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贵女明珠-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找不到痕迹的在普通不过的样子,总是挂着傻傻的、憨憨的笑容,让你心里原本心里憋着的火也找不到发泄的借口,最后跟着他傻傻的笑,忘记了最初气恼的原因。
朝陈贵妃寝殿的方向看了看,留念、怅惘、失落、回忆、甜蜜。。。。。。只有在这寂寥无人的时刻,自己才能回到从前无忧无虑的时光里,享受着表哥对自己的呵护、疼宠,那个时候的自己是多么的快活,整天在外面跑来跑去的,不管多晚回家,总会有表哥在给自己说好话、为自己背着黑锅,连阿妈拿自己都没有法子。也曾多少次在午夜梦回中,回想着,要是自己当初没有选择跟在陈贵妃身边,自己是不是依旧像从前快乐自在,不管自己在哪里,总会有表哥在自己的背后,只要自己一回头,就会看到表哥憨憨傻傻的笑,满眼满眼的都是自己。
无边的苦涩蔓延开来,翠微无力的阖上房门,背靠在门后,在无边的黑暗中无声的笑,冰冰凉凉的泪珠从眼角里溢出来,流到嘴边,真的是很苦啊!可是再苦,苦不过自己的心。翠微慢慢的滑落下,最后双手环着双腿,将头埋进腿间,无声的哭了起来。
虽然成功的打击了陈贵妃,但汪德妃丝毫没有愉悦之情,反而气闷的要死,主要是鲁王正妃好不容易有了骨肉,连擅于此道的太医都把出来说是男胎,这让汪德妃没有高兴多长时间,打击就来了,鲁王妃齐仇氏流产了,流下来就是成了形的男胎,这让汪德妃是又气又怒,等到查出幕后之人时,汪德妃气的是连话都说不来了,动手的居然是自己的亲侄女,鲁王侧妃动的手。这让一向维护着汪侧妃的汪德妃都想杀了她,真是。。。。。汪德妃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要知道她盼望王妃产下嫡子盼了多长时间了,尽管鲁王也有好几个儿子,可都是妾室庶出,对比一向跟鲁王不对付的成王虽然只有一子,可这个儿子还是成王正妃产下的嫡子,成王自己都发话了,嫡长子未满十岁之前,王府是不会有庶子产下,这样一对比,让重视嫡庶之分的皇上能不对成王看重几眼?自己的儿子能力不比成王差,可就在子嗣这一件事上,他就落了下乘,而且,王妃没有生下嫡子,跟归顺公的联系总不会更加的紧密。
这下好,想起自己一向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侄女,杀了她都解决不了她心头的恨,早在鲁王妃有孕的时候,她就特意嘱咐了,要小心谨慎,别轻举妄动,没想到这个没长脑子的虽然是有背黑锅的成分在,要是她没有起坏心眼子,她能白白的蒙受这些吧。
汪德妃恨得牙齿都快咬碎了,她这般辛苦的筹谋,一下子落空了不说,还得应付归顺公的追责,她再怎么不喜欢齐仇氏,可以知道她要是有个什么不好,受罪的绝对会是她的儿子。
汪德妃变幻的神情落在贴身服侍的几位中,采灵偷偷的给采诗使了个眼色,采诗默默的退了出去,采灵提着心小心翼翼的走到汪德妃的身边,“娘娘,先消消气,你现在可不能乱,得想想怎么安抚王妃还有归顺公。”
现任归顺公是鲁王妃的嫡亲兄长,归顺公对于鲁王妃这个妹妹一向都是疼爱有加,最受不得就是有人欺负他的妹妹,也曾因为鲁王过于宠爱他的侧妃表妹而找鲁王找了不少茬子。吃过几次亏之后,汪德妃是轻易不敢得罪鲁王妃。
汪德妃狠狠的锤了一下,震的桌子上的茶壶杯盏晃动发出清脆的声音,本来就在火头上的汪德妃随后一挥,噼里啪啦的声响之后,只剩下地上的一对碎屑。被采灵使了下去的采诗,因为动静儿弄得心砰砰直跳,阻止了洁儿的动作,低眉顺眼的准备收拾。
汪德妃眼皮跳跳,刚要开口呵斥采诗,就被眼尖的采灵给喊住,“娘娘,你的手红了,让奴婢看看有没有受伤,”很心疼的捧着汪德妃的手仔细的检查了一下之后,朝屋外唤道,“来人,赶紧把药箱拿过来,娘娘的手受伤了。”飞快的朝采诗使了个眼色。
采诗回了个感激的眼神,飞快低着头,手中的动作加快,很快就有宫女捧着药箱走进来。
采灵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将汪德妃包扎好了之后,让人收拾好都出去之后,软语劝道,“娘娘,您心里再气,也不能拿自个儿的身子开玩笑啊,要是王爷知道了,指不定要多心疼呢。娘娘,您可是王爷最大的依仗了,要是您有什么事儿的话,王爷可该怎么办?”
采灵提到自己最宝贝的儿子,汪德妃的怒火也慢慢的降了下来,脸上挂着微微的笑意,“这孩子就是喜欢瞎操心,”然后又很苦恼、为难的撑着额,“这事闹得,本宫都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了,那孩子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个嫡子,都怪本宫,平时就是太宠着雁丫头了,让这丫头胆大妄为,以至于无法无天了,要是本宫平时拘着点,这丫头也不会这么有恃无恐。”
采灵心想着汪德妃总算说了句实话,虽然她是汪家子,可她也实在无法看得上汪侧妃,仗着汪德妃是她的姑母就总是一副颐指气使、傲慢无比、肆无忌惮,别说实在鲁王府了,在长影宫都能直接跟鲁王妃叫板,三番五次的撺掇汪德妃为难鲁王妃,仗着跟鲁王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情谊,没少给鲁王妃下眼子。其实她这么做的原因,采灵不用想也明白,不就是为了鲁王正妃这个位置,在这位汪侧妃的眼里,这鲁王妃本该就是她的,是鲁王妃使了手段,她才会成为侧妃的,只要她将鲁王妃给斗倒,凭着疼爱自己的姑母和表哥,自己一保准能成为正妃。
采灵偷偷的觑了几眼汪德妃,心里都觉得有些好笑,明明知道只要鲁王没有成就大事、归顺公府不倒,汪侧妃是绝对不可能成为鲁王正妃的,偏偏嘴里说着疼爱汪侧妃让她在鲁王府胡作非为从爱都不说什么,弄到现在的情形又开始后悔,早知道,就不应该如此纵容。
当然,这话她是不敢说的,心里微微的叹了口气,鲁王妃虽然性子骄横了些,可比起汪侧妃、鲁王府里的妾室们,心思要好的多,想到她的遭遇,心里微微的有些同情,“娘娘,这事儿可刻不容缓,要是晚点了,归顺公闹出来了,难看的可是王爷啊。”
鲁王府的后院不安宁在京里是出了名的,成王每次都是拿着这个借口让鲁王好几次都下不来台,偏偏本应该站在同一阵线的大舅子归顺公因为自家妹妹的事情,也同样的没给鲁王好脸。
德妃面色一僵,她如何不知道其中的关键,只是想到几乎可以算是自己一手抚养长大的汪侧妃,她心里又有些不舍起来,到底是她拖累了她,要不是自己给了她幻想,这丫头也不会一位的偏执执着,而且她又是兄长独女,是母亲最疼爱的孙女,是汪家目前唯一身份合适的,以后。。。。。。她是绝对不能被白白废弃,可是归顺公那里又是不好相与了,如此,只有委屈她了,等到以后大事成了,再好好的补偿她,希望雁丫头能明白自己的苦心,也希望母亲能明白自己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大局在考虑。
第八十二章
心下一定,汪德妃的眼里的不舍、愧疚被坚毅所取代,语气颇为落寞、伤心,指了指心腹总管太监,“你,亲自跑一趟鲁王府,就说是本宫的意思,”汪德妃闭着眼睛艰难的说道,然后慢慢的睁开,眼里的杀伐决断、果断狠厉让采灵看了心一跳,“侧妃汪氏、恃宠生娇、目无法纪,以至于闯下大祸,本宫已不能再容于她,送她至大觉寺闭门苦修、悔悟思过,凡是求情者,一律重办!”说道最后,好似用了无尽的力气。
总管大太监愣了一下,寻求般的看了看采灵,采灵微微的点了点头,总管太监面无表情的走了出去,等到走到门口,望着青白无云的蓝天,再看看屋内,叹了口气,昂首挺胸的朝长影宫大门走去。
比起鲁王府的新闻,闹腾不休的汪侧妃只不过是其中一朵小小的水花,很快的就消失不见,随即被另外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将这朵小水花给彻底的掩盖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敬宗帝身上,原因在于,敬宗帝在朝会的时候晕倒了,而且晕了整整一天都没有醒过来。
敬宗帝这几年虽说身体不好,但从来都只是小打小闹,像这样子的状况还是第一次所见,这让京里稍有些势力的人都心慌不已,要是敬宗帝就这样倒下了,恐怕京城里又要上演一场手足相残、腥风血雨的斗争了,谁让敬宗帝到现在都没有立下储君人选呢,而皇子们都已经长大了,个个手上都有势力,离至尊宝座就差一步距离,要谁放弃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比起人人担心朝廷形势,陆安氏更加担心的是自己女儿的终身大事,好不容易圣上赐婚,婚礼各项事物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只等着大婚的到来,如今,传出这种消息来,要是圣上真的不醒的话,只怕,这婚礼得延期了。
就在所有的人都在观望的时候,陈贵妃和汪德妃也暗地里做着各项准备,成王、鲁王也纷纷的行动起来,整个京城、皇宫里,都弥散着一股紧张、不安、躁动的气氛,就等着有人引起火线,让事情一下子爆发起来。
自古以来,能光明正大入住皇帝寝宫---承乾宫的,只有皇后,这是作为皇帝正妻无可比拟的象征和权威,皇帝重病,为了自己利益,肯定是要贴身守在皇帝身边的。陈贵妃、汪德妃、孔昭仪等等妃嫔的打算在祖制规矩下,都只能不甘、怨恨的坐在各自的寝宫中望着承乾宫或是在承乾宫的大门处想要探出里面的动静来,原本该侍疾的王爷大臣们在孝懿太后的懿旨里,安守家门等着宫里的消息。
霍皇后接过宫女递过来的拧干的湿热帕子,仔细的给沉睡着的敬宗帝擦脸、擦手,温柔细致的情理他的全身,本来这事不用宫女动手的,可是霍皇后不放心,生怕惊扰到敬宗帝,非要自己亲手做才放心。霍皇后毕竟年纪在哪里,等到一圈忙下来,早已气喘吁吁,满头是汗了。
寻雪拧干帕子,递给霍皇后的时候,看到霍皇后额上细密的汗珠,忍不住心疼的开口道,“娘娘,您照顾陛下已经一天了,您要不要先沐浴梳洗一下?这边有奴婢看着,陛下如果醒了,奴婢会立即禀报的。”
霍皇后痴痴的看着相伴了半生的男子,岁月流逝,印迹留在了他的额头上、两鬓边,多年的辛苦操劳,哪怕再贴心的护养着,也换不回年轻时候的俊美无匹,手情不自禁的抚上敬宗帝松弛的脸颊,哪怕他的外貌怎么变化,在她的心中,永远是大婚时候温柔朝自己笑着的尔雅男子,也永远都是初见时漫天杏花里惊鸿一瞥,从此一生难忘。
看着对自己话无反应的霍皇后,寻雪忍不住开口再次提醒道,霍皇后这才惊觉的回头看着寻雪,略带歉意的笑了笑,用帕子擦了擦鬓角边的密密的汗珠,目光又落到了昏睡中的敬宗帝的脸上,叹了口气,“如果可以,本宫倒是希望躺在床上的是本宫,而不是皇上,皇上这一病,怕是,这天又要乱了。”
寻雪目光深沉的看着霍皇后,作为霍皇后贴身的女官,跟着霍皇后从霍府后院到东宫再到皇宫,这些年下来,各种风波变幻和后院阴私她着实的见识了不少,也知道现如今的情形如何,要是陛下真的就这么一觉不醒的话,不仅这天要变了,只怕,皇后娘娘的日子以后会很不好过,毕竟,她现在没有儿子。
寻雪叹了口气,如今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说霍皇后,她是知道霍皇后的性子的,只要皇上不醒的话,只怕霍皇后会一直陪着下去,斟酌了一下,“娘娘,太医说了,陛下是急怒攻心一时昏厥,加上连日的操劳,才会没有及时醒过来的,身体其实是没有什么大碍的。等陛下养足精神只会醒过来,您也不用太过担心,不管怎么说,您也得多注意下自己的身子,您要是也倒下了,只怕这天是真的要塌下来了。”
霍皇后有些惊讶的看着寻雪,作为她的贴身女官之一,寻雪平素都是寡言少语,从来不会出头冒尖,很多时候都是静静的立在一边,只要不注意,你身边都发现不了这个人的存在。只有在最关键和紧急情况下,她才站出来说两句话,今天说这么多倒是她的极限了。
寻雪明白霍皇后的疑问,平淡的面容上挂着一抹淡淡的笑,“娘娘,奴婢已经命人备好一切了,只等着娘娘过去了。”
霍皇后有些心不在焉的点点头,细致的替敬宗帝把被子整了整,寻雪就是这样子的,总是默不作声的准备好一切,几乎都不用你开口说什么。深深的看了看还在沉睡中的敬宗帝,叹了口气,将敬宗帝被子外的手放进被子中,抽出被子下握着敬宗帝的手,准备按寻雪的吩咐来。
刚刚要抽出手,准备站起身离开的时候,就感觉握着敬宗帝的手动了动,霍皇后惊喜来的很突然,马上扑到敬宗帝的面前,声音虽然低沉、带着急促,“七郎,七郎,你醒了吗?”目光一动不动的盯着敬宗帝,看着他脸上细微的变化。
敬宗帝缓缓的睁开眼睛,眼前的一切慢慢的清晰起来,印入自己眼帘的是自己挚爱了一生的女子,嘴角勉强的上扬,想要给自己心爱的女子一个安慰的笑容,嘴唇动了动,在霍皇后眼里晃动的泪珠中,化作了,“真好,醒来,就能看到你。”
敬宗帝虚弱低沉的话语,让霍皇后眼里的泪珠忍不住的夺眶而出,又怕自己的举动让敬宗帝担心,用帕子捂着嘴,扑哧的笑了起来,只是,嘴角上扬的越高,泪珠滚落得越凶。
敬宗帝既是满足又是担忧的叹了口气,伸出手就要抹霍皇后满脸的泪珠,幽幽的叹道,“书娘,我没事了,你不用再担心了。”
霍皇后胡乱的用帕子擦了擦脸,带着微微的羞恼和满满的喜悦,站起身就要吩咐宫女太监,被敬宗帝一把拉住,只得继续坐在床榻上,嗔怪的看着敬宗帝,不自觉的流露出一股子小女儿的情态来,“你拉着我做什么,母后为了你这一昏可是担心了大半天,我现在得把这个消息告诉母后去,免得母后担心。”
看着情急之下什么都不在乎的霍皇后,敬宗帝眼里的笑意加深,要知道霍皇后平素只要有人在的时候,都是秉持着规矩礼仪来,一丝一毫都不敢松懈,除非是在两人独处的时候,才会任着自己的要求来。如今屋子里满屋虽说都是心腹的宫女太监,但她这般作态,恐怕是真的担心了,想到这里,敬宗帝眼神不由得深沉了下来。
敬宗帝拍了拍霍皇后的手,淡淡的说道,“先扶我坐起来,这事儿你不用亲自去告诉母后,吩咐人去就行了。”
霍皇后闻言扶着敬宗帝坐起,在他背后垫上被褥和枕头之后,才吩咐了屋子里服侍的人给孝懿太后报信之后,然后从寻雪手中端了一碗黑乎乎的药,吹了吹,递到敬宗帝的嘴边,“陛下,您先吃药吧,有什么吩咐等吃完药再说。”
敬宗帝深深的看了一眼霍皇后,倒是很配合的将一碗药都喝光了,霍皇后细心的贴敬宗帝擦了才嘴角边,敬宗帝突然握住霍皇后的手,对着屋子里站着的一群人吩咐道,“朕跟皇后有要事相商,你们都下去吧。”
敬宗帝一声令下,哗啦啦的一阵响动之后,偌大的屋子里很快的安静下来,只留着敬宗帝和霍皇后,敬宗帝握着霍皇后的手,感叹无限,“让书娘担心了。”
霍皇后抿唇一笑,定定的看着敬宗帝,眼里有光在闪动,低低的说道,“七郎,这次,你这次是真的吓到我了。。。。。。”余下的话,都被淹没在唇中。
敬宗帝定定的看着霍皇后,低垂眼眸,悲怆的笑了笑,似乎觉得自己这般动作可能会吓到霍皇后,又安抚的笑道,“朕,可是答应过你了,许你一生安稳无忧,朕都没有安排好这一切,怎么可能会轻易的离开。。。。。。”
霍皇后轻轻的捂着敬宗帝的嘴,大而明亮的眼睛,尽管细纹爬上了眼角,依旧如年少时明净清澈,“嘘,别说傻话了,这些事儿都不急,你要顾好自己色身体,可别忘记答应我了,要跟我一起白头偕老的。”目光定在了两个人十指相扣的双手上。
第八十三章
敬宗帝顺着霍皇后的目光,笑容更加的真切,却又带了薄薄的、萦绕着挥散不去的伤感在里面,霍皇后何等心思明锐之人,眼里带着伤痛以及无以言明的爱怨纠缠,敬宗帝察觉到霍皇后为吓着的表情里的复杂,安抚的拍了拍霍皇后的手,带着坚定的沉痛,“皇后,朕不想吓你,朕能熬过这一次,是熬不过下一次了,朕的身体朕清楚,”看着霍皇后将要打断的表情,敬宗帝做了个制止的动作,“朕明白你的意思,但朕不想欺骗你,就像当初朕要纳陈氏、尹氏等,朕与你说过,恩爱两不疑,所以,朕要明白的告诉你,若是哪一日朕不在了,你要答应朕好好的活下去,朕今日与你说这番话,除了以夫君的身份要求你之外,还是以帝王的身份在命令你,朕,要你一手了解害我们孩儿命的人,绝对不能轻易的放过他们。”
霍皇后努力的忍住眼泪的泪,尽管此刻在她面前的人虚弱不堪,可他的神态无不表示出君临天下的气势、风范,与从前意气风发的年轻帝王形象渐渐的糅合了起来。直直的对着敬宗帝眼里的日渐苍老的妇人,坚定的点了点头。
敬宗帝看着霍皇后点了头,一直压着的一口气舒散开来,虚弱无力的靠在床架上,静静的看着伴随自己走过一生的女子,语气带着惆怅、心疼,“书娘,是我委屈了你。”
霍皇后微微一笑,抬眼看着敬宗帝,笑容绽开,整个人如同春风拂面,让人精神舒爽畅达,引得敬宗帝也忍不住的放松了下来,她就是这般人,哪怕自己多么的烦忧、多少俗事纠缠让自己焦头烂额,只有有她在自己身边,淡淡的笑容,总能将这一切吹散。
霍皇后将头轻轻的靠在敬宗帝的肩膀上,满足的喟叹,“七郎,至今,我都一直感谢上苍,让你选中了我,才让我的人生如此的美满。七郎,等走完了黄泉路,过了忘川河,到了奈何桥上,不要急着喝孟婆汤,你要等着我,等我做完该做的事情,看着我们的安安成婚生子,我就去找你,你可不要忘了,如果你先走了,我会在奈何桥上一直等着,等着我们的下一次相逢,到时候,你不要忘记我,你一定要记着我。”霍皇后紧闭着眼睛,眼泪从眼角处滑落,落入敬宗帝明黄色的、霍皇后亲手做的中衣上。
敬宗帝的脸颊贴在霍皇后慢慢失却光泽的秀发,眷恋的蹭了蹭,“书娘,说什么傻话,丢下你一个人走黄泉路已经是在为难你了,奈何桥之约,朕怎么可能轻易忘记?我只要书娘在我走之后,能安顺平和,不要让我等的时间太短了。这么多年,都是你在等着我,你可要让我好好的等你一次,让我知道其中的甜蜜欢喜。”
霍皇后嘴角扬起,眼泪却落得更凶起来,最后将头埋进敬宗帝的怀中。。。。。。
皇帝陛下醒了,这一消息传出来,不同的人表情都不一样,有的是真切的欢喜,有的是勉强的微笑,有的是忧虑的眉头紧锁,还有的是重重的失落。。。。。。不管怎么说,陛下醒了,对于大齐来说总归是好事,要知道每一代的帝王更迭,都是鲜血烙印的符号。一个时代兴起,一个时代的陨落,政治就是这样,从来都是站在悬崖边欣赏最美妙奇幻的风景,只不过有人得意于风景,看不见脚底下的路,所以跌入万丈深渊中,或许引得身边人的几许同情,但仅仅只是可怜的同情。有的人一心注意着脚底下的路,却忘记了最重要的目的,等到夕阳落下,对着繁星点点,只有对月长歌。通常,能两者兼备的人,常常都是极少数,不是每个人都有沉着冷静的理智和清晰的头脑,对着功名利禄的诱惑,能看透自己的本质。人啊,从来都是最为贪心不过的,想要的越多,最后如水中流沙,越来越少,越来越少,到最后的空无一物。
得知皇帝陛下身体大安,陆安氏一直悬着的一颗心才渐渐的放下来,陛下如今身体无恙,自家的女儿总算能顺利的嫁出去了。
不管皇帝之前突然的昏厥闹得轰轰烈烈的,但很快就被广平候世子大婚的盛事给掩了下去,整个京城里,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普通百姓,对于这一场婚事都抱着无比高昂的好奇。广平候世子作为京城里,不,可以说是整个大齐里最有价值的单身汉,他的外祖母是孝懿太后,舅舅是皇帝,母亲是同昌长公主,父亲是百年顾氏嫡枝,难怪从前引得不少贵女求好,只不过都没得他的眼,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以广平候世子的年纪,正室、通房、妾室具无,这在整个大齐,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好不容易广平候世子被指婚了,着指婚的对象让人更加的是摸不着头脑,居然是个被退亲的贵女,虽然身份比较高,可是顶着这一层,名声也不好听,让人是更加的参不透其中的奥秘。
就在着万众瞩目中,大婚是如期到来,看过之前声势浩大的送聘礼的仗势之后,早就有人占据着最有利的位置想要看看这永宁候府送嫁的盛况是否会有广平候府下聘的豪奢,果然,是没有让高价占据有利位置早早等候的群众失望。
陆五姑娘是深闺贵女,又因为很早定亲的缘故,除了偶尔陪着家中长辈出去交际之外,很少在京城上流社会圈子中露面,要不是之前沸沸扬扬的退婚风波,恐怕陆五姑娘是要淹没在众多贵女之中了。加之她后面的传奇般的遭遇,更是让不少贵妇对陆五姑娘好奇不已,同昌长公主是出了名的挑剔之人,能不顾她的名声将她聘为长媳,可见陆五姑娘要么相貌出众,要么极其能干,因此,在闹洞房的时候,是有不少人跑去看热闹。这看热闹的人还有不少贵族子弟或是年轻有为的朝中大臣,都是跟顾礼交好的,不约而同的纷纷跟着闹了起来。
这群人脸皮厚,哪怕顾礼浑身散发着一种生人勿进的冷酷气息,丝毫没有吓到想要看热闹的人,寻常的时候他们可能会怕顾礼的冷脸,可这个时候,他们不怕,这可是他的大婚,要是他有个举止不当闹出的笑话,这笑话可是要落到他头上的。
尽管刘妍月以及她的两个儿子顾博文、顾博山是很早就分出去了,但作为顾氏子弟一族,哪怕他们再怎么心不甘情不愿的也得摆出一张笑脸来参加婚宴,盛大的婚宴场面让刘妍月是气红了眼,又是妒又是怨,不自在到了极点,整个人如同泡在醋缸里,浑身都散发着一种酸劲,想到跟在自己身后低眉顺眼的两个儿媳,更是一股气堵在胸口里不上不下,卡得极为难受。
顾怡然心里也是不舒服的,尽管她是东平郡王世子妃,可是比起来,她当初嫁人东平郡王府的场面就远远不及了。东平郡王,作为大齐异姓王之一,要不是先祖是大齐开国皇帝的嫡亲妹夫,本身又立了大功劳,让君王之位得以世袭罔替、不降爵继承,只怕早就跟其他的王府一样湮灭为普通人了。几代帝王更替,东平郡王府到了如今也只有名头上好听,实际上跟宫里是拉不上一点关系了,在朝廷中也没有能说话的人。广平候府虽然看着是比东平郡王府低了些,可是恩宠势力却远远是东平郡王府及不上的。
她其实本来是不想来的,在东平郡王府被东平郡王妃刺了好几次之后,心里本来就存了一把火,看着这婚宴场面,更是火冒得更盛,余光扫到自家母亲眼里的火光,压了压心头的火,拉了拉刘妍月的袖子,刘妍月抬头看着女儿,看着女儿眼里的警告之色,收下脸上的愤愤不平,安静的坐在一边,也不言语,她身后服侍着的两位儿媳妇更加是大气不敢出。
刘妍月只从低嫁为平国公府贵妾之后,心高气傲的她跟从前的闺中好友是断了联系,她是知道她这番作为肯定是招惹了不少闲话,所以为了避免自己受气,更是能少结交就少,后来被分出平国公府之后,自觉无颜,更是连大门都不出一下。
好在她有个争气的女儿,嫁入东平郡王府之后,这才觉得挽回了一点自己的颜面,但是一个人孤处久了,本身就不是讨人喜欢的性子,因得那些年的经历,性子更加的孤僻难辨起来,除了在自己几个孩子面前,能维持慈母的容颜,在其他人面前就不敢说了。特别是大儿媳难产之后,大儿媳娘家将事情闹了开来,京城里不少人都在传闻她是个苛刻儿媳之人,更是让她恨恨的气了好几场,最后还是在女儿的劝说之下,才参加了顾礼的婚礼。
顾怡然是知道母亲的心结的,借着长子勇哥儿引起了母亲的兴趣之后,倒是让刘妍月露出了笑容来,只是这笑容很快就被隔桌的议论给打住,顾怡然看着母亲的表情,微微侧头就听到,“这大婚的场面,怎么没有见到乐安郡主啊?不是说同昌长公主殿下最宠爱这个女儿的吗?”
“就是因为最宠爱这个女儿,这人来人往的,管得再严都会有疏漏,怎么可能会让闲杂人等惊扰了乐安郡主?”
“到时可惜了,本来还以为会见着乐安郡主一面,想知道到底是长个什么样的,能让宫里的人宠成这样。”
“呲”只见有人不屑的笑了笑,刻意的压低了声音,“我看还是乖乖的待在这里才是要紧的,还有别再说这个了,要知道长公主殿下最厌烦就是有人在背后说三道四的。”
“哦,说的也是,”议论的人也恍然,笑着转移开了另外的话题。
第八十四章
刘妍月嘴抿成一条直线,神情极其不悦,知道这样的场合自己要是闹出来,受苦的绝对是自己。只是,听到“乐安郡主”这四个字,她就想起了自己悲惨、凄凉的一生,想到那个男人带给自己的无尽屈辱,她就无法甘心,要是,要是当初狠下心一点,是不是,是不是这个孩子就没了?他也不会死,自己也不会落到今时今日的地步?
思绪翻转,无一不表露在她的脸上,顾怡然看着刘妍月的表情,就知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从来她都是不认命的,但她却是最识时务的,她跟母亲不一样,身为东平郡王府唯一的嫡女,在东平郡王府本就是千宠万宠的,又是先帝册封的明惠县主,比起一般的郡主县主来说,更应该受人追捧的,从来都是都是只有别人逢迎她、讨好她,唯一的低头却还是为了自己的父亲。而自己呢,名义上说好听是县主之女,东平郡王嫡亲外甥女,可实际上,她是平国公府的庶长女,母亲的身份再高贵,也抹不掉“庶”字头衔,平国公府的情况,京城里有眼睛的人都知道,谁会去讨好她这个身份尴尬的庶女?她想的得到,就必须得付出十倍的努力来,她根本就没有底气像母亲总是教育自己的那般高高在上的傲然。
无法否认,她曾经也多次的想过,要是没有嫡母,自己的母亲是父亲的嫡妻,是不是那个时候的自己跟现在的自己格外的不同?当然不同了,那个时候自己可以颐指气使、不屑一顾,而不是心里憋着火脸上挂着笑去讨好那些故作矜持高贵的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