲又想周郎了呢,我一直不能明白男人之间惺惺相惜的知己之情,真的比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爱情还要美丽吗?”
第三百四十九章 何为爱
荀粲听到知己二字,脑中忽然而必然的出现了周彻的模样,对他来说,周彻便是他的红颜知己,那种如同空谷幽兰的月宫仙子之姿,令他有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他甚至对周彻没有任何侵犯她的欲望,只是搂抱着她,闻着她身上那种如兰似麝的清幽味道,为她弹琴,便会觉得十分满足。
但是,荀粲作为一个无欲不欢的人,若是整天守着一个女人的话,那可真是难为他了,而他的最厉害之处,便在于他在对待每个人女人时,都会尽自己的全力去宠爱她们,哪怕心中会觉得厌烦,他也永远不会表现出来,明明没有真爱,他都可以将自己伪装成深爱的模样,这样玩弄女人的手段,也算是他的本能了。
因此,荀粲在玩赏女人,以发泄自己的欲望,并取悦自己的身体时,他都会以貌取人,他最喜欢的就是那种美丽而无脑的花瓶,这样才方便他收藏,对于像诸葛芸这样暂时因为热情而陷落的危险女人,他可不想直接拿下,因为他无法完全掌控。
说到底荀粲还是忌惮诸葛芸的身份,他现在所拥有的两个收藏品,苏小小与甄洛,无一不是依靠他的羽翼才能生存下去的女人,这样的女人是最好掌控的了,苏小小需要安定平静富足的生活,荀粲可以给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