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帝国1908-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这里,金宰阗才想起一个问题来:这是什么时候,这里又是什么地方?他想这里大概是在拍电影吧,不然,也不会出现这么多清朝的时候才会出现的东西。但金宰阗也不是太确定,于是就问起站在身边的女孩:“我叫什么名字?”
那女孩十分惊异地盯着金宰阗,好像金宰阗做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似的:“皇上,您病了这么些日子,难道连自己的名字也忘记了吗?您的名讳就是载湉啊!”
“哦,宰阗,看来我还是我,没有变成其他什么人,”金宰阗想到,“可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么一个地方呢?”
“皇上——”
又有人开口了。金宰阗这才注意到床边还跪着一个人。这是一个头戴砗磲顶子蓝翎官帽,身穿鹭鸶补子官服的老头子。而那一声“皇上”,就是从老头子的口中说出来的。
他说什么?“皇上”!联想到刚才那个女孩子也是这么称呼自己,还有她出格的举动,金宰阗不禁惊呆了。
这难道是在拍摄清宫戏吗?金宰阗又上下左右仔细看了看,不像啊。没有一台摄像机,也没有拍摄时所需要的灯光、布景,更没有围观的群众,嘈杂的人流。屋子里虽然也有一些人,但他们都各司其职,做事井井有条,连一丝声响都没有发出。
难道金宰阗真的来到了清朝的皇宫?而刚才他们所说的“皇上”——他又四处看了看,没有谁穿着皇袍——难道就是躺在床上的自己了?
金宰阗又想起了黑暗中的那个声音,知道自己将会获得一次新生,可没有想到,他竟然会是以皇帝的身份,出现在清朝的皇宫里。
是幸运还是不幸,现在的金宰阗,还真是说不出来,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金宰阗闭上眼睛想事情的时候,龙床旁边跪着的那个老头子却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开始是说皇帝这次得病有多么凶险,而他的医术又是多么精湛,好几次把皇帝从鬼门关抢救了过来。最后,他才说到:“微臣方才替皇上号过脉了,皇上脉象平稳有力,身体已经没有什么大碍,实在是天下百姓的福分啊!”
看不出,这老头子还有这样的能耐,居然可以跪在地上滔滔不绝地说上半个钟头,完了还不带一点气喘。只是皇帝的身体好不好,关天下百姓什么事呢?难道是这个喜欢自吹自擂的家伙在拍皇帝的马屁?直到后来,金宰阗才知道,他所说的一点也不假,倘若皇帝真的挂——用这里流行的说法是驾崩——了,全中国的老百姓都得给皇帝带孝三年,不许有任何娱乐活动,不许穿红色的衣服,连买的菜都不许带红色,就是卖也得用蓝布套子套起来卖。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老百姓连胡萝卜、红辣椒都吃不上了——卖菜的没钱给这些菜买蓝布套子。
另外,从老头子的言语中金宰阗也听出来了,他是个太医,那么这个“皇上”岂不是久病卧床了?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候,要是康乾盛世多好。康熙足足当了六十一年的皇帝,嫔妃有六十多个,而乾隆也当了六十年皇上,外加四年太上皇,六下江南惹下的风流债数也数不清。如果金宰阗转世的这个皇帝是康熙或者乾隆的话,那不就赚大了!
不过这两个皇帝好像身体都很好,没有长期卧病的经历啊。那么金宰阗转生这个皇上,到底是清朝的哪一代皇帝呢?金宰阗睁开了眼睛,屋中的景物依旧,实在是看不出什么可以显示出时代的存在。整个寝宫里面灯火通明,那一盏盏电灯正在大放光彩。
电灯!
金宰阗终于发现可以标志时代的东西了,心却跌到了谷底。有电灯的时代,总不会是康熙、乾隆年间吧?天啊,金宰阗竟然到了中国最孱弱的晚清时代!那么金宰阗会是晚清的哪一个皇帝呢?是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还是同治、光绪呢?
金宰阗看了看自己的身体,不像是一个毛孩子的样子,那么,就不是宣统皇帝了。而清穆宗同治皇帝死于1875年,那时候电灯还没有进入我国。刚才听那女孩说皇帝的名字叫作宰阗,而和宰阗这两个字同音的,就是载湉,恰好是清德宗光绪皇帝的名字。那么,他转生的就是,历史上最悲惨的皇帝之一,一直被囚禁在瀛台的傀儡,连汉献帝都不如的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了!天哪!命运对金宰阗是何其不公啊。先是自杀,在无边的黑暗当中游荡,现在转世为人,却又成了一个年寿不永的傀儡。
还在金宰阗自怨自艾的时候,旁边又响起了那个银铃般的嗓音:“皇上,皇上……”
金宰阗的心暂时恢复了平静,扭过头看去,原来是那个宫女啊。只是刚才没怎么察觉,这宫女竟然长得这么漂亮:洁白的肌肤胜过冰雪,芬芳的香味浸人心脾,而宫装下面玲珑的曲线更是让人充满了遐思。
咦,金宰阗的鼻腔里边怎么感觉热热的?
他用手擦了一下,是血。天啊,他金宰阗竟然流鼻血了。自己的风度,一下子全没了。她不会怀疑自己有什么不轨的想法吧?
第一卷 叛乱的国度 第十二章 似水清樽照鬓华(二)
(更新时间:2005…5…12 12:12:00 本章字数:2730)
那宫女急忙拿来一块湿毛巾,替金宰阗擦去脸上的血迹。就在她为他擦拭的过程中,幽幽的体香飘入金宰阗的鼻中,圆滚滚的胸部在他的眼前晃来晃去,害得金宰阗的热血又往上涌,急忙闭上了眼睛。
当金宰阗再睁开眼睛的时候,那宫女已经退到旁边伺候,而那个老太医依旧跪在床边垂首肃立。
看着他年纪老大不小了,又跪了那么长时间,金宰阗心里有些不忍,便说到:“朕已经没有什么大碍,爱卿可以退下了,呆会儿到内务府去领一百两银子。”
不知不觉中,金宰阗已经开始改口称呼自己为朕了。
那老头子顿时欣喜不已,连忙磕头退下。领赏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金宰阗和他说了这么久的话,还称呼他为“爱卿”。这也难怪,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六品衔太医,而金宰阗呢,虽然是个傀儡,但怎么说也是大清帝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吧!金宰阗用这么亲切的语气和他说话,他不高兴才怪!
等那老头消失在宫门外之后,金宰阗才转向那个宫女,笑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宫女正在发愣,方才金宰阗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地流鼻血(她不知道都是因为她太漂亮、太性感的缘故啦,还以为皇帝的病情又加重了呢!后来看到金宰阗恢复了正常,才放下心来),一听到金宰阗叫她,连忙一个激灵跪了下来,说到:“奴婢名叫蝉儿,是皇后的贴身侍婢,这几天因为皇上染恙,皇后就命奴婢照顾皇上。皇上以前见过奴婢的,难道现在忘了吗?”
她怎么又像刚才那样跪下了呢,要知道,让一位美女频频下跪,实在是男人的罪过。
“原来是蝉儿啊,真是一个好名字!” 金宰阗随口吟道,“霜华夜永临妆镜,月度鬓云照玉蝉。”
蝉儿听到金宰阗吟的诗句之后,欢喜地说到:“多谢皇上夸奖,不知皇上刚才呼唤奴婢所为何事?”
金宰阗想了想,还是照一照镜子吧。也不知道这光绪皇帝长得什么模样,英俊不英俊,要是一副丑汉面孔的话,金宰阗也不想活了,干脆再自杀一次。于是,金宰阗说道:“蝉儿,朕想看一看自己的模样。”
蝉儿正要去取镜子,金宰阗又叫住了她:“还有,蝉儿,以后你见了朕,不要动不动就下跪,也不要自称奴婢了,好吗?”
“那,那我该怎样称呼自己呢?”蝉儿有些犹豫地说着。
“你就叫自己蝉儿就行了,我喜欢这两个字。”
蝉儿点了点头:“奴……不,蝉儿遵旨。”
这才从旁边拿过来一面镜子,递给金宰阗。
时代果然在进步,晚清的玻璃镜就是比古代的铜镜好,照出人的样子真是细致入微。只是,这镜中的帅哥真的是自己吗?
这是一张白皙素净的脸庞,浓浓的剑眉,挺直的鼻梁,脸上还刻画着中年男人特有的沧桑。的确,这张脸已经不再年轻,但对金宰阗来说,已经是很满足了。要是换到金宰阗前生所在的那个时空,肯定能迷死一大票漂亮女生,他也用不着跳楼自杀了。(前生的金宰阗是有名的三无人员:外表不好看,没有钱,又没有背景。)
“皇上自从得病以来,清减了许多,要是在以前,就更显得英姿勃勃了。”蝉儿一边小声说话,一边轻轻抚摩金宰阗脑后的长辫,“只有这辫子,比以前更乌黑油亮了。”
金宰阗知道,她这是在拿光绪皇帝和自己作比。一个名义上至高无上的皇帝,却被囚禁在小小的瀛台,怎能不一天天憔悴下去呢?
想到这里,金宰阗不禁对这身体以前的主人产生了深深的同情,但愿他能改变光绪皇帝的命运吧!
“蝉儿!”金宰阗轻轻唤道。
“蝉儿在!”看来她已经习惯这个新称谓了。
“今天是什么日子了?”
“皇上昏迷了十多天,今天是十月二十一日(农历)。”
知道了日期,金宰阗对这个时代还是不怎么清楚,必须知道哪一年才好。
“那今年是哪一年呢?”
蝉儿疑惑地看了金宰阗一眼,似乎觉得他这个问题问得奇怪了些,但马上又恢复了常态,可能是以为皇帝患病后忘记了许多东西的缘故吧,毕竟医书里边也有失忆症这一说。她回答道:“回皇上话,今年是光绪三十四年。”
光绪三十四年!金宰阗推算了一下,光绪元年是1875年,那光绪三十四年就是公元1908年,也正是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去世这一年!
不会吧!自己刚刚重生,马上又要挂了?今天是农历十月二十一日,那么公历不就是11月14日吗?(其实一般人在没有历书的情况下,很难根据农历推算公历日子的,作者这里是把金宰阗当成了天才看待的。)光绪皇帝就是在这一天驾崩(也就是通常说的挂掉了)的啊。
金宰阗动了动自己的身体,全身上下的感觉都还不错,不像是马上就要死的样子,而且刚才太医还说了,皇帝大病初愈,除了体力差一点之外,一切正常,除非天上立刻掉下来一块大石头砸死他,或是地上马上开一条缝,涌出岩浆来烧死他,否则他金宰阗没有道理立刻就死啊。可天上掉石头和地上开缝的机会都微乎其微,比中五百万大奖的概率还要低,金宰阗上辈子买彩票连尾奖都从来没有中过,这辈子想来也没有那么倒霉被天上掉下来的石头砸死,被地下的岩浆烧死。
难道是,金宰阗改变了历史?
那么慈禧太后呢?她会不会也随着历史的改变而改变死亡的日期呢?如果她不按照历史上所说,在第二天就死去的话,会给活着的光绪皇帝带来很大困饶的。
但如果慈禧太后真的在第二天死去的话,那么在中国,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上,都由他,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执掌大权了。
所以慈禧太后的生死,对于金宰阗,对于整个中国的命运,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蝉儿,朕要更衣。”
现在的金宰阗,似乎已经进入了皇帝的角色,可以随便命令别人而不感到丝毫内疚了。其实在金宰阗的心目中,是十分讨厌这种人与人不平等的现象的,只不过他身体现在很虚弱,让蝉儿来帮一帮自己,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作者:胡扯,你小子就是想利用这机会吃佳人的豆腐!金宰阗:嘿嘿,让你看出来啦,实在是不好意思。——金宰阗脸红中。)
蝉儿扶着金宰阗坐了起来,又进来了两个宫女,上上下下替他着衣戴冠,收拾停当。
“皇上这是要去什么地方啊?”
蝉儿小声地问道,目前金宰阗还在监禁期间,没有多少地方可供他自由活动。
“朕要去福昌殿,向太后老佛爷请安。”
福昌殿是光绪皇帝可以去的少数地方之一,蝉儿也就放下心来,说道:“皇上摆驾福昌殿!”
她这是朝着寝宫外面的人说的,于是在宫外的一个太监连忙接口道:“皇上起驾!”
这一句话,被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逐渐汇成了一声声巨大的响声,回荡在公元1908年11月14日,这个并不宁静的夜空。
第一卷 叛乱的国度 第十三章 遥夜沉沉如水(一)
(更新时间:2005…5…12 17:39:00 本章字数:2844)
福昌殿是皇太后的寝宫,也就是慈禧太后居住的地方。她住在在福昌殿的西暖阁,殿外有护军守卫,西暖阁是李莲英把门。本来,在光绪初年,皇太后不止慈禧一人,地位比慈禧太后更高的,是当年清文宗咸丰皇帝的皇后,咸丰死后,被尊为母后皇太后的慈安太后。因为慈安太后曾经居住在热河承德避暑山庄养心殿的东暖阁,所以又被称为东太后(慈安太后正式的称号是孝贞显皇后,徽号是慈安端康裕庆昭和庄敬皇太后,姓钮祜禄,是广西右江道穆扬阿的女儿,也是咸丰皇帝的原配,咸丰二年立为皇后),而慈禧太后居住在养心殿的西暖阁,被称为西太后。
慈禧太后是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的生母,也是光绪皇帝的姨母。她的称号是圣母皇太后,要比慈安太后低一级。慈禧太后正式的名号是孝钦显皇后,她姓叶赫那拉氏,小名叫兰儿,身世不详,有好几种说法,有人说她本来是汉人女子,被满族亲贵收留,趁着咸丰皇帝选秀(所谓的选秀,就是现在的选美,不过是选给皇帝一个人的,具体的过程作者后面还会提到)的时机进入皇宫,也有人说她本来就是道台惠徵的女儿,是正经的叶赫那拉氏后裔。但不管是哪种说法,慈禧太后对满清造成的损害都是不容低估的(就汉人女子的说法来说,满族一直欺压汉人,慈禧太后算是扰乱了满族的江山;就叶赫那拉氏来说,当努尔哈赤征服叶赫那拉部落的时候,叶赫部的酋长说,我们叶赫那拉氏哪怕是只剩下一个女人,也要灭亡爱新觉罗氏的江山,慈禧太后也做到了这一点)。她在咸丰元年被选入宫,称为懿贵人,本来只是咸丰皇帝的懿嫔,但因为在咸丰六年三月生下了咸丰唯一的儿子皇子载淳,而被封为懿妃,咸丰七年又晋封为懿贵妃。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文宗病死,遗诏载淳继承皇位,年号祺祥,而由以协办大学士肃顺为首的八位辅政大臣执政。慈禧太后当时和慈安太后的关系还不错,她们联合起来,要求垂帘听政,但被肃顺等人拒绝。慈禧太后等人便同当时正在北京的恭亲王奕圻定计杀死怡亲王载垣、协办大学士肃顺、郑亲王端华,流放其他的辅政大臣,改元为同治,表示和慈安太后共同治理天下。她们实行垂帘听政,执掌实权。
载淳虽与慈禧为母子关系,却一点都不喜欢自己这个专横的母亲。因为不满慈禧,他多次微服出宫,流连于京城的花街柳巷,后来竟然因此得了说不出口的花柳病。
宫中的太医虽然知道皇帝所患何疾,却不敢说出来。要是损害了皇室的颜面,他们的命也肯定不保。只好按照治疗天花的方法来给皇上治病。
本来花柳病并不是什么绝症。在那个年代,比起天花、肺结核这些疾病好治多了。可是药不对症怎么可以治好病人呢?皇帝的病情一天天沉重,下身溃烂居然可以洞见腰肾,终于在1875年病逝。
慈禧太后并没有因为自己亲生儿子的去世而改变争权夺利的心思,这一年,她又立自己的侄儿(也是外甥)爱新觉罗…载湉为帝,并改元光绪。她和慈安太后又开始了垂帘听政。
后来,就连慈安太后也不满慈禧太后独揽大权,向慈禧劝戒了几句,结果反而被慈禧支使李莲英下毒害死了。(慈安太后的死因很可疑,她死在光绪七年,年仅四十五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平时又没有什么疾病,最大的可能就是被毒死的。)
从同治元年(公元1861年)至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慈禧从来没有离开过中国的权力中枢(从同治元年到同治十一年,垂帘听政;同治十二年归政清穆宗,结果他第二年就死了,慈禧太后又垂帘听政到光绪十五年;光绪二十四年,慈禧太后又发动戊戌政变,再次训政,直到光绪三十四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长时期被一个独裁统治者统治,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可如果这个统治者利用手中的权力丧权辱国,那绝对是国家和人民的不幸。
纵观慈禧一生,只为自己的私利,从来不为国家的前途作想。从1861年的《北京条约》,到1895年的《马关条约》,再到1901年的《辛丑条约》,无不对洋人曲意奉承,“尽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几乎把中国的领土主权当干卖尽。说来也怪,每逢慈禧太后做大寿的时候,总有些外国势力要与她过不去。同治十三年,公元1875年,慈禧四十大寿,碰上同治皇帝病死,日本皇军又入侵台湾,使她的四旬寿典不得不在日本人的炮声中草草收场。光绪十年,公元1885年,慈禧五十大寿,又恰恰碰上法国侵略者偷袭马尾军港,福建水师全军覆没,中法战争爆发。光绪二十年,公元1895年,慈禧六十寿辰,又是在甲午中日战争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举办,不久就传来了旅顺、威海失陷,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消息。
难道这个女人,真的是中国的灾星?
金宰阗乘坐着三十二人抬的步辇(也就是轿子,为皇帝专用,步辇分为玉辇、革辇和木辇,玉辇、革辇用得少,常用的是木辇),感觉十分舒坦,不但地方宽大,垫褥柔软,连一点些微的振动也没有,不由得感叹古代的君王就是会享受啊。他离开了中南海瀛台,朝着福昌殿迤逦而行。半路上,他举目看着那沉沉的夜空,不由得心潮起伏,中国的命运即将在自己的手中改变了,而这如水的夜空,就是这场变革的见证!
慈宁宫中也是灯火通明,气氛却十分紧张。慈禧太后已经昏睡一天了,却始终没有醒来过。光绪的皇后亲自在凤榻前伺候着,旁边还跪着一圈儿太医,正焦头烂额地探讨着太后的病情。
光绪的亲弟弟,新一代的醇亲王载沣也来了。他的亲王爵位也是靠光绪皇帝得来的。清朝皇室贵族的爵位分为功封和恩封两类,功封是凭借军功得来的,可以一代代世袭下去,称为世袭罔替,比如前面提到的郑亲王、怡亲王;恩封则是因为受封的人与皇帝具有亲缘关系得来的,虽然也可以世袭,但每一代的爵位都要比上一代低一等。醇亲王本是恩封,但由于上一代的醇亲王(即醇贤亲王)是光绪皇帝的亲生父亲,生下皇帝也算是大功一件,于是恩封变成了功封,这亲王爵位也就世袭罔替了。
载沣的旁边站着一个奶娘,怀里抱着一个三岁(虚岁,实岁是两岁半)小男孩,他就是光绪的侄儿,载沣和福妞的儿子爱新觉罗…溥仪,也是慈禧太后亲信荣禄的外孙。他们都是奉皇太后的旨意进宫的,却不知太后找他们来所谓何事,载沣已经在慈宁宫里面恭候了一整天。在太后的病榻前,他不敢随意行动,结果是一天水米没沾牙,此时正是饥肠辘辘,疲惫不堪。
可是太后依然没有醒转,福昌殿的西暖阁门口却传来了太监李莲英的一声呼喝:“皇上驾到!”'手机电子书网 Http://。。'
除了皇后,没有人料到,来的人居然是皇帝。大家心中都十分疑惑:皇上不也是重病在身吗(其实是中了斑蝥素的毒,斑蝥素主要造成肾脏的损害,一般人看起来就好像是肾病,光绪皇帝本来就肾虚,所以人们就以为他只是病重而已,没有人想到他其实是中了陈莲舫下的毒),现在怎么会到福昌殿来呢?但皇帝来了,尽管这个皇帝没有什么权势,但出于君臣的礼节,没有人敢怠慢皇帝,众人连忙匍匐在地,恭谨地说到:“臣等恭迎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着眼前跪着的一片人影,金宰阗走进了西暖阁,说道:“免礼,众爱卿平身吧!”
第一卷 叛乱的国度 第十四章 遥夜沉沉如水(二)
(更新时间:2005…5…13 11:30:00 本章字数:2593)
众人这才站了起来,而金宰阗,也才看清了众人的面容。皇后是一个风韵犹存的中年贵妇,面貌姣好,只是面色差了些,可能是太后和皇帝的病情严重,使她操劳成这个样子了吧。旁边站着一个年轻的亲王,头戴三层金龙顶朝冠,红宝石顶子,上有八颗大东珠,身穿四团五爪石青金龙褂,面容与金宰阗倒有几分相似,应该就是光绪皇帝的亲弟弟醇亲王载沣;而那躺在奶娘怀中的小孩儿,不用说,就是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不过因为金宰阗的缘故,可能永远也当不成皇帝了——,爱新觉罗…溥仪了。
匆匆扫视了众人,金宰阗来到了太医中间,问道:“太后的病情怎么样了?”
一般人看来,皇帝似乎是在关切皇太后的身体,其实金宰阗是想打听慈禧什么时候升天。这些太医中,就有陈莲舫在里面,他看见光绪皇帝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吓了一大跳,心道:这皇帝中了毒,应该没有活下来的可能性啊,此刻出现在福昌殿,是怎么回事,难道是天意,老天要为皇帝撑腰不成?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自己岂不是逃脱不了天谴吗?想到这里,陈莲舫的身体一下子瘫软了。
“回禀皇上,”另外一个太医大着胆子说道,“太后素体肝肾阴虚,肝阳偏亢,而五志过极,心火偏盛,结果肝阳暴涨,阳热上干,再加上痰火,上扰清空而致昏迷……”
听到这里,金宰阗就明白了,慈禧是由于肝衰竭后肝性脑病导致的肝昏迷,病情确实十分凶险,于是说道:“众爱卿务必小心行事,疗治太后沉疴,朕自有重赏。”
太医连忙谢恩,金宰阗又走到皇后面前,礼节性地向她笑了笑。这一笑,使得皇后一下子甜到了心里,原来光绪皇帝对她一直都十分冷淡,甚至吝惜给她一个笑容。现在金宰阗这么“亲切”地朝她一笑,使得她的神智几乎要为皇帝痴迷了。
还在皇后神情恍惚的时候,金宰阗跪了下来,朝凤榻上那个七十三岁的老虔婆施礼说到:“儿臣给亲爸爸(慈禧是光绪皇帝的亲姨妈,但她却让光绪叫她亲爸爸,以便于控制光绪)请安!”
也许是金宰阗刚才进来是声势大了一些,慈禧居然从昏迷当中幽幽醒转。她挣扎着睁开了眼睛,朝金宰阗看了过来:“是你吗,皇帝?”
这时,金宰阗看清了慈禧太后的脸。在以前,他曾经看到过慈禧的照片,便急切地寻找心目中那熟悉的形象。与照片上不同,她明显衰老了许多,时间在她的脸上无情地留下了岁月流逝的痕迹,也平复了金宰阗为光绪皇帝复仇的渴望,压下了愤怒和厌恶的冲动,这是一件快乐的事情。金宰阗曾经极度憎恨这个女人,可现在他的心情,却只是同情她的极大病痛,强烈渴望忘却和原谅她对光绪皇帝、对民族、对国家造成的一切伤害——强烈渴望和好,并在亲善中握手。这就是仁爱:将自己的同情从喜欢的人扩展到自己憎恶的人。
“是的,正是儿臣,你感觉好点了吗,亲爸爸?”
慈禧闭上了眼睛,从她的表情看来,她正在忍受极大的痛苦,不知是由于疾病,还是因为金宰阗的突然到来。她不安地辗转着,拉过被单把身子裹起来,金宰阗的胳膊肘正好搁在她的一个被角上,把它压住了,她马上恼怒起来。
“跪直了!”她说,“不要紧紧地抓住被子来烦扰哀家——你真的是皇帝吗?”慈禧太后发怒的时候是很可怕的,有一次她和一个小太监一起下棋的时候,小太监吃了她一只马,说道:“老佛爷,奴才杀了您一只马。”慈禧太后马上就不高兴了:“好嘛,你杀哀家一只马,哀家要杀你全家!”当场就把小太监拖出去乱棍打死了。
不过她现在发怒却吓不住金宰阗,他说道:“儿臣正是爱新觉罗…载湉。”
“你给哀家添的麻烦,多得谁也不会相信。为了你,哀家的亲妹妹同哀家闹翻了,哀家的侄女守了一辈子活寡。可是哀家并不恨你,你知道为什么吗?”
金宰阗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还不是为了我们大清帝国,为了我们满族的江山!”慈禧深吸了一口气,才继续说道,“本来你的身体差,又一直重病缠身,哀家这才把你亲侄儿叫进来,准备让他在你百年之后,继承大清的基业;可现在你的身体转好了,你年富力强,又有二十多年的从政经验,由你执掌朝政,总比你侄儿好得多。”
听了慈禧太后一席话,金宰阗才发现,原来慈禧并不是只为她自己,对她来说,满清的江山更重要。如果满清江山在她的手里灭亡了,叫她死后怎样去面对大清王朝的列祖列宗?
“皇帝,还有一件事哀家得告诉你。”
“亲爸爸请讲!”
“你亲政之后,一定要小心袁世凯!”慈禧咳嗽了一会儿,小声对我说,“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六镇,既是我大清江山的柱石,也是我大清江山的隐患,皇帝明白这是为什么吗?”
金宰阗当然明白慈禧说的是什么意思,她早已感觉到来自袁世凯的威胁。废黜溥儁后,起初慈禧太后也确曾扶持过奕劻,真的想让载振承继大统,让奕劻父子对付袁世凯,或许能抑住袁的势力。没想到袁世凯这条毒蛇已紧紧地缠住了奕劻,奕劻甘心为其卖命,情势不可逆转。从今天她最好的努力看来,已很难把奕劻和袁世凯分开,所以她很庆幸她自己几年前预作的安排,她钦佩起自己的高明、自己的眼光来。几年前袁世凯的势力在膨胀的时候,她才感到她犯了个大错误,不该让袁世凯训练新兵,给他这么大的权力。她时刻在寻找着补救错误的措施。首先,她要逐一地、慢慢地削去袁世凯的军权,没有了军权,袁世凯就成了拔去了毒牙的眼睛蛇;其次,立的储君不能和他有任何关系或隐藏的亲近关系,不然,必然被大奸巨猾的袁世凯所哄骗。那么谁是最痛恨袁世凯的人呢?当然是光绪。
实际上,灭亡清王朝统治的,不是孙中山的同盟会,而是袁世凯的北洋新军!于是金宰阗点了点头,说:“太后放心,儿臣明白。”不过,他还是有一件事情不知道,就是袁世凯不久前还企图毒死光绪皇帝。
“哀家知道你和袁世凯有仇,你可得小心提防着他,千万不要忘记郑昭公的教训。”郑昭公名叫姬忽,是一个贤能的国王,他知道高渠弥这个人很坏,又与高渠弥有仇,却没有治高渠弥的罪,结果高渠弥后来反而把郑昭公给害死了(详情请参见《左传》和《史记》,看《东周列国志》也成)。
“儿臣不是汉献帝,袁世凯也做不了曹操!”
“那好,好……”慈禧喉咙里发出一连串的响声,突然接不上气来了。
“太医,快!”金宰阗见情况不妙,连忙叫来太医。
太医们急急忙忙围了过来,有的探鼻息,有的按脉搏,有的下针,忙了半天,一个太医转过身来,沉声对金宰阗说道:“皇太后凤驭宾天了!”
第一卷 叛乱的国度 第十五章 青山遮不住(一)
(更新时间:2005…5…14 8:46:00 本章字数:2300)
皇太后驾崩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紫禁城,而皇帝康复的消息也传到了每一个太监、宫女的耳中。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伴随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