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海风云录-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瘛�
棉兰老岛游击队由于规模最大,势力最强,在第一届委员会中,占据了11席,再加上主席,占据了委员会的大半壁江山,而且,按照内务部的计划,剩下的这些委员中,也会逐步在某些战斗中被击毙或者突袭,渐渐的,他们的席位会被亲棉兰老岛游击队的人占据,而他们的队伍会被打散、整编,逐步被消化吸收,按照计划,在未来2年中,菲律宾南部的这些岛屿上,将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完全由台湾驻军和内务部控制的“菲律宾人”组织的声音。
而在未来2年中,“菲律宾人”组织将逐步向菲律宾的主岛吕宋岛扩散,一边打击当地的美军,一边联合、吸纳和瓦解当地的抵抗组织,争取在第三年,在吕宋岛上站稳脚跟,以便配合将来夺取菲律宾的目的。
对于菲律宾,刘芾盯上不是一天两天了,由于台湾的地理位置所限,向北是清朝政府控制的大陆,这个刘芾一直也没打算去碰,太大,玩不转;向东是琉球和日本,这里刘芾也没打算去占领,哪里没啥资源,日本人自己都活不舒服,咱去了也是要饭的命;向西则是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印度次大陆,这里虽然资源丰富,但是已经都是有主的地了,如果不发生重大事件,刘芾还不敢去随便动,这一块是欧洲列强的私人花园;而往南,就是菲律宾了,现在的菲律宾虽然让美国人占了,但是一直都没有安定下来,美国人在当地的投入也不算很多,所以只能拿这里当做突破口了,只要拿下菲律宾群岛,那么向南的大门就算打开了,往后是向去印尼还是争夺马六甲,都非常方便。
至于如何夺取菲律宾,光靠武力强行占领是下下之策,就算打沉了美国在菲律宾所有的军舰,干光菲律宾岛上的所有美军,台湾也禁不住美国人的报复,而且美国人一动,势必拉着英国、法国一起上,打赢的成本太高了。所以,刘芾不打算和美国人硬拼,后世里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曾经很成功的策划一场战争,并且把当时也很强大的苏联给拖的够呛,这场战争就是阿富汗战争,虽然年代隔了很久,但是道理差不多,刘芾打算拿来借鉴一下。
正文 第二十八章 游击队有重炮?
年1月,距离马尼拉550公里的黎牙实比港遭到了攻击,当时,停泊在黎牙实比港口的2艘美国驱逐舰和一艘巡洋舰,被人从水底安上了炸弹,于半夜里突然爆炸,爆炸很猛烈,两艘驱逐舰当场就被炸的倾覆在港口中,而那艘5000多吨的巡洋舰,也由于进水太多,最后坐沉在泊位上。
大概在同一个时间,黎牙实比市郊的一处美**营也遭到了不明武装的袭击,而且在这次袭击中,美军死伤惨重,不仅军营被占领,还有100多名士兵和军官被打死。以前各处也发生过游击队袭击军营的事情,不过基本都装备占优的美军击退,而且能造成美军伤亡的都不多,但是这次美军之所以被打死这么多人,据从军营中逃出来的美军士兵反映,这次游击队使用了大口径的重炮,至少有8英寸以上。
听完了这些幸存士兵所反映的情况,负责这一代防御任务的美国少校差点没当场逮捕这些士兵,还8英寸,还以上!这种重型大炮别说在菲律宾,就算是美国本土少校也没见过,别说8英寸,就算是5英寸的口径,在美国陆军里也算是了不得的大口径重炮,就算装备到菲律宾美军中,也不会装备的,因为这里道路情况太差,那种大炮到这里根本就很难移动,只能当做大城市防御用,但是马尼拉在海边,有海军的军舰上的大炮用来防御,对了,军舰啊,那上面有大炮,不过少校又想了想被袭营地的位置,把军舰这个疑问也消除了,那个营地距离海边几十公里远,舰炮大不了那么远,而且,游击队也没有军舰。
不过这位少校没有犯主观的错误,虽然不太相信这些幸存士兵的描述,但他还是亲自来到了被袭营地里查看了一番,然后,在他的上报文件中,也提出了,游击队装备了类似8吋大炮的武器,其威力极大,营地中的大部分士兵并不是被弹片炸死的,而是被震死的,由于口径过大,趴在地上反而加重了内脏的负担,很多士兵的内脏都被震破了。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位指挥官临时转变了观点,承认了游击队有重炮呢?不是别的,就是遗留在美军被袭营地中那些巨大的弹坑。这些弹坑大概有半个篮球场大小,不过深度很浅,只有1米多深,这让这位美国陆军少校非常难以作出精细的估算,只能大概判断了一下,而判断结果和那些幸存的士兵们表述的基本一致,就是能造成这些弹坑的最少也要8吋重炮。
但是这些菲律宾游击队从哪里弄来的8吋重炮呢?这让得到消息美军总指挥官和参谋们颇为费神,就菲律宾这里的道路情况,别说8吋重炮那十几吨重的大家伙,就是5吋炮这种几吨重的大炮也没法通行啊,但是被袭营地附近并没有重炮的痕迹。
就在美国指挥官和参谋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又一个美军营地被袭击了,这次更干脆,整个营地在半夜遭到了大口径炮弹的袭击,4座营房基本被炸平了,100多名美军只跑出来几个人,而且还都在营地外边被射杀。第二天,听到动静的当地居民跑过来观看,才发现营地里都是死人,这才惊动了附近的城镇中的美军。
这次遭袭的是位于吕宋岛西南部的塔盖泰附近的一处军营,这里距离马尼拉只有60公里,当地最大的特点就是靠近一座非常矮的火山口,而这座海拔200多米火山口中,是一个大湖,塔尔湖。
连着两天,美军就阵亡了200多人,而且两处营地被破坏,刚刚被镇压下去的卡普蒂南组织也借着这两次袭击,又开始死灰复燃,在其后的几天中在吕宋岛的各处也制造了几起攻击美军的事件,不过都没有造成大的伤亡。
突然爆发的针对美军的袭击,让当时的菲律宾总督,威廉。卡梅隆。福布斯非常震惊也非常愤怒。本来这几年来,菲律宾抵抗组织的活动已经明显的减少了,越来越多的当地人选择了和美国人合作,但是这几次突然的袭击事件,不仅给美**队造成了很大的伤亡,更使得那些有心于美国人合作的当地人马上改变了态度,继续开始观望,这对他这位总督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为了挽回这种不利的局面,福布斯总督责成当地美国驻军的总指挥丹泽上校,务必在短期内有效镇压这些可恶的游击队,并在适当的时候,抓住他们的几个首领,吊死在马尼拉城门口,以警告当地的居民。
丹泽上校本来正在为营地遭袭犯愁,他犯愁的不是营地遭袭,而是那种来无影去无踪的大口径重炮,如果游击队利用这种重炮轰击马尼拉市,那么美国在菲律宾这几年的努力,就将荡然无存,整个菲律宾又将陷入一种烽烟四起的局面。而总督下达的进攻命令,让上校也很为难,游击队都在雨林里流窜,让上校去哪里找他们主力决战啊。
刚打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就在丹泽上校为了寻找游击队主力发愁的时候,他的手下就通过了当地一名木材商打听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卡普蒂南的几位重要领导人,将会在最近的几天到吕宋岛西部利安市的一座种植园中集会。
丹泽上校接到这个情报,并得到那位木材商的肯定之后,立刻亲自带领着600名美军士兵,并召集了吕宋西部的2000美国驻军,于几天后的一个深夜,包围了这座种植园,并和种植园中的游击队展开了激战。经过大半夜的进攻,美军凭借着火炮的轰击,打垮了种植园里面的游击队,打死打伤200多人,不仅抓获了参加会议的5名卡普蒂南首领,还起获了一批走私进来的武器弹药。随后,这5名卡普蒂南的首领被带回马尼拉受审,并与几天后被吊死在马尼拉的城门上。
经过这次种植园突袭,吕宋岛上果然平静了许多,袭击美军驻地的事件也再也没有发生,福布斯总督和丹泽上校也认为这次袭击行动沉重的打击了菲律宾独立组织的有生力量,至少在2年内,他们不会再有什么大规模的武装行动了。
正文 第二十九章 没良心炮
其实,这几次炸沉军舰、袭击美军营地的行动并不是什么卡普蒂南组织领导的游击队发起的,这些行动都是棉兰老岛上新成立的“菲律宾人”独立组织干的。自从成立了“菲律宾人”组织以后,由台湾内务部暗中控制的委员会认为仅局限于在棉兰老岛做武装斗争不足以有效打击美国侵略者,要把战火烧到更为广大的菲律宾土地上去,以号召更多的菲律宾人民加入到这场正义的斗争中来。
委员会的这个提议被全体通过了,并且得到了“菲律宾人”组织的全力支持,一支由新任主席冈萨雷斯带领的300多人的游击队,在台湾驻棉兰老岛驻军的疏忽下,由棉兰老岛北上,穿过了莱特岛,潜入了吕宋岛的南部。
由于有内务部特工和当地台湾商人的掩护和情报,这只特遣队很快便制定了一系列的行动计划,而第一步,就是从偷袭美军军舰和攻击美军营地开始。要想爆炸美军军舰,使用普通炸药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需要的药量非常大,很难安全运送到军舰的身边,于是,台湾驻军悄悄的提供了更为高效的军用炸药和定时器,并派遣有经验的蛙人,配合特遣队,悄悄的把炸药安装到了那3艘美**舰的舰身上,并通过定时器引爆了炸药。
而与之同时发起的对美国陆军营地的攻击,则使用了刘芾发明的一种跨时代武器,那就是在后世抗战和解放战争中解放军发明的一种武器:没良心炮!
这种武器其实就是用一个大口径铁桶,列如汽油桶,然后进过内壁简单处理,再把底部放入少量发射药,垫上一个稍小于内径的圆木板,在放上炸药包,然后点着底部的发射药,炸药包就会被推送出去,严格上说起来,这个武器应该被叫做“炸药包抛射器”有点类似于迫击炮。
这种武器的优点是:制造及其简单,使用也非常容易,而且材料好获得,威力奇大,虽然没有破片杀伤,但是一个炸药包几十公斤的炸药装量,会把爆炸半径几十米内的所有人都冲死、震死,对于被攻击目标来说,是一种非常具有心理震撼力的武器。
而这种武器也有很多缺点:发射距离很短,只有不到300米;无法瞄准,只能朝大概方向发射;非常不稳定,容易发生炸膛。
不过任何武器,任何装备,都有一个适用性问题,而这种没良心炮在菲律宾这里,就非常适用。首先,这里的雨林和植被非常茂密,能隐藏的地方也很多,所以射程近的劣势就可以克服了;其次,攻击的都是营地等大型目标,方向对了就可以,不用特别精确的瞄准;最后,菲律宾游击队里缺枪、缺子弹、缺药品,唯一不缺的就是具有献身精神的菲律宾人民。
至于制造这种武器的材料,更是简单。汽油桶好找,炸药台湾驻军哪里有现成的,炸药包更方便了,当地盛产马尼拉麻,坚韧又轻便,用来包炸药很合适,木板就更方便了,找一颗直径合适的大树,伐倒了,用锯子把树干锯成一片一片的就成了,在稍微修整下,就是底托了。
于是,美国驻军的营地倒了大霉了,那些被冲击波震死的美国官兵全都死不瞑目啊,都已经按照了步兵操典去躲避炮弹了,可是不管你是趴在地上还是躲在掩体后面,只要炸药包落在你30米之内,那么你就可以向上帝做最后一次忏悔了。
在用这种武器袭击了两个美军营地以后,特遣队悄悄的又潜回了莱特岛上,暂时停止了袭击行动。这时,内务部的特工站出来开始工作了,他们利用“菲律宾人”内部也有很多以前卡普蒂南组织内的人员这个优势,很快就摸清了这个组织的一次集会,于是,就有了一位木材商向美军秘密高密的情节。
“菲律宾人”为啥要借着美军的手,消灭卡普蒂南组织呢?他们不是应该联手合作,一起和美国人斗争吗?错了,内务部悄悄建立“菲律宾人”这个菲律宾独立组织,并不是真想帮助菲律宾人搞独立,而是打算利用这个噱头,为台湾谋取一些利益。而这个卡普蒂南组织,是菲律宾最大的一个抵抗组织,他们不仅要打击美军,也会打击台湾驻军,而且卡普蒂南的重要成员,都是土生土长的菲律宾本地人,而且是地位很高的知识分子、地主商人阶级,要想打入他们的内部,非常不容易,要想控制这个组织,就更难了。
既然不受控制,那么就只能被消灭了,内务部不想在吕宋岛上,再增加一个很强大的不稳定因素,于是,借着美军的手,狠狠打击一下卡普蒂南,也是个不错的主意,而且美军把这个任务完成的非常完美,不仅干掉了这个组织的多名高级首领,还顺便把袭击美军营地的黑锅也扣在他们的头上了。
不过,这种把戏不能老用,为了进一步迷惑美军,特遣队决定暂停一段时间的攻击美军营地的行动,转而返回莱特岛上,一方面进行训练和休整,另一方面也需要接收一部分武器物资和资金,为下一步正式在吕宋岛上建立根据地做准备。
就在菲律宾群岛上暗流涌动的时候,突然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刘芾不得不暂时挪开了对菲律宾的关注,再次登上非洲号巡洋舰,在2艘驱逐舰的护送下,匆匆的前往欧洲。
在1910年5月7日,台湾收到了英国皇室的一封电报,在电报中,英国皇室正式邀请刘芾作为嘉宾,参加英国及海外领地国王和印度皇帝乔治五世的登基典礼。收到这份电报后,刘芾反应了好几分钟,才明白,那位乔治亲王的老爹死了,这是他要登基了,本来刘芾能很快反应过来的,毕竟他认识的叫乔治的能当英国国王的人就那么一个,不过那个印度皇帝的头衔把他给弄糊涂了,想了想才明白,哦,印度啊,英国的殖民地啊,原来连皇dì dū是英国人兼任了,后世里,自己还真不知道啊,原来印度人民被殖民的真叫彻底啊。
既然人家都来正式邀请了,刘芾不去还真不合适,如果没有很拿得出手的理由,不去露个面等于是扫人家面子啊,得,再受次累,走一趟吧,于是,刘芾安排了一下手中的政务,登上舰队,又出发了。
正文 第三十章 英国国王及印度皇帝!
其实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出访,也不是都坐军舰出行的,一般都会坐一艘邮船或者客轮,毕竟,军舰由于体型等各种原因,在海上虽然速度和灵活性很高,但是适航性和舒适性都比较差,很少有贵族或者政府高官愿意坐着军舰做长途旅行。
但是刘芾比较怕死,自己这个小国家刚刚被各国承认,身边还有不少死敌,虽然表面上可能会客客气气,但是暗地里阴自己一把也说不定,如果坐客船出行,万一被人在半路上给干掉了,那真是哭都找不到坟头了,难受就难受点吧,毕竟和偷袭一条客轮相比,干掉一艘万吨级的巡洋舰的难度就太大了,除非发动一场中大型海战,否则,就算被袭击了,以洲级重巡的能力和速度,打不赢对方,带着自己逃跑还是没问题的。
经过了半个多月的航行,刘芾终于在半年多后再次再次登上了朴茨茅斯的码头,这次没有皇室来迎接了,只有3架带着皇室徽记的马车,把刘芾一行人送进了白金汉宫,而且住的还是上次刘芾访问皇室时,住的那间大套房。
乔治国王的登基仪式,选在了6月2日,在这之前的几天中,刘芾都没有见到这个新国王的面,估计是正在准备登基典礼的事情,刘芾也无所谓,反正他作为一个远东的小国的总统,能被邀请来参加典礼,刘芾觉得已经很给面子了,当初在德国皇宫里的遭遇,就很说明问题。
随着典礼的临近,白金汉宫里的客人越来越多,刘芾不仅看到了德意志的皇帝威廉二世,还看到了当初打算拜访的挪威国王、丹麦国王和荷兰女王的丈夫。不过由于场合的不同,刘芾没有特意去和对方碰面,而是每天由自己的护卫陪着,在白金汉宫后面的一个小河中钓鱼,一钓就是一天,乐此不疲。
月2日当天,白金汉宫中举行了盛大的登基仪式,说它盛大,并不是装饰多名豪华,也不是场面多么庞大,而是出席的人个顶个的厉害。威廉二世这位乔治国王的表哥就不说了,德意志的皇帝陛下;还有挪威国王哈康七世,这是乔治他妈的侄子;丹麦国王弗雷德里克,乔治的姨夫;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乔治的表妹夫;希腊国王,也叫乔治,是英国乔治的姨夫;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弟弟,乔治的表哥,米哈伊尔大公
除了这些近亲,剩下还有一些绕来绕去的远亲,比如保加利亚国王,费迪南德;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二世;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一世;土耳其苏丹继承人,优素福王子;意大利国王的弟弟,奥斯塔公爵;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一世;
在这些人里,给刘芾印象最深的不是这些大权在握的国王或者皇帝,而是两外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日本明治天皇的弟弟,伏见宫贞爱亲王,这位50多岁的大叔,也穿着一身军装,胸前挂满了各种勋章和绶带,一双三角眼,狠狠的盯着刘芾。
另一位就是奥地利大公弗朗茨。斐迪南,他代表奥匈帝国皇帝来参加典礼,当刘芾听到这位大公的名字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特意转头看了看这位中年人。而这时,费迪南大公正站在他的好朋友德皇威廉二世的身旁,感觉到有人在注视自己,也向刘芾看来,不过,他很快就被刘芾那种独特的眼神给击败了,因为刘芾的眼神中,很有一种看死人的味道。
对于前者,刘芾没啥可说的,日本和台湾至今仍处于交战状态,日本的海军被台湾潜艇连偷袭带伏击,损失殆尽,而日本国内,由于台湾潜艇的封锁,经济趋于崩溃,而且还闹起了粮荒。对于这样的敌人,如果不是仇恨的眼神,刘芾就该怀疑,这位亲王会不会有钮钴禄氏的血统了。
对于后者,刘芾也没啥可说的,如果历史还忠于原来的发展轨迹,那么这位奥地利大公就将在近几年内,被刺客杀死,而他们的死,就是刘芾早就盼望到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登基仪式很盛大却很短暂,在乔治国王戴上王冠之后,登基仪式就算结束了。乔治五世国王走下宝座,和与会的各国王室一起合影留念,由于刘芾并没有什么王室血统,所以很自觉的躲到了一旁,看着一群中年老年国王、皇帝、亲王和大公们,站成了好几排,由皇家摄影师拍照。
可能是看到了刘芾孤零零的躲在了角落里,乔治五世有些不好意思,这次邀请刘芾前来参加自己的登基典礼,不是英国王室的意思,而是乔治五世特别要求的,虽然他和刘芾并不是很熟悉,而且只见过一次面,但是有些人一见面就会产生好感,而有些人一见面,就很不对付,比如乔治和刘芾,就属于前者,而德皇和刘芾,就属于后者。
为了弥补自己的客人有些受冷落,乔治特意走过来,拉着刘芾,和几位同自己关系比较好的欧洲王室成员,同刘芾一起也照了张合影,在这种合影中,乔治和刘芾站在中间,乔治在左,刘芾在右,乔治的左边是比利时的年轻国王阿尔贝一世,而刘芾的右边,则是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在后排还有三位欧洲君王,分别是挪威国王哈康七世,丹麦国王佛雷德里克和意大利国王的兄弟,奥斯塔公爵。
由于当上国王,乔治五世显得更沉稳也更沉闷了,虽然和刘芾又聊起了海军,但是在有些问题上,也不再和以前当亲王的时候那样,和刘芾争论个不休,而是很礼貌的转移开话题,但是这种谈话技巧乔治五世显然还没有练习的熟悉,有些话题,他是强忍着辩论的冲动,生生把自己的情绪给压制住的。
对于一种比较随和的聊天,这种控制显然破坏了气氛,聊了不一会,刘芾和乔治五世都感觉到很难受,再也找不到当时两个人无所顾忌的感觉了。
月5日,参加完英王乔治五世的登基典礼的第三天,刘芾以邀请以邀请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参观自己的舰队并护送西班牙国王返回西班牙为名,告别了乔治五世,登上了自己的巡洋舰,启程返航了。在把阿方索十三世送回西班牙港口,并婉言谢绝了这位国王的邀请后,舰队驶入地中海,向着苏伊士运河而去。
在这次参加登基仪式和登基仪式晚上的宴会中,刘芾明显感觉到了一种不好的苗头。在登基仪式及宴会中,以乔治五世为首的一批各国国王和以威廉二世为首的几位国王之间,仿佛有些问题。虽然大家表面上都很绅士,也很礼貌,但是在很多话题中,乔治和威廉这两个小团体总是说不到一起去,而像西班牙国王、葡萄牙国王、俄国大公这些人,则游离在这两个小团体之间,像是墙头草。
刘芾仔细计算了一下这两个小团体的国家,发现除了俄国人态度不明,法国人没有王室而没人参加以外,基本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格局了。至于远在大洋另一头的美国,别说没来,就算来了,也是绝对的墙头草,不会轻易战队的。
正文 第三十一章 飞机母舰舰载机(上)
受到那位斐迪南大公的刺激,刘芾回到台湾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海军造船厂,仔细询问了罗莎莉亚号的建造情况,在得到工程师们肯定的回答后,刘芾立刻召集了当初参与设计罗莎莉亚号的所有工程师,并喊来了台湾空军司令马丹,让他们合作,设计一款类似于罗莎莉亚号的大型船只,不过这次可不是民用船只了,而是一艘军舰,不过这艘军舰除了船体下部以外,都有别于这个时代的其它任何军舰。
这艘奇特的军舰按照刘芾的草图,大概是这个样子,40000万吨左右的排水量,甲板采用全通甲板,就是从船头到船尾的甲板都是连成一片的,中间没有任何建筑物阻挡,而全舰唯一的建筑物就是位于军舰右舷的指挥塔。
而这样做的目的,刘芾也告诉了这几位海军工程师和空军司令,这是一艘可以起降飞机的船,叫做飞机母舰。而这条全通的甲板,就是为了让飞机可以顺利起降。
听完刘芾的描述,看完刘芾画的草图,几位工程师都用狐疑的眼神看着刘芾,他们虽然也知道那种停在洲级重巡上的小飞机可以从水上起飞,当做重巡的眼睛非常好用,但是他们还是想不出,专门为这些小飞机建造如此之大的一艘母舰是出于什么目的,难道这位总统嫌重巡的眼睛还不够多?或者是打算多造几艘重巡,用这条母舰给它们一起当眼睛?
工程师们正在胡思乱想,但是空军司令马丹却很快就明白了刘芾的用意,在之前的多次飞机试验中,刘芾都对飞机研究所的研究员提出了加大飞机的载重量的要求,而当时的飞机主要的用途还是为海军和陆军担任侦查的任务,所以研究所对飞机速度的研究要比对飞机载重的研究要重视的多,而刘芾非常坚决的下了命令,要求对飞机机体的结构和飞机的载重量要做重点研究。
当时,马丹也私下里问过刘芾,为什么要这么看重飞机的机体结构和载重量,刘芾笑着告诉他,在不久的将来,台湾空军将不再是陆军和海军的辅助兵种,而是将作为一个主力兵种,担任起进攻敌人的重担,而这个重担需要飞机更加的结实、载重量更大,以便携带更多更大的炸弹。
在这之后的飞机研究中,飞机研究所开始重点攻关台湾现有比较成熟的机型中,两种飞机的载重量和机体结构,并在之后的多次训练中,安排了飞机投弹项目,从刚开始的小型迫击炮弹,到后来的专用航空炸弹,经过多次更改之后,效果越来越好,已经接近了刘芾的要求。不过,对于刘芾的另一个要求,就是携带鱼雷进行海上攻击,这些研究员们想破了脑袋,也没能做出一次合格的攻击试验。其中主要原因有2点。
第一,两种小型飞机的载重量太小,挂载一条重达800公斤的450MM鱼雷就基本飞不起来了,而用大型双翼机,倒是可以挂载,但是由于大型双翼机速度太慢,体型也太大了,这种飞机直接被刘芾给否定了。
第二,换装大功率发动机以后,两种小型飞机勉强可以挂载450MM鱼雷飞行并投弹,但是飞行状况就非常不稳定,在接近海面投弹中,出现了好几次坠海的情况,不仅损失了飞机,还死伤了好几名飞行员。
看到这种情况,刘芾叫停了继续使用这两种飞机进行试验,而是要求飞机研究所研制一款新型的飞机,双翼单翼都可以,速度不能太慢,而负载最少也要能够搭载一条450MM鱼雷并可以进行机动飞行。
另一方面,刘芾又来到了海军研究所,看看能不能在动力和鱼雷方面也想想办法。动力方面,现在的小型汽油发动机已经是研究所能提供的重量最轻、动力最大的航空发动机了,虽然有几款材料更新,动力更强的发动机在试制,不过离定型量产还有些时间。而鱼雷方面倒是可以利用减小鱼雷口径来减低鱼雷的重量,不过威力就不敢保证了。
最后,刘芾在衡量了利弊以后,决定,不减小鱼雷的口径,就使用450MM鱼雷,不过可以适当的改进一下海军使用的鱼雷,由于航空鱼雷都是由飞机在军舰很近的地方,比如几百米之内扔下来的,所以并不需要航行几千米的燃料,并且由于飞机的速度很快,达到了80节左右,所以依靠飞机的惯性,鱼雷的发动机也不用太强大,所以减少其发动机和燃料的重量,这样就能减小鱼雷的尺寸和重量,但不影响鱼雷的威力。
最后,经过多方的论证和试验,定型出2款飞机,和两款鱼雷,以供台湾空军和海军使用。
第一款是一种单座单发双翼机型,机长10米,翼展15米,高3。4米,空重14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2600公斤,由一台12缸活塞发动机,提供380马力,最高时速155公里,续航时间4小时30分,实用升限3700米,机头装备一挺12MM重机枪,备弹500发,机腹携带一枚重620公斤的“海Ⅰ”型450毫米航空鱼雷或挂载2枚250公斤的航空炸弹。
第二款是一种单座单发单翼机型,机长7米,翼展11米,高3米,空重1207公斤,最大起飞重量2300公斤,由一台14缸星型风冷发动机提供510马力,最高时速185公里,续航时间3小时30分,实用升限3400米,机头装备一挺19毫米机炮,备弹300发,机腹携带一枚“海Ⅰ”型鱼雷,或挂载2枚250公斤航空炸弹。
而两款鱼雷则分别是450MM的“海Ⅰ”型航空鱼雷和450MM的“海Ⅱ”型航空鱼雷,而他们的分别就是“海Ⅰ”使用热动力推进,而“海Ⅱ”型使用了新型铅酸电池和电动机驱动。
“海Ⅰ”型长度3000MM,重620公斤,战斗部装药200公斤,40节航速下可以行使1000米,35节航速下可以行使2000米;
“海Ⅱ”型长度2700MM,重500公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