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夜话-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凤姐姐,难道你不曾听?帝臣不蔽,简在帝心……”
黛玉的这一句给王熙凤留下的触动是巨大的,等将林家人送走,王熙凤兀自在台阶上发呆,连闺女什么时候进了院子都不知道。
王熙凤吃亏在两点上,嫁入荣国府的时候,一张得理不饶人的嘴,叫邢夫人和王夫人都厌弃了她。其二,成了燕将军夫人之后,少识字,不读书又害了她。
凤姐儿天生泼辣爽利,自有那哀愁不过是一瞬间的事儿,她一想到丈夫的温存大度,越发的不想托赖丈夫的后腿,忙与平儿道:“你和管家讲,叫她从教仪坊请两位德高望重的嬷嬷回来。”
教仪坊是京城里的特殊存在,一听名字便可知,是专门教化别人礼仪的地方。从宫中出来荣养的老嬷嬷一时间没了去处,便会到这里,仗着自己一身的本事,或者是在宫里摸爬滚打的历练,开起了授徒的班子。
相传这教仪坊延续至今已有数百年,最开始是前朝的一位皇后想出的法子。宫中自有定例,绝不会养那些上了年纪干不动活儿的老宫女,那位皇后又怜惜宫女们老迈,便出资办起了教仪坊。
此一事大受皇帝是赞赏,加上一些人的推波助澜,教仪坊出来的嬷嬷竟成了香饽饽,哪个高门不请几个来教导自己的女儿?就怕她们过于天真,出嫁之后被小妾、妯娌算计。
而这天下间又最善于攻心的便是皇城里的女子,熟知娘娘们喜好,深宫幽秘的嬷嬷们怎能不受欢迎?
别看王家与贾家号称金陵四大家族,可当家人对女儿并不上心,若不然,怎么王熙凤连字也识不得几个?
平儿听了王熙凤的话,显然一愣,下意识的看向刚进院子,和小丫头们玩耍的大姐儿,迟疑道:“夫人……大姐儿还这么小,再略晚几年说也不迟啊。”
王熙凤一乐,嗔道:“说什么混账话呢,我可是大姐儿的亲娘,难道还下得去那个狠手?”
平儿松了口气,拍着胸脯道:“我还以为……不对啊,那夫人叫教仪坊的人来是?”
王熙凤定定的看向平儿:“请嬷嬷来教导咱们两个。”
平儿不可思议的用手点着自己,怀疑她听错了:“我?”
王熙凤垂下眼睑:“我听了林妹妹的一席话,真是茅塞顿开,将军对我们娘俩好,可凭什么对咱们好上一辈子我不想拖累着将军,至少要在这些官夫人之间给将军撑起场面。”
平儿略一想,便明白了王熙凤的顾忌,“夫人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只是嬷嬷们都清贵,教导夫人足以,我一个下人……”
王熙凤忙掩住平儿欲说的话,笑道:“打咱们从那牢坑里出来,便再也没有什么主子,奴才。况且,你如今又不在府上当差,是正经的官太太。”
平儿讪笑道:“什么官太太,夫人竟拿我打趣。”
王熙凤正色道:“你夫君是御林军的九品校尉,虽没给你诰命,可将来指不定就要青云直上,叫一声官太太如何使不得?”
平儿的夫婿是孤身上京,蒙得燕将军赏识,所以一直客居在都统府,他和平儿成亲之后,本是要另寻住处的,可王熙凤舍不得平儿,就一直叫他们两口子住在府上,只是身份与以往是大相径庭。
平儿也巴望着丈夫能更进一步,所以在王熙凤的再三劝说下,也就顺水推舟的应允了。
这边王熙凤风风火火的叫人到教仪坊,那边林家车轮滚滚,不多时就快到了莲花胡同,半路上还遇见了林致远遣回来的长随,说是大爷下朝后被兵部大司马叫了去吃酒,叫姑娘不必担心。
黛玉隔着帘子应了声,心中并没多在意。哥哥回京城后,来往应酬多如牛毛,也有欣然赴约的,也有婉言谢绝的。可哪一次晚归,都是要和家里人知会一声的,比那些吃了酒就忘了祖宗的老大人们强百倍。
林家多一个主子,少一个主子,总不会短缺什么。黛玉不由得想起了这次在荣国府的客居,不过是几天前,王夫人还没生事的时候,众人去老太太那儿用午饭,正说笑着,可巧东府的尤大嫂子就进来请安。
尤氏倒也不是专门赶在午饭这个点,只是有缘,老太太一问,果然没用午饭,便留着一起吃了。
哪成想,厨房新端上来的不是绿油油的碧粳米,竟是白粳米饭,老太太果然发怒,指桑骂槐,只说大厨房的人是发昏了,盛这样饭食给大奶奶。
说的王夫人脸一红一白,阴晴不定。
黛玉坐在马车里细细品味,心中一乐,老太太就是说给二太太听呢,做什么凤姐姐管家的时候,大家上顿鸡丁茄鲞,下顿螃蟹鹅脯,一到二太太弄权……连口正经饭菜也用不上,贾家百年基业,竟到了可着头做帽子,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
黛玉坐在车里,由着雪雁和雁蓉扇凉扇,对王夫人现在的际遇只有厌恶,并不心软。
王夫人的光景,只应了那句话: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黛玉一席人下了车轿,刚进正门,就见罗管家来回事。“姑娘可回来了,贾家那位宝二爷在偏厅等姑娘呢,我们只说姑娘出了门,他却不信,领着几个小厮就在莲花胡同门前闹了起来,惹得几户邻居出来张望,我怕坏了大爷和姑娘的名声,只好将他迎了进来。”
黛玉出去小半天,早就累狠了,正想沐浴休息,却听那混世魔王来了,只眉头死死的皱在一起。
罗管家试探的问道:“姑娘要是不耐见他,我就叫人打发了去。”
黛玉长出一口气:“算了,都说无事不登三宝殿,我就瞧瞧‘宝二爷’想干什么。”
黛玉重重的咬着“宝二爷”三个字,语气里尽是不屑。
且说宝玉正坐在偏厅里,一手端着茶盅,一手捏着糖裹核桃,有一搭没一搭的往嘴里塞。
黛玉进屋一见这场面,竟是被气乐了,前儿还寻死觅活的宝玉,怎么现下也不惦记他娘亲?却在这里吃上东西了。
贾宝玉一听笑声,忙扔下咬掉一半的核桃,囫囵吞枣似的就把另一半咽了下去,急匆匆说道:“林妹妹。”
黛玉不动声色的躲开了贾宝玉油腻腻的手,一撩衣袖,往旁边的位置上引:“坐。”
黛玉不等贾宝玉,率先坐了下去:“我以为咱们两家从此不相往来呢。”
贾宝玉挠着头:“看林妹妹说的,那日在太太处,你已经将我好生数落了,难道还没消气?”
“说吧,无缘无故的跑到门口来胡搅蛮缠,”黛玉前倾着身,有点威胁的意思在里面,“你不知道?五城兵马司的人隔三差五的就往这边巡视,宝玉你也就是命好,若不然,把你当个闹事的抓进了去,看二舅舅肯不肯赎你出来。”
黛玉不说还好,她这么一讲,贾宝玉才有些后怕,支支吾吾的为自己辩解:“都是妹妹家的下人无理,明明知道咱们两家的关系,还要将我拦在门外。林妹妹都不知道,刚刚多少人在瞧笑话,差不多都指着我说闲话呢。”
黛玉低哼了声:“你也知道闲话不好听。”
贾宝玉委屈至极,他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为何林妹妹每次见了自己都没好脸色,跟以前有着天壤之别。
黛玉见贾宝玉不出声,只直勾勾的瞧着自己,忙将头一扭,冷淡的道:“来莲花胡同做什么?先讲明一点,你要是来给二太太求情,劳烦闭上尊口,大门就要那边。”
黛玉摆出一副送客的架势,贾宝玉到了嘴边的话也不知该怎么往外吐。
第416章 神医神棍一念之间
黛玉记得很清楚,自己第一次见到王夫人的时候,这二太太就百般“耐心”的告诉自己,贾宝玉是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甚至一再强调,叫黛玉以后不要睬他。
黛玉冷笑,自己可真傻,年纪小不懂事,真当二太太有心提她,其实是二太太怕自己带坏了贾宝玉吧。
“林妹妹,”贾宝玉不满的欲推黛玉的胳膊,“我有正经的事儿与你说。”
黛玉不高兴的看着贾宝玉:“说便是说,不要动手动脚。”
贾宝玉瞪大眼睛,仿佛受了奇耻大辱似的,音调上扬:“妹妹又读了什么呆书,竟被教化的这样无趣。”
黛玉轻笑出声,听不出里面的怒火,也听不出里面的讽刺,只说道:“我是只读了呆子才读的书,做不出那等放浪的事儿。不像你宝哥哥,年轻女子在你面前露出雪白的酥臂,你也能泰然处之。”
贾宝玉脸腾的就是一红,他哪里不知道林妹妹这是在讽刺自己和宝姐姐呢,当日大姐姐赏赐下几样礼给众姐妹,偏他和宝姐姐是一样的,都多了一串红麝珠。宝姐姐也确实挽起袖子,露了雪臂与他看……只是这种辛秘的事儿,怎么让林妹妹知道了?
贾宝玉诺诺的道:“我过后不是叫袭人将自己得的东西给妹妹送去了嘛,是你不要的。”
黛玉自听见了贾宝玉的胡话,只是当做耳旁风一样没理会,只说道:“劳驾宝二爷你往后每每张口的时候,先想想自己的去路,然后再说教别人,可否?”
贾宝玉咳嗽了两声,忙正色道:“林妹妹说的是,我这回来……就是有正经的事儿要是讲,我,想求表哥帮我引荐引荐是宋神医。”
“什么宋神医?”
贾宝玉奇道:“妹妹竟不知道谁是宋神医?他现在在京城里的名气几乎盖过了所有。”
黛玉便道:“我们家人没病没灾的,知道这神医干什么?”
“可……宋神医是表哥引荐给皇上的啊。”
黛玉心中就是一颤,暗叫哥哥可别做傻事,自古以来服丹吞药的皇帝就没一个是善终的,不过,哥哥做事一向小心谨慎,断不会犯这样的错。
贾宝玉涎着脸道:“我听说,这宋神医有一副药,神奇的很,共一百二十味,君臣相际,宾客得宜,温凉兼用,贵贱殊方。内则调元补气,开胃口,养荣卫,宁神安志,去寒去暑,化食化痰,外则和血脉,舒筋络,除死肌,生新肉,去风散毒。林妹妹,能不能劳烦表哥,给我求一副来?”
贾宝玉生恐黛玉婉绝,忙再接再厉道:“妹妹聪慧如此,怕早就知道服药的人是谁。可妹妹想啊,就算你对太太有再大的怨气,太太有再多的不是,也只等她病好了,你们两个再理论不是?”
黛玉也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只叫雪雁喊了罗管家来。
“姑娘找我?”
“刚宝二爷说,近来京城里名声响亮的宋神医是大爷介绍去的,可有这一说?”
罗管家笑道:“是有这么一说,不过宝二爷只说对了一半儿,是有个姓宋的游方郎中来咱们府上,那时候姑娘住在荣国府,不大清楚。不过他可不是什么神医,竟是个神棍,弄了些丹砂、雄黄揉成了团子,非说是仙丹,要大爷出一万两银子。”
贾宝玉听到这儿,暗自咋舌,一万两一颗。
哪知罗管家话锋急转,却叫贾宝玉顿时蔫了:“咱们家的人有认识的,几下子就戳破了这神棍的诡计,原来是听说了咱们大爷三元及第的美名,又知道皇上近来身子不适,想借着咱们家的名望攀上皇上这棵大树呢。”
黛玉笑道:“怎么宝二爷听的和你们说的大不一样?”
罗管家望着刚刚还和自己甩脸子的贾宝玉,语气温和:“这可就不知道了,也许宝二爷的消息比我们更灵通?”
“宝玉,你也听见了,是不是还打算出一万两银子呢?”
贾宝玉的手在袖口里暗暗掐算了一下,来的时候袭人和自己说了,他这些年的月例加上老太太、太太给的零花,差不多能有一千多两,自己本以为来求药是足够的,可一万两,贾宝玉就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不是贾宝玉呆,明明都听了罗管家说那宋神医是神棍,还偏偏要往上贴银子,实在是贾宝玉打心眼里就不相信罗管家的话。
贾宝玉冷眼觑着罗管家,这厮,真是个会做戏的,刚才在林府大门口,要不是茗烟拼了命要往大门上撞,欲来个血溅三尺,只怕自己还进不来。
黛玉自然不晓得贾宝玉的心思,她要是知道贾宝玉纵容着茗烟,非把贾宝玉打出林府不可。
“林妹妹,我这就筹措银子去,”贾宝玉站起身,与黛玉辞别,“只希望银子到手后,表妹成全我一片孝心。”
贾宝玉不等黛玉送客,大踏步的出了偏厅。
罗管家怔怔的看着贾宝玉消失的方向,再瞧瞧黛玉:“姑娘,宝二爷……没听明白我的话吧?”
黛玉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忙叫雪雁给罗管家看座:“宝玉往日行事,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三分是好处,七分却是坏处。今日看来,他定然是觉得你说话偏颇,不肯明明白白的讲实话。”
罗管家无奈的摇头:“这宝二爷,姑娘,那我岂不是害了他?若这小爷真去去筹措来一万两,到时候买了假药,指不定还要赖在大爷、姑娘的头上不行,我这就去追他回来吧。”
黛玉忙拦:“罗管家别忙。宝玉什么本事,我多少知道些,倒不是我这个做表妹的小瞧他,实在是与他相交好的人没几个是正经的。不是庸商,就是戏子,慢说一万两,就是一千两,只怕也要叫他忙活一阵子。”
罗管家还是不大放心:“听人说,宝二爷和北静王最好,要是北静王出手……”
黛玉笑道:“我只问罗管家,你刚说的话可全部如实?”
罗管家神情一凛:“自然不敢瞒着姑娘。”
“这就是了,宝玉愚钝,难道北静王也愚钝?他要是敢借一万两银子给宝玉买这等假药,郡王府的好名声也就到头了。”
黛玉将茶杯往桌案上一放,话语间是斩钉截铁!
第417章 哥儿姐儿天造地设
往后的数日里,黛玉便从罗管家,或是韩胜那里得知,贾宝玉还真是个孝子,不但求到了北静王府上,他那些相知相交的“好友”一个没放过。
不过结局却是徒劳,一万两银子,连一成都凑不整。
最可笑的是,贾宝玉走投无路,心情沮丧之下到锦香院吃酒,遇上了薛蟠往昔的相好云儿,这下可真是干柴碰着了烈火。
贾宝玉把近来受到的委屈添油加醋的一说,又点明自己的孝心可鉴,把云儿听的鼻涕一把泪一把,转头就上了楼去自己房间,等回来的时候抱着个云釉木匣子,一打开,里面不是珍珠就是银票。
黛玉当时听了这消息,惊得一口气几乎没喘上来。
贾宝玉还真的干出了那缺德的事儿,堂堂国公府的少爷,用了歌坊楚楼里姐儿的钱,那是什么银子?贾宝玉用着的时候也不嫌烧手。
黛玉不想和这等人牵绊上关系,遂命令管家,见了贾宝玉上门,只管往外打,有什么事儿她擎着。
罗管家还问,要是再碰见茗烟那等往大门上撞的事儿怎么办?刚好进来的林致远就笑呵呵的说,叫他们只管往上撞,看每人有几个脑袋,看外面的人是说林家的风凉话,还是贾家的风凉话。
贾宝玉做的事儿,叫荣宁二府颜面尽失,尤其是贾珍,一向自命为风流才子,身边的红颜知己不胜枚举,外面的闲花野草更是数也数不清。
那个云儿,贾珍也曾背着薛蟠勾搭过几次,均得手。现在好了,外面风言风语,说贾宝玉这个富家公子和云儿这个勾栏院的姐儿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更有唯恐天下不乱的人,编了童谣曲谱,叫嚣着要在戏台上唱一唱。
贾珍现在都不好意思出门儿。一出去,便有人追着问他,荣国府什么时候娶二奶奶。
可把贾珍羞臊的,恨不得找个榔头一锤子锤烂了贾宝玉的肉。
贾珍是族长,可也是贾宝玉的平辈,最后逼的没办法,只叫人快马加鞭的去找贾政。
贾政前脚刚得了消息,说自己的夫人性命垂危,后脚就来人和他说,自己的孽子要娶个勾栏院里的姐儿,一面鲜血就吐在了金钏儿的怀里,只可怜金钏儿还挺着个大肚子。
这还不打紧,云儿的妈妈最是个贪钱的老货,原来打量着放长线钓大鱼,以为贾家终究会给贾宝玉收拾烂摊子,所以最初对云儿的外向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等来等去,就是不见贾宝玉再来问赎人的事儿,云儿的妈妈可就火了,泼妇一般日日到荣国府门前骂街。
这勾栏院里的妈妈,说起话来露骨的很,来来往往都是人,尤其是贾家的人,没一个能躲过这位妈妈的谩骂,便是那些上了年纪,生了好几个娃儿,甚至孙子孙女一堆的老人儿听了都满脸羞红。
这样大的事儿,谁敢瞒着贾母,贾赦硬着头皮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知了贾母。老太太当夜就气厥过去数次,要不是大家早请了太医在外面预备着,只怕贾母就要见老国公爷去了。
最终为了平息此事,贾母从自己的私房银子里单拿出来一万两,算是堵上了宝贝孙子缺的坑。至于贾宝玉从云儿那里得的一万两去了什么地方,只怕除了他自己,便没人知晓了。
贾家的多灾多难并未就此终了,反倒是有越演越烈的架势,就在贾母以为会尘埃落定的时候,宫里面却闹出了不小的乱子。吴贵妃、周才人和元春的关系一向不好,加上吴贵妃一直认为害死她腹中胎儿的是元春,所以便怀恨在心。一日联袂去了凤藻宫,你一言我一语的将事情托出,元春越听肚子越痛,不大会儿竟见了血腥。
这下子后宫可就乱了套,吴贵妃和周才人没事儿人似的溜了,元春却险些没保住孩子。几位会诊的太医说的明明白白,贤德妃娘娘肚子里的这个……只怕凶多吉少,要是不好好调养,就算出来,也是个养不活的。
太医们说的自然没有这样直接明了,可话里话外透着的意思却叫人不容分辩。太医院里的这些医官们也是看人下菜的,一瞧皇上生病之后,凤藻宫的地位就一落千丈,所以说话也不似以往那么谨慎,再加上后宫里有些人巴不得她落了胎,于是凤藻宫里更的日子就倍加艰辛。
儿女连着娘的心,她似乎对元春的事儿心有所感似的。王夫人现在也就勉力撑着,时而清醒,时而糊涂。贾宝玉做了几日的孝子,可出了云儿的事后便跑的无影无踪,只剩下三姑娘探春和周瑞家的还前前后后的忙活。
这日,正赶上王夫人清醒,她刚吃过探春手里的药,就见周瑞家的在帘子外探头探脑,似乎对探春有所忌惮。
“三丫头忙活了一上午,去歇歇吧,免得精神不济。”王夫人含了颗窝丝糖,含混不清的和探春说道。
探春扭头看见来不及躲闪的周瑞家的,心里明了,便笑道:“女儿就在西边的偏房,太太有事,只管叫彩云去唤我。”
探春出门的时候,周瑞家的忙弯腰请安,探春一把扶住了对方笑道:“周姐姐多多费心,太太就交给你了。”
周瑞家的自然是满口的应承着,等眼见探春消失才进了屋。
“太太多有福气,你瞧咱们三姑娘,既懂事又孝顺,将来太太还要消受她的大福呢。”
刚才还与探春和颜悦色的王夫人,唰的就沉下了脸,冷哼道:“什么孝顺,这是觑着我不行了,盼着抬她的身价呢,老太太当初偏要将这讨债鬼放到我名下养,我就多了个心眼,一直没叫珍哥儿改族谱。”
窗户根下悄悄站着的探春心中倒吸一口冷气,今日要不是自己有所警醒,站在这里,只怕等二太太死了,自己都不知道该找谁哭诉。
探春忙将头往前凑了凑,欲听的仔细。
周瑞家的说了几句劝慰的话,见王夫人神色大抵还不错,便将宝玉的风流艳史,元春在宫里面这些不顺说了出来。
出人意料……王夫人并没有歇斯底里,相反,平静的吓人。
周瑞家的颤颤巍巍的劝道:“太太要是有什么不快,只管发泄出来就是,别憋在心里难受。”
王夫人躺在大枕头上,身上铺盖着薄薄的夏被,满是细纹的眼角霍然滑下泪痕,而且止都止不住,两眼空洞无神的呆望着头顶圆圆的蚊帐。
“太太,你可别吓我啊,太太……”周瑞家的忙推了推王氏。
迟了好半晌,王夫人才愣愣的开了口:“你说,这是不是都是报应?我害了小姑子的孩儿,如今,她的女儿也来害我的孩子,这就是一报还一报。”
周瑞家的心道:林姑娘何尝就害了宫里面的娘娘,都是你的宝贝儿子在做孽呦。
不过,周瑞家的是敢怒不敢言,只能小心翼翼的解释道:“太太往日做了那么多的法事,拜了那么多的菩萨,老天爷会佑着咱们二爷和娘娘的。”
王夫人苦笑,难得服软,剖白了自己的心里话:“看吧,你也认为我做法事是亏心的补偿。你跟了我这些年,应该知道,我从不愿主动去害人,要不是贾敏将我逼得没有退路,二老爷对我冷淡至极,我会去害她嘛。”
周瑞家的暗暗出了口气,攥紧的拳头心儿里全是汗。
王夫人似自言自语,又似向人坦白:“打我一进门就不喜欢这个小姑子,我们家太太那时候还在,总劝我,嫂子和小姑子之间哪有相处的好的?叫我多多忍耐就是了,可凭什么我是当家主母,贾敏却事事插上一脚,她总吹嘘和两位老爷感情好,兄妹情真,可你瞧瞧,这些年过去,咱们老爷,大房的那位,什么时候念叨过他们妹子的名字,都是混扯。”
周瑞家的努力回想自己陪嫁进来的时候,荣国府那位姑奶奶真是好嚣张的气焰,二太太还没拜完天地,就给了好大的没脸。
王夫人不解气,犹骂道:“最可气的是,年纪轻轻没出阁的小姐,偏要将自己的侍女给了她哥哥做妾呸,没见过这样女人。”
周瑞家的暗道:姑奶奶是有不对的地方,可你的手段只怕更令人发指。你进门二十多年,林家大姑奶奶就再没回过门,临死前也不得见老太太一面,好容易怀了个胎,也叫你出馊主意弄掉了,只剩下个林姑娘,要不是林家出了位表少爷,只怕早晚也死在你的手里,你这是要绝人门户啊。
周瑞家的想到这里,再瞧王夫人,满身打起寒颤来,哆嗦的样子像羊癫疯似的。
周瑞家的怕王夫人怀疑自己,忙说服道:“太太,小心身子。”
王夫人讷讷的念叨着,仿佛着魔一般:“小心……小心,我就是太不小心了,才会叫林家的人钻了空子,当初我就不该一时心软,同意老太太将林家的小……那丫头接回来。”
不知什么原因,王氏本是要说“小蹄子”的,可到了嘴边,就变成了“那丫头”。
周瑞家的敏感的察觉到了不同,嘴角勾起讽刺的冷笑,只是王夫人仰面躺着,并看不见。
“太太,不是我多嘴,咱们现在这么坐以待毙也不是个法子,林家既然能找出马道婆的师傅,又拿出了当年的小衣,谁知道还会有什么手段使出来?我就怕……”
第418章 另有把柄众人寻觅
周瑞家的欲言又止,惹得王夫人很不高兴,只是她刚才说了那些话,精神头慢慢有些跟不上,只好闭上了两眼养身,“你怕什么?”
周瑞家的紧了紧小杌子往床前凑:“我就怕林家不肯善罢甘休,太太吃了大亏。”
王夫人猛的咳嗽,是那种要将肺叶咳出来的强烈。周瑞家的忙端水扶住王夫人,小心的喂着。王氏僵硬的张着嘴,水流儿不受控制的从嘴角沿着脸颊往下淌。
王夫人从没想过,自己也有这样的一天,活生生的一个废物。
周瑞家的用锦帕拭了拭王夫人的唇角,这才又道:“太太,小心驶得万年船啊。”
王夫人喘匀了气,欣慰的看着周瑞家的:“知道你忠心,不过放心,这事儿我也想明白了,林家为什么不去报官?就是因为那点东西定不了我的罪,一来,马道婆的师傅早死了,正是死无对证,二来,十几年前的一件破衣裳能说明什么,妄图靠这两样?林家那小子又不呆傻,顶多是叫我不痛快些罢了。”
外面的探春将王夫人的话品了品,没听出什么有用的东西,她又惦记着二太太才说的族谱的事儿,正想抬脚离开,去和赵姨娘商量商量。
刚一悄悄的迈步子,就听周瑞家的叹着气。
“都是奴婢无能,查来查去也没个消息,倒是叫太太这些年担惊受怕了许多。”
探春就是一愣,莫非二太太有什么把柄落在别人手里?所以才担惊受怕?
探春眼睛里火光一闪,她正愁王夫人不就范,若是先于周瑞家的找到她说的那个什么消息,族谱的事儿岂不就能顺利解决?
探春忙重新蹲在了窗户根子下,好在这个时候是正午,小丫头们都在找地方打盹,也不见一个人进来。
王夫人浑身肉疼,因为天气潮热,自己的后背长了无数的小红疹子,难耐异常,正欲去搔痒,却听见了周瑞家的这句话,一时间有些出神。
半晌才道:“这就是我的心病,当年真是急糊涂了,叫那神婆欺了去,蒙骗我签了字据,按了手印。”
周瑞家的忙道:“好在,马道婆的师傅早死了,连银子也只兑换了一半,咱们省了好大的麻烦,也由此可见……那神婆还是不大相信她徒儿的,要不怎么马道婆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王夫人肃然的看着心腹:“所以说,这天下间知道此事的,只你和我了,若是出了意外……你知道什么下场。”
周瑞家的打了个寒战,唯唯诺诺道:“知道知道。”想了想,周瑞家的有小心的问道:“那……太太,咱们还用不用接着找?”
王夫人嘴角绽开森森然的笑意,满意的点头:“找,自然要找,当年那神婆答应我给贾敏点颜色看,贾敏滑了胎,她先要去了一半的银子,将我签的两张契约送还了一张,可这婆子老奸巨猾,手里还捏着另一张,不找到,我心里难踏实,况且现在还有林家虎视眈眈。”
探春弓着身子,一小点一小点的从窗根挪了出来,为自己刚刚知道的大秘密而扑通扑通心跳的厉害。
探春紧忙就跑进了后面的小院落,赵姨娘正粘着鞋面子,颜色特别鲜亮,一看就知道不是给自己做的,正是年轻姑娘该用的娇嫩。
赵姨娘屋子里的小丫头也不知道跑到哪里去玩耍,探春竟没人通禀直冲冲的进了屋。
赵姨娘一抬头,见是三姑娘满头汗的进来,忙起身去倒凉茶,心疼的说道:“姑娘这是打哪儿来,日头晒的灼人,过了这正午再出门岂不好?”
探春忙将赵姨娘引到坑上,随手将装满碎布条的阵线笸箩扒拉到一边,定定的看着赵姨娘。
“姨娘,你是不是和二哥哥的干娘有往来?”
赵姨娘脸色一紧,嘴唇发白:“莫不是姑娘听到了什么闲言闲语?我……我可没做过什么亏心的事儿。”
探春怀疑的看向赵姨娘,冷冷问道:“你是不是瞒着我什么?”
赵姨娘嬉笑道:“我有什么可瞒着姑娘的,倒是姑娘玲珑剔透的心肝,明面上和太太亲,可背地里处处接济我们娘俩。”
探春心中不屑,却仍旧耐着性子道:“姨娘慎言,这里里外外都是二太太的耳目,姨娘还没应我刚刚的话,你和马道婆到底有没有往来?”
赵姨娘讪讪的看着自己的亲女儿:“她也就是给太太请过安之后来我这里坐坐。”
“那,马道婆说没说过什么特别的事儿?好比……关于她师傅的?”
赵姨娘苦思冥想了好半天,只无辜的看着探春。探春心凉了半截,暗骂自己早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