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好媳妇-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路走来,又在棚中跟学员们传授了半天的课,小婉觉得有些疲倦,自嘲不如年轻的时候有精神……貌似某人现在才二十出头的说。

换了衣服浸入温泉之中,池边还摆着一张矮案,上面放着她带过来的糕点和水果。

吃了点儿糕点和水果之后,浸泡着温泉,小婉的神思不禁有些恍惚。

最近她的心情不是很好,从长安方面传来的信息来看,李世民似乎已经放弃了对之前刺杀的追究,只是在朝堂之上大发雷霆……虽然他通过这种手段震慑了那些向小婉伸出黑手的人,但小婉可以肯定,这位明君恐怕已经知道是什么人动的手了。

这一点让小婉很失望,但也在她的意料之中。动手的人恐怕就是诸皇子或诸亲王中的人,所以李世民才不愿意追究,在朝堂上大发雷霆,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只要那些人不再做什么小动作,他就不再追下去。然而,这绝对不是小婉想要的结果。

俗话说,有千日作贼的,没有千日防贼的,对方既然已经对她动手,但这次虽然不遂,出于恐惧和其它什么原因,对方迟早还是会下手的,只有死去的敌人也不用担心被报复,小婉这边也是同样的想法。

可是,她没有李世民的能量……就算有,查出来了又能如何?李世民摆明了不想追究,如果她要搞下去,恐怕仇人没有倒下,她倒是先被搞下去了,尤其是整个张家恐怕也要被连累。

伴君如伴虎,先不说李世民会不会转换心思,就算李世民肯一直护着她和张府,随着他的年纪老大,保护力度肯定不会一直如此,为自身计,为子孙计,她都要琢磨出一片新天地来。

正因为这个原因,她在怀宁的时候便想到了一个计划,并让张义前去准备,月前张义来信,第一步的计划已经初步完成,而她现在考虑的是如何继续和完善。

在前世,她也读过一些穿越小说,那些穿越过来的男人大多都很牛叉,不是当现成的皇帝,就是当太子、王爷、大将……嗯,到最后总是成功篡位,自然不需要担心身后的事情。可她却不成,穿越过来成了个童养媳倒也罢了,生命能够重新开始一次,也算是上一世死得其所。可辛辛苦苦打拼来的家当有人惦记着,小心谨慎的讨好却连性命安危都无法保证,这让她有些寒心。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李世民倒是对张陵信任有加,大有重用的意思,从小婉的感觉来看,李世民是想让张陵在地方上混年龄、混资历,留给下一任皇帝的时候调时中枢最好,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布置,而岭南与长安有万里之遥,在这里做些小动作还是可以的。

她的想法和当年在山阳的办法差不多,人才嘛,自己培养的最好,毕竟她不是要打天下,而且自己培养的一些人到了外面跟着别人混和跟着自己混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忠诚也能够保证,就如同张南、张有、张所、张松这些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其他一些人也相继进入张氏产业,同样做得很好。

人才培养是第一步,寻找基地是第二步,小婉没有当武则天的意思,张家也绝对不可能起兵造反,但找个自在的地方快快活活过一辈子却是没有问题的,世界广大,在辽阔的海洋当中,有太多区域不为众人所知,她完全可以倚仗自己在地理上的先知找一块安身立命之地……实在不行带批人将某日的灭了,只是那块岛国的火山太多,实在是不怎么样,而且和大唐的交往也很多。台湾也不行,那地方虽然大唐还力所不及,但咬咬牙就过去了,所以她最近在脑子里还原世界地图,很容易疲倦。

另外一点便是武力方面,她是搞考古发掘的,有时候对火药和一些枪械的发展很有兴趣,在向朝廷提供希腊火配方和炸药的使用、火枪的制作时,她是留一份心眼儿,就担心是卸磨杀驴,而掌握核心技术的老员工也被她隐匿起来,并没有交给朝廷,现在她准备全部转移到岭南。

她有地理方面的知识,也懂得其它一些杂学,目前她还有不少的准备时间,李世民还壮健,保护她们一家人是没有问题的,可以后……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李世民年老之后就不昏聩了?万一听信谗言了怎么办?到时候再想办法已经来不及了。

劣势也很多,譬如船舰方面,小婉已经让海猫子留意寻找造船方面的人才,张家暗中安排人员进入沧州船长培训,然后再将办法将那些技术工人抽换出来,目前已经有二十多人,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寻找一个基地。

再就是钢铁产业的发展,小婉只能提供大致的发展方向和思路,她毕竟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所以还需要一些对这些方面都有研究的专业人员来考虑,所以她现在也是非常的难。

思绪在不中不觉中飘逸,直到外面的仆妇请示午饭摆在哪里时,才将她惊醒,连忙更衣从温泉池中出来。

长安皇宫。

“回禀皇上,大司农卿萧瑀求见”一名内侍从外面进来褱报。

“萧瑀?难道是哪个地方又受灾了?”李世民想到这里便打了一个机灵,脸上色顿时难看起来:“去宣他进来”

“是,皇上。”内侍应了一声便转身出去产。

萧瑀也是去年才接任的大司农卿,掌管天下农桑、水利之事务,平常很少会单独来进宫觐见,这次来,定是有什么大事要禀报,李世民坐在桌案后面,等着萧瑀过来。

“微臣萧瑀,拜见皇上”

一个年约五十多数,身轻体健,满面红光的老者走了进来,拱手行礼道。

“免礼萧爱卿请坐。”

李世民点了点头,示意萧瑀在一旁坐下。对于这些个上了年纪的老臣,李世民一向都很礼遇。

“谢皇上”

萧瑀感谢之后,这才一撩袍子坐了下来。

李世民看到萧瑀眉宇间带着几分喜色,心情大好的样子,便笑道:“萧爱卿,今天过来可是有什么好事情?”

“回禀皇上,不仅是好事情,而且还是一件天大的幸事”萧瑀拱手向李世民禀道:“前日微臣在街上偶然购得一本刚刚出版的书,这本书介绍了蘑菇、木耳、竹荪的详细培植方法,从菌种的选择与培养,一直到每一环节的温度、湿度控制,尤其是对南北方的温差和湿度情况也做了详细的剖板和解决方法。皇上,这蘑菇之类向来是饮食中的精品,如果能够在民间广为种植,不仅市场上的价格可以得到平抑,而且种植的百姓也会蒙利,一举数得,臣以为应该由朝廷出面购买一批书籍分发地方,由各地根据自己的情况下组织种植。”

说完,他从袖中取出一本书恭恭敬敬的呈上,旁边有内侍上前将书接过来,转呈李世民。

“作者……夏小婉?呵呵,竟然是她”

李世民一看名字就笑了,他微微摇头,翻阅了一遍,一边看一边频频点头:“李照,回头在宫内大棚之中空出一块地方,朕要亲自试验。萧爱卿,如果按照书中所述确实能够种出蘑菇和竹荪,朕就允你所奏。”

萧瑀拱手道:“皇上圣明”

第一卷 乱世 第五百三十一节 大计

第五百三十一节 大计

自从九月间带着全家人来洗过一次温泉之后,小婉便命人再次修建山庄,并取名为温泉山庄。

重新修建后的山庄最突出的是院墙高耸……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然后便是整个院子大幅扩建,尤其是后面,近七十间房子,中间还有一片面积相当大的操场,各种生活设施比以前丰富多了。

不过,虽然大多数材料都是就地取材,而且修建的速度也挺快的,可人工费还是要付的,小婉比较苦恼地发现自己带来的钱有些不够了……话说那个李道玄到底什么时候能够将银行办起来?

好在曲江城里还有一个鹿鸣春酒楼,多了不好说,挪移个千儿八百的银子还可以,现在基础硬件都齐全了,就差一些软件,倒也不用什么银钱。

“这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竟然有了这么大的变化,婉姐,这银子果然没白洒啊”张陵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两个孩子更是撒欢儿似的在院子里跑来跑去。

“什么叫‘洒’?这叫做用银钱换时间,知道不知道?天气越来越冷,等孩子们来了,我让他们在露天地睡吗?”小婉送给他一对卫生球眼。

“可这太大了吧?”

张陵已经将庄子前前后后地走了一圈,不过他倒没像他儿子那样将每一间屋子都看了个仔细……那个小家伙撺掇着他的妹妹跟雪雁她们藏猫猫,玩得不亦乐乎。

“不大,我还准备让他们来了之后挖一些地下室的。”

小婉说到……嗯,她还隐藏了一点,在海外找到合适的地方之后,她就要将那些孩子分别送到岛上学习,毕竟在这么一个地方弄出太多的人口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这个你作主就行了。”

张陵对这些事情是一概不管的,他隐隐知道小婉为什么要这么做,但他并不干涉,经历过两朝乱事,张陵并不像一般的儒士那样抱着死忠不放,士为知己者死……那是没有拖累的时候,为了知己全家都要死,那是绝对不可以的。

过了两天之后,第一批80人来到,这些人都是张府之前在山阳时购买的一些孤儿,如今他们已经长大,也都可以派上用场了。这些人虽然有一段时间没有见到小婉,可对于小婉还是非常恭敬的,而且这些人的武艺都还不错,也算是一支素质不错的护庄队。

在60人当中,有20个女孩,她们自然是丫环,一些女红、收拾卫生、照顾幼儿、烧火做饭的事情就由她们负责,剩下的那40个下人则被安排下去开开荒,挖挖地下室什么的……工作总是干不完的,至于为什么要挖地下室,小婉不说,那些人也不会随便打听。

贞观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张义那边最先有消息,他亲自将六十四名孩童送过来,其中四十二名男童,二十二名女童,大的十二岁,小的已经八岁了,另外还买了二百四十余名难民,经由另外一条路去与海猫子会合。

海猫子目前率领张家的船队在高句丽、日本等国做生意,最赚钱的是银货生意——用银子去换取日本的黄金。

在日本,银贵金贱,海猫子他们的任务有一个就是做这黄金买卖,还有一个就是要绘制一幅细致的海图,将一些岛屿标注出来,就前段时间来说,他们已经找到了台湾,而且还在台湾那里拥有一块不小的地皮,盖了个大庄子,现在朝挺还不太注意台湾那块地方,小婉就决定先以台湾为跳板……至于下一步往哪个方向跳则是另一回事。

六十四个孩子像是六十四只小鹌鹑站在在那里瑟瑟发抖,用一种畏惧大于敬仰的眼神看着居高临下的小婉。

“来到这里,你们不必害怕饥饿、寒冷、死亡,你们可以享受很好的照顾,你们只需要服从、学习,便可以得到这一切听清楚了吗?”

“听清楚了。”

场中的孩子们有气无力的回答道,虽然这些天饭食都没有缺少,但他们的身体还是有些太虚了,而且突然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们都不免有些惶恐。

“张有,你负责点名。”

小婉轻轻皱了皱眉头,幸好有别人负责这些孩子,如果像是在山阳时候那样由自己亲自来教导,麻烦可是不一般的多。就在张有点名核对人数并且进行身份标注的时候,小婉将四名穿着儒服的青年叫到身边。

这四个人都是从山阳直接过来的,由他们担心孩子们的老师,女孩们的女红课程则由另位一个女老师传授,只是这类课程和厨艺一样,如果有人感兴趣,她们可以提供资源,但不是要求必须精专的,真要要教授的是一些主要科目,以及技能课程。

“从今天开始,这些孩子便交给你们,我只要求一件事情,那就是将你们学到的知识传授给他们,在授课的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

在张府,这些孤儿的成长过程还是非常幸福的,世界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是他们在接受教育的第一天便受到的教育,如果他们现在还在外面流浪,或许会享受所谓的‘自由’,但死在沟渠之中的可能也同样大,就算不死,也不可能像在张府这样活得滋润。张府对待这些人也有一套办法,那就是他们如果表现出自己的能力,小婉会安排他们去相关的产业承担一定的职责,在做出一番成绩后,甚至会还了他们的身契,但对那些表现平庸的人,张府会在府中安排各种工作,虽然不还身契,但待遇并不差,而且府中实行的是类似于倒班的性质,每个人第个星期都会有休息日,在休息日当中他们是自由的,同样他们也会有月钱,而且为数不少,如果他们在外面有了中意的人选可以嫁娶,张府也同样乐于成全,这一点几乎成了张府的家训。

“夫人,点名完毕。”张有过来禀报。

“好了,你带他们去后面清洗一下,换上干净的衣服。”小婉吩咐道,同时告诉那四位先生也过去。

“夫人,这一次除了那批难民之外,还有一些工匠都被送到岛上去了,海猫子那边刚刚剿灭了一伙儿海盗,又得了四艘大船和若干小船。”张义在一旁轻声说道。

“那好,多注意培养水手,上次海猫子说那里掘到了铁矿和煤矿,让他们加快研究进度,尽早的制造出钢来。”小婉说道。

“是,回头我就去办。”张义应道。

小婉有些歉然道:“四哥,按理说你和家人更团聚不久,我不应该劳烦你,但台湾岛那边需要一个可靠的人手坐镇……”

“没关系,我听说那地方的气候好,风景也好,这一次我先去看看,若是真的不错,我就将家眷搬过去,我姐夫那个小官做不做能怎么?要是那边需要的话,我连他一起弄过去,自己搞出一片天地,自己做主”张义豪气飞扬地说道。

“四哥,慎言”

小婉吓了一跳,虽然这地方不用担心,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张义倒不是要造反,可不怕说的人嘴歪,就怕听的人耳背,这要传出去可就糟了。

“呃,我错了。”张义也吓了一跳,反应过来了。

在小孩子们洗澡更衣的同时,小婉也没闲着,先去住宿的地方看了一遍,然后又气厨房督促了一番,等孩子们洗完澡换完衣服之后,香喷喷的饭菜已经在等着他们了。

“娘,我们可以跟那些人一起玩儿吗?”妞妞在远处咬着手指头说道。

“当然可以,不过他们现在身体不好,得等他们养好身体再说。妞妞,不要吃手指头,上面有虫子,会钻到你肚子里咬你小肚耶稣的。”小婉将女儿的手指从嘴里解放出来。

“人家已经洗过手了。”小女孩委屈地道,旁边雪雁递了两根手指饼干给她,小女孩立即又咬着饼干开始磨牙。

适应新的地方是需要时间的,张府的饭食一向不错,吃的方面不用担心,接下来的两天,这些孩子们主要是学习家规和应对礼数,而且小婉还着人将他们领到周围熟悉一下环境。

几天下来,这些孩子脸上的气色好了许多,再见到小婉的时候也不像先前那些惶恐了,只是神色之间还免不也拘束,而宝儿和妞妞也如愿以们偿的和这些孩子们打成了一片。

“四哥,这一次过去,让那些水手将家眷都移到台湾,这样都好照顾一些,也勉得两边牵挂,另外武力方面一定要注意,有了足够的钢铁之后,选造枪、火药,希腊火也要制造,必须有自保之能方可。”小婉叮嘱道。

“夫人,你什么时候过去?”张义问道。

“怎么也得明年夏天左右。”小婉说道。

她是很想去,不过曲江这边的事情还要处理,明年开春之后,茶原、咖啡园、棉花……都要搞起来,事情多的很。

新书推荐

《萌萌仙游记》

肉身成仙,永生不死,一个卑微的生命在通往长生的路上挣扎求存,双手撑开生死路,一剑斩破永生门。美食也是灵药,仙酒饮料帮助修炼,一个仙术如烟花般灿烂的世界,一个法宝如魔兽般多姿多彩的世界,帅哥?……哪有帅蝈蝈可爱人,妖,神,仙,魔,一切的爱恨情仇都在我脚下,在我的头上,只有那神秘莫测的永生之门……

第一卷 乱世 第五百三十二节 添丁

第五百三十二节 添丁

钱这东西,来的艰难去的容易,小婉和张陵殚心竭虑地为曲江县、韶州府划拉钱,那边却又流水般的花了出去。不过,努力还是有着明显回报的。

首先是本乡本土的恶性竞争少了,商业协会对各种物品基本上都制定了统一的收购价格,那些贪图外地客人或散户给的高价的人将会被列入黑名单,以后他的山货再也不收,虽然有些人也是心存侥幸,但哪里会有被纸包的火?这些人都被给予了严厉的惩罚。

事实上,大多数山民对此执欢迎态度,商行定的价格虽然不是最高的,但却十分的公道,而且双方签下了合同,对收来的山货也进行了公认的等级划分……当然,这合同是官府帮着搞出来的,也都是经过村老、乡绅等人士反复磋商过的。

在码头修建之后,张府的船队是最早进入曲江市场的,大量的山货开始向曲江集中,然后随着船队向内地城市投放,而内地的一些货物和沿海的货物都纷纷进入北江码头,然后以此为集散地进入周边州、县的市场。

以往本县本州的土特产都在本地或近邻的地方出售,根本卖不出什么好价钱,但现在却大不一样,本地市场上的山货反倒是供不应求了,价格也上来了,无论是山民、种植户还是商人,都大赚一笔,而官府也通过出租码头旁边的仓库和各种税收、管理费,开始有了收入。

要想富,先修路,通往山里的路已经基本通畅,山里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运到山外,山民们只需要将东西准备好,进行分类,然后等人商业协会派车过来确认等级、检点数量,然后就直接装车装船,钱也立即付讫,办事利落快捷。

北江码头上的吞吐量也是大幅提高,来往的船只多了,江边的百姓们就高兴了,他们在码头上可以打零工或者长工,帮助装卸货物,一个壮劳力一年下来,赚的钱甚至比种地还多,如果不是中国传统的以地为本,恐怕有不少人会舍弃种地而跑来当工人了。

张陵刚入主韶州的时候,州府里的老人和下属几个县令都是不以为然的,官场讲究的是靠山,拼的是资历。张陵严格地说,靠山不是很强,都属于经不起推敲的,而资历就更糟糕了,年龄就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不过,凭着政事上的通达,以及他迅速地掌握了几个参军的位置,州里的人先被他整合了,然后便是几个县一路梳理下来,凭自己的能力让那些人无话可说。

但是,即便如此,那些县令之类的也不认为这位年轻的刺史会有什么办法让一个穷乡僻壤转变,数位前任都没有做到的事情难道还会被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摆平了?几位县令还经常关注州里的动静,对于张陵修路、修缮码头,他们都认为是拿钱往水里砸,浪费朝廷公帑。

然而,大半年过去了,让他们狂按下巴的是,随着大批山货出山,商人如同追腐之蝇一般涌入曲江城,不仅是州里的仓库日进斗金,原本银库里可以跑马的曲江县库也渐渐地丰盈起来,连距离曲江近的地区也跟着发展起来。

几位县令看着眼红,可这东西光靠看的是不得其法,而且剽窃上司的政策那是要被雷劈的……呃,是穿小鞋,所以这些人纷纷地往刺史府跑,就差天天来报道了,反正回去也有不少本县的商人抗议,所以他们是不得真经誓不回头。

张陵却是不着急……他倒不是有些抻这些县令,而是在整理资料,包括对其它县的一些地理和特产分析,然后他抽出时间组织了一个培训班,将这些县令也集中起来,让他们因地制宜地拿出一套可行的方案。

……贞观五年的第一场雪悠悠地从空中飘荡。顷刻之间,整个长安城都笼罩在一片白茫茫的大雪中,今年天冷的早,没进十二月,就下了一场大雪。这场雪下了一天一夜,将整个长安城都覆盖在白雪下,地上的积雪足有三寸。

鹿鸣春酒楼的某个包间。

两个人靠窗而坐,桌上摆着几道菜和两壶酒,桌子的边上还放着几封信,正在看信的是秦琼,对面的程知节慢慢地喝着酒,目光不是在窗外和秦琼之间游弋。

等着秦琼将那封信看完之后,程知节说道:“二哥,如何?看到了吗?这小俩口去什么地方都是干得风生水起的,没给大哥丢脸”

秦琼的脸色臭臭的:“可他们的小命差点儿就没了,若不是护卫得力,哪里有命去韶州上任?”说罢,脸上颇有不平之色。

程知节的脸色也阴沉起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

“算了,你就别掉书袋了。”

秦琼摇摇头,那件事情过了也就过了,从后面的一连串的举措来看,皇上已经将这个问题控制住了,相信他们俩也不会再遇到这件事情……只是这种事情的发生是一种很不愉快的记忆,尤其是发生在两个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的人身上,总让他们这班老臣子有些心凉的感觉。

“也难为这两个孩子了。”

程知节有些感慨地道:“岭南那是个什么地方你都知道,短短两年的时间,不仅政通人和,而且税收都连续两年递增,岭南那片地也就广州像回事,其它的都不怎么样,张陵在那里一折腾,带动了一大片。”

秦琼也是同样的想法,拍了拍信,说道:“这就叫本事,了得啊皇上现在可是得意的很,岭南那边就是一潭死水,皇上本意只要让张陵过去激起一串浪花就行了,没想到却是掀起了滔天巨*,这修码头、修路的钱可都是他们自己掏腰包,没花朝廷一个大子,末了还缴了不少的税。我听说有人建议将张陵调回来,最后被否了,呵呵怎么样?是不是想那两个孩子了?”

程知节笑了,捋了捋胡子道:“这两个孩子越来越大了,尤其是宝儿,上个月还给我写了一封信。”

“那小东西会写信了,好家伙,等他回来我不揍他屁股,竟然不给我写信。他都写的什么?”秦琼颇感兴趣地问道。

“其实是写给我们俩的,让我们保重身体,等他父亲将韶州建好了,邀请我们过去洗温泉,呵呵……”程知节说着,大笑起来。

“诶”

秦琼却是叹了一声:“张陵他自己也不大,小婉又忙活着那些事情,两个孩子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吃不了苦头,我听说张府从山阳调了不少的人过去。”程知节道。

秦琼却目光闪烁了一下,道:“不少的人?唔,看来小婉一定是感觉到危机了,张陵那孩子虽然不古板,但在这方面却没有什么机心。”

“没有机心是好事,他性格不擅长搞这些。”

程知节眯着眼睛道:“我们是不是也该帮帮他们?”

“帮什么?”

秦琼摇摇头:“要帮的话就帮他们转移注意力就好了,别的忙是越帮越忙。”

“唔,你说的不错,有些事情我们直不适合插手。”程知节愣了一下,但马上便明白过来。

张府。

从昨天开始,府中的下人们都开始忙碌起来,没有别的,郡主李淑媛要生产了,早已经请好的两个产婆都已经待命,偏偏那个小家伙躲在娘肚子里不肯出来,一付‘我很淡定’的模样,却不知这满院的下人都等得蛋疼。

“娘,这天冷路滑,你出来干什么?”张麟正在院子里急得打转,却见一群丫环仆妇簇拥着张杨氏转过月亮门走过来,连忙上前扶住。

“现在受苦的可是你媳妇,你多上点儿心,我一个老婆子了,自己会照顾自己。”张杨氏挥挥手让他边儿上站着,自己来到房前听着里面的动静。

张麟见她怎么劝也不听,便向身后的一名丫环低低地吩咐了几句,那丫环匆匆离去,不一会儿便带了个小厮了一张太师椅和一张毛毯过来,请张杨氏坐下,然后又将毛毯盖在她的腿上。

忽然,里面又开始出动静了,紧接着便传来一阵压抑的惨叫声,门里面已经在嘱咐外面将准备好的热水送进去……过了半晌之后,屋内突然传出一声响亮的儿啼,张杨氏猛地站起身,脸上露出欢喜地神色:“生了生了”

说着就要进屋,张麟连忙急行数步,扶着张杨氏一起进屋。

“恭喜老夫人,恭喜郡马爷,郡主生了一个大胖小子”产婆满面笑容的上前贺喜,另一个产婆怀里抱着一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小婴儿,肥头大耳的,正挣扎着想将手臂伸出来,小嘴一撇,像是要哭出来的模样。

“呵呵,同喜,同喜!”张杨氏向后伸手,早有丫环端过托盘,将一封封银子分发下去。

“全府的人都有赏,今儿个阖府摆宴庆贺”张杨氏将婴儿抱过来,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新书推荐

《萌萌仙游记》

肉身成仙,永生不死,一个卑微的生命在通往长生的路上挣扎求存,双手撑开生死路,一剑斩破永生门。美食也是灵药,仙酒饮料帮助修炼,一个仙术如烟花般灿烂的世界,一个法宝如魔兽般多姿多彩的世界,帅哥?……哪有帅蝈蝈可爱人,妖,神,仙,魔,一切的爱恨情仇都在我脚下,在我的头上,只有那神秘莫测的永生之门……

第一卷 乱世 第五百三十三节 喜事连连看

第五百三十三节 喜事连连看

张府这边也是喜事连连,郡主李淑媛十二月初六刚刚生了一个大胖小子,转眼间便是张麒的婚期。

原本按照他的本意,是想要等到来年再迎娶的……兄弟媳妇的产期就在十二月左右,这个时候办喜事不是添乱吗?

可张杨氏不肯,一方面是要讲究个双喜临门,另一方面也是想着儿子在过完年后就可能去地方上上任,若是婚期冲突了,难道还能让儿子带着未过门的媳妇去上任?还是让人家孩子再等上三年或者更久?至于送到任上成亲,那是张杨氏根本没有考虑过的。不仅如此,她还要将二儿的婚事办得体体面面,不能因为二儿媳是孤女就敷衍了事……再说了,也不能在平阳公主那儿落下埋怨不是?

张麒现在清闲的很,而且以他的官阶也用不着上朝罚痁……嗯,这是小婉说的,每天到衙门里面转一圈,麻溜儿地处理完手上的公务,剩下的基本上就是私人时间,可他想插手自己的婚事准备工作的时候,却发现没有插手的余地,张杨氏早就让人准备得差不多了,用张麟的话说,只要将新郎和新娘送进洞房就算完活儿了。

为了将这场婚事办得圆满,裴夫人甚至亲自住进了张府,用她的话说,她和张杨氏既是姐妹,又是亲家,这个忙她是帮定了。

闹腾了一番之后,终于将喜事办完,罗清瑶嫁入张家,成为张家二房的媳妇。

等罗氏给婆婆敬了茶之后,张杨氏将一串钥匙和一本帐册交给她,也不多做解释,等见过小叔和弟媳之后,二人回房,罗清瑶打开帐册之后,吓了一跳。

她原知道张家的富裕,只是没想到竟然会达到如此地步,等看完帐册之后,罗清瑶心里不由得奇怪起来,她知道婚期之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