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横行无忌闯三国-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称南华老仙,怂恿袁术称帝!”
张德点了点头。南华被左慈罚了待在鬼谷不准出来,上次南华来找张德学印刷术,还是找左慈软磨硬泡了好几天,左慈才让南华出来,可以说有左慈看着,就是借南华个胆子也不敢出鬼谷。
想到这里,张德笑道:“这小子到真是大胆,竟敢冒充二师叔!嘿嘿,看这小子年纪不大,胆子可不小,对了,这小子叫什么?”
葛玄答道:“这小子叫李严,是南阳人!”
李严!张德可是久闻大名。前些年李严刺杀袁术的时候,袁术到处搜捕李严,当时就闹得沸沸扬扬,虽然诸侯们都没见过李严的面,但是却没有几个不知道李严的大名的。而李严的头发在冒充南华的时候染白了,剃了以后才刚长出来,所以被张德误会成和尚。
关于李严为什么要刺杀袁术,张德也有所耳闻。当年袁术杀了宛城十万平民,张德当时虽然被调往洛阳,但是整个经过张德却是很熟悉的。
而且张德还知道,历史上对李严这个人评价很高,是个文武全才,当时刘备临死的时候,李严曾与诸葛亮一同受遗诏辅佐刘禅,地位仅次于诸葛亮。可惜的是李严跟诸葛亮不合,不过诸葛亮仍然很赞赏李严的才干。
演义中对李严的描写并不多,但是张德却知道,这李严既然能够值得刘备托孤,看来本事不比诸葛亮差多少。
此时,李严也抬起头来,看了看张德,道:“想必您就是太尉张德大人吧!在下南阳李严,见过张大人!”
张德点了点头:“来人,好好招待李严先生,不要怠慢了!”接着冲葛玄说道:“师兄,里面请!”
“太尉大人,在下有个请求!”李严突然大喊道。
张德回过头来:“李先生有什么要求,请说!”
“太尉大人,如今袁术灭亡在即,可否让我待在淮南,等到剿灭袁术那天,在压走在下可否?”
张德一听,这个李严还真是和袁术有深仇大恨啊,不过这件事情自己也不好答应,便说道:“这件事情待我跟三位师兄商量一番再做决定!”
……
“这个李严曾经拜庞德公为师?”张德惊异的问道。
葛玄点了点头:“这个庞德公我还见过,有点本事。荆州鹿门书院我还亲自去拜会过!这庞德公在兵法韬略上是有本事,可是若是五行八卦,炼丹术术,却不如那个黄承彦……”
葛玄喜好炼丹,所以对黄承彦的兴趣比庞德公大,但是此时张德心中却掀起了滔天巨浪。鹿门书院,那可是诸葛亮和庞统学习的地方啊!
李严什么时候跟庞德公扯上关系了?想到这里张德无心跟葛玄等人客套,告了个罪退了出来。
张德来到关押李严房间,此时李严已经被军士松开。虽然李严功夫不凡,但是如今他手无寸铁,想在数万大军中杀出去根本不可能。而李严也知道,葛玄和申伯君哪个功夫都比自己厉害,所以也干脆住下了。
张德来到李严房中,李严仿佛并不吃惊张德的到来,见到张德进来,深施一礼:“李严见过太尉大人!”
张德点了点头,细细的打量这眼前这个青年。如果不是自己的到来,李严应该还在南阳当一个小吏吧!可是如今,李严因为多次刺杀袁术,已经天下闻名,更有甚者有人将他比成荆轲、专诸之辈。
张德见李严有些拘束,便示意李严坐下,问道:“李先生,听师兄说你曾经在庞德公门下求学,可有此事?”
李严点了点头:“在下多次刺杀袁术那贼子不成,方才悟得争勇斗狠难以除掉袁术,所以才寻访拜到恩师庞德公门下,学习韬略!蒙恩师不弃,收在下为记名弟子!”
张德点了点头,开始打探诸葛亮和庞统的事情:“听闻庞德公先生有一侄,姓庞名统,你可见过此人?”
李严点了点头:“不错,恩师却有一侄,名叫庞统!”
“那诸葛亮呢?可有此人?”
第二三四章 亚特兰蒂斯?!
李严有些惊异的看着张德。若是张德知道庞统,李严可能认为张德是对庞德公有兴趣,知道庞德公有个侄子也不奇怪,但是如今张德竟然知道诸葛亮,这让李严感到有些奇怪了。
诸葛亮今年不过是个十五六岁的孩子,虽然诸葛家也是世族,但是毕竟是从外地迁移到荆州的,在荆州并无根基,按理说张德不应该知道诸葛亮的。
李严突然意识到张德的可怕。没想到张德的情报如此精准,竟然连诸葛亮这种边角人物都能打听到,那么还有什么张德刺探不到的事情么?
想到这里,李严有一种一丝不挂站在人前的感觉。李严不敢有所隐瞒,对张德说道:“太尉大人所说不错,确有此人!”
“哦!那徐庶、石韬、崔州平和孟公威四人也在吧!”张德接着问道。
李严点了点头,汗水开始滴了下来。
这个张太尉太可怕了!
而张德却打开了诸葛亮和庞统的主意。实在不行,徐庶弄来也行啊!当然,这个李严也得想办法招过来。
庞德公这老小子还真有些本事,能教出来那么多的弟子,而且个个都是人才。看看人家李严,才跟庞德公学了几天,就想出了假扮南华这么一个阴招来干掉袁术,要是能把庞德公这个老小子弄来北海专门教学生,那自己手下还愁人才么!
……
李严见张德良久没有说话,耐不住性子,开口问道:“太尉大人,不知道先前在下所提之事,太尉大人与葛先生商量的如何?”
先前的事情!张德猛然想起,这个李严先前曾经希望能够待在淮南亲眼看看袁术的下场。想到这里,张德问道:“此事倒也不难,若是你愿意留在我军中听用的话,那就再简单不过了!”
李严毫不犹豫的跪下说道:“在下李严,见过主公!”
张德跟葛玄求了个情,将李严留在军中使用,戴罪立功。葛玄琢磨了一下,眼前鬼谷的未来全都押在张德身上,师门中更是达成共识,对张德所要求的事情尽量满足。于是葛玄便答应了张德,将李严交给了张德。
……
建安二年七月,征讨袁术的诸侯大军纷纷来到了寿春城下,诸侯号称数十万大军,将寿春城围得水泄不通。
同时,诸侯在寿春城下结盟,因为曹操是携少帝圣旨二来,所以众人推荐曹操为盟主。曹操、张德、刘表和孙策四人歃血为盟,共灭袁术。
之后,张德却将大部分人马派回了徐州,身边只留下一万人马,同时严令三军,不得出战。一副作壁上观的样子。
而曹操在得知这个消息以后,哈哈一笑。淮南是一块肥肉,谁都想啃一口,剿灭袁术以后,大家少不了为这块肥肉费些功夫,而张德此番作为就是告诉大家,你们去争吧,我张德无心跟你们争夺淮南。
其实不是张德不想争。淮南处在交汇之间,北面是曹操的豫州,南面是孙策的江东。而徐州则在淮南的东北方。如今张德占领青徐二州,从地图上看去,青徐二州像是一个长条,张德的战线已经够长了。
而淮南看起来虽然是块肥肉,但是孙策、曹操二人可都盯着的。张德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发展对抗袁绍,连曹抗袁是今后的大目标,为了这个,张德也不能得罪曹操。
建安二年七月,袁术手下刘勋、郑浑二人见诸侯联军势大,意欲开城投降,不想事情败露,袁术对二人处以极刑,株连九族。寿春城中更是大杀半月,人心惶惶。
八月,城中留言渐起,传言袁术今年必亡,袁术再次命人逮捕造谣生事者,将造谣者全部枭首,人头挂在城门处。
九月,寿春城中老百姓终于受不了袁术的暴政,起义打开城门,迎接联军进城。曹操麾下大将蔡阳率先杀入城中,生擒袁术及其家眷,寻得玉玺献于曹操。而此时城中粮草还够守军两年之用。
孙策闻听曹操得到了袁术后,愿意领大军退出淮南,但是却让曹操必须把袁术交给自己。之后孙策亲自手刃袁术,将袁术的头颅抱起来,去孙坚坟前祭拜孙坚。可怜袁术一代枭雄,最后竟然落得身首异处,沦为祭品。
张德这次虽然没有得到地盘,但是损失却没多少,诸侯攻城的时候张德根本没派人上去攻城,也谈不上损失,但是却得到了魏延、王朗和李严三人,说起来张德此行也是收获颇丰。
张德回到北海。刚进府没多久,王修的老爹王琼求跑来说是要求见张德。
王琼被张德任命为东莱令,因为王修的关系,王琼的日子过的也算舒服。
王琼乐呵呵的来到张德近前,道:“主公,近日有八大州之番邦来到我东莱,希望向我大汉称臣!在下已经将这些人带到北海了!”
八大州?这是哪里!张德使劲的想了想自己所知道的地里知识,也没听过这个地方!貌似自己知道的只有七大洲啊!从哪里冒出来了个八大州?
突然,张德脑海里冒出了一个词语——亚特兰蒂斯!
传说中,地球上有个大西洲,那里的文明程度很高,后来沉到海底了,这个失落的文明被成为是亚特兰蒂斯,不过至今为止亚特兰蒂斯还是个传说,没有被科学证明,难道汉代的时候那个地方还没沉!还存在于世界上?如果这样,那可是重大的发现!
想到这里,张德问道:“王公,这八大州所在何处?”
“回禀主公,在下也不知道!在下没有到过那里!不过八大州的人却有人来过我大汉!那已经是一百多年的事情了!”王琼说道。
张德脑子变得有些紊乱,难道一百多年前亚特兰蒂斯人就到过中国!看来一些只有将那个使者请上来再说吧!想到这里,张德说道:“去请那个八大州使者进来!”
第二三五章 海军
看到站在眼前的“八大州使者”,张德有一种想把王琼抓过来狠狠揍一顿的冲动。
眼前这人黑头发,黑眼珠,黄皮肤,个子很矮,充其量只有一米五五。
王琼笑呵呵的看着张德,一副老子立大功的模样。突然,从张德嘴中冒出了几个字:“妈的,是个小日本!”
上辈子张德当八路军的时候,没少跟日本人打交道,一如一看眼前这人的发型服侍打扮,此人正是个日本人,弄得自己还傻乎乎的以来来了个亚特兰蒂斯人。
此时,那个日本人跪了下来,惶恐的用不纯正的山东话说道:“外臣奉八大州女王卑弥呼之命见过天朝大人……”
张德此时的心情全部被这个日本人打乱了,哪有心思在跟他说话,狠狠的说道:“王琼,这人就交给你了!”说完头也不回的就奔内堂而去。
此时就是傻子也能看出来张德不喜欢这个矮子。王琼算是拍马屁拍到马腿上了。
……
王修急匆匆的来到张德府上。没别的原因,老爹王琼又惹主公不高兴了!
而此时张德也冷静下来。刚才那使者说自己是卑弥呼女王派来的,这个卑弥呼在历史上可是个亲魏的人,献帝还曾经对她进行过册封,而后来曹丕篡汉之后,卑弥呼也于曹魏有很多来往。
从日本到东莱的路程可不近,而这个使者竟然能过来,看来这时候日本人的造船技术已经能够进行远洋航行了。
秦朝时候,徐福曾经东渡日本,到达了如今四国岛一代。那个时侯中国就已经拥有远洋能力了。而如今大汉的造船技术又能剩下多少呢?
古代中国一直都是个不重视海洋的国家,翻看历史,中国人在征服海洋的过程中好像只有郑和下西洋这一次的出彩。相比那些岛国和半岛国家,物产丰富的中国对海洋没有多少的渴望。
这也使得中国历史上没有太强大的海军,当欧洲人进入大航海时代的时候,中国人对海洋的认识还停留在南洋马六甲地区。成吉思汗的铁骑可以杀到多瑙河,但是却无法征服浩瀚的海洋。
同时海军也是个烧钱的地方,特别是到了近代,大清购买一艘军舰能够装备当时北洋很多的陆军。不过还好,现在船还都是木头船,比以后的铁甲舰便宜的多!
张德想要一支海军,至少是一支能够运兵的海军。中国有广袤的海岸线,如果自己有海军的话,那么渤海湾地区、辽东、江东和交州对自己来说就是不设防!
但是张德对于海军却是一窍不通。上辈子时候,张德可以用双腿跑过美械师的装甲轮子,也能从朝鲜战场上破灭美军不败的神话,但是说到海战,张德只能说四个字:“俺只会游泳……”
就在此时,下人禀报王修求见,张德寻思一定是为了王琼的事情来的,就让王修进来。
王修来到张德近前,刚要解释老爹王琼的事情,张德却率先开口了:“叔至,能不能找到一些精于造船之人,最好是能造大海船的人!”
大海船?王修摇了摇头,虽然自己是精通内政,但是自己好歹也是个书生,就算是书生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就算自己知道的再多也不至于能够连这种市井之事都知道啊!
不过身为臣下,当然要为自家主公分忧,王修这边摇着头,嘴上却说:“主公,在下虽然不知,但是有一个人肯定会知道!”
“何人?”张德急忙问道。
“海沙帮方大力!”
张德顿时醒悟,方大力可是东莱的地头蛇,又是海沙帮帮主,虽然靠贩卖私盐为生,但是手下也有不少的渔民跟着方大力混饭吃,这样的事情问方大力当然是最好了!
不一会,方大力就被叫来了。如今的方大力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刀头舔血混饭吃的人了,当年那个精壮的汉子,如今已经变成了个油光满面的胖子了。
听到张德要找能够造海船的人,方大力不由得紧皱起眉头:“主公,东莱原本是有几个精通造海船的老师傅,但是当年闹黄巾贼的时候就全都跑去江东避祸去了,如今东莱虽然有能造船的人,但是只能造些渔船,要是造主公想要的大海船,恐怕没有这样的人!”
方大力的回答让张德很失望。水军不比陆军,训练陆军简单,但是训练水军却是很困难,想想赤壁之战就能清楚。而水军实力如何,第一因素看的就是战船。赤壁之战中,东吴人虽少,但是船跟曹操相比却不吃亏。
造船不是个一天两天就能有长久进步的行业,特别是海船,需要数代人的积累。像是西班牙、英国这种在航海时代称雄的国家,无疑都是经过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经验积累,才早就了一支成功的海军。
“主公,小的手下虽然没有大师傅,但是却也能造出大海船来……”正当张德失望的时候,方大力突然开口。
“哦,快说!”
“主公,小的手下虽然没有造大船的师傅,但是能造小船的工匠却是不少。东莱港不是有一艘东海蛮人的船么!那船不小,能放百号人!主公就干脆让小的将那船抢来,哦,不,是借来!小的手下的工匠不出半月定然能够造出跟那个一模一样的船来!那东海蛮人的船虽然比不上我大汉的海船,但是在海上却也经得起风浪!”
方大力口中的东海蛮人就是日本人。
张德眼睛一亮。这也是个办法。想想先秦时候徐福那船不就装了五百童男童女么!自己不用船能装多少人,一条船若是能装一百人,那么一百条船就是一万人马,一万人马放到哪里都是股不小的力量!
那日本人的船既然能够行驶到大汉,应该不至于太不结实!自己也不求能够杀到太平洋上去,只要能够在附近的海域运运兵就行,仿造些倭人的船也能将就着用。
“好了,方大力,这事就交给你个跟裴元绍了!船么,什么借不借的,到了我东莱的船,还想回去不成?”
……
在方大力造船的同时,张德命裴元绍在乐安、东莱、城阳、东海和广陵五郡招收通晓水性的人,若是渔民则更好,加以训练,作为以后行船打仗之用……
——————————————————
牛年喽,给各位拜年了!祝各位在新的一年中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合家幸福!厚颜无耻的再说一声,各位大大顺便也到书评区给馋虫拜个年啊!图个喜气……
第二三六章 取士之道
建安二年八月,过了中秋节,北海府放出风声,太尉大人准备选拔官员。
消息刚刚传出不久,各府官员名儒学士纷纷带着帖子来见张德,向张德推荐人才。
在科举制度出现以前,人才的选拔主要是靠推荐。一个人名声好就一定会有人来请他出世。同时如果你认识一些达官贵人,那些达官贵人也会推荐人才进官府。
太尉府上。
郑玄、管宁、邴原、王朗等人聚集在一起。
邴原跟华歆、管宁齐名。当时的人把他们比为一条龙,华歆是龙头,邴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
邴原是青州北海人,黄巾之乱的时候逃到了辽东,如今已经回到了北海。
郑玄看着张德,问道:“太尉大人,你叫我们前来所为何事?”
“是关于取士之事!”张德答道:“在下有个想法,所以找各位来商量商量!”
“太尉大人请讲!”
“此次北海取士,在下想换一种方式。以大学院学子为主。管先生、邴先生和王朗大人每人各出一题,共三题,由学子做答。学子所做答案由三位评分,每题设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档!如此可分优劣!”
“有意思!太尉大人这个办法很有意思!老夫没有意见!”郑玄乐呵呵的说道。
邴原跟管宁互相对望了一眼,也觉得这是个好办法。而王朗如今在张德手下做事,当然也没有意见。
……
九月,大考开始,凡是有意为官的学子都摩拳擦掌,准备应考,报考的人不看出身,但是有学问就可!而其中大学院的学子占了七成。更多的学子一直在观望,看看太尉大人弄出的是什么名堂。
三道题,比起现代高考可少的多得多,虽然都是主观题,但是一般考生一个上午的时间也就答完了。而管宁、邴原和王朗三人每人只需要看自己出的一道题评分而已,加上考生人数并不太多,所以三人也只用了两日的功夫就批阅完了所有的试卷。
张德命人大张旗鼓的将各人的成绩张贴在北海城门口。三位考官的评分标准很高,能够得到甲的人却没有几个。而那些得分低的人被人公布出来,自然觉得无地自容,而那些得分高的人则个个面露喜色。
让张德关注的是,竟然有一名学子得到了三个甲,也就是邴原、管宁和王朗三人对于这人答得题目非常满意。
这人是荆州新野人,名叫邓芝!
这个名字,张德自然知道。邓芝作为三国能臣之一,当年刘备伐吴失败后,蜀国连吴抗魏,正是邓芝向诸葛亮建议的,而后,邓芝又亲自前往吴国,说服孙权。
值得一提的是邓芝活到八十八岁才死,也算是蜀汉几个老不死得人之一了。
如今的邓芝还是个二十多岁的少年。邓芝听说蜀中庞义好士,于是前去投奔,但是庞义却是个看中出身的人,邓芝到了庞义手下并没有得到重用。
蜀中有个人名字叫做张裕,当然不是酿葡萄酒的那个,这个张裕以看相闻名。于是邓芝就前去张裕那里找张裕给自己看相。
张裕本事也是鬼谷子弟,自然支持张德。于是就对邓芝说你在蜀中没有前途,而邓芝的气运在东方青州之地。
邓芝一想,青州不是张德恶的地盘么,于是邓芝就前往青州。恰好遇到张德取士,邓芝就报了名,结果得了三个甲,成为这次取士的第一。
面对这位历史上的名人,张德没有吝啬官职,委任邓芝为东海太守。而邓芝也觉得,那个算命的张裕果然是名不虚传,算的还真准,看来自己的运气是真的来了。
邓芝并不是世家出身,而且也不是大学院的人,结果邓芝却能够得到东海太守这样实权的官职,使得不少人眼红,一些一直在观望的学子们纷纷觉得追悔莫及。
在大学院大考完之后的一个月后,讲武堂的第一批学院也毕业了。这第一批学员都是从军中选拔的,大多是些聪明伶俐的人,还有不少人身上都有赫赫战功。张德命人将名单给送了过来,希望能够发现几个自己熟悉的名字。
不过让张德失望的是,所有的名字全都非常陌生,没有一个是张德所知道的。
……
转眼间就到了建安三年。整整一年,徐州城都没有遭到战事,彭城、下邳等地又渐渐的恢复了往日的繁荣。
张德的报纸还再印,区别的是当年薄薄的一张已经变成了四大张,涉及的范围也逐渐的变广。
曹操新近得了袁术大部分的地盘,正是需要时间消化,而江东孙策也遇到了小麻烦,南方的山越再次叛乱,转眼间竟然杀到了会稽城下。
说起来,这也是孙策的失误。原本会稽太守正是王朗。王朗是个儒家,满脑子里都是以德服人,所以王朗对山越的政策是相当宽松的。
孙策占了江东以后,山越的日子可就没有以前那么好过了。孙策人称“小霸王”,是个形如烈火的人,说起来孙策的性格比较像楚霸王项羽,所以对山越绝不妥协。终于逼反了山越。
孙策忙于平定山越叛乱,这也使得张德的徐州不用面对江东的压力,所以如今张德只需要注意北面的袁绍。
青州跟冀州隔着一条黄河,而且还是黄河的下游,水流湍急。即使到了冬季黄河结冰的时候,黄河中上游已经可以跑马了,而黄河下游却还是不敢走人。
袁绍想要进攻青州,最大的障碍就是黄河。而对于张德来说,只要是能守住黄河沿岸,在袁绍渡河的时候及早发现,来个半渡而击,那么袁绍恐怕一辈子也别想渡过黄河。
鲁肃和徐荣都是防守方面的专家,为了防止袁绍渡河,张德在黄河沿岸布置了重兵。而鲁肃干脆用了个比较笨却十分有用的法子,那就是烽火台。
黄河沿岸,每隔五里,就设一烽火台,一旦发现袁绍异动,立刻点燃烽火。虽然这需要花费大量的物力来建立烽火台,也需要大量的人力来镇守烽火台,但是这个办法却是十分有效,即使是田丰沮授等人闻听都惊呼,此法纵使是神仙也难破。
建安三年,转眼就过了一半,而此时长安的献帝终于发现,自己的圣旨竟然不管用了!
第二三七章 马腾损命
自从曹操剿灭袁术以后,袁术手中的穿过玉玺也落到了曹操手中。而那之后,少帝发出的圣旨上面全都开始加盖起传国玉玺。
玉玺的出现,使得少帝从权威上压过了献帝。原先力挺献帝的人也开始怀疑献帝的合法性。毕竟传国玉玺自从秦朝开始就是皇权的象征。
献帝刘协今年也十七岁了,由于自小生在皇家,而且母亲也是被何皇后给毒死的,自己也多次遭到何皇后的陷害,所以心智远比同龄人要成熟的多。
关内有两大诸侯,刘备和马腾,刘备是皇叔,掌握着雍州兵力,而马腾因为平定李傕有功,被封为大将军,手下有十万凉州铁骑。
马腾是忠于汉室的,但是如今天下的两个皇帝,却都是正统的汉室!
当玉玺出现在洛阳以后,马腾动摇了,马腾开始怀疑献帝的合法性。毕竟少帝得到了玉玺,说明少帝是受命于天,难道少帝才是真正的真命天子。
不光是马腾,益州刘璋、荆州刘表、并州吕布也开始对长安产生了怀疑。年前的时候,长安曾经下圣旨,招刘璋进京为宗正,当时刘璋是痛痛快快的接圣旨了,可是自从洛阳那边得了玉玺之后,刘璋那边就没有了动静。
献帝感到了深深地危机感。
刘备是如今献帝唯一能够信任的人。在献帝看来,刘备是自己的族叔,总比马腾之流要忠诚的多,宗室之人自然不会拿刘家天下开玩笑。而且刘备这些年来一直战战兢兢,从来不参加党争。这让献帝身份放心。
刘备自己不是没有野心,但是刘备的野心也仅限于恢复家族的荣耀。刘备祖上可是中山靖王,地位显赫,可是传到刘备父亲这一代就衰落的七七八八了,刘备的父亲年轻的时候虽然是个县令,但是日子过的却是很清贫。
如今的刘备还不是历史上那个屡战屡败还毅力不倒的刘备,在刘备看来,守护汉室江山是第一重任!让刘备当皇帝,刘备绝对不敢,但是若是献帝封刘备个王爷当当,刘备绝对会欣然接受。
刘辩信任刘备,所以到了这时候,刘辩不免向刘备请教。可是刘备自己可没多大的本事,于是刘备又去问计贾诩。贾诩给刘备出了个狠主意,派马腾带领本部人马进攻益州,让他和刘璋打个两败俱伤。
于是,献帝下旨命马腾进攻益州,同时命钟繇为马腾的监军,实质是拖马腾的后腿。
马腾接了圣旨,领着手下铁骑进兵蜀中。在汉中一代还好,张鲁伺候这些西凉骑兵伺候的好好地,而汉中地势也比较平坦,可是过了汉中,这路可就变得难走起来。
诗中说得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马腾所部都是西凉骑兵,个个高头大马,平原冲击战斗力惊人,但是到了蜀地犹如虎落平阳,十成本事发挥不出一半。剑阁、江油、梓潼、一路打下来,累的是人困马乏。
……
建安三年十月,马腾兵发雒城,中了蜀中大将张任的埋伏,被乱箭射死!
马腾死的有些戏剧性。因为马腾死的地方叫做“落凤坡”。这里,原本应该是凤雏庞统陨落的地方。而马腾的死因,也和庞统一样,就连凶手也是同一个人!
马腾喜爱骑白马,这一点上,马腾的儿子马超像足了他父亲。也正是因为这样,马腾想偷袭雒城,路经落凤坡,遇到了张任的伏兵。
张任知道马腾喜欢骑白马,所以下令:“骑白马者为马腾”。结果马腾经过落凤坡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弓箭都向着马腾的身上招呼过来,结果马腾就被乱箭射死了!
有道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马腾兵败的同时,梓潼也被蜀中大将泠苞、杨怀反攻下来,凉州铁骑登时断了回路,数万人马成了瓮中之鳖。
还好的是监军钟繇守住了剑阁,张鲁也派弟弟张卫死守阳平关,这才使得汉军没有满盘皆输。
马腾的死虽然称了献帝的心意,但是这对马家来说打击可是太大了,马家的家底子全都葬在了巴蜀,而凉州,马家只剩下马超兄弟和为数不多的士兵。
马腾一死,大将军之位悬空,而马腾的爵位则被马超所继承。献帝虽然间接害死了马腾,但是这个好人还是要装的,于是将马超兄弟招到京中,加官进爵,以示慰问。
而马超认为马腾的死全都是因为张任,于是视张任为杀父仇人,而对献帝的封赏却心存感激。
同时献帝为了控制凉州,封韩遂为金城侯,凉州刺史,加以笼络。韩遂这个人是典型的有奶就是娘,谁给的好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