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夜话-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黛玉说道:“皇上前次来旨,里面可有什么隐晦的含义?”
“说了些勉力的话,但是言辞极短小,和往日大相径庭。我就存了疑虑,忙去信给修杰和曹先生。他们打探了几日,皇上还和以往一般,倒是三皇子、四皇子的争斗渐渐浮出了水面,大皇子有隔山观虎斗的意思,大家此时都再观望风向。照例来说……幽州应该很低调,我以为三皇子就算是想下手,也该找个正经的时候才是,不该小不忍。”
林致远的眉头在光色中显得刻痕极深,黛玉心中轻叹,小半个月下来,铁打的筋骨也要累完了。她轻声道:“再过一阵子不就是皇后娘娘时芳诞嘛,咱们借着机会往宫里面投得娘娘的喜欢,也算是讨皇上的一个话。”
林致远只是摇头:“皇后要先紧着她娘家兄弟。皇上要是有心将幽州交给三皇子做依仗,将来好名正言顺的和四皇子这个嫡出夺权,娘娘还不忙将昭武侯的势力从幽州撤出来?我们就算是送座金山……”
他话音一颤,忙将“金山”二字放在口中咀嚼,一遍又一遍的重复。
黛玉推了推已经呆住的林致远。
“哥哥,是不是发现什么了?”
林致远浑身打了个哆嗦。怀璧有罪的深意他不是不懂,所以林致远在得知遵遥县有金脉的时候,头一个做的事儿就是细细打探,他将金脉的大小,群山的走势一五一十的写在了奏折上,用六百里加急送往了京都。
皇上的确是在回复的旨意上大加赞赏,叫自己看护好金脉,不准等闲人等靠近开掘,言语间透漏着对自己的信任。
林致远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何况那是圣旨,不是走常规渠道一层一层递交到自己手中的东西,是皇城内卫直达的交接,所以上面的每个字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皇上的亲笔,难道还有假。
可事实上,的确是从那之后,陛下对自己的态度便开始不明不暗了……
林致远想到这里,绷直身子与黛玉道:“京城里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事儿,而且这个事儿只小不大,修杰和曹先生没能接触到,他们的级别还不够。就算是佟太傅这个天子近臣,也未必能知晓。”
当初黛玉放心哥哥远赴幽州,就是因为沈大哥和佟太傅都站在哥哥这里,就算朝中有小人病诟,只要这二人站出来说句话,不说能左右皇上的意志,但是其结果也是差不多的。
可如今哥哥断言他们二人并不知情,那么还有谁可以托付?
正堂内一时间陷入了寂静。
黛玉不敢惊扰哥哥冥想,只能兀自坐着,外面时有不懂事的小丫鬟们轻言轻语。
大西洋钟的钟摆子足足点了一刻钟,林致远才睁开眼睛道:“如今只有两个道儿。”
“哥哥且说……”
林致远正色道:“其一,或许是咱们多虑了,今后只当做什么事儿也不知晓,皇上的冷淡八成只是一时的不快。”
黛玉果断的摇了摇头,她对林致远极为信任,哥哥能说出前番话,不会没有依据。
林致远见黛玉摇头,微笑道:“那还有第二条路,只是这条道看着凶险些。皇上对我已经是有所……戒备,或许这个词用的不大好,说疑心更妥当些。总归,咱们身边是有人监视的,在这个时候主动去刺探皇上的心意,便如同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踩下去也不知道是平川还是悬崖。”
当初在法华寺算计了皇帝,迎合了皇上的心意,全是因为林致远有万全的准备。
说到底,是林致远明白对方的底线是什么。
可如今,皇上身边是什么情况,三位皇子有何想法,林致远都不大明了。此刻他才深切的体会到了消息闭塞的劣势。林致远从不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开战,这个时候主动去主动刺探皇帝近况,多少有些大胆。
黛玉问道:“哥哥心中有了合适的人选?”
林致远紧绷的身子稍稍往后面靠了靠,椅子硬得很,并不舒服。“倒是有两个人选。一是六宫都太监夏公公,他在后宫中很吃得开,而且为人贪心,银子咱们是不吝惜的,若是他肯说句真话就能受用无穷。”
“可是……皇后娘娘都打探不到的消息,难道一个太监就行了?何况哥哥不是说过,宫里面最有权势的宦官是皇上身边的戴公公,我们既然要求,既然是已经花了银子,何不狠心到底,直接找上这个叫戴权的?”
黛玉在耳濡目染下,对宫里面这些人并不陌生,何况他们家荣泽还进宫得过皇后娘娘的召见,黛玉就更不敢大意了。
林致远便道:“戴权为人谨慎,我在圣上近旁当差时,也曾递过银子,他并不肯收,长相处下来,我发现此人倒有些正气。”
黛玉点头道:“哥哥的考量不错,咱们不怕他贪心,只怕这个人不贪,无从下手。夏公公就夏公公吧,只要咱们能借上力。听哥哥刚才的意思,似乎还有第二个人选?”
第二个人选……不到万不得已,林致远是不想求着这个人的。
黛玉见状,“是不是此人不大好相处?”
林致远缓缓的点头,“不但不好相处,而且,未必愿意和咱们家有瓜葛。我想去长公主那里打探打探消息。”
那个一脸严肃的长公主?黛玉不敢苟同:“长公主岂不是与戴公公更不好说话。”
林致远笑道:“戴公公有戴公公的好处,但是长公主也有长公主的门路,一个是日日伺候在皇帝身边的人,什么大事小情,只要戴权有心探听,自然瞒不过他的眼睛,只是……目标太大了些,我怕适得其反。而长公主作为皇帝最亲的亲人,她的存在只怕比几个皇子们更为重要,皇帝一母同胞的姐姐,感情又深,长公主的地位绝对是超群的。”
林致远从沈修杰送来的信函中知道,唐姑娘的事儿没瞒不住,长公主大发雷霆,两家好好的亲家几乎成了死仇。七公主殿下本要亲自进京给长姐致歉,可是被东平侯拦住,怕殿下这一进京,全城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了,到时候郡主岂不是更加的脸上无光。
沈修杰是拿定主意要娶唐家小姐,唐家这种世家不愿意得罪长公主,索性装起了哑巴,只当没唐姑娘这个女儿。你想娶,好啊,我们乐见其成,但是想拖累唐家下水,没门。
碍于好兄弟的风流韵事,林致远担心长公主对自己迁怒,可她确实是探听消息的最佳人选……
不知道林家有没有足够的本钱能够打动她。
第315章 问话
晚上的寒气可不小,雁蓉站在院子里,一开始还只觉得是冷气从脖领子里往里灌,站久了,就已经不是阵冷气的事儿,而是觉得自己手指头都不好动弹了。与她一同站着的小丫头忍不住道:“雁蓉姐姐,两个主子什么时候命人摆饭啊。”
雁蓉好气道:“这就忍不得了?平日里教导的规矩都没了。”
雁蓉话虽严厉,但却捂住了对方已经冰凉的小手,一边搓着,一边呵气。小丫头笑嘻嘻的看着雁蓉道:“碧蝶姐姐那里说了,晚上有些寒,小厨房里煮了牛骨汤,叫我们每人都去喝呢。”
小丫头还是个孩子,到底嘴馋,林家虽从不曾苛待过她们,但是一听到有好吃好喝的,还是能叫这些孩子兴奋不已。
雁蓉也经历过这样的日子,她从自己的腰间荷包里掏出个东西来,塞进了小丫鬟的嘴里。那孩子扁扁嘴,粉红的小舌头往嘴角甜蜜蜜的地方舔了舔,时候是没吃够:“姐姐给我的是什么?好甜。”
“呆子,”雁蓉嗔道,“既然甜还能是什么?”
小丫鬟听罢瞪大了溜圆的眼睛,不敢置信的问道:“糖?怎么可能?前儿雪雁姐姐给我们分的糖可不是这个味道。”
黛玉不大吃糖,总嫌弃它甜的发咸,所以连带着小丫鬟们吃到糖果的机会有限,毕竟采买也不能为了丫鬟们专门去买些糖进来吧,实在是有的馋了,便用月钱买上些。丫鬟们是有假例的,多是小半天的时间,只够出门到临街上买个帕子或是绣线,偶尔奢侈一下,就买些冰糖块含着,一文钱十块,小的不得了,味道也不甜。平常或有采买给表小姐那边送糖果,雁蓉、雪雁几个便从采买那里要上几盒子散与丫头们,有时是金橘糖莲藕,有时是桂花糖莲藕。
只是今天小姑娘吃的到这个比往日的都甜蜜。
雁蓉笑着从自己的荷包里又掏出了一块,放在对方的手心里:“留着吃罢,宫里面做的窝丝糖,姑娘只给了我这一荷包,多了可就没有了。”
小丫鬟的手都有点哆嗦了,颤颤巍巍的举着手里的金贵物叹道:“这就是皇上吃的啊。”
雁蓉但笑不语,皇上怎么会吃这个,不过是皇商们为了讨好那些二等主子才做的。
正想着,门口走来一人,是大厨房的,恭恭敬敬的见了雁蓉:“雁蓉姑娘,管妈妈叫我来问问,晚饭什么时候摆?”
雁蓉将怀中的表链子拽了出来,拇指一翘,怀表的银盖子便弹了开来,“都这个时候了?表少爷那边呢?怎么没派人去问问?”
厨房的人忙道:“管妈妈就是怕大爷这边说话忘了时辰,已经着人去表少爷、表姑娘那里送点心去了。”
雁蓉轻轻冲里面喊了声,不多时,黛玉打里面出来,眼睛有些红,雁蓉也没敢问,只道:“姑娘,可要摆饭菜?”
“去吧,叫雪琪和荣泽两个过来。”
晚间的饭菜格外的丰盛,荣泽多日不见林致远,欢喜的在哥哥身边又是蹦又是跳,还拉着黛玉给她瞧自己近日来练习的拳脚。
雁蓉到了外间准备净手摆菜,却见管妈妈领着端盘子的小丫鬟们走了进来,脚下一顿。“管妈妈来了?”
管妈妈脸色发白,象征性的点了点头,“今日我来传菜,雁蓉姑娘先歇歇……”
“是管妈妈吗?”
管妈妈忙应了一声,撇下欲言又止的雁蓉进了屋。
晚饭异常的丰盛,水晶肴蹄做的爽口开胃,柔韧不拗口,不肥不腻;清炖鸡孚肉鲜酥烂,清汤味醇色洁白;三套鸭肥嫩喷香,汤汁清鲜,隐隐还带有腊香……一家四口聚在一处,说说笑笑,加上有荣泽这个开心果,林致远胃口大开,竟吃了三碗白饭。
其中有那道鲍鱼松茸炖大骨最开胃,林致远连连叫好,“管妈妈的手艺越加的好了。”
管妈妈脸上并没有得意的神色,反倒是死灰一般,“大爷,老奴有件事儿要回禀。”
黛玉知道管妈妈是要主动说双头鲍的事儿,便笑着拦道:“哥哥还有那些许公文要处理,妈妈的事若是有事儿就单和我说吧,咱们也别耽搁了他。”说罢,起身就要散席。
荣泽嘴里还塞着一大块的野鸭子肉,不明白姐姐为何要站起来,可是先生的教导他可没忘,忙放下碗筷,叫丫鬟们给自己擦手擦脸。
管妈妈释然的轻轻一笑:“姑娘,大爷,话到了嘴边不吐不快,求姑娘给个恩典……”
话说到这个份上,黛玉要是再拦,就显得有些不尽人意了。
林致远沉声道:“雁蓉,给管妈妈端着小杌子来,慢慢说。”
管妈妈忙摆手,执意不肯,“我是个待罪之人,如何能坐得?”管妈妈便将如何丢了双头鲍,如何截了小厨房的用料一五一十的说与了林致远听。“如今贼人已经得了,老奴惭愧,东西却是不见,还请大爷重重的责罚。”
“人在何处?”
“在院门外压着。”
林致远二话不说出了远门,众人窸窸窣窣的跟了上去,黛玉临走前嘱咐了人看守着雪琪姐弟俩。
当院中跪着一人,耷拉着脑袋叫人一时间看不清楚。
管妈妈指着地上的人道:“大爷,她是大厨房里新升上来的二等灶上妈妈豆子娘,专门料理大厨房里的汤品。”
豆子娘面若死灰,并不抬头看林家兄妹。
林致远冷然问道:“管妈妈有没有冤枉你?”豆子娘打了个寒颤,缓缓的摇了摇头。
“好,既不否认,也算是有点硬骨气,双头鲍虽然难得,可对我们家来说也算不了什么,只是不愿意处处去提放一个家贼。”
院门外传来一阵哭闹声,“我娘不是家贼。”小豆子蹬蹬蹬迈着小短腿跑了进来,慌得丫头们去拦。别看小豆子年纪不大,但是身法很灵活,院子里十来个丫头愣是没抓住他。
小豆子左躲右闪的奔直林致远身前,噗通往下一跪,恳求道:“大人,我娘是好人,小豆子从没偷吃过。”
豆子娘急急的要将小豆子揽在怀里,早有两个丫鬟上来制止住了她的动作,豆子娘只能干着急,生怕年幼的儿子说出什么要命的话。
林致远往前踏了几步,下了台阶,俯下身看着小豆子,笑问道:“你是跟在表少爷身边的……”
“我叫小豆子。”声音脆的不得了。
“小豆子,你为什么说你母亲不是家贼?可东西确确实实是从你母亲的屋子里搜出来的。”
小豆子才多大点的孩子,话也说不清,只知道为自己的娘亲辩解,待听了林致远的话,根本没了解是什么意思,只好扭头看母亲。
林致远并不相信一个拉拔着孩子,好容易能有个落脚归宿的女人会无缘无故的偷窃,“豆子娘,这个孩子是你唯一的希望,我有心栽培,你也知道林家的规矩,到了少爷身边做小厮,将来会成为什么,不用我说,你也明白。可是,出了现在这个事儿,我还敢不敢叫小豆子留在林家?你想好了再将事情一五一十的说明白。”
豆子娘心绪难安,为了两个无关紧要的人,断送了儿子的一生前程?不,不能这样,豆子娘猛的抬头,道:“大爷,我把一切事儿都告诉你。”
林致远叫管妈妈带着豆子娘进了屋,荣泽正百般无聊的坐在大大的椅子上,由小丫头伺候吃果子。他一见小豆子,咧嘴一笑就从椅子上滑了下来,伸手就要去拉小豆子。
黛玉手疾眼快,忙冲荣泽招手,小家伙不知所措的看看小豆子,再看看姐姐,最终还是甩开了已经黏上的二人的手,笑眯眯的倚在黛玉身边。
满屋中只留下林家兄妹四个,管妈妈、豆子娘、小豆子和雁蓉。林致远端坐在正首位上,说道:“你有什么隐情只管说。”
“回禀大爷,这事儿还要从以前说起,我亡夫当年也是赫赫有名的灶上能手,他们家到了这辈有兄弟三个,我夫君排行为长,下面有两个弱弟,可以说,这两个小叔子的手艺全是我夫君一把手一把手教出来的。他们家有个秘方,只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这秘方能瞬间提鲜菜肴,恁凭它是块白豆腐,也能做出不可多得的美味。只是……一旦多了量,此秘方便成了杀人的利器。我相公临终的时候怕小豆子年纪小记不住,也不能传给我,东西就失传了。我帮管妈妈收拾东西的时候,无意间扫到了那对双头鲍,姑娘,大爷,不是我存心的,而是我发现,这鲍鱼上面沾满了家传秘方,我怕是两个小叔子犯浑,所以才……”
林致远冷哼道:“此时那对双头鲍呢?”
“一早就扔了。”
林致远似笑非笑的说道:“扔了?不会我猜你是想用这对鲍鱼去换你两个小叔子手里的东西,你要的是秘方。”
豆子娘被问得哑口无言,林致远并不理会,而是问管妈妈,“谁家送的鲍鱼?”
“回禀大爷,是华家。”
“华家……华家未必知道,大约是受了无妄之灾。”
第316章 误中副车
华家大老爷知道消息的时候,他正在第六个小妾那里听曲儿,娇滴滴的美人在怀,手执百年佳酿,这种日子简直是惬意。华家大老爷只要一想到马匹的生意成了,这银子,不,是金子,这金子就会跟淌水似的往自己的腰包里进,心里别提有多美了。
至于答应林大人的那一成干红,看样子林家人是没打算搀和进来,甩手就给了林家的亲戚贾氏……既然这样,那么是多是少也没人知道,还不是凭着自己家做主。
小妾看出了老爷的愉悦,便越发的撒娇,央求着近来看上的一件首饰。
二人正亲香着,忽有下人们来回话,说林家的韩管事在角门处守着。
华家大老爷微楞:“怎么不开正门迎接?”韩胜是林致远的左膀右臂,在林家极有威信,他并不愿意因为一点小事就得罪了林致远的心腹。
华家的小厮附在主子耳边,低声道:“说是叫老爷去趟林家呢,韩管事的面色可不大好。”
华家大爷连忙叫了小妾为自己着装,在角门处与韩胜一碰面,韩胜也没藏掖着,只将双头鲍有毒的事儿说了,却并不言明谁中了招。
华家大爷这满头的冷汗当即就流了下来,马不停蹄的跟着韩胜进了林府的小门,根本不敢叫街面上的外人看见自己的狼狈。
此时,黛玉等人已经闪身进了后面的暖厅里,隔着错落有致的珠玉帘子听屋外面的动静。
林致远眼前站着依旧垂头不语的豆子娘,下手的小杌子上坐着管妈妈,管妈妈膝盖上端着个银托盘,凸起鼓鼓的一块,用了白锦帕盖着。
华家大老爷一见林致远,先是松了口气,暗道,只要林致远不死,一切都好说,其实……死了也不怕,就怕弄个半死不活的在任上打击报复华家,叫整个家族蒙受不白之冤。
“林大人,这可怎么说的?我们一片孝敬的心,如今却……”说着说着就开始老泪纵横,几乎没鼻涕一把泪一把。
林致远不似往日的客气,要是放在以前,他早就起身亲自迎接了,而此刻却连眼皮也未抬一下,只说道:“给华老爷看座。”
伺候在一旁的雁蓉倒是乖觉,当即找了座儿与华家大老爷。
可是华家大老爷看着眼前的“雅座”只能苦笑。林家必定是恼了自己,要不然也不会来个下马威,左右放着好几把的太师椅,这丫鬟偏偏找了个锦杌子。华家大老爷少说也有百八十斤的分量,要是这么生生的往上一压,不栽倒才乖。
再者说了,林致远下手坐着的分明是个稍有体面一点的妈妈,凭什么和自己并肩起坐,要是传出去,还不叫外面的三大家族笑掉大牙?
华家大老爷越想越不能简单的妥协,来的路上自己已经将可能出现的差池都想了一遍,华家内见到此双头鲍的除了自己的长子,就只剩下自己和将双头鲍过了把手的大管家了。长子是自己的命根子,将来家业的继承者,不会有问题,至于管家……那是自己玩到大的发小,对他是惟命是从,绝不会出卖自己。所以这事儿和他们家就没什么瓜葛,一切定然是林家内部出了问题。
他想到这些,心里的惴惴就有些松懈,“林大人,既然是招了小民来问话,便不必坐了。”
林致远抬眼望了望对方,脸上始露笑意,“华老爷还是坐吧,咱们是朋友,到了这边后宅理当以忘年交相唤。”林致远瞄着华家大老爷脚边的锦杌子,故意气道:“放肆,如何叫华老爷坐这种位子?”雁蓉诚惶诚恐地低下了头。
“不妨事,不妨事。”
“华老爷,这个你可认得?”林致远手指一点,管妈妈忙将膝盖上的锦帕摘了,露出两只异常硕大的鲍鱼。林致远不待华家大老爷回复便笑道:“华家的东西……你自然是认得的。”
华家的东西……这话说的有深意的。
华家大老爷的眉头紧皱,道:“林大人,你是明白人,我也不着托词,来的时候韩管事已经将事儿与我说明白了,东西是我们的,这一点我不敢否认,可是大人也知道,双头鲍自来是有价无市,这一对到了我们家除去小民和犬子便再未经过第二人之手。我父子二人就是有了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拿知府大人的性命开玩笑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为了撇清自家的嫌疑,华家大老爷却未将管家的名字说出来。
林致远点点头,沉吟道:“华老爷能否将这东西的来历说明,也好叫本官心中有数。”
“这个是自然,”华家大老爷在路上的时候几乎料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回答的不紧不慢,很有条理,“上个月,有人盛传北瓦市出了个相马的‘伯乐’,专会挑拣千里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家有心做马匹生意,没有这一行当的能手如何得了所以便连夜赶往了京都,果真就在瓦市里寻到了这位老人家,可惜老人家不愿远赴西南,我们舍了大把的银子,在高人家里得了两匹骏马。犬子一时高兴,觉得事情还算顺利,便在京都游历了起来,偶然在一家店里看中了此物,本想着借花献佛,却……”
林致远追问道:“是什么店?”
“是个叫聚宝斋的老字号。”
林致远看向韩胜,“这个聚宝斋你可听说过?”
韩胜直摇头:“京城里的老字号不少,但是没听过这个名字啊,会不会是华老爷记错了?”
华家大老爷肯定的看着林致远:“大人,绝错不了,犬子曾说过,这双头鲍人家并不打算卖,是准备留着供奉头等主子吃的,只是老东家才出了大事儿,家下按定制该茹素一年,这才叫我们捡了个漏。”
韩胜低声道:“大爷,不如叫六安和冠缨两个吧,他们二人以往跟在小唐管家身边,知道的会多点。”不多时,六安等联袂而来,一听韩胜问他们聚宝斋,六安迟疑道:“大爷说的莫非是聚秀斋?这个倒是京都百年的老店。什么聚宝斋,却不曾耳闻。”
华老爷老脸一红,尴尬的咳嗽了两声,“林大人,许是我记错了,这差一字而已。”
林致远笑道:“无碍,若出自聚秀斋,东西必定有保障。”冠缨似乎想到了什么,轻声道:“大爷,我记得以前在京的时候,北静王有个极得宠的侧妃,花钱置办了个店面,好像就叫聚宝斋……对,就是这个名字,北静王还送了帖子给大爷,是我和小唐管事去送的贺礼。”
华家大老爷听到北静王的名号,心中是肃然起敬。
水家是四大外姓王爷之一,多年来在天子身边屹立不倒,靠的就是敏锐的政治嗅觉,以及能征善战的儿子们。
可惜东泰郡王的失势使得四家崩溃了一角,皇上新政渐稳,三家郡王不能不急,冠缨所说的请帖,就是水溶拉拢林致远的一个表现。几年前的水溶刚刚接替老郡王的职位时,绝对称得上是青年才俊,可是放在今天,因为和忠顺王、东泰郡王的那些事儿,水溶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华家大爷坐了一会儿,在其走后,躲身在暖厅的黛玉走了出来,盯着华家大爷消失的背影若有所思道:“看样子,华家的人并没有撒谎。”
林致远笑笑:“没撒谎?这话未必准,只能说大致方向并没有错,没有误导我们。以妹妹的意思,鲍鱼该是在什么时候做的手脚?”
黛玉为难道:“在京城里出问题的可能性不大,华家买东西纯属是偶然,送给咱们更是临时起意的结果,我想不会与北静王府有关,那么就定然是东西到了幽州,而且使计之人还明白华家要送礼的对象之后……才下手的,也或许,咱们只是误中副车。”
林致远正色道:“我稍后打算私下里再查探查探豆子娘的底细,我觉得这个女人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她说两位叔叔蛮横无理,可是谁见过这两个叔叔?打从妹妹在华家的柳绿山庄遇袭,我在筵席上中了毒,似乎在咱们身边总有什么在推动着。我敢断言,幽州城里一定有一股咱们还没掌握来历的力量,他们未必会见得咱们好,暂时没有发难,并不代表今后也是如此。”
兄妹二人一合计,这个豆子娘暂且关上一阵子,只当林家养了一个富贵闲人。双头鲍的事儿好像一个小小的风波,知道的人少之又少。华家与林致远走的更近了,原本还对林致远有些藏掖着的,可如今,众人只看到华家对林家百依百顺,华家大老爷出入官府更加的频繁。
典老爷生怕这种好处都被华家给沾光了,所以催着大太太速速将婚事置办妥当,今后与林致远相处也好有个好听点名分——知府大人的外甥岳家。
看着是挺远的,可是关键时刻能顶用啊。
贾蔷既要忙碌衙役里的新差事,又要每晚回来督促新房的工程,更需要去安抚龄官……原本风度翩翩的贾蔷累的脸色极不正常,像层纸糊住似的,龄官看着心疼,只好将自己的委屈往肚子里咽……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盛夏即将到来,眼瞧着贾蔷的婚期将近,黛玉心心念念的却是……林家送到长公主府的东西,应该到了吧。
第317章 花重锦官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此时的京都正是花娇叶嫩的时候,万物润泽,发荣滋长……一个个花骨朵红艳艳、沉甸甸,极尽所能的绽放。人人都说今年的初夏必然来的早,看着眼前的情景,雨水也甚是丰沛,应该是个丰收的好年头。
人人忙碌着迎端午,街面上的总是飘荡着各种粽子的香气,不过终归离不了那清新扑鼻的箬叶。
皇上今年格外的有兴致,虽然不准备摆设御宴,但是由于林致远那边送来了几十万两的银子,皇帝的内库一下子丰硕了许多,所以出手也越加的大方。御膳房做了几万只馅料十足的粽子,准备分散给各位大臣们,也算是宫里面的一种变相鼓励,皇帝的亲民政策嘛。
离着五月五尚有三四日的工夫,林家的船才抵达通州口岸,韩胜亲自带着拜帖,连莲花胡同的门都没进,直接就往长公主这边奔。
原本的长公主府和驸马府有一墙之隔,薄的能用一个小手指头捅破,但就是这面墙叫两边的人几乎是日日闻声不见人。可此刻……驸马府的牌匾也换了,矮墙也推了,一趟街的大院墙尽是重新刷好的粉白,大门左右两侧各有两只狮子,左雄右雌,很是庄严威武。上面明晃晃的挂着一块五尺有余,三尺见方的门匾,黑底金字,书有“忠杰侯府”四个大字。
有两三个家人端着清水盆子,调和御守盐,正在擦洗石狮子的眼睛,以便看清小人,明辨善恶。有人远远的就见了韩胜带着的车队,早已经是司空见惯,知道这是来送节礼的人,忙喝道:“别往正门来,这里岂是你们能落脚的?”
言语间是半点不客气。
韩胜并未下马,给身旁的小厮吴泓一个眼色。吴泓会意,忙紧上前几步,一拱手,与门子说道:“各位辛苦,咱们是……”
那几个门子不耐烦的摆摆手:“你说你这人,早告诉你别往这边来,难道是我们亲自撵走了你不成?”
吴泓勉强笑了笑,从袖子中掏出早就准备好的散碎银子:“这位大哥,我们大老远来的,这满车的东西不送进去,主家必定是要拿罪我等的,还请大哥往里面通报一声。”
门子并未接东西,冷眼哼了哼,似乎很看不上吴泓手里的银锭子,“来求侯爷的人多了,像你们这种外乡人,没有门路就想贸贸然的见侯爷……真是痴人说梦。”
吴泓不由得低头看了看自己的一身衣着。是有些风尘仆仆,谁叫韩大哥说时间紧迫,到了公主府见了真佛,将来还要立即折回幽州呢,所以下了船,大家连衣裳也没换一换,有点子土腥味也不足为奇。
可是,自己这身衣裳还是妹妹香珊亲手做的,用的是姑娘赏赐下来的杭白绸,质地较薄,手感滑爽,最适合这个时节穿。林家的小厮多半相貌出众,才思敏捷,吴泓穿上这身走在幽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