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帝国1908-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已经到了么?”金宰阗转过身来,对着文璧说道,“真的就在这一片蔚蓝的大海波涛中么?”
文璧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他也参加过大东沟海战,熟悉这里每一片海域,不过,在他回答的过程中,发现金宰阗的眼睛里面仿佛闪烁着水光。
由于在航行的途中,文璧已经详细地向金宰阗讲述了当年海战的情况,所以这位皇帝陛下也没有再多问什么,只是直截了当地说道:“既然到了,那么就开始吧!”
海面上的六只军舰改变了编队的方式,它们以海上阅兵的方式,以“海天号”为前导,“肇和号”继之,三艘驱逐舰居中,“太仓号”补给舰跟随的队形,缓缓驶过这一片海域。
“挂满旗!”
随着旗舰“海天号”的命令下达,六艘军舰挂上了满旗。满旗悬挂于两桅横桁之间,并分别连接到舰首、尾旗杆,两桅顶各挂国旗一面,舰首、尾旗杆各挂海军旗一面。另外还有信号旗,信号旗有5种规格。分为1号、2号、3号、4号、5号。1号最大,5号最小。一套信号旗有46面。其中,26面字母旗、10面数字旗、4面方向旗、3面代旗、1面执行旗、1面答应旗、1面国际答应旗。数字旗为三角形旗,字母旗中有方形旗和燕尾旗,答应旗与国际答应旗为梯形旗等。满旗的排列是两方一尖。方旗是指长方形的旗子,尖旗是指三角形旗子,燕尾旗可作方旗用,梯形旗也叫长旒旗,可作尖旗用。这一次,所有军舰上的信号旗都是用的2号旗,加上国旗、海军旗,每艘军舰共挂旗67面。
“鸣礼炮!”
以“海天号”为先导,六艘军舰的各式火炮齐鸣二十响,代表着黄海海战二十周年。
礼炮鸣放完毕之后,金宰阗在众人的注目中宣读了中华帝国皇帝敕令:“……其人等公忠体国,壮烈无比,堪称海军军魂,固敕封丁汝昌为中华帝国一等武英公爵,追赠海军元帅军衔,授予一等铁血蟠龙勋章,授左柱国,特进光禄大夫;敕封林泰曾为二等武英公爵,追赠海军上将军衔,授予一等铁血蟠龙勋章,授右柱国,特进荣禄大夫;敕封刘步蟾为二等武英公爵,追赠海军上将军衔,授予一等铁血蟠龙勋章,授右柱国,特进荣禄大夫;敕封郑世昌为一等武英公爵,追赠海军上将军衔,授予一等铁血蟠龙勋章,授柱国,特进荣禄大夫;敕封林永升为一等武英侯爵,追赠海军中将军衔,授予一等铁血蟠龙勋章,授柱国,光禄大夫……”
“献花!”
在甲板上舰员的注目中,中华帝国皇帝的四名侍从武官,将一个直径达两米的花环抛入了海中,海面上波涛滚滚,花环随着波涛而起伏,上面写着:“甲午海战中的民族英雄永垂不朽!”,落款是:中华帝国皇帝,中华帝国国会,中华帝国政府,中华帝国国防部,中华帝国总参谋部,中华帝国海军司令部。
“敬礼!”
全体舰员,立正敬礼,同时响起了国歌的声音:“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国歌完毕,汽笛长鸣,六艘军舰围绕着刚才抛入海中的花环航行了一圈又一圈,却始终不愿意离去……
作者新作《大唐英雄》隆重推出,敬请观看。
第三卷 日出东方 第九十一章 私生子
(更新时间:2005…10…28 9:18:00 本章字数:2236)
她上了一艘非常不同的船。这是一艘生了锈、油漆斑剥、尽是蟑螂的沿海岸行驶的巴拿马货船,名叫“耶稣基督号”。它正停靠在仙台海港的一个码头上进行修理,人们认为它要开往九州,实际上它要去东京。自从她上船以来,这一星期里总是起着风暴,这艘破。船免不了要晃动。它向石码头倾斜着,锚绳随海潮涨落,拉得很紧,而当波浪起伏涌过防波堤时,它就颠簸摇摆。
韦雪荻带着她的婴孩坐在狭窄的后甲板上一面飘扬着的旗子下,旗子很脏,左上和右下的白色底子嵌着红色和蓝色的五角星,而左下和右上则是蓝色和红色的底子。白色象征和平;红色和蓝色分别代表原巴拿马的自由党和保守党,这两色在国旗上的位置,表示两党联合起来为民族的利益而奋斗。两颗五角星分别象征忠诚和力量。这面国旗是由巴拿马第一任总统曼努埃尔•;阿马多尔•;格雷罗设计的。不过,这艘货船的船主未必知道这面旗帜的意思,正如这位满口“哟西”、“梭嘎”、“八格牙鲁”的黄皮肤猴子不会唱“欢呼声起自联邦的战地,终于获得了最后的胜利,荣誉闪耀着灿烂的光华,照亮新生的国家。必须用一块面纱来掩盖过去的髑髅地和十字架,让那和谐的光辉把蓝天到处装点得容光焕发。按着美妙的歌曲的节奏,‘进步’翩翩降临你的家。两座大海怒吼在你脚下,重任在肩,你前程远大”这首歌一样。
有一度天色晴朗,韦雪荻就带他出来坐在下午的阳光中。留着仁丹胡子的男人们和披着围巾的女人们都围拢来,赞叹不已。在“耶稣基督号”上有一些瘦瘦的、眼神忧郁的孩子,而金溥瑜则是唯一还得抱在怀里的娃娃。他倚偎在她膝上看着四周,活泼的黑眼睛在寒风中眨巴着。
“哦,真是幅朝拜圣婴图,”负责保护韦雪荻母子的总参谋部第二部(情报部)成员申学谊说,他呼出来的气冒着白烟。“活生的朝拜圣婴图。亲王殿下成了一个迷人的圣婴基督。”
申学谊所说的亲王殿下是指金宰阗和韦雪荻的儿子金溥瑜。虽然皇室会议并没有明确这个私生子的身份,但依据《中华帝国皇室典范》,金溥瑜早晚会得到亲王封号的。
韦雪荻咕哝道:“我则是一个精透了的不合格的圣母。”
“不合格么?不,我的尊敬的皇妃殿下。”申学谊裹在藏青色的旅行斗篷里,灰色的帽子低低地戴在头上。他安详地摸着整齐的胡子。“很合格,我要说,面孔、身材和出身种族都合格!”
在倾斜着的甲板上的其它地方,日本人挤满了走道,他们正由臭气熏天的舱房里蜂拥而出,到阳光下散步。他们拥挤着走过救生艇、板条箱、木桶和甲板上的建筑物,或是聚在舱口,七嘴八舌地交谈着,讲日语的人居多。只有申学谊和韦雪荻盖着毯子坐在躺椅上。这次东京之行的组织者神田一夫由舱底把这些椅子挖了出来,虽说长了霉,又被耗子啃过,倒也还能用。婴儿崇拜者们渐渐散去,尽管散步的人不断地膘他们一眼。那两个中国人的四周都留出一点生锈的铁板,这是人们对他们表示尊敬,特意空出来的。申学谊上船后就被认为是“伟大的中国作家”。他很少对什么人讲话,这只有使他的形象更高大。
韦雪荻朝远在海湾对岸的两座小岛挥了挥手。“看松岛湾啊!这么明显清楚,还是头一回哩!”
日本有三大绝景:松岛、宫岛和天桥立,并称“日本三景”。松岛位于仙台湾中部,景区包括30公里的海滨和湾中260余个小岛上。岛上怪石嶙峋、洞穴密布、松柏蓊郁,有全国闻名的“松岛四观”(指富山的“丽观”、大鹰森的“壮观”、扇谷的“幽观”、多闻山的“伟观”)和松岛八景(雄岛夕照、瑞岩晚钟、霞浦归雁、盐釜幕烟等)。
“游览仙台的好时光咧!”申学谊说。
“仙台!”韦雪荻指了指一个胖胖的警察,他穿着一件绿色的大衣,正在码头上巡逻。“我们一下跳板就会被逮住的。”
“这我完全明白。”
“反正仙台是非常差劲的。你认为是吗?冬天的仙台冷得出奇,蚊子却还很多,旅馆包办犯人的伙食,每天还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哼,没有仙台和那些下咽的芋梗汤,我一样生活。”
韦雪荻明显是吃不到葡萄却嫌葡萄酸,其实与她所说的恰好相反,仙台是一个十分美丽的城市。至少,比起他们这一次远行的目标,东京,要显得有情趣得多。
仙台是从中国来的。这个城市本来叫“千代”,很久以前,藩镇聚会,有人吟了一首中国诗:“仙台初见五重楼”,大家称好,决定为城市改名,取海外仙山、天上楼台的意思,从此“千代”便叫做“仙台”了。
仙台位于宫城县中部,在本洲的东北,一八八九年改建为市。根据《东北灾害志》和《宫城县史》的记载:一九○四年和一九○五年,寒潮袭击这个地带,造成了农业生产的歉收,韦雪荻所谓“冷得出奇”,同纪录里说全年平均气温不到摄氏十一度相吻合。居民九万三千人,生产不很发达。仙台虽小,却是东京以北一个文化城市,许多方面同东京相衔接。比如说吧,驻扎在东京的是陆军第一师团,仙台是第二师团;东京有第一高等学校,仙台有第二高等学校。仙台医专便是以第二高等学校医学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大门口还挂着两块牌子:右首是第二高等学校,左首是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并且两校合用着同一个大礼堂和风雨操场。
而东京,东京也的确是一个好地方,曾经的江户,幕府所在之地,繁华不在京都之下,即便是频繁发生的火灾,也有一个美丽的名字“江户之花”,还有上野,乃是东京最有名的地方,而现在,也刚好是樱花烂漫的时候。韦雪荻从报纸上得知金宰阗将要访问东京,便巴巴地带着儿子,从北海道的涵馆乘船赶来了。
第三卷 日出东方 第九十二章 秋津(一)
(更新时间:2005…11…3 20:10:00 本章字数:2116)
当金宰阗踏上东京的土地时,正是上野樱花烂漫的时候。
1914年4 月1 日,日本东京港。
中午时分,6艘悬挂着青天黄龙满地红国旗的军舰,鸣着汽笛,在灿烂的阳光下鱼贯驶入东京港。它们是中华帝国海军第一特别混成编队的装甲巡洋舰“海天号”、巡洋舰“肇和号”,驱逐舰“飞鹰号”,“建威号”,“建安号”,补给舰“太仓号”。
这六艘军舰,是目前中华帝国海军的精华所在,军舰上的官兵,也是中华帝国海军的精英。六艘军舰挂上了满旗,鸣放了礼炮之后,在日本海关总署的引水船引导之下,缓缓地靠向了岸边。
港内风平浪静,各种轮船、木船不往如梭。军船驶过时,可以看见大小小的日本船上的人都正抬头惊讶地注视着这几艘中国军舰。不远处码头,海滩和海边浅浅的山峦上,也站满了一群群日本人,正在对进港的中国军舰指指点点。
这是中华帝国海军第二次访问日本,上一次是在1886年8月,北洋海军装甲战列舰“镇远号”、“定远号”,
装甲巡洋舰“济远号”和练习舰“威远号”访问日本长崎。那时候的北洋水师,是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六位的庞大海军舰队,而那时候的日本海军,还没有与北洋水师相抗衡的实力。单单是装甲战列舰“镇远号”、“定远号”,就可以与当时的日本海军匹敌。自中国购买“定远”、“镇远”两舰后,日本人又妒又恨,海军学习以这两舰为首选攻击目标,平民饭后荼余也常常谈论如何击沉这两舰,甚至小学校里也有“打沉定远、镇远”的游戏。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自打甲午海战之后,中日两国海军的力量对比就掉了一个个儿。先不说日本海军强悍的八八舰队的实力(八艘战列舰,八艘战列巡洋舰)令中国海军难以望其项背,就是先前的北洋水师,中国海军也赶不上。单单是装甲战列舰“镇远号”、“定远号”,总吨位就超过了目前六艘军舰的总合。
六艘中国海军军舰小心翼翼地在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军舰之间穿行,与身边的大家伙比起来,这六艘中国军舰好似受了委屈的小媳妇,不但日本军舰上的水兵们看得哈哈大笑,就连海港中的渔夫,眼神里都对中国军舰充满了鄙夷。
领头的中国军舰是装甲巡洋舰(虽然在日本人看来,这样的装甲巡洋舰连他们的轻巡洋舰也比不上)“海天号”,它也是这一支中国海军特混编队的旗舰,上面挂着编队司令文璧海军准将的将旗。文璧当年是“济远号”上的枪炮官,也曾经在二十八年前访问过日本,那时候虽然没有现在的官衔,但文璧却感觉当时自己更有自豪感。
“鸣笛吧!”文璧从回忆当中回过神来,命令道。
“呜——”装甲巡洋舰“海天号”拉响了汽笛,其余五舰也跟着鸣笛,嘹亮的汽笛声在港湾回荡,向码头上欢迎的人群提示军舰抵达。
“奏乐!”在外务省礼宾司官员的主持下,码头上响起了嘹亮的音乐声。演奏音乐的是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军乐团。在音乐声里,日本帝国内阁外务省大臣(外相)大隈重信和联合舰队司令官东乡平八郎海军海军元帅走在了欢迎队伍的前面。
“他们到了!”大隈重信笑道。他是“大隈主义”的提出者,一向都被认为是对中国友好的人士。大隈重信认为日本以前学习了中国很多东西,现在正是报恩的时候。据保守统计,截至1914年,中国到日本的留学生高达四万多人。只可惜,日本不想做个好老师;中国留日学生也不是好学生。中国留日学生在日本受到的最大影响是日本人狂热的民族主义意识,却没有学到民主、自由、平等的文明精神。
“这帮支那人,又出来献丑了。”东乡平八郎跟着说道。
“元帅先生,请注意你的言词,”大隈重信道,“虽则支那不过是个衰弱的老大帝国,但当年拿破仑也说过,中国是一只沉睡的狮子,千万不要将它吵醒了。”
“那我们就在它醒来之前,就干掉它!”
“元帅先生,你说的没错,睡狮变成醒狮之前,是没有战斗力的,这时候,连鬣狗也可以咬死它!不过,与其让鬣狗来争抢,不如落到另外一只狮子手上!”
“而我们日本,就是那另外的一只狮子!”东乡平八郎骄狂地说道。'手机电子书网 Http://。。'
“元帅先生,听说你和这支支那舰队的指挥官是老相识?”
“没错,外相阁下,十年前,我还是浪速号快速巡洋舰舰长的时候,文璧就是济远号的枪炮官了。不过,正是我们第一游击队,击沉了济远号。”
“哈哈,支那人怎么选了一个败军之将来当指挥官,若是我们大和武士,早就切腹自尽,拿出肠子卤烧腊给上司下酒了。”
“那是因为支那无人了。所谓‘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正当两个大日本主义者满脑袋子手淫思想,在话语里面意淫中国的时候,以“海天号”装甲巡洋舰为首的中国舰队抵达了码头,舷梯一放下,金宰阗就在陆征祥的陪同下,走了下来。
外相大隈重信和东乡平八郎元帅停止了对话,来到仪仗队的前面,迎接中华帝国皇帝金宰阗。
金宰阗并不认识大隈重信和东乡平八郎,但一看到东乡平八郎的元帅军服,他就十分不快。唯一使金宰阗感到快意的,是东乡平八郎个子不高,裹在难看的日本海军元帅军服里,用中国一句成语形容,就是“沐猴而冠”。而金宰阗的陆海军大元帅礼服,是仿自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帅军服,穿在身上,帅气无比。
第三卷 日出东方 第九十三章 秋津(二)
(更新时间:2005…11…10 10:46:00 本章字数:2176)
正当两个大日本主义者满脑袋子手淫思想,在话语里面意淫中国的时候,以“海天号”装甲巡洋舰为首的中国舰队抵达了码头,舷梯一放下,金宰阗就在陆征祥的陪同下,走了下来。
外相大隈重信和东乡平八郎元帅停止了对话,来到仪仗队的前面,迎接中华帝国皇帝金宰阗。
金宰阗并不认识大隈重信和东乡平八郎,但一看到东乡平八郎的元帅军服,他就十分不快。唯一使金宰阗感到快意的,是东乡平八郎个子不高,裹在难看的日本海军元帅军服里,用中国一句成语形容,就是“沐猴而冠”。而金宰阗的陆海军大元帅礼服,是仿自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帅军服,穿在身上,帅气无比。
“这位是大日本帝国外务大臣大隈重信,这位是大日本帝国海军联合舰队指挥官东乡平八郎元帅,这位是……”陆征祥殷勤地向金宰阗介绍前来迎接的日本官员。
“这帮该死的日本鬼子!”金宰阗心中暗暗骂道,脸上却保持着微笑和大隈重信等人寒暄。
东乡平八郎元帅请金宰阗检阅了日本海军仪仗队,就开始了奏两国国歌的仪式。
按照礼仪,奏国歌的时候应该先奏来访国家的国歌,以示对来访国家的尊重。可是,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日本海军联合舰队首先奏响的,竟然是日本国歌《君之代》。
随着音乐声起,大隈重信、东乡平八郎以他们那特有的难听的日本腔调,唱起了世界上最难听的国歌:“我皇御统传千代,一直传到三千代,直到鹅石变卵石,直到卵石长青苔……”
一旁的金宰阗铁青着脸,一言不发,直到中华帝国国歌《精忠报国》那嘹亮的音乐声响起,他才舒缓过来。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不但金宰阗大声地唱着,而且整个中国舰队,所有的人,包括将军、大臣、校官、侍从、水兵们,都跟着金宰阗大声地歌唱:“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这歌声雄壮,这歌声威武,这歌声唱出了中国人民的自豪与不屈的爱国精神,这种爱国精神,不但震撼了在场的日本人,也影响了迎接中国皇帝、中国舰队来访的华人、华侨和留学生,他们也跟着唱了起来:“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嘹亮的歌声,汇成了巨大的洪流,掩盖了日本人的歧视、不满与卑鄙的举动,也使得堂堂大日本帝国海军元帅东乡平八郎脸色难看起来,尤其是当他看到中国军舰上的信号旗降下来,由满旗变成代满旗的时候,他的脸色就更差劲了。
代满旗虽然只比满旗多了个代字,与满旗却有很大的分别。代满旗总共只需要挂两面国旗和两面海军旗,而满旗却需要挂旗六七十面,在气势上,代满旗就差了许多。而且,按照海军礼仪,来访的舰队是需要挂满旗,直到离港,才换成代满旗的。
“皇帝陛下,”东乡平八郎不满地问道,“为何你的舰队挂了代满旗,而不是满旗?”
对于东乡平八郎咄咄逼人的问话,金宰阗不屑一顾,他装作听不懂,示意文璧来回答这个问题。
海军准将文璧,对于跟随金宰阗出访,本来没有什么特殊的想法,可是,当他面对东乡平八郎的时候,心里面的不快就产生了。当年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文璧和东乡平八郎是同学,而如今,人家已经是海军元帅,而自己不过是个小小的海军准将,与人家的距离,就如同中国那点可怜的海军与日本海军的距离。更何况,在甲午海战中,正是东乡平八郎所在的第一游击队击沉了文璧的座舰“经远号”,正所谓新仇旧恨交织在一起,让他如何高兴得起来。
好在仇人相见,也不必分外眼红。文璧面上带着僵硬的微笑,向东乡平八郎解释道:“对不起啊,元帅先生,你也知道,我们中国海军的军舰都是又老又旧的军舰,设备老化,升挂信号旗的设备不幸坏掉了,所以只好挂代满旗了。”
“那也不至于六艘军舰都挂代满旗吧?”
“不幸的是,我们六艘军舰的升旗设备都坏了。这虽然看起来是奇迹,可却是实实在在的事实。真是很不幸啊!”
东乡平八郎当场就想嗤之以鼻,但顾虑到外交上的影响,到底还是忍住了。
接下来是接见华人、华侨和中国在日留学生代表。其实在那个时候,中国派遣到日本的留学生是很多的,其中大多数是官费留学生。这些人,在日本学习各行各业的都有,但多数以法律、政治、军事为主,像鲁迅那样学医的人就不多,至于学文学的就更少了。
金宰阗面带着微笑,一一见过了几位代表,然后又对着欢迎的人群说道:“今天晚上,在中华帝国驻大日本帝国公使馆将举行晚宴,请各位准时前往。朕在这里就先谢谢大家了。”
接着,他就在众人的欢呼声里,坐上中国公使馆准备的马车,向下榻的中国公使馆绝尘而去了。
第三卷 日出东方 第九十四章 秋津(三)
(更新时间:2005…11…11 8:40:00 本章字数:2309)
韦雪荻也在欢迎金宰阗的人群里,但她身为一个弱女子,又怀抱着一个五岁大的孩子,虽然申学谊费尽力气为她挤开人群,她却没有办法靠到金宰阗的身边,只能在远远的地方,手指着金宰阗对儿子说道:“看吧,那个身穿大元帅军服,最帅气的男子就是你爸爸!”
“爸爸?”
金溥瑜似乎对这位父亲没有一点好感。这也难怪,谁让这位名义上的父亲从来没有尽过做父亲的义务呢?
“亲王殿下,”申学谊说道,“你的父亲就是这位中华帝国的皇帝,以后你的富贵就全靠他了……”
申学谊说了些什么,韦雪荻一点也没有听清楚,她只是觉得,自己和这位曾经夺走了自己贞操的中年男子,离得越来越远了。
当天下午,中华帝国皇帝,陆海军大元帅金宰阗;中华帝国内阁外交国务大臣陆征祥;中华帝国驻日本特命全权公使章宗祥;中华帝国海军第一特别混成编队司令,海军准将文璧;中华帝国“海天号”装甲巡洋舰舰长,海军上校陈策等人出席了日本帝国大正天皇主持的欢迎典礼。
身为东道主的大正天皇首先发言:“大日本帝国是支那的友好邻邦,今日支那皇帝金宰阗等访问我大日本帝国,显见共存共荣之伟大理想。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朕深鉴于世界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愿意与支那共存共荣,盖谋求帝国臣民之康宁,同享万邦公荣之乐;斯乃皇祖皇宗之遗范,亦为朕所眷眷不忘者。此朕所以饬帝国政府接受支那皇帝访日者也。朕于兹得以维护邦交,信倚尔等忠良臣民之赤诚,并常与尔等臣民同在。若夫为情所激,妄滋事端,或者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因而迷误大道,失信义于世界,此朕所深戒。宜举国一致,子孙相传,确信神州之不灭。念任重而道远,倾全力于将来之建设,笃守道义,坚定志操,誓必发扬国体之精华,不致落后于世界之进化。望尔等臣民善体朕意。……”
大正天皇每念一句话,金宰阗就在心中默念一句“放屁!”或是“狗娘养的倭寇!”,日本从来没有放松过侵略中国的野心。
这个该死的大正天皇,每一句话都是“支那”不离口,明显是对金宰阗的侮辱和蔑视。
他想起光绪二十年对日本的宣战诏书“朝鲜为我大清藩属二百余年,岁修职贡,为中外所共知。近十数年来,该国时多内乱;朝廷字小为怀,叠次派兵前往勘定,并派员驻扎该国都城,随时保护。本年四月间,朝鲜又有土匪变乱,该国王请兵援剿,情词迫切;当即谕令李鸿章拨兵赴援,甫抵牙山,匪徒星散。乃倭人无故派兵突入汉城,嗣又增兵万余,迫令朝鲜更改国政,种种要挟,难以理喻。我朝抚绥藩服,其国内政事向令自理;日本与朝鲜立约,系属与国,更无以重兵欺压,擅令革政之理。各国公论,皆以日本师出无名,不合情理,劝令撤兵,和平商办;乃竟悍然不顾,迄无成说,反更陆续添兵。朝鲜百姓及中国商民日加惊扰,是以添兵前往保护。讵行至中途,突有倭船多只,乘我不备,在牙山口外海面开炮轰击,伤我运船。变诈情形,殊非意料所及!该国不遵条约,不守公法,任意鸱张,专行诡计,衅开自彼,公论昭然。用特布告天下,俾晓然于朝廷办理此事,实已仁至义尽;而倭人渝盟肇衅,无理已极,势难再予姑容。着李鸿章严饬派出各军,迅速进剿,厚集雄师,陆续进发,以拯韩民于涂炭;并着沿江、沿海各将军督抚及统兵大臣,整饬戎行,遇有倭人轮船驶入各口,即行迎头痛击,悉数歼除,毋得稍有退缩,致于罪戾。将此通谕知之。钦此。”这份诏书,读起来令人慷慨激昂,使人热血沸腾。
假如那一场战争是中国打赢,那历史绝对不会是现在这副模样,只可惜,当时的清政府太腐败了,否则,怎么会被日本这样的卓尔小国击败?
“……至于帝国政府之所以合并韩国,”大正天皇的话语依然在大厅里回响,“是因为韩国政府已经无法统治其人民,朕念及其民疾苦,欲布皇恩于四方,故与韩国合并,泽被其民。今日尤应本著皇道大精神,首先确立以日韩支为其一环的大东亚共荣圈……”
大东亚理念由来已久,其理念创始人佐藤信渊(1769-1850)曾说过:“皇国欲开拓他邦,必先吞并支那国。如果强大的支那尚且不敌我皇国,更何况其它夷狄乎。”他的扩张思想为近代日本大陆政策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他的一些主张也被后来的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付诸于构建“大东亚共荣圈”的实践中。
看来这大正天皇也对此念念不忘呢!
“哗哗哗!”一阵鼓掌声将金宰阗从思索中唤醒,他转身一看,知道大正天皇已经发言完毕,此时,正准备颁发一枚“旭日勋章”给他呢!
接过大正递过来的“旭日勋章”,金宰阗心想:“这样的东西只能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拿来垫脚!”
大正天皇没有特异功能,不懂心电感应,否则让他知道金宰阗的心思的话,非得当场将金宰阗赶出大厅,扔进太平洋喂鱼不可。
金宰阗接受了勋章,也发表了一篇演说,他说道:“中国和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中日两国友好关系源远流长,中日两国是自古以来就存在友好交流的。早在汉光武帝时期,中国皇帝刘秀就颁发给日本国王一枚‘汉倭奴国王印’的金印,在隋朝时期,日本向中国派遣了遣隋使,到了唐朝,又多次派遣遣唐使,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就连‘日本’这个国名,也是中国皇帝御赐的……”
尽管翻译用日语向在场人员同步翻译金宰阗演说的时候,已经很小心地不使自己的言词过于激烈,但所有的日本人都有一种越听越别扭的感觉。同样是在讲中日友好,大正天皇一口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