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名门公子-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逊与顾雍感受到吴王这得意无比的语气,仿佛这荀奉倩真的变成了他的乘龙快婿一般,两人心中都有点酸溜溜的,只觉得好东西都被孙权占了去一般……

陆逊与顾雍的一番的争执令其余几个世家的家主都觉得奇怪,这荀奉倩虽然才华横溢,但他的作品也不至于变得这般炙手可热吧?怎么倒像是在抢竹隐先生的作品一般?

朱家的家主朱治此时忍不住说道:“各位,你们难道的真的眼睁睁的看着这荀奉倩在我南楚的科举上夺魁,这可不是承认我南楚世家不如北汉的世家嘛?”

朱治乃是跟随孙坚的老臣了,真正是资历雄厚,德高望重,朱家也是人才辈出,比如在军中颇有威望的朱然,乃是朱治的嗣子,再如朱家最近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朱据,因为武勇也深得孙权喜爱,孙权原本可是想将自己的小女儿嫁给朱据的,只是在发现荀粲这个更加优秀的后辈时,孙权便将这想法忘去了……

军中大佬会稽贺家家主贺齐也附和道:“朱将军所言极是,我倒是觉得下面的书法诗文的笔试可以向那顾家小辈和诸葛家的小辈偏袒些,再不济也能力捧江随云嘛,反正他也算得上半个顾氏子弟啊……”

贺齐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对顾家的调侃,会稽四姓向来与吴郡四姓有些不对路,他虽然表面上是赞同朱治的话,实则却在嘲讽吴郡四姓之中的后辈没人可以阻挡荀粲的锋芒,反正他贺家是绝对不会参加这自找麻烦的科举的,儿戏一般的玩意参加了有什么意思?五十名进士有四十多名都是世家子弟……几个寒士还是世家中的门客……

顾雍望了一眼正在与荀粲相谈甚欢的江哲,眼中闪过一丝愧色,这可是他的外孙啊,却因为顾家那所谓的名声而一直让他在外漂泊,当年自己的女儿是多么才貌双全的璧人啊,如今却香消玉殒……

顾雍深深吸了一口气,他是一个修养极高、城府很深的人,此时却道:“贺将军,荀粲之才,远非老夫之孙可比,不愧为荀令君之子,然江哲此人,亦非池中之物,老夫欲要让他认祖归宗,真正成为我顾家子弟。”

陆逊此时颇有深意道:“顾老怕是在那江哲乡试之时,就准备好令其认祖归宗了吧,恭喜顾家又多了个优秀的后辈。”

虞翻此时也道:“元叹当真好算计,我原以为江哲真的是一介寒衣,却没想到有元叹暗中照拂……”

顾雍不淡定了,他冷冷道:“休得胡言,老夫这外孙可是全凭自己的努力才达到这样的高度,若是他那倔驴父亲将他交给老夫亲自培养的话,哪要吃那么多苦,凭借他的天赋,也不会比这荀奉倩差,哼!”

吴王孙权见这几位火气都上来了,马上和稀泥道:“好了好了,诸位都静一静吧,科举乃风雅事也,也不必为了争夺第一而伤了和气,下面开始‘流觞曲水’吧。”

第一百二十五章 醋意

吴王孙权随即开始了以诗文书法作为考核内容第二场,由于时间已经到了中午,吴王下令将上好的酒食都分发下去,这种与民同乐的方式瞬间就得到了围观者的好评。

事实上,南楚一直是个民风不错经济繁华的国度,由于它一直是偏安一隅,原本小霸王孙策还有进取之心,等到孙权上位时,倒是真的成了守成之犬,今年年初的攻取荆州应该算得上是孙权上位以来最大的战绩,然而孙权攻取荆州最大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可以与北方以长江为界,南北对峙罢了,若要北上,怕是南楚子民第一个不同意,本就生活的好好的,去打什么仗呢?

此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早有人从小溪的上游将盛了酒的觞放在溪中,然后徐徐而下,这别开生面的“流觞曲水”终于开始了,这场风雅事也不仅进士们可以参加,对面的女郎们自然也可以参加。

穿着一袭纯白如雪的衣衫,清丽绝伦的周彻却恰好坐在了荀粲对面,那如同姑射仙子一般的风姿令进士们频频侧目,荀粲见状,原本的慵懒之色一扫而空,而后用柔和的目光看着对面的知己……

周彻依旧面带淡漠之色,看到荀粲的目光,只是轻哼一声,微微抬起那光洁的下颚,故作不屑状,实则却用余光观察着荀粲的表现。

此时一旁的江哲也见到了周彻,乍一看,真是心中暗赞,眼中更是露出欣赏之色,周彻的美,在于她的清雅与气质,那种完美的古典气质真的令人欲罢不能,比之一般美女少了一分艳俗,多了一分仙气,待到看到周彻对荀粲故作不屑状时,江哲心中暗叹一声,没想到如此佳人,却已经心有所属,真是惜哉、惜哉啊……

江哲此时已经和荀粲稍稍熟悉了,他不由推了推荀粲的胳膊,轻笑道:“奉倩老弟,那位白衣女郎是你什么人呐?”

荀粲温和一笑,依旧用那种充满情意的目光看着周彻,嘴上却道:“随云兄眼力不错,此女名叫周彻,乃周郎之女,却是继承了周郎的琴技与战阵之法,与我谈玄论道亦是颇为投缘,乃是我的红颜知己。”

江哲面露羡慕之色,由衷的赞赏道:“奉倩老弟果然风流年少,哲不如矣。”

荀粲洒然一笑,却见周彻终于低下了高傲的头颅,然后和荀粲对视起来,但是那眼神中还流露着不忿的神色,很显然她觉得荀粲太出风头了,这让周彻心中又空落落的,好像没了那种充实的感觉。

荀粲一直觉得,周彻那双纯澈的大眼睛当真是这世上最美妙的风景,他可以从周彻的眼睛中洞悉她那十分单纯的心灵,周彻从小到大,只是沉迷于琴道和战阵,于待人接物之上总是做不好,故而只能用淡漠的气质来拒人千里之外。

对视这样浪漫的事情总能让两个贴心的人感受到彼此的情意,原本周彻面带不忿的眼神,在与荀粲对视许久之后,这眼神中的不忿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莫名的羞涩……

周彻此时的心跳又加速起来,心中却是极为欣喜,她都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单纯的与他对视,就可以欢喜起来,她又想到,周围那么多女郎看着他,而他却只是看着我一个人……这让周彻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成就感,心想奉倩这个家伙还是挺可爱的嘛。

荀粲与周彻的眉来眼去不出意外被人发现了,进士们发现之后,大约只是心中暗叹一声,这佳人的芳心看来已经被这荀奉倩偷去了,而诸葛恪却是根本没有在意那群女郎,反而死盯着荀粲,目光幽深,却也不含怒火,不知道在想什么;顾谭则垂头丧气,想着怎么完成赌约的事情了,他毕竟是顾家嫡孙,还干不出那种不要脸皮的事情;至于张休,则在对面诸多女郎身上徘徊,尤其是那穿着火红盛装的孙鲁班,让张休很是痴迷。

女郎们发现这风姿如同谪仙的荀家七郎充满深情的与周家女郎对视时,顿时不淡定了,说起来这周家女郎常年与她们不在一个圈子中,仿佛今日是第一次出现一般,这让这群世家名嫒们很是排斥这个凭空出现的周家女郎。

吴王的小女儿孙鲁育早就注意到了这周家女郎与她心属的未来夫君的眉目传情,她心中冷哼一声,却是面带温婉的笑容来到周彻面前,春风满面的说道:“你便是周郎之女周彻?”

周彻这才从荀粲那充满深情的目光中回过神来,她看着这笑得很假的孙鲁育,心中已是不喜,她点了点头,道:“不错,我便是周彻,不知郡主有何赐教?”

孙鲁育迅速瞥了荀粲一眼,见荀粲只是随意坐在青草地上,那宽大的华服散在地上,三千青丝随意披在后背上,在日光的照耀下,当真恍如谪仙,荀粲那温润的目光使得孙鲁育的脸上迅速飞起一片红霞,她用十分亲密的口吻说道:“周女郎,你可不可以让本宫坐在这里?”语气虽然亲密,却显然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

周彻脸上的神情彻底变得淡漠,她淡淡道:“不可以。”

孙鲁育脸上热情的笑容顿时一僵,脸上的表情显得有些不自然,她撇了撇嘴,却冷下脸道:“女郎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庶女,安敢忤逆本宫?”

周彻的嘴角勾起嘲讽的弧度,她淡淡道:“我的奉倩才不会喜欢你这样的女子,没有容貌,没有才华,你连那个苏小小也比不上。”

孙鲁育脸上彻底发青,这个清丽如月宫仙子的周家女郎在容貌上胜了她不止一筹,又讥讽她连个妓女都不如,她还第一次碰到这么不懂圆滑世故的女子,难怪这周家女郎也难得出现在她们的圈子里。

第一百二十六章 兰亭序

就在周彻与孙鲁育僵持之时,一袭火红盛装的孙鲁班走了过来,将自己的妹妹拉了回来,只是幸灾乐祸道:“妹妹,我可告诉你,这周家女郎与这荀粲的关系好着呢,你就不要打扰他们两人眉目传情啦……”

孙鲁育恨恨的跺了跺脚,却终究不敢在这众目睽睽之下与周彻闹翻,这个时候,已经有进士因为酒杯在他的面前停下,于是便开始即兴赋诗,而后再写于纸上……

或许有人疑惑这酒杯如何悬浮于溪水之上,事实上,觞(酒杯)是古代盛酒器具,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可浮于水中。也有陶制的,两边有耳,又称“羽觞”,因其比木杯重,玩时则放在荷叶上,使其浮水而行。

在一片祥和安逸的氛围之中,酒觞停留之处,世家子弟们纷纷吟诗作文,偶有佳句,引得诸人纷纷叫好,当然还有不善诗词者,无法作出,于是只能取酒畅饮,脸上却也没有太多的羞愧,这本就是风雅之事,当尽情以此为乐。

就在此时,江哲面前停留了酒觞,人们早就对这个会试第二的寒门子弟期待不已,虽然在第一场绘画的考核之上交了白卷,但这也因此令人侧目,毕竟有的人就算不善绘画,起码也草草画了一些,然而这江哲却是如此潇洒的交了白卷……

吴王孙权对这江哲也是好奇不已,他轻抿一口美酒,对江哲道:“江随云,你上场考核为何交白卷?”

江哲脸上带着从容镇定的微笑,样子不卑不亢,没有寒门子弟在面对权贵时的战战兢兢,他的气度倒更像是真正的世家子弟一般,他恭敬的回道:“禀吴王,哲虽粗通画技,然终究比不得荀奉倩那精巧的构思、高远的意境,做不到最好还不如不做。”

吴王微微点头,这江随云也不愧是顾雍的外孙,气质出众,他又道:“那此时你胸中可有佳作?”

江哲沉吟片刻,忽然望向顾雍,略带机锋道:“哲已有诗作,然而却不敢称得上佳作,不过绝对比那顾家子弟作得好。”

顾雍听了眉头一跳,与江哲对视,那目光交错间似有火光闪过,顾雍慈祥的笑了笑,反而露出赞赏的目光,这让江哲觉得自己的一拳似乎打在了棉花上。

而顾谭听到江哲的话,却也不敢再嚣张了,他很和气的对江哲说道:“江随云,说起来你还是我的堂弟,也算是半个顾家人,你的诗作比我好的话,也是我顾家的荣耀。”

江哲冷笑道:“哲原本就是化外之人,哪里是什么顾家人,我就是一介寒衣,闲云野鹤,随波逐流罢了,请听我的这一首《暮春元日》——暮春元日,阳气清明,祁祁甘雨,膏泽流盈。习习祥风,启滞异生,禽鸟翔逸,卉木滋荣。”

而后他舞动毛笔,一气呵成,那癫狂放荡的狂草让周围的人一阵惊叹,也难怪江哲的会试能拿第二,这会试除了考默写之外,书法也是占了很大的比重……那么这样推测的话,岂不是这荀粲的书法比江哲还要好?

喜爱书法的人们又纷纷猜测起来:

“这江哲的书法形神兼备,此等狂草可入上品啊,也不知他师从何人?”

“不错,这狂草真够飘逸潇洒的,以字观人,可见此人不愿被规矩束缚,乃是真正的闲云野鹤之人!我看江哲此字再经过一段时间锤炼,定能自成一家!”

“这人能拿会试的第二名真的是名副其实,这手狂草比那顾谭的楷书多了分灵气,这诗作虽然算不上绝佳,但综合起来,这第二场诗文书法的较量显然是江哲暂列第一啊。”

“别忘了还有荀奉倩呢,这荀奉倩的画技确实已经可入神品,难不成书法也能超凡脱俗,胜过江哲?”

“我看有点悬,江哲这副狂草是他胸中一股怒气的迸发,这狂草之中融入了这种压抑的愤怒,仿佛字都活了一般,可以说此字已经算得上江哲的巅峰之字了。”

“啧啧,兄台不愧为喜爱书法之人,在下佩服,若是以我的性子,此时肯定觉得荀奉倩必败,然而刚刚看到许多人被荀奉倩用事实狠狠打脸,我这次再也不敢轻易下结论了。”

……

江哲呼出一口气,胸中的郁结之气似乎一散而空,荀粲目光温润的望着江哲,只是恭喜道:“随云兄的书法突破了瓶颈呐,真是让愚弟佩服,今日得见随云兄接近神品的草书,粲不虚此行也。”

江哲面色不变,心中却掀起轩然大波,这荀粲一眼便可以看出自己的境界吗?于是他只能强颜道:“奉倩老弟说笑了,原本以为我的书法能让奉倩折服,却没想到奉倩如此不以为意。”

荀粲摆了摆手,谦逊道:“随云兄切勿这般说,你我都懂书法,自然明白这神品的书法如果要写出来的话,实在是太难得了,但只要写出,必定名垂千古,这书法之中需要融入自己的情感,才算得上上品书法,像中品书法就是完完全全的死物,而真正的神品书法,那就需要完全投入自己的精气神,它将不再是书法,而是具有真正灵魂的存在!”

江哲一听,只觉得此言当真是醍醐灌顶、振聋发聩,原本自己懵懵懂懂摸索的书法,如今经过荀粲一讲,似乎已经明朗起来,按照荀粲的说法,自己刚刚写的那篇,顶多只能算是上品书法,不过能写出上品书法来的人已经能称得上大家了,像荀粲以前写的那篇《陋室铭》也只能算上品书法而已,真正的神品书法,要看机缘。

早有吴王的近侍将此字呈了上去,几个世家的家族与吴王的忠臣纷纷仔细品评,这幅狂草当真是难得一见的佳作,若不是这四言诗稍逊一筹的话,那也是可以流传千古的存在……

这几个家主之中顾雍表现的最为夸张,溢美之词不断放出,末了,还要加一句,不愧是老夫的外孙……

陆逊也是见猎心喜,觉得这字当真不错,足以媲美自己珍藏的那幅《陋室铭》,于是他又在摸着小胡子想着怎么将这幅《暮春元日》给弄到手,但一想到顾雍那厮虎视眈眈的模样,陆逊觉得好像机会渺茫。

孙权在综合了各位的看法之后,将此作暂且敲定为魁选,第二则是顾谭的《春去》,只能列为中品的楷书,而号称是南楚第一公子的诸葛恪则大失水准,不仅书法比顾谭还要略逊,连那诗作《江南春》也水准一般,不过还是被列为第三……

不过此时的诸葛恪倒是心中平静下来了,不再总是一副傲气冲天的模样,看起来他也被某人虐得收敛了许多,诸葛恪一想到在科举之前就信誓旦旦想要以才华完爆荀粲的豪言,就觉得无地自容……

此时,进士们的诗作也陆陆续续呈了上来,大抵也没什么惊喜的作品,盖因江哲的那手狂草太过夺目,令所有人的作品都黯然失色,这个时候,人们的目光都自然而然的投在荀粲的身上。

但令众人绝倒的是,这酒觞几次飘到荀粲面前,几次被荀粲毫不犹豫的喝掉,再配合着那些饭菜,当真是吃得津津有味,人们刚刚的目光全被江哲的那手狂草吸引了,哪想到荀粲这家伙在肆无忌惮的喝酒吃饭……

不过此时荀粲却发现这酒可不是他最爱的“竹叶青”——那种近乎饮料的酒,孙权的这酒虽然一点也不辛辣,但后劲十足,荀粲贪杯,多喝了一点,那清俊的脸上居然升起两片红霞,倒是让对面关注他的女郎大呼“可爱”……

荀粲现在的模样就好比憨态可掬的小熊一般,他眯着眼看着江哲,忽然道:“怎么有两个随云兄啊?”说完便昏睡了过去……

见到此情此景,众人轰然而笑,此时已经有人统计,五十人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二十一人各成诗一篇十七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再加上这个也不知道有没有佳作的荀粲……

江哲无奈道:“奉倩老弟,为什么你总是这般出人意料呢,明明刚刚还跟我论书法,怎么一眨眼你就喝了这么多……”

这时人群中有人建议道:“荀家七郎因为罚酒已醉,怕是没法作诗了,吴王还是赶快下决定吧!”

这建议引得许多人的应和,女郎之中的孙鲁班不无得意的说道:“这荀奉倩怕是根本就不善诗文,所以故意用这样卑劣的手法来逃避第二场考核……”

就在此时,在荀粲对面的周彻不由咬了咬唇,忽然掬起一捧水,往荀粲脸上一洒,用那无比空灵悦耳的声音道:“大懒虫,快醒过来!”

荀粲被泼了一脸水,一下子醒了过来,不由脑中还是晕乎乎的,听到众人各种质疑与不屑的话语,荀粲淡笑一声,在众目睽睽之下叉了八下手,高声道:“且慢,比起诗词,粲更善写文,如今已有腹稿,笔来!”

众人的笑声更加刺耳,因为荀粲这有些东倒西歪的样子真的很搞笑,唯有江哲不动声色的递过一支润色好的毛笔,荀粲接过,潇洒写意的写下了文章的题目——兰亭序。

这三字一出,所有的人都安静下来了,此时唯有鸟儿在林间鸣叫,微风轻拂而过……

第一百二十七章 荀七乃竹隐

荀粲觉得自己笔端的书法似乎不是自己在掌控了,仿佛是所有的精气神真的都在笔端,那笔下的书法似乎真的具有了自己的灵魂,然后自动流畅的出现在纸上……

“天启九年,暮春四月,会于建邺南山之兰亭,科考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这第一段描述了此时“流觞曲水”的盛况,文章开头不是十分惊艳,但最惊艳的地方便是荀粲在醉酒之时这精气神完全投诸笔端的行书体,这充满魅力的字体一出,刚刚所有的质疑声与不满声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死一般的沉静……

所有的人都在不敢发出任何声音,因为他们都害怕打扰这即将出世的一幅真正的神品字画,人们仅仅看了第一段的字,就仿佛已经深深的被这真正的神品书法给震撼了……

而在座之中书法造诣最为高深的顾雍更是双眼放光地盯着这篇即将出世的《兰亭序》,他可是昔日一代大家蔡邕的弟子,对书法的研究十分高深,几乎在他看到“兰亭序”这三个字时,他就想脱口而出“竹隐”二字,然而他终究没有说出来,因为他害怕打扰这竹隐先生的书写……

在潺潺的溪水声与悦耳的鸟叫声中,荀粲愈写状态愈好,很快第二段便一口气写了出来: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意思便是“这一天,天气晴朗,和风轻轻吹来。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这个时候已经有人忍不住窃窃私语,然而却被更多的人轻声喝止了,因为他们实在害怕这荀奉倩被打扰了思路,很快第三段: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这一段议论与抒情令围观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深思,这段对人生的体悟可谓是颇有见地,讲述了许多人“俯仰一世”却发现人生苦短的悲痛,不过说真心话,这篇文的文采与立意确实一般,但这行书体写得实在是太精美了,而且此文很是应景……

直到荀粲写完最后一段:“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最后荀粲风骚的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而后拿出印信,印了上去,显然上面有“竹隐”二字,然后荀粲仰躺在青草地上,闭上眼,仿佛耗尽了自己所有的精力,他在慢慢的回味这一次自己达到巅峰时的书法,他深深明白,以后或许自己再也写不出可以媲美这《兰亭序》的行书了,别人也无法写出,也不知以后王羲之看到自己的这篇《兰亭序》会是什么反应……因此,将其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也不为过!

不知谁第一个喊了起来:“这荀粲就是竹隐先生!”

这一喊,原本已经有些骚动的人群顿时又安静下来,望着仰躺在青草地上的荀粲,或面露震惊之色,或面露钦佩之色,或面露羡慕之色,或面露嫉妒之色,诸葛恪与顾谭两人相视一眼,都呆住了,因为他们谁也没想到这荀粲居然就是隐居在这南山之中的竹隐先生!

竹隐先生的大名,可是名动南楚世家圈子的,而他便是因为那古朴雄厚的治愈系琴音而闻名,这琴道放之南楚几乎无人可以媲美啊,如果说荀粲真的是竹隐先生的话,那下面的琴艺就不用再比了,谁在琴上的造诣能高过竹隐先生?

此时那幅行书体《兰亭序》早就被近侍战战兢兢的捧到吴王孙权面前,那动作简直小心到了极点,生怕弄坏了这足以称得上无价之宝的书法。

顾雍、陆逊、虞翻和张昭这几个极其喜好书法字画的人早已围了上去,一边品评一边啧啧赞叹,顾雍实在忍不住赞叹道:“此字如同清风出袖,明月入怀,这《兰亭序》一出,怕是这行书体要成为文坛一时之风尚也,果然不愧为竹隐先生啊,此等造诣比之那北汉钟繇亦不逊矣,二人可并称‘钟荀’!”

陆逊忍不住骚动的捏着自己的八字胡,赞叹道:“此字点画秀美,行气流畅,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当得神品书法,比之那幅《陋室铭》更胜一筹,行书的写意潇洒之美,皆现之于此篇《兰亭序》了,荀家七郎,真谪仙也!”

虞翻只是轻轻用食指叩击木桌,在深深品味了这幅书画之后,忍不住吐出八个字:“遒媚劲健,绝代所无!”

老态龙钟的张昭也一边摸着胡子,一边轻叹道:“老夫阅尽千篇书法名迹,实在无法找寻出能与之相媲美的存在,真可谓贵越群品,古今莫二!”

吴王孙权的眼睛都快笑得眯起来了,他那宏亮的声音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听到了:“这篇《兰亭序》乃是竹隐先生荀粲荀大家的巅峰之作,可谓是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点画秀美,行气流畅,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贵越群品,古今莫二!此篇佳作不为魁选之作,谁能当得?”

众皆喊道:“荀七当得!荀七当得!”附和着吴王之言,一时间人声鼎沸,声势浩大,情绪高昂无比,所有的人都在享受着这场盛宴的最高潮部分,而某个慵懒的家伙却躺在草地上酣睡……

在人群之中的江哲望着陷入睡眠状态的荀粲,面露苦笑,却没想到这人就是以才学名动南楚的竹隐先生,比之昔日荆襄之地的“卧龙”“凤雏”的名头也丝毫不差,但江哲怎么也没想到这荀粲真正的身份却是颍川名门荀家的嫡系!

诸葛恪与顾谭两人早就没了与荀粲争雄的念头,反而生起了一种结交之心,毕竟两人都是极其优秀的世家子弟,知道结交荀粲获得的好处比得罪他多得多,是以两人都将心中的芥蒂悄悄放下,大丈夫能伸能屈也。

至于张休这种不入流的世家子弟,当他看到诸葛恪与顾谭两人都屈服了,肯定不会一个人去找荀粲的麻烦,毕竟他就是诸葛恪的跟班罢了……

而在女郎之中,孙鲁班已经低下了高傲的头颅,她原本以为这荀粲不过是华而不实的草包……如今,荀粲却用竹隐先生这样的身份让她明白,什么叫做真正的名门公子……

此时却忽然有人说道:“可惜周三公子不在,否则与竹隐先生共奏一曲,该是何等的享受啊……”

“不错不错,这世间能媲美竹隐先生琴技的人只有周三公子了,可惜在周家那周循死后,周三公子就没出现过……”

“周三公子与竹隐先生以琴神交,互相引为知音,乃当世之美谈也。”

第一百二十八章 事了拂衣去

南楚天启九年四月,吴王以粲才高,钦点为状元,时人莫有不服,《兰亭序》出,乃知粲实是隐士“竹隐”,科考事后,粲不知所踪。

孙权望着大殿之中悬挂着的行书《兰亭序》,这书法早已装裱好,上面不仅有荀粲自己的印章,孙权也在上面印上了自己的印章,以此来显示他收藏过这《兰亭序》,但此时的孙权脸上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喜色,他重重往案台上一拍,怒喝道:“给孤找,一定要将这荀奉倩找出来,孤还不信他真的能逃出孤的手掌心!”

顾雍眼睑低垂,只是淡淡道:“陛下息怒,臣闻颍川荀文若已然病重,这荀家七郎回家探病也是孝道。”

孙权冷哼一声,道:“元叹有所不知,这荀奉倩如果要走的话,可以大大方方跟孤言明,何必这般鬼鬼祟祟离开,这一去分明不复返也!”

此时站在顾雍后方,刚刚被孙权点为榜眼的江哲大胆进言道:“陛下,事已至此,已无挽回之地,荀粲在南楚经营多年必有暗中势力,能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南楚并非难事,陛下所忧者无非荀粲效忠曹魏,臣有一策,可离而间之。”

孙权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望着这无比睿智的江随云,心中不由宽慰了一些,他急切道:“何策?”

江哲缓缓吐出两字:“捧杀。”

顾雍一听,大赞道:“随云此策甚妙,陛下可极力吹捧荀奉倩之才,并将其南楚状元的身份流传到北汉之地,并言‘荀家七郎,才胜六郎十倍’,想那向来心高气傲的荀家六郎定然对这个弟弟心生忌惮,这颍川荀七,或许会被永远打压,终究被弃之。”

孙权落寞的望了这足可流传千古的《兰亭序》一眼,他淡淡道:“顾卿家此言甚得孤心,这《兰亭序》便赐予你吧,还有江随云,孤欲将小女赐婚于你,如何?”

顾雍赶紧给江哲使眼色,江哲眼中闪过一丝无奈,表示接受吴王的赐婚,对那个郡主,江哲甚至任何印象都没有,但他既然接受了顾雍的橄榄枝,只能按照顾雍的意思来办。

说起来,江哲对顾雍还是极为感激的,要知道,他母亲临终前的愿望便是能归入族谱之中,而父亲一介寒衣,同样希望江哲能够被顾家所接受,原本江哲参加科举就有凭借才华来回归顾家的意思,他嘴上说着“闲云野鹤、随波逐流”不过是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