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南海风云录-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了开药厂药店,办学校,修路,开矿山等一件件事情,不光自己,就是老爷也陷入了一种又爱又怕的情绪里,因为这些事情很难是一个连女人都没接触过的小书呆子能完成的。但是刘芾不仅完成了,成绩还非常之优秀。

这次2条洋人的大货船抵达后,那庞大的设备震惊了所有人,包括刘铭传本人,不过这位三少爷好像并不惊奇,货轮靠岸的第二天,刘铭传就把刘福召到书房,详细的问了很多关于洋人的问题。刘福听出来了,老爷是怕儿子被洋人控制,帮洋人干出啥对大清不利的事情来,毕竟老爷是和洋人血拼过的,虽然也比较支持开办洋务,但是骨子里还是提防着的。可是刘福根本就没看出来是洋人控制或者挟持了三少爷,从某些迹象上来看,反倒是三少爷控制了洋人,把这些给老爷一说,老爷也是毫无头绪。

作为管家,刘福还是把福州的事情禀报了老爷,刘铭传听完刘福的叙述,叹了一口气道:“老兄弟啊,咱们老啦,就按春圃说的办吧,他支使着好几百洋人,应该不会吃亏。”

第一卷 十年 第十四章 内田的打算

这次去福州药店捣乱的日本人是福州“内田”洋行的社长内田隆。内田洋行在福州经营中西药品已经有几年了,靠着“玄洋社”的关系,从东北、朝鲜低价弄来的人参、鹿茸等名贵中药在福州混的风生水起。这次去“金象大药房”捣乱,主要是想借着入股的名份,搞清楚近来卖的火爆的“消炎片”的来路了配方。

“玄洋社”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说起它的创建者山头满来,稍微留意一下中日历史的人就不陌生。这是一个日本民间的右翼社团,1881年在九州福冈成立,鼓吹效忠天皇和向外扩张。时年30岁的箱田六辅、29岁的平冈浩太郎和25岁的头山满,打着“光耀皇室”“尊崇帝国”“捍卫人民权利”的旗号,成立起“玄洋社”这个秘密社团和日本军方关系密切,派遣了大量以留学、做生意为名的社团成员到世界各国刺探情报、绘制地图。而中国、朝鲜和俄国就是他们的主要目标,这个社团的口号就是“破支那、胜俄国、并朝鲜”

其实“消炎片”这种神奇的救命药早就引起各国商人的注意了,不过从欧洲传来的消息又让欧美等国的商人收起了刺探之心,因为欧洲也出现了这种药,是英国一个小贵族的家族企业在销售,大家都习惯的认为,发明和制造这种西药的一定是英国人,而在中国的这个“金象大药房”不过是英国人在亚洲的代理而已,故而收集“消炎片”商业情报的重点,都转向了欧洲。

而日本人却没有欧洲商人的便利条件,让他们在中国横行霸道一些还凑合,如果说让他们去欧洲捣乱偷商业情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所以,日本军方委托“玄洋社”利用在中国的关系,想进一步搞清楚“消炎片”的来龙去脉,能偷到配方最好,如果偷不到,能入股大药房也可,反正只要让他沾上,早晚还是能偷到的,古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

谁知道这个“金象大药房”后台很硬,不仅有福州知府保驾,店里还有英国医生坐堂,搞栽赃陷害、威逼当地政府这种招数肯定不好使。于是内田改变策略,打算高价入股,谁知道大药房的掌柜都不问内田出多少钱,直接就回绝了,差点没把内田憋出内伤来。软硬都不吃,那就来赖的吧,内田纠结了几名日本浪人,隔三差五的就去大药房里捣乱,为的就是逼迫大药房的东家出面,不管最后是不是谈妥,能知道大药房的东家是谁,也算能给“玄洋社”一个交代了。

让内田没想到的是,这个大药房的东家比他还光棍,捣乱了没几天,突然有一天中午,去捣乱的日本浪人匆匆跑回“内田”商社报告内田,那个药店关门了。大药房从早上就没开门,任凭浪人们如何怕打叫骂,就是没人出来,最后几个浪人踹开药房的门才发现,人去屋空,连张废纸都没留下。浪人们询问了周围的商铺,都说不知道,跑到码头去问,也没人看到过大药房的人,他们都从福州消失了。

内田这个郁闷啊,准备了好几天的谈判内容都白费了,就这样回报给“玄洋社”估计不挨揍也得挨骂。抱着侥幸的心理又把浪人们满城撒出去找,结果还是毫无收获,最后也只能偃旗息鼓了。

这也是托过去通讯手段落后的福,其实在内田带着浪人满城折腾的时候,上海和天津的英租界里,“金象大药房”就已经悄悄的开业了,这要是搁现代,手机一个电话的事,内田能少跑好几天路。

放下内田的事情不管,咱们先说刘芾这边。在处理好大药房的问题以后,刘芾也意识到自己的计划可能还有别处会出漏洞,毕竟自己不是参谋部、也不是发改委,这么大的计划一个人制定,还要一个人实行,难免有照顾不周的,最难的就是这个事情还不能和别人说,哪怕是亲爹都不成。

你琢磨啊,假如你是海南省省长,突然有一天,你儿子拿着一个激光枪跑到你面前对你说:爹啊,我是从2222年穿越回来的,我其实是一个月球清洁工。我知道明年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了,我国就要被韩国侵略,到时候山东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所以你儿子我决定要站出来救万民于水火,在海南岛建立一个激光武器生产线,需要你用省长的身份帮我掩护。你觉得你听完你儿子这番话会有何举动?你会不会立刻把小兔崽子关家里不让他再接触那些狐朋狗友,然后再找来各种专家教授,检查下自家儿子是不是脑子里进水了;或者赶上你脾气暴,直接飞起一脚;或者赶上你是个溺爱的家长,赶紧掏出50万,让儿子买个车啥的去散散心……

既然没人帮忙出主意,也没人给咱拾遗补漏,那就只能靠自己仔细再仔细,严谨再严谨的推敲计划的每一个步骤,从各种角度考虑问题,尽量做到严丝合缝。不过就是再严密的计划也会有疏漏,或者说人力不可控的环节。

第一卷 十年 第十五章 刘芾的计划

下面咱就说说刘芾保命小计划,按照刘芾的想法,先在基隆这里,利用刘铭传的掩护,用10年的时间打造一个集钢铁、机械制造、造船、化工、采矿、科研为一体的工业基地。这个基地的作用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研制出二种防御性武器:潜艇和鱼雷快艇。刘芾反复衡量了自己的力量和这个时代的战争,觉得潜艇和鱼雷快艇应该是最有效、最便宜、最适合台湾的防御性武器了。

战列舰巡洋舰这个东西是好,但是刘芾造不出来,也没条件去买,虽然没试过,但是刘芾肯定自己去英国或者德国找到阿姆斯特朗或者伏尔铿船厂,用2倍的造价订做2条战列舰,人家会把钱收了,然后装作什么也发生,或者仗义一点,让保安把自己扔出去。

有看官说了,那让你爹刘铭传去买啊,这个主意更脑残,你觉得海南省的省长自己掏钱去美国买一条现役航母回来,给自己儿子放海边开着玩靠谱吗?就算中国政府愿意,那美国政府和东南亚各国政府还不愿意呢,万一哪天你儿子喝多了,抱着美女在武器控制室里按下那个导弹的发射钮呢?谁负这个责任?

又有看官说了,那让你爹代表清政府去买;这个主意也比较脑残,清朝对封疆大吏看管的很严,生怕你造个反啥的,不像民**阀混战时期,拉个几千人,占块地就能当家作主;再说了,有李鸿章和沈葆桢哥俩在,你去买军舰?那人家北洋和南洋水师干吗用?自古以来,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那老哥俩不和你们刘家拼命啊。

还有看官说了,那你也去李鸿章哪里写个计划书,展望一下未来,把老李忽悠住,说不定还能继承北洋呢。这个主意不是脑残,是根本没脑子,和前面我说的一样,连忽悠自己老爹都没把握,还能去忽悠外人?不管是清朝还是明朝,当官的可能没一个智商低的,没一个不是专业玩人的,你想忽悠一群老江湖给你当垫脚石,也太有自信心了。他们可能会不明白你的用心,想象不到你深远的计划,但是,凭借感觉他们也能闻到一个事情到底对自己有利无利。

看官们先别说了,再说就不是写书了,就成开帖子对喷了。本来让大卫这个小贵族去欧洲卖药,采购设备我都觉得有些牵强,不过实在没辙啊,真想不出来更合适的门路了。我觉得写小说就是编瞎话,一定要编的很圆才会有人信,如果逻辑上说不通,哪怕瞎话说的文采飞扬,也没用,咱们还是接着说潜艇的事情吧。

为啥说潜艇比较靠谱呢?首先,吨位小,不用太庞大的船厂就能制造,以目前的时间和经济和工业状况,弄个庞大的船厂不靠谱,那东西需要一个完备的工业体系,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其次,潜艇不需要舰炮,拿鱼雷和舰炮比,刘芾觉得鱼雷好研究的多。最后,潜艇需要的人员少,与动不动就几百上千船员的战舰比,潜艇上的人都不值得一提,几十个人而已,相比起来好养的多。

再说鱼雷快艇,这个玩意建造更简单,操作人员更少,虽说不能远洋作战,但是作为防御性武器,如果数量多到一定程度,也很是可怕。

潜艇和鱼雷快艇都需要有一颗强力的心脏,也就是发动机,刘芾问过大卫,其实这个时代至少法国已经有潜艇了,不过水上和水下速度太慢,就几节,是打也追不上别人,逃也跑不过别人,在水下持续时间还短,再加上鱼雷也不给力,好像就能打几百米,打上还不一定能爆炸。就是这些缺点,使得潜艇这个玩意不被各国海军看好。

不过刘芾有信心弥补这些缺点,那么刘芾的信心从哪里来的呢?难道他懂潜艇?懂个P,除了电影里和网上,他连真潜艇都没见过。大家可能都忘了,刘芾是开着啥穿越过来的,对,就是那条渔船。首先,这个时代的潜艇为啥跑的慢,吨位小?那是因为还没有发明柴油机。

当初大卫曾经问过刘芾,他的船为啥不用人烧锅炉,一个人就能开动,刘芾仔细询问了远东舰队的船只情况,据大卫所了解的,各国还没有纯烧油的船,一般大型船只都是用蒸汽锅炉,是烧煤的。

柴油机,尤其是这种大功率船用柴油机就是潜艇的心脏,只要能仿制成功,潜艇就会焕发青春。而陪着刘芾一起穿越过来的船虽然是条渔船,但是刘芾看过渔船的说明书,那是一条远洋渔船。不仅配备了大功率的柴油机组,还有各种远洋配套设施,船舱里更有不少摩托车和汽车,对于研制出一款远超这个时代的船用柴油机,不能说是轻而易举,也可以说就是山寨的难度高低而已。

还有就是水下持续时间问题了,这个时代的潜艇水下时间不长是因为水下需要氧气,而通气管技术还没发明,再有就是电池技术不成,电动机技术也不成。而这些问题靠仿制渔船上的设备都能解决,渔船也有电池组,渔船也有大小各种电动机。

再说鱼雷问题,潜艇没有好鱼雷,就等于枪没有子弹。刘芾不太懂鱼雷,不过大概知道就是一个动力装置推着一个大炸弹跑,还是离不开动力。

最后,刘芾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水雷,这是渔船上那本《舰船知识》上的文章给刘芾的灵感。书上说美国在二战时期在日本港口扔了好几万颗水雷,炸沉了日本几百条船。虽然刘芾不懂水雷,但是大概也能看出来,这个水雷比潜艇、快艇和鱼雷都容易制造多了。

有了潜艇、鱼雷快艇、水雷这三种武器,刘芾觉得守住台湾这块基地,应该还是有可能的。台湾是个岛,不管你谁来,总得坐船来吧,只要能打沉你总够多的船,那不管你陆军多强大,训练多刻苦,战斗力多恐怖,上不来陆地,能奈我何?

刘芾再三的推敲了自己的保命计划,觉得逻辑还算合理,从经济上、科技上都能解决,就是时间不知道够不够了,旅游手册的台湾景点介绍上,介绍金瓜石金矿的时候有一句“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在1895年割让给日本……”

也就是说,最晚1895年之前,要造好足够数量的潜艇、快艇和水雷,还要培训足够数量的船员、储备足够数量的资源,准备打一场持久战。

第一卷 十年 第十六章 大卫回来了

年7月,大卫带着一支庞大的船队来到了台湾淡水港。这个时候的大卫已经不是当初从海水里捞上来的样子了。在舷梯上的大卫连衬衣上都带着花边,好像一个同性恋;头发上抹得发蜡亮的都反光,远看就像顶着一个光圈;身上的香水味顶风都能飘半里,嘴上一撮小胡子,比希特勒还希特勒,胳膊上还挎着一个红发美女。

“德行,P的贵族,臭暴发户。”

在码头上等着大卫下船的刘芾带着微笑咒骂。

“亲爱的刘,你还好吗,我在欧洲无时无刻不想着你。”

大卫脚刚沾上码头的地,就一边喊叫着,一边张开双臂向刘芾冲来。

“停……停住……我很好,这里不兴拥抱礼……”

刘芾一边语言拦阻,一边快速后退。

“哦,你们中国人就是含蓄,这是我的妻子,海伦娜。阿玛丽娅。”

大卫收回双臂,一边握着刘芾的手,一边介绍身边的美女。

“%……¥¥#¥”大卫的新妻子伸出带着白手套的手背说着。

“尼玛啊,你这个手套干净吗?”

刘芾知道这是吻手礼啊,一边低头去吻手背,一边腹诽着。

“我妻子是德国人,她只能讲德语、法语和荷兰语。刚才她是说感谢您救了我的命,让她找到一位好丈夫。”

大卫在一边洋洋自得的臭屁着。

“反正她说什么我也听不懂,你能如实翻译给我?”

刘芾不太相信。

“哦,刘,你太伤我心了,我是一位诚实的绅士,我……”

大卫很激动,不过他越激动就说明他越可能说谎。

“别扯淡了,先说说这次都带啥回来了?我给你的清单都买全了吗?”

刘芾不太习惯英国式的来回扯淡聊天,打断了大卫的撞天屈。

“东西太多了,清单上的,我能找到的都买了,都在船上,你找人拿着清单去对吧,我想去看看我儿子,你没有虐待我可怜的小山德鲁吧?”

“你儿子一个人比两个小孩吃的都多,天天晚上尿床,这个毛病是随你吧?”

刘芾把清单递给刘福,让他找人去卸船。有了上次的经验,码头上不光安装了不少起重设备,还把淡水通向基隆的土路也换成石板路了。

刘芾带着大卫两口子,还有2男2女的管家仆人,一起看望了寄宿在刘福家的山德鲁,看到自己儿子又白又胖,大卫哭的很是伤心,一边哭一边说想起了前妻。外国人就是不一样,刘芾在一边观察着,大卫的新妻子听到大卫想前妻,不光没有发飙,还饱含同情的一起掉泪。

本来大卫想带着儿子一起去刘芾给准备的庄园里住,但是山德鲁很能分辨好坏人,撒泼打滚连哭带咬,就是不肯跟大卫一起走,连抱都不让抱,没辙,大卫只能恋恋不舍的离开刘福家。

刘芾早就在医院附近盖了一大片别墅和欧式小院,是专门给那些外国技术人员工程师们住的,为了防止来更多的人,还留了很多的富裕,所以,大卫一家和随行人员就都住在这里,船上还有200多技术人员,将随着设备卸船以后才能陆续住进来,这些都有大贵去安排,刘芾就不操心了,反正再来200也够住。

在大卫的临时住宅里,安顿完了妻子和管家仆人,刘芾就把大卫拽到一间书房里,问起大卫在欧洲的发展情况。

大卫从刘芾这里带着药品回到英国以后,凭借着他贵族的头衔很快就混进伦敦的社交圈里,他的药片就是从这里出名的,不过让药片出名的疗效不是治疗肺炎、发烧,也不是外伤感染,而是性病。当时的欧洲上流社会乱交严重,性病很普遍,而且没有什么特效药。当一个50多岁的老贵族只用了3片就治好了下面的隐疾以后,大卫的药片就在伦敦上流社会里全面开花了。很快就传到了法国、德国,大卫不管走到哪里,都是热情的超规格的接待,而且是男女通吃。

这一年来,大卫在欧洲四处游荡,一边买药,一边给刘芾购买设备,由于接触的全是上流社会贵族,很多手续和麻烦都迎刃而解了,一路绿灯,各种贵族老爷、银行家、议员都在下半身的幸福和原则之间选择了前者。

大卫专门成立了一个公司,叫山德鲁制药公司,请了几个职员装门面,负责在欧洲各国销售药品。年少多金,虽然有个孩子,也挡不住艳遇,大卫的新妻子就是东普鲁士的贵族之女,据说很是富有,在很多企业都有投资,尤其是造船业,在购买设备的时候帮了大卫很大的忙。

大概谈完了欧洲的情况,刘芾问大卫下一步打算做什么,大卫的药所剩不多了,赚的钱大部分都给刘芾买了装备,除了卖药以外,他还真想不出能有啥来钱更快的方式。刘芾答应再给他500箱“消炎片”不过要求大卫在全欧洲都设立销售人员或者销售点,至少在几个大国家的首都都要有,大卫也问了原因,刘芾说这是为了以后的发展,正规经营才是长治久安之道,大卫深以为然。另外,刘芾再给大卫500箱,条件是让他去美国发展公司业务,而且刘芾要入股大卫的公司,股权占51%。按照去年和大卫的协议,卖药的利润是对半分的,这次买设备大卫帮刘芾垫了一部分钱,刘芾这次用药品补齐。

虽然大卫对刘芾坚持去美国发展有些不以为然,但是看刘芾坚持也就同意了,公司股份的事情也没有异议,只是对刘芾在台湾这个小岛上搞重工业有些不解,按照他的想法,去欧洲或者美国一起去卖药,比干这些工业要舒服多了。

刘芾没有和他解释自己的选择,只说是要帮助家乡发展就糊弄过去了。这次大卫不能再台湾长留,卸完船上的设备,他就要和新婚妻子回欧洲度假去了,不过由于刘芾的美国计划,大卫打算从欧洲直接去美国,反正美国也有不少好地方,去哪里度假都是玩,只要有钱就能玩爽。

第一卷 十年 第十七章 工业基地

这次随船而来的主要是港口、造船厂、机械厂、化工厂和一些矿山设备,剩下一些零散的医院、学校、科研设备。虽然短时间内,基隆还是个大工地,看不到摸样,不过1年以后,这里就初具规模了,3年以后,所有工厂、码头、船厂都将竣工,加上住宅区,学校、医院和科研所,基隆就将是台湾最大的城市。

工厂建设需要等时间,人员招募可以先期开展。天津、上海、泉州和广州的“金象大药房”一直都按照刘芾的要求,悄悄的小规模吸收着所在地的流民,把愿意来台湾做工的通过刘家的商船从大陆转移到台湾。在基隆港的临时小码头上,已经建立了不少临时房屋,都是一排一排的木板房,那里是大陆来的流民的临时居住地,通过1个月的卫生防疫、身体恢复和纪律培训,这些流民中有劳动能力的就会被送往各个工地参加建设,没劳动能力的小孩都要送往学校免费上学,老人暂时还没地方安排,只能再木板房里养老了。

这次大卫从欧洲带来的技术人员除了一部分是跟随设备来台的安装人员,干完了活还得回国,剩下的都是大卫按照刘芾的需求从欧洲破产的工厂、失业的市民里聘来的,都是签了劳动合同的,最短也要在台湾干满5年,多的签了10年,反正签约时间越长,付给的工资也就越高。还有10个德国退役军官,7个陆军的,3个海军的,这是刘芾特意嘱咐要的,刘芾打算先训练出一只护厂队,别来个强盗土匪啥的自己都没辙。

从招来的工人中间挑选了200名身体健康,愿意当护卫队员的青年,扔给德**官,再配上2翻译,齐活。护厂队的训练地点不能选在基隆,需要找个僻静点的地方,这样打个靶啥的不会太显眼。最后决定在金矿附近盖个小院,哪里是山区,没什么人,还能做山地训练,挨着金矿还能起到保护作用。

个月以后,所有设备都应卸载完成,大卫携着妻子,装上“消炎片”登船回国了,本来他想把儿子也带走,不过山德鲁打死不从,再加上还要去美国度假,也就没强迫儿子,继续放在刘芾这里养着,不过为了加强儿子的纯正性,大卫留下了一个管家和女仆,一边照顾儿子的生活,一边教授英语和法语,免得以后无法沟通,现在孩子一张嘴就是一口纯正的福建中文。

ì子就在这样一天一天的忙碌中到了1888年,水泥厂开工小半年了,随着工人熟练度的增加,产量稳定在15万吨左右,自给自足是足够了。焦化厂和钢铁厂也有小规模开工,都是实验性质的,主要是给工人练手。基隆的港口已经基本完工,西北面是3个200米长的码头都能停泊3万吨的船只,西南是造船厂的码头和船坞,现在还没有完工。

由于基隆工业基地的开建,大批的流民和工人还有外国人云集于此,各种工厂、医院、住宅、别墅、宿舍也拔地而起,当初这个几百户的小港口完全变了摸样,占地面积扩大了几十倍,人口增加了上百倍,需求也增加了上百倍。每日的粮食、禽肉、蔬菜全部由台北、淡水附近的商人和农户提供。有些机灵的商人开始在住宅区附近盖上简易的窝棚,雇人用更便宜的价格从新竹、宜兰或者更远的地方收购禽肉、粮蔬等生活必须品,运到基隆来卖,渐渐的形成了不少自发的集市。集市里的人越来越多,就开始有人建饭馆、建旅社甚至赌场妓院都有暗着开的,慢慢的形成了一个小镇的摸样,隔着一条土路,和基隆港的住宅区毗邻。

经过半年的训练,那200名护厂队也初具摸样了,刘芾再次扩大规模,又招了400名新队员,原来的200人留下50名训练比较好的,剩下的150人和400名新队员混编,老队员当班长,一个班加班长11人,继续跟着德国教官训练。挑出来的50人跟着3个德国海军退役军官在造船厂边上找了一个小院,成立的水上巡查队。

虽然护厂队和水上巡查队都建立了,但是为了避嫌,基隆的治安还是交给了台北知府唐景崧,毕竟刘芾不是官身,很多地方上的事情插手多了容易招闲话。不过这个台北知府唐景崧也是个洋务派,对于开办工厂、矿山深表赞同,在加上刘芾出手大方,各种孝敬规矩数量一次不少,质量很是过硬,所以一般牵扯到基隆港和工厂矿山的事情,唐景崧都不插手,让刘芾自己去处理。

虽然短时期内,基隆港的管理都是自己来干,但是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啊。为了这个事情,刘芾再次请教了老爹刘铭传。

眼看着儿子滚雪球一般滚起来一个重工业基地,刘铭传很是高兴。当初自己和法国人拼命就是不想国人的江山被外国人占了,现在大清朝外患越来越重。自从两次八国联军入京以来,朝廷内也开始了办洋务振国的尝试,不过效果不大。眼看自己的儿子把恭亲王、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想办却难办的洋务干的风生水起,当爹的哪有不高兴的,现在要说中国洋务办的最好的,当有台湾一席。

听到儿子的顾虑,刘铭传也深以为然,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这些工厂矿山都是儿子的心血,也是自己的政绩,如果被人干扰,那不光是浪费了儿子的努力,也打了自己的老脸。

为了巩固现在台湾洋务发展的大好局面,刘铭传给了刘芾一个台湾巡抚衙门洋务协办的职务。这个玩意并不是朝廷任命的正式官职,也没有品级和俸禄可拿,完全是巡抚衙门下属的一个办事机构。不过这个机构的权利很大,直接听命于刘铭传本人,督办台湾岛内一切洋务。也就是说,刘芾将代表刘铭传,对台湾岛内所有涉及到洋务的事情都可以询问处理,而且只对巡抚一个人负责,别人管不着,想管也可以,去找刘铭传商量去。不过这个职务也不是白拿的,亲父子也要明算账,刘铭传提出想要建一个枪炮厂,朝廷也批了,但是没银子,需要自筹。刘芾二话不说,立刻答应马上给德国发电报,咨询枪炮厂设备规格,找到合适的,立刻装船运过来,就在基隆火车站旁边建一个枪炮厂,离钢铁厂也近,离铁路也近,原料成品运输都方便。

拿到协办的关防印信,刘芾立马挂牌营业了,地点就是原来准备当基隆火车站的2层小楼,反正铁路还没通车,先拿来用着。协办就是自己,手下还是原来的几个人,刘福、刘大贵、周彦聪,再加上那15个绿营兵,就齐了。

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制定基隆重工业基地的安全治安。刘芾计划在基地内成立5个巡警区,每个警区配备巡警10人,警长一名,负责基地内部的治安和安全;基地外部包括住宅区和自发小镇也成立5个警区,每个警区10个巡警,一个警长;警长就由手下的绿营兵担任,这几个绿营兵自从跟了自己,一直都很勤奋,也没发现有很重的陋习,当警长很适合,巡警就从护厂队里挑。

这几个新任警长很高兴,又磕头又谢恩,从心眼里觉得跟着三少爷干就是享福,虽然有时候的活累一些,不过赏钱也高啊,现在又可以去洋工厂里去当享福,虽然三少爷交代任务也挺重,规矩也很多,但是在他们眼里,每日穿着洋布衣服,在平整的石板路上抓个小贼,处理的纠纷啥的根本就不是活,简直就是想着法养老。何况还有每月5两银子的工资,一年就是60两,都赶上县太爷了。只要不违反少爷的规定,不抽大烟,不以公肥私,不勾结外人,秉公处理等,这辈子就算拿下了。

第一卷 十年 第十八章 秘密研究所

处理好这些管理上的琐事,刘芾开始关注研究所了,截止到目前,研究所的建设第一期已经完成,这个研究所建在了港口南侧的山腹里,这里以前是一个天然的山洞,后来刘芾让工程人员把山洞扩大,隔出很多小区域,再布上照明设备,就成了一个秘密研究所,并且让于德贵带着50名绿营兵专门驻守在这里,整个山洞周围200米都用铁丝网通电围上,禁止一切人员进入。研究所内的人员每周可以轮流外出一次,每次30人,由于德贵带人一对一护送往返。对外一律不许提研究所,只说是油料仓库。

除了在各个工厂里工作的洋人工程师外,还有40多名各类技术人员整天都是无所事事。这也不能怪这些洋人懒,实在是刘芾没给人家研究的方向。现在,刘芾首先宣布了研究所的性质,这个研究所将作为保密单位,任何研究细节和研究进度都不能对外透露,研究所将实行军管,所有研究人员将失去部分自由。作为交换,所有研究人员的工资将提高到欧洲的10倍,并且将和研究出成果的研究人员共享研究成果。当然了,是否加入研究所都是自愿的,不愿意加入的,可以去工厂继续工作,直到合同结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