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横行无忌闯三国-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位师爷幕僚纷纷大怒,这张德可真是欺人太甚!已经给了他不少钱财了,没想到他还是贪得无厌,如今竟然连私盐都想插一手。当下就有几人吼道一成也不给张德。
  可是等大家冷静下来,都知道不出血是不可能的了,谁叫人家张德手下有兵呢!可是方大力那边才给他们五成,要是一下子分出去两成,几位都很不甘心。
  “王师爷,想想办法吧!这个张德也太狠了,要是他一下要去两成,咱们几个吃什么啊!”
  “是啊,要是一成咱们还能接受,可是如今要两成就……”
  王师爷清了清嗓子道:“要是我们出一成我想大家都没有问题,我看这样,咱们出一成,叫方大力那边也出一成,大家觉得怎么样?”
  当下众人纷纷点头称善,而王师爷连夜叫人去叫方大力过来。
  ……
  “什么?还要我出一成!不行,我的兄弟们干的都是脑袋挂在裤腰带上的活,要是被官府抓着没有一个好,现在还想再我这分一成,打死我都不干!”方大力怒吼道。本来听说几位师爷叫自己过去,还以为有什么好的对策,没想到竟然让自己多出一成。
  “那是不是打不死你就干了?”这时候从外面传来了一个声音,只见一个黑甲青年将军从外面走进来,后面跟着一大群官兵。众位师爷一看,纷纷倒吸了一口冷气!张德怎么来了!
  方大力虽然不认识张德,可是贩卖私盐的最怕遇到官兵,此时见到张德,知道自己今天恐怕是栽在这了。旋即又一想,这些官军是怎么知道我来了,莫不是这些师爷出卖我,想到这方大力抽出短刀,指着旁边的师爷道:“好啊,你们敢出卖我!”
  “没有啊,我们没有出卖你啊!”师爷们见方大力刀指着自己,吓得直哆嗦,急忙解释道。
  这时张德笑嘻嘻的说道:“众位师爷,我本来以为众位都是忠君爱国之人,没想到竟然勾结私盐贩子做这些不法之事。众位可对得起我大汉百姓?如今人赃并获,众位还有什么说的?”
  这话说的义正言辞,偏偏张德此时却笑嘻嘻的。众人马上明白过来,这是张德给自己下了一个套啊,张德一直就等着这个一网打尽的机会。
  其实张德老早就知道东莱最大的私盐贩子方大力和东莱府有勾结,可是自己没有证据,所以想了这招引蛇出洞,将他们一举抓获。
  而张德经过几日调查后才知道大汉盐税很高,高到百姓根本买不起官盐。而私盐虽然便宜,可是仍然利润巨大。所以张德便打算与其清剿私盐贩子,不如将私盐握在自己手里,反正大汉也没几年的好光景了,虽然自己手里有的是钱,张让将毕生积蓄都给了自己,可是也不能坐吃山空。
  师爷们此时都想明白,张德这是要吞掉全部的私盐利润,王师爷愤怒的喊道:“好你个张德,眼来想独吞私盐!”
  旁边方大力一听,也明白过来,心想这位将军想独吞私盐,应该还有用的着自己的地方,看来自己今天是死不了了,于是立刻放下了刀,束手就擒。
  “众位可知道这勾结匪徒,贩卖私盐,祸害社稷该当何罪么?就是在下现在杀了你们,朝廷也不会说什么,我相信东莱百姓还会杀牛宰羊庆祝吧!好了,不给你们多说了,武安国,将他们压下去!”张德说完回头便要出去。
  “大人且慢!”此时从后堂传来了一个声音,只见后堂走出来个青年人,文士打扮,来到了张德近前。
  王师爷见到这个青年人出来,急忙喊道:“小修,快走!张太守,祸不及妻儿,还请大人饶过我儿!”
  此时这个年轻人走到张德近前,道:“在下王修王叔治,拜见将军。”
  “你是王师爷的儿子?”张德问道。
  “不错!”王修答道。
  “你走吧,王师爷说的对,祸不及妻儿,你走吧,至于求情就免了!”张德说道。
  “在下非是来求情,在下是想用北海一地安定换家父一命!”王修不急不慢的说道。
  听到这张德反而笑了,心说这小子有意思,示意王修说下去。
  只见王修接着说:“大人可知道如今北海看似一片升平景象,实则危机四伏!我观大人到任后政令,虽是处处为民着想,可是有数处大的隐患,如若不除,等到隐患凸显,悔之晚矣!”
  “哦?何处隐患?”张德问道。
  “其一,兴农而未修水利。大人虽然在北海大兴农事,可是却没有兴修水利,虽然青州河流众多,可是要是遇到大旱或大涝之年,恐怕仍会颗粒无收。”
  “其二,大人虽然广收流民,可是大人可曾想过如今大汉流民无数,要是都涌到北海,大人恐怕没有那么多土地来给他们屯田吧!到时候分不到田地的农民必然会滋生事端,北海必然出现骚乱!”
  “其三,将军虽然发给百姓农耕器具,可是我青州境内最缺的是耕牛,耕牛乃农之根本,不可不置!”
  “其四,……”
  “等下,你先别说了!”王修还没说就被张德打断了。这个王修说的句句在理,毕竟陈宫还是长于带兵打仗,内政不是陈宫的长项。
  张德细细想来,这个王修说的句句有理,看样子这人是个内政人才,自己现在虽说什么人才都缺,可是最缺的还是内政人才。这个王修一定要招揽过来。想到这,张德说道:“王修,你可愿意到我北海做事,我封你为典农从事!”
  典农从事可并不是之管农业的官员,汉朝的农官不但要管理农耕,还有劝桑、税收要管理。另外由于东汉盐铁是州郡所管,所以州郡的农官还要管理盐铁事物。因此农官的权利还是很大的。
  王修心说我老爹再你手里,我能说不愿意么?于是王修想也不想便答道:“多谢大人厚爱,愿效犬马之劳!只是家父……”
  “来人啊,快把王师爷放了!王师爷,你有个这么出色的儿子我看你以后也不用当师爷了,在家养老得了!”
  ————————————————————————————
  关于王修的父亲叫什么,馋虫没查到。所以只好在前面章节杜撰了一个名字,哎!没办法的事情。今天第一章送到,求下推荐!
  第七十章 战马来了
  回到军营,张德命人将方大力带了上来。方大力贩卖私盐多年,自然猜出了张德叫自己来干什么,见到张德,急忙跪下道:“大人有什么吩咐,小的一定照办!”
  张德看了看方大力,道:“你现在贩卖的可是私盐?”
  “不错,小的正是海沙帮的总瓢把子!”海沙帮就是东莱专门贩卖私盐的帮会。
  张德笑着说:“以后你们就不要贩卖私盐了,卖点别的!”
  方大力愣了一下,问道:“不卖私盐我们卖什么?”
  “我让你们卖什么,你们就卖什么,不过挣了钱,我要分八成!”
  方大力还是没明白过来,不解的问道:“请大人明言,俺是粗人,不明白大人的意思!”
  张德道:“我还是明说了吧。以后你们卖私盐,我北海府会给你们开具路引,不过路引上会开些别的东西,私盐你们照卖,挣了钱给我八成!”
  张德的办法有点类似后世的走私分子,挂着羊头卖狗肉。而那边方大力也在思量,要是有北海府的路引,一路上应该是畅通无阻,即使卖的是私盐,可是因为张德是张让的儿子,路上官员也没人敢为难。这样兄弟们至少不用再过刀头舔血的日子,毕竟大汉朝对贩卖私盐的处罚还是很厉害的。以前自己是拿兄弟的命换钱,现在是稳赚,虽然收益少了,可是不用天天担惊受怕了,而且恐怕今天自己要是说半个“不”字,可就出不了这个大门了。想到这,方大力说道:“多谢大人赏我们海沙帮一口饭吃,小人一定尽心尽力!”
  ……
  安排好了方大力,张德又调来宗宝留守东莱大营,名为帮助东莱剿灭流寇余孽,实际是控制东莱郡。
  安排完东莱的事情以后,张德准备返回北海,不过在这之前,张德还要去找一个人,东莱太史慈。
  于是,第二天,张德和黄忠便朝太史慈家走去。一路上,张德都在想怎么吧太史慈给忽悠到北海去。毕竟现在张德手下没多少人才,能忽悠一个就忽悠一个!
  还没到太史慈家,就听见从太史慈家方向传来了喊杀声。张德心叫不好,急忙冲过去,见到有二十多人正围攻太史慈,而地上还躺着十几个人。
  张德一看太史慈正被人围攻,连忙和黄忠加入战团。这样一来,太史慈那边压力大减。黄忠、太史慈都是武艺高超之人,张德也不是白给的,也有两下子,转眼间,围攻太史慈的人就损伤大半,剩下的人见到仨人厉害,转头就跑。
  张德等人并没有追赶,和太史慈进了屋中。张德先问道:“太史大哥,这些都是什么人,为什么要围攻你?”
  太史慈叹了一口气道:“哎,这些想必都是州吏派来的人,听说我回来来找我麻烦,看来我又要出去避祸了!”
  张德听了,心说正愁没借口忽悠太史慈呢,急忙道:“太史大哥,不如跟我去北海吧!我想只要你在北海城那州吏一定不敢找你麻烦。你也可以在伯母身边尽孝!”
  太史慈是个孝子,听了张德的话很是心动。自己自从逃亡江东以后,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母亲,现在有这么一个机会,太史慈能不心动么。虽然张德是张让的儿子,可是多日相处下来太史慈发现张德并不是个坏人,而且张德自从来到北海,招纳流民,广施屯田,在青州一地的名声并不坏。最后,太史慈决定跟张德一起会北海。
  这一回张德可算是满载而归,不仅控制了青州一带的私盐贩子,还招揽了太史慈和王修,可以算是收获颇丰,张德已经有了自己争霸天下的初步班底。
  一回到北海太守府,还没进门,便听见里面有人再喊:“十三叔,是不是你回来了!”
  张德一听,就是到是二楞子张兴。果然见张兴从屋里跑出来,手里还拿着半个鸡腿,胡子上还粘着半片鸡皮,也不管手上满是油腻,就冲张德一个熊抱。只听张兴喊道:“十三叔,你可想死我了,我本来想去东莱找你的,可是那个陈宫就是不让我去!”陈宫怕二楞子张德去东莱坏了张德的事所以一直拦着张兴没让他去东莱。
  张德心说这小子不是一直被张让留在身边当贴身护卫么,怎么跑这来了,急忙问道:“张兴,你怎么过来了!”
  张兴道:“十三叔,我给你送马来了,那可是两千多匹西凉好马,本来老早就到洛阳了,可是干爷爷怕这些西凉马受不了中原的气候,便在洛阳养了几个月,然后才让我给你送过来的。”
  董卓到了西凉上任后,便给张让准备了上好战马三千匹,虽然人家张让说要两千,可是董卓不可能就送两千匹。因此一下给张让挑了三千匹送了过去。而从凉州到洛阳,自然有一些马水土不服病倒,再加上张让也留了二百多匹马自己用,最后送过来的就变成了两千五百多匹战马。
  张德一听马来了,心说不错,自己就要有骑兵了。立刻叫上手下众将去挑马。
  见到手下众将欢喜的在挑着战马,张德心里面也很高兴。自己手里面终于有骑兵了!
  可是组建个什么样的骑兵,却让张德非常头痛。本来张德是想建立一个类似于蒙古骑兵那样的轻骑兵。但是张德也知道,北海招募的士兵怎么训练也不可能有草原上的骑兵那么善射,要是组建一支不善射的轻骑兵,效果不是很大。况且凉州不同于幽州马,凉州马个头比较大,善于突击,耐力方面却不如草原上的马,也因此,后来董卓的西凉铁骑打仗都是直来直去,遇到敌人便直接一个冲锋过去。
  张德打消了建立骑射手的想法,看来要是想建立骑射手,最好还是招募鲜卑或者乌桓的骑兵,自己,还是建立一队重甲骑兵吧。
  重甲骑兵,人马都披盔甲,无疑是这个时代的坦克。而且,汉末还没有出现重骑兵。可是要是建立重甲骑兵,两千匹战马最多只能有一千重甲骑兵。因为重甲骑兵最少是一人双马,平时将盔甲放在一匹马上,而战斗的时候换马冲锋,但是由于战马负重太大,最多只能进行短距离的冲锋,要想长途奔袭却不适合。
  更重要的是,重骑兵造价太贵了!
  ——————————————————————————————————
  PS:终于有骑兵了,虽然不多,不过暂时够用,以后再扩招。说实话,馋虫对骑兵不是很了解,希望热心读者不吝赐教!这是今天第二章,求下推荐!
  第七十一章 又见左慈
  张德倒是想弄一千匹重骑兵,可是重骑兵太贵了,武装一名重骑兵,需要的花费可以武装数名轻骑兵,最后,张德决定,组建三百重骑兵,其他的则是中型骑兵。
  所谓中型骑兵,是张德设想中的一种骑兵。轻骑兵一般是人穿皮甲,来去如风,而张德准备给中骑兵穿上半铁甲,牺牲一些机动力,但是让骑兵对步兵更加有杀伤力,关东除了幽州和并州,别的地方用得大多是步兵。
  至于骑兵所用的兵器,张德决定给中骑兵配上这个时代还没有的狼牙棒。狼牙棒在后世金国骑兵就有配备,而横行天下的蒙古骑兵也装备了狼牙棒!不得不说,狼牙棒在冲锋中的杀伤力比骑枪和马刀要好用些的,特别对张德手下那些骑术并不怎么样人来说,拿着狼牙棒直接冲锋可比再学习马刀骑枪好多了。
  而说起重骑兵,张德想起了宋朝时候的铁浮屠,于是张德将武安国找来,将每匹马甲上都设上活扣,战斗时将每五匹马连在一起,虽然灵活性不足,但是冲击力和震撼力绝对是大大的加强。
  这样,张德的两只骑兵部队,三百人的“铁浮屠”和一千五百人的“武骑营”终于建立起来。同时,北海的第二次大规模的招兵也开始了。
  两个月,张德又招募了五千精壮的新兵,张德没有过分的招募新兵,毕竟自己也没有那么多粮食养兵。
  王修在内政上确实非常有才干,自从上任以来,兴修水利,进行灌溉。而为了解决越来越多的流民涌向北海,王修向张德建议实行军屯,来替换原来的民屯。并且王修从北方买来的大量的种牛,进行繁殖。相信用不了几年,北海就会有不少的耕牛。不过,王修弄得这些可花了张德不少的钱,因此,王修和武安国也成了张德现在最不想见到的人,反正这两人见自己肯定是来要钱的。
  ……
  中平三年六月末。青州天降大雨,一直持续道七月中旬大雨仍然在下。青州多处河道堤坝被冲垮,大水淹没了无数的良田。
  而张德也天天带人加固堤坝,可是大雨不停,堤坝时时刻刻都处在危险中。要是溃了堤,北海有不少地方恐怕今年要颗粒无收了。
  面对天灾,老百姓们又是祭河神,又是求老天,可是大雨仍然继续。张德知道去求什么河神老天都没什么用,只是加派人手,十二时辰不停加固河堤。
  这日,张德从河坝回到北海城,见到一大群百姓都围在城门边。张德感到奇怪,急忙命人去打听,不一会手下回来报说由一个道士,正在城边作法,让老天停雨!
  张德一听,心说还有人敢在自己的地盘上装神弄鬼,真是大胆,于是骑马上前,想去看看是个什么道士这么大胆。
  张德到前面一看,见果然有一个道士背对着自己,手里拿着木剑,正在神神叨叨的念叨着些什么。突然,道士转过身来,张德一看那道士的脸,好悬没跌倒,这道士自己认识,正是神棍左慈。
  此时只见左慈说道:“各位乡亲们放心,今天晚上亥时之前,大雨必停!”而众百姓听说左慈的话,纷纷下拜感谢左慈。
  此时众人都下拜,偏偏张德站着,显得张德鹤立鸡群。旁边一个老头见张德站在那,急忙拉拉张德衣角,道:“快点跪下来感谢左神仙啊!”
  此时张德因为在河边一天,弄得满身泥巴,看起来像是个刚从地里回来庄家汉子。所以旁边那个老头并没有认出来这位就是太守大人。
  老头没认出张德来,左慈可认出来了。见左慈冲张德作了个揖,道:“张大人,咱们又见面了!”
  张德此时心里面很复杂。左慈,一个演义中被神话了的人物,可是现在却在这里装神棍骗钱,确实让张德大跌眼镜。只听左慈说道:“张大人,故人见面,不请贫道到你那里去坐坐么?”
  张德苦笑一下,道:“既然道长不嫌弃,就请到我太守府里一坐吧!”而左慈也不客气,跟着张德后面就朝太守府走去。
  进了太守府,分宾主落座后,张德问道:“左道长,你怎么跑到我北海来了?”
  左慈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道:“贫道听闻青州大雨连日不停,而河道多有泛滥,所以贫道前来救民于水火?”
  张德冷笑一声,道:“那道长可救完了?”
  左慈微笑着说:“幸不辱命,这大雨今夜亥时前必停!”
  张德心说,看你信心满满的,先把你留在我太守府中,等到亥时雨还不停看你怎么收场!想到这,张德对左慈说:“真是辛苦到长了,不如道长就住在我府中,也让我尽尽地主之谊!”
  “那贫道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当天晚上,张德因为劳累,很早就睡下了。可是睡了没多久,就听到外面传来了吵闹声,张德起身唤来下人问道外面何事吵闹,下人答道,外面聚集了不少百姓,说是感谢左神仙大恩!
  张德一听马上一愣,忙出门查看,见雨果然停了!
  “真是见鬼了!”张德嘴里嘀咕道。
  张德连夜去找左慈,来到左慈屋中,见左慈还没有睡,而左慈见到张德过来,一点也不吃惊,道:“张大人来找贫道有何事?”
  “左道长,你是怎么知道大雨要在今天晚上停息的?”张德开口就问道。
  “难道太守大人不认为是在下作法让大雨停息的么?”左慈乐呵呵的问道。
  张德心想,作法?别开玩笑了!后世人都知道这下雨是自然现象,连着下这么多天,八成是台风的影响,关你作法什么事。便答道:“在下不信鬼神!”
  “呵呵,不错,我也不信鬼神!”左慈答道,“贫道的昨日观天象,已经知道今日大雨必停。至于过来装神弄鬼,只是骗口饭吃!”
  张德没想到左慈这么痛快的承认了。有点不敢相信,张德以前一直以为什么天象都是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没想到真的有人懂这些不过想想也是,诸葛亮不就是能来个“借东风”么,看来左慈是这个时代的气象学家。
  ————————————————————
  关于骑兵,馋虫是小白!至于什么马鞍马镫,三国到底有没有馋虫也不知道,暂时忽略,就当有吧!厚着脸皮再要几张推荐!
  第七十二章 张德拜师
  此时左慈发话道:“贫道精于杂学,这观天象也是一门学问。张大人可有意学习?”
  “学这个有什么用?”张德随口问道。这个世道有没有什么气象局,你会天气预报也找不到饭吃。
  只见左慈站了起来,缓缓道:“凡为将者,不通天文,不识地理,不知军情,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乃庸才也!两军交战,天时地利人和,占一可保不败,占二可争胜,三条全占,则必胜!张大人要是跟老道学了观天象之术,行军打仗至少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张德心说,这左慈说的倒是很有道理,想想诸葛亮草船借箭,就让张德感到一丝神往,而且看着左慈一副保险推销员那种殷切的表情,张德就一阵心软,是想一个头发,胡子都白了的老头,一副期待的表情看着你,谁能不感到一些心软呢!
  张德叹了口气,道:“好,我学,不过我事先声明,我可不跟你学那些算命看相之术!”
  自从张德开始跟左慈学习以后,张德发现左慈这个老道懂得还真不少,不但精通天文地理,还精通机关之术,让张德受益匪浅。但是左慈最让张德受不了的是在张德的太守府后院起了一个丹炉,整日弄得太守府后院烟气缭绕,而且左慈三天两头的去药铺买药不给钱,直接让药铺的人去太守府拿钱。
  这些都还是小事,最让张德吃惊的是,有一天,正是吃饭的时候,突然听到后院“轰隆”一声巨响,犹如打雷般的声音想起,而张兴此时惊的一口汤呛到了鼻子里,咳嗽了半天。张兴起身,气得哇哇直叫,扔下手中的饭碗,直奔后院而去。
  不一会,见到左慈老道被熏得满脸黢黑,衣衫破损,提着张兴就进来了。老道将张兴扔到地上,冷哼一声,道:“这小子,勇猛有余,功夫倒是平平常常!”
  张德问道:“老师,你这是怎么了?”
  左慈坐下来,道:“炼丹时候不小心,丹炉炸了!经常有的事情!显璋啊,明天再给为师起个丹炉!”
  炸炉了?张德立刻想起来,中国最早的化学家就是这些炼丹的道士,这些道士可是对古代化学贡献非常的大。
  可是左慈这一炸给张德来了灵感,自己以前抗战的时候做过土地雷,土火药也会做,自己至少可以造些火药啊!想到这,张德问左慈:“老师,你那可有硝石和硫磺?”
  “消石有,硫磺是什么?”左慈问道。古代硝石并不叫硝石,而叫“消石”还好两个字同音,所以左慈知道,至于硫黄,这个时代叫雌黄,所以左慈并不知道什么叫硫磺。(这两个名称出自《神农本草经》)
  张德知道左慈博学,见连左慈都不知道硫磺,以为这个时代硫磺还没被发现,便打消了制作火药的念头。
  ……
  当张德在北海如火如荼的发展的时候,一个“好运儿”的命运也逐渐改变了,那个人就是被灵帝钦点的咸阳令刘备。
  刘备自从当上咸阳令后,可以说是诚诚恳恳,不敢有半点差池。加上刘备多少确实有些本事,将咸阳治理的有声有色。刘备很自信,也许,过不了几年,自己就能凭着政绩升官了!但是这个时候,咸阳县来了一个人,再次改变了刘备的命运。
  一队车队缓缓的使向咸阳县,为首的一人非常显眼,因为这人一看便知道不是个汉人,而是个汉人和胡人的混血儿。只听车队中间一人喊道:“胡赤儿,这离长安还有多远?”只见这名混血儿急忙走到车队中间,冲一名三十来岁的将领说道:“回将军,前面就是咸阳了,离长安已经不远了!”
  只见这将领说道:“天色已晚,咱们今晚就到咸阳休息吧!”
  这名三十来岁的将领就是西凉刺史董卓的女婿——牛辅。
  董卓自从当上西凉刺史后,每年都会给洛阳城中王公大臣送上礼物,以前都是李儒来送礼的,偏偏今年李儒病了,于是董卓这次便让另一个女婿牛辅来洛阳送礼。
  当夜,牛辅就在咸阳的驿馆住了下来。而牛辅部将胡赤儿有胡人的血统,所以十分好酒,便跟牛辅告了个假,找酒馆喝酒去了。
  这咸阳的酒虽然不如凉州酒那么烈,可是却比凉州酒要醇香,这胡赤儿一喝就喝上瘾了,一直喝到大半夜,还没喝够。等胡赤儿再问店家要酒的时候,店家却说酒已经卖光了。这胡赤儿一听大呼不过瘾,正巧见旁边背对着自己坐着一人,那人身边还有一坛酒没喝,便过去一拍那人肩膀道:“朋友,你这坛酒不如让给我如何?”
  那人身用眼角瞄了一眼胡赤儿,嚷嚷道:“哪来的蛮子,一边去!”
  这胡赤儿虽然是有胡人血统,可是最讨厌别人叫自己蛮子,一听这“蛮子”二字,当下火就起来了,一把抓向那人,就是一提,可是提了三提都没提动。而这人见这个蛮子敢找自己事,登时火就起来了,一个转身,将胡赤儿抓了起来,一使劲就将胡赤儿扔了出去。
  胡赤儿一个狗吃屎摔在地上,立刻爬起来,回身一看,才看清楚摔自己那人。那人身高八尺有余,黑脸,大胡子,正睁着虎目看着自己。此人正是张飞张三爷。
  这胡赤儿蛮劲也上来了,直奔张飞冲过去,紧接着又被三爷摔了出去。
  胡赤儿此时酒精也上了脑子了,也没觉得疼,爬起来又朝张飞冲过去,然后又被张三爷摔了出去。胡赤儿借着酒劲又爬了起来,朝张飞冲过去,就这样,胡赤儿连着被张飞摔出去十一次,连张飞那边都琢磨,这个蛮子可真抗摔。
  就在胡赤儿第十二次爬起来的时候,就听身后一声大喊:“胡赤儿,给我住手!”胡赤儿急忙回头看,原来是牛辅来了。
  这牛辅一看张飞,心说好一员大将,恐怕父亲手下华雄都没这人威武,当下客气说道:“在下凉州刺史麾下牛辅,请问壮士尊姓大名?”
  ——————————————————————
  关于火药,现在出现早点,至于以后出不出现,馋虫还没计划,大家给点意见!今天喝多了,更晚了!这章算昨天的第二章,求下推荐!
  第七十三章 裴元绍抢马
  张飞也不是不通事理之人,见牛辅很客气,便道:“我乃燕人张翼德是也,这咸阳令就是我家哥哥!”
  牛辅一听,心说这个咸阳令一定要给岳父招揽过来,有了张飞这种猛将,岳父的实力必然大大增加,于是当下便对张飞说明天去拜访咸阳令。张飞回去跟刘备一说,刘备敏感的觉得这时一个平步青云的好机会。刘备很是自信,凭着自己兄弟三人的本事,应该能够很轻松的在董卓手下谋得一席之地!
  第二天,牛辅过来来拜访,当牛辅看到关羽时,更是眼睛一亮,再到后来牛辅听说张飞曾经枪挑张梁,更是心说这回捡到宝了,立刻给刘备许下大把的官职,刘备也欣然答应跟着牛辅回凉州。
  ……
  中平三年很快就过去了,灵帝还有三年的寿命,而张德也感到了压迫感。因为张让在朝中多番阻挠的关系,新的东莱令一直没有派下来,所以东莱一直在张德的掌握中,而青州刺史焦和却被留在京中为官,青州刺史的官位一直悬空着。
  中平四年,北海一地获得了大丰收,百姓无不歌颂张德的功劳,还有的百姓给张德建了长生碑,“张北海”的大名渐渐被人熟知。但是,老百姓虽然不介意张德是张让干儿子的这个尴尬的身份,可是广大的士人还是非常介意的。
  中平四年八月,张德布招贤令,凡是有一技之长者,不论出身,都能来应聘。可是经过一过多月的招贤,人才没来多少,木匠、铁匠、郎中这些人倒是招了不少。这让陈宫非常郁闷,可是张德却不这么想,以后天下大乱,这些能工巧匠和郎中大夫可是一笔很宝贵的财富。
  而张德在左慈那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只是左慈最擅长的占卜,任凭左慈说破了嘴皮子,张德就是不肯学。
  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