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夜话-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雁蓉在后,去取惠因大师写好的签文,又将竹签恭敬的还给对方。正要出门,但见韩胜呆立在前,冷汗直流。
“韩管事,你这是怎么了?姑娘已经走了啊。”
韩胜伸手去擦额头,果然是汗津津的,他干笑两声:“是雁蓉姑娘啊,这就走,这就走。”
雁蓉奇怪的看着韩胜的背影,又抬眼瞧瞧日头,心道:这天还真是奇怪,姑娘冷得不行,韩管事又热的冒汗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啊?雁蓉摇摇头,算了,还是跟住姑娘要紧,她揽了揽怀里的包袱,轻移莲步追了出去。
坐在浮屠柱下的老和尚笑眯眯的自言自语:“唉,还真真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啊。”
三圣殿外有个观景台,不大,也就只能容下七八人而已,周围有粗木围栏,防着香客坠下去,又有藤条长凳供人休憩。小沙弥指着远处的殿宇说道:“施主们瞧,那边就是大雄宝殿,现在人多,明日一早小僧再领众人前去,紧挨着的就是圆通殿,供奉着观世音菩萨。”
那边的香客果然最多,除却屋瓦、黄顶琉璃、飞檐翘角,便是黑压压的人影,摩肩接踵人至如潮。黛玉看了瞠目道:“这人也太多了些,都是京城来拜佛的人家?”
小沙弥呵呵一乐,颇感自豪的说道:“女施主所言不错,除了京城的香客,更有天南海北专程到此的人,佛祖慈悲,愿普渡众生,阿弥陀佛。稍后我带着几位施主就去西边的放生池,施主若是有缘,或许还可看见本寺的镇寺之宝。”
荣泽、珏哥儿忙问:“小师傅,镇寺之宝是什么?”
“是一只五百年佛缘的大鼋。”
珏哥儿咬了咬手指,茫然道:“大鼋是何物?能活五百年之久?难道吃了长生不老之药?”
三个大娃娃皆看向黛玉,在他们心里,姑姑(姐姐)差不多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物,必定能为他们解疑。
小沙弥知道没自己什么事儿,便知趣的站在一边。
黛玉果然不负众望,答道:“大鼋是水中的一种龟鳖,体形极大,寿命极长,并非是吃了丹药,实乃命里循环之道。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甲虫惟鼋最大,故字从元,元者大也’。可明白了?”
三人忙摇头,喊得还挺大声:“不明白。”
黛玉叹气,这三个小家伙平日里读书就会耍小聪明,一遇到正经事便慌了手脚,“《西游记》中曾说:当年唐僧西天取经,路过通天河,被八百里河水阻隔,正犯难时,一只大鼋浮水作舟,驮着大师徒四人和白马过河,这个可知道?”
珏哥儿和荣泽就在那里嘀嘀咕咕,“原来托着唐僧的是这个叫什么大鼋的啊,我还以为是大乌龟呢。”悠姐儿咯咯笑道:“看大鼋去,看大鼋去喽。”
林致远姗姗来迟,就见众人说说笑笑,忙道:“怎么?悠姐儿等不及去看大鼋了?好,咱们这就出发。”
黛玉问道:“哥哥可是追那个书生去了?结果如何?”
林致远笑道:“不过说了几句闲话,这人是山东来的举子,上届未中,便住在法华寺预备明年再考。近来心情不大好,便求了签请惠因大师算一算,结果……同是读书人,我劝了几句,现如今回房读书去了,听说咱们家晚上赁了这里的院子,非要与我秉烛夜谈。”
黛玉看林致远无奈的样子,心中偷乐,还是哥哥人缘好,哪家的少年能如这般?
小沙弥领着大家往西边去,韩胜觑着机会便悄悄对林致远说道:“大爷猜,我刚刚见到了谁?”
“谁?”
韩胜四下看了看,他们正走在前往放生池的一条大道上,香客三三两两的赏景致,却也无人注意。“大爷,刚刚我看见了定北侯。”
林致远大惊:“你没看错?”
“我刚开始也以为是自己眼花了,但是那人离我极近,不过五步之遥,虽然刻意穿着一身的粗布袍子,但是那通身的气派是掩不住的。我不敢运气,怕他看出什么门道,只是,只是……”
林致远皱皱眉,说道:“支支吾吾做什么?这可不是你的性子。”
韩胜只得硬着头皮说道:“只是小人看那定北侯似乎是对咱们家姑娘……”韩胜偷瞄林致远,“有点,有点,”韩胜想了半天也没能找个文雅点儿的措辞,真是急死人了。
林致远瞪着眼,问道:“有点什么?”
“有点意思。”韩胜吭哧半晌才憋出这么一句。
林致远气愤的说道:“他白日做梦。”然后平稳平稳气息,“别是你乱说的吧?”
韩胜忙委屈的为自己辩解道:“大爷,我们家那口子不知道哪里弄来了一些话本小说,兴起的时候还偏要念上两句,我不爱听也强拧着我听,弄得小的现在,唉。”
韩胜原在苏州的时候是出了名的怕老婆,这么一个年轻大汉,又武艺超群,怎知事事都怕妻子平莲,别人打趣他,韩胜也不恼,反而沾沾自喜。他们家那口子年轻的时候跟着太太、大爷认了几天的字,偏爱买那些不着调的话本小说看,平莲脸皮薄,就逼着韩胜去书局买,什么飞燕、合德、则天、玉环的“外传”,又或者是传奇角本,他们屋子里摆的满满都是。
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韩胜道:“那人进门的时候,扫了姑娘一眼,出门的时候,又瞧了姑娘一眼。”
林致远虽说希望妹妹黛玉能嫁个好人家,但是不代表什么人都可以啊,“一个鳏夫,也敢打我妹妹的注意,哼。”
一旁的韩胜暗道:大爷,你这话就错了,刚没见呢,林姑娘身边的丫鬟都瞧那人瞧直眼了,偏你相不中人家。
第113章 镇寺之宝百年大鼋
放生池乃是仿金陵大报恩寺所建,山上流泉汇与此,形成一支碧水潭,三面环树,一面临亭。岸边木芙蓉开的生机盎然,偶有风过,一支支待凋谢的木莲便坠落在水面上,飘飘荡荡不知去往何处?
水潭中间是观音大士,汉白玉所雕,脚踩金莲花,神态安详,衣袂飘飘。一手下伸施无畏,一手捏指颂慈悲。近处靠水岸有一只白石巨龟,雕刻的栩栩如生。
韩胜请小沙弥拿来几日前就准备好的锦鲤,大大的木桶,五条小鱼正游得欢畅。
悠姐儿嘟嘟小嘴,问道:“叔叔,不是说有大鼋吗?怎么不见它出来?”
小沙弥忙解释道:“小施主,这大鼋乃是镇寺之宝,平日里难见一回,上次浮出水面还是去年的端午。这种事情看缘分,强求不得。”
黛玉安慰着失落之极的悠姐儿,“悠姐儿乖,大鼋说不定正休息呢,等我们下次来也许能看到。”
悠姐儿就可怜巴巴的看着水面,犹不死心。
小孩子很容易哄,林致远一拿出小锦鲤,大家又兴高采烈的围了上来,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放生池附近偏他们一家子惹眼。
荣泽和珏哥儿抓住滑溜溜的鱼儿,一抛,小锦鲤就没入水中不见了,悠姐儿和黛玉害怕,嫌那东西滑腻腻的,不敢上手。
“哥哥,还是你来吧。”
林致远双手一捧,也将鱼儿轻轻送进放生池,然后坏笑着说道:“这是祈福,哥哥可不能代劳,还是你们自己动手的好。”
黛玉、悠姐儿面面相觑,相互谦让着,就是不出手。
荣泽是个小男子汉,一拍胸脯:“姐姐,悠姐儿,我来教你们,特别的简单,小鱼根本不咬人,还痒痒的呢。”
“是啊,小姑娘,别害怕。”
忽然在身后传来陌生人的声音,黛玉等人忙回头看,一群人正盯着他们善意的笑呢,什么时候到了身边,黛玉根本不知道。
说话的妇人同样戴着纱帽,隐约能看出二十上下,穿着素雅,相貌端庄,必定是哪个大户人家的少奶奶,身边跟着一中年男子,两人甚是亲密。
黛玉猜了半晌也猜不出二人是什么关系,说是父女吧,年龄差的不大,说是夫妻吧,又差的太多,要是兄妹?这举止间也过于亲密了。
黛玉忙稳稳心神,暗骂道:自己想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呢,实在是该死。
妇人笑道:“姑娘,公子莫怪,我和我相公也是来此放生的,见这三个孩子着实可爱,这才忍不住上来说句话。令尊令堂真是好福气,孩子都如此的惹人疼。”语气中透着浓浓的羡慕。
既然是女眷说话,黛玉知道哥哥不好答话,于是便说道:“夫人有礼了,我们兄妹三人是借着观音大士的寿辰前来祈福,这两个孩子是世交家的子弟,与我们同行。”
妇人不由得向前走了几步,看着虎头虎脑的珏哥儿,俏皮精灵的悠姐儿,还有憨态可掬的荣泽,不由得伸手去摸他们的小脑袋。
林致远从不紧张,但是此时也冒出了冷汗。
坏了,这夫人也太不拘小节了,怎么直接就上手来摸?珏哥儿这三个孩子别再耍脾气不肯。
林致远还不敢直盯着,生怕引起侍卫高手的注意,只能屏气敛神,伺机行动。
好在,荣泽三个还挺争气,仰着头好奇的打量着来人。
妇人回头对自己的丈夫笑道:“相公,看这孩子与我家大哥长得可像?”指的正是珏哥儿。
中年男子笑道:“倒是与舅兄有三分神似。”
妇人听了丈夫的话,心里喜悦异常,她对黛玉说道:“姑娘,我实在喜欢这三个孩子,有个不情之请,还望姑娘能通融。”
“夫人请说。”
“我想请姑娘家的这三个孩子帮我放生幼龟,不知可否?”
黛玉本以为是什么难事,原来是这样,只是,“夫人不必客气,这也非什么难事,只是我家这小女娃有些害怕,你看……”
妇人忙摆手,笑道:“麻烦两位小公子也是一样的。”她转身唤身边的女侍:“将准备的幼龟拿来。”
中年男子从始至终也不发话,只是宠溺的看着妇人。
无人注意到,靠近碧水潭的林致远手指微微一抖,什么东西就顺势滑了下来……
女侍端来了水盆,里面五只小幼龟,巴掌大小,大头绿背。明明木盆不大,还非要划上几下小腿。
荣泽和珏哥儿笑嘻嘻的凑了上去,先拿小指头戳一戳龟背,见没有危险,上手便要抓。妇人忙道:“小心咬到手。”语气中透着担心,更有满满的疼爱。
珏哥儿笑道:“夫人放心,我们不怕。”
果然小手一用力,稳稳的抓住了小乌龟的贝壳。
小龟离了水便知有了危险,忙缩头缩脑,躲里进去,任凭珏哥儿怎么甩也不出来。
黛玉看他把小龟糟蹋的够呛,不好意思的对妇人说道:“小孩子太调皮,让夫人见笑了。”
“姑娘说哪里的话,男孩子就该这么玩闹,老实巴交的反倒不美,相公,我说的可是?”妇人问着身边的丈夫,那人道:“夫人所言极是。”
妇人满意的点点头,跟着珏哥儿和荣泽往前到了水潭边,珏哥儿二人蹲下身,小肉手一松,乌龟没水,赶紧伸出头脚,却不着急走,竟像是优哉游哉的回身看众人。
妇人惊喜的对丈夫说道:“相公快看,那小龟竟是通了人性一般,知道是我们放了它,在报恩呢。”
话音刚落,远处水面传来一阵阵绿浪,浪头很高,又凶又急,翻涌着水沫儿就往此处而来。
侍卫们大惊,以为是什么刺客,忙将妇人与中年男子护在身后。
“孩子,快回来,快。”妇人大喊珏哥儿与荣泽。
黛玉也万分惊慌,难道水里面还有什么庞然大物不成?她一下子抱起悠姐儿,雁蓉和雪雁等人紧紧的护在黛玉的身边。
珏哥儿与荣泽也看傻了眼,动弹不得。还是林致远手快,上前几步就将两个大娃娃夹起来,几步就站到黛玉的身边。
倒是小沙弥定睛看了看,激动的说道:“施主们别怕,那是镇寺之宝,百年大鼋。阿弥陀佛,真是佛祖显灵了,它怎知道今日是观音诞?”
众人一听是传说中的五百年大鼋,更是睁大了眼睛,准备瞧个分明。
浪花渐行渐近,不多时,一只庞然大物显露于水面,足有六尺,模样骇人。
悠姐儿只瞧了一眼就吓得转头抱住黛玉的脖子,无论黛玉怎么哄她瞧,也不敢回头。反观珏哥儿和荣泽,那四只大眼睛眨都不眨,生怕错过了什么好戏,要不是林致远拽着,怕是早就跑了上去一探究竟。
一直不言不语的中年男子面露喜色,紧紧拉着妇人的手。
林致远低下头,嘴角泛起一抹无人察觉的笑意。
镇寺之宝在众人面前打了个转,似乎在点头,又似乎在问候,只是不肯靠近近处水源,不到一盏茶的功夫,大鼋巨身一沉,在此地没入深潭中,查寻不到踪迹。
“糟糕,我忘记禀报主持去了。”回过神来的小沙弥一拍秃脑门,刚刚只顾着看大鼋,怎么没把主持请过来实在是……阿弥陀佛。
妇人欢喜道:“这两个孩子真是有灵性,他们一放生,神物便出来了。”
黛玉听这话有些不对劲,怕珏哥儿和荣泽惹麻烦,忙道:“夫人盛赞,只是这两个孩子不过是借了夫人的福气,才看得这等奇观,刚刚他们也放了锦鲤,”黛玉笑看着两个小家伙,“若真是他们的灵气,大鼋早就出来了,还是夫人福缘深厚。”
林致远在一旁听了,暗赞:妹妹比以前可是大有长进了,真是“善解人意”啊。
妇人乐得接受这赞誉,然后看向自己的丈夫。
中年男子笑道:“今日有缘,不知公子家住何处?”
林致远想:花费了这般大的气力,总算是有所得,他忙道:“在下姓林,姑苏人士。”
中年男子“哦”了一声,“姑苏,林家。莫非是巡盐御史林如海的亲眷?”
“先生所言极是,那是我二叔,妹妹则是二叔的独女。”
妇人问道:“怎么,相公?你们认识?”
“林公高风亮节,乃是本朝贤臣,可惜英年早逝,我与他同朝为官,本应去探望,只是原因种种,终未能成行,今日得见林家后人也算是不虚此行。”中年男子又问道:“既然是林公之后,怎么不在姑苏应今年的恩科?反倒进了京?莫非是家里有什么事?林贤侄只管说与我,我与林公惺惺相惜,若能为林家做点事,也能稍感欣慰。”
中年男子说的恳切,林致远听的认真,只是心里说道:二叔的死还有你一半的“功劳”呢,若不是你苦苦相逼,何至于如此?现在却说的这样好听。
但他脸上泛起笑容,正要作答时,就听荣泽脆生生的说道:“大叔,我哥哥是来进京考状元的,将来我也要考状元。”
“哦?”中年男子上下打量了林致远一番,“林公子如此的年轻便中了举人不成?”
林致远笑道:“蒙先祖庇佑,致远于三年前进了乡试。”
中年男子将林致远的名字在心中默念两遍,顿增不少的好感。他看看时辰,道:“也不早了,我等也该去各殿祭拜祭拜,林公子若是有事,只管到兵部侍郎井大人的府上寻我,提明安居士便可。”
林家兄妹笑着应了,中年男子带着娇妻转身离去,只是那妇人似有不舍,尚回头张望珏哥儿等人……
第114章 谋于攻略步步惊心
游了大半日,悠姐儿几个已然是昏昏欲睡,趴在丫鬟们的怀里直坠着小脑袋。黛玉看看时辰,说道:“哥哥,如今已是午时,不如先回客房里休息休息,三个小的也累狠了。”
林致远见众人皆有疲色,也点头应道:“那就请小师傅送了我们过去吧。”
小沙弥带着林家一伙人沿着山上的青石大道一路往东,不多时就见院落层叠,四五个小院子并排连缀而成,“施主,这里就是寺里的客房,您们赁的是第一个院子。”推开院门,里面显得空荡,但是没有什么难闻的浊气,黛玉等人便猜是常有人打扫的缘故。三间客房,和林家或是贾府的华屋简直就是天上地下,但是因有佛祖的庇佑,这里给人一种更加安详,更加静谧的感觉。
林致远命韩胜在各个屋子看了一圈,才领着黛玉进了客房,“妹妹在此处歇着,法华寺的斋饭也很出名,你与荣泽他们先吃着,我有些事与韩胜说,稍晚的时候再过来看你们。”
黛玉等用罢斋饭休息午睡且不提,单说林致远跟韩胜进了旁边的一间客房。
韩胜掩不住的喜色,刻意压低声音道:“大爷,今儿这事儿看来是成了。”
林致远沉声道:“未必,先看后续如何,那一位心机深沉,未必就能全信,他听了我们来自林家,怎么能不好好查访一番?恐怕大内的密探已经到了莲花胡同。”
韩胜急道:“大爷,那咱们不能这样坐以待毙啊,好容易引出了大鼋,叫皇……叫那位夫人看中了珏哥儿和小少爷,咱们怎么说也该加把火才是。”
林致远略觉口渴,伸手端起了桌子上的茶壶,倒了水,上面零星的飘着几片茶叶,韩胜说道:“丫鬟们那里带着新茶叶,我让她们送来一些。”
“不用,这个就很好。”林致远一饮而尽,“你别说,这寺里的茶还真有点特别。不苦不涩,和上次在佟大人家吃的不知春有些相似。”
林致远又倒了一杯,这才不紧不慢的说道:“咱们今儿的火加的已经够旺了,没看到那一位见到大鼋出水时的表情?小沙弥的一句‘如来佛祖显灵’,正好戳中他的软肋。上位至今,可没有过这样好的吉兆,偏偏就是今日,偏偏就是观音诞,偏偏就是他夫人喜欢的珏哥儿和荣泽,他如何能不欢喜?你放心,不用我们再出手,那位夫人自然会找到我们。”
林致远从袖口中拿出一支指头长短的小瓶,举在眼前,笑道:“修杰弄来的这个唐门秘药还真是有用,我不过是洒了小半瓶而已,那只大鼋便闻着味儿了,亏了这两个功臣,若不然,今天的戏也不能这样的精彩。”
韩胜接了过来,打开瓶子微微一嗅,皱眉道:“这东西没有一点儿的味道,怎么就能引来百年的灵兽?”
“这便是唐门秘药的高处所在,刚刚守在一旁的都是最顶尖的大内高手,怪味会引起他们的怀疑,所以只能碰碰运气,好在这大鼋争气。”
韩胜点头,继而又笑道:“大爷这回可要好好的谢谢世子爷,费了这么大的周折才弄来此物。”
林致远长叹一口气:“是啊,这回修杰是帮了我的大忙,我心中也有愧。那唐家小姐喜欢修杰,才肯帮忙,郎有情,妾有意,可惜,修杰早早的定下了长公主家的亲事,唐小姐家也必定不准她做妾室,唉,命运弄人啊。”
两人陷入了沉思,这两人都不是好色之辈,韩胜有个娇妻已然很满足,林致远更是希望能找个一生一世的人为伴,家和才能万事兴。像佟家,那么多的妾室,佟大人倒是很开心,但说句不客气的话,等老大人百年之后,那些年老色衰的姨娘们又是何等下场?更何况这些人没有子嗣傍身?
林致远可不想自己奋斗了一辈子,临了却来个阴沟翻船。
可惜好友的情感却不顺,七公主早年受大公主的帮衬,两家结为姻亲,看中的就是婆婆和善,夫不纳妾。
“算了,这种事情不是我们能管的,修杰来了我再好好劝他。唐姑娘心地善良,也说过不愿意难为修杰,只是有负人家的一片神情啊。”
林致远感叹了一番,左掌托起小瓶,腕肘一转,一阵白雾腾起,手中之物立即灰飞烟散,连块残片也不见。韩胜递过去湿手巾,“大爷,您说,定北侯会不会是专门来探那一位的虚实?若不然怎么会今日的打扮?太低调了些。”
林致远一听“定北侯”三个字便觉得不舒服,冷笑道:“你别看那一位现在疼爱正妻,但是李家的冷老太君到底是自己的亲姨妈,冷家已然是没落了,难道还眼睁睁的看着定北侯府也跟着受罪?三儿子只剩下李家这一门贵戚撑腰,上面那一位只会是提着,不会打压,至少现在不会。”
说起来,当今圣上的生母乃姓冷,先皇的一个昭仪,很受宠爱,先诞下了长公主,紧接着又生下了皇帝。冷家在京城只是个小家族,当时的冷昭仪有一个哥哥,一个妹妹。因姐姐得宠,冷家的妹妹便嫁到了当时的定北侯府,也就是现任侯爷的母亲;哥哥只有一个女儿,因从小与皇上感情深厚,所以还是皇子的时候这位冷家的姑娘就进了府做了侧室。
皇上,冷贵妃,定北侯,长公主,这四个人才是最亲表兄妹。
林致远猜测,皇后娘娘家与三皇子的外家定北侯府必定有一场腥风血雨之战,孰胜孰败,现在也未可知……
他为了搏前程,也当小心算计才是。
过了申初初刻,众人才睡饱了午觉,三个娃娃叽叽喳喳的聊个不停。稍早的那个小沙弥也来了,黛玉和林致远一商议,这个时候寺里的人八成是走的差不多,不如趁现在去大雄宝殿看看,明日一早再去圆通殿。
雪雁迟疑道:“姑娘,这已经是下午了,佛家说过午不食,咱们选了这个时辰去好吗?”
小沙弥忙道:“施主所言差矣,佛菩萨慈悲宽容,万不能以人间情来形容佛菩萨。日夜循环乃是天之常理,佛菩萨亦与天地同在,施主只管拜佛,不必在意这些俗事。”
雪雁被说教了一番,脸上有些红润,不再出声。
黛玉坏笑:这丫头虽然大有长进,但是被一个比自己年龄还小的和尚说教,还是害羞了。
众人正要出院子,忽有两个年轻的姑娘前来拜访,一问才知,是白日里那名妇人的贴身侍女。
黛玉问道:“不知你家夫人派尔等来是……”
侍女亭亭玉立,犹如十月木莲,说起话来柔声慢语:“林姑娘,我家夫人特命奴婢送来三块玉坠给小少爷、小小姐们。”说罢,打开了匣子,黑色缎绒上摆着三枚翠生生的玉佩,有观音,亦有菩萨。
正所谓男戴观音女戴佛,正好三人。
黛玉忙推辞:“礼物着实贵重,这可不能收受。”
“林姑娘定要收下才是,我家夫人说了,她虽然与你们是萍水相逢,但是一见就喜欢,特别是三个小少爷、小小姐。这些是夫人的心意,惠行大师亲自开的光,只求佛菩萨保佑小少爷、小小姐平平安安。”
话都说到了这儿,黛玉再不接便有些不大好,于是看看哥哥致远,见对方也赞成,便从匣子里请出一尊菩萨,戴在了珏哥儿的小脖子上,接着是悠姐儿,最后才是自家的荣泽。齐刷刷一戴,都是瓷娃娃一般莹润可爱。
那两侍女看荣泽等人的眼睛都泛着柔光,似乎瞧的不是陌生人家的孩子,反而是自家的小公子。一人说道:“林姑娘,我家夫人很喜欢这三个孩子,还说等回了家会派人去佟府、林府相请,到时候林姑娘不要推辞啊。”
黛玉没回应,心里却泛起嘀咕,她明明记得哥哥与自己都没说珏哥儿、悠姐儿的具体来历,怎么几个时辰的功夫,那位夫人就知道了?他们到底是什么来历?与自家这样殷勤又是何意?黛玉忽然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推着她走,虽然不知道走向何处,虽然不知道前方是什么,但至少很安全。
侍女见黛玉不做声,忙道:“林大爷、林姑娘,我们夫人原不知道小少爷、小小姐是佟太傅家的子嗣,但是佟夫人和我家夫人极好,常去看望,若是请了佟夫人前去相聚,还望林姑娘也能赏光。”
两名侍女又说了一番客气话才离开。
黛玉若有所思的说道:“哥哥瞧那夫人,咱们只是萍水相逢,怎会如此的亲切,送的礼物又贵重,莫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
林致远笑道:“我看那夫人是真的喜欢三个孩子,咱们二人不过是沾了光而已,若不然人家会这样的客气?我们一不求他,二不惹他,就算是再大的人物,和咱们也是井水犯不着河水。”
黛玉望着哥哥自信满满的样子,甜甜的一笑。
趁着夕阳尚在,一行人又是浩浩汤汤的往大雄宝殿而去。
第115章 刘姥姥闲说铁网山
第二日在圆通殿拜了观世音菩萨,又给家里的璟哥儿、雪琪求了平安符,众人这才往家返去。
山门庙前已不复昨日的热闹,虽有三三两两的香客,但大多是昨日夜宿在寺中,今日赶早回家之人。
林致远昨日结交那人听的林家要走,书也不读了,截住了正要远去的林致远,“致远兄怎么竟要匆匆离去?昨日未能聊得尽兴,今日还想与你畅谈一番啊。”
“石庵兄,家中尚有急事,不能久留,恕我告罪,等改日,改日定邀石庵兄到府上一聚。”
这位叫石庵的中年男子脸上带着失望,但是看到林家的车马,知道有女眷在,说话也确实不方便,“既是这样,致远兄可一定记得。下月初十是秋闱发榜,我们这些过了气儿的举子商议,在文泰居设宴,到时候就命小厮们去看榜,咱们也凑凑这个热闹,致远兄可一定要到啊。”
林致远拱手应道:“定然赴石兄之邀。”
车马沿着大路缓缓离去,唯有这位石庵兄还在呆呆的张望,服侍的小厮抻抻脖子,再看看自家的相公:“老爷,那林家大爷不过十七八岁,你对他如此的客气作甚。”
石庵轻骂道:“你懂得什么?那才是真正的大智慧之人,若不是林兄,我怕是自暴自弃而断送了大好的前程。”他冷哼道:“你以为谁都像是那个清河县的‘虎书生’不成?没得惹人嫌。”
小厮见状,不敢再接话,生怕受个牵累……
返家的一路上,林致远特叫车夫转了个弯,往灵珊家去。他不是那种言而无信之人,既然答应了,就该信诺,更何况灵珊的老父老母恐怕也在翘首企盼。只见道路两边的玉米地簇簇挤挤,一眼望不尽,下地干活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带帽的,有赤脚的,都是黛玉等人往日见也见不到的画面。
约莫行了小半个时辰,车夫吆喝了一声,马车稳稳的停在了一家小院。
灵珊在帘子外面说道:“姑娘,大爷请姑娘下来歇歇脚。”
黛玉扶着雁蓉下了车,四处打量着这户人家,也就是灵珊的家。三间青瓦房,有些年久失修的样子,窗棂下挂着一串串红辣椒,墙根处摆着一个小马扎,上面放了针线笸箩。
灵珊的娘局促的站在门口,“林大爷,林姑娘快请进来喝杯茶,喘口气儿,灵珊的爹去前院刘姥姥家摘菜去了,马上就回。”
林致远知道这家人的窘迫,进了屋子反倒让他们更不好意思,便笑道:“我们是路过,多谢大婶的好意,我看这儿有个石桌,我们只在院子里谢谢就好。”
除去附近有眼玉泉出的水甜沁,灵珊家也拿不出什么好招待的,灵珊娘叫唤站在墙根下的二女儿:“二丫头,快去玉泉那里给大爷、姑娘们打水吃茶,快去。”
香卉接到林致远的暗示,说道:“大娘,还是我和小妹妹一起去吧,正好见识见识传说中的玉泉是什么样子。”
林家自备了果脯放在食盒中,黛玉看到扒着门框不敢出来的小男孩儿,黑瘦黑瘦的,孤零零的大眼睛显得分外可怜,黛玉抓了把干果,“荣泽,给小弟弟送过去。”
荣泽白嫩的小手不够用,根本捧不住如此多的干果,又叫了珏哥儿,小哥俩笑嘻嘻的往屋子那边去。黑娃娃也不躲,看着荣泽手里的干果,嘴角泛着口水,却不拿。
珏哥儿豪爽的抻起黑娃娃打着补丁的小肚兜,一股脑儿的将干果都塞了过去,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