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名门公子-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人物,那么反过来推测,自己琴曲之中创造出来的人物,能否影响外人呢?若是可以的话,琴之一道,就不仅仅是用来演奏的了,还可以杀人于无形,绞杀人的心智!
像那些武侠小说之中,常常有传说中的琴魔,大约就是可以用琴来控制人的心智,抑或是直接用音忍杀人于无形,在这种具有“剑气”之类的架空世界,努力控制琴,使其成为自己手中的利器,让荀粲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而人言昔日周郎以琴音激励士兵,使其悍不畏死,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周郎的琴道,已经达到了控制人心的境界呢?果然,琴道是无止境的啊!
最后五根琴弦一抚,产生巨响之后,又急“煞住”,音乐孑然而止,幻境直接消散,整首《十面埋伏》却是已经弹奏完毕了第十段,而在高潮的余韵之中,那“众串凯”“诸将争功”“得胜归营”则又弹了出来……
在众人那各种仰视、敬佩、羡慕甚至难以置信的目光中,荀粲神色淡然,心里却是轻笑起来,果然可以将幻境收放自如呢……我虽不会武功,但此时有琴在手,却可杀天下英雄!
第三百零五章 赞誉
整个棋馆的气氛同一开始一样,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有许多人还在回味琴曲的余韵,而高潮时那气势磅礴,两军交战的景象,都让他们深深震撼了,他们实在无法想象,原来居然有人可以将这琴曲发挥到如此境界!
这无疑是一首新的曲子,按理来说,听新曲时,单凭曲子,应该无法判断琴曲的内容是什么,顶多也就听出个人风格而已,但这公子榜首却用事实告诉了他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大音希声!
完美的琴音已经完全转化为幻境,他们好似不是在听琴,而是享受一场真正的视觉盛宴,这到底是怎样神一般的技艺啊!
这里虽然来了许多名士,但更多的,却是蜀地的世家公子、名门贵女等,他们一开始并不是为了听琴而来,而仅仅是追星罢了,所以有很多音乐素养并不是很高的人,这时他们却成了最兴奋的人,激动的讨论着:
“太厉害了,这就是琴中王者真正的境界吗?我决定了,我从今天开始,也要学琴!”
“确实厉害,那琴音构造出来的盛大场景太过于感染人心了,好像自己真的进入了那楚汉争雄的战场一般,若是一不小心被杀了,好像真的会死了一样……”
“难以置信!简直难以置信!那个荀粲真的是普通人吗,我倒觉得跟仙人下凡一样,要不然怎么能弹出这样的琴曲?”
“人言荀七乃真谪仙也,真是所言不虚,此琴此艺,绝对可入神道,琴中王者也不足以形容此人的惊天才华,应该叫‘琴仙’才对。”
“这荀家七郎看起来不过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却拥有如此琴艺,这得多么完美的天赋啊,有传言他在山中修道多年,是不是都将这时间全部花在琴道之上了?”
“我原本是个一听古琴曲就要睡觉的人,还以为这神品琴曲与之前听得有什么不同,如今一听,真的太不同凡响了,若是能天天听这样的曲子,怎么会要睡觉呢?我现在恨不得加入汉军,提剑杀人呐!这曲子真是太让我热血沸腾了,我还想要听!”
这些来凑热闹的公子哥们大都听一个热闹,而那些花痴少女们,倒对那金戈铁马的幻境没太多吸引力,只是觉得新奇惊讶而已,但她们感兴趣的是荀粲这个人,一开始她们还觉得这公子榜首看起来只是气质不错而已。
但随着荀粲坐在琴曲旁的优雅与潇洒并存的抚琴动作的进行,一直盯着这大名鼎鼎的公子榜首的少女们,却终于发现了荀粲的容貌是多么出色,她们的嘴中吐出了各种诸如“好厉害啊”、“太英俊了”、“大爱公子榜首”、“请留在蜀地吧”这样的话语,她们的热情,似乎并不比魏国以司马倩为首的“琴魂”组织来得低。
按理来说,那位名叫红袖的侍女原来应当是这些花痴少女中的一员,但是这时的她,却产生了一种复杂矛盾无比的感觉,她望着端坐在原地似乎在思考什么的荀粲,这个时候的他,是多么的完美、多么的高贵、多么的耀眼!
这确实是她心目中那高高在上的公子榜首,她最崇拜、最向往的男人,然而在这之前,她却对拥有如此高贵身份、拥有如此琴技的男人说了一些如今看来无地自容的话——连这种众所周知的事情你都不知道,还懂琴?告诉你吧,琴中王者便是如今的公子榜首,魏国赫赫有名的清谈名士荀粲,一曲广陵散,从此丝弦绝!
红袖终于发现了自己的可笑与幼稚,他才不会不知道“琴中王者”呢,只是因为他自己就是琴中王者!
红袖这时内心只有无比的纠结与悔恨,她之前居然还以为这少年只是空有一副好皮囊,还以为这少年只是低贱的男宠……但这一手琴技是什么呢?是绝对才华的体现!荀粲低贱吗?若说大名鼎鼎的公子榜首,出身顶尖的荀家七郎都低贱的话,那她算什么呢?简直卑微到尘土里!
红袖忽然发现,之前对这少年的嘲讽,却是一种希望引起他注意的心理,但是残酷的事实却让她发现了自己是多么肤浅,在那位高高在上的公子榜首眼里,自己的行为肯定跟跳梁小丑没什么两样吧,也难怪他根本就是无视的态度,对蝼蚁需要重视吗?
而后红袖忽然又想起了夫人同这荀粲之间的风流韵事,她这时再没有那样的违和感了,只觉得这公子榜首就算玩皇帝陛下的女人那也是理所应当的,也难怪夫人甘愿被这个少年骑在身下……
红袖对荀粲的风流没有任何的反感,反而觉得理所当然,这大约就是笼罩在荀粲头上的光环产生的作用了,什么样的身份可以做什么样的事情,身为名动魏国的大名士,风流好色一点那是男人本性,她现在反倒对孙夫人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嫉妒感,凭什么这个已经上了年纪的老女人能够被公子榜首临幸?
第三百零六章 推崇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公子榜排名第四的费祎自然不会像那些无知的公子哥或是花痴的少女那般肤浅,他仔细品味了荀粲的整首琴曲,只觉得此曲作得确实巧妙。
费祎喃喃自语道:“整曲来看,又有‘起、承、转、合’的布局性质。第一部分含五段为‘起、承部’,第二部分含三段为‘转’部,第三部分含二段为‘合’部,这都是构造幻境的段落,只是那真正的最后三段为什么就脱离幻境了呢?而且那三段就算不要,整个曲子以‘煞住’结尾,似乎就可以了……这可真是耐人寻味啊。”
费祎的话被围绕着他的朋友们听到了,不由纷纷拍马屁说文伟(费祎的字)不愧是公子榜第四,对音律也如此精通……
费祎无比谦虚道:“我这只是分析了琴曲的构思,但若是让我来弹这首曲子的话,仅仅能达到娴熟而已,今日听了这真正的杀伐之音,只觉得公子榜首那‘琴中王者’的称号所言不虚,客观的说,比起丞相,亦不落下风了……”
“文伟此言当真?那这荀粲在琴道上的造诣居然已经如此高超了吗?”费祎身边的一位士子问道。
蜀国虽然羸弱,但也有派系之分,大体可分为三派,这势力最大的自然是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派系,其次便是益州本土派系,以李严为首,当然这是在法正死后,而另外一派则是跟随刘备的元老派,如关羽、张飞、孙乾之类,可惜如今关羽、张飞已死,此派的势力大为下降,而刘备的制衡手段的确不错,入蜀之后便大力提拔益州派系,使得荆州派不会一家独大。
这费祎与诸葛亮的关系虽不是师徒,但胜似师徒,当然也属于荆州派系,他的名声也可以说是诸葛亮推出来的,怎么说公子榜如今也成了判断年轻后辈才华的一个重要标准,若尽被吴国与魏国瓜分了,那实在太过难看了一点。
荆州派系的人都将诸葛亮视为自己的导师、崇拜的偶像,如今那士子听到连费祎都说这荀粲琴艺比诸葛亮也不落下风,他自然忍不住质问道,显然在这士子眼中,诸葛亮才是样样精通、真正完美的存在。
费祎此时却不想解释了,他虽然也崇拜诸葛亮,但却是个宽厚而明是非的人,为人也比较圆滑,他当然知道在一些脑残粉眼中,诸葛亮便是完美无缺的象征,所以即便他认为荀粲的琴艺已经可以媲美诸葛亮,但也不会再说第二遍,因为那就是多此一举而已。
而身为公子榜第八的谯周,理所当然是被蜀国的本土派系益州派所拉拢了,他本就是蜀中人士,谯周此时亦在对这首琴曲进行点评,他对荀粲明显也有很深的崇拜感,不知为什么,他觉得荀粲的潇洒不羁就是真名士,而诸葛芸的潇洒不羁就是没有礼数,或许是因为他本人对魏国十分有好感。事实上,出身并不好的他,不满诸葛亮那种士族与寒门并重的选拔人才的策略,而是坚定不移的支持士族利益。
所以可以想象他对大世家出身的荀粲很有好感了,那是一种近乎谄媚的感觉,也不知他那博学多才,严肃古板的外表下,究竟是怎样的内心,却听此时谯周激动无比的说道:“……当其两军决战时,声动天地,瓦屋若飞坠。徐而察之,有金声、鼓声、剑弩声、人马辟易声,俄而无声,久之有怨而难明者,为楚歌声;凄而壮者,为项王悲歌慷慨之声、别姬声。陷大泽有追骑声,至乌江有项王泣声,余骑蹂践争项王声。使闻者始而奋,既而恐,终而涕泣之无从也……”
谯周一旁的学术帝们纷纷称赞谯周的描述实在完美而准确,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真不愧是能够不凭借家世就上公子榜的逆天人物!
谯周听到家世二字,心中微微不悦,然而嘴上却道:“哪里哪里,若不是因为荀谪仙琴曲构造出来的幻境太过逼真,我又如何能得出来,毕竟真正的史书上就那么一点语句而已,因此荀谪仙之琴技,哪怕将其称之为天下第一也不为过!”
谯周对荀粲的推崇,让所有人都震惊不已,继而却对荀粲更加钦佩了,不过不是说谯周最讨厌潇洒不羁、蔑视礼法之人吗,为什么这时他却如此推崇这向来好道家学说的荀粲呢?
除了费祎与谯周这两位后起之秀以外,那些原本在茶室之中听过荀粲一曲的老者们此时却颇有些失望,他们可是盼望着这神品琴师是那位名动南楚的竹隐先生啊,到头来却发现是那位清谈名士,而且此时的他的琴风简直同之前的那一首迥然不同,为什么会是杀伐之音,虽然这杀伐之音令人听得热血沸腾,但他们真正盼望的还是那种温暖安逸的治愈系琴音啊……
其中一些老人,固执的认为,上次弹琴之人便是竹隐先生,而这次的这位公子榜首,只是碰巧来到这里罢了……
第三百零七章 醒悟
关银屏与孙尚香之间的争斗终于停止了,事实上,她们的武功可以说是半斤八两,当然,这样类似与江湖打斗的场合自然适合孙尚香多一点,若在千军万马之中斗将的话,那肯定是关银屏获胜无悬念了,她那大开大合的刀法的确适合战场。
关银屏这时有些落寞的看着端坐在那儿的少年,周遭尽是无数的赞誉之声,仿佛此时的他,又终于成了那个高高在上的公子榜首,而同她的距离,又愈发遥远了,她终究只能远远的仰视这个少年,昔日在马车中的那个拥抱,也许便是她最美的回忆了。
而这时孙尚香也终于知道了她的小家伙的身份,居然是大名鼎鼎的公子榜首荀粲!孙尚香这时终于明白,为什么这小家伙会有那样高卓的气质与翩然的风度,而她忽然又想起了自己想要报复刘备并发泄欲望而逆推荀粲的情景,她顿时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虚荣感,尤其是看到她的小家伙这么受欢迎,而小家伙的第一次却被她给占有了……
这是一种凌驾在所有爱慕荀粲的少女之上的快感,可惜的是,虽然孙尚香整个如同火焰一般,但她却还是知道一些轻重的,在知道了荀粲的身份后,她不能正大光明宣布荀粲是属于她一个人的小家伙了,要不然她绝对会被那群狂热的少女给围攻,况且她还是那个皇妃的身份。
所以,她和荀粲的关系自然是见不得光的,不过私下里有些来往应该没什么吧,就算他的身份再高,在她的心目中,也永远是那个为孤儿教授学识的纯净少年。
于是,孙尚香上次扬言要那位神品琴师好看的行为顿时流产了,都知道这神品琴师是她那可爱的小家伙了,难道还会追究?若是当日小家伙真的来这里抚琴了,那她或许也就不会与这公子榜首产生这么多的情缘了吧……这样一想,孙尚香反而心中有些窃喜的感觉。
而此时钟秀却依旧站在高处,俯视着人群中那个淡定的身影,她倒没有太过激动,只因她觉得理所当然而已,这小贼既然能在魏国闯出偌大的名声,在这蜀国自然也可以,有才华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尊敬,更别说小贼的那手已入神道的琴技了。
钟秀忽然想起多年以前,两人依偎在桃林之中的场景,当时那位名叫夏侯徽的天之娇女抚琴一首,并且神情倨傲,怕是当时小贼心中就憋了一口气吧,别看荀粲平日了神情慵懒,对什么都一副温和的样子,只有钟秀知道,这小贼心中的傲气怕是比谁都高,到头来那位善弹琴的天之娇女,不还是被荀粲狠狠踩在了脚底吗?
钟秀这时只希望荀粲可以健健康康的活下去就好了,毕竟在她的那个噩梦之中,这小贼没到三十就去世了,不过现在看起来,这小贼的身体看起来好像还不错,而他这样展露自己的才华,使自己名扬西蜀,却不失为一种保护自己的方法,杀害名士这样的事情,可是连皇帝都不敢做的,何况他还有那一层身份,这毕竟是个世家门阀主导的世界。
钟秀此时忽然觉得,做一个到处装逼泡妞的名士,还真是个很好的职业,当然前提是肚子里要有货,这样专门用来炫耀的才华虽然对治理国家没什么用,但却很对这群世家公子或女郎们的胃口,而名士所掌握的话语权,却是重要的利器,谁和名士作对,在上流社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名士只要说句话,基本上就能让那人身败名裂。
就像以现在荀粲在整个天下的影响力,他只要说一句看好某某某,想必那人就会迅速成名。
而那些想和荀粲发生点关系的女郎,基本都是具有很强的虚荣心,为了搏出位,靠荀粲来炒作的女人,若是一个妓女同荀粲扯上关系的话,说不定就会很快成为名妓。
这清谈名士看起来确实于国无用,但在泡美女上却有极大的作用,南楚那些深受才子佳人思想熏陶的佳人们,估计满脑子都是想找一个像荀粲这样的才子吧?
不过有句话说得确实深入人心——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皆是读书人。荀粲只是披着一层光鲜的名士外表的野心家,女人对他来说全是可以利用的棋子,他会充分利用自己的一切资本,无论是容貌还是才华,这些都在他的计算之中,当进入那个抛弃一切感情的状态之时,他是最可怕的。
那个状态的他的心机十分深沉,深沉到了一举一动都是无限坦诚无限纯洁的地步,这或许也是道的极致,深沉阴险到极致,表现出来的就是纯洁无瑕单纯无比。而看起来十分薄凉十分冷酷的人,内心或许有一颗真正的为国为民的热忱之心。
诸葛芸托着那精致完美的下巴,收敛起了一直十分温和的神情,而是用一种省视的目光看着被赞誉被吹捧的公子榜首,她没有任何的兴奋,而是在仔细思考自己同荀粲相处的经历……越思考她的心就越往下沉,被利用的感觉么……
第三百零八章 直觉
诸葛芸此时心中堵得发慌,按理来说自己应该感到惊喜的,毕竟她对荀粲本来就抱有很高的期待,自从她第一次从关银屏的反常神色中推出荀粲这人存在的时候,她的好奇心便出现了。
诸葛芸是个非常自信的人,在她那温和秀美的外表下,同样有一颗高傲的心,而从一开始她就从来没有将荀粲当作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所谓的名士,往往就是虚浮无比,只会空谈的人罢了,她下意识将荀粲当成了这样的人,而且她有自信可以随时抹杀这样一个空有虚名的少年名士。
荀粲那一直坦诚无比的语气以及那纯净无暇的表情完全骗过了诸葛芸,诸葛芸觉得荀粲再怎么拥有才华,也不过是个单纯的少年而已。她在同荀粲交谈之时,享受着一种智商上的优越感,她觉得可以随时将这所谓的公子榜首玩弄于鼓掌之中。
但是这时众人的狂热以及崇拜,让诸葛芸感觉到了一种脱离掌控的感觉,她觉得之前荀粲来这做琴师的目的根本就不只是金钱而已!荀粲在籍籍无名之时,她可以随时解决这个人,可现在……诸葛芸之前将荀粲雇作琴师的沾沾自喜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无比心寒的感觉,这样永远利用正大光明的阳谋来算计人的家伙到底是无用的名士,还是深沉的谋士?
诸葛芸的脑中忽然闪过一丝明悟,这荀粲的失忆根本就是假的!不对,那么关银屏的话怎么解释……对了,应该是因为救关银屏而失忆,然后在途中因为某些原因而回复了记忆,这样的话,一切就解释得通了,那么,这样来推算的话,关银屏这傻女孩终究是他手中一颗接近自己的棋子而已。
那么,接近自己的目的是什么呢?诸葛芸此时脑中飞快的运转着,虽然她平日里对自己的容貌气质颇为自信,但此时进入分析状态的她才不会自恋到认为荀粲这样的人会因为这而接近她……目标只有一个了,那就是父亲大人——蜀国的丞相。
诸葛芸这时心里发寒,若是自己的推测正确的话,那岂不是荀粲在入蜀之前就已经算计好了这一切?而自己将父亲大人拖来听琴,岂不是正好入了他的局?
等等,一开始自己与这荀粲第一次见面是不是也在他的算计之中?不对,这应该是巧合……他不会连这样的巧合都算到了吧,他为什么偏偏就会在青城山云游呢,蜀地的峨眉山的景色也不比青城山差……还是说他本来就拥有自己的情报网,对整个圣教都了如指掌?
诸葛芸面色苍白,摸着下巴的手又托在了腮帮上,望着荀粲那隐在刘海下的面无表情的脸,虽然自己的猜测更多的是一种直觉,但她却无比坚信自己的直觉,而之所以从一开始就被他牵着鼻子走,却是因为她动了不该动的情!
诸葛芸慢慢低下眼睑,心中却没有一丝被算计的愤怒,而是一种心痛,她是相信缘分的,那一次山间傍晚雨过天晴之后的清谈,让她每每回想时都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甜蜜感觉,而之后那美丽的“圣灯”景象,更是将她的那种悸动感无限放大,她想,这辈子能碰到这么有缘的男人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然而,荀奉倩呐荀奉倩,所谓的“缘分”,在你的眼中,或许也只是一件可以计算布置的道具吧?
诸葛芸拂过自己的眼角,轻轻吹了吹手指,脸上却又浮现出了一抹温和的微笑,原本以为人生就会这样无趣下去,如今看来,似乎愈发精彩了呢,荀奉倩,我倒要看看你会耍什么阴谋诡计……不,应该是让人根本就无法抵抗的阳谋。
这个时候,棋馆中却又因为一个人的出现而再次达到了一个高潮,这个人,自然就是蜀国现任丞相诸葛亮,诸葛亮虽然属于荆州派系,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对于蜀国的发展绝对是鞠躬尽瘁,大力恢复蜀国的各种产业,使得蜀国百姓过上好日子,并以法治国,将整个蜀国治理的井井有条,虽然益州的大族对诸葛亮颇为反感,但民心所向,谁也不能否认诸葛亮就是个能力很强的丞相。
而诸葛亮的个人魅力也让他有了一大批追随者,有人曾言若是诸葛亮年轻二十岁的话,这什么公子榜首绝对非诸葛亮莫属,当然,此时能与蜀国的诸葛亮相提并论的莫过于吴国的陆逊、魏国的司马懿,三人年纪十分相近。
诸葛亮这时脸上明显带着一丝激动之色,而在别人心目中,这位儒雅淡定的丞相是很少这样激动的……也就是说,丞相诸葛亮对这荀粲的琴音也很感兴趣……
与其说诸葛亮对荀粲的琴音感兴趣,不如说是他对这样的杀伐之音感兴趣,而究其根本,是因为他想起了那位真正的知己——周瑜。
第三百零九章 往事
时间仿佛回到了十多年前,赤壁之战之前,诸葛亮只身入南楚,舌战群儒,促成孙刘联盟,他第一次见到周瑜之时,便看到他坐在高台之上,下面垫着一张虎皮,而在他的下方,则是整齐划一的军队,只要他手中的羽扇轻轻摆动,则下方整齐划一的军队便会随之整齐的训练,周瑜的兵马,已经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
“雁行阵……”诸葛亮对身后的鲁肃轻声道,而鲁肃则露出了惊讶的目光。
“不错。”周瑜回首忘了年轻儒雅的诸葛亮一眼,在心中暗道。
“可惜已经过时了……”诸葛亮又对鲁肃小声说了一句。
周瑜面无表情的转过脸去,也不知有没有听到诸葛亮的嘀咕。
此时林间有牧笛声响起,音质颇差,周瑜停止练兵,独自走入林间,将牧童所吹之笛取到手中,然后用刻刀随意刻了刻,再给牧童弹时,音质变得优美悦耳,此之谓“曲有误,周郎顾”。
那站在高山之上,环绕于音乐中,俯视整片南楚大地时,眼神忧郁,气质高卓的身影便深深的印在了诸葛亮脑中,而周瑜何尝不是将那一抹月白色的身影记在了脑中?羽扇纶巾,英俊儒雅,周瑜第一次见到这么出色的年轻人。
周瑜的年纪比诸葛亮大了六岁,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在接下来的那场赤壁之战中亲密无间的合作。
“都督,这位就是诸葛先生。”鲁肃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敬重。
“素仰。”周瑜淡淡的瞥了诸葛亮一眼,见这大冬天的诸葛亮还在扇羽扇,“这么冷的天还善扇子?”周瑜忍不住笑问了一句。
“我需要随时保持冷静……这个习惯一直改不了。”诸葛亮同样莞尔一笑。
“你不像是个不冷静的人。”周瑜淡淡道。
诸葛亮露出了愉快的笑容,纯净的像个孩子。
“你笑什么?”
“我不是笑,是欣赏……我欣赏这些兵士,既会打仗,用懂得尊重音律。”
“你也懂阵法?”
“略懂。”
“你说我的阵法过时了?”
“不愧是都督,这么远都听得到。”诸葛亮露出了羞赧的笑。
“我对声音比较敏感。”周瑜脸上的笑容同样令人觉得放松。
……
越是交谈,两人之间心的距离就愈发贴近。
“既然诸兄懂乐律,何不与我共奏一曲?”
“我只是……略懂。”
“你懂……只是深藏不露。”
两人眼神交汇,擦出了莫名的火花……
……
诸葛亮正在给鸽子扇扇子,周瑜走近问他在干什么……
“我刚给鸽子洗了个澡……给他扇干……”诸葛亮的语气十分温柔,神情带着一种天然的潇洒。
“你就不怕他们着凉?”周瑜的语气更加温柔更加贴心。
两人对视了许久……周瑜似乎觉得不妥,只是淡淡道:“我不是在看你,我是在欣赏你!”
诸葛亮有些燥热的扇动羽扇,第一次表现得如此不淡定,他幽幽道:“我需要冷静一下,你呢?”
“我也需要冷静一下。”
这时在周瑜身边的小乔对诸葛亮说道:“周郎已经很久没有抚琴了。”
诸葛亮饮下一杯茶,淡笑道:“我也已经很久没有这么不冷静了。”
“你们一定合的来。”小乔的模样似乎很开心。
……
“常会有一种感觉……明天我们可能就会是敌人!”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瑜是瑜,亮是亮,你我各为其主。”
“我真的无法想象,与你刀枪相对的那一刻……希望不要发生!”
“不,死在知己手上也是一种幸福。”
……
令人热血沸腾的杀伐之音在古色古香的房屋中响起,然而与之相伴的琴音却道尽了一个“雅”字,同为神品,两人构造出来了那完美的幻境,曹操铁锁连舟,大军压进,诸葛亮便站在同周瑜不远处,见他谈笑间,一场染红了整个天空、整个长江的大火,将曹军所有的军马燃烧殆尽,无尽的风流,在这翻手之间……
诸葛亮脸上带着崇敬的神色,但在他那英俊儒雅的脸颊上,却带着一丝阴霾……
幻境结束时,周瑜的胸口有一根箭,而诸葛亮只是伤痛的望着他的脸,想要用手触摸,但这身影却在刹那间分崩离析……这颗棋子,能发挥的时间,只有这场赤壁之战了……
共奏的一曲结束后,周瑜捂着自己的胸口,眼神忧郁的望着诸葛亮,而诸葛亮却转身离去,留下一句:“那么,赤壁之战就拜托公瑾了。”
“如此……甚好。”声音低沉。
“我……”声音微微哽咽。
“就这样吧……这世上有一种被利用,叫做心甘情愿。”语气却飞扬了起来。
……
建安十三年,冬十月癸未朔,日有食之,丞相曹操以舟师伐南楚,楚王将周瑜败之于乌林、赤壁。
建安十五年,周瑜在去蜀途中病逝于巴陵巴丘。有人说是在与曹仁的大战中留下的箭伤发作,其实那心中的箭伤,早在赤壁之战前就已经埋下……暗算他的人,便是那个永远英俊儒雅的诸葛亮。
大概,死在知己手上,也是一种幸福吧……
第三百一十章 欣赏
诸葛亮在琴音中见到那气势磅礴的楚汉大战时,忽然而必然的想起了他当年与周瑜一手导演的赤壁之战,一切都在他的计算之中,赤壁之战保住了南楚,更让刘备有了喘息之机,而后取下了这西川之地。
无论怎样看,都是他赢了,那位昔日雅致高洁、气度不凡的周大都督,也终究是他手中的棋子而已,只是,有时每当他从深夜睡梦醒来时,都会觉得一种无比的空虚与寂寞。其实,人到老来,才会发现,为了抱负而舍去的感情,是那样令人怀念,但若是重新来一次的话,他还是会做同样的选择,因为他是诸葛亮。
诸葛亮望着端坐在那儿的少年,心中难以抑制的升起一种惜才之情,他有超越周郎的琴技,却没有周郎那统帅兵马的能力,这样的少年名士,应该不会有什么威胁吧……
这时诸葛亮却是忍不住点评道:“此曲甚妙,虽是杀伐之风,但却并不是你本来的风格,没有上过战场统领兵马的人,是不会明白真正的杀伐之精髓的,什么事情都不能太过刻意,否则就过犹不及了。话虽如此,但在这神品琴曲那高昂的曲调中,传来的不仅仅是胜利者的欢快的号角,还有失败者非凡的气概,这就已经很让人觉得了不起了!”
荀粲听了诸葛亮的话,缓缓抬头,便看到了这个穿着月白鹤氅的儒雅中年文士,在恍惚间,他似乎觉得父亲的身影与这位蜀国的丞相重叠,但他却知道,这位儒雅无比的文士是大名鼎鼎的卧龙先生,琅琊诸葛氏的杰出子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