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剩女农家乐-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玉在旁边,林氏前面的夸赞还挺受用,但最后一句,让她暗叫一声不妙,娘亲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好,咱闺女好。夸吧,想怎么夸就怎么夸。”
果不其然,韩子明吐了口烟,说道:“不过,话说回来,他娘,咱们这两天是不是往县城一趟,别让人家等急了。今儿个就不去了,明儿个吧。”
林氏一拍大腿,说道:“成,那就明儿个!”
这么一来,韩玉连做绣活的心情也没了,收了针线,把针线筐放回了屋里。
韩冬过来拉住韩玉的胳膊,兴奋地说道:“小玉,我跟你说,那些家伙见我和大哥不上学堂就会认字写字,羡慕的不得了,还非要拜我们为师,让我们教他们,哈哈哈……”
韩俊有点严肃地说道:“别瞎嚷嚷了,小玉明天就跟爹娘去县城了,你没听见吗?”
韩冬这才慌了,问道:“小玉,你要是走了,是不是就没办法教我们了?”
“大哥,二哥,你们放心吧,就算我走了,咱爹也准备让你们上学堂读书呢。”
韩玉看着地上歪歪斜斜画的一些字,笑笑说道,“有更好的先生教你们,不光认字,还有对联、诗词等,保准儿你们学都学不完。”
韩冬好像是生气了,拳头紧握,喊道:“谁也没有小玉教得好!”
韩俊吃力地把韩玉抱起来,摸了摸她的小脸,坐到床上,又把她放在自己的腿上,好一会儿,才说道:“小玉,才这么大就要你嫁人,真是委屈你了。要是能回来,自然就回来,如果人家让在那边过活,凡事勤快点,多长几个心眼。要是实在不顺心,那就回来,有大哥在!”
韩玉当然知道,嫁了人的女儿,是不能随随便便就回娘家的,必须经过夫家的认同。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被休。而被休是娘家最大的耻辱,会让人认为是教女无方,门风不好。再嫁个好人家是不太可能了,只能嫁给那些身体有缺陷的,老光棍或寡汉条子1。
“大哥,二哥,不管我咋样,你们俩都得好好读书,争取出人头地。”
就算此刻心里再舍不得,多么痛苦,韩玉仍旧装作一副轻松的神情,笑道,“考上功名,咱家就不用再交苛捐杂税,所有的粮食都是咱自己的,条件自然就好了。咱老韩家出来每个人,脸上都有光!如果仅仅守着一亩三分地,是不会有什么大出息的。你看咱爹跟咱娘就知道了,忙活操劳了一辈子,家里条件还是不成,所以读书考功名是唯一的出路!”
韩玉的一番话,让韩冬和韩俊两人非常认可,不停地点头。
韩冬说道:“小玉,你懂的可真多,我跟大哥都会好好读书。”
“小玉,小玉……”
院子里忽然响起了林氏的呼唤,韩玉赶紧跑了出来,“趁着还不晌午,走,去看看你老太太,这么长时间你都见得少。”
老太太就是汪氏,韩家老太爷的二房小妾,虽然膝下无儿无女,但也是韩家辈分最高,岁数最大的长者,现如今已经八十六岁。
林氏抱着韩玉到了韩国龙的门前,此时汪氏和姜氏正好在门口树荫下乘凉拉家常。
林氏笑着走上去招呼道:“大奶奶,我专门领着小玉来看看你,明儿个就该去县城了。人家要是看得上,就是人家的人了,想见都不容易了。”
兴许是没有生育的缘故,汪氏虽然已经八十六岁高龄,但精神状态很好,身子骨还硬朗,眼不花,耳不聋,腿脚也都没问题,只是裹了一副小脚2,让她走路多少有些不太方便。看到林氏抱着韩玉过来,她连忙说道:“咦,小玉,你这妮子,这么长时间,成天闷在家里,也不出来看看老太!你看,不大点,就要出门子了,才舍得出来一趟。”
韩玉红了脸,说道:“老太。”
“这妮子,长得水灵,仿你。”
汪氏对林氏说道,“我听说了,小妮子绣花有一套,怪不得县城的人家会看上,有福气,命好!”
林氏说道:“大奶奶,小玉这就该走了,过来想给你讨点啥,图个吉祥。”
原来林氏领韩玉过来的目的是为了向汪氏讨些“吉祥”。
在这农家,讨吉祥,就是谁家的娃子刚出生,或闺女马上就要出嫁,向族里或村上最高寿的老者,讨个随身佩戴的东西,来沾点喜庆和吉利,可以消灾避难,健康长寿。
人生七十古来稀,汪氏眼看就要九十岁高龄,自然成了全村人讨吉祥的对象,身上自然也经常会佩戴东西。韩玉见到汪氏的时候,还非常好奇,她两个手腕上为什么带这么多的红线圈,而且脖子里也挂了几串项链似的首饰,现在听林氏说讨吉祥,这才恍然大悟。
汪氏一听,开口大笑,牙齿竟然也只掉了没几个,只见她不慌不忙从手腕上艰难地取掉一只镯子,递到韩玉的面前,说道:“给,拿着,算是老太给你添的嫁妆!”
韩玉本以为弄一根红绳子就行了,谁知汪氏送了这么贵重的,韩玉连忙推辞,说道:“老太,这……”
“你老太给你的,就拿着吧。以后回来的时候,别忘了给你老太捎包吃就成!”
林氏在一旁也笑着说道,见韩玉不接,替她接了过来,又放在她手里,让她拿好。
汪氏点了点韩玉的鼻尖,说道:“傻妮子,要是人家外人来讨,老太还不舍得给呢,这镯子老太可是戴了六七十年了,另一只给你二丫姐了,这一只就给你了,你要是不拿着,老太可是要生气了。”
奶奶姜氏是没有女儿,老太汪氏是无儿无女,先不说对男娃子如何,至少对女娃子都是格外的疼外,没有所谓的“重男轻女”之嫌。
其实重男轻女风气的盛行与否,还是要看各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多女少儿或无儿的家庭,不消说,这种观念必然非常严重。而像老韩家这种多儿少女或无女的,女娃子反而更受老一辈的宠爱。也就韩国龙的婆娘解氏和韩铁链家的谢氏对自家女娃子经常打骂,不当一回事,算是韩家里的特例,因为这个,姜氏和谢氏之间,汪氏和解氏之间,没少生气。
年岁这么大的老人,就算是前世,韩玉也很少接触到,看着满脸皱纹的汪氏笑着,她觉得格外亲切,便扑进她的怀里腻歪了一会儿。
韩玉仰着脸说道:“老太能活一百岁。”
“哈哈哈……你这妮子,尽说让老太高兴的话。”
汪氏笑出了泪水,连忙从华丽掏出小手绢抹掉,说道,“老太真活到一百岁,到时候,不管你嫁到哪,也得回来看看!”
韩玉说道:“那还用说,肯定回来。”
“大奶奶,你这么大年纪,这身子骨,别说周围多少村寨,就是周围几个县城,恐怕也没有第二个!肯定能活到一百岁!”
林氏在一旁笑呵呵地说道,随后看着姜氏说道,“你看俺娘,就没你身体好。”
姜氏拍了拍汪氏的肩膀,说道:“这是老寿星下凡了,我这一把老骨头棍子,咋敢比哦!”
听到外面说话说得热闹,解氏手里拿着千层底出来了,一眼就瞥见了韩玉手中的银镯子,难免一阵不爽,上来阴阳怪气地说道:“听说人家县城里来人说亲了,这小玉可真是不得了啊,你们一家子都跟着沾光不少哩。”
林氏说道:“哎,这成不成还不一定呢。说不定人家县城里的,看不上咱这乡巴佬。”
解氏依旧一副羡慕嫉妒恨的嘴脸,说道:“咱小玉是谁啊,那可是绣花的天才,看不上就是他们瞎了眼!”
林氏又应和了几句,便领着韩玉回去了。
韩玉也颇不甘心,留下了几声“呵呵”。正所谓:流言止于智者,聊天止于呵呵。和这种人是没必要多说的,便用“呵呵”来结束,顺便表达无视和轻蔑。
注释:
1寡汉条子:就是死了妻子的男人,正是鳏寡孤独中的“鳏(guān)”。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女的老人。出自《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2云锦王朝立国不过七十多年,立国之后,为了休养生息,鼓励耕种,更是为了解放劳动力,《大律》明文规定:禁止妇女缠足。汪氏裹足乃是前朝遗留。
【第033章 】 农女进城
日落西山,暮色沉沉,白日里的热闹逐渐褪去。
待到夜色降临,只剩下漫天的星辰和夜莺的欢叫,随着天气的转凉,蟋蟀也都渐渐没了踪迹。
对于明天的相亲,应该说是“被相”,韩玉没了恐惧,更多的是对前途未卜的茫然和失落。
“我想留在这里安安稳稳长大,我不想现在就去当童养媳。”
看头顶一道流星闪过,韩玉赶紧双手合十,虔诚地许下了愿望。
如果真的留在县城,那就要与农家生活说再见了。她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不管是好日子还是坏日子;习惯了这里的人,不论是好人还是坏人。甚至习惯了这里的一花一草一木,每一寸土地。
韩玉下意识地摸了摸两个耳朵,耳洞上的草茎也已经失了水分,干枯了。
夜里下起了霜,空气中好像充溢着细微的冰晶,呼吸都会觉得凉飕飕的,韩玉搂了搂肩膀,害怕冻出病来,便起身进屋了。
雄鸡一声,天下皆白。
只是今日里雄鸡报晓声声,狗叫声不绝于耳,夜色依旧浓厚,天空黑压压的眼看就要塌下来的样子。
“他爹,我看这变天了,别半路上下雨就行。”
林氏推开堂屋门,仰头看了看天,转身又走进东屋里,向韩子明说道。
“下就下吧,就是路可能赖点,反正马车里也淋不了雨。去,叫小玉起来,洗洗脸,走了。”
韩子明穿上新布鞋,衣裳也是新做不久,一直不舍得穿,这次进城才舍得拿出来,他说罢就去喂猪,顺便把昨个儿借来的马喂一些干草和水。
林氏去屋里端了油灯出来,“吱呀”一声推开西屋的门,俯下身子,轻声叫道:“小玉,小玉……起来吧,咱该走了。”看到韩玉迷迷糊糊揉着眼睛下床,林氏又附到春草的身边,推了推她,见她也醒了,嘱咐道,“春草,我跟你爹带小玉去县城,家里多操点心,鸡鸭猪都别忘了喂,别让他们两个乱跑。我们今儿个就赶回来。”
春草不停地点头,也跟着穿衣裳起床了。
林氏亲自给韩玉穿衣裳,梳洗打扮,给她扎了两个羊角辫,觉得满意了,这才牵着她坐到马车里。
自始至终,韩玉都好像是一个被林氏装点打扮的玩偶,没有说一句话,她神智朦朦胧胧,好像还在梦里。
马车出发的时候,天仍旧未亮,路上连个人影都没有。
“小玉,是不是没睡好?要不然躺在娘怀里再睡一会儿吧。”
车里,林氏把韩玉搂在怀里,轻轻拍着她的背,慈爱地说道,“到了县城,见了人,要是迷迷瞪瞪,跟摸迷的狗娃子似的,那可让人家看笑话。”
韩玉说道:“娘,我没事。醒了就睡不着了。娘,家里的那张花样子,我才绣了一半。”
“都这个时候了,还操绣花的心。又不是不回来了,就算这次过来不跟着爹娘回来,那以后总有机会回娘家,到时候带着就成了。”
正说着,忽然一个颠簸,林氏差点倒下去,把韩玉抱的更紧,稳住了,连忙掀开帘子,说道,“他爹,这天黑路看不清,哪怕是走慢点,也别出啥事。”、
韩子明说道:“瞧你说的,能出啥事!我又不是瞎子,这路模模糊糊看得清,就是刚才没当心一个轮子从沟子里碾过去了。”
马车上了大路,往南经过金钱庄、广阳村、前楼三个庄子,又途径一片田地,上了更加宽广平坦的官道。这条官道,往东是香城,正是杏花村所属的县城,往西是另外一个县城,叫云城。上了官道的时候,天色已经亮了,虽然依旧阴沉,至少看东西已经没什么障碍。
官道上的的马车不少,时而会有策马奔驰发出的哒哒蹄声。
沉默了很久,韩玉彻底清醒过来,没了什么睡意,她掀开左侧的帘子,向外看着,问道:“娘,大哥二哥读书肯定会有出息,还有春草嫂子,也是个贤惠的人,将来爹跟娘也会享福。”
“小玉啊,娘就你这么一个闺女,最想享的就是你的福。你日子过好了,爹娘心里也才踏实。”
林氏说到这里,脸上竟然闪过一丝伤感,摸了摸眼角,说道,“这男娃女娃都是娘的心头肉,哪个过的不安生,娘心里都不是滋味。”
官道两旁的杨树几乎都是黄叶,每当有风吹过,黄蝴蝶一般翩翩起舞,最后没入尘土,让人看了忍不住泛起一些萧瑟的意思,古人说“自古逢秋悲寂寥”,大概就是如此。
“他娘,小玉,快看,到了。”
赶车的韩子明看到前方的城楼,“香城”两个字苍劲有力,隐隐透露着威严,喊完,他手里的鞭子在空中扬了扬,“啪”的一声响,马儿的步伐更快,转眼已经到了城门下。和平年代,没有什么严格的检查,很容易就进了城。
林氏说道:“他爹,城里这么大,这白家怎么找啊?”
韩子明收了马鞭,说道:“王婶子说这白家在县城是大户人家,既然是大户人家,大街上随便问问,就该有人知道。”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香城的两岸商铺,鳞次栉比,各色的商品,琳琅满目。大街上,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所以马车行进很慢。
韩子明下马,向身边的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问道:“这位大哥,请问这白家怎么走?”
那人回头笑道:“兄弟,我也是初次进城,不知道什么白家啊!”
又问了几个,巧的很,也都是乡下进城的。
林氏有些着急了,探出头说道:“他爹,别问人家路人,这些摆摊子的,常年在,应该知道,问一问。”
“啧,瞧我这脑袋,咋就没有想到。”
韩子明的一只手在头上一拍,自责道,随后在身边一家卖胭脂水粉的摊子上停下脚步,小心翼翼问道,“大哥,请问这白家怎么走?”
“乡下来的吧?连白家都不知道。”
那摊子老板看不是买自己东西的顾客,脸色不太好,腔调中也没有善意,朝北指了指,随口说道,“一直往北走,路上再问问人,就知道了。赶紧走,车停在这里,挡我生意了。”
“成,谢谢大哥啊。”
韩子明点头弯腰,表达谢意,连忙牵马往前走。
韩玉在车内听得颇不爽快,探出头往后看了看那老板,一副尖嘴猴腮的奸商模样,讨人厌,说道:“娘,车上闷,我想下来跟着爹走走。”
“走,咱都下去,这一路上颠簸,人都快散架了,走走也好。”
说着,林氏就抱着韩玉从马车上跨了下来,放下她,牵着她的手,说道,“小玉,你看那布,花花绿绿的,要是给你扯点做花衣裳,穿身上保准儿好看的不得了。”
“来,是不是要买布,咱家的布质量好,不信来摸摸,又软又滑,穿在身上也舒服。”
卖布的掌柜看林氏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连忙热情地上来招呼。
韩玉朝着布老板摆摆手,回头对林氏说道:“娘,我不喜欢穿花衣裳,咱家慢慢有了钱,给大哥二哥多做几身新衣裳,还有春草嫂子,要打扮的花枝招展的。”
街上商品琳琅满目,各型各色的人都有,不远处玩杂耍的,卖糖葫芦的,街边算卦的,乞讨的……三教九流,贩夫走卒,应有尽有。
“娃子他爹,咱闺女傻了可咋办?”
林氏一手牵着韩玉,另一只手拉了拉韩子明的袖头,说道,“人家小闺女都想着吃好的穿好的,咱闺女不好这口子,你说咋办吧。”
韩子明笑道:“咱闺女不傻,是你有点傻。闺女懂事给你省点钱还不好啊!”
林氏反驳道:“有啥可省的,挣钱干啥用的,不就是花的吗?这多了多花,少了少花,没啥省不省的!”
之前被人家摊贩的老板鄙视,韩子明有了阴影,看到前面几个小孩子玩耍,心想这几个定然是城里的娃,他主动上前,问道:“娃子,叔问你们,这白家咋走的?”
“白家?白世敏的家吗?”
其中一个男娃子,大约八九岁,白白净净,抬头问道,说完朝韩玉看了一眼。
韩子明连忙追问:“对对,是的,你知不知道怎么走?”
“看到那个路口没,往左拐就是白府了。”
这男娃子指着前面十几米外的路口,又往左指指,说道。
周围的其他几个娃子,都围着地上的陀螺喊叫,根本没有在意旁边发生的什么。
“小兄弟,你可帮了大忙,谢谢啦。”
说罢,韩子明就兴高采烈赶车往前走,林氏后面跟。
韩玉忍不住多回头看了一眼这个指路的男孩子,并不是那种疯疯实实的野孩子,从穿着来看应该是来自书香门第,好像跟另外几个男孩子玩不到一起似的,当然,只是她的错觉。与此同时,这男孩子也回头看了韩玉一眼,目光相遇的刹那又都连忙躲开来,好像有什么千丝万缕的联系似的。
果不其然,路口北拐走了没几步,就到了白府,门口的小厮听说是乡下杏花村里的韩家,其中一个连忙接过了马车,往马厩里牵,另外一个让三人稍等片刻,快步去禀告老爷夫人。
(希望妹纸们喜欢,多多提意见,捉捉虫子~跪谢。推荐票和收藏什么的,都砸过来吧~如果觉得喜欢,可以向身边朋友推荐一下哦,真心需要你们的帮助。动力什么的~)
【第034章 】 初入白家
红漆大门之上,仔细看的话,有些地方已经脱落了,略显斑斓。
一幅有些年岁的黑色牌匾上,“白府”两个简简单单的金字,再没有其他装饰。
“老爷专门吩咐了,要是韩家人来了,好生招呼着。我叫丁二,是看门的。”
牵马的小厮把马安顿好之后,笑脸盈盈地把三个人迎进来,在门口很热情有礼貌地说道。
韩子明说道:“你看,多不好意思,给丁兄弟添麻烦了。”
“别,别,千万别这么说,这是咱们下人该干的活,理所应当。”
丁二连忙红着脸摆手,心里跟吃了蜜一样甜滋滋的,他一个下人,被人这么客套地讲话不多,对方丝毫没有看轻的意思,不免觉得乡下来的人虽然土是土了点,但为人老实,地道。
林氏摸摸韩玉的头,小声说道:“小玉,快叫叔。”
“叔。”韩玉觉得这小哥听亲切,张嘴甜甜地叫了一句。
“咦,不敢,不敢,不敢。”
丁二一连说了三个“不敢”,弯着腰问道。他知道,韩家人这次来的目的,自然不敢应承这么个称呼,小姑娘说不定将来就是三少奶奶,是自己的主子。
白家分为前院和后院,单单一个前院就有农家寻常宅子的两倍大,前院正中央一棵榕树不知道多少年了,至少三四人合抱粗细,古树虬枝,盘根错节,煞是壮观。硬叶玉兰四季常绿,哪怕是在这萧瑟的秋季,依旧郁郁葱葱,生机盎然。院中一座前后院有一个圆形门相通,白家人都是住在后院里,前院都是下人等居住。
韩玉仔细打量着这前院的装点,一座影壁墙1和大门正对,墙壁上瓷花塑有松鹤延年图,下面依托影壁墙建成半圆形的花园,各色花草已经凋零殆尽,只有花园上摆放的几盆菊花开得正盛,黄、红、白、绿、粉五种颜色,非常罕见,姹紫嫣红,甚至好看。
韩玉不由地在心里叨咕,看来这白家的老爷应该是个文人雅士,周敦颐《爱莲说》中提到:“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菊,花之隐逸者也……”,至少应该有文人的隐逸情怀。
“哎呀,久等了。”
正在这时,一个宽袖长袍三十多岁的男子,正是白世敏,通过圆门,拱手作揖,迎了上来,儒生气质很浓,在她身后跟着一个略显年轻的妇人,打扮得非常得体,显得很利落。
“快,别愣着了,去把少爷喊回来。”
这妇人是袁氏,白家的女主人,连忙示意门口的小厮。说罢,走过来,看了看韩玉,一把抱起来,笑道,“小玉咋长这么漂亮?来叫大娘抱抱。”
“走,快去后院坐着,这一路上奔波,肯定累坏了。”
不等韩子明和林氏张口说话,白世敏连忙招呼着往里走。
韩子明笑道:“不累,这点路,比平时干农活轻松多了,哈哈哈。”
相比前院,白家的后院更加精致,大小和前院无甚差别,但装饰有假山怪石,水塘里飘着干枯荷叶与茎秆,金鱼嬉戏打闹,掀起不少的涟漪;几间红瓦房,虽然不大,却显得很和谐,雕花的瓷盆里种着各色花草,有些保持着绿色,有些已经枯黄。
“娃子疯实,跑出去玩了,马上就回来。”
几个人都入座之后,白世敏看了一眼袁氏怀里的韩玉,又把视线转向韩子明,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道。
韩子明笑道:“一样,这个年纪,正是玩的时候。我家的两个娃子,一说跑出去,喊都喊不回来。”
“爹,娘,我回来了。”
一个略显单薄瘦弱的少年进屋来,说了一句,看到韩家三口人的时候,丝毫没有什么情绪的波动。这少年是白家的三少爷,名叫白泽。
韩子明和林氏确实愣了一下,这少年正是给他们指路的娃子。
“没事就去书房练练字读读书,别乱跑。”
白世敏严肃地说道,随后指了指韩玉,说道,“去,领着你小玉妹妹到处转转,要是敢欺负她,我可饶不了你。”
从刚开始到现在,袁氏就就抱着韩玉,不舍得放下,现在终于放下她,嘱咐道:“你小玉妹妹初来乍到,要好好陪着。”
白泽淡淡地说道:“知道了。”
韩玉跟在她的身后,低着头,心想,这就是未来的夫婿,要陪伴自己过一世的男人?
走廊里,白泽本来正走着,忽然停住了脚步,转过身来,韩玉走神,一个来不及,撞在了他的胸前,使得他一个趔趄,差点跌倒。
“sorry!”
“扫瑞?”
“哦,对不起。”
“你想什么呢,走路都不看着点。幸亏是撞到了我,要是撞到了柱子,头上撞个大包,爹娘肯定又是骂我。”
“没想什么。”
白泽站稳了,蹲下身子,看着韩玉的眼睛,问道:“真没想什么?你就不害怕?我叫白泽,如果爹娘同意的话,以后就是你的丈夫。”
韩玉觉得这名字有意思,忍不住多想了一下:白泽,传说中昆仑山上著名的神兽,浑身雪白,能说人话,通万物之情,很少出没,除非当时有圣人治理天下,才奉书而至,是可使人逢凶化吉的吉祥之兽。
白泽轻轻拽了拽韩玉的头,说道:“还说没想什么,看,又走神了。”
韩玉回过神来说道:“我觉得你名字比较吉祥。”其实心里嘀咕的是,原来是一只传说中的神兽。再仔细打量他,这白泽皮肤是挺白,以至于显得有些苍白而缺少血色,给人病怏怏的感觉。
“听娘说,你这么小就会绣花,是天生的,而且绣得很好。”
白泽又往前走,不时回头,问道,“我一个男人,对绣花不感兴趣,除了绣花你还会什么?读书识字吗?”
韩玉淡淡回道:“略懂。”
“女子无才便是德,既然懂得读书识字,那就是无德了!”
白泽忽然又停下,抓住韩玉的鞭子摇了摇,不过立即补充道,“女人读书认字,这样才会讨人喜欢,知不知道红袖添香2?”
韩玉点了点头,算是回答了。她心里早已经想的不止一点了,这白泽年纪不大,但对女子读书认字却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挺不容易。其实想想,封建社会中,青楼多才多艺的女子之所以吃香,让诸多或风流倜傥或挥金如土的男人挤破了头,正是男人出外寻花问柳的理由。哪个有点野心的男人会守着一个只知道恪守妇道的刻板的,哪怕附庸风雅都不会的女人?而被封建伦理纲常捆绑的女人,哪个又甘心带着枷锁过一世?
“你脑子里琢磨的都是什么,为什么老是走神?”
白泽一脸的好奇,放下韩玉的辫子,继续问道,“都读过什么书?”
韩玉学着《赤壁》中某诸葛亮的语气,说道:“千字文,百家姓,诗词歌赋,略懂。”
本来想添上一句,“以我多年耕田的经验”,仔细一想,年龄太小,不太妥当。韩玉自然不会说自己读过《中国通史》、《中国文学史》、佛洛依德精神分析法《释梦》、唐诗宋词元曲、《金瓶梅》、霍金的《时间简史》……诸多的中外古今名著。对于一个酷爱读书的女人,从上学到工作甚至到穿越前,书架和床头的书,从来只会多不会少。
听韩玉这么一说,本来死寂沉沉毫无生气的白泽,脸上显出少有的兴趣,捂着嘴咳了两声,问道:“哦,诗词歌赋都有读过,那我考考你怎么样?”
韩玉点点头。
“最简单的,《蒹葭》的第一句是什么?”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不错!”
白泽一听,精神头更盛,继续问道,“吟诵一首有秋天和月亮的诗吧。”
韩玉也渐渐有了兴致,吟道:“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3”
“乐府诗知道吗?可知道乐府双壁是什么?”
“《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
“啪”的一声,白泽两手重重一拍,兴奋地脸上露出红晕,拉着韩玉的手,这就要往回走,说道:“走,我这就跟爹娘说,除了你,我谁也不娶了!”
“白泽哥哥,这些事情就让大人决定吧。万一老爷夫人不喜欢我,那也不行。”
韩玉不由的一阵汗颜,连忙说道,“自古以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们做不了主的。”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女性,韩玉自然对这套说辞厌烦透顶,但为了说服白泽,也只好搬出来了。
白泽站定,咬了咬牙,说道:“我去求爹娘,他们一定会答应!”
在韩玉的再三要求下,白泽才同意带着她到处转转看看,等两人转的差不多了,客厅里双方父母也商榷好了。
韩玉跟着韩子明和林氏回去,等到身子长成再嫁过来。而说好的还有一件事,等过段时间,让身体不太好的白泽去杏花村韩家住住,调理一下身子。
白家作为县城的大户,其实早些年已经没落了不少,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加上大儿子在京城为官,财力还是有些的。
************
注释:
1影壁墙:影壁,也称照壁,古称萧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主要是用来镇宅辟邪~
2红袖添香:书生有年轻貌美的女子陪读。出自清魏子安《花月痕》:“从此绿鬓视草,红袖添香,眷属疑仙,文章华国。”
3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第035章 】 吃亏是福
对于这个结果,不消说,韩玉是非常满意的,从现在到身子长成,需要一些年月。
出嫁前一直能够和家人在一起,继续享受着农家田园生活,是再美妙不过的。
“小玉,你等着我,我很快就会去找你。”
临别时,白泽踮着脚尖,趴在马车的小窗户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