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尴尬风流-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王终于回答:“是的,都应验了。”愈想他愈坚定,本来就是嘛,都应验啦。
  说了,就是应验。
  看看
  老王去风景点,谢绝美丽的导游小姐,说:“不必讲了,我只是来看看罢了。”
  老王去博物馆,敬谢前来陪同的文史专家:“不麻烦您讲解了,我只是来看看而已。”
  老王去百货商场,售货员小姐热情向他介绍各种商品,他说:“不必了,我只是来看看而已。”
  他给自己写了一幅字:“万物静观皆自得”,都说他写得好,境界更好。
  一天,他去餐馆,服务员小姐见是他,便问:“您是来吃饭的还是来看看的呢?”他说:“边吃边看。少吃多看。未吃先看。吃罢继续看。不吃也要看。”
  写诗
  老王忽然想写诗。他想,诗人也是人,有什么了不起,你能当诗人,我也未尝不能当,不就是一批中文字吗,我好好写就是了。
  从此他有了诗人的习惯与脾气。他常常落泪。他常常在树下月下徘徊。他常常独自一人哼哼唧唧。他常常说一些尖酸刻薄的话。他常常骂旁人愚蠢。他顿顿饭要喝酒,要吃鸡和鱼,没有喝酒也照撒酒疯不误。
  他终于写了一百首诗。他的朋友、学生、老部下都来抬轿,这个联系出版社,那个联系传媒,电视台已经决定他的诗集出版以后对他作一个专题采访,杂志社决定出版一期王诗专号,连举行诗集首发式的会堂也预租好了。
  他在把诗稿给出去的最后一刻钟重新审视了一遍,他决定,焚毁所有手稿。朋友们、部下们、学生们都称赞他的严肃的创作态度。
  他自己也很快乐,他想,烧诗,不是比写诗更有诗意吗?
  于是他想起了林黛玉。
  着陆
  老王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会开飞机了,他驾驶着一架大型喷气民航客机,穿云破雾,随意翱翔,十分自由快乐。醒来后仍然得意洋洋。
  得意了十分钟后,忽然发现,只梦见了开飞机,却没有把梦中的飞机降落下来,一架飞机没完没了地只在空中飞行,却不着陆,这是多么危险多么可怕!
  他天天盼着能再次梦到开飞机,而且这次坚决驾驶着飞机安全着陆,叫做一块石头落地也。
  然而,他仍是只梦到开飞机,梦不到飞机着陆。他为此十分焦急,茶不思,饭不想,人变瘦了许多。
  一年后,他梦到了自己在修机场,扛洋灰,打钢筋桩。醒后大喜,他终于明白了,不修好机场跑道和指挥塔,飞机怎么着陆呢?
  游泳
  老王喜欢在海上游泳。
  很多人问他:“能游多远?”
  他回答:“反正一千多米没有问题吧。”朋友们点点头,并没有特别夸奖他。
  他乃下决心测试一下自己,游着游着,并没觉得太累,便想,已经这么大年纪了,逞什么能呢?适可而止就行了。于是他转身游回去。这样测试了几次,都是力未尽而知返,他仍然不知道自己到底能游多远。
  接下来又有朋友问他:“在海上,你能游多远?”
  他回答:“我也不知道,反正已经游了几十年了,游到不能游的时候为止吧。也就是说,等我知道我到底能游多远的时候,我也就不可能告诉你了。”
  健身
  老王从小养成了每天跑步的习惯,每个清晨他都要跑两千至三千米,坚持了五十多年了。
  一个医生向他提出,以为跑步可以健身其实并无科学根据,社会上流传的种种健身方法多是误导,生老病死都是大自然的规律,是任何人所无法控制也无法逆转的。以你的年龄,跑得太多,效果说不定是适得其反。医生举出了一些长跑名将猝死的例子,告诫他。
  老王一辈子崇信科学,听了医生的话便不再清晨跑步。
  老王自幼养成了吃鸡蛋的习惯,除了三年困难时期,他每天都要吃一两个鸡蛋。
  医生说,鸡蛋黄里含有过多的胆固醇,老年人吃多了没有好处。于是老王停了鸡蛋。
  不跑步了,不吃鸡蛋了,老王老是觉得生活里缺少了点什么,闷闷不乐。
  又有医生说,跑一跑,吃点鸡蛋也还有好处。
  老王听了很高兴,就又跑步,又吃鸡蛋了。他想给那个医生提一点意见,他讲的也许都是正确的,但是,总不能在门诊上老是给病人讲人之必死无疑吧。
  灭蚊
  老王买了一台杀蚊虫的紫光灯。他听到蚊蝇撞到灯丝后发出的电击声感到非常快慰,心想,我总有办法对付你们这些无聊的小东西啦。
  入睡以后,他听到了耳边的蚊虫嗡嗡声,心想,没关系,灭蚊灯开着呢。
  一会儿,头上被咬了一个大包,他想,没关系,灯一个值三百多元,质量是有保证的,现在服务态度也不错,如果不好用,人家说了包换。
  又在大腿上咬了一个大包,老王想,灭蚊灯是说蚊子撞上了,灯会发出高压电,把蚊子击毙,但是它不能保证把所有的蚊子都吸引到自己的灯丝上去,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灯无万能,想开一点吧。
  那天晚上他睡得比无灯时好得多,他告诉朋友,他买的新产品果然名不虚传。他现在不怕蚊子了,因为他确实拥有一台价值三百多元的灭蚊灯了。
  伊妹儿
  老王的电脑联网了,他好不容易学会了用伊妹儿。他很兴奋地给遥远的朋友发了几封电子信件,很快收到了回信。
  老王大喜过望,见人就说电子通信的好处,同时他感到奇怪,这么方便的通信手段,怎么还有那么多人不用也不会用也不打算用?他成了电子通信的热烈宣传者。
  他说得多了,渐渐惹人讨厌。第一个朋友说:“我不喜欢网上的垃圾。我宁愿过得干净一些。”
  第二个朋友说:“我已经年过七十,学这些时髦玩艺儿是力不从心啦。”
  第三个朋友说:“你老兄这才用了几天伊妹儿呢?”
  第四个朋友说:“老子就是不用,你怎么样?”
  老王十分惭愧。
  人形
  老王得到一个日本朋友赠送的“人形”,此人服装、姿态、发饰、总体造型极美,只是没有脸孔——更正确一些说是没有五官,头发下面是一个细长的塑料圆柱,也不像脸,也不像没脸。
  他的亲戚们来到后惊呼道:“太可怕了,你怎么摆这样一个人像,简直像是个鬼。”
  老王唯唯,把日本“人形”收到了顶柜里,眼不见心不烦了。
  过了若干时间,一些亲友来了,都说:“听说你有一个没长脸的玩偶啊,你放到哪儿去啦?”
  老王只好再拿出这个“人形”,解释说:“没有脸孔其实没有多大关系,就看你怎么样想象它的脸了。也许那是一个大美人呢。”
  读书
  老王年轻时只有有限的几本书,他把这几本书读了又读。
  “文革”当中,没有书读,但他已养成了夜读的习惯,他每天把仅有的《人民日报》读得几乎能背诵下来。那时出席大宴会的领导人名单,他过目不忘,倒背如流。出差时连《人民日报》也没有,便读旅客须知、损坏物品赔偿价目表和电话簿。
  现在他的书七间屋也装不下,他翻来翻去,手里拿着甲书时心想也许不如乙书好吧,手里拿着丙书时,又想还不如先读丁书呢。
  在没有多少书可读的时候,他记得他读了些书;在有大量的书可供选择的时候,他读一天书也不记得到底读了些什么。
  读书(又一)
  老王的左眼视力日益恶化,亲人们说,都是读书读的。人们还叹息:“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啊,除了读瞎自己的眼睛,他们究竟能做到什么呢?”
  老王也后悔自己读书读得太多太勤。决心不再读书了。
  就在这时老王得到了一个青年人写的第一本小说,那种情调那种性格那种构思都是他从来没有见到过的,他读得津津有味,他的眼睛也从此好了。
  他想,有的书硬是能把眼睛读瞎,而有的书硬是能把眼睛读好。
  读书(又二)
  老王正在读书,儿子“偷”拍了一张照片,经过电脑处理放大,镶入镜框,送给父亲。老王一看,嗬,这是谁呀?眉目慈祥,目光悠悠,捧书深思,我心忧忧。前额的皱纹显示智慧,眼角的纹路显示沧桑,嘴角的皱纹显示悲戚,略略绷紧的面部肌肉显示庄重,加上照虚了的背景,眼镜上的一点闪光,有一种神秘和深邃,恍惚和气韵……活活像一个院士、博导、教授、思想者、名誉主编、大师、传人、研究中心主任、专项补贴获得者、泰斗、昆仑山、珠穆朗玛峰、黄河、扬子……
  谁呢?老王问儿子。
  您呀。儿子回答。
  不是,肯定不是。老王强调。
  是的,当然是的。儿子强调。
  我他妈的怎么会是这样高雅深沉,莫测高深!老王动了粗口。
  儿子点点头,看来我就是拍错了。看来我他爹的不认得自己的老爸是谁啦。
  第二部分
  一圈
  老王的孙子参加小学生运动会的五百米赛跑,得了第四名,拿着奖状回了家。
  老王从不知道孙子善跑,大喜,说是当天晚上请孙子去吃“必胜客”。
  孙子面有愠色,把奖状一扔,不说话。
  最后孙子说:“我跑得不好,比其他选手慢了一圈,在少跑了一圈的情况下我是第四个冲线的,说我是第四名,多丢人呀!”
  老王说:“你跟老师讲一讲嘛。”
  孙子说:“我讲了,他们不听,裁判和巡边员都说没有少跑,他们还批评我不维护本校的荣誉,我怎么办呢?”
  老王觉得离奇,他给学校和教育局的人打电话说及此事,大家都劝他不必多事,人们说:“肯定是孙子错了,他一个小孩子,知道什么!”
  丢车
  老王的儿子自己买了一辆汽车,他开着车带着自己的妻儿来看望老王。老王夫人准备了丰盛的饭菜招待他们。
  正吃得高兴,忽听门外有人叫,说是有人偷汽车。老王儿子脸色剧变,扔下筷子就往外跑,由于他们住的是一楼,他很快就出了门,果然他看到了一辆绿色捷达正在向街口开去,他大怒,奋不顾身地向前追——虽然他上中学时跑过四百米亚军,毕竟不敌中德合资的汽车,他口吐白沫,累倒在大路上。
  他总算是被抬回来了,半昏迷中仍然念叨着:“报警,报警!”
  老王问:“你的车原来放在什么地方?”
  儿子说了地点,由于家这边停车不方便,他是把车停在离家三百多米的一个地方。
  老王去到那里,发现他的车仍在原处,没有丢,他儿子追的原来是旁人的车。
  爱好
  老王吃炸酱面的时候说自己最爱吃炸酱面;吃韭菜饺子的时候说自己最爱吃韭菜饺子;吃羊肉的时候说自己最爱吃羊肉;吃蹄髈的时候说自己最爱吃蹄髈。乃问:“老王兄,你到底最爱吃什么?”
  老王答:“爱什么吃什么;吃什么爱什么。什么都吃,什么都爱;什么都爱,什么都吃。”
  赞曰:“敢情!”
  合作
  老王的妻子很注意保持好心情,遇有亲友来访,她热情地出去欢迎,但当亲友离去时,她根本不相送,以免送行时自己伤感。这样老王便专门送客,有时送到机场,有时送到火车站,有时送到公共汽车站,至少也送到门口。
  慢慢养成习惯,客人一到他就计划着怎样送走。他发现,送行也是很愉快的。许多亲友很有节制,告辞得很及时,令他依依不舍,深感人际关系美好,人不可以离群索居。有的客人特别是已退休者比较黏糊,嘴里说着告辞一坐又是一个小时;最后由他送行,人有一种解脱感、轻松感。还有外地生活的老友,好不容易来一趟,却受时间限制,不能畅谈尽兴,送别时他心情正在浓酽处。
  所有去他们家做过客的人都觉得他俩合作得很好。
  模仿
  老王唱歌唱得不错,他特别喜欢新疆一个叫做艾哈迈德的民歌手的演唱。他用尽了办法想模仿艾哈迈德的唱法,他练了一年,听来听去总是没有艾哈迈德响亮,没有艾哈迈德共鸣丰富,没有艾哈迈德有一股子野气,硬气。反正愈学愈不像艾哈迈德,他很失望,觉得沮丧。
  有一次在一个场合大家要求老王给朋友们唱一首歌,老王便唱起了一个因艾哈迈德唱过而在群众中流行起来的民歌。他无望了,便不去模仿艾哈迈德,甚至也不去模仿少数民族的发声,而是信口一唱。
  他的歌唱得很成功,而且大家说听起来有点艾哈迈德的味道。
  正确
  老王的好友老李得了一种病,他想来想去就是觉得自己正确。他见了人就说起二十年前他召开的一次会议,对这次会议后来有不同的看法。他见人就说:“那一年,在什么什么地方,那个会的方向是正确的嘛。”
  听的人唯唯,因为听者根本就不知道那次会议,也对那次会议毫无兴趣。
  老李的朋友老赵得肝病死了,老李也愤愤不平,他见了人就说:“从开头我就劝老赵不要动手术,要练气功,他就是不听,如果他听了我的正确的意见,他哪儿至于死呀!”
  听的人唯唯,他们大多不认识老赵,不了解老赵的病情,也不明白老李何必对医学问题这样坚持己见。
  每次吃饭他也表白自己的正确:“我本来主张在家里吃的……”他说,当他邀请旁人在馆子里吃饭的时候。“我本来主张出去吃的……”他说,当他的朋友在他家里用饭的时候。他的朋友很尴尬,因为一边吃请一边设想本来依老李的正确意见会吃成另外的样子,使他们觉得有点费解。
  每次看报,看到一篇刊出地位显赫的文章,他读完就会生气:“这个观点我早就讲过了嘛,事实证明我是正确的嘛。现在他们才认识到!”
  甚至每次上完厕所他也痛心不止,他说:“怎么除了我别人硬是尿得不是地方,拉的屎橛子也忽粗忽细,老是拉不正确!”
  老李得了重病,忧心忡忡,几至于不治。老王去看他,给他送了一个匾:“你永远正确”。
  老李看了匾,热泪盈眶,含笑而去。
  约会
  老王与多年不见的老朋友约好15日到郊外一家公园会面,老王十分激动。结果他错记成14日,提前一天就到达了那座公园等了一个小时。等了半天,老友没来,老王悻悻地回了家。
  回家翻了翻日记本,明白是自己记错了时间,不免叹息自己糊涂。
  接着他犹豫起来了,第二天还去不去呢?再跑一趟,花上几个小时,太过分了,见老朋友固然重要,跑两次郊区却没有必要。故人相会,无非是那一点心意,那点心意头一天已经表达出来了,再跑郊区反而有点多余。如果不去呢,也显得荒谬,在错误的时间去了,并以此为理由拒绝在正确的时间去赴约,又不符合逻辑。
  那么,他去不去呢?
  约会(续篇)
  一位多年未见的老同学(当年她与老王之间还真有那么点意思呢)与老王约好了在繁华街市的某个什么星巴克咖啡馆见面。临到约会前一个小时,突然天降暴雨。这个城市已经十几年没有下过这样的大雨了,市民早已经忘记老天会在这里降下这样的大暴雨了。然而,恰恰在老王与当年老友约会的那个时间段,暴雨如倾缸,如瓢泼,如天河下泻。
  于是交通堵塞,电闪雷鸣,蚁民四窜,店铺进水,百业停顿……不用说,老王没有见到与自己约会的老友,而且他濯雨成病,高烧三十九摄氏度。
  此后老友杳无音信。
  怎么会是这样的呢?真有什么天意吗?你要的是温习脉脉旧情,你得到的是愤怒疯狂的大雨。
  拜拜啦您哪。
  猜测
  每次在电视里看体育比赛的实况转播,老王就和家人讨论谁会取胜,他往往猜错,引起家人的嘲笑。老王汲取教训,改成心里想什么嘴里偏反着说:心想着刘国梁胜,偏说瓦尔德海姆胜;心想着吉林敖东胜,偏说是山东海牛胜等。结果反着说了,正着胜了,别人愈嘲笑他,他愈是得意。
  猜测(续一)
  后来,他发现反着说正着说他都有说得准的时候,也都有说不准的时候。而家人,在他说得准的时候就惊奇一番,说他有特异功能什么的;猜不准的时候就嘲笑一番,说他是“胡蒙”什么的。
  他终于意识到,他的猜测是没有把握的,碰运气当然是没有准的啦,于是他闭上嘴,老老实实地看比赛。家人发现了,他看比赛而不猜测,这样一来,这个家庭变得怎样的寂寞了啊。
  猜测(续二)
  老王不猜了,家人怎么说怎么请他也猜不上劲来了。好在还有儿子,儿子一看冷场,便冲了上来,由他来扮演老爹瞎猜的角色。他是一通胡猜,从一开始猜大家就嘲笑,即使猜对了也没人说他的好。全家人说:“还是老王当年猜得好,瞧人家,人家是分析着猜,人家是有根有据地猜。唉!”
  猜测(续三)
  老王看电视剧,常常边看边猜下一集的情节该怎么样发展,猜对的时候少,猜错的时候多。猜错了,他对这个电视剧印象就还凑合。猜对了他立时觉得味同嚼蜡,他痛恨那位电视剧作者的智商怎么堕落到他自己这般地步,但同时又有几分得意洋洋。他和家人谈自己的猜测,孩子与老伴都笑他简直是穷极无聊,他就坚持说自己大部分都猜对了,就是说他料事如神,最后他说:“电视剧剧本是人家写的,情节是人家定的,戏是人家导人家演人家拍摄的,电视节目是人家编排的,我们除了傻看傻笑傻感动傻抹眼泪儿以外,再不猜一猜,不是更穷极无聊了吗?”
  众人哑然。
  美丽
  老王到过边疆的一条河边,河流狂暴,河岸陡峭,河水混浊,他觉得这条河很美。
  老王到过一个树林,林木葱葱,树叶在地上铺了一层又一层,他觉得这个树林很美丽。
  老王到过海滨,他看着潮水滚滚,白浪滔天,日出其中,月出其里,他觉得这大海很美。
  老王到过欧洲的城市,他看到雕像喷泉,石堡宫殿,他觉得这城市很美丽。
  老王愈来愈老了,哪里也不去了,他看着旧时的照片,想着逝去的光阴,觉得这一切很美丽。
  美丽(续篇)
  老王发现,有些他年轻时喜爱去的地方没有留过影。比如他喜欢去的一个面馆,面馆的幌子、门面,都是无与伦比的,现在,这个面馆已经没有了,在原来的地方现在矗立着的是一个五星级旅馆。还比如,往日的庙会、旧时的婚礼、荷花金鱼缸、夏日的萤火虫、老的铁轨电车等等,他想,没有照片为证,它们也是一样的美丽。
  再回头看看高楼大厦、霓虹灯、新建筑,他觉得也挺好。
  月亮
  老王有时候不太愉快,便看月亮。有时候太疲劳,便看月亮。有时候忽然若有所失,便看月亮。有时候不小心打碎了珍贵的瓷器,便看月亮。
  他发现,月亮时时不同,有时候出得早,有时候出得晚,有时候圆,有时候弯,有时候穿云破雾,有时候青光万里,有时候使人悲伤,有时候使人甜蜜。有时候明亮的月光使他难于入睡,有时候月光的照拂使他睡得分外塌实。然而,那本是始终如一的同一个月亮。
  而且,他相信,不管他看不看月亮,他的处境怎么样,他怎样去感受月亮,乃至这世上有没有他,仍然是同一个月亮。
  古城
  老王和一批教授专家去参观新近被列为联合国重点文物的一个宋代原貌小城。人们大为惊叹:“太漂亮了,太迷人了,太具有民族特点了,太有历史感了,太有文化了。”
  然后他们抨击,新盖的楼房算什么呀?古国原貌全破坏了,民族特点全消失了,这样下去,中国就是世界上最没有文化的地方了。
  夸奖完了弹丸小镇,吃了一顿当地官员的宴请,留下了一些“国之瑰宝”“世界第一”“独具特色”“思古幽情”“万古长青”之类的题词墨宝,大家都回到丑陋的大城市丑陋的大酒店丑陋的客房去了。
  月饼
  过中秋节了,老王的孩子说:“今年,我们中秋节不要吃月饼了,月饼一股子糖呀油呀什么的,有什么好吃?”
  过春节了,老王的孩子说:“今年过年,不要包饺子了,饺子有什么好吃?拿到美国,那要算垃圾食品的。”
  过元宵节了,老王的孩子说:“今年正月十五,咱们不要吃元宵了,元宵有什么好?一点动物蛋白质和维C也不含有。”
  过五月节了,老王的孩子说:“今年五月端五,不要吃粽子了,粽子有什么好?糯米小枣,农民意识,还不如吃基围虾呢。”
  老王说:“基围虾又有什么好?还不如什么都不吃,什么节也不要过呢,又节约又减肥。”
  看病
  老王得了一场小病,觉得问题不大,就一直抗着,拖拖拉拉没有去看病。过了几天,他觉得自己好多了。
  家人和朋友都说老王气色不太好,劝他去看病。老王不想去,他说他头几天是有些不大舒服,现在已经没事了。家人和朋友说,还是去一下医院好。
  于是老王嘀咕起来,是啊,我到底得了什么病呢?我到底算不算好了呢?于是他去了医院,开了一些药。
  拿回药来,他服用了一次,就觉得大好了。亲人、朋友和老王自己都说:“有病还是得及时看呀,去了医院和没去过医院就是不一样呀。”
  看病(又一)
  老王的妻子、孩子、孙子都得了感冒,就找老王要药,因为老王的公费医疗待遇在他们家是最好的。
  老王这几天也有点没精神,便去了医院,讲了一些自己身上似有似无的感冒症状,开了一些药,拿回家来。
  全家大小病号都来吃老王的药,老王想既是给自己开的药,自己无论如何也应该吃一点,便依医嘱吃了药,喝了白开水,躺在床上,休息。
  他发现自己确实是病了。
  柿子
  老王家种植了一株柿子树,数年后柿子开始结果,又数年后柿子丰收。老王与孩子小心翼翼地上房上树摘柿子,觉得很快乐。最后剩了几枚挂在树梢上的大柿子,无论如何也够不着了,只好放弃。
  挂在树梢上的柿子一天比一天变得红艳艳的,它们又大又美。
  老王学习农民的办法,绑了一根竹竿,想办法够柿子,终于还是失败了。
  由于丰收,今年的柿子吃不完,老王送了许多柿子给亲戚朋友。但他还是想念树梢上的柿子,耿耿于怀。每当风起,他都揪着心。听到熟透了的大红柿子落在地上,砰然有声,他非常伤心。
  最后只剩下一枚柿子了,挂在树尖上,像一个小灯笼。
  他相信,这是最好的一枚柿子。他等着这枚柿子落地,等了好久。
  入冬了,柿子仍然挂在树上。
  起风了,柿子仍然挂在树上。
  落雪了,柿子仍然挂在树上。
  老王想这真是造化的奇迹呀。
  几天没有注意,老王忽然发现柿子没了。他问家人,问邻居,谁也不知道柿子怎么消失的。
  又过了几天,老王发现柿子又有了,仔细看,又没了。
  他仍然相信那里有一枚最红最甜最漂亮的柿子,你永远够不着,落地无声,寻之无迹,梦中有影,食之无着。
  新房
  老王搬家了,朋友们一看都说他搬得莫名其妙,新家比旧房距市中心远,面积比旧房小,周围环境也不如旧房清新。
  老王嗫嗫嚅嚅,说不出搬家的道理来。最后,他说了一句:“我已经老了,要是这次不搬,就再没有搬的机会了。”
  一笑
  老王刻了一枚闲章,上写四字:“一笑了之”。
  老王到处题字,也是这四个字:“一笑了之”。
  于是老王显得有点空灵超脱,仙风道骨。简单说,朋友们谈起老王来,都说:“嗯,这个老家伙有点道行啦。”
  老李不服,便在一个有许多朋友在场的场合,问老王说:“你到处鼓吹什么‘一笑了之’,可一说起老于来,你就说他怎样品质恶劣心术不正,你说他的样子像个狼,老等着吃人……这能算是‘一笑了之’吗?上次我去你家,你正为了看哪个频道的电视节目而与家人争得面红耳赤,这能算‘一笑了之’吗?还有一次我在东城大百货公司看到你在退换一台收录机,你对人家售货员历数你买的那件产品的毛病,这能算‘一笑了之’吗?啊,还有今年春节你请我们吃饭,结果鱼香肉丝里发现了苍蝇,你为此与服务员争吵起来,你又怎么‘一笑了之’了呢?”
  老王听了,哈哈大笑,说:“你说得对。”然后回头做别的事情去了。
  许诺
  老王在一个场合受到一位大人物的接见。大人物见了老王非常高兴,亲切地拍着老王的肩膀说:“久违啦,老赵同志,你看我是太忙啦,我早就想与你好好聚一聚啦!这样吧,下个月我一定找你来吃个便饭。”
  老王有点糊涂,他怎么成了老赵了呢?另外,他和大人物过去虽然有过一面之交,但并谈不上什么旧谊,大人物何必要与他“聚一聚”呢?是不是他老认错了人了呢?
  底下的谈话证明,大人物不像是认错了人啦,大人物说的话完全符合老王的情况,只是大人物仍然老赵老赵地称呼着。老王蚊子般地嗫嚅着“我是老王”。大人物一直没听见,仍然兴致勃勃地与“老赵”谈着话。
  老王很高兴,回去将受到接见的情况告诉了妻子,并且说他不久将被邀与大人物聚一聚,吃顿便饭。妻子也很高兴。
  老王没有说自己被称作老赵的事情。他姓什么其实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姓氏说到底是人类自己给自己画地为牢制造出来的。而且他慢慢体会,大人物与他的谈话本来也就是既适合老王也适合老赵、老张、老李、老刘、老×的。
  他等待着邀请,等了好几年,虽然至今没有被邀请,他仍然是高兴的。他想起来不免引以为荣。他时常对朋友说:“大人物真是平易近人呀,对人真是不错呀。他要找我一起吃个便饭呢!”
  许诺(又一)
  老王接到老友老彭的长途电话:“我把最近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给你寄去了。”
  老王说谢谢,开始等待老彭寄来的书。一个月过去了,书没有到。
  一个月后,老彭来长途电话说:“老王吗?书读了没有,你有什么感想?”
  老王告诉他,还没有收到书。老彭说:“你再等几天,如果还收不到,告诉我,我再给你寄一本去。”
  又过了一个月,老王仍然没有收到老彭寄来的书。老彭来电话,老王说明没收到书,老彭很不高兴,说:“我不是跟你说了吗?再收不到来电话呀,你怎么不来电话呢?”
  老王唯唯,直道歉。老彭告诉老王,他将立即给老王再寄一本书去,此次电话中,老彭又核对了老王家的住址和邮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