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贵女明珠-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胭脂的建议,司马淑妃摇了摇头。“就算日后皇上能让本宫养失母的皇子或皇女,本宫也是不能答应的。”
“娘娘,这又是为何?”染墨不理解了。
司马淑妃换了个舒服的姿势,恢复到一贯的娴雅悠静,“你们还没有看明白吗。这宫里能说得上话的妃嫔,除了皇贵妃,其出身怎么样?”
胭脂和染墨面面相觑,染墨喃喃说道,“皇后娘娘的父亲被封了承恩伯,却是一点儿实权都无,连皇后娘娘的兄长都不过是外放的五品小官,整个熊氏一族在朝廷上根本就没有能说话的人物。德妃娘娘虽然出自高密候府,可是高密候府几年前就分了家,她父亲不过是个白身,之前为了爵位,早就撕破了脸。贤妃娘娘的父兄却是有才干,跟皇上又有共患难的情谊,可也不知道贤妃娘娘怎么惹怒了皇上,姚氏一族被摈出京城,贤妃也被幽禁,如今看来也是废了。至于朱昭容,虽然她父亲最近在朝堂上很出风头,又有四皇子,可是瞧着皇上的意思,朱昭容的恩宠怕也是到了头,至于其他的几位,不说也罢。娘娘虽然是司马氏二房,但是如今没有分家,俨然出身是最好的……”
说着说着,胭脂面色一白,惊惧的看着司马淑妃,嘶哑着嗓子,“难不成,皇上是想扶持皇贵妃?可是顾氏已然极盛了,再出一位皇子,怕是这齐氏要改姓顾了,不会……”
心里却在可惜,虽然跟皇贵妃接触的机会屈指可数,可是瞧着是个性子好的,想到这样的女子最终落到那样的下场,心里不由得同情起来。
司马淑妃低垂着头,目光似乎落在了染着凤仙花的蔻丹上,似乎又在思索着什么,“从前祖父就说过,皇上是个深沉莫测的性子,几乎很少有人能猜到皇上的用意,不管皇上有什么决定,我们这些人想要活下去,只能顺着皇上的意思来,要是不小心碰触了皇上的底线,怕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了。这样的事情以后少讨论,传令下去,延禧宫最近都安分些,别让人抓到了什么把柄。”
胭脂和染墨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的福身,“是,奴婢记住了。”
虽然外表看起来极其普通的青布马车,可是一连十多辆连成一条倒也是很惹人注目的,停在两边看热闹的人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低声的讨论些什么,等到最后一辆出了城门,聚在一起的人才慢慢的散开。
“芳霞,把帘子放下吧。”顾怡然低着头看着怀中睡的香甜的幼子,头也不抬的吩咐道。
芳霞迟疑了一下,看着越来越模糊的城墙,抱起一个约莫五六岁、打扮华贵,虽然小小年纪,眉眼没有张开,可却是个美人坯子,继承了母亲出色的容颜,柔声劝道,“佳姐儿,路程还长着呢,先合眼休息下吧。”
名唤“佳姐儿”的小姑娘,正是东平郡王世子刘峰和顾怡然的长女,只见佳姐儿挣开芳霞的怀抱,腻在了顾怡然身边,抬着头,一双随了顾怡然十分的双眸满是不解,“阿娘,京城里好好的,我们为何要离开?”
佳姐儿虽然小,关于为何突然离开京城身边的人找了各种理由搪塞,可她却是怎么也理解不了,从闺中的姐妹口中说,京城是天下最为繁华之处,钦州是个蛮荒之地,自己要是过去了钦州,以后就要变成野人了,这让她如何能忍受?
顾怡然使了个眼色给芳霞,芳霞接过顾怡然怀中的幼子,顾怡然将佳姐儿揽在怀中,温柔的抚摸这佳姐儿的头发,“佳姐儿,阿娘不是跟你说了吗,东平郡王府的根据就是在钦州,这次举家迁往钦州,就是要看好祖宗家业。京城再怎么富贵荣华,到底是没有根,这没有根就没有底气,又怎么能真正立足?钦州虽然不比京城,到底也是独一份,以后只有人敬着你,那还需要你去讨好人。”
佳姐儿并没有因为顾怡然的开导露出半分的开心,反而更加闷闷不乐起来,“既然如此,那当初祖父和父亲为何来了京城?如今回去,恐怕也堵不住悠悠众口。”
顾怡然轻轻的叹了口气,“佳姐儿,阿娘知道你舍不得,阿娘又如何能舍得?阿娘从小在京城长大,钦州根本一无所知。阿娘知道你很想知道为何要离开京城,只是你还小,很多事情你不懂,待你长大了,阿娘再说给你听,你就明白阿娘的苦心了。你这几日没有睡好,就靠在阿娘怀里休息一会儿吧。”
佳姐儿欲言又止,可是瞧见了母亲一副不愿意说的表情,于是乖巧的偎依在母亲怀中。
能如此亲密的躺在母亲的怀中,这对她来说,也是很难得的机会,从前只有她生病了,母亲才会这样抱着自己,毕竟这样的机会太少了,每一次她都分外的珍惜。虽然祖母总是说她是最疼爱自己的,但一个人是否真心的对待自己,她虽然年幼,心里却清楚,祖母将自己养在她名下,不过是为了要挟母亲而已。
她知道母亲很辛苦,每每想要帮忙却是有心无力,她还是太小了,迫不及待的想要快快长大,那样,自己就能帮到母亲了,母亲也会轻松些。她知道,母亲也不想离开京城,待她长大之后,她一定要回到京城,不仅如此,还要让全家风风光光的回来,绝对不会像现在这般落魄的离开!
她发誓,她一定会再次回到京城的!
“世子妃,奴婢抱佳姐儿先下去了,”中途休息的时候,佳姐儿的教养嬷嬷,也是东平郡王妃蒋氏最为信任的方婆子走了过来,神色中透出隐隐的倨傲,“着实是郡王妃想的紧了,还请世子妃不要见怪。”
话都说的这份上了,顾怡然就算心里不满,面上也不能露出半分来,郡王妃从前是有几分精明厉害,可是近些年来,却是越发的糊涂不堪了,自己是有很多法子能算计她,让她根本就无法兴风作浪,但是原本有些没落的蒋氏近些年也恢复了不少荣光,怎么也得留几分的情面。最主要的是,女儿佳姐儿,蒋氏虽然不喜自己,对于女儿却是真心的,有些时候让她也动容不已,就冲着这个,她也得给郡王妃几分的情面。
顾怡然小心的将佳姐儿放到方婆子的手中,细细叮咛,“别吵着佳姐儿了,让她好好休息,这几日也是累到她了。”
方婆子倒是十分的细致小心抱过佳姐儿,眉眼间露出几分的不耐来,语气也带出了几分,“世子妃放心,佳姐儿是奴婢一手看到大的,奴婢心里有数。”草草的福了福身,头也不回的朝东平郡王妃的马车方向走去。
瞧见方婆子的姿态,一向好脾气的芳霞也冒出了几分的怒火,“什么东西,给了三分颜色还真的要开染坊了!”
第二百九十七章
“算了,别再说了,”顾怡然按住芳霞,目光一直落在不远处方婆子抱着佳姐儿上了马车之后才收回目光,叹了口气,“就算她把佳姐儿拘得再紧又如何,佳姐儿是我肚子里一块肉,自然是向着我的。郡王妃养着她也好,佳姐儿不比哥儿,能多得一个人喜欢她将来也会多些依仗,也不会像我一样,凡事都要比别人辛苦。”
“世子妃,您别这样说,”芳霞看着低沉的顾怡然,“事情都过去了,以后一切都会好的,从前您也不常说,苦尽甘来,等到勇哥儿再大些,您的福气就来了。世子妃,忍过这一遭就好了,您别想太多了。”
自从刘妍月和顾三爷的事情揭开之后,顾怡然就一直没有恢复过来,虽然人前一如既往,可是私底下,却只有贴身服侍的人才清楚。可是这样的事情,她也不知道该怎么劝,从何劝起,只能拿孩子的事儿说事。
说道这里,就不由得吐槽一下,虽然刘妍月做事各种不靠谱,但有一点必须得认同,她在管教孩子这一方面却是是下了苦心,尽管做的不够好,还是很能得到她三个子女的体谅。也许因为耳濡目染,顾怡然同样也是十分在乎子女的教养,她本身是个聪明人,比起她的母亲来,她的几个孩子教的很出色,虽然东平郡王妃蒋氏各种嫌弃顾怡然,也从来不会轻易插手对于顾怡然子女的管教,这也是佳姐儿一出生就抱到蒋氏身边却依然很亲顾怡然的原因。
顾怡然慢腾腾的转过身,上了马车,拍了拍芳霞的手,噙着一抹苦笑,“我明白你的意思,回想从前,真是觉得自己可笑,落到今日这种地步,要说怪谁。真正的罪魁祸首就是自己了。到底是我对不起表哥,如果不是因为我的话,表哥会稳稳当当的继承郡王,勇哥儿也是……”说着,泪珠就沁出了眼眶,“你这要我用何种面目对着表哥、我的孩子们?”
芳霞掏出帕子,轻柔的替顾怡然拭泪,“世子妃,您也别把所有的事情推到自己身上,世事变化无常。谁会想到其中的缘由会是如此?从前奴婢的阿娘常说一句话。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没了世袭的爵位也好,子孙才会想着发愤图强,看看京城里的勋贵世家。能一直屹立不倒的屈指可数。就说顾氏吧,真正能出人头地的又有几人呢?世子妃,您是没有看到,自从世袭爵位没有了之后,勇哥儿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也比从前更加用功了,奴婢瞧着,勇哥儿这是想要将来能建功立业,好得了恩典。恢复东平郡王府的世袭爵位。世子妃要是真的心存愧疚的话,还不若在几位哥儿身上多费点功夫,好好的待世子爷。您跟世子爷也是从小的情分,万不可因为您一时迈不过心里的坎就让人钻了空子,世子妃。再怎么说,您跟世子爷是夫妻,是生同衿死同穴的,没人能越过您去。”
芳霞劝的很隐晦,顾怡然听了却是悚然一惊,带了些不置信的看着芳霞,“你可是发现了什么?”
见顾怡然眼里杀机一闪而逝,又恢复到从前杀伐决断、聪颖果敢,微微笑了起来,“要说几个孩子中,世子爷最喜欢的还是佳姐儿。郡王妃因为当年的事又一直耿耿于怀,听得郡王妃最喜欢的娘家侄女有个小她十多岁的庶妹,因为生母是青楼出身,才情容貌出色不说,最善于把握男人心思,极其得宠,这庶女很是宠爱,容貌却有嫡姐六分相似,又写的一手好字,女红听说很出色,规矩比起嫡女来差不了多少,其嫡母都另眼相看。郡王妃从前见过一次喜爱不行,特意派了人接她去钦州陪伴几日,算算日子,估计晚几日到钦州。”
顾怡然听完之后并没有震怒,反而是微微笑了起来,“从前真主子都没能赢过,一个替身又能顶多大的用处?如此卑贱的出身,许给姨娘的身份都是抬举了,郡王妃真是人老糊涂了,我是跟世子爷暂时生分,难不成她以为能取代我在世子爷心中的地位不成?世子爷的脾性我是最清楚不过的,且看看吧,这一次必须得让她明白了。”
芳霞放下担忧,也跟着笑了起来,依旧是劝勉的语气,“世子妃这样想就对了,您跟世子爷是从小的情分,夫妻感情多年,世子爷对您也是真感情,且看看这次,您无故跟世子爷生分,世子爷不仅什么都没说,还费劲了心思讨好您。世子妃,您素来聪明,就是太念旧情了,奴婢冷眼瞧着,世子爷虽然嘴上不说,心里也是有意见的。奴婢说句粗俗的话,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郡王妃在后宅了一辈子,世子爷也是个孝顺的,难保世子爷不会给牵着走。”
顾怡然这才幡然醒悟过来,冷汗澄澄,感激的拉着芳霞的手,“是我迷怔了,芳霞,要不是你,说不准真的要出什么大事了。”
芳霞抽回手,神情是一如既往的恭敬顺从,“世子妃说的哪里话,世子妃只是因为伤心太过这才忽视了,只要世子妃想开了就好。”多余的话也就没有说了。
顾怡然单手支额,细细的思索了起来。
同昌大长公主看着睡在美人榻上的顾明珠,眉头拧的更加厉害起来,静静的看了一会儿之后,带了几分怒气朝外面走去。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太医怎么说?”虽然隔着顾明珠所在的正殿东暖阁的偏殿有一段距离,同昌大长公主还是刻意压低了语气,只是表情上看着不怎么好。
唐嬷嬷也是担忧的看了一眼正殿,毕恭毕敬的说道,“回禀大长公主殿下,太医说了没有大碍,殿下这些反应也属正常。”
同昌大长公主拧成一团的眉头并没有丝毫的松懈,很是怀疑的看了看唐嬷嬷,“这都六个月了还是如此嗜睡,怎么可能没有问题?去,把太医都唤来再细细瞧瞧,”又转过头对着陆婈蕊说道,“老大媳妇,回头把给安安调养的大夫送进宫来吧,我看太医院都是干不了什么实事的,还有多找几个医术精湛的。”
同昌大长公主正在气头上,就算有些不妥,也是不能说的,陆婈蕊恭顺的点了点头,顺势就扶住同昌大长公主,柔声说道,“阿娘,想着明珠也该醒了,阿娘就好好跟明珠说说,明珠素来最听阿娘的话了。”
陆婈蕊却是话说到了点子上,同昌大长公主的眉头顿时舒展开来,过不了一会儿,又拧成一团,忧心忡忡的说道,“这几次进宫,明珠心里分明是存了事,人都瘦了一大圈,本来怀孕就是辛苦事,她身子骨素来又不好,难怪她如此嗜睡了。都怪本宫,给她的压力太大了,是该得好好说说她。”
说到这里,同昌大长公主不由得懊恼几分,自从顾明珠怀了孕,她也是高兴,难免露出了几分希望她能诞下皇子,就算她身份贵重,有顾氏在背后抵着,到底还是皇子重要。
陆婈蕊心里微微叹气,原先她并不在乎顾明珠头胎是男是女,要不是丈夫跟自己说了实情,她说先开花后结果宽慰也没什么。其实真正要她说,就算顾明珠诞下公主也没有什么,凭着顾氏,皇上的宠爱,她依然可以在后宫中安安稳稳。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如果明珠真的诞下了皇子,其实也是个很大的麻烦,皇位太过于诱惑,她想要置身其外也难。
但是这些话她又不能说,她很能明白同昌大长公主的心思,只是希望她将来有个依仗,未来的时间太过于漫长和渺茫,中间各种未知的情况都会发生,更何况是在后宫之中,帝皇的恩宠如浮云,是祸是福,就是把双刃剑,落在谁身上,结果都不知道会是如何。
陆婈蕊扶着同昌大长公主坐下,温声劝道,“阿娘,不管灵隐寺、大觉寺,好几所著名寺院的知名主持都说了明珠是个福泽深厚的,她经历了这么一遭,日后的福气更是延绵不绝,阿娘,您就放宽了心吧。”
同昌大长公主顿时就有些高兴起来,“是啊,明珠从小就是有福气的孩子,本宫相信老天不会对明珠如此残忍,不行不行,我还是得多到佛前拜拜才行,明天你就陪我吧。”
“是。”陆婈蕊福了福身,笑道,“正准备跟阿娘说这事儿,回府就让人准备好,阿娘先喝口茶,过会儿去看明珠。”
同昌大长公主接过陆婈蕊递过来的茶,总算是露出了几分的笑意来。
唐嬷嬷等人顿时就不约而同的的松了口气。
还没等同昌大长公主喝上两口,就有宫人急急忙忙的跑了过来,“给大长公主殿下、给广平候世子夫人请安。”
同昌大长公主一见,也顾不上喝茶了,将茶杯随手搁置在茶几上,带了几分紧张,“行了行了,别弄这些虚的了,可是皇贵妃怎么啦?”
宫人深呼吸了下,平复了匆匆而来的激动,“皇贵妃娘娘很好,皇贵妃娘娘醒了。”
听得顾明珠醒了,同昌大长公主也顾不得其他,腾的站起来,急急忙忙的朝正殿走去,后面哗啦啦的跟上一对服侍的宫人丫鬟婆子。
第二百九十八章
见到同昌大长公主进来,宫人们不约而同的让开一条道,原本坐在美人榻边的怀蝶也起了身侍立在一边。
同昌大长公主制住顾明珠想要起身的动作,严厉的表情掩不住关切,“躺好别动,”手伏在顾明珠隆起的腹部上,“还好吗?”可以感觉到腹中的孩子在闹。
顾明珠抿唇低笑,“还好,阿娘不要担心。”
顾明珠低头浅笑间不自觉露出的母性光辉让同昌大长公主愣了一下,感慨万千的看着顾明珠,“时间过的可真快,明明还是哭声跟小猫似的婴儿一下子就成为母亲了。”语气中颇多不舍。
顾明珠将头靠在同昌大长公主肩上,“就算女儿变成七老八十的老太太,依然是阿娘的女儿,阿娘可不要孩子出生后就一个劲的疼爱孩子,不理女儿,不会女儿会吃醋的。”不依不饶撒娇的模样正是在闺阁中无忧的岁月般不曾溜走。
同昌大长公主的脸是彻底的板不住了,扑哧笑了出声,捏了捏因为怀孕稍稍添了些肉的脸颊,“多大的孩子了还跟母亲撒娇,当心你孩子笑话你。”
“他敢!”顾明珠娇嗔,“他要是笑话的话,我就打他屁股……”话还没说完,就听得一声痛呼,顾明珠捂着肚子。
这下子可就热闹了,众人心惊胆战的纷纷围了上来,连同昌大长公主也紧张到不行,一个劲的追问顾明珠到底是怎么了。
顾明珠缓过神来的时候,看到身边围着的一群人,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很是委屈的对着同昌大长公主诉苦,“阿娘,这孩子太皮了,刚刚踢的我好疼。”
呱呱呱呱呱,一群乌鸦从头顶飞过,众人都是一副极其无语的模样。半晌没有说话。
见多了风雨的同昌大长公主无语的看了顾明珠好一会儿,才拧了一把细滑的脸颊,“真是不让人省心的小冤家。”
顾明珠却委屈了,“阿娘,这孩子可真皮,现在就闹得我不安生,等他出来,我一定得好好训上一顿,为了他,我都吃了不少苦了。”
“你这丫头。”同昌大长公主又是气又是笑。“多大的人儿了。怎么说话还跟个孩子似得,你也算是幸运的了,除了睡的多点儿,几乎一点毛病都没有。也是这孩子心疼你。现在月份大了,孩子踢你是正常的,这就说明你肚子里的孩子肯定是个康健的,不用出来……”
说着说着哑然失笑,手指点了一下顾明珠的额头,“真真是个鬼灵精怪的丫头,你这性子也不知道随了谁?”
顾明珠搂着同昌大长公主的手臂,笑嘻嘻道,“是阿娘。从前听外祖母说阿娘小时候也是这般调皮,让外祖母总是没有法子。”
顾明珠口中的“外祖母”正是同昌大长公主的生母孝懿太后,顾明珠出生后不久就过继到同昌大长公主名下,几乎可以说是孝懿太后养大的,跟颍川王氏嫡枝关系也很亲厚。对于她生母任兰双娘家。却是一点儿感情也无,更是在前建成伯府想要借着她的名头做点什么的时候,也被同昌大长公主暗地里处置的根本攀不上。
对于这样的顾明珠,同昌大长公主也不好说什么,她知道这是顾明珠的一片孝心,她也不想让女儿失望,努力的摆出笑容来,“以后白日别睡的太多了,省的晚上睡不着,你这样晨昏颠倒的对自个儿身子也不好。你现在身子紧要,别使小性子,吃个药还各种要求,也别想着逃过去,要是再听到你不肯吃药,那我就进宫了,好生的看着你,可不能由着你来,现在可不是开玩笑的时候……”
听着同昌大长公主絮叨,顾明珠苦着脸,还是老实的点头,她就怕她有个反抗,指不准同昌大长公主真的进宫了,那样自己可就真的惨了。
要说从小到大最疼自己的人是谁?非同昌大长公主莫属,不管是衣食住行,礼仪教养上同昌大长公主也是十足的用心。但要说对自己最严厉的人是谁?那还是非同昌大长公主莫属了,她身子骨不好,小时候经常三天两头病上一场,同昌大长公主也就格外的在乎。她可以对着父亲、哥哥们、外祖母等等撒撒娇,苦死人不偿命的药可以喝一半留一半,还有不少蜜饯消味,在但同昌大长公主这里就不行了,别说留一口了,一滴都不能放过,甚至每次自己犯错之后最让自己色变的惩罚就是喝药,还是事后没有蜜饯消味的。
想到这里,顾明珠姿态摆的更正了,跟她小时候听话的程度过之而不及,同昌大长公主絮叨完之后,看到老老实实、乖乖巧巧的顾明珠,忍不住就笑了起来,记忆拉回到从前。
见同昌大长公主笑了,顾明珠心里微微的松了口气,搂着同昌大长公主的手臂,说些好玩儿的事情,同昌大长公主倒是很捧场,只是眸光每次落到顾明珠隆起的腹部上,眼神都会黯淡几分,当然,兴致勃勃想要都同昌大长公主开心的顾明珠自然是没有发现。
虽然同昌大长公主身份不一般,也是为了顾明珠,同昌大长公主见时候差不多了就要起身告辞,见同昌大长公主要走,顾明珠自然是有些不开心。开口挽留的话她不能说,就怕再给顾氏引起什么风波来。
本来顾明珠是打算送到关雎宫门口的,同昌大长公主又怎么会答应,顾明珠现在虽然看起来不错,却是一点儿风险都不能冒。
离了关雎宫的同昌大长公主并没有急着出宫,卡着时间去了一趟寿康宫,听得同昌大长公主进宫,寿康宫早就准备好了。
“还以为你今儿个不过来了,”瞧见同昌大长公主进来,李太后带了几分抱怨。
同昌大长公主行完礼之后,坐在金丝楠木雕刻四君子交椅上,“我哪敢儿不过来,怕是我下次进宫的时候你就要派人截住我了。”
“你还知道,”霍太后哼哼,“我还以为你眼里除了明珠之外,就看不到我们的存在了。”嘴里说着抱怨的话,神情却十分的舒展。
“皇嫂这番话说的就亏心了,”同昌大长公主笑道,“宫里有你们两尊大佛,怎么会不拜拜呢?瞧着你脸色,比起我上次进宫的时候看着好多了,多亏你费心了。”这话确实对着李太后说的。
李太后抿唇一笑,“说的什么话,倒是让我汗颜不止。”
这些年相处下来,从前的小摩擦小纠纷也就随风而逝,感情也越发的融洽起来,私底下的时候,说话也不用顾忌。
寒暄完了之后,李太后关切的追问,“明珠现在怎么样?”
自从顾明珠醒了之后,寿康宫一日三餐过问不够,可以说是隔一个时辰就派人去问情况,今日倒是特别,同昌大长公主进了宫,问的次数少了些。
同昌大长公主露出几分忧色来,“我去看她的时候,醒了两次,说了半个时辰的话,过来的时候瞧着有些累,又非要送我一段,被我赶回去了。明珠被我惯坏了,又是个嘴甜逗人喜欢的,以后你们还是多费点心看着她,我现在是一日比一日揪心。”
说的霍太后和李太后也忍不住叹气起来,顾明珠身子弱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怀孕本来就是九死一生,偏偏她在怀孕初期经历了很大的变故,却是让人怎么也无法放心。
场面一时间有些僵硬,还是李太后出来打了圆场,“哎呀,也别太担心了,明珠是个有福气的孩子,央央,上次去大觉寺的时候,慧远主持不是说了明珠这一胎是有福气的,虽然慧远大师没有说透,肯定是能顺利诞下孩子的。”
如今一切形势不明朗,也只能拿着这些宽慰自己了,同昌大长公主脸色也缓和了不少,看着苍老了几分的霍太后,眼光闪了闪,“对了,我这次进宫还有个好消息,安安又有了身孕。”
听得这个好消息,霍太后眼睛都瞪大了,说话都有些结巴了,“怎——么会,怎么——这么快?这可是属实的,怎么一点儿消息都没有透露出来,安安怎么样,她还好吗?”
听得女儿有孕,霍太后又是高心又是担忧,阳平长公主怀长子顾行戬的时候反应很大,生产的时候差点难产,虽然顺利的诞下了孩子,到底还是有些伤了元气,连太医都说要细心调养。虽然顾氏不缺继承家业的男孩,可看着女儿膝下只有一女一子,到底还是太过单薄了,这段时间,分了一半心在顾明珠身上,另外一半心就是唯一的女儿了。经历上次大病之后,好不容易调养过来的身子因为忧思过重,身子骨又开始衰败起来。
同昌大长公主拍了拍霍太后的手,很能体会霍太后的心思,“安安她很好,这不没有满三个月吗,就先封锁了消息。已经问过太医了说是这两年调养的好,没有什么问题,虽然现在不过一个多月,瞧着肚子里的孩子是个贴心的,一点儿反应都没有。要不是例行请脉,还真的发现不了,等安安胎稳了之后,我就带她进宫来,也好安安你的心。”
霍太后摇了摇头,显然不赞同同昌大长公主的建议,倒是让同昌大长公主有些惊诧,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吃过一次亏了总会长点教训,你就放一百个心吧。”
第二百九十九章
霍太后的担心是不无道理,阳平长公主上次怀孕虽然反应有些大,有一干太医、稳婆、丫鬟、婆子们看着,顺产是没有问题的。至于为什么会难产,那个时候京城了有些不太平,阳平长公主在出宫的途中遇到了小变故就导致如此。
霍太后还是摇了摇头,同昌大长公主看了一眼李太后,李太后会意,“姐姐,上次是个意外,这次是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了。而且,”李太后使出了杀手锏,“安安这孩子,是个死心眼,要是知道不能进宫,她心里肯定会有想法,到时候肯定会做出点什么来,与其这样,还不如坦然点,要是姐姐还放心不下,多派些护卫,总是出不了岔子。”
要说如今谁能克住霍太后,那还真的非李太后莫属了,连霍太后唯一的女儿阳平长公主在霍太后来了性子时都劝不住,也只有李太后说的话她能听上几句。这也难怪,自从敬宗帝驾崩之后,李太后就搬到了寿康宫陪着霍太后,两个人从前的情分不一般,又是在一个宫殿里朝夕相处,情分自不必细说。
霍太后神色松动了几分,李太后说的也在理,还有一个方面,要是很长一段时间不见女儿,她也是念得慌,想了想,补充了几句,“妹妹,你可记得要提醒我,等皇上来请安的时候,一定要跟皇上提提。”
李太后自然是点头答应,又细细的补充了起来,霍太后果然来了兴致,就跟李太后讨论了起来。在霍太后没有发现的时候,同昌大长公主悄悄的朝李太后比了个手势,李太后瞧见之后,只是笑了笑。
顾明珠睁开眼睛,就看到昭宗帝坐在自己身边,再抬头看了看窗外边,屋内是灯火通明。窗外不知道何时已经是漆黑一片了。
顾明珠有些吃力的就想坐起来,昭宗帝眼明手快的扶着顾明珠坐好,等坐好之后,顾明珠还有些半迷糊的揉着眼睛,带了几分沙哑,“什么时辰了?”
“戌时了,”昭宗帝转过头又吩咐宫人,“来人,把晚膳摆起来。”又转过头,隐隐透出温柔。“你都已经睡了两个多时辰了。先用点膳。我陪你出去走走消消食,然后再就寝如何?”
顾明珠抬头看着外面黑魆魆的一片,再看看一脸不容拒绝的昭宗帝,妥协的点了点头。不等顾明珠下榻,昭宗帝就抱起顾明珠朝摆起晚膳的西稍间走去。
虽然在一起好几年了,各种亲密的事情都做过,可是当着满殿服侍的宫人们,顾明珠还是无法放开,挣扎了好几下之后,见实在挣不开,只得把脸埋在昭宗帝的脖颈间,来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