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夜话-第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宝兄弟,我们在二姐姐这里也叨扰了好多时,不如换个院子去逛逛,也叫婆子们慢慢的打扫,免得匆忙砸坏了杯盏。”薛宝钗有意卖这个人情给迎春,于是拉着湘云一起劝说贾宝玉。
贾宝玉一拍额头,傻笑道:“我的罪过,要不是宝姐姐提醒我,我都没想到这一点,去我的怡红院吧,那里屋子大,咱们谈诗论画都是便宜的,而且……”贾宝玉偷偷瞄着黛玉,“而且,林妹妹还没去过我那里呢。”
众人齐看黛玉,黛玉心中微微恼火,她以为前几次说话已经明白的告诉了宝玉自己的想法,可是看他的言行举止,又似乎像个长不大的孩子。黛玉面色不显,反笑道:“好啊,去瞧瞧宝玉近来的学问可是有渐长?读了哪些书?品了哪些好文章?给我们念叨念叨。我记得先荣大奶奶的房里有幅字‘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配你的书房也是好的。”
史湘云打了个寒颤,两下里瞧黛玉和宝玉,心想:难道林姐姐不知道爱哥哥最厌恶这些?上次和宝姐姐去爱哥哥的院子里玩,宝姐姐看爱哥哥被丫鬟们磨着做胭脂膏子,说了他两句,爱哥哥登时就翻了脸,甩了袖子就出门,还是袭人劝慰了宝姐姐几句,要不然还真难收场。
照理来说,林姐姐和爱哥哥最亲,她不会不知道啊?
一旁的薛宝钗冷笑,看看宝玉怎么答林丫头的话。谁都不是泥捏的,还以为个个都像迎春似的?宝玉朝自己发脾气,那么也该一视同仁,叫林丫头领教领教。
场面一时有些发冷,连小丫鬟们都察觉出不大对头,轻手轻脚的放下东西,乖乖的站在桌边,大嫂子李纨接过了丫头递来的香茗,慢条斯理的喝着。
就在众人以为宝玉要大闹一番的时候,谁知这宝二爷竟哈哈一笑:“只要林妹妹去就成,我的屋子里正缺一副好对子,那林妹妹辛苦些,给我写一副吧。”
薛宝钗气的心窝儿直疼,一样是表姐妹,何必厚此薄彼?就因为他们家是皇商?林家是公卿大夫?薛宝钗眼神不善的盯着贾宝玉和林黛玉,心里的妒恨又加了一成,贾家耽误了自己的婚事,林家屡次三番的驳回自己的好意,这些人……等着瞧吧,到了她做王妃的那一日,都要跪在自己的脚下请安。
去了怡红院,免不了要碰见紫鹃。
如今的紫鹃俨然就是一个良妾,虽没名分,但是老太太发了话,只要袭人和紫鹃伺候好宝玉,将来二奶奶进门,就提她们做姨娘。紫鹃聪明,从不在宝玉面前与袭人明争,袭人吃了两回亏,索性也学紫鹃,在贾宝玉面前摆出一副好姐妹的架势,可私下里恨不得咬掉对方身上的肉。
此刻,袭人还在缀锦楼忙活,紫鹃就在怡红院里里外外的忙活,见了黛玉越发的恭敬,她又熟悉黛玉的秉性爱好,端茶、送水、递果子……所以十次献殷勤,有九次,黛玉都受了。
贾宝玉献宝似的将元春省亲时自己和姐妹们写的诗都抖搂了出来,兴冲冲的给黛玉瞧:“好妹妹,你看看,这都是我们的诗,三妹妹还说呢,过一阵我们也组个诗社,到时候我们都做个诗翁岂不美妙。”
探春笑道:“我看则如不如撞日,今儿就很好,又是借着二哥哥的福气,姐妹们聚的全,连云丫头也在,你们说呢。”
迎春、惜春都不善写诗,自知难敌薛、林二人,为了不出丑,只是谨慎的不开口。
湘云不愧是史家的姑娘,和老太太一样爱热闹,人来疯似的嚷道:“好好好,我们就弄个诗社,谁都不准推脱,要不然……”史湘云的眼睛滴溜溜乱转,瞧见桌上盛放果子的水晶大碗,贼笑两声,动作麻利的将里面的酸杏、甜瓜倒了出来,两手举着不小的水晶碗,“有不从命者,先罚三大杯酒。”
李纨忙接下碗,笑骂道:“偏你会作弄人,谁要是吃了这样的酒,可不就当场睡死过去了?谁还有心情作诗?”
史湘云嘟着嘴:“那也没个好彩头,不好玩。”
黛玉笑道:“谁说没彩头?咱们只罚……”
宝玉、湘云等人忙追问:“罚什么?”
“只罚那人给二姐姐做双绣鞋,这可使得?”
众人哄笑,饶有兴致的看向迎春,她们早就知道二姐姐要议亲的事儿,她现在学也不去了,整日呆在房里做嫁衣。
迎春被黛玉这么一说,羞得作势要捶她,其实心里是万分感激。一方面,不管迎春满不满意这桩婚事,可在姐妹们面前,她不能露半点委屈,尤其是三丫头探春,要知道,二太太心心念念的是将自己的庶女嫁过去,而不是自己。另一方面,迎春心里也感激黛玉的贴心,她的一句玩笑话帮了自己的大忙,至少绣鞋这一块就省下不少气力。
第209章 佟二奶奶为人说媒
贾宝玉生辰后的第三日,林家就派人来接黛玉,贾母虽万分的不舍,可是外孙女毕竟是外孙女,黛玉到底是人家的千金小姐。
来接黛玉的依旧是韩胜,跟着的丫鬟是香萱,贾母带着花镜,越看香萱,越觉得林哥儿了不得。这样好的女孩子,林哥儿不动心,没将其收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孩子有正事儿,不像他们家老大,一门心思就扑在女人身上,房里的小妾收了一个又一个。
“玉儿,你们家丫头手里捧着的是什么?”
黛玉忙接过了香萱手中的包袱打开给贾母瞧:“是荷包,给几个姐妹们玩着用的。”
迎春的婚事还没定,所以黛玉只拿这个当借口。贾母心领神会,笑道:“好孩子,能想着你的这几个姐妹。”她又召唤了迎春,“二丫头,你先替她们收着吧,你林妹妹要走,你亲自去送送。”
迎春听了贾母的吩咐,将黛玉送到外院,另有李纨和探春、惜春三个跟出来。
香萱歉意的对迎春解释道:“姑娘叫人出来送消息的时候有点晚,若是能再宽裕几天,绣娘们会绣的更好,这针线有些粗糙,二姑娘别见怪。”
迎春摩挲着一个个精致的小荷包,料子是林家出的,手艺是林家出的,自己还有什么不知足,况且她准备做荷包的料子都是做衣服时候剩下的边角碎料,和林家的这个一比,就有明显的差异。
“林妹妹,我……”迎春有千言万语,此刻却不知道说些什么。
黛玉心领神会,“二姐姐别说了,今后缺什么,只管叫人托个话出来,咱们家有现成的铺子,做东西都是极方便的,比你一个人苦熬来的强。你的事儿我心里有数,等过些日子再给你回话。”
探春和惜春听的是云山雾罩的,唯有李纨眼中闪过了然的光芒。
姑嫂四人一直目送黛玉出了角门,才反身回去。
回到莲花胡同,黛玉还没下车,就有罗大娘上来回禀:“姑娘可算是回来了,佟家二奶奶已经在正厅等姑娘好久了。”
黛玉正扶着雪雁下车,一听罗大娘的话,好奇的问道:“来找我?是找哥哥吧?”
罗大娘肯定的说:“不是,大爷早上的时候在家,还特意去问了好,两个人说了几句,大爷就被宫里面的人叫去了。姑娘不在,佟二奶奶隔三差五的就遣人来问,知道今儿是回家的日子,所以我想一定是来找姑娘的。”
黛玉衣服也未及换下,匆匆往正厅去,佟二奶奶正和林致远身边的丫鬟慕蕊说话,见黛玉回来,忙笑道:“可算是把你盼回来了。”
黛玉搀了佟二奶奶坐下,又叫丫鬟们重新上茶。
“嫂子来找我是?”
佟二奶奶看了看雁蓉、慕蕊等人,黛玉会意,叫四下里都散了。佟二奶奶才低低的笑道:“你们从江南回来,也不去我们府上看看,老夫人日日念叨呢,今儿是来给你送帖子,京城里几位夫人合伙办了个花会,定在下月初三,名门望族的姑娘都到场,正好你去也见见。”
黛玉推辞道:“我也不认识她们,混在里面没得尴尬,还是算了吧,就请嫂子代我谢谢夫人的好意。”
佟二奶奶说道:“要去,要去,那里都是适婚年纪的姑娘,你要好好的瞧瞧,可有没有中意的,如此,我们才好替你哥哥做媒啊,你不知道,因为各府的夫人知道林状元的妹妹要去,大家才这么有劲头,要不然,大热的天谁愿意出门?”
黛玉本不愿意理会这些应酬,可佟二奶奶的话又叫她动心。佟二奶奶又下了一贴猛药,她说道:“听说宫里面正打算给十八公主寻驸马,林妹妹可要注意了,要是林大爷娶了这样一个……将来的前程只怕要尽毁,你只看现在的大驸马不就知道了?”
黛玉脸色倏地变了,少有人知道十八公主放走羌夷人的消息,有想和皇家结亲的大户人家,只要知道这里面的底细,怕没一个愿意,哥哥怎么能娶十八公主呢,不成,黛玉忙道:“既然这样,我倒时候可就跟着嫂子了。”
佟二奶奶信誓旦旦的保证道:“放心,你们家这个媒人酒我是定要喝的。其实,今儿我来还有另外一件事儿。”
黛玉淡淡一笑:“我一早猜到了,嫂子要是只为花会,断不会几次三番的叫人来,想来事情小不了。”
“好丫头,跟着你哥哥倒学了不少的本事,我们二爷常说,林大爷是个能人,做事儿贴心,说话舒心,难道说你这个当妹子的也学了几分?”佟二奶奶调侃道,忽而又正色的说道,“我是来问你个事儿,自打王家姑奶奶离了贾府之后,你可曾去看过?”
黛玉顺手拿起盘子里水灵灵的红李子递给佟二奶奶,若无其事的说道:“没有啊,嫂子也知道,我们刚从江南回来,哪有时间,况且,我毕竟是贾家的外孙女,去看和离的嫂子,名不正言不顺。”
佟二奶奶并没接那李子,反嗔道:“在我面前还弄鬼儿呢,要不是有五城兵马司的人坐镇,王家姑奶奶能过安生的日子?”
黛玉掏出帕子擦了擦手,说道:“嫂子既然知道了,我也不瞒你,王姐姐虽然不是我的嫂子了,但是以前我在外祖母家的时候,她对我极好,现在有难,我怎么能不帮?况且大姐儿还那么小。”
林家兄妹临走前特意找了沈修杰,请沈修杰多多的照应王熙凤的宅子,又送了两个能干的护院过去,王熙凤心里别提有多感动,黛玉打江南回来,虽没去王熙凤那里瞧瞧,但是土特产,实用的东西是一样没少的往那边送。
佟二奶奶叹道:“说起来,王家姑奶奶也是个厉害的角色,你们走了不久,贾府那边就闹出了笑话,他们家几位爷去查王家姑奶奶的陪嫁庄子,铺子,一问才知道,早就换了主儿,衙门那里已经备了案,只是还对外宣称是王家姑奶奶的产业,贾家二爷心里不服要去闹事,听说还将老太太气厥过去了。”
黛玉已经从惜春那里知道此事,可听佟二奶奶再说一遍,脸上还是羞得发红。
“妹妹既然和王家姑奶奶感情好,我就托你去问个事儿。”佟二奶奶下一句话几乎没将黛玉震晕。“我想给王家姑奶奶保个媒,不知道她愿不愿意。”
黛玉怀疑是自己听岔了,小心的问道:“嫂子给谁保媒?难道是给大姐儿?珏哥儿的年纪、璟哥儿的年纪都相当,可是现在议亲是不是早了点?”
佟二奶奶一愣,继而爽朗的大笑:“什么和什么啊?我说的当然是王家姑奶奶了,她闺女能有多大点?我就是想结亲家,也要等十年后啊。”
“给……王姐姐说媒?”黛玉的头有点晕,她忙摆手:“嫂子别说笑了,王姐姐虽然是和离的,但是她心气儿高,肯定不愿意找个人随随便便过。”
黛玉的忧心不无道理,以王熙凤的现状,找个人家不难,但是低不成高不就,愿意娶她的,不是年纪大,就是家世不好,想王熙凤的年纪不过二十有四,以后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可不能草率。
佟二奶奶一看黛玉拒绝的彻底,也着了急,劝道:“林妹妹放心,我找的不是那不三不四的人,正经人家的爷,有功名,有家产,岁数也相当。”
这么好的人,怎么可能……黛玉笑道:“嫂子也知道,王姐姐带个孩子,一般人家看不上的,想来她也不愿意拖累别人。”黛玉的话虽客气,但实际上是再次的拒绝了。
佟二奶奶锲而不舍的说道:“王家姑奶奶还年轻,还带着个女儿,将来的路不能不想,你们家能帮着一时,但是管不了一辈子不是?还是要找个下半生的依托才是。我和王家姑奶奶不相熟,怕贸然登门反倒冒犯,所以这才找了林姑娘。我说的这户人家不是外人,是我的大堂哥,今年三十有一,家里两个儿子,老大十三,前年被他爹送去了西南大营当兵,老二只八岁。家里不缺子嗣,所以王家姑奶奶一进去就当家,上面没有正经的婆婆,我大堂哥有个继母,跟着小儿子过活,只年节的时候略走动走动。”
黛玉听着佟二奶奶说的这个人,还真是年岁差不离。她刚还以为至少也是个四五十岁呢,再加上有两个子嗣,王姐姐的压力就小了许多,当初琏儿哥张罗着要休妻,有一条就是三年无子。
“这位老爷是做什么的?”
佟二奶奶见有门,忙道:“我大堂哥在军中做事,原在外地,这几年皇上登基,提拔了我哥哥,就回京做了御林军的都统。”
黛玉微微吃惊,御林军的都统,天子近臣,这职位可不低。她笑道:“嫂子的娘家兄长官职太大,就是找个年轻的闺女做继室也是容易的,怎么就想起了王姐姐?”
“不满妹妹说,我那已经故去的堂嫂也是大家闺秀,可惜性子太软,为人不爽利,身子又弱,生下老二以后就撒手人寰了。堂哥常年在外,和嫂子并不亲,身边没个照料的人,只有两个通房丫头,年前也被哥哥送走了。家里上上下下只靠留下的管事嬷嬷照料,没个女主人,我娘是婶母,虽不是亲娘,但是自小也将堂哥当成亲的一样。”
佟二奶奶不好意思的说道:“我娘听说王家姑奶奶的事儿,就惦记起了以前,我们家不是差点和王家结亲了嘛,所以就想,若是王家姑奶奶愿意,我们燕家定用八抬大轿迎娶姑奶奶。”
第210章 有缘千里一线来牵(上)
黛玉年纪小,但是不意味着不明白这里的讲究,严嬷嬷可是没少和自己说这些东西。燕家想求娶王姐姐,是佟二奶奶母亲的意思?还是燕都统的意思?两只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再者说了,刚佟二奶奶也讲了,燕都统是有母亲的,尽管是继母吧,但是议亲的事儿,还是人家说了算。
黛玉不自觉的绞着手里的帕子,佟二奶奶跟没看见似的,默默的品茶。
“嫂子,要是我和王姐姐说了,王姐姐也愿意……燕都统能善待我姐姐吗?”
其实,黛玉想问的是,燕都统知不知道佟二奶奶来提亲,若是佟家长辈们的意思,正主儿不知道,又要反悔,那王姐姐的脸面往哪里放?这不是一般的婚事,一个丧妻,一个和离,两人就是不找下半生的伴儿也能撑起门户,要是强凑在一起,莫不如就清清静静的一个人。
佟二奶奶听出了黛玉的顾虑,眼带笑意的说道:“放心,我堂哥,”佟二奶奶想到了什么似的,语气带着几分的揶揄,“我堂哥知道长辈们给他求的是王家姑奶奶,当时就给我娘拜了大礼,知道是我来做媒,还悄悄的拉着我说,要是事情成了,他定然好好待王家姑奶奶。”
这可就奇了,“难道说燕都统见过王姐姐?”要不然怎么会这样积极?
佟二奶奶也不明白,当时她问堂哥,堂哥立刻落下黑脸,任凭自己是威胁还是利诱,就是不讲,气的她险些没撂挑子不管。“也许,这就是二人前世的缘分吧,若是能成,妹妹和我不也算做了件积功德的事儿?”
黛玉想想,便道:“这事儿我私下里先找王姐姐的丫头探探话。嫂子知道,琏二表哥,哦,就是王姐姐原来的……”
佟二奶奶忙道:“明白明白,你只管继续讲。”
“琏二表哥要是知道我在里面帮忙,心里说不定会怎么想,所以大事儿还是你去说,我只能给帮个小忙。”
佟二奶奶拉着黛玉,谢道:“妹妹肯给我们牵这个线就好,不是我自己吹嘘,京城里多少好姻缘都是我给说合的。咱们两家知根知底,你心里要还是有不放心的地方,叫林大爷去查,我堂哥的为人,见过的都会赞叹。”
黛玉表面上说不用,相信佟二奶奶的为人,可是心里却打定主意要请哥哥好好的查查,哦,对了,再加上二姐姐那边的曲家庶长子。
黛玉忽然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想法,或许王姐姐这回真的能幸福也说不定。
晚间,林致远风尘仆仆的回来,见了黛玉就说人瘦了,逗得雪雁、雁蓉等人都笑,姑娘明明是胖了,脸色红润了,怎么到了大爷这里,就看出了异样?
荣泽和雪琪也很高兴,四个兄妹聚在一起,管妈妈特意加了菜,还专门为黛玉烫了一壶果酒。惜春喜欢荣泽的乖巧、稚嫩,所以这次黛玉回来,她特地将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梅花形的纯银九连环送了荣泽。小姐弟俩用过饭坐在不远处的太师椅上商量解环,黛玉趁这个机会就将佟二奶奶的来意说了一遍。
纵使林致远经过些小风小浪,可是这样的婚事他也是头次听说。
“给二嫂子和……御林军都统说亲?”林致远摸摸发痒的耳朵。
黛玉笑道:“不是二嫂子,现在该叫王姐姐的。”
“嗨,反正都是一个人,二,哦,给王姐姐找亲事我不好奇,她年纪在那里摆着呢,佟二奶奶说的对,她们女人自立门户到底不好听,能找个归宿是人生幸事,不过人要选好。我好奇的是……佟二奶奶要说合的人是燕都统。”
黛玉有点护短,她忙道:“都统怎么了,王姐姐配他绰绰有余。”
林致远忙服软,笑道:“我也这么想,王姐姐就是好,女中豪杰相貌好,人精明,配那个大老粗都是埋没人才了。”
黛玉好笑,怪不得佟二奶奶夸赞哥哥,只要他一开口,马屁拍的是叮咚作响。
兄妹说笑了一番,林致远又道:“怪不得呢,我最近听修杰说,燕都统升了职以后,送美妾的,说亲的一大把一大把,燕都统非但没收下,反而将自己身边的通房都散了,真是怪哉。”
黛玉皱眉,嫌弃的说道:“哥哥,你们可真是的,整日说这些事儿。”
林致远干笑了两声,他们男人在一起吃酒,碰见熟识的,就说些官场上的是非,不相熟的,林致远就尽可能的挑那些不大眼儿的事讲,揣摩人心可是他的强项。
黛玉又道:“哥哥,你说,佟二奶奶这事儿,能有几分的把握?”
林致远收敛起笑意,正色道:“要是王姐姐真跟了燕都统,倒是件好亲事。燕都统以前在西北从军,也是这几年才调进京,是忠杰候的上峰,听说当年忠杰候在西北的时候,还被燕都统救过一命,长公主一直铭记在心。燕都统这个人,长得和琏二爷不大像,和我也不大像,”林致远想了半天,没能找出个合适的比量的人。
黛玉忙打断:“我知道,练武之人,不都是那个样子嘛。”
林致远哑然一笑:“我也是练武之人啊,妹妹瞧我也是那种五大三粗的?燕都统嘛,驭下极严,不到两年的功夫,御林军就跟大换血似的,个个是能兵强将,他从各地军营抽调优秀人才进京,等时机成熟后又将这些人送回去,如此一来,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黛玉默默的将“良性循环”这四个字细细的品味,她头一回听说这样的话,不过很有趣,话虽粗,但是道理叫人一听就懂。“按照哥哥这么一说,燕都统还是个脑筋极好使的人,咱们天朝的兵力要胜于以往了?”
“短时间虽不能见分晓,但是十年之后,这些御林军中的英才必将成为开疆拓土的功臣,当今圣上雄心壮志,远不会满足于现状。”林致远在前世读史书,明白一个道理,盛极必衰,一个国家没有好的领导者,没有足够的发展空间,那么马上就会走下坡路。以他来看,天朝至少还有百年的昌盛,往东可以拓展海路,发展贸易;往北可扫清小国争乱,统一边贸;往南与羌夷之战是蓄势待发。
大好的年景,这些御林军中的良家子弟都是未来的好儿郎。燕都统是皇上身边的近臣,从不牵扯到皇子们之间的纠纷,王熙凤要是嫁了这样的人家也算是好事。林致远便道:“你明日便借着瞧王姐姐的功夫,暗示几句,若是她也有意,就告诉佟二奶奶,佟二奶奶知道该怎么做。”
第二日黛玉片刻不闲的往王熙凤那里去。王熙凤见了黛玉,“怪不得今早的喜鹊叫了又叫,原来是有贵客盈门,正巧,我和平儿跟厨下的妈妈学做饺子呢,可见你是个有口福的。”黛玉听了心里发酸,高高在上的琏二奶奶何曾下过厨房?如今……黛玉看着王熙凤,还是那个凤辣子,和离似乎没给她带来什么影响,就是身上的衣裳素气了些,不再抹胭脂水粉,气色也比以前好。
王熙凤见雪雁一样样的往桌上摆东西,又是燕窝又是人参的,“林妹妹,这些东西还是收回去吧,我的境况你也知道,和以前是不能比的,吃了这些也是糟蹋,你前两日叫人送来的状元蹄、酱骨头,还有肉松什么的就很好,大姐儿喜欢的不得了。”
黛玉闻言抱起了正拿个绣球玩耍的大姐儿,这孩子是王熙凤的命根子,已经三岁有余,可是还没起名字。以前是贾琏夫妻俩想着孩子小,太早起名不容易养活,索性叫个小名,现在呢,王熙凤独自带着孩子,想了几个名字都不中意。
大姐儿依稀还记得林姑姑,所以当黛玉抱她的时候既不哭也不闹,乖巧的惹人爱。
黛玉亲亲大姐儿苹果般的小脸蛋儿,笑道:“我们大姐儿又沉了,再过一阵,林姑姑可就抱不动了。”她抬头对平儿说:“将这些东西好好的规整,别理王姐姐的话,她不吃,我们大姐儿还吃呢,是不是?”
平儿听林姑娘说“王姐姐”,就是一愣,后来才想起,指的可不就是奶奶?她们搬到这里以后,上上下下依旧唤王熙凤为“奶奶”,猛听得林姑娘换了称谓,就有些发蒙。
王熙凤甩了手里的帕子:“什么王姐姐,听着咱们姐妹生分了不是?今后就叫我凤姐姐吧。”王熙凤和离之后,娘家哥哥、叔叔、婶子没一个在意她的,全巴结二太太去了,和这样的一家子做亲戚,没得叫人生厌,索性连姓也不提了。
王熙凤拉着黛玉,问了她回江南的事儿,听得林致远的风光也高兴,“林哥儿这回是要进翰林院了吧,阿弥陀佛,以前有林姑老爷,现在有林哥儿,你们家是要昌盛起来了,我们大姐儿以后可全指望她林舅舅了。”
黛玉心里暗笑,大姐儿要是见了林致远还真不好弄,叫叔叔吧,是从琏二表哥那边论关系,显然,凤姐姐不愿意,若是大姐儿叫林舅舅,也就撇清了和贾府那边的关系。
黛玉咳了咳,道:“凤姐姐,论理,事情过去了,我这个做妹妹的不该再问,可是看大姐儿这么小,这么可爱,我实在于心难忍,凤姐姐,你今后有没有什么好的打算?”
第211章 有缘千里一线来牵(下)
大姐儿玩腻了绣球,挣扎着下地,王熙凤就叫平儿带她去院子里玩,看着宝贝女儿在四四方方的小院子里和小丫头躲猫猫,嘴上说没事,可是心是疼的。
王熙凤对黛玉说道:“怎么没想过,以前在那府里的时候还说,凭我的本事,就算我和女儿出来也饿不死,可事情到了眼前才知道,根本没那么容易。要是没有妹妹家的那两个护院,指不定有多少贼人打我们三的主意,贾琏知道我耍了一招空城计,心里不服,三天两头来这闹事,要不是五城兵马司的人吓唬他,他定不会罢手,我想……等明年开春就搬走。”
黛玉忙追问:“搬走?搬去哪里?”
“我想着我母亲家在金陵还有两个亲戚,虽说是远点的姨妈,但心底不坏,以前我还得意的时候也帮过她们。”王熙凤也不想走,可是女儿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将来没人会看得起她,找亲事也不容易,要是去了金陵,知道她们底细的人还少点。
黛玉可不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凤姐姐你先别忙,去了金陵人生地不熟,那两个亲戚能不能靠得住也未必。”
王熙凤便道:“我也明白逢高踩低的道理,可大姐儿一日日长大,刚来的时候她还喊爹爹,我就骗她说爹爹出门了,今后呢?想来想去,还是远离了这是非之地,我手里有点银子,给大姐儿找个好师傅慢慢教导她就是了。”
黛玉试探的问道:“凤姐姐没想过……再给大姐儿找个疼她的爹爹?”
王熙凤苦笑两声:“我的恶名远播在外,谁敢求娶,就算是有,我还怕他是小人,只是看中了我们娘俩的家产,今后苦了大姐儿。”
黛玉心中一松,听出了王熙凤话里的潜在涵义,这么说,凤姐姐也不是没想过再嫁这一说。她又道:“凤姐姐,要是……要是我给凤姐姐说门亲事,不知道你愿不愿意。”
黛玉一说完,忙低下头不好意思再看王熙凤。
好像被说亲的不是对方而是自己。
屋子里静的能听见针掉的声音。平儿在门外干着急,她早觉得今天林姑娘有事儿,所以将大姐儿交给雪雁等人后,就悄悄的站在门外听。等林姑娘一说要给奶奶提亲的时候,她的心都吊到了嗓子眼儿,生怕奶奶一口回绝。
奶奶的辛酸只有平儿最知道,这些日子是怎么过的,平儿都不敢回想,那些泼皮流氓不知哪里得来的消息,听说奶奶和离之后带着大笔家当,于是日日来门口说混话,要不是林大爷请了人来帮忙,还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子。
平儿一咬牙,直直的进了屋,扑通跪倒在黛玉和王熙凤的面前:“林姑娘,我知道你心疼我们奶奶,既然说了这样的话,就求姑娘看在过往的情分上,找个实心实意待我们奶奶的人。”
王熙凤被平儿的闯入吓了一跳,在听完平儿的话以后立喝道:“说什么混话,你要是觉得跟着我受了委屈,想攀高枝,我不拦着你。”平儿哽咽道:“我要是为了自己,就叫老天重重的罚我,平儿是看奶奶辛苦,大姐儿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将来她能靠谁?林姑娘不是外人,自打我们搬到这儿,二爷只来过三次,次次都是要银子,提都没有提过大姐儿,那是他的亲骨肉,现在就是如此,将来呢?大姐儿哪里敢指望他。”
王熙凤冷笑:“哪个是你的二爷?他那种等下作的东西,来一次我打一次。”
平儿求救似的看向黛玉。黛玉沉声道:“凤姐姐,我来说合这件事儿是有点冒犯,可是求亲的那户人家讲的实在,我也问哥哥了,他说那位大爷家境富裕,在官场上的名声也好。身边并没有通房小妾,只有先夫人留下的两个儿子,凤姐姐先别急着推却,你好好的想想,不冲别人,就算是为了大姐儿吧。”
王熙凤可以呵斥平儿,但是对于黛玉的劝说,她只低头不语,心里在想什么无人能知。
平儿冲黛玉动动嘴皮子,示意黛玉趁热打铁,黛玉会意,忙道:“凤姐姐尽可到外面去打听那人的品行,若是不满意,只当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