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贵女明珠-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太后侧开头,肩膀微微的耸动,转过身来的时候,除了眼眶有些发红,其他的倒是没有什么异样,依旧温柔的笑道,“姐姐,你在说些什么,我都听不明白了。”
霍太后不以为意,颇有些伤感道,“你呀,就别再我眼前藏藏掖掖了,你什么脾气我还不清楚,你要是再这样子,我才真的放心不下。”
第三百二十九章
李太后勾唇一笑,苦涩还是露出了几分,“从来都是瞒不过姐姐的,我哪敢在姐姐面前弄虚作假。”
顾明珠伤感不已,五皇子阿离周岁礼后不久霍太后又大病了一场,不管是太医院的太医还是弄民间请进宫的医术高手,都摇头表示无能为力,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这几日霍太后精神好了些,顾明珠就每日带着五皇子阿离来寿康宫陪霍太后,之前怕影响到五皇子阿离,霍太后非不让阿离来到病榻前。
顾明珠亲手捧了一盏温度恰好的杏仁露茶送到霍太后面前,霍太后本来是不想喝的,这杏仁露茶里也是放了不少药材,霍太后最近不停的吃药,都有些反感了,但抵不过顾明珠的好意,接过喝了几口。
对上顾明珠带着哀求的目光,霍太后摇摇头,用帕子擦擦嘴,“明珠,是真的喝不下了,先让哀家平复会儿。”
大病之后,霍太后的胃口越发的差,原本保养极好的皮肤也像是失去了支撑,空留一层皮铺在骨头上,每次握着霍太后手,顾明珠都难掩酸涩。
见霍太后实在喝不下,顾明珠也不勉强,让宫人把杏仁露茶端了下去,给霍太后的按摩起来,让她舒活舒活筋骨。
一番做完之后,寻雪过来请示用午膳,顾明珠吩咐将午膳摆在次间旁边的稍间里,很快宫人就忙活起来,见摆好之后,顾明珠就扶了霍太后朝稍间走去。一点点的劝着霍太后吃点东西。
霍太后胃口差,根本就不想吃,每次都是李太后或者顾明珠劝着才能吃一点,为了让霍太后有些食欲。顾明珠每晚都会列出第二日的膳食单子,让寿康宫小厨房的御厨们去做。
霍太后看着满桌精心搭配的菜品,就知道顾明珠下了苦心,顾明珠夹了一块类似清煮豆腐的菜送到霍太后嘴边,霍太后咬了一口,慢慢的咀嚼。然后咽了下去,顾明珠微不可查的松了口气,在顾明珠夹其他的菜的时候,霍太后有些好奇的问道,“这是什么东西,看着像豆腐,口味又不像,感觉还有些清甜的滋味。”
顾明珠只是抿唇笑了笑,加起一块肉片递到霍太后的嘴边,霍太后又吃了一口。如此往复下来,桌上的菜霍太后每样都尝了一口,还在顾明珠耐心的劝慰下用了大半碗的胭脂稻熬成的粥,霍太后摇摇头表示吃不下,就让顾明珠自己吃,然后好心情的喂着五皇子阿离用膳。
很早的时候顾明珠就培养五皇子阿离自己吃饭。虽然还不能熟练的用筷子,都是李太后夹了菜放在碗里,五皇子阿离用调羹吃。
习惯了自己吃饭的五皇子阿离其实很不愿意喂着吃,但他知道霍皇祖母是一片好心,乖巧的张开嘴由着霍太后喂。
李太后看了,忍不住吃醋起来,“果然还是姐姐的面子大,这阿离一日大一日,主意也大了起来,每次想要给他喂饭。都是不情不愿的,还要我好生的哄着才行。”
霍太后也知道李太后说这番话只是为了让她开心,于是很配合道,“那是当然,我们的阿离最喜欢霍皇祖母是不是?”还捏了捏阿离圆润的脸颊。
五皇子阿离睁着水弯弯的大眼。看了看霍太后,又看了看李太后,在顾明珠的暗示之下,点了点头,把嘴里的饭吞进去之后,为了加重他话里的真实性,还点头配合,“是,阿离最喜欢霍皇祖母了。”
要是搁在平常,李太后肯定是要追问阿离,无比要从阿离嘴里得到自己满意的答案才是,不过她现在为了讨霍太后开心,故意做出一副不及霍太后的失落表情,霍太后倒是很捧场子的笑了。
用完膳之后,霍太后觉得很疲累,顾明珠又伺候霍太后休息之后,才陪着李太后说话。李太后虽然比霍太后年轻,身子骨也好,但终究是上了年纪的人,一番下来,也是累到不行。
李太后坐在炕上,眯着眼睛看五皇子阿离认真的玩着玩具,转过头对着顾明珠说道,“你也累了吧,先休息下,有些事情让宫人做就好了。”
伺候霍太后,顾明珠不假手于人,都是要自己做了才是,她本身就是娇养惯了,这一番下来,人也消瘦了不少,也让李太后心疼不已。
顾明珠摇了摇头,“母后,不过是动动手的事情,哪有您说的这般累。”
李太后知道劝不住顾明珠,于是将话题转移开了,“今日太医请脉,说了什么?”
每隔两日,就会有太医给顾明珠请脉,看她身体状况。
顾明珠垂下眼眸,手指滑过茶盏,装作不经意道,“没说什么,注意些就行了。”
自从得知顾明珠的身体可以再次孕育的时候,李太后总是旁敲侧击,想要让顾明珠再生上一个,只有阿离一个还是太单薄了,多子才能多福。
对于可以说是女儿般存在的顾明珠,李太后自然希望她能好好的,她将来肯定是要走在明珠的前头,自然是想着生前安排好,日后才能护得住。
李太后叹了口气,目光再次落到五皇子阿离身上,“明珠,你也别怪母后心急,陈王就不说了,性情阴沉,心胸狭窄,容不得人,随了他那个生母;汉王看起来是个好的,要是再长大些,不知道能变成什么样;定王呢,被皇后看的死死的,生怕定王会被利用吃亏;湘王呢,更加不必说了,有了那样的母亲,怎么可能做出兄弟和睦的画面?至于六皇子,生母身份太差,品行不端,虽然比阿离小了一岁多点,注定是只能做个闲散王爷,成不了气候。”
六皇子的生母是白美人是白婕妤的庶妹,其生母原来是杭州最大青楼群芳院的花魁,当年还是定安伯世子的定安伯一见倾心,使尽浑身解数才得到美人欢心,最后纳进了府,白美人的母亲是个手段厉害的,这些年一直牢牢的把着定安伯的心,连带着白美人在定安伯府的地位不输给嫡女白婕妤。
白婕妤是定安伯花了心思培养出来的,就是为了送进宫得到皇上的圣宠恢复定安伯府昔日的荣光,白婕妤也不负期望,做的极其出色。谁都没有想到的是,白美人的生母居然撺掇定安伯趁着白婕妤生病把白美人送进了宫,白美人也借着机会得到了昭宗帝的宠幸。
不得不说白美人的运气确实好,才承宠了一次就有了孕,白美人也是个厉害的,顺顺当当的生下了六皇子。不过,她的运气也不算好,自从秦婕妤的事情之后,昭宗帝就极厌恶后宫女子算计他,就算她生了六皇子,昭宗帝也只封了她为正四品的美人。
祖制规定,正三品以上在皇子十岁前是养在自己名下,白美人的位份才四品,于是昭宗帝将六皇子寄养在万修仪名下。不过没有像陈王、汉王、定王以及湘王一样,是送到皇子所,而是养在了万修仪的宫中。当然,洛王是例外的,他虽然是在关雎宫,但两宫太后宠爱,他可以说是在寿康宫长大的。
顾明珠的心沉沉的,从前没有讲话说开的时候,她可以揣着明白装糊涂,现在李太后说的如此直白,她是糊涂不下去了。她也知道,李太后说这番话是真心的为了自己好,这后宫里除了皇上的宠爱,最最重要的是子嗣。将来会发生什么谁都不知道,异母的兄弟总是不如同胞兄弟的好,不是所有的皇子都能跟昭宗帝和康王一样兄弟情深的。
李太后见顾明珠低头不说话,顾明珠看着听话,实际上也是个倔强的,认定的除非她自己想透,很难劝动她。心里有些着急,还是缓和了语气,“明珠,女人生孩子也就只有几年的光景,以后想要生都难了,母后也不想逼你,人啊,还是把目光放长远点,提前做好准备,事到临头的时候才会有应对之策。”
其实,顾明珠也不想逆了李太后的好意,但是……原因她着实的说不出来。在生阿离之前,她想着生下这个孩子以后再也不生了,可是在生下的那一刻,听到孩子哇哇大哭的声音,她觉得所有的苦都是值得的,想着再要为他生上一个。不管他们将来走向如何,看着孩子,她总归会记得两人曾经的美好。
随着阿离一日日的长大,再想要一个的心思也更加的强烈起来,虽然心里也有害怕,害怕阿离会走向自己最不愿意见到的一幕,同胞兄弟同室操戈的一幕出现……
而且,最重要的也是她不愿意启齿的是,昭宗帝似乎不想再让她生育,虽然他嘴上没有说过,做的也是很小心,作为枕边人,总能猜到一两分。自己曾经也追问过,他却是糊弄了过去,自此之后,也就不了了之。
顾明珠叹了口气,目光落到骑着木马的阿离身上,恰好阿离这时候转过头,明澈的目光中满是依恋、孺慕,心一软,嘴里就不由自主的说了出来,“母后,我倒是想,可是九美哥哥那边……”说到这里,顾明珠闭上了嘴,不愿意多谈。
在亲近的人面前,顾明珠唤昭宗帝为九美哥哥,只有在两人独处的时候才唤他为恒郎。
李太后心思灵敏,自然猜中了顾明珠欲遮掩的意图,于是将话锋转开,不再谈论,顾明珠也就微微的松了口气。
第三百三十章
待时辰差不多了,李太后神情如旧,让顾明珠带了五皇子阿离回关雎宫,顾明珠觉得很平常,能想到李太后的用意,毕竟霍太后如今身体确实不好,李太后年纪已经大了,照顾霍太后都很有些吃力,根本就分不出精力再照顾一个小孩子。
李太后服侍霍太后躺好之后,念了一段佛经,见霍太后闭眼安详的样子,合上了佛经,准备离开,刚转身,背后就传来了,“妹妹,别把皇上逼的太急了,皇上也是心疼明珠。”
李太后转过身,看着似乎安睡的霍太后,就好像之前的话只是她的幻觉而已,李太后没有接霍太后的话,“姐姐,还以为你睡着了,”顺手又拿起佛经,“那我再给姐姐念一段吧。”
霍太后睁开眼睛,看着李太后,颇有些不赞同,“妹妹,早就跟你说过了,皇上跟明珠的事情不要过多的插手,虽然你是一片好心,明珠是个孝顺孩子,不会逆了你的意,可是皇上就不同,皇上把明珠看的格外重,咳咳咳……”
霍太后突然剧烈的咳嗽起来,可把李太后下了一跳,又是给霍太后拍胸顺气又是唤人喊太医过来,一阵兵荒马乱之后,霍太后半靠着大迎枕,有气无力的挥手让宫人们下去之后,连着呼吸了好几下,才缓缓道,“时间过得真快,一晃皇上登基都十多年了,这些年,皇上一直勤勤恳恳,于国事上不敢有半分的懈怠,但每次放下国事。都是因为明珠,这可是为君者的大忌,好在皇上做的还不错,明面上明珠是受宠了些。但风头不至于都落到她头上。想想明珠进宫五年都没有讯息,固然是有明珠身子弱的原因,何尝没有皇上在背后做手脚?有些事情不说,不是当事人不知情。明珠那点儿小心思皇上如此精明怎么可能看不出来?皇上由着明珠,不过是顺其自然的。”
话说的多了,霍太后有些喘不上气,李太后被霍太后的一番话也说不出什么来,拍着霍太后的后背,劝道,“姐姐,你说的我都清楚,只是只有阿离一个还是太单薄了。有个兄弟扶持总是好的。皇上的意思不就是如此吗?皇上身边好歹有个忨儿。阿离呢,根本每一个能帮到他,不给他使绊子就好了。”
能让李太后用气愤、不屑的口吻说起几位王爷、皇子。主要指名的人就是昭宗帝的长子陈王。众所周知,洛王受宠。身边服侍的人也多,自从洛王学会走路之后,就喜欢一个人到处跑,就在前段时间,洛王趁人不注意跑出了乾清宫正殿,不小心撞到了向皇上请安的陈王、汉王和定王。那日陈王也不知道为什么,火气特别大,见有人撞到自己,直接踢了一下,就把洛王踢倒在地,等陈王看清楚的时候,又给了几脚,幸好服侍洛王的人找上了,不然就发生更大的事情,也因为如此,不关是昭宗帝,两宫太后直接发了火,并联名上了折子,将陈王降爵为陈国公,要不是熊皇后和沈德妃跪在寿康宫前求情,汉王和定王的结果不会是禁闭半年。
按理来说,宗室子弟袭爵降爵,宗人府都要过问,这一次陈国公的事情,宗人府是一句话都没有说,一向喜欢标榜忠君爱国的御史言官们难得的保持了沉默。
也是从那之后,洛王身边的人就多了起来,当然,洛王也是得到了教训,一向亲切、和蔼的顾明珠也发了火,昭宗帝也是一句话都没有说,最后还是李太后出面,洛王才免了顾明珠的处罚。
也是从那之后,李太后就彻底的放下了想要让几位王爷跟洛王和睦相处的念头,再也不提六皇子跟五皇子阿离一起养,而是彻底的交给了万修仪,不再过问六皇子的事情。
霍太后面色一白,想起阿离满头是血的样子,她至今都忘不了,她怎么也没有想到,陈国公会如此狠心在大庭广众之下对阿离下手,汉王和定王就眼睁睁的看着陈国公施暴,居然无动于衷,心也就更冷了。
记得文忠太子和昭惠太子在的时候,跟前成王、前鲁王虽然关系不睦,人前的亲热兄弟的功夫还是做到了,前成王喜欢欺负身份不如他的皇子,却没有做的如此明显。当年二王之乱之后,安王和凉王虽然或多或少的参与到其中,但因为一直以来的谨小慎微,皇上也没有寻他们的错处废黜他们的爵位,依然给他们先帝之子的荣耀,这些年对安王府和凉王府的赏赐就没有少过,好在安王和凉王是知恩图报的,一直安分守己,从来不会添乱,也用了心思培养他们的嫡子,昭宗帝也给了机会,幸好安王世子和凉王世子是跟本分的,又有才能,不然昭宗帝也不会重用他们。
也因为这些原因,对于李太后的建议,霍太后才没有反对,但霍太后跟李太后不同的是,她更能看清,不然,在敬宗帝宠幸陈氏的时候,不会做出某些失措的举动来。
霍太后平复下来之后,才慢慢的说道,“妹妹,此事你就别再争了,皇上主意大,决定了的事情从来都不会动摇,当年因为顾明珠的事情,闹得皇上差点要了半条命都不肯松口,先帝最后不也妥协从了皇上的意吗?还让央央怨了先帝这些年。妹妹,人活一辈子,总会有自己想要执着追求和把握的,皇上非明珠不可,我们也是奈何不了。”
“明珠生不生孩子,我倒是不怕,”霍太后眼里的纠结、担忧、不忍,最后化作了长长的无奈叹气,“我怕的是,如果有朝一日,明珠不在了,皇上能不能承受得了。”
李太后面色突然一白,整个人都不自在起来,慌忙道,“姐姐,你在说什么,明珠如今不过才二十出头,虽然身子弱了些,宫里的太医也不说摆着好看的,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唉”霍太后叹了口气,拍了拍李太后的手,“妹妹,有些事情,不是你想就能逃避的,大觉寺的前任主持不是说了,明珠……”不忍再说下去,转开了头。
李太后心也是沉沉的,还是打起了精神安慰霍太后,“姐姐,皇上不是一直在找世外异人,想要给明珠改命吗?如今距离主持所说的日期,还有好几年了,皇上肯定能找到的,你就放心吧,皇上是不可能看着明珠有事的。”
说是在安慰霍太后,何尝不是在安慰自己。
霍太后看了看李太后,还是没有将心里的担忧说出来,只是祝福李太后,“此事,千万不能透出一点口风给央央,央央素来把明珠看成了自己的眼珠子,要是知道了,肯定会承受不住的。”
“这我肯定知道,”同昌大长公主疼爱明珠的心,李太后是看在眼里的,“姐姐,此事也只有皇上,你和我知道了,我是绝对不会露出口风让央央知晓的。”
霍太后虚弱的点了点头,李太后见霍太后精神不好,并劝道,“姐姐,你说的我都记住了,别说话了,先躺下休息,待会皇上过来了,我会跟皇上好好说的,至于明珠那边,有皇上,想来也不用太担心。”
霍太后也没有勉强,顺从的让李太后扶着躺好,李太后掖好被子之后,还不忘嘱咐,“妹妹,以后就让阿离在寿康宫吧,也名正言顺些,皇上来了,你就跟他提,说是我的意思,明珠那边,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李太后手一顿,她听出了霍太后话里的意思,一方面是为阿离,最主要的一方面还是为了自己,眼眶发酸,到了这个时候,她还不忘为自己打算。
自从姚贤妃被昭宗帝禁闭之后,一改往日的热闹喧嚣,棠梨宫渐渐的就好像被人遗忘了一般。这在宫里也是极其正常的,后宫里从来不乏受宠的妃嫔,也不差失宠的,从来目光所向的是高高在上的,又有几个会记住低在尘埃中。不光宫里如此,在民间,也实属平常,人人都想从他人身上得到好处,真正靠自己创出一片天的有几个?
自从才人叶氏进宫之后,因为昭宗帝时常的召幸,棠梨宫才再次展现它的真实面目,主殿明瑟殿也引了不少人注意的目光,因为紧闭的殿门,才转移了不少人的注意,但依旧还有些不死心的人想要借着明瑟殿让自己再升一级。
禁闭中的姚贤妃并没有如人口中所述,已经神智失常之类的,此刻,正饮用上贡的春茶的姚贤妃从容、优雅的仪态,依然如往常华贵明艳的姚贤妃一般,仿佛她并没有失宠,还是从前跟熊皇后分庭抗礼的姚贤妃。
虽然禁足在明瑟殿,用度亦如往常,熊皇后是跟姚贤妃不对付,从前掌握宫权的时候,是有克扣过明瑟殿的用度,姚贤妃也不是省事的,硬是让皇上对熊皇后不满,司马淑妃协助熊皇后之后,明瑟殿又恢复了往常,姚贤妃也十分的安分,安分到有些时候都能忽视她的存在。
用帕子擦了擦嘴,姚贤妃站起身来,孔三贵忙上前,伸出手臂,姚贤妃下了炕,准备出去散散心。
姚贤妃当年选中棠梨宫明瑟殿作为自己的居所,除了棠梨宫的地段离乾清宫是继景仁宫之后最近之外,也是因为棠梨宫景致却是不错,明瑟殿的后花园在宫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姚贤妃当权的时候,对于明瑟殿的工程也没少用心,不然在姚贤妃失宠之后,新进宫的妃嫔没少在熊皇后的耳边说三道四。
第三百三十一章
司马淑妃掌管尚宫局之后,是把尚宫局上下都清理了一遍,姚贤妃曾经安插的势力也拔除的十之*了,剩下的一二分还是从前陈氏和江氏的遗留下来的,至于怎么到了姚贤妃的手中,却是还得感谢姚贤妃的生母姚江氏。
在禁闭后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姚贤妃都处于癫狂状态,她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自己会被前成王妃江凤栖给牵连,她也只以为皇上不过是做出一番姿态给外界看,待到事情差不多了,她依旧还是从前的贤妃娘娘。
一日日的等待中消磨了她的期盼,不甘、怨恨、诅咒……中,弄的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直到无意间看到镜子中的自己状若女鬼的模样,姚贤妃才悚然惊醒过来,如今的她已经失去了一切,但她却不能因此一直消沉下去。
无论如何,她是一定要走出棠梨宫,要让所有人看到她姚贤妃不是轻易被打倒的,她要告诉皇上,他对她所做的一切是有多么的愚蠢,她还要让自己的家族重新风风光光的回到京城,让人再也不敢小瞧。
对于姚贤妃的振作,除了她从姚府带进宫的茜草、茜萍及她施以手段笼络的几位宫人之外,是真心的为她欣喜,为了表示感谢,茜萍和茜草足足茹素三个月,这也让姚贤妃更加的充满雄心壮志,在宫里,再度爬起来的人不在少数,她姚氏淑艳绝对是其中一人。
姚贤妃明白,在自己经历这一变故之后,从前的势力不复存在。她所要做的是低调,让那些误以为她已经败落的人放松警惕,这样才能保存实力,扩大势力。趁人不注意的时候,给人一击。
也是因为这一击,姚贤妃大概上是明白皇上为何如此对待自己,先帝吃够了外戚带来的祸端。皇上是不可能再走一道,父亲年富力强,又身居高位,再往上走也不是不可能,自己现在虽然没有皇子,不保证将来不会有,如此看来,绝对会影响到定王的地位。
当然,姚贤妃是绝对不会承认皇上是真的在乎皇贵妃。皇位的继承人也绝对不会是皇贵妃所出的洛王。在她看来。皇上之所以如此抬举顾氏,不过是因为现在的顾氏正如孝宗帝时期的杨氏一般,皇上需要的是一个机会。彻底拔除顾氏的机会。
为什么说姚贤妃如此的自信,那是因为齐氏素来出情重。不管是开祖皇帝以及每一代皇帝,都有一位挚爱的女人,就拿子嗣来说,相对于前朝庞大的宗室体系,大齐皇室可以说是子息不丰。孝宗帝的杨氏因为小产不能再生育,所以才有孝懿太后所出的两个嫡子一个嫡女,要不是先帝为了压制陈氏所出的前成王,恐怕也只有霍太后所出的嫡子嫡女了。
皇上若是真的在乎皇贵妃,怎么可能由着宫里一个又一个皇子公主出生,特别是洛王出生后不久,白婕妤的妹妹就有了喜讯,还顺当的生下了六皇子,一个地位低下,又无势力的嫔妃生下皇子,肯定背后是有人在护着,这其中,不乏皇上的手笔。
想到这里,姚贤妃心中极为苦涩,看来这位白美人在皇上心中的地位不简单,当年秦婕妤的事情之后,皇上很是厌恶被人算计,曾经就有一位很是得宠的昭仪犯了皇上的忌讳,用了熏香想要迷惑皇上,在事发之后,直接赐死,连带了家人。
至于白美人生了皇子之后只封为了美人,没有更高的位份,连带六皇子记在了万修仪的名下。姚贤妃充分的相信,这不过是皇上在护着白美人罢了。皇上素来就喜欢用这一手,明面上压着,暗地里护着,不就是为了转移人们的注意力。只可惜,皇上在政事上精明无比,在女人上面,还是不够。
听着孔三贵的汇报,姚贤妃心里十足的得意,不过是个小小的贱婢罢了,她原本是不看在眼里的,既然皇上重视,那就让她好好的扬名一回,心里也有了主意。
姚贤妃低声对孔三贵吩咐一通,孔三贵面色一点变化都没有,反而还补充了两句,姚贤妃的神情越发的满意起来。
等孔三贵走了之后,茜萍走上前来,望着孔三贵消失在拐弯处的背影,赞赏道,“三贵如今是愈发的沉稳了,也不枉娘娘之前如此用心栽培。”
姚贤妃得势的时候,孔三贵没少耀武扬威,自从姚贤妃禁闭明瑟殿之后,孔三贵开始低调起来,话比以前少了,但是每次都能说到点子上,姚贤妃原先还是有些看不中孔三贵,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越发的信任起来。
“倒是本宫看走了眼,这个三贵还是有几分忠心的。”姚贤妃眯眼看着湖面上开放正好的荷花,“如今本宫倒是知道那些人能重用了,以后你们两个对他说话也客气些,别呼来唤去的。”
茜萍和茜草齐齐福身,姚贤妃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往前走,茜草见气氛不错,开口笑道,“娘娘您如此看重三贵,就不怕奴婢跟茜萍心里不舒服?”
“你心里不舒服,可别拉上我,”茜萍揭破茜草的小心思,直接开口。
“行了,你们两个就别斗嘴皮子了,”姚贤妃心情颇好的笑道,“还打量本宫不知道你们俩的小心思,新送进来的料子,你们自个儿选吧,也别想着给本宫了,各自做一身吧。”
茜萍和茜草一左一右的环住姚贤妃,茜草难得恢复从前在闺阁中小女孩的性子,“娘娘,奴婢再怎么打扮都是这个样,还不如花点心思打扮娘娘,奴婢看着也舒服,对对对,娘娘就应该这般笑。”
姚贤妃又是无奈的摇头。
主仆三人说的正高兴,孔三贵突然急急忙忙的跑过来,倒是把三人给吓了一跳,姚贤妃最先回过神来,看着脸色突变的孔三贵,沉声吩咐道,“先不说话,回到内殿再说。”
孔三贵点了点头,扶着姚贤妃不紧不慢的往寝殿走去,茜萍和茜草对视一眼,也收住了脸上的诧异,恢复到一贯的恭顺。
这一幕落到正在假山附近打扫的宫女眼中,茜萍似是不经意的扫过,嘴角一抿,给了茜草一个心照不宣的眼色。
等姚贤妃回到了寝殿之后,打扫的宫人环视了一下四周,开始准备离开,倒是没有露出什么异样来,直到走到殿门口的时候突然被两个小太监拦住了,宫女挂上讨好的笑容,从袖子中掏出了荷包,准备说上两句话,就听到背后,“这个时候出殿门做什么?这花园都还没打扫完呢。”
听得声音,宫女笑眯眯的转过头,想要说两句好话,刚一转头,脸上的笑容就凝固了,说话的不是别人,真是姚贤妃身边的大宫女,茜草。
茜草使了个眼色,很快就有太监掏出帕子捂住宫女的嘴,然后几个太监上前去,将宫女迅速的拖走,茜草也跟着上了前去。
回到内殿之后,姚贤妃让殿内的宫人都下去了,追问道,“到底发生了何事?本宫的嘱咐你都忘记了吗?”
为了防止让其他人发现端倪,姚贤妃是特意嘱咐了她信任的人,面子功夫一点要做好,不能让人发现蛛丝马迹。
孔三贵用袖子擦了擦汗,整个人还处在激动中,还没有平复下来,深呼吸好几下之后,才开口,语速倒是比平常快了几分,“娘娘,您之前让奴才查顾氏,奴才刚刚得知……”
“可是查到什么了?”姚贤妃还没等孔三贵话说完,激动的坐起来,目光灼灼的盯着孔三贵,孔三贵一惊,倒是吓了一跳,嘴边的话都差点吓没了。
茜萍也有些着急,催促道,“还愣着干什么?没见娘娘在问你话呢,赶紧说啊,怎么就像个木头人了。”
孔三贵按捺住内心的波动,咽了咽口水,“娘娘,奴才去查顾家的底的时候,倒是没有查到什么,反而得到一个连广平候都不知道的消息。”
姚贤妃和茜萍都一脸急迫的看着孔三贵,孔三贵为了加重话里的可信性,一字一字的说道,“大觉寺上任主持曾给皇贵妃算命,说皇贵妃活不过三十,这消息只有先帝和当今皇上以及曾经服侍上任主持的和尚才知晓,奴才为了以防万一,已经命人将他看住了,不会让这个消息透露出去。”
什么,饶是见惯了大场面的姚贤妃都愣住了,怎么都没有想到会得知这一消息,从前许多不明白之处也都慢慢想明白了。难怪先帝封顾明珠为皇贵妃,难怪两宫太后如此宠爱,难怪皇上对她也是如此的包容,难怪皇上会让皇贵妃诞下皇子,缘由是在这里。
如果皇上真的打算彻底的拔除顾氏,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百年顾氏,枝繁叶茂,真要彻底拔除,那绝对会动摇大齐的根本。更不说顾氏有两位颇有势力嫡公主,顾氏三兄弟跟皇上及康王也交好,而且,皇上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