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夜话-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什么话!姨娘说家里最近几日太乱,叫我好好清点清点东西,省的叫那些没眼的东西给顺去了。我也知道你们这些人啊,听了些流言蜚语,咱们林家是大户人家,还能亏待了你们这些小丫头,到时候自然会给你们个去处的。好了好了,都散了吧,姨娘回来看到你们都在这儿,还不得说你们?就是前院,少爷使唤个人,没人端茶送水的,追究下来,看你们怎么办?”巧蕊的一席话,吓住了一帮人,这些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忙掀了帘子,一溜儿跑了出去。

巧蕊看了这些人笑了笑,一边跟着收拾的小丫头问道:“巧蕊姐姐,咱们是不是真的要回苏州啦?姨娘屋里的这些人是不是都能……都能跟着走啊?巧蕊姐姐!”

“哎呦喂,我说小姑奶奶们,咱们屋子里忙上忙下的,姨娘回来看见还没收拾好,仔细你们的皮。”巧蕊笑骂道。

丫头们才不相信:“姨娘性情最好,才不会打我们,哪像走了的姜姨娘,最爱打骂身边小丫头。”姜姨娘是前任扬州知府所赠的家中婢女,最爱争风吃醋,老爷、夫人极不喜欢,后来老爷病重,那姜姨娘也不是能耐住寂寞的人,就求了老爷将她放出去了。

巧蕊跟着钱姨娘,经常和姜姨娘打交道,知道那不是个善类,听到小丫鬟的话就有些不高兴:“好了好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吧!”

姨娘房中有个二等丫头叫紫蝶,和巧蕊的关系最好,今年也是十五岁,不大说话,长相也是一般,所以也就只能做个二等的丫头,平日里扫扫院子,打打水。姨娘院中的二等丫头和黛玉房里的春纤是比不了的,同样是二等,但干的活计可不同。紫蝶心知姨娘院中的丫头必是要打发些的,于是见没了人,悄声问巧蕊:“巧蕊,我问你,咱们姨娘真的能带走所有的丫头吗?”

巧蕊用手指一点紫蝶的额头:“你个呆子!我实话和你说了吧,姨娘虽说是个二等的主子,但到底无儿无女,将来就指望跟着少爷小姐过活了。现在这个节骨眼儿,当然是能为少爷减轻点负担就多减轻点儿,也叫少爷惦记姨娘的好!”巧蕊一看紫蝶脸色发白,于是笑道:“不过,你也别担心,姨娘再怎样也不会就带了我和如南两个人会苏州老家,那成什么样子了?就是苏州那边的下人也会看不起咱们。所以是一定会带你走的,只是你这几日要好好服侍姨娘,也不可多提回苏州的事情,知道吗?”

紫蝶松了口气,“吓死我了,你这样一说啊,我就放下一百二十个心了,好了,我可不和你闲聊了,还有活儿没干完呢!”

紫蝶一转身笑着跑掉了,留下巧蕊在身后笑骂。

第10章 御史紧迫遣散家仆

这一日,正是林如海逝世的第五日,来祭拜的人渐少,致远正在前院和沈修杰商量回乡的事情,突然有小厮来报,门外有位自称是新任巡盐御史的黄大人前来拜祭,跟随的还有地方上的几位小吏和扬州富绅。

致远早就料到他们会来,只是心中尚有疑虑,于是问道:“难道知府大人没有亲自跟来吗?”

那小厮摇头回禀:“知府大人不曾前来。”

“知道了,我亲自去迎。修杰,你和我同去吧!”两人快步来到大门外,只见御史府门口一顶顶小轿,众人簇拥着一中年男子站在巡盐御史府门口的牌匾下,大声讨论者什么。

一见致远二人前来,几人这才不出声。

“想必这位就是黄大人吧!学生林致远,见过大人。”致远看到中间站的这人,身穿绣着锦鸡的官服,相貌平平,透着一丝狡诈之气。

那人也不理会致远,依旧抬头看着那牌匾,仿佛上面有什么花儿似的,沈修杰也不下来,站在台阶上冷哼一声,吓得那些小官吏赶紧对这位黄大人说:“大人,这位就是七公主家的大公子,东平侯世子。”

黄宗兴一听是公主家的少爷,仿若刚看到这两人一般,连忙说道:“哎呀,我这是看了上面先帝的字一时入了迷,竟没看到两位贤侄。”

巡盐御史府的牌匾是林如海上任时,先帝亲自所写,可见当时林如海得到皇帝的宠信。

致远领了众人来到前厅,此处正是林如海平时接待贵客的地方。

黄宗兴也不客气,直接说道:“林贤侄,今日我来,一是祭奠林大人,当年我二人同为进士,无奈林大人为我朝江山社稷劳心劳力,竟英年早逝,我听了之后一连几夜都难以入睡。”黄宗兴假意的拭了拭眼角的泪水,“这二来嘛,想必林贤侄和世子已经知道了,我是陛下新任命的巡盐御史,专管江南盐政,照例来说,我本来在三日前就该上任,如今官印已经交到了我的手中,但是,本官现在却不能就职啊!”

林致远默不作声,场面一时有些尴尬,一边的小吏说道:“林公子可能不知道,我们黄大人的家眷此次也是随着赴任的,如今还住在扬州驿馆中,要我们说,林公子还是早些倒出这御史府,叫黄大人好赴任吧!”

“就是就是,公子也是读书人,必然知道咱们江南盐政之重要,还请林公子看在天下百姓的份儿上,就让黄大人安然上任吧!”一边逢迎拍马的皆是地地道道的小人。

黄宗兴惬意的喝着茶,致远微微一笑:“大人,不是致远知礼数,只是我二伯尸骨未寒,还望大人再等几日,过了头七,我们立刻回往姑苏老家。”

“贤侄的孝心我是能够了解的,可是,圣上下了圣旨,叫我即刻上任,若是耽误了今年盐税的上交,可不是贤侄你能担待得起的,我知道贤侄是江南的才子,不会不晓得因小失大的道理吧。”黄宗兴不怀好意的笑道。

“这么说,大人是非要我们立刻搬出府邸了?”致远的话音一落,倒是吓了黄宗兴一跳,黄宗兴脑筋一转,想起来时表弟对自己说的话,林家和贾府是姻亲,而宁国府又是表弟的追随者,现在的皇帝可不是当年的先帝,愿意宠信林如海,皇上更希望把这肥差换上自己的人,而自己来江南,完全是表弟和皇上两方角逐之后的结果,虽说林家现在是没落了,但是到底有荣国府在撑腰,而且听说这位林致远还是有点本事的,等后年大考,未必就不能金榜题名。

黄宗兴一想到这些,语气也就弱了下来:“贤侄这样说,可叫本官无地自容,好像我们赶贤侄和侄女出去似的,这样吧,我给贤侄三天时间,过了林大人的头七,就还请贤侄尽快搬出府邸吧。”

沈修杰脸色不善,正要发话,却被致远一把按住,致远声音低沉:“既是这样,致远就不送几位大人了,三日之后,我们自当离去。请吧!”

众人离去后,沈修杰气愤的说道:“致远,你为什么不让我抽那老家伙一顿,不就是个四品的官儿吗?在小爷面前也敢自称本官?我看他是吃了雄心豹子胆了!”

“你说你这人,看着吧,相貌堂堂,说起话来怎么语气这样冲!好了好了,你且坐下,听我慢说。”致远拉住沈修杰,“我早料到这黄宗兴必会赶我们走,他与二伯有些不忿,来这里落井下石是迟早的事情,我也不打算和他正面交锋,这样的人,我迟早会收拾了,只是不是现在,当今圣上和忠顺王的角逐才刚刚开始,陛下必定会派了鹰眼监视着江南的一举一动,今日黄宗兴的所作所为,怕出不了几日就会呈到皇帝的面前,黄宗兴是忠顺王的爪牙,皇帝肯定早就看他不顺眼了,只要时机成熟,就是他倒霉的时候。”

致远劝住了沈修杰,又连忙回到后宅去找黛玉商量这件事情。

黛玉刚刚已经听了丫环回禀此事,正在屋内急的团团转,紫鹃雪雁,白姨娘钱姨娘也是愁得不得了。忽见致远进来,连忙问道:“哥哥,那些人可都是走了?”

“妹妹莫怕,那些人都已经离开了,都是下人该死,告诉了妹妹,倒叫妹妹担心了。”

黛玉急问:“哥哥,我们如今该怎么办?听丫鬟说,这些人来者不善啊!”

“没事,二伯早就料到了此事。妹妹也不必着急上火,今日就告诉了下人,收拾东西,三日后,我们为二伯守完头七就离开。”

“这么快?”黛玉大吃一惊,白姨娘等人也是吓了一跳:“这些人,真真是逼人太甚,老爷才走,尸骨未寒,他们就这样的欺负人!”两位姨娘说着便哭了起来。

致远安慰道:“姨娘们不必哭,世态炎凉,我们早就该知道的,如今他们还愿意给二伯一个体面,应了咱们三日的时间,如今,登门祭奠的已是不多,咱们还是早作打算。”

黛玉说道:“自那日哥哥和我说了,我就和两位姨娘开始收拾东西,父亲母亲房内的东西我已经打点妥当,我的东西本就不多,早就收拾好了。”黛玉话音刚落,两位姨娘也赶紧说道:“我们的东西也已经是打点妥当了。”

致远想了想,还是开口说道:“妹妹可能也知道,咱们在苏州的老家已是留下了一部分仆人,哥哥身边又带了一批,所以,如今还需要散去一些。”

“这是自然,将来回了苏州,只剩下咱们兄妹俩和两位姨娘,哪用得着那些人服侍,哥哥自当散去一些。”

致远看了看黛玉身边的三个丫头,紫鹃是贾府跟来的,雪雁是个没心眼儿的,春纤又看着有些愚钝,皆不是能堪大用的,这些年也不知道黛玉在京中是如何过的。“妹妹和两位姨娘放心,你们身边的人,定会跟着回苏州,就是我看着妹妹身边的这几个丫头还单薄些,等到了苏州,哥哥自会再找几个伶俐些的丫头帮衬着紫鹃雪雁,等明日一早,就让下人们在正院里守着吧。”

几个人又闲谈了几句,便又有人来请致远,黛玉只得送哥哥到了外面的花拱门。

且说第二日一早,林府只留几个人在前面照应着,沈修杰帮着待客,好在人不多,皆是林如海昔日指点过的一些举子。

正院里的满满当当站了百十来号人,人人脸色惶恐,昨日新御史来访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大家都知道少爷和姑娘必是这两日就要走了,大家不免心中惴惴。

不大一会儿,致远和黛玉并两位姨娘从正堂出来,致远看了这些人,也有些头疼,林家人本就不多,但是伺候的却又百十来号人。“今日我叫大家来,想必一些人已经知道了,咱们家老爷已经逝去了,我和姑娘三日后就要回返老家,你们这些人我不能全都带走,如今,召集你们来是想问问,有哪些想要除了奴籍,回家过安稳日子的,我和姑娘送每人送二十两银子的费用。”

在当时的扬州,买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子做丫头,也不过十三四两的银子,二十两银子,足够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宽宽裕裕的过上两年。林致远话音刚落,便有小丫头,小厮们喜上眉梢,谁想一辈子当奴才,就是得了这笔钱再寻个东家也是好的。

黛玉看着众人说道:“无论是咱们家的家生子还是买来的,都可以选择是否离去,有要走的,只需站到左侧,会有人给你们登记。”

众人互相看了看,便有一大批人站到了那一侧,黛玉略一数,大约能有五六十人,皆是十七八岁,或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黛玉明白,这些人大多是进府前,家就在扬州,心里不愿意跟着去往苏州,如今又有二十两银子,留下来是件好事。

几位管事还站在原处,他们心里清楚,主家说的只包括那些小厮仆妇,他们这些上了年纪的管事,少爷和姑娘必然不能随意打发了。

当中又有林府家生子,想要站到左侧,却不不敢,只想看看别人是如何做的,一炷香过后,仍旧留下的只剩下了三四十人,站在左侧的还有一部分家生子,他们心中一算,少爷姑娘每人给二十两,他们这些家生子大多男人老婆孩子皆在府上做活,这一人是少,但是一家几个人一算,倒能得了一大笔银子,扬州又是个富庶的地儿,留在这儿做点小买卖也是好的,况且,拿回了卖身契,那就是个自由人,将来儿子能读书上学,姑娘也能嫁个正经人不是?所以大家便纷纷的决定离开。

黛玉致远看了看剩下的这些人,几位管事及家中的妻女占了十几位,剩下的大多是些十一二岁的小丫头,小厮。黛玉心中疑惑,这些人为什么不选择离开,手里拿了钱和家中的父母团聚也好啊!

黛玉悄悄的问了问致远,致远一愣,马上明白,这姑娘到底还是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千金小姐,哪里知道这些半大孩子的苦楚。

“剩下的这些大多是人牙子从远处带来扬州的,估计他们早就不记得家在哪里,或者还有一些是被卖怕了,也不愿意再回去的,谁知道将来还会遇上什么主家呢!算了,妹妹,剩下的这些,我们也就带上吧!”

致远的小厮将这些人一一登记,最后愿意留下的只有三十六人,致远和黛玉告诉打算离开的人,今日就开始收拾自己的东西,三日后发还卖身契及银两,若是在这几日偷懒耍滑,盗窃主家的东西,就招了人牙子远远的将他卖掉,唬得众人也不敢再动歪心思。

一时间御史府上上下下忙开来,好在致远早就开始着手搬家事宜,家中不值钱的大件家具就扔在了这里,剩下的东西一打点,差不多六七船的样子,算上仆妇,此次回苏州,至少也要预备着十条大船,幸好,苏州离扬州不远,加上沈修杰的帮衬,两日内,一切竟打点的妥妥当当。

第11章 新御史风光进府邸

三日后,林如海头七结束,林家上上下下忙做一团,御史府门口抬箱子的抬箱子,备车马的备车马,人人忙碌。

黛玉守了半晚,实在挺不住,就被哥哥送回了房间休息。一大早就听见院子里小丫头们叽叽喳喳的说话声。

黛玉看了看天色,已是大亮,“紫鹃,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回姑娘,现在是卯时三刻,刚刚少爷过来一趟,说不让叫醒姑娘,要姑娘多睡一会儿,离要出发还有段时间呢!”

紫鹃身后的小丫头端了净脸的温水,雪雁手里拿着件银白色的冬衣,春纤端着化妆匣子。

紫鹃扶着黛玉起身,几个人帮着姑娘就开始梳洗打扮。

黛玉问道:“昨夜哥哥是什么时候休息的?”

春纤嘴快,还未等紫鹃应答,便说:“姑娘,咱们少爷昨晚一夜未睡,就守在老爷的灵前,听说今日一大早就开始忙碌起来,和东平侯家的世子正在前院备车呢。”

紫鹃心中怪春纤嘴快,但也不好在姑娘面前说她,于是说道:“少爷虽一夜未睡,但是早上来时告诉我们,叫姑娘不必担心,一切已经打点的妥妥当当。”

黛玉听到这里,不禁心中暖暖的,哥哥自己一夜未眠,还会来自己这里看看,自母亲走后,父亲虽也是百般疼爱自己,但是到底公务繁忙,平日里不能面面俱到,否则也不会将自己送到京中外祖家。

今日就要启程返乡了,黛玉还从未去过苏州,过去父亲回乡祭祖的时候带的人极少,她对老家的事情是一无所知,前路漫漫,也不知将来如何……

黛玉梳洗打扮完毕,一身素白,上身是云雁细锦衣,下面衬着软银轻罗百合裙,头上只戴着一朵白色小绒花,再无其它的饰物。

紫鹃跟在姑娘身后,手里拿着件暗紫色的斗篷,雪雁春纤两人怀里各捧了两只匣子,里面装了些贵重的东西,不方便放在箱中。

黛玉正匆忙的喝了口水,就见致远从外面走来,忙起身见礼:“哥哥。”

黛玉见致远额头上已经冒出汗水,脸色困倦,忙吩咐小丫头:“快去给少爷倒水。”

致远摆摆手:“妹妹不必忙。现在院中大致收拾妥当,车马就在门外守候,我已经将部分家什搬上了车,正要差小厮们来妹妹的房中搬东西,两位姨娘那里已经妥当了,我送妹妹去前院的暖阁,让两位姨娘和妹妹作伴,待会儿少不得家中要乱一点,妹妹不要慌张,哥哥自会办妥。”

黛玉戴上了纱帽,再回身看看屋内,住了七八年的房子,终于还是要走了,一时间还有些不舍。

致远看到,安慰黛玉:“妹妹莫伤心,这里虽好,但是到底不是咱们自己的家,等回了苏州老宅,妹妹想怎么收拾自己的房间,就怎么弄。就是妹妹想要挖个湖种莲子,哥哥也是乐意的。”

黛玉被致远调侃的语调逗乐了,伤感便也减去一二。

一旁的紫鹃暗暗心想,都说自家的宝二爷是个疼爱女孩儿的,没想到这林家的少爷也是个体贴的人儿。

致远亲自送了黛玉去前院的暖阁,千叮咛万嘱咐,叫两位姨娘好生照料着黛玉,等会儿自己亲自来接她们出门,两位姨娘看着有些疲惫,到底是岁数大了的人,一个晚上休息不好,那黑圆圈就冒出来了。

黛玉问道:“两位姨娘是不是没休息好,要不就到暖阁里面躺一会吧,我估计哥哥收拾妥当还要等一会儿。”

黛玉虽如此的说,但是姑娘少爷还在忙碌,两位姨娘又哪里敢偷清闲,少不得待会儿上了船再休息吧。

钱姨娘笑道:“不用,不用,我们就是昨晚收拾东西,小丫头们忙活了半宿,倒也不打紧,只是姑娘还要保重身体。”

几个人说着家常,黛玉口上应付着,但是心里到底惦记着哥哥,坐在暖阁里,便隐约透过窗子看着外面婆子们抬着箱子匆匆走过,不大一会儿,暖阁里便清理的干干净净,只剩下些老式笨重带不走的家具。到了巳时,太阳已经高高升起,黛玉还不见哥哥过来,心中便有些着急,莫不是前院里又出了什么事?有心叫小丫头去打听,可是这时候前面又极乱,出了什么岔子也不好。黛玉正在这里着急,就见白姨娘院里的小丫头跑了进来:“姑娘,姨娘,少爷进来了。”

黛玉并两位姨娘忙去迎,一见致远此时已是换了身衣装,穿着鹤鹿同春的白袍,围着攒珠银带,腰间缀着一块白玉。

致远上前,仔细看了看黛玉,又亲自为妹妹戴上了纱帽,系上披风,一行人走出了暖阁,直往前门而去。

黛玉略扫一眼,这一路上已经见不到几个仆人了,想必都安安稳稳的散去了,门口处有二十几个身强力壮的男子,腰间佩戴着长剑,黛玉不知道这些人是干什么的,但是看他们对哥哥却是十分的恭敬,御史府外面的长街上满满排了几十辆车吗,围观的老百姓站在远处的墙根下指指点点的议论着什么,就是那些平日里耍泼的无赖,想借着林老爷去世来闹事蹭点好处的地痞无赖,看到这些持剑的汉子倒也不敢上前。

致远悄声对黛玉说道:“这些人是东平侯世子家的家仆,也是有官职在身的,妹妹不必担心。”

黛玉近几日总听哥哥和外面的丫头提到这个东平侯世子,但是至今也没见到,“哥哥,这位东平侯世子帮了咱们家的大忙,咱们要好好谢谢他啊!”

“这是自然,只是一切皆等到了苏州再说,世子已经先带了人去码头运送行李,有他在,谅也无人敢闹事,妹妹且上轿,咱们这就出发。”

致远话音刚落,就见远处来了一队人马,打头的正是新任巡盐御史黄宗兴,身后的仆役抬了六七顶小轿,有官差开路,甚是威风,致远一见此人便心有怒火,嘱咐黛玉先上轿。

黛玉猜出那来人就是逼迫他们兄妹俩搬家之人,本欲与哥哥同他理论理论,但是身为大家闺秀,黛玉知道这种事情只能由家中男子出面,心有不甘的看了看那趾高气昂的黄大人,转身上了小轿。

且说黄宗兴今日一早听下人说林家正在搬家,便兴冲冲的带了自己的正房太太并几位小妾,嫡女,庶女一干人等来了御史府,这回自己可要以主人的姿态住进来,而不是上次那样。

黄宗兴见到致远,也不下马,俯身笑道:“贤侄的确守信用,这么快就收拾妥当了,你看,我这些家眷住在驿馆里也着实是委屈些了,一听说御史府给倒了出来,马上就和我来看看,你这婶娘啊,早就听说御史府修的好,里面的景致也好,如此,我还要谢谢贤侄的知情知趣啊!”

黄宗兴一摆手,身后的人就要抬轿进府,却忽然有黄府的丫头来报,说黄夫人想要见见林家的小姐,请小姐近前说话。

黛玉在轿子中听得清清楚楚,不由得大怒,她林府现在虽是没落了,但是也由不得别人这样欺负,那黄家太太也太不知礼,说叫人家的小姐出来,人家就要出来?真是没见过这样的人!

等黛玉正要开口,就听见哥哥致远冷哼一声,“黄大人,我林致远虽说未能读尽天下群书,但是也从没听过,未出阁的小姐能被人家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道理,陛下最重礼数,要是知道令夫人这样,想必也会让大人的名声受损吧。致远虽浅薄,但是在江南的学子中还是有几个挚交好友的,这些人交游甚广,若是大人及令夫人今天的‘美名’传扬了出去,哼!想必大人的面子也不好看吧,就是京中的王爷听了,也未必会赞同!”

林致远的一席话说的黄宗兴是勃然大怒,但是当着众人的面又不好发怒,黄宗兴也知晓,皇帝不喜欢自己,他来江南纯粹是给忠顺王爷来揽钱的,皇帝指不定就派了多少探子监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呢,就想要逮着个机会将自己除掉,连同削弱表弟的实力,所以,黄宗兴告诉自己不能动怒,这小兔崽子威胁自己,总有一天表弟登基做了皇帝,到时候再来收拾他。

想到这里,黄宗兴假意呵斥那来的小丫头:“混账东西,太太哪里能说这样不知礼数的话,就是你们这群油嘴烂舌的小人乱传话,来人,将这丫头带下去,堵上她的嘴。”黄宗兴说完,这才下马欲对致远说话,不料致远却翻身上马,再也不看黄宗兴,领着大队人马就开始出发。

黛玉在轿子内听了哥哥的话,心中好笑,这轿子的窗子是用竹帘做的,间隙较大,又糊上了细纱,黛玉隐约能见到那黄大人恼羞之色,心中暗暗为哥哥叫好。

两队人马擦肩而过,林家的是去码头,黄府的是要进院儿,林致远走在最前面,目无斜视。

黛玉的轿子紧跟在后,她忽然看见那旁边的一队人马中,一顶大红棉纱小轿的窗口悄悄的一角,露出一张娇艳的脸,黛玉顺势一看,那人正目不转睛的瞧着坐在马上的哥哥,只是自家兄长一点儿也没察觉,那女子用帕子半掩粉颊,忽的又落下了帘幔,黛玉一看那轿子的款式就知道必是黄府中的小姐。

两顶小轿立刻擦身而过,一青白,一红艳,各自奔那前程去了……

第12章 两兄妹扶灵返故乡

扬州码头上依旧是一派热闹朝天的样子,黛玉从京中回来时是在官家码头靠的岸,现如今,他们兄妹俩已经没资格再乘官船,浩浩荡荡一行人停在了扬州的私用码头前。

家什行礼已经都已经搬上了船,大管家正和林致远身边的管事给那些要走的仆役发放卖身契,每人的二十两银子已经在昨日就给了,如今倒也不费什么事儿。

紫鹃等人从后面的马车上下来,急着来搀扶黛玉,却看见少爷已经将自家姑娘扶出了暖轿,两个人并排站在码头上,远处是一艘极豪华的两层大船,远远比她们来时乘坐的那个要气派的多。

几个人快步走了上去,服侍在姑娘身边。

黛玉看了看船,问道:“哥哥,你是从哪里找来的这样一艘船?似乎也不是寻常人家能用的!”

“是苏州一位富商家的私船。”

黛玉有点不敢相信:“妹妹有些孤陋寡闻了,只知道咱们江南富庶,却没想到一个富商家里能花一大笔钱造这样一艘船舫。”

致远笑道:“这船的主人是以贩卖丝绸起家,家中金银无数,平日里喜欢邀几个好友一起乘船远游。和我也算得上是忘年之交,他家的船极大,妹妹坐着也舒服些。”

致远一指不远处正从船上下来的男子:“看,那就是东平侯家的世子,我的好友沈修杰,这人最是仗义,妹妹也当他是哥哥就好,不必客气。”

待沈修杰走到近前,看了看戴着纱帽的黛玉,笑道:“这位就是林姑娘吧!我是致远的好兄弟,痴长你几岁,你也管我叫大哥就好。”

黛玉虽是戴着帽子,外人见不得自己的真容,但是到底女孩子家羞涩,也不敢正眼去瞧那人,只是小声说道:“这次多谢沈大哥帮忙,黛玉必铭记在心。”

沈修杰为人爽朗,这些客气话也未曾放在心上,领了林家兄妹及众仆妇上了船。

林府的仆人不大多,都安排在了最底层,几位主子就住在顶层的前舱和后舱,黛玉和两位姨娘被安置在了后舱,致远及沈修杰就在前舱安顿。

黛玉见船舱极大,又甚是豪华,便想到了刚刚哥哥的话,他和这借船的富商乃是忘年交,黛玉知道,忘年交,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求来的缘分,哥哥如今只有十七八岁,却能独挡一面,恐怕就是京中外祖家的任何一位表哥都是难以做到的,黛玉不禁又想到了宝玉,虽说自己从不劝宝玉读书,但是并不意味着她就看不上那些想走仕途经济的举子,父亲是当年的探花,想必致远哥哥也能再次光耀林家的门楣吧!

一想到京城,也不知道外祖母的身体如何了,琏二表哥是不是已经抵达了京城?老太太知不知道自己留在苏州的事情?

且说跟着的雪雁,捧着大匣子,左右打量船内的摆设,连手中的东西都忘记放下了,恨不得再生出几只眼睛来才够用,在贾府这几年,雪雁不是没见过什么市面,但是今天且看人家江南一个商人家里就能养得起这样的大船,雪雁还是不禁咋舌。

紫鹃正欲打开箱子收拾出黛玉常用的茶具,杯盏,黛玉只是不要她在忙:“我听哥哥说,扬州离苏州近的很,恐怕不到半日就到了,你现在收拾了箱子,还没怎么样,恐怕就到了苏州。你们几个也是忙了好几天,昨夜也未曾好好睡着,就暂且歇歇,等回了家,放你们几个人的假。”

“姑娘又在拿我们开心了,我们若是歇息了,谁来服侍姑娘?”紫鹃到底不肯,“况且,难道这一路上姑娘竟不喝水了,就是这船上的茶杯茶盏,我们也是不敢给姑娘用的,虽麻烦了些,到底心中踏实。”

说罢,紫鹃还是拿钥匙开了箱子。她一向深得黛玉的喜欢敬重,又比黛玉大上一岁,几个丫头中是第一得意之人,就是雪雁等几个也要靠后,黛玉的钥匙都是放在紫鹃的身上。

几个人也是倦了,小丫头们早在外仓偎依在门框打起瞌睡来,就是春纤她们也找了个椅子歪着。

紫鹃收拾好东西,忍着困意服侍了黛玉到榻上休息。几个人昏昏睡睡,船舱外自有婆子守候着,远处又有侯府中的卫士把手,一时间后舱内风平浪静。

也不知过了什么时辰,黛玉朦朦胧胧中就听见有婆子进来报,说苏州城已经到了,请姑娘收拾东西。

紫鹃等人忙为姑娘穿衣打扮,这后舱虽说宽敞,但是到底比不上那正经的屋子,船停靠岸时又是随水浪起起伏伏,小丫头们便有点人荒马乱的,这个说你踩了我的绣鞋,那个说你蹭了我的裙子。

黛玉看着乱哄哄的样子,心里有些烦,怎么家中就买了这些小丫头也不好好管教管教,那些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