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女明珠-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篮玫亩罐⒛昊簿褪窃谡飧鍪焙颍瓷狭怂惴虻牡艿堋苏古簟>退阍对诒吖亍K彩翘苏古舻拿模诿挥屑街埃敲挥惺裁锤芯酰搅酥螅侨词嵌诵摹

既然动了心。肯定是想要得到,小钱氏虽然被钱氏惯着。但她不是没有心眼的人,边关虽然民风淳朴,到底也是让她经历了一些。等到了京城之后,让她更是有了更深的体悟。她看到就算她的姐夫如何的宠爱姐姐,这平国公夫人的位置却不是她姐姐能坐的,同样,就算她想尽了办法,她也只能在她喜欢的男人的身边做个妾室,当不起他妻子的身份。

原本她都想好了,安氏嫁给顾二爷这么多年没有生育子女,就算平国公不说,这顾氏其他的人也都是看不下去了,已经将此事摊开了说,连人选都备好了。当然,这个人选里根本就没有她,但是她并不担心,有姐姐在呢,只要自己撒撒娇、再撒上两滴眼泪,姐姐肯定是会答应的,只要姐姐点了头,姐夫那边就是稳稳的。只要姐夫出了手,就算其他人有意见也不敢说上什么,到时候自己怀上了孩子,还不愁没有法子将安氏挤下来吗?自己身份是不如她,可是姐夫都已经在想办法了,会恢复钱家的名声,到时候自己就不是官奴了,有着姐夫在运筹,父亲、哥哥、弟弟到时候有了一官半职的,自己可又是官家姑娘了,身份就不成问题了。

远的不说,就说自己比安氏年轻,也比她漂亮,比她有才华,身世也更堪怜,自己看多了姐姐使用在姐夫身上的手段,还怕拢不住一个大自己十多岁的男人吗?她的信心可是足足的。

她跟姐姐料到了一切,独独没有料到“不下蛋的母鸡”安氏居然有了身孕,这可是天大的消息啊,安氏有了身孕,以后那还有人再逼迫?凭顾展鹏对安氏的宠爱,怕是在他身边塞人就更难了。自从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小钱氏就开始不知不喝,整个人都憔悴了不少,钱氏看在眼里也是急的要命。小钱氏虽说是她的妹妹,可也是她一手带大的,说是女儿都不为过,看着自己从小捧在手心里疼爱的妹妹如此这般模样,钱氏又怎么能忍受得了?无论如何,也得如了妹妹的愿望才是。

不得不说,钱氏虽然是官奴,可是她在闺中的教养帮到了很多,在她精心的策划之下,等着事情朝她发展的时候,还是出了一点点的偏差,不过这个偏差也让她很满意,因为这个偏差除掉了她一直以来最大的心腹大患,罗氏。罗氏为了救安氏,没了自己的命,这让顾展鹏和安氏对顾跃斌兄弟更加的疼爱起来,有了顾展鹏,平国公府里也不能随意轻慢了他们兄弟去。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安氏逃过了钱氏设下的大小圈套,还是没能逃过女子生产的难关。本来安氏体弱,在怀孕初期就经历了大风浪,后来朝堂的争斗影响了平国公府,劳心劳力的与钱氏相对,在临近生产的关头,被小钱氏冲撞,又引得平国公府的一场大战斗,不幸的难产,一天一夜下来,好不容易将孩子生了下来,因为钱氏的一个手段,孩子活不到两天就夭亡了,安氏受不过,身体极快的衰败下去,也熬不到出月子就撒手人寰。

孩子没了,顾展鹏尚可忍受,妻子没了,顾展鹏是如论也忍受不了的。在很长一段时间的悲痛之后,顾展鹏在顾跃斌兄弟的帮忙之下,才慢慢的恢复过来,一点点的理清妻子儿子逝去的真相,等到他查清一切,他并没有立即的报仇,而是慢慢的沉静了下来。为了避免侄子遭遇不测,他亲自将两个孩子待在自己身边教养。本来顾展飞是不同意的,就算他再不怎么喜欢罗氏,再怎么宠爱他的庶子,顾跃斌兄弟毕竟是他的嫡子,京城里的话本来就难听了,要是再闹出点什么,他苦心筹谋的一切就有可能成为泡影,何况还是在他认为最紧要的关头呢?不过他还是没能赢了顾展鹏,顾展飞虽然有计谋有能力,可他自始至终是不如他的亲弟弟的。

在一番忍耐之后,顾展鹏最终还是收拾了这场计谋中最大的算计着,仁静太后,当然啦,钱氏姐妹他是绝对不能放过的。平国公府的争斗还是影响了顾氏一族,最后顾展鹏逼得顾展飞不得不低头,为了心爱的女子,前程是可以抛弃的。

大事了了的顾展鹏,回首往日的甜蜜时光,再看看自己从前所不愿的生活,不顾敬宗帝的挽留,还是辞了官职,一心一意的教导顾氏子弟来。说是教导顾氏子弟,其实还是只是教了顾跃斌的三个儿子,加上后来的顾明珠。

顾跃斌手顿了一下,一抹不自然飞快的闪过,想到前几日收到顾展飞的新,信上的内容,条件反射的就不想让顾展鹏知道,不是为了隐瞒什么,主要是顾展鹏最近身子骨也不太好,他不想一直让他劳心劳力的,再说了,自己也是有子有女的,马上就有孙子了,有些事情自己该处理的就处理得了,让长辈更好的含殆弄孙才好。

顾展鹏摇摇头,不想顾展鹏发现什么,直接点出了关键,“这次找二叔,主要是为了明珠的事情。”

顾跃斌脸上细微的表情是瞒不过顾展鹏的,他直觉的就觉得顾展飞肯定是找了顾跃斌的麻烦,怎么着他也得出面。现在唯一能压得过他的人也只有自己了,侄子因为孝道有些事情不方便,就让他这个弟弟来,反正因为当年的事情,他跟顾展飞只见的一层表皮都揭破了,就算他做了什么,也没人敢说他的一句不是。

不过顾跃斌的话是很有效的引开了顾展鹏的心思,要知道,在孙子辈中,也只有顾明珠能让顾展鹏如此的费心思了。其实顾展鹏也从来没怎么跟女娃娃打过交道,除了同昌长公主和任兰双因为顾跃斌的兄弟缘故,真正让他看着长大的女娃娃也就只有顾明珠了。而且,顾明珠比起一般的女子来说,更对顾展鹏的胃口,两个人有时候好起来就跟一个人似得。

听到顾跃斌这样一说,顾展鹏就沉着一张脸,“我看齐德明是病糊涂了,这样的事情他都能做的出来,难怪你们瞒着不让我知道。现在好了,本来就是个不作数的事情,我明天就会京城跟他说说,我的明珠怎么可能就这样子被他算计了去,一个毛都没有长成的小子,也不照照镜子,就他那样子能配得上我们明珠吗?”

第一百三十章

听着顾展鹏直呼敬宗帝的大名,又毫不留情面的数落,顾跃斌是哭笑不得,天底下也只有自己这位二叔有如此胆子敢直呼皇帝的大名了,再想想那人的出色之处被二叔说成了毛都没有长成,顾跃斌的笑就止不住。

顾展鹏看着顾跃斌满脸笑容的样子,瞪了一眼,“你也是个不中用的,你弟弟就这么一个血脉,顾氏嫡枝嫡女也就明珠一个,凭她的身份何须她去牺牲什么,你们夫妻俩又何必巴巴的把明珠送出去?亏的还说多疼爱明珠,也不知道你们这话说的亏不亏心。”

顾跃斌老老实实的受过顾展鹏的数落,明珠这散漫的性子都是随了他养成的,要不是宫里的太后不允许的话,自己这位二叔早就带着明珠不知道到哪里去流浪了,二叔的大胆和放诞不羁并没有因为他是顾氏一族的族长而收敛,反而是变本加厉起来,现在又多了个喜欢起哄的明珠,要不是有他们制止着,两个人说不定闹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情来了。

看着顾跃斌苦巴巴的表情,顾展鹏是看着就烦,一脸不耐的挥手道,“央央这丫头脑袋也坏了,好好的孩子被她拘成什么样的性子了,我看你们也别烦了,明珠就让我带着吧,省得到时候满口道理的让人听了都烦。”

顾跃斌的脸色顿时精彩的厉害,心里暗忖,他就明珠这么一个女儿,还真舍不得让老爷子给带坏了,不然到了九泉之下也无颜面对自己的弟弟了。小的时候,要不是母亲和二婶管的严,指不定自己就不是现在这样子了。

见顾跃斌没有反应,顾展鹏很不高兴的拍了一下,浓密的眉头拧起。“跟你说的你都听到没?也甭管什么有的没的,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我看你这时候也找我,怕是因为这些个内宅里女人们勾心斗角的事情,央央这丫头聪明是聪明,可是事情也太多了,怕是到时候顾不来,明珠身边的人虽说是有几分小聪明,可不能保证就是万无一失,指不定明珠就被算计了去。齐德明那个老家伙是精的,这事儿虽说是给定下来了。知情的也就几个人,外面的人看不懂其中的道理,为了自身总是要算计些的。明珠要是出了什么事情。到时候我们也不好交差,指不定还会害了明珠一生。这事儿就这么定下了,你回头就跟央央好好的说说,过两日我就带明珠走。”

顾展鹏洋洋洒洒的一番话下来,顾跃斌是丝毫没有反驳。顾展鹏觑了觑两眼顾跃斌,顿时了然,“这怕是你心底里的主意,还没有跟央央透口气吧?”看到顾跃斌紧抿的嘴唇,顾展鹏有些不厚道的笑了起来,顾跃斌还真是顾家的男人。在心爱的女人面前就一个德行,想到这里,就免不了想起从前的往事来。笑容敛下,带了几许的落寞,侧头看着窗外森森竹林,透出一股子的萧凉来,“得了。也别板着脸了,这事儿我跟央央去说。我说的话总比你去说她要听得进去些。”

顾跃斌伸手给茶壶注水,眉眼间也带了些萧瑟,不言不语的泡起茶来,顾展鹏也安静了下来,看着顾跃斌熟练的姿势,目光悠远起来。

等到水烧好,顾跃斌点上茶,双手恭敬的捧给顾展鹏,“叔叔,尝尝看,这次的茶比起之前的来是否要好的多?”

顾展鹏接过茶,慢慢的抿了一口,眼里隐隐的有光闪动,放下茶杯,点评道,“这泡茶啊,你还是不及央央,连明珠泡茶的技术都快超过你了,假以时日,定能泡出你婶婶的手艺来。”似乎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顾展鹏一下子就停住了话头。

顾跃斌知道其中的缘由,心情也跟着低落起来。

就在所有人期盼着敬宗帝能好起来的时候,宫里的丧钟在半夜的时候敲响,一声声的传开,让人的心也跟着钟声荡漾起来。原本安静的夜,也跟着喧闹起来,这股喧闹在天明的时候,在金銮殿中,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霍皇后的脸隐在了锦帘之后,命敬宗帝最信任的太监宣告他五年前立下的遗旨,这遗旨一处,整个朝堂都轰动了起来,不一会儿,整个京城里的世家大族、权贵之家也骚动了,连带着京城里的平民百姓也跟着交头接耳。很快的,消息就传遍了整个大齐。

敬宗帝立皇九子齐恒为下任继承者,这消息一处,洛王妃熊氏是惊呆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她的人生会来这么大的变故,她的丈夫将是下一任皇帝,而她,将是母仪天下的皇后,这怎么可能呢?熊氏觉得这一切就好像梦一场,梦境太过虚幻,以至于让她无法相信。

不管熊氏,姚淑艳也是受惊过度,她算计了千种可能,在二王之乱之前,要不是成王要不是鲁王,就看二人是怎么胜过对方了。先帝突然来这一招,明眼人不用看都知道,康王是铁定的下任皇帝。只是,人选怎么会变成了洛王呢?

姚江氏满是担忧的看着已经紧闭了一天的书房,就是没有勇气去打扰屋子里的人。向来注意外貌的姚静忠此刻抓着头发,整个人看起来凌乱不堪,仔细的回想着这些年来洛王身上发生的事情,还真的让他想通了一些。能在六部都走过一遭的王爷中,只有洛王,能去过边疆又经历过各种复杂,体验过民情的人也只有洛王了。想到一向精明的他,都要在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才发现其中的端倪来,姚静忠忍不住苦笑了起来,先帝这一招可真是厉害啊,瞒过了上上下下不知道多少的人精,不,想到朝堂之上的右丞相、李太傅以及镇国公等了然的笑容,姚静忠突然坐直了身体,联想到自己岳父之前所出的一切,冷汗一身,看来,这新帝登基之后,必然会有一场大的变故。联想到未来的种种,姚静忠疲惫的闭上眼睛,心里下了决定,有些事情,终究是要舍弃了。

陈贵妃和汪德妃虽然被囚禁在各自的宫中,但并不妨碍她们对外界的了解,等到她们知道了这一切的时候,她们所在的屋子是一夜灯未熄灭,屋子里各种声音不断,在屋外奉命守着侍卫仿若对周遭一切没有感应般,依旧尽忠职守。

新帝登基,是有各种琐碎的事物,等到孙耀好不容易松口气的时候,大齐已然进入了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刚说要喝口水松口气,马上就有小太监气喘吁吁的跑过来,孙耀叹了口气,等着小太监的汇报,等听完了之后,孙耀皱了皱眉,侧身走进了御书房,附在洛王,不,应该说是昭宗帝的耳边低语了几句,昭宗帝皱了皱眉,吩咐孙耀准备一下,孙耀恭敬的离开。

偌大的御书房中只剩下昭宗帝一人时,昭宗帝从厚厚的奏折中抽出一份奏折,打开一看,里面夹着一封信,看着信上的内容,因为连日的繁忙已经没有好好休息显得脸色有些疲倦的昭宗帝神色松散开来。

孙耀进屋的时候,就看着昭宗帝拿着一张纸在发呆,不用看,孙耀也知道这个是何人写的,低眉顺眼的轻轻的咳了好几下之后,昭宗帝这才反应过来,仔细的将纸折好,放在一个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的木匣子中,打开匣子,里面慢慢都是纸张,敬宗帝小心的放好,锁好匣子之后,抚摸了好几下,才放回到柜子中。

寿康宫中,李太后正拉着霍太后的手,说些笑话斗霍太后开心,霍太后感激的朝李太后笑了笑,笑容中带了些勉强,看着霍太后一脸怏怏、提不起精神的样子,李太后心里也极不是滋味,安抚的拍着霍太后的手,希望她能好受一点。

宫人宣告昭宗帝到来的时候,李太后看了看屋外的天色,有些疑惑,但还是让人请了昭宗帝进来,她虽然身在后宫,也是知道儿子这段时日事物繁忙,这个时候来寿康宫中,怕是有很重要的是奇怪要跟霍太后说。

霍太后跟李太后相处多年,从她的神色中知道了些不对劲,于是强撑着,看看到底是什么事情要跟她说。

昭宗帝没有拐弯抹角,直接点名了来意,李太后看着儿子的表情,连忙带着殿里服侍的宫人离开,屋子里只剩下霍太后和昭宗帝的时候,昭宗帝从袖子中掏出略有些份量的纸张,霍太后面带疑惑的接过,仔细的看了起来,随着纸张一张张的少,霍太后的脸色也跟着沉重起来,等到看完的时候,霍太后气的满脸通红,直喘气,眼里的恨意滔天,捏着纸张的手背上青筋毕露,可见她是有多么的气愤。

昭宗帝看着霍太后这般样子,叹了口气劝道,“母后,您放宽了心才是,如今无证人证都有,想要如何,只凭母后一句话,儿臣已经把前朝都打理好了,没人会阻拦了母后的。”

霍太后看着昭宗帝,拍了拍他的手,“这段时日也是难为了你了,等到这事了了,待哀家禀告过先帝之后,相信先帝在九泉之下也会无憾的,恒儿啊,古人们的例子都在前头,你以后可不能重滔覆辙,先帝为了大齐的江山,忍了所有,哀家从来也没有其他的奢望,只希望以后你不要辜负你父皇对你的一片苦心,你要对得起老祖宗们辛苦打下的基业,要对得起这天底下的黎民百姓。”

昭宗帝神色一重,肃然起敬,躬身道,“儿臣谨记母后教训,儿臣自不会辜负父皇的期许,不会让大齐的臣民失望的。”

第一百三十一章

话说到点子上,霍太后也不好再继续下去,其实她也没有多大的精力,自从敬宗帝仙逝后,霍太后就一直不思饮食,整个人的精神都极为的差劲,虽然有太医的精心调养,又有阳平公主和李太后等人在一旁开导,可这并没有起什么作用。连太皇太后看着都心焦不已,可她是什么话都说过了,还是没能让霍太后从敬宗帝仙逝的事实中走出来。

谈了好一会话之后,昭宗帝就起身离开,李太后在殿门口跟昭宗帝说两句话之后就目送着昭宗帝离开的背影,然后脸色复杂的看着殿内呆坐着的霍太后,眼里带着同情和怜悯,叹了口气走了进去,拉着霍太后的手,声音低低,“姐姐,您先躺会儿养养神,我这就命人把她们带过来,等你醒了再去审问吧。”

霍太后动作极其缓慢的转过头,定定的看了一眼李太后,许久才几不可闻的回答,“嗯,这段时日辛苦妹妹了。”

李太后温婉一笑,拍了拍霍太后的手,“姐姐说的哪里话,弄得这么生分的。我们姐妹多年了,何当得起这个?妹妹我现在也没有什么好求的,只希望姐姐能早日好起来,免得陛下还要担心姐姐。姐姐啊,妹妹说句诛心的话,先帝生前唯一的希望就是看着姐姐好好的,姐姐也是答应了陛下,如今姐姐着茶不思饭不想的,还能对得起你跟先帝说的话吗?”

李太后说的如此直白,霍太后脸色一白,满脸的伤痛看的李太后心里都有些愧疚自己的话说的狠了些,口气软了软,“姐姐,你这样子下去是不行的,就算不为你自己想象。也得为安安考虑啊,先帝过世,安安的难受伤心不比你少,你看她每日强颜欢笑的逗你开心,这落到我的眼里也是心疼得紧。安安是天之骄女,从前何尝经历过这些?这短短的时日里,就一下子成长了起来,还不是为了不让你担心?且不说这些,安安如今都十三岁了,过了三年的孝期那绝对是要下嫁的。要是姐姐再有个三长两短的,”李太后说道伤心处,也是哽咽不止。拿着帕子擦了擦泪,红红的眼眶显得她也极为的不好受,“安安从小就是个孝顺的孩子,到时候她肯定是要守足了孝期,你想想。那个时候安安多大了,不说宫里,京城里这么大的姑娘早就嫁人生子了,大长公主是安安的亲姑母,顾二公子跟安安又是青梅竹马长大,有了先帝的指婚。婚事自然是妥妥当当的。但是,这也止不住那有些个一心专营的,顾二公子的家世、人品、外貌、才干是有目共睹的。就算防的再紧,总会有人钻了漏子,不管怎么说,到时候肯定会影响安安跟顾二公子,加上有人在旁边挑唆。后面的话不用我多说,想必姐姐心里也有数。毕竟这样的例子不算少。这两年不是也发生了好多起吗?再说说开祖皇帝跟惠安皇后的感情是有多好,两人经历了多少的风风浪浪,最后还不是庶人方氏算计,带累惠安皇后郁郁早逝,开祖皇帝一生痛苦。”

李太后看着霍太后的表情开始松动,隐隐的带了些不忍,抿了口茶接着说道,“姐姐啊,这女子只要一出阁,这命啊,就不是自己的了,要为了丈夫、为了孩子,苦苦经营挣扎,你看多少的女子都是因为这些消磨了生命。想着这一辈子的付出,有的落了好,有的反而却是跌入万丈深渊。不管怎么说,这女人啊,有了孩子才能算真正的女人,那毕竟是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临头合眼了,都还在操心。”说道这里,李太后忍不住的感叹起来,“虽说我这辈子没有得到丈夫的多少宠爱,可我的命也算是好的,从前有姐姐明里暗里护着,才能让我们母子活到现在。现在又托了儿子的光,成了太后,我这一生也算是知足了。可我虽然当上了太后,儿子又是个能干的,可我这心是怎么都操不完,既要担心恒儿,还要担心忨儿,就算他们现在能撑起一片天,有了孩子,在我眼里,他们始终是我的孩子,需要我为他们遮风挡雨的。姐姐,虽说文忠太子和昭惠太子去的早,可是安安还小啊,虽然有我,有皇帝护着,可是,我们再怎么疼爱,也比不上亲娘在身边好啊。姐姐啊,就算你再怎么舍不得先帝,可是先帝都已经不在了,你就多想想活着的人吧,别让活着的人也随了你。”

李太后一边劝慰一边看着霍太后,看着霍太后表情明显的活跃了些,想了想,还是决定添油加醋,“姐姐,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一直都没有忘记当年恒儿不过才三个月,我抱着恒儿给姐姐请安,文忠太子(霍太后长子,齐侖)那个时候才十三岁,看到恒儿很开心,还抱着恒儿哄,”李太后面带微笑,仿佛回到了最美好的时光中,“那个时候恒儿虽然小,可是脾气大的很,轻易不让人抱,要是有人抱了他,那哭声都能把屋顶给震下来。可却也怪,文忠太子一抱他,他不仅不哭,文忠太子一逗还笑嘻嘻的,那个时候尹姐姐也在,还在一旁吃醋来着,直说恒儿是个白眼狼,昭惠太子(霍太后三子,齐佥)看着,也心痒痒的想抱,可他刚要抱,恒儿就大哭起来,可把昭惠太子气坏了,后来看到恒儿就板着脸。不过后来却是对恒儿最好的,恒儿学的第一个字还是昭惠太子手把手的教会的。文忠太子死的时候,恒儿还不记事,可昭惠太子出事的时候,恒儿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关了三天,任谁劝都没有开门。这些年过去了,我看着恒儿一日日的成长,脾气也越来越难以琢磨,可是,身为他的母亲,他心里想着什么,难道我还不知道?我知道这些年他一直都在查昭惠太子出事的真相,我也知道先帝临终前对他说的话。”李太后满脸是泪的突然抓着霍太后的手,泣不成声,“姐姐,不管有多难,我始终是站在姐姐身边的,当年,要不是有文忠太子,我这条命可能就不在了,姐姐,说出掏心底的话,我也恨不得将凶手千刀万剐,这都难以解我心头之恨。”说道这里,李太后向来清丽和善的容颜中带了透骨的杀意。

霍太后一怔,看着性子绵软的李太后露出这般神情来,一时间泪如雨下,拉着李太后的手,泣不成声,李太后拍了拍霍太后的后背,好一会儿之后,霍太后才平复下来,掏出帕子擦了擦眼泪,感慨万千的看着李太后,“这么多年了,没想到妹妹还记得,我以为,能记住这两个孩子的只有我这个做母亲的了。”

李太后收回一身气势,恢复到一贯的温软,“姐姐说的哪里话,我始终是忘不了文忠太子的,当年要不是文忠太子,也不会把我跟姐姐连在一起,再说了,文忠太子可是恒儿的救命恩人,当年要不是他,怕是恒儿也来不到这个世上。在这些皇子中,昭惠太子待恒儿是最好的,从前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会给恒儿留一份。恒儿跟昭惠太子的关系也是最好的,有很多话不跟我这个做母亲的说,都会跟昭惠太子说了。我还记得恒儿那个时候有多么的调皮捣蛋,气得那些个太傅们头疼的不行,最忘不了的是有一次作弄四皇子五皇子,惊得陈氏都耐不住,非要找恒儿算账,后来还是昭惠太子站了出来,说的一通话硬是逼得陈氏将气给咽了下去,后来四皇子还找了恒儿几次麻烦,最后都还是昭惠太子给兜回来了。”说道这里,李太后嘴角挂着笑,眼睛都是亮亮的。

霍太后看着李太后一副甜蜜微笑的样子,也忍不住的笑了,“可不是,恒儿小的时候不知道有多么的调皮,把宫里闹得是鸡飞狗跳的。我那是还在奇怪,明明长得跟仙童一般的模样,这性子怎么就天差地别了呢?每次闹出了事情,看着他那张小脸,睁着水汪汪的眼睛看着你,看的你都不知道是好好的打他一顿给他个教训还是就此算了,可是想到他做的一些事情,就是不能轻易的放过,但打他吧,心里又别扭的紧,好似自己的错误一般,真真是弄得每次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开始,他就安静了下来,成天闭着嘴不说一句话,也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弄得自己跟个小老头似的,”霍太后脸上带着怅惘,神色凄迷哀婉,“我又怎么会忘了呢,佥儿(昭惠太子,齐佥)死了之后,他就变了个样子,我还记得当初老四在书院里死命的欺负他来着,后来要不是惊动了先帝,怕是他的腿就断了,那个时候,你看到他那样子,哭的不行,连我看在眼里都心疼的要命,可恒儿也不知道怎么了,硬是咬着牙一句痛都没有喊,陈氏那个时候跑到宜景宫找麻烦,他也是一句话都没有说,连太医都说他是不是哑了。还是过了佥儿的百日,他才开口说话,我还记得那个时候你抱着他哭到不行,后来,你就带着恒儿和康王就闭宫不出。直到明珠的出现,你才走出宜景宫。回想从前,有时候都觉得好像梦一场。”

第一百三十二章

“是啊,”李太后符合着霍太后的话,顺杆而上,“姐姐,当初那么艰难您都过来了,如今这个难关你也得咬紧牙关熬过去才是。先帝爷不在了,你更应该保重自己的身体才是,安安还小,还得靠着你呢。你可不能就此撒手,什么都不管的丢到我的身上,我可不能保证能好好的待安安啊。”李太后带着一抹俏皮的笑看着霍太后。

看到李太后如此不做伪的纯真模样,霍太后愣了一下,扑哧的笑了起来,而后无奈的摇了摇头,“你呀,怕是真的十八般武艺都朝我使出来了。”

看着霍太后露出难得欢愉的笑,李太后心里微微的松了口气,一副轻松的样子回道,“可不是,要你姐姐你再不笑的话,妹妹我可是真的再想不出什么法子来了。还请姐姐看在妹妹江郎才尽的份上,别总是想着这些了好吗?”

霍太后垂下的眼帘掩不住伤感,倒也是配合的点了点头。

李太后也没有继续追究,像是没有擦觉般的以一副轻松的口吻,“姐姐,你先休息一下,养养精神,等下我陪你过去。”

霍太后乖顺的点点头,李太后忙扶着霍太后坐起朝卧室走去。

虽然经历很大一遭的变故,陈氏以往的傲气并没有因为好几个月的囚禁而消磨,依旧颐指气使,好事自己依然是有雄厚家世撑腰的贵妃娘娘,因此当执事太监压着她的力道稍稍重了些,陈氏就不满起来,一大通的教训让压着她的四个执事太监脸色变了好几变,用力的深呼吸好几下才压制住心里的怒火,连领头的太监看着陈氏依旧目中无人的样子都忍不住皱眉,一股想要好好教训她一顿的念头在脑海中来回了好几次。可是这后宫中不是他能随意的地方,领头太监看着飞檐的屋檐。抚慰似的给了执事太监好几个颜色,不紧不慢的朝寿康宫走去。

陈氏看着毫无动静的几个太监,本来就憋了一肚子火的她更加是火冒三丈,这个时候她也不管她以前的身份是什么样子,只想着她不痛快所有人也别想好过,于是声音越来越大,挣扎的动作也愈发的激烈起来,嘴里吐出的话语更是难听到不行,看着过往的宫女太监回头窃窃私语的样子,陈氏眼珠子转了转。开始说着一个又一个深宫秘闻来。

领头太监看着毫无贵妃仪态的陈氏,整个人比起大街上那些个泼妇有过之而无不及,眉头皱的死紧死紧的。最后使了个眼色给右边的太监,那个太监也是个激灵的,马上用布包堵住了陈氏的嘴,世界骤然安静了下来。

陈氏恨到不行,一双被恨意烧红的眼几乎要把几个太监吃了一般。领头太监轻蔑的看了一眼陈氏。并没有在乎多少,他在这后宫中爬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