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女明珠-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明珠进来的时候就发现了司马淑妃,心里也有疑惑,她没有主动开口,她知道昭宗帝不喜欢自己跟后宫有过多的接触,两位母后也怕自己会吃亏,正如母亲说的,自己虽然有些聪明,但心眼子还不够宫里一个普通的女官,还是安分的听她们的安排的好。

身份贵重的顾明珠从来都没有想过身边的人给自己安排好的每一步到底有什么不妥,也从来不会因为得到了许多就要得到更多。因为从小身体不好,也清楚的知道疼爱自己的家人为了自己花费了多少的心力,也深刻的明白知足常乐。自己享受了家人带给自己的荣耀、奢靡的生活,自己就得承担相应的责任。不会想着借用自己的身份做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无限制的透支自己所拥有的福气。

霍太后和李太后对视了一眼,看向顾明珠的,目光有些心疼。这孩子,就是太乖巧太听话太体贴人太孝顺了。也不怪人如此的心疼她,不为她好好筹谋一番。

也怨不得她们放心不下,顾明珠从小被同昌大长公主娇养,养成了单纯良善的性子,虽然被顾老爷子带出去见了一番世面。到底也没有让她真正接触到人性阴暗一面。进宫之后,被昭宗帝护着,越发的目下无尘。这样的性子,根本就不适合在后宫生存,偏偏昭宗帝是个偏执的,怎么也放手不了,最后也只能给顾明珠找个帮手了。

因为孝宗帝的缘故,敬宗帝吃了外戚的苦。深深的熬了许多年才一点点的拔除外戚带来的祸端,昭宗帝是敬宗帝费了苦心培养出来的继承者,自然是继承了敬宗帝的宏图大志。前朝和后宫素来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关系,每走一步自然得好好计量。

昭宗帝不愿意后宫跟前朝牵扯太深,因此宫里妃嫔出身都不太高,就算出身高了,昭宗帝也有法子压下后妃娘家势力。

司马氏是司马惟庸的嫡孙女。司马惟庸探花出身,在翰林院熬了十年,才到六部磨练。最后进入了中书省,在官场上自然是有自己的势力。虽然当初因为成王鲁王争储时候暗地里站队过,好在还是一直忠于敬宗帝。昭宗帝也不是个心胸狭窄的皇帝,只要有足够的才能能为他所用,一定的明辨是非,一定程度的忠诚。昭宗帝就不会太过于追究。

但司马惟庸送了唯一的嫡孙女进宫的时候,昭宗帝的表情有瞬间很微妙,在陪两宫太后用膳的时候,随口说了句话。霍太后和李太后在宫里浸淫了一辈子,昭宗帝的意思如何不清楚?李太后还好,她本身也是能善于听取他人意见,也相信儿子的眼光。霍太后就有些复杂,司马氏的出身不低,又是个聪明人,日后要是起了异心,肯定会是很大的威胁。

李太后从来不会反驳霍太后的话,就决定了好好的考验一番司马氏,司马淑妃的表现没有让她们失望,特别是司马氏毫不犹豫的喝下绝子汤的时候,那股胆量让霍太后佩服,也就放下了心防,由得昭宗帝提拔,也让后面的发展开始顺理成章。

这其中的内情,顾明珠自然是不知情,司马淑妃是个聪敏的,司马左丞相能做到左丞相的职位,更加是个不简单的,如何不明白其中的诀窍。

直到用完膳,顾明珠都没有跟司马淑妃说上一句话,这不是她自恃身份,看不起人,是两宫太后没有说话之前,她也不好妄自开口。她很清楚自己开口之后的后果,在她还没有进宫前,有个美人就借着她进宫的机会跟她说了几句话,她顺口就在两宫太后面前说了,后来宫里就传出那位美人跟她关系匪浅,差点害了当时有孕在身的熊皇后,虽然事后水落石出,顾明珠被同昌大长公主狠狠的训了一顿,清楚的知道自己要跟后宫妃嫔保持一点的距离。进宫之后,有了两宫太后保驾护航,她也就没有必要。她清楚的知道,玩心眼手段自己根本就不是后宫妃嫔的对手,还不如怎么让自己日子过的舒心一点才是。

用完膳之后,顾明珠陪着两宫太后逗弄吃饱喝足,精神头足的儿子,对于霍太后让司马淑妃抱阿离,顾明珠有些吃惊的看着李太后,李太后只是淡然的笑了笑,顾明珠开始隐隐有些明白,还是没有将话给捅破。

司马淑妃如今协助熊皇后管理后宫,自然是不能像顾明珠一样可以随心所欲,瞅了个机会,像两宫太后告辞,两宫太后也没有挽留,知道司马淑妃离开了,也没有跟顾明珠说上一句话。

等司马淑妃走之后,顾明珠并没有迫不及待的追问,只是一副所有所思的样子。

李太后抿唇一笑,对着霍太后说道,“果然是做了母亲的人,性子也沉稳了不少。”眼神却落到顾明珠的身上。

顾明珠有些不依的腻在李太后怀中,霍太后白了一眼没有形象的顾明珠,“就知道你是个不经夸的,这话还没说完呢,就恢复了原状。”

“霍母后一会褒一会贬的,”顾明珠做出一副委屈的样子拉着李太后的手,“弄的明珠也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了,李母后您可得帮我说句公道话。”

“你霍母后说的没错,”李太后难得站在了霍太后这边,点了一下顾明珠的鼻子,“都是做母亲的人了,可不能这般没正形,待到日后阿离长大了,你这个做母亲的也面上无光。”

顾明珠撅嘴,做起了身子,“难道做了母亲就不是你们的明珠了吗?果然有了阿离,明珠在你们心中就不重要了,这三句话里就有四句是阿离阿离,难怪说儿女是父母的债,果然说的没错,阿离就是我的债主。”

霍太后被顾明珠这话逗的脸都板不住了,对着李太后好一阵摇头,“哪有做母亲的跟儿子吃醋的,这要是让人听进去了指不准怎么笑话你呢,这样的话以后可别再说了,做母亲就得有母亲的样子,以后阿离有一学一的,教坏了孩子怎么办?”

顾明珠瞪大了眼,一脸不置信,“霍母后,我怎么可能会教坏孩子呢?我这么听话又懂事,绝对会是阿离的好榜样的。”

霍太后被顾明珠的话给噎住了,半晌无语的看着她,见顾明珠半分自觉都没有,叹了口气,“这孩子,什么时候脸皮这么厚了,算了,以后阿离还是我跟你李母后多费点心思。”

李太后也赞同的点头,抚着顾明珠的脸颊,“明珠,以后还是稳重点儿好,不管怎么说,你现在都是母亲了,不能跟从前一样了。”

顾明珠无语问苍天,自从她生下阿离之后,几乎是所有人都在自己耳边念叨自己该怎么样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不该怎么样,难道生了孩子,她就真的要改变吗?

可是在她看来,这跟以前都没有什么区别啊,昭宗帝不想让孩子占据了自己所有的心思,自己每天能见到孩子的时辰有限。

她也知道不管是皇室还是顾氏,对这个孩子都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昭宗帝虽然心思隐藏的深,作为枕边人,她如何不知道皇上对于阿离的期盼?从得知她怀孕时候起,他嘴上不说,俨然是胸有成竹的表情,每次自己说起肚子里的孩子是公主时,他眼里的宠溺深含笃定,笃定他知道孩子的性别,却从来不会在嘴上反驳自己,由着自己的猜想。对于这种猜想,顾明珠虽然没有根据,心里却是相信昭宗帝有秘密,这个秘密还是与自己相关。

顾明珠感到一阵心灰,昭宗帝的脾气她了解,可是,她不想自己的孩子走上那一条路,那是一条布满荆棘、陷阱、冒险的路,稍有不慎,受伤不怕,就怕万劫不复。当年的昭宗帝如何走过来,就算他不说,自己也能明白。她是真的不想自己辛辛苦苦生下的孩子将来如此的辛苦,哥哥们从小的经历她也是看在眼里,她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快快活活的,不求有多大的才能,只希望他能顺遂一生,做个逍遥王爷就好了。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百年顾氏,到了哥哥这一辈,可以说是走到了巅峰,大哥哥是广平候世子,二哥哥尚了先帝唯一的嫡出公主,封了平宁侯,三哥哥是平国公,一门三侯,加上自己这个大长公主爱女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贵妃,有育有皇子。不怕皇上心存芥蒂,早已有人不满了起来。一旦发生什么,顾氏的下场可想而知,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了。

可是这样的担忧,却是不能对人说,特别是昭宗帝。昭宗帝不喜欢自己将心思过多的分在顾氏,可那是自己的家人,自己如何不能多想?如今有了孩子,顾明珠更觉得头疼万分,要是这个孩子是个公主该有多好,自己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烦恼了。

第三百二十四章

有些事情只能自己想想然后妥帖的放在心里,毕竟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顾明珠好歹还是能掩住内心想法一二,于是注意力很快被转移开了,落到一位小宫女手捧着的一叠衣物上,顾明珠拿起最上面的一件,“这是哪位宫人做的,手艺真不错,”看看内缝链接处分外紧密,摸着一丝儿刺手的感觉也无,料子也是柔软舒适的,给小孩儿穿真真是合适。

顾明珠一件一件的翻开了看,料子各有不同,用心之处却是一样,足见是下了功夫,转头对着霍太后说道,“霍母后,把这个宫人赏给我吧,回头给阿离好生的做上几件。”

“这个我可做不了主,”霍太后一边逗弄阿离,一边回答,“要不,你自己去问问?”

什么宫人居然这么大牌,连母后太后娘娘都做主不了?顾明珠笑盈盈的看着李太后,想要从李太后这里寻求答案。

李太后倒是很爽快,直接点破了,“这是淑妃亲手做的,”说着还不忘训下顾明珠,“你看看,人家跟你差不多儿大,这为人处事就不说了,这女红上真是超出了你一大截,都这么长时间了也没见你给阿离做上一件半件的。”十足嫌弃的语气,对比落到阿离身上确实十足的疼爱。

顾明珠对比了一下李太后对自己和阿离的态度,深深的吸了口气,这叫有了孙子忘了媳妇吗?她倒是想做呢,可还没动上针线,就一大堆人来说了。如今倒是都成了她自己的不是了,想要抱怨都没出说。

司马淑妃。沉吟了一下,进攻多年,她跟司马淑妃接触的机会寥寥可数,她倒是忘不了从前在书院的时候她对自己的恶作剧,确实是个聪慧的人。

两位母后这是要做什么?态度都已经如此明显了。她再看不出来就真的成了傻瓜了。想了一下前景,顾明珠只想深深的叹气。

好吧,即来自则安之,两位母后的安排肯定是皇上同意了的,不然在自己来寿康宫之前早就有人该点拨自己了。看了一眼笑得灿烂的儿子,她是真的不愿他将来变成跟皇上一样,还是想想法子,怎么让他尽量的轻松愉快些。这也是她作为母亲对儿子最好的期盼了。

李太后见顾明珠沉思的模样,看了一眼阿离,皇上是她十月怀胎生下的,有些事情皇上不说,她这个做母亲的如何不知道?明珠是她一手带大,明珠的性子最是清楚不过,想着两人不同的想法,李太后在头疼之余。还是赞同皇上的做法。男孩就应该顶天立地、豪情壮志的创造一番事业,而不是风花雪月、闲散潇洒一生。

而且,李太后又深深的看了看阿离。她已经一厢情愿的认定,她这个孙子是个不简单的,将来肯定会有一番大作为,既然如此,就应该给他平台,让他展翅飞翔。

做母亲的哪有不心疼孩子的。李太后也能明白顾明珠的心思,安慰的拍了拍顾明珠的手,避开话题,“淑妃是个性子好的,你以后多跟她说说话,别总是闷在关雎宫里。”

话说道这份上了,顾明珠就算心里有不愿意也得压下,她知道两位母后肯定是有安排,这安排绝对是为了自己好,想到霍太后日益衰败的身子,顾明珠还是不忍让她们失望,乖顺的点了点头。

司马淑妃将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总算是可以偷个空闲放松一下,染墨放下青花瓷茶盏,微微不满,“皇贵妃这是什么态度,难不成还要求着她?”

从寿康宫出来之后,染墨就憋了一肚子的气,她性子本来就高傲,最不愿意求人,这事儿本来丝毫两宫太后点开头的,瞧着皇贵妃的态度,怕是要拿架子了,染墨就不由得心疼司马淑妃。

相较于染墨的不满和愤怒,司马淑妃倒是很淡然,“染墨,难怪两宫太后如此宠爱皇贵妃了,皇贵妃确实是个聪明人,以后还是恭敬些好。”

染墨却是不信,刚要嗤之以鼻,胭脂就开口了,“娘娘,奴婢可没有瞧出来什么,不过母后太后娘娘和圣母太后娘娘却是是很疼爱皇贵妃,凡事都在为她打算。”

司马淑妃放下茶盏,悠然笑了,“皇贵妃是个知足的人,本宫总算能放心不少了。”

染墨和胭脂被司马淑妃这番话弄的没头没脑,对视一眼,看着司马淑妃坚定从容的表情,心也落到了实处,细细想了想,心里有了主意,齐齐福身道,“娘娘,奴婢驽钝了,奴婢知道该怎么做了。”

司马淑妃满意的看着自己两个得力助手,笑了笑,目光穿过红菱雕花长窗,此刻已经进入初夏,依然有花香飘进来,墙角的芭蕉越发的青翠。

听完汇报之后,听得一声清脆,殿内的宫人们齐齐的跪了下来,心悠看着怒意扭曲了脸庞的熊皇后,心里叹了口气,使了眼色让小宫女去端茶,接过小宫女端来的茶,心悠放到熊皇后的额手边,柔声说道,“娘娘,刚刚泡好的清心茶,您先喝上两口。”

熊皇后在后宫里浸淫多年了,心悠话里的意思怎么可能会不明白,脸色依旧难看的接过,喝了两口之后,心悠示意殿内的宫人们先下去。

宫人们鱼贯退下之后,心悠才劝道,“娘娘不该如此动怒的,新人已经进宫了,娘娘还是平心静气些的好。”

宫里没有傻子,哪怕是新进宫妃嫔还没有累积一点的势力,但要在后宫中生存,必须得左右逢源、建立自己的关系圈,首先第一步就是要巴结宫里最有势力的人。皇后不必多说,不管受宠与否,都是要讨好的对象;姚贤妃幽禁之后,妃位上也只有沈德妃和司马淑妃,之下就是育有四皇子的朱昭容,进宫之后恩宠不断的芙婕妤,其他的都是些低位妃嫔,不说也罢。

宫里如今风头最盛的妃嫔,除了皇贵妃之外,就是司马淑妃了,虽然没有育有皇子或公主,在上一届秀女中,却是结果最好的。如今两宫太后对她都是另眼相看,前程自然是有,也有不少新进宫的秀女想要找门路攀上司马淑妃。

熊皇后其实也不想动怒,只是所有的事情压在她头上,很难平心静气。作为女人,眼睁睁的看着年轻漂亮的女人出现在丈夫身边,分自己的宠,这种滋味真的是很难熬。夜深人静的时候,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里想的是那些女人怎么讨好皇上,就无法入睡。

最最让她着急上火的是,在五皇子满月礼上,一向在政事上开口的霍太后突然开口要皇上给五皇子封王,连李太后都在帮忙说话,皇上竟然当着满朝文武、宗室贵卿的面封了五皇子为洛王,同时还封了大皇子齐现为陈王,二皇子齐珏为汉王,嫡出的三皇子齐玮为定王,四皇子齐琷为湘王。

按规制皇子成年开府之后才封王,大皇子虚岁十三,还不到开府的年纪,如今皇上名下五子全部封王,倒是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最让人啧啧称奇的是五皇子的封号居然跟皇上在潜邸的时候封号一样,由不得让人不多想。

虽然五皇子封号是圣母太后娘娘提议的,皇上却点头赞同,这不由得让人浮想联翩,儿子五皇子出生之后,两宫太后却是对其很偏爱。如果五皇子将来长成,凭借这一份宠爱,也能为他获得不少的支持。

虽然皇子对于五位皇子的态度是不偏不倚,甚至是更加偏宠嫡出的三皇子,但是此次封王中,嫡出的三皇子没有被封为太子,封了定王,这其中的意味就更多了。

每次回想起这一幕,熊皇后就气得呕血,皇上想要抬举五皇子就罢了,把其他的几位皇子拉出来都没有关系,何必要拉了她的儿子出来。她的儿子又不是一般的皇子,是嫡出的,自古立嫡立长不立贤,只要她和她的儿子没有犯下大错,太子之位绝对是稳妥的。

熊皇后也是十分的委屈,她知道皇上素来厌恶外戚之祸,自从自己当上皇后之后,早就命了族人低调谨慎,也丝毫不敢为娘家争取任何官场上的权利。父亲、兄长、弟弟做个富贵闲人,就怕被人给利用了。在宫里,她也是谨小慎微,从来也不敢随便伸手,就怕人抓了错处影响到儿子的将来。她做到这一步,可以说是极不容易了,皇上为何还要这般待她?

而且,这批新进的秀女,一个个都是厉害的角色,这才多长时间,就闹出了不少的风波来,皇上虽然没有说什么,事情都让司马淑妃去处理,这明晃晃的打脸,不就表明了皇上开始对自己不满意吗?

皇后做到她这份上,也是足够的委屈了,皇上既然还抬举司马淑妃,司马淑妃的祖父可是左丞相,皇上这到底是想要做什么?

熊皇后头疼欲裂,一桩桩不如意的事情袭来,她觉得日子分外的难熬,要不是为了儿子、女儿,她真是不想再熬下去了,这样的日子也不知道何时才是尽头。

心悠看熊皇后心烦意乱的样子,没有再说什么,只怕自己说下去的话,熊皇后会更加的不耐烦,换了凝神静气的熏香,留了服侍的宫人,就去处理其他的事情。

才决定好熊皇后膳食单子,菊香脸色有些难看的走了过来,心悠眉头微蹙的将菊香拉到一边,“又闹出什么事情来了?”语气也不太好。

也不怪心悠语气不好,新进的秀女一个个都不是省事的,手段厉害不说,嘴皮子也厉害,稍稍不小心就被引进套子里,让人是不厌其烦。

第三百二十五章

“可不是,”菊香神情鄙夷,没好气的说道,“也不知道淑妃娘娘是不是故意的,这批秀女就每一个能拿出去见人的,特别是皇甫冰心,听说是个厉害的,还不是个银枪蜡头,中看不中用。”

“菊香,”心悠面容严肃,语含警告,“皇甫姑娘如今是正五品的才人,还请慎言。”

心悠板脸的时候还是有几分气势,菊香不甘的低下头,几个月相处下来到底还是有些感情,见菊香不忿的脸色,心悠把菊香拉到房间里,语气也柔和了不少,“菊香,不要怪我如此严厉,今时不同往日,谨言慎行,尽量不要给娘娘添麻烦。”

菊香听懂了心悠话里的意思,面色也缓和了不少,语带歉疚,“我这也是为娘娘担心,本来皇贵妃压在头上,就够娘娘喘不过气了,如今又有洛王,两宫太后如此宠爱洛王,连定王都不及三分,”说着说着,是真的替熊皇后委屈,“定王可是嫡皇子啊,洛王身份再高又如何,说到底还不是个庶出子,这般小就压了定王一头,要是将来长大了,定王还有出头之日吗?”

菊香的话真说道心悠最为担心之处,她的脸色也沉了不少,菊香偷偷瞧了心悠的脸色,继续小心的抱怨起来,“最最可气的是,淑妃娘娘居然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掌握住了尚宫局,还把延禧宫给清洗了一边,如今想要从延禧宫得到什么消息都不是容易的事。娘娘之前为了扶持皇甫冰心,暗地里也做了不少的功夫,也当着皇上的面抬举过。如今呢,皇甫冰心不过是个小小的才人,还被分配到永福宫,德妃娘娘跟皇后娘娘素来不对付。汉王可是比定王要大的,德妃娘娘如今虽然是闷不吭声的,可谁知道什么时候跑出来兴风作浪的的,前几年可没少折腾。把皇甫才人分配到永福宫,肯定是淑妃跟德妃联手一起的,为了就是要分化皇甫才人。奴婢刚刚从太医院过来,就看到德妃娘娘跟皇甫才人一起逛花园,两个人交头接耳的好不亲热,真正是替娘娘不值。”

嘴里说着替熊皇后不值,话里话外还不是透露着心悠选人不当,明明有那么多出色的,偏偏选了个跟淑妃有亲戚关系的。她要不是熊族长推荐的,不知道底情的人还以为她跟司马家族有什么关联呢。

说起来菊香的底气要比心悠足一些,她可是熊皇后从小到大的侍女,一家都在承恩伯府做事。多年的情谊可不是心悠才来不久的人能比得过的。

菊香话里的意思,心悠如何不明白?脸色白了一下,最近弯起一抹苦笑,无力感如同潮水般一**的袭来,让她都无法呼吸。

几个月的宫里生活,比起她在宫外最为艰难的时候还要劳心劳力。从进宫前从族长的话中她明白自己将来要走的路,饶是做好了心理准备,真正要面对的时候,还是很难受。尽心尽力的为熊皇后筹划,领不领情也就罢了,若有若无的排挤心里还是很疼。她清楚的知道,要不是熊族长的缘故,恐怕熊皇后现在是不愿意见自己一面了。

心悠转过身,不再说什么,说得再多在她们看来是解释。是为自己开脱,还不如什么都不说。日久见人心,她不奢望她们能记住她的恩,只希望别把所有的事情推到她头上就好了。

菊香瞧着心悠的姿态,心里也有些暗暗的后悔。景仁宫里最近事情多,看到熊皇后日益消瘦的脸庞她也是很急躁,说话就有些不注意。但是她没有想过主动去解释,在她看来,心里还是有些埋怨的,在她推荐的六个人选中,孟芳华风头最盛,打破了之前沈德妃和沐氏创下的记录,直接被封为正二品的充容,分居钟粹宫主殿念云殿。之后就是白吟霜、曲斐晴,被封为婕妤,一个居住翊坤宫观海殿,一个分在钟粹宫华音殿与孟充容作伴。容貌妖媚的花溪封了正四品美人,安排在毓秀宫听风阁,叶兰荣也是正五品的才人,安排在了棠梨宫秋水阁。

首先承宠的当属孟充容,其次是白婕妤、曲婕妤、花美人、叶才人,在召幸了几个位份不太高的宝林、御女之后,还没有轮到皇甫才人。

宫里有眼色的或多或少都看出了皇后在抬举皇甫才人,皇上这么做,无疑在打皇后的脸。如今皇甫才人在永福宫,沈德妃刻意交好。后宫里从来都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不变的利益,皇上此举不管是打了皇后的脸,也是在给皇甫才人难看。长此下去,皇甫才人会做出什么来,大致上能预料到一二,能为皇后娘娘所用吗?

想到这里,原本小小的歉意也随风而散,心悠本事确实不错,到底还是出身不高限制了她,后宫里的一些事情还是不懂。

自从得了两宫太后的意,司马淑妃每日都会上寿康宫,时间没有固定,反正每次去的时候顾明珠都在,如此近一个月之后,顾明珠常常得了什么好东西都会分给司马淑妃一些,司马淑妃的话题也从穿衣打扮开始到天文地理、正史野史、京中传闻等等无一不谈,相处越深,两个人居然有了相见恨晚之意,常常都要霍太后或者李太后出面才能打断两人的谈话。

昭宗帝最近火气也蛮大,早朝的时候,还发了好几场火,连带着京城这几日也安分了不少。对于昭宗帝为何发火的原因,孙耀是心知肚明,心里也偷偷的好笑,这一次,他是不打算开解昭宗帝了,省的到了后头又说是给皇贵妃讨好了。

因为前段时间封王的事情让好不容易因为选秀风头压下来不少的皇贵妃又成了话题,加上后宫里充盈了不少妃嫔,昭宗帝踏入关雎宫的次数也少了不少,当然,主要还得得益于这次选出来的妃嫔,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宫里每日都有新闻,皇贵妃的关注度倒是少了不少。

要说昭宗帝,却是有点刻意减少去关雎宫的次数,这跟后宫增加的妃嫔没有关系,主要还是昭宗帝自个儿觉得自从顾明珠生下阿离之后,顾明珠花在他身上的注意力大大的不如从前。昭宗帝是做了几次的暗示,奈何顾明珠根本没有接招。这让本来吃味的昭宗帝心里更加不舒服起来,想要让顾明珠更加的重视自己。

昭宗帝在朝堂上再怎么英明神武、雷厉风行、杀伐决断,遇上顾明珠,他就是个普通的男人,对上心爱的女人,会想要彻底的拥有她,想让她的注意力时时刻刻的放在他身上。相比于普通男人,昭宗帝对于顾明珠的执着更深,他希望的是顾明珠眼里心里只有自己。可是顾明珠是个重视感情的人,感情不仅仅体现在爱情上,还有亲情、友情等等,注定了不会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昭宗帝身上。

而且,在身边人的耳提命面之下,顾明珠开始对自己的身份有了新的认识,她现在要需要调换自己的角色,难免就疏忽了昭宗帝。对于昭宗帝做出的隐晦举动,她没有花心思去整理,也就不太去在乎,因此……

好吧,在顾明珠看来,昭宗帝最近不知道为何特别,特别的幼稚,对,是用幼稚形容没错,就拿现在来说,她想好好的发挥下母爱,决定给阿离做身衣裳,布料早就裁好了,按淑妃教的方法缝制。小孩儿皮肤娇嫩,贴身所穿的衣衫不求精致美观,务必需要舒适柔和,缝制的时候也需要注意。

顾明珠从小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都是她一个眼色自然会有人处理好,小的时候是学了女红,不过是同昌大长公主不想让顾明珠特别,让她知道些,真正动手的机会极少。从前是花了不少时间给昭宗帝做个贴身的衣裳,但也只是一次。

昭宗帝将折子翻得哗啦啦的响也不见顾明珠抬头理会她,原本郁积在心头的怒火更盛了,这段时日,顾明珠跟他的谈话不是阿离就是淑妃,让昭宗帝深深的后悔,不应该将淑妃推出来,自己的存在感变得更加的薄弱。

通常顾明珠决定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是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很容易就忘了周边的环境,对于昭宗帝可以制造出来的额“噪音”,她还真的没有听到。

见顾明珠丝毫没有理会他的意思,昭宗帝的脸色更加的难看起来,深深的呼吸了好几下之后,最后一把扯下顾明珠手中的物件,直接抱起顾明珠朝床的方向走去。

被打断的顾明珠自然是不乐意了,挣扎几下无果之后,微微不满了,“哎呀,你这是在做什么,等我把最后几针做完再说,先放我下来,你不要打扰我。”

昭宗帝的眉头拧的更加厉害,他都做的如此明显了,这个女人怎么还是一点自觉都没有。

挂念还没有做完衣裳的顾明珠根本就没有注意到昭宗帝的表情,见昭宗帝搂着自己的力度加深,居然添油加醋了,“宫里最近不是来了不少的新人吗?听茹茹说出色的还不少,你应该多去走走,那样也不会将目光都放在了关雎宫上。”

茹茹是司马淑妃的闺名,两个人交好之后,因为年纪差不多,也没有唤姐姐妹妹,都是直接喊闺名。司马淑妃有心想要跟顾明珠交好,后宫里的情况自然是不会瞒着顾明珠,常常后宫中有个风吹草动的,都会说给顾明珠听,分析其中的道理。

第三百二十六章

顾明珠虽然是在宫里长大,但对于后宫里阴私、算计、手段、阴谋因为保护的极好,却是没有怎么接触过,而且身边的人也不怎么会跟她讲这些,常常都是避开她处理好。对于司马淑妃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