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贵女明珠-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嫁给洛王的时候,她就已经做好了心里上的准备,不管自己心里再怎么难受也好,她得要坚持住才行。
洛王妃淡淡一笑,“母妃说的哪里话,虽然个郡主只有匆匆的一面,臣妾是知道郡主是个单纯的性子,她也只说说出了心中的话,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在。臣妾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何况王爷得意嘱咐过了,要好好对待郡主的,臣妾还想着找个好日子请郡主去王府里走一趟,不知道母妃的意思如何?”
李淑妃闻言抬头,带着深意看了一眼洛王妃,但对于她的提议倒是有些不赞同,“同昌长公主素来看重明珠,明珠又是个孝顺听话的,这事儿恐怕不成,还是等到了日后再说吧,这日子还长的很,不急于这一时。”
李淑妃这样说,洛王妃也没有坚持,微笑着转移开了另外的、让李淑妃感兴趣的话题来,婆媳俩你一言我一语的,倒也是其乐融融、一派和谐的场面。
阳平公主对顾明珠的一番话也很快的落到了孝懿太后的耳中,等到闲杂人等都散了,殿中也只剩下孝懿太后和同昌长公主母女时,孝懿太后感慨的拉着同昌长公主的手说道,“灵安是个好的,虽然大不了明珠几个月,能懂得时时刻刻的维护着明珠,姐姐倒是做的很不错。”
同昌长公主嘴角也挂着一抹笑,“母后倒是把灵安教的极好,明珠那个磨人精一日日的大了,有些话倒是不对着我这个阿娘说了,对灵安倒是一点隐瞒都没有。”
孝懿太后剜了一眼同昌长公主,忍不住的笑了,“瞧瞧,这酸味儿重的哟,真跟哀家年轻的时候一样,那个时候你也是有什么心里话都对着兰双,哀家心里也极不是滋味,你皇兄还宽慰我来着,现在倒要我开导你来着了。”
被孝懿太后这般取笑,同昌长公主倒是一丝儿不悦都没有露出来,用龙泉粉青盖盅刮了刮,透出西湖龙井的清香来,不紧不慢的说道,“母后今日叫我进宫,又特意不让人在旁边服侍,怕是有什么事情要跟我说吧,母后现在有了贴心的孙女、外孙女承欢膝下,我这个胳膊肘往外拐的女儿怕是没有什么用处了吧。。”
孝懿太后被同昌长公主酸溜溜的话逗得忍不住笑了,点着同昌长公主的额头,“真真是个鬼灵精,倒是什么都瞒不过你,今日将你留下就是想问问你皇兄之前找你商量的事情,你到底考虑得如何了?这都好几个月了,不见你有句准话,你皇兄的心里也着急的慌,”说道这里,孝懿太后叹了口气,格外的寥落、伤感,“如今的形势,你也是看在眼里的,都知道你皇兄撑过这一次已经是很不容易了,要是下一次。。。。。。”孝懿太后都有些说不下去了,看了看同昌长公主静静沉下来的面容,还是继续着话题,“也怪哀家不好,让皇帝和皇后着实的吃了不少的亏,如今皇帝下定了决心非要将事情给做完,作为母亲的,也是心疼孩子,你皇兄的性子,唉,”孝懿太后又是重重一叹,“我如今什么都不想了,只望着哪天我闭眼不在了,你还能好好的,礼儿几个孩子也都好好的,到了地府之下,我也不用再担心了。”
同昌长公主一直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直到孝懿太后忍不住的开口催促,“央央,你倒是说说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你皇兄这么做也都是为了你好。想想这京城里,今日富贵滔天,过了明日就如乞丐般,荣华富贵从来都不是长长久久的,哪怕是皇室贵胄也不例外,这古往今来的例子也不少,你听到的看到的也确实够多了。我们能为你筹谋一时,却谋划不了一辈子,能做的就是利用自身的优势,去替身边人谋取最大的。想想,比起大齐国多少个公主,你算是最幸运的了,虽然哀家和你皇兄这一辈子没有得到先帝的多少眷顾,可是你却是他捧在手心里长大的;你皇兄又把你疼的如同眼珠子一般,有时候连哀家都有些看不下去了,这也算你皇兄的遗愿了,你无论如何就应了他吧,你这样不上不下的吊着,总也不是回事儿。央央,你说说你到底是如何想的,你跟哀家说说,好不好?”说着语气都软和了下来。
同昌长公主叹了口气,抬起眸子,眼里的担忧显露无疑,把孝懿太后给愣了下,同昌长公主深深的吸了口气,不紧不慢的说道,“母后,灵安是我的亲外甥,我一直把她当成是的女儿在看待,皇兄为了灵安的将来,把灵安许给祺儿,这事我不反对,相反我也很赞同。祺儿跟灵安自小一起长大,情分不一般,又知根知底的;灵安跟明珠又是闺中好姐妹,以后也不用担心姑嫂的问题。只是,母后,明珠是你一手带到大的,她什么性子,您是最清楚不过的。如今她在宫里生活得如鱼得水,那是因为有您、皇兄、皇嫂在,也没人敢小瞧了她去。正如您说的,我们能护得住她一时,却护不了她一世,这将来的日子还得靠她走下去。只是以明珠的性格来说,复杂的生活真的不适合她,她也没有那么多的心机成算,日后只有她吃亏上当的份。我对明珠也不求什么,只要她平平安安的长大,找个清白简单的人家,一辈子就这么舒心顺意的过下去了。这是兰双对明珠的愿望,也是我最大的心愿。不管怎么说,她是有身份名号的郡主,又有三个疼爱她的兄长,就算那日我不在了,她还是有人帮她撑腰,也不会有人站在她头上。”
说道这里,同昌长公主重重的吸了口气,带着无比的坚定信念看着孝懿太后,“我不想日后明珠受了什么委屈,我这个做母亲的帮不上什么忙,怕是做了什么而让她为难。等到了九泉之下,我无言面对兰双和二弟。”
孝懿太后默然,同昌长公主的话说的极在理,明珠是她带大的孩子,她什么性子,自己是一目了然,说实话,依她的性子来说,要是没人护着,在**中是绝对生存不下去的。她不是想过好好的培养一番,只是明珠的心太善了,有事情明明她知道,可是偏偏硬不下心肠来。
又想想自已一手培养出来的儿子做出这般的决定,肯定是有他的深意在的,他能做出这般决定,肯定是深思熟虑了很长时间,自己又多方的考证。仅从目前的形势来说,这确实是百利无一弊的,至于发挥更多的厉害,就要看这人是怎么筹划了。
想到这里,孝懿太后又开口了,“那个孩子,我看不是无情的,是个知恩图报的,与其让明珠将来嫁给不认识的,还不如嫁给一起长大、知根知底的,毕竟有着情分在,不管日后如何,念着这一份情,也不会为难了明珠去。”
第九十一章
“母后,”同昌长公主抬高了声音,眉头皱了起来,“谁知道这是他为了哄皇兄做出来的样子还是他的本性?他日后身边女人少不了,这女人多了就会有斗争,都会为了自己的权利去拼搏去争夺,再深厚的情分也抵不过有人在耳边时时刻刻的说,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明珠那个性子,能活不活的下来都是回事。再说,就算他心里有着明珠,可谁不知道这也是找人忌恨的,要是透出点什么风声来,明珠不死也得少半条命。皇兄也是看着明珠长大的,相出这个法子来到底是对明珠好还是要害明珠?不管怎么说,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我还是想着给明珠找个人品好的,样子过去的,一心一意对明珠的,以后她们夫妻两个,不用插进其他人恶心明珠,我也能放下心来些。”
看着依旧固执已见的同昌长公主,孝懿太后目光复杂的看了一眼,同昌长公主没有忽视,“母后,当初您为了我的婚事也是日日急着睡不着觉,礼部选上来的人这个不行那个不行的,把原本好好的人硬生生的是挑出了不少的毛病了。就连驸马,”同昌长公主带着几分羞怯的笑了,“当初他向皇兄求娶我的时候,您硬是拉着我劝了我一宿,后来要不是我威胁母后,母后也不会点头答应。我嫁给驸马这么多年,开始两年里,母后是怎么看驸马都不顺眼,直到我生了祧儿难产,伤了身子,驸马为了不让我再承受生产之苦让太医配了不能生育的药之后,母后才对驸马露出两分笑容来。将心比心,母后当初也怕我吃苦,怕驸马身边有其他的女人,隔三差五的训驸马一顿;明珠是我的女儿,我希望将来有个人能如同驸马对我一般,全心全意的对她好。只是,他的情况摆在这里,他是不可能一心对着明珠的,就说这个,我是绝对不能点头答应的。”
听完同昌长公主的一番推心置腹,孝懿太后沉默了半晌,才慢慢的开口说道,“明珠,皇帝找你谈这事儿,不过是因为你是他疼宠着的妹妹,所以才没有把这事儿说开。不过,如今,倒是由不得你了,那个孩子自从得知这一消息之后,特意去求了皇帝,并求了圣旨,日后,就算他有二心,明珠也能富贵安然一生。”
同昌长公主整个人被雷击中了一般,十分不置信的看着孝懿太后,希望是她听错了,孝懿太后是在开玩笑来着,可是看到她一脸的肃然,她才知道,这事儿根本就不是开玩笑。
孝懿太后不出意外的看着同昌长公主的震惊,悠悠的说道,“不得不说,哀家这次倒是看走了眼,他着执拗的性子,倒是跟你一模一样。你皇兄原本是不同意的,可止不住这孩子三番两次的恳求,皇帝也是被这个孩子的诚意所打动,最后才点头同意的。不过哀家想着,那孩子既然早早的对明珠倾心,怕是这心思以后也不会再变了,这齐氏皇族的男子,从来不乏痴情种子,开祖皇帝是如此,先帝爷是如此,你皇兄是如此,他,也是如此罢了。”
被孝懿太后这样一说,同昌长公主的心开始左右摇摆不定起来,脑海中各种思绪翻转,她经历过不少风风雨雨,早就练成了处变不惊的功夫,这会子她是真的不知道开口说些什么好。她是皇室公主,身处的环境决定她不能对外人付出更多的感情来,除了自己最重视的人之外。他虽然是皇兄看好的人,可是她并没有付出多少心思在他的身上,不管日后他是否会登上大宝,对她来说都没有差,只要她没起什么心思的话,下辈子的尊荣富贵是跑不了的。而且,她从来没有想过会是这样的一个男人娶走自己最宝贝的心肝尖,想想,这心里就觉得别扭难受。
孝懿太后看着脸色变化不定的同昌长公主,叹了口气,“央央,你皇兄不仅仅是你的皇兄,他还是大齐的皇帝,他要考虑的太多了,你别生他的气才好。这一次,是他做的不对,可是仔细想想,这一决定,都是为了大局好,你就不要生气了。”
孝懿太后的一番话说得同昌长公主心里也极不是滋味,略带委屈的看着孝懿太后,“母后,我难过的不是这个,难过的是,明珠将来可该怎么办?如今这一切都板上钉钉了,我这个做母亲的什么都帮不到,心里难受得很。”
“傻丫头,”孝懿太后目光闪动,抚着同昌长公主的头发,将她揽到自己的怀中,“明珠那个孩子,虽然性子单纯些,却是个明朗乐观的,不管遇到什么困难的境地,总会给自己找到出路的,你呀,你也别小看了明珠,这丫头虽然小事上糊涂,可在大事上却是个清楚的。你就是把她看得太紧了,也是时候放手让她自己去看看这个世界了。虽然哀家说的简单,可是那个做母亲的不都是要走这一步的?你把礼儿、祺儿、祧儿都教的极好,怎么在明珠身上就不行了呢?”
“明珠是个女孩子,能礼儿他们不一样?”同昌长公主伸直身子反驳道,“男孩子穷养,女孩儿本应该就是娇养的。再说了,她不仅是兰双和二弟唯一的孩子,也是女儿唯一的女儿。要是不娇养些怎么行?就打女儿来说,那也是被母后、父皇捧在手心里长大的。”说道这里,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
孝懿太后被同昌长公主逗得发笑,颇有些无奈的点了点同昌长公主的额头,“你这个丫头啊,真真是叫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你呀,也别烦这些了,明珠什么性子就由着她吧,你现在得好好的培养下她身边的人了,多弄几个能干、有眼色的。我看她身边的唐嬷嬷、张嬷嬷都还不错,以后就留在她身边,不过她身边的几个大丫头年纪太小了,这可不行,你还得多物色几个才是,这些你可得都准备好才是。”
同昌长公主一脸黑线的看着孝懿太后,自己都还没有被说通,就说道另外一件事情上了,好似这件事情是真的定下来才是。
“母后,”同昌长公主沉下来脸,语气平平,“这事儿不急,在我点头之前,我还得跟皇兄好好的商议才行,可不能就让明珠这么白白的算计了去,不然,我这心口里的气是无论也咽不下去的。”
听到同昌长公主这么一说,孝懿太后眼里含笑,心里微微的松了口气,“你这样想就对了,”话锋一转,“女孩儿的好日子也只有出阁前的十几年,这出阁之后,日子啊,就不是为了自己而活了,是为了丈夫、孩子而活了。”
同昌长公主眼睛一亮,然后腻在孝懿太后额怀中,“还是母后对女儿最好了。”
孝懿太后满脸慈爱,抚着同昌长公主的头发,眼里带笑,“你可是我的心肝宝贝,我不疼你的话还能疼谁?”
同昌长公主撅起嘴巴,带了微微的不满和抱怨,“母后现在最疼的才不是女儿呢,母后现在一门心思都落到了灵安和明珠身上,女儿在母后心中的地位可是大大的不如从前了。”爱娇的模样逗得孝懿太后更加高兴起来。
在同昌长公主踏进承乾宫专门为皇帝开辟的小书房,早就敬宗帝身边的大总管将闲杂人等给清了出去,留下兄妹俩,静静的对持着,等着对方先开口。
往往兄妹俩的冷静对持,最先投降的从来都不是同昌长公主,哪怕是她有错在先。敬宗帝清了清嗓子,偷偷的觑了两眼冷静漠然的妹妹,显得有些心虚的开口道,“母后,都跟你说了吧?”
“嗯”同昌长公主低着头,把玩着袖子上繁复的花纹,似乎被精美的花纹给引住了心思。
同昌长公主不冷不热的样子,让敬宗帝的心又虚上了两分,破有些不自在的移了移身子,试探的开口道,“央央,那你是同意了吗?”
自从提出这事儿起,兄妹俩就没有好好的说过话了,同昌长公主更是把顾明珠带回了府,连着几个月不让她进宫。就算她自己进宫了,私底下也没有什么好脸色给他。如今,好不容易明珠进宫了,孝懿太后又在旁边开导,她来这个小书房肯定是已经答应了。只是,如今这态度,让他有些不确定起来。
同昌长公主沉默了很长时间,这让敬宗帝更加的坐立难安起来,本来他是想开口说些什么,让场面缓和些的,不至于像现在这般的难受。可是,一看到同昌长公主平静的脸庞,让敬宗帝也不知道该开口说些什么才好,他好歹也算是英明有为的君主,可是,对于同昌长公主的这般样子,他却是也没有法子的。
就在敬宗帝纠结着要不要鼓起勇气开口的时候,同昌长公主抬起头,看了看紧张的兄长,才淡淡的说道,“既然皇兄圣旨都写好了,怕是皇兄早就打定了主意,我这个做妹妹的就算反对,皇兄也是无论如何不会答应的。既然如此,我也只有接受的份。”
同昌长公主的这番话让敬宗帝不仅没有放松下来,反而更加的不安起来,同昌长公主也算是他一手带到大的,性子脾气也算是十分的了解,果不其然就听到。
第九十二章
“但是,”同昌长公主漫不经心的打量着一双保养得极好的双手,“皇兄也知道,我就明珠一个女儿,从小疼的都不知道该怎么疼爱才好,我原本也没有指望让她嫁个门当户对、风风光光、富贵尊荣一生,只想着让她合心顺意的。如今这形势是由不得我了,但我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就被皇兄这闷不吭声的给坑走,想想,你臣妹我心里就极不是滋味。”
同昌长公主说这番话的时候表情很平淡,让敬宗帝更加的不自在起来,对于这个妹妹一向都是无底限的退让,而且他现在也是理亏,从来在她面前摆不出君主的风度来,这下子是更加的没话说。
同昌长公主淡淡的扫了一眼愈发不自在的兄长,本来心口里憋着的火,对着他两鬓边的丝丝银丝心里更加的难受,一时之间,心思翻转,倒也说不出什么其他的尖锐狠毒的话来,语气柔和了三分,“说实话,我也没有什么要求,要让明珠进宫,必须得等到她满十八岁之后,”看着敬宗帝欲言又止的模样,淡淡的补了上去,“还有,在她进宫前半个月,这事情是绝对不能透露出去。我可不想明珠还没有进宫小命就被人玩完了。”
同昌长公主的提议在敬宗帝看来有些不合理,轻轻的咳了咳,有些气不壮的反驳道,“央央,你知道明珠身份贵重,现在就已经有不少的世家看上了她。要是明珠动了什么心思的话,以你疼爱明珠的心思,还不能成全了她去?那朕筹划这一切又有何意义?”
同昌长公主白了一眼敬宗帝,“皇兄,您这话就不对了,明珠是我的女儿,她什么心思我还不知道?她是个纯孝之人,断不会为了自己的一点私利而不顾父母家人的意愿。何况,臣妹既然已经答应了皇兄,是绝对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想到什么似的,同昌长公主脸上带了些怅惘和伤感,以及怎么也无法掩饰住的心疼,“身为贵女,好日子本来就只有出阁前十几年日子。我不想明珠以后变得跟京城里的贵妇没什么区别,一向都是由着她的性子来,何况,她本来就是个洒脱、散漫的性子,所以,在她进宫之前,臣妹要让她好好的享受自由的时光。等到进了宫,她就不能再像从前一般了。”
说得敬宗帝都有些感同身受起来,他一向不理解妹妹对于顾明珠的散养,认为女孩子娇养则罢,但一定要管教严一点,让她真正的明白事理,一味的宠溺放纵只会害了她一生。好在明珠是个性子不错的,这些年,不仅没有被养坏,反而被教的极好,要不是她性子懒了些,她绝对要比现在出色的多。
敬宗帝敲了敲桌子,沉思了一下,点了点头,“明珠也算是朕看着长大的,朕明白你的顾虑,既然你提了,朕答应了你就是了。”
同昌长公主是一点意外的表情都没有,肃着脸继续说道,“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明珠是个没有野心的孩子,我相信她就算有了自己的孩子,也绝对不会做出什么谋朝篡位、大逆不道的事情来,但,她没有心思,并不代表其他人没有。这个孩子心思纯良,但指不定她周边会有人挑唆,日后可能我这个做母亲的会护不住她。所以,我在这里向皇兄求一道圣旨,不管日后情形如何,只要明珠不起乱心,都要让她富贵尊荣一生,就算是皇兄的继位者,也无权处置明珠!”话语铿锵有力,目光灼灼的盯着敬宗帝。
敬宗帝心里一震,在同昌长公主强烈有力的目光之下,慎重的点了点头,还是继续补充道,“如若有一天,明珠自己有了这个心思,朕的圣旨能保她性命、富贵,但其他的,朕不能保证了。”
敬宗帝是深宫中长大的,从小见到的太多了,深深的明白人心易变这个道理。不管看着多好的孩子,在这个复杂、暗流激涌的深宫中,都会被磨得精明、冷酷、狠辣,容不得一丝的放松,因为只要一放松,很可能就被明处暗处窥视的人来个棒头一击,这一击,可能让人清醒,更加的冷漠、厉害,也有可能一击要了自己的名。在**中,想要活下去,活得很好,必须要把自己变成宫里人的样子,否则,就只是乱葬岗上多出来的一副无名的白骨而已。
他明白妹妹的顾虑,人活着,总会有希望;人死了,就一切都成了空。不管日后会如何,路,都是要看他们自己走出来的。
得到敬宗帝保证的同昌长公主也跟着微微的松了口气,略带伤感的看着敬宗帝,“皇兄,明珠是我的女儿,我绝对不会让她走到那一步的。我只希望,日后的她,不会只是名头上好看,心里的苦楚就没有人知道了。”
这话说的敬宗帝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说实话,他也不想自己看着长大、当成女儿的顾明珠跟**中被荣养的女人一般,只是,这其中的关键,他也不能保证得了的。要是人没了这心,再强求也是无用的。
同昌长公主淡淡的瞥了一眼敬宗帝,抢在敬宗帝开口前淡淡的说道,“得了,臣妹明白你的心思,只希望他能明白他今日的举动给明珠带来的后果,希望看在一起长大的情分来,别到时候辜负了明珠待他的心意。”这话虽然是对着敬宗帝说,目光却落在了敬宗帝背后的屏风后面。
敬宗帝顺着同昌长公主的目光,心下了然,更加的不好意思起来。
同昌长公主撩起衣服,福了福身,“如若皇兄没有其他的吩咐的话,臣妹就先告退了。”
敬宗帝正了正脸色,挥手道,“朕无事,皇妹先退下吧。”
同昌长公主诺了一声,动作优雅大方的离开。
等到同昌长公主走了,敬宗帝微微的侧头对着沉香木雕的四季如意屏风说道,“你都听到了吧?说说你心里还有和想法?”
只见里面窸窸窣窣的一阵响动之后,传来清冷如清泉击石的泠泠冷音,“儿臣记住了,请父皇放心,儿臣既然求了她,自会一心一意的护着她,让她一生安稳无忧。”
敬宗帝神色复杂看了半晌,最后才淡淡的叹了口气,他并不是不信他的话,相反的他很相信,毕竟他都是过来人,明白其中的滋味。
“兰香,王爷还没有过来吗?”洛王妃翻阅着书页,头也不抬的问道。
兰香掀起门帘,脆生生的回道,“王妃,还没有看到王爷的影子呢,奴婢想着,可能是有人拖住了王爷,王妃再仔细耐心点就行了。”
菊香用抿子理了理洛王妃有些散落的发丝,借着兰香的话茬,“是啊,王妃,王爷就是太尽责尽心了,也就是那些个没眼色的,总喜欢找些这样那样的借口拖住王爷,但谁不知道这司马昭之心,那可都是路人皆知,还不是想要在王爷面前得个脸熟,好将自家的姑娘送到王府来。”
“菊香,”兰香看了一眼面色淡淡的洛王妃,低声呵斥,“没皮没嘴的胡沁什么?非要让人给你个顿板子你才能记住事。”进入王府几个月,兰香是迅速的成长了起来,而菊香则开始有些心意不平了。
听着身边两个大丫头的顶嘴,洛王妃放下手中的书,“好了,这话以后可别再说了,王爷什么性子,你们也知道,以后多注意些就行了。”
洛王妃淡淡的一番话,让兰香和菊香都闭上了嘴,几个月下来,她们是深深的明白,洛王是有多么的讨厌有人在他的面前嚼舌根子,之前就有个宫女趁着洛王妃小日子来了就趁着洛王酒醉偷偷的爬上了洛王的床,事后洛王没有说什么,那个宫女却借此瞪鼻子上眼,洛王妃借着规矩提她为通房,那通房就以为自己在洛王面前是有多么的与众不同,有了几日的恩宠之后,就在洛王耳边似有若无的说起了洛王妃的话来。这把兰香和菊香给气得要死,还不等她们做出点什么,洛王就出手了,当着王府后院一干下人的名,直接把那通房给活活打死了。自此,因为洛王常年不管王府后院、而新王妃虽然有着圣上赐婚而有些混乱的洛王府的后院,一下子就规矩了起来。洛王妃也暗暗的松了口气,这下子,洛王府的人是知道了这个玉面阎罗的底限了。
洛王妃放下手中的书,半托着腮,目光悠远,洛王是个很难让人不心动的男子,外貌出色是一方面,能力出众不必多说,虽然是个话语比较少,但说的每一句话都能贴在心上。不管是在外头还是在王府后院中,对于自己这个正妻的面子都是给的极足,不会出现宠妾灭妻的局面。饶是淡定如斯的她,心,也慢慢的一日日的软化了下来,想着就这样一辈子下去了,虽然他身边少不了侧妃、妾室、通房,可相比起其他的几位王爷来,洛王要算洁身自好的多。原先的通房都是宫里派的,唯一的妾室还是从前的贴身宫女扶持起来的,除了自己这位王妃,就只有一位即将入府的侧妃了,说起来,王府的后院还真是干净得很。
第九十三章
虽然是在安慰自己,可是,心底里还是有些不舒服的,摸着胸口,透着淡淡的酸涩。她知道,身居高位的男人,不可能只会拥有一位女人的,世上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能有同昌长公主那般的福气,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相知相爱、相守一生,除了男女间的情投意合之外,更主要的是同昌长公主的身份摆在那里,就算广平候有再大的本事,想要收用其他的女人,也得掂量掂量。原先,她也以为广平候是顾着同昌长公主的身份,才会如此,可是,真正见过广平候看着同昌长公主时的深情她才明白,世上还是有这种美好的感情的。
他的父亲,现在身边虽然只有一位女人,那是自己的母亲,可在年轻的时候,父亲身边也有着身世畸零的表妹在身边贴身服侍,在与母亲大婚前,闹出了有身孕的丑事来,把重视规矩的祖母气的要死,在母亲进门后,因为恃宠生娇被祖母关了禁闭,原本是打算要给父亲告状的,没想到跌了一跤,导致难产,孩子生下来就死了,自己也因为大出血而亡。原本她也以为这是场事故,后来要不是大婚之前祖母跟自己说起这回事,自己是怎么也无法料想,在人前恩爱和谐的父母亲也会有这般不堪回首的往事。
她明白祖母的意思,洛王很容易让人动心,祖母不希望自己的心给彻底的迷失,最后落到无法挽救的地步。熊氏虽然是官宦之家,可是历代来并没有真正在朝中能说上话的人。现在能光宗耀祖的就是自己这个王妃的身份了,陛下选自己为洛王妃的意图,就算她不说,京里的人都很清楚,就是将洛王夺嫡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要知道,在陛下几位亲子中,就属洛王的正妻,自己,出身最低。成王妃丝毫左丞相嫡孙女,左丞相作为三朝元老,势力、威信自不必多说,朝中四分之一的臣子是出自于他的门下,可以想见成王有了左丞相的这个强有力的后盾,就算陛下没有立下嫡子,他就已经占据了优势。鲁王妃是归顺公嫡女,要是南疆国没有成为大齐的属地的话,鲁王妃就是真正的公主,鲁王虽然没有成王有左丞相这般有力的支撑,可他的势力,也是不容人小瞧的。相比起来,要逊色的多的安王,母亲是九嫔之首的孔昭仪,王妃是安南长公主的嫡女,安南长公主虽然母亲早逝,可她是养在仁静太后膝下的,在几位长公主中,虽然及不上同昌长公主,但也是独一份的,父亲就不必说了陕甘总督,也是实力雄厚。生母位份最低的凉王,凉王妃好歹也是一等伯顺宁伯的嫡女。至于康王就不必多说了,他的王妃是孝懿太后亲自指定的,是她嫡亲兄长,也是颍川王氏族长的曾嫡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