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女明珠-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阳平公主眼珠子转了转,跑到顾礼的身边,软磨硬泡的把顾礼给磨了过来,看到顾祒越来越差的脸色和阳平公主得意的笑,顾明珠把顾祺给拉进了战局中,很快的就形成了顾礼和顾祺对峙,顾祒、阳平公主、顾明珠在一边呐喊助威。

“母后,这是儿臣给您准备的生辰礼物,你看看喜不喜欢?”阳平公主捧着一个精致的小匣子,恭敬的递给霍皇后。

敬宗帝和霍皇后愣了一下,从彼此的眼中看到惊讶,这孩子居然准备生辰礼物。

看着霍皇后还愣在那里不打开匣子,阳平公主手背在背后,有些雀跃和紧张的催促道,“母后,您打开看看,看看喜欢不喜欢。”

霍皇后抱着好奇和期待打开匣子,里面是一个与匣子全然不符的荷包,倒是难得的好料子,只是这绣工,实在是,惨不忍睹。霍皇后心里一时不知道是何种滋味的拿出荷包,在看看一脸紧张的看着自己,手放在背后的女儿,伸出手,将女儿拉倒自己的怀中,拉着她的手,眼泪不自觉的留了下来,只见如玉般的无根手指上布满了小小的针孔。

阳平公主很紧张不安的看着霍皇后,伸出白白胖胖、肥肥短短的小手,“母后,您怎么啦?您别哭了,今日是您的生辰,您可不能掉眼泪。”

霍皇后紧紧的抱着阳平公主,努力的微笑,“母后不是哭,母后是开心,我们的安安真的长大了,懂得孝顺母后了,母后心里很欣慰。”

一旁的敬宗帝将母女俩环住,满足的喟叹。

阳平公主从霍皇后的怀中挣扎出来,高兴的说道,“母后,儿臣前段时间留在姑姑府上不回宫,母后不会生气吧?”

霍皇后摇摇头,亲了亲阳平公主的额头,“母后怎么会生我们安安的气呢,安安有没有乖乖的听姑姑的话?手还痛不痛?”满是心疼的抚摸着女儿的手指。

阳平公主用力的点点头,娇声娇气的说道,“母后,其实一点都不疼的,儿臣都抹了药膏,只是看着有点难看。母后您放心,儿臣会跟嬷嬷好好的学习,以后要给母后、父皇、皇祖母、明珠、二表哥、大表哥、小姑姑、小姑夫。。。。。。”扳着手指一一的数到,“做很漂亮很漂亮的荷包,还有衣服。”

“我的安安啊,”敬宗帝笑着把阳平公主抱到怀中,“这些交给宫人做就行了,不用你亲自动手的,你可是我们大齐的公主,不是绣娘。”

“可是,”阳平公主有些不解的说道,“明珠说送生辰礼物要亲自动手做才有意义,要是都让别人准备就没有什么作用了。”

“傻丫头,”敬宗帝抱进阳平公主,说道,“不一定是自己动手做才有意义,只要心意到了就行了,要是全都要自己动手的话,那你可就没有时间练习了。”

阳平公主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扑到敬宗帝的怀中笑得很开心。

好不容易等宴会结束,敬宗帝和霍皇后回到景仁宫的卧房中,等到收拾完了之后,躺在床上,整个人累得都提不起说话的力气来。

但是,两个人都没有合眼睡觉的意识,好半晌之后,还是霍皇后打断了一室安静,“时间过得可真快,一眨眼,安安都七岁了。”虚岁,实际上才五岁不到。

“是啊,时间过得可真快,”敬宗帝也感叹道,“朕还清楚的记得我们的大婚,仿佛还是昨天的事情,没想到都快三十年了。”

霍皇后握着敬宗帝的手,侧头看着敬宗帝,看着岁月的痕迹一点点的染上曾经英俊的容颜,默默的说道,“七郎,谢谢你。”

敬宗帝也侧过头,看着跟自己走了大半辈子,期间无论何时回头,总会看到她安静的站在自己的身后,静静的看着自己背影的女人,所有的感叹最后都变成了嘴边一句简单的话,“书娘,谢谢你。”

彼此很默契的一笑,一种很温馨的氛围在两人中间弥散开来。。

敬宗帝将霍皇后揽到自己的胸前,如同往常商量国事一般的开口问道,“书娘,将安安许给祺儿,你怎么看?”

霍皇后抬头,触及到敬宗帝眼里的认真,然后舒服的窝在敬宗帝的怀中,微笑着说道,“祺儿是个很好的孩子,安安跟他的感情也好,以后也不怕被欺负了去,只是,这件事,您有没有问过央央?央央可是很早就跟我说了,几个孩子的婚事,她的意见占一小半的,主要还是看孩子们的意思。我们做父母的啊,管的太多了,对孩子们也不好。这日子啊,还是要他们自己过出来的。”

第三十一章

敬宗帝安慰的拍了拍霍皇后的手背,“这事我会跟央央去说,时候不早了,你今天也忙了一整天了,早点睡吧!”

霍皇后笑着点点头,阖上了眼睛,敬宗帝沉思了一会之后,也闭上了眼睛,不久,平缓的呼吸传来,霍皇后睁开眼,看了看敬宗帝的睡颜好一会之后,微微的换了个舒服的姿势,合眼睡去。

夏日天亮的早,这厢星星还来不及收拾,天边破茧而出的光芒一点点的褪去夜的雾纱,树叶轻轻拍动,风吹到脸上,还留着月光的清冷。

虽然天色尚早,但东平郡王府王府后院的当家女主人所住的兰苑却早就忙活了起来,东平郡王妃满脸慈爱的看着下首的年纪约莫十三四岁的年轻女子,隐隐的透出与年纪不相符的端庄大方,一举一动透出良好的教养。

女子行完礼之后,露出恰到好处的笑容来,脸上的梨涡让她多了几分俏脸,声音平缓低柔,“姑母,您今天看起来气色很好,生生的都年轻了好几岁呢。”

此女子正是东平郡王妃蒋氏的嫡亲哥哥的嫡出三女儿,名唤蒋云英;静静站着的蒋云英,不论外貌、说话做事,与年轻的蒋氏极为相似,这让没有女儿的蒋氏甚是疼爱。

东平郡王妃蒋氏闻言笑得很开心,朝蒋云英招招手,揽到怀中,笑着说,“你这丫头,这张嘴就是甜,昨晚用了你送给我的枕头,居然一夜无梦,你这孩子,到底是怎么做的?”

蒋云英抿唇一笑,“云英不过是将一些可以帮助睡眠的菊花啊、银丹草等等缝进了枕头中,所以姨妈才会睡得好啊。”

东平郡王妃拍了拍蒋云英的手,赞叹的说道,“难怪昨晚总是闻一股好闻的香味,原来里面是放了这些东西啊,你怎么会想到这么做?”

蒋云英微微的垂下头,“祖母有段时间一直都睡不好,还是嬷嬷教了我这个法子,我就找嬷嬷的说的去做,后来祖母就很少没有睡不好的情况了。”

蒋氏面色有些僵硬,她如何不知道母亲为何睡不好的原因,表情很快恢复到和婉亲切,“难怪母亲总跟我说你是个孝顺孩子,要是没有这份心,怎么会做到这份上。”

东平郡王妃说的平常,目光就根本没有落在下首的几位姿色不俗的妾室和庶女身上,至于她们一瞬间的扭曲表情,她更是不在意。

“姨妈这话,可要折煞云英了,”底下的情形是落到了她的眼中的,表情都有些紧张了起来,“云英没有其他的本事,也只会做些针线活逗长辈欢颜,不当姨妈如此夸奖。”

“你呀,”东平郡王妃对蒋云英更加的满意起来,果然是她蒋家出来的,这说话做事就是与一般的闺阁女子不同,“别总是这么谦逊,你要记得,你的祖父曾官拜左丞,你父亲是正三品吏部左侍郎,谁敢小瞧了你去?以后可别让身份不如你的人站在你头上,记住了吗?”

蒋云英很乖巧的点头,看得东平郡王妃心情更加的舒畅,她刚想再嘱咐几句,在贴身大丫头的提示之下,将话头给咽了下去,老郡王妃最是讨厌人迟到的,不然准是一顿大派头。

一行人哗啦啦的朝东平郡王府后院实际上最高掌权人东平郡王府老郡王妃的院落走去,一路上,除了蒋氏的几句叮咛,长长的一行人是寂然无声。

走进老郡王妃所住的长寿苑,看到匾牌上秀丽的、略显稚嫩但颇有风骨、一看就是出自女子之手的字体,东平郡王妃就感到有一股气憋在她心口,怎么也咽不下去,最后努力的收回视线,朝老王妃的正房走去。

早已有丫鬟通报并掀起门帘,东平郡王妃嘴角完美的扬起,可看到屋内正在说笑着什么的年轻男女,以及老郡王妃慈爱的眼神一刻也没有从他们身上移开,这口气一下子膨胀,让她不得不要爆发出来,否则,她会因为这股子气给憋死。

看到年轻男子脸上飞扬灿烂的笑容,蒋云英的眼神一下子黯淡了下来,再看到东平郡王妃难看的脸色,不顾礼仪大方,拉了拉东平郡王妃的衣袖。

被蒋云英这样一提示,东平郡王妃努力的将气给化解开并极力的压制下去,看到蒋云英落到年轻女子身上的艳羡,繁复花纹广袖下的手紧了紧,最后松了开来,努力的恢复到之前的完美,给了蒋云英一个鼓励的眼神。

东平郡王妃和蒋云英的这番动作落到老郡王妃的眼中,看到还窝在一起窃窃私语没有发现屋内异状的年轻男女,嘴角的弧度上扬了几分,轻轻的咳了一下,本来还在谈论什么的年轻男女抬起头,看到屋内多出来的人,受惊般的马上分开,年轻男子,微微的侧着头,眼光一刻都不从女子身上移开,脸上带着薄薄的红晕,看到女子扫过来的目光,笑容更加深了起来。

东平郡王妃看着年轻男子的举动,好不容易压下的火又冒了出来,几乎是恨铁不成钢的看着她唯一的儿子,很想马上冲到他面前,一把将他打醒。对了,年轻男子,正是东平郡王妃唯一的嫡子,也是唯一的孩子,东平郡王世子刘峰。

刘峰倒是没有注意到屋子内的异样,笑着给东平郡王妃请完安之后,就立在老郡王妃的身边,深深的看了年轻女子,也是他嫡亲的表妹,顾怡然好久之后,才恋恋不舍得向老郡王妃和郡王妃告退,说他身上还有事情要忙。

老郡王妃和郡王妃倒是表情和语气一样的嘱咐刘峰好好的当差、别担心家里的事情云云,等到刘峰离了屋子,老郡王妃和善的笑容并落了下来,对着郡王妃、蒋云英还有妾室们等等是爱理不理,只顾拉着顾怡然的手说笑。

东平郡王妃的气慢慢的顺下来了,努力的移开视线,不想再看让她无比厌恶和讨厌的面孔,只怕自己多看了一眼,好不容易压下的火就冒出来了。

东平郡王妃蒋氏因为是嫡长女,未出阁之前,是出身皇族的祖母一手带大的,脾气大得连她的父母亲都拿她没法子,所以家里的人只好顺着她。好在蒋家是书香之家,除了气性大一点,蒋氏外貌、教养、谈吐、见识皆不俗,不然也不会被老郡王爷看中不顾老郡王妃反对非给还是世子的郡王爷给定下。

老郡王妃是个喜欢听好话的,而郡王妃对于阿谀奉承这一套极为不看中,这给老郡王妃原本的心结上又添了几个。蒋氏在出阁之前,跟刘妍月就有纠葛,蒋氏在嫁人王府之后,仗着身份,给刘妍月下了几次绊子,后来在平国公顾跃斌的问题上,很明确的持了反对,这下子,姑嫂的关系就更难以协调。其实郡王爷对于蒋氏,本来是有几分心思在的,只不过在母亲和亲妹妹的挑唆之下,加上蒋氏高傲和不善于与人沟通的毛病,就将郡王爷的心思都给磨灭掉了,渐渐的夫妻俩也只能维持面子工程。

原本她是打算将自己的亲侄女许给自己的儿子的,亲上加亲,自己在郡王府的地位更加牢靠些,不是她自夸,自己侄女的品行,绝对是能配得上自己儿子的。东平郡王身为开国三大异姓王,恩宠早就山河日下,好听的也只有郡王府的名头而已。而她的娘家不同,世代官宦,不管是那一代的皇帝,家族里都有人能说得上话。除了上一层的考虑之外,这一层才是最重要的,必须要跟有权势的家族紧紧联合,否则,这郡王府指不定在哪天就被皇帝找个借口给收了回去。

将侄女嫁进王府,不仅仅是为了她在王府的地位、她身后的娘家考虑,更重要是为了郡王府的将来,这些道理她不是没有跟郡王爷讲过,可是,本来就无大才干的郡王爷在没有了老郡王爷的管制,这些年渐渐的都有些荒唐得不成样子,每日只顾着到处游山玩水,王府的事情根本就不上心。老郡王妃呢?更别提了,只要她能静静的听自己讲话就好了,其他的,说的再多也没有用。

郡王妃无意识的拿起茶杯,喝了一口之后,一股清凉之气从口中弥散开来,头脑一时之间清醒无比,这才注意到官窑白瓷杯中的茶与她往常用的不同。

“舅母,这茶是否合您的口味?”顾怡然浅浅的笑着,看着东平郡王妃蒋氏,眼神若有似无的忽略蒋云英。

东平郡王妃有些惊疑的抬眼看着浅笑嫣然的顾怡然,笑容有些扭曲,“这茶滋味有些不错,只不过不太适合我的口味,倒是让你费心了。”说完就将茶杯搁在茶几上,不经意的掏出帕子擦了擦嘴角,将剩余的茶水吐了出来,然后将帕子丢给身边的丫鬟。

东郡王妃动作做得优雅大方,让人挑不出半点错来,只不过做得再怎么完美,还是被眼尖的顾怡然给抓到了,心里添了恼火,脸上笑得更加云淡风轻。

蒋云英看着与东平郡王世子一模一样的眼睛微微的有些愣神,看着她不时的凑到老郡王妃的耳边说上几句话,逗得老郡王妃笑得合不拢嘴,心里更加失落起来。

看到顾怡然不经意扫视过来的目光,蒋云英觉得心都紧张了起来,移开目光,连眼角的余光都不跟再停留,仿佛是世子表哥看自己般,让自己连呼吸都不知道了。可想到世子表哥对顾怡然的不同,甜蜜中慢慢的渗上苦涩,到最后只有嘴巴里苦苦的滋味。

第三十二章

眼前突然一片黑暗,所感受到的柔软触感,空气中流动着熟悉的馨香,齐恒嘴角微微的勾起,本就超凡脱俗的容貌因为常常冷着一张脸,让人只可远观不可亵玩,这一笑如雪莲初绽清雅得让人举步难行,天山的水在暖暖的日光中慢慢的流了下来,心,不可知的受到触动,心里的坚冰软和成了春江水暖。

“猜猜我是谁?”顾明珠窃笑着朝阳平公主做了鬼脸,声音刻意的压低,阳平公主捂着嘴偷笑,顾明珠手动了动,阳平公主立马捂住了齐恒。

明显的触感不同,齐恒一把将阳平公主的手拉下,转过头看着笑容垮下来的阳平公主和顾明珠,“太傅布置的功课做完了?”

顾明珠很不爽快的瞪了一眼齐恒,“九美哥哥,你怎么一开口就问这个啊?一点意思都没有,我跟安安可是好不容易偷得一点空闲的。”

阳平公主也附和道,“是啊,九皇兄,你都不知道现在的这个太傅有多么的讨人厌,我要是跟明珠稍不用心听课,他就告到父皇那里去,父皇就罚我跟明珠抄书,”说完还伸出手,指了指白嫩的掌心,“你看,都快出茧子了,疼死我了。”

顾明珠也赶紧点头,前世的她都没有抄过书,以前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做完的话,只要伯伯伯妈跟学校打声招呼,就万事大吉了。没想到,这一世疼爱自己的阿爹阿娘对自己的管教就严厉多了,三个哥哥都不敢帮自己忙了。

齐恒敲了一下顾明珠的额头,顾明珠顿时不满的捂着额头瞪着齐恒,“九美哥哥,你干嘛突然打我啊?”

齐恒淡淡的扫了一眼阳平公主和顾明珠,“别告诉我是谁出点子在课堂上闹起来的?以沈太傅的脾气,如果不是闹得太过火了,他会去想父皇告状吗?”

顾明珠有些气短的辩解,“我们哪有闹得很厉害啊,不过就是,”手指缠绕变换各种形状,眼珠子转了转,“博士太严厉了,我们想让气氛活跃点,你说是吧,安安。”推了一把阳平公主,使了个眼色。

阳平公主立马很配合顾明珠,怎么不也敢看齐恒清明的眼神,“明珠说的对啊,沈博士就是太严厉了,动不动就板着个脸,也不知道要吓唬谁?这样谁又心情学习啊!”

齐恒叹了口气,看着面前两个明显气不足的两个小姑娘,想要责怪,可这副可怜巴巴的样子怎么也硬不下心肠来,最后软了口气,“下次别太过火了,否则太后娘娘都保不住你们。”

阳平公主和顾明珠对视一眼,眼里很得意,讨好的凑到齐恒的面前,一口一个“九美哥哥”、“九皇兄”喊的很亲热。

“明珠,灵安,来,吃点心了。”淑妃端着一盘芙蓉糕,轻柔婉和的唤道。

顾明珠和阳平公主顿时丢下了齐恒,凑到淑妃的身边,淑妃柔情万般的给顾明珠和阳平公主喂食,眼里的慈爱得如同自己的亲生女儿般。

被自己母亲忽视得彻底的齐恒,同情的拍了拍跟着淑妃一起进来也同样被忽视的十一皇子,明明早就习惯了但心里还有些不舒服的十一皇子则是哀怨的看着淑妃,企图通过自己哀怨的眼神能引得淑妃的关注。

“安安和明珠呢?又跑到淑妃那里去了。”敬宗帝跨进屋子,看了一圈,没有看到熟悉的两个声音,随口就问了霍皇后。

霍皇后扶着敬宗帝坐在炕上,将茶杯放在炕几上,“九皇子今天进宫了,安安和明珠一下课就跑到淑妃宫里去了,怕是不到不睡觉的时候,是不会回来的。”

敬宗帝压了一口茶,“淑妃倒是个好性子的,难怪安安总喜欢跑过去。”

霍皇后淡淡的笑了一下,“淑妃是个有心之人,对安安和明珠看的跟自己的亲女儿一样,安安和明珠虽然小,谁对她们好,她们心里是最清楚的。”

“是啊,”敬宗帝有些无奈的摇摇头,“就因为都宠着她们,看看她们都被惯成什么样子了,这次胆子更大了,居然敢在奏折上乱涂乱画,看来朕真的得给她们好好教训一番了,不然,长此下去,就更不成样子了。”

霍皇后看着明明说的很严厉偏偏是一脸宠溺表情的敬宗帝,直接戳破敬宗帝的口不应心,取笑道,“不知道陛下可有方法?可别像上次那样,因为安安几句好话,就给饶了过去。”

“皇后,”敬宗帝表情有些不自在,咳了几声,“这次黄河水患的事情,朕准备让小九去,皇后意见如何?”

霍皇后眉头不可抑制的皱了起来,有些犹豫的说道,“恒儿,不是才从西北回来吗?还没几天呢,就派他过去,恐怕有些不好吧。”

霍皇后虽然身居**,可也知道,这次黄河水患后续问题牵扯的太多了,比起西北来说,更加复杂万分,九皇子齐恒今年虚岁不过才十八岁,这些年虽然经历了不少,可她还是担心,要是有个不慎,那后悔都来不及了。

敬宗帝安慰的拍了拍霍皇后的手背,眼神幽深沉默,“你放心,朕受了两次教训,这一次绝对不会再轻易的如了他们的愿。”

霍皇后沉默了一下,表情有些怅惘,“臣妾知道了,臣妾会跟淑妃好好的说的。”

敬宗帝沉默的点了点头。

一时之间,竟然有些相顾无言。

这时候想到什么的霍皇后突然开口打断了有些奇怪的气氛,“前几天,淑妃还在跟我说,说是恒儿年纪了,皇四子和皇五子都已经成家立业了,他总这么拖着也不是回事,陛下,是不是该给恒儿指门婚事,这样才好安心。”

敬宗帝手顿了一下,转头看着霍皇后,倒也没有掩藏他有些难看的表情,“怎么会突然提起这个?这事不急,等过段时间再说。”

霍皇后笑容不变,温言软语,“陛下,说是这样说,可这有心思的人太多了,难不准会猜出点什么,如今是紧要的关头,可不能再落点什么了。”

敬宗帝表情阴狠起来,狠狠的锤了一下炕几,“就不能给朕消停些,非要逼得朕下了狠手才肯收敛些,是不是真就以为朕拿他们没有法子了!”

“陛下,”霍皇后声音提高了些,快步走到敬宗帝的身后,揉着他的背给他顺气,“太医说了,忌动怒,您可千万别再生气了,好不容易身体才好了些。”

在霍皇后的安抚之下,敬宗帝慢慢的平复下来,许久,长叹一口气,拍了拍霍皇后搭在肩膀上的手,语气愧疚,“书娘,跟着朕,真的是委屈你了。人家只看到这皇后母仪天下的光荣,可有谁知道你背后的苦,如果当初不是朕求了你,你会在家里人的安排之下,找个合心意的人家,抚养子女,安乐一生。而不是像现在,除了身份,其他什么都没有。”

“七郎说的什么傻话,”霍皇后眼里水光闪动,从敬宗帝的背后紧紧的抱着他,有些哽咽,“就算依了七郎说的,嫁给身份合适的家庭,有个温和体贴的丈夫,儿子女儿健全,可那又怎么样呢?那个人未必会像七郎这般将我搁在心上,臣妾早就认命了,人啊,想要得到些什么,总会失去些什么,要是求的太多了,上天都会看不过去的。这个世界上那有顺心顺意的生活,这日子想要想要过的好,关键得要看你怎么想;总是抱怨着抱怨那的,好日子都会被过坏。现在,臣妾身边有您,有安安,有母后,有央央。。。。。。有很多我爱的爱我的人在我身边,我不能因为逝去的人就怨恨上天对我们的不公。如果时间可以重新再来过,臣妾依然会做出不变的选择。”

敬宗帝伸出手将霍皇后拉倒自己的怀中,满足的叹了口气,眼里有隐隐的笑意,“什么不好的事情到了书娘这里都会变成好的,这些年要不是你在朕身边,朕恐怕早就支撑不下去了。”

霍皇后仰头看着敬宗帝,如同年少情浓之时,眼里满满的爱意早就溢了出来,痴痴的唤出了心底里最深的眷恋,“七郎。”

顾明珠进屋的时候明显的感觉屋子里的气氛有些不对,疑惑的看着揉着眉心的同昌长公主,“阿娘,您不舒服吗?要不要唤太医过来?”

“明珠,过来阿娘这边,”同昌长公主柔和了声音,朝顾明珠伸出手。

顾明珠很乖巧的走到同昌长公主的身边,被同昌长公主抱着坐上了炕,伸出手,揉着同昌长公主的太阳穴,一脸的关切和担忧,“阿娘,您怎么啦?脸色这么难看。”

同昌长公主努力的绽出一抹笑,紧紧的抱着顾明珠,安慰道,“阿娘没事,阿娘是因为家里的事情太多了,有点累了而已。”,给了侍立在一侧的依梅一个眼色。

依梅明白同昌长公主的意思,并默默的走开了。

“那阿娘先躺着休息一下,”顾明珠说着就要同昌长公主躺下休息一会,拿起象牙柄美人扑蝶宫扇,“明珠不吵阿娘了,明珠给阿娘打扇。”

精神头本来就不怎么好的同昌长公主拗不过顾明珠,在顾明珠的执意之下,躺在炕上假寐起来,屋子里除了扇子微微颤抖之声,一片静然。

同昌长公主的乳母孙嬷嬷看到这一幕,一时之间感概万千,眼眶有些湿润,悄悄示意了一下屋子里的几个丫鬟,悄无声息的离开屋子。

在广平候府的花厅里,连着喝了好几杯茶,依旧没有等来应该出来待客的女主人,任李氏的脸色有些难看,到底是顾忌广平候府,在身边人的提示之下,努力的维持脸上平和亲近的笑容和优雅得体的举止。

第三十三章

可是无论修养多好的人,在这样的明知道是慢待的情况下,能维持客套真的很不容易。

就在任李氏准备撒手离开的时候,眼尖的看到同昌长公主身边得用的女官依梅缓缓的朝花厅走过来,并强忍着怒火坐着不动,且看看她的说辞到底是怎么样。

顾明珠从小娇生惯养的,打扇不到一会儿就感觉手酸了,可看到同昌长公主难以掩饰的倦容,咬咬牙还是给坚持了下来。

刚刚偷偷的换手,同昌长公主就睁开眼,满眼的笑意,“好了好了,别再摇了,知道你的孝心了,过来陪阿娘睡一会吧。”

顾明珠飞快的将扇子丢到一边,赶紧的窝在同昌长公主的怀中,找了个舒服的姿势,满足的吸了一口气,“阿娘,可是有好长时间没有跟您一起睡了呢,今晚可以跟您一起睡吗?”

同昌长公主轻轻的拍着顾明珠的后背,闭着眼睛,“可以啊,”顾明珠的表情还来不及转为欣喜,就被下面的一句话给浇了好大一盘冷水,“只要你阿爹同意。”

自从顾明珠会说话走路开始,广平候顾跃斌就将沉心堂的东跨院作为顾明珠的院子,隔着一个小小的花园,一道曲廊相连,东跨院的进出都是要经过沉心堂的。

顾明珠垮着脸,有些不依不饶的哀求道,“阿娘,要是跟阿爹去说,阿爹肯定不会同意的。只要阿娘去跟阿爹说,阿爹肯定是没有意见的。”

同昌长公主笑着睁开眼睛,看着顾明珠,挂了一下她挺翘的鼻子,“你这个小滑头,这又是从哪里学来的?”

她其实倒是很想跟女儿一起睡,只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抵不过自己丈夫的,每次要抱着香香软软的女儿,也只能趁着丈夫公务不能回家才能偷得机会。

顾明珠将头埋进同昌长公主的怀中,声音闷闷的说道,“女儿才不是学来的,每次女儿跟阿爹说要跟阿娘一起说,阿爹的脸色都好难看,真的最讨厌阿爹了,阿娘身上的味道很好闻,跟阿娘在一起都会睡的很香。”睁着水汪汪的眼,眼里满满的哀求,“阿娘,今天就让我跟您一起睡好吗?不要阿爹。”

每次顾明珠这样看着自己,同昌长公主心软的如同水一般,忍不住的就点头了。

女儿依赖自己是好事,同昌长公主拉好因为顾明珠不安分的动作而落下来的被子,亲了亲顾明珠的额头,“好了好了都依你,可别吵你阿娘了,阿娘等下有好多事情要做,你今天就乖乖的待在阿娘身边,看着阿娘怎么做,不要开口说话,等回头再把你心里的问题私底下跟阿娘说,阿娘载跟你讲其中的道理。”

听到同昌长公主同意自己的要求,顾明珠乐得狠狠的亲了一口同昌长公主,可听到同昌长公主后面的嘱咐,知道她要教自己做事,于是很乖巧的点头。

这样的事情也不少见了,只要有时间,同昌长公主就会把顾明珠带到身边,一点点的教她怎么看人做事。用同昌长公主的话来说,她不指望自己的女儿有多么的能干,但也不想她什么都不懂以后会被身边的人给欺骗了去,其中的关窍,她必须要明白,至于做不做的问题,只会有身边服侍的人去处理。

顾明珠今天上午和阳平公主还有几位县主、郡主蹴鞠,弄了大半天,早就累到不行了,如今在亲爱的阿娘身边,不一会就沉入了梦乡。

听着顾明珠平缓的呼吸,脸颊上还带着红晕,同昌长公主心里只感觉无限的满足,疲劳感一消而散,轻轻的留了一个吻在顾明珠的额头上,抱着顾明珠思索眼前的一些难题,只不过不一会儿思绪就开始分散,到最后消灭于黑暗中。

隔着门栏,依梅将脸上眼里的鄙夷不屑掩下,转身走到任李氏面前,换上了客套的笑容,福身道,“给建成伯府人请安,刚刚有点急事给拖住了,还望建成伯夫人不要放在心上才是。”

对着这样一张笑脸,建成伯府人任李氏能说什么,咬紧了牙憋出和善亲切的笑容来,伸出手扶住依梅,“瞧依梅姑姑这话说的,谁不知道您是公主殿下身边最得用的女官,别说是您亲自过来,就算是派个小丫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