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海风云录-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喽釉倍急蛔プ撸攀诸斫帕蜕瞎さ刈隽丝嘁郏返男藿ǚ炊炝恕�
看到拦不住山地旅修路,卡普蒂南组织的高层索性把残留在棉兰老岛南部的游击队全部撤到北部,而巴伦西亚城北的地区,正是这些从南部撤出的游击队的临时集结地。
当负责这次游击队战略撤退的卡普蒂南负责人从巴伦西亚城的内线口中得知,修建中部公路的山地旅部队和驻扎在巴伦西亚城郊的山地旅部队正在巴伦西亚城中采购各种食物,好像要举办宴会时,这位负责人立刻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打算在撤退的路上,再给这些可恶的台湾军队一个深刻的教训,以便缓解游击队员们对台湾军队的恐惧。
正文 第十章 最后的装甲车
他立刻命令巴伦西亚城中的卡普蒂南成员想办法替换掉和山地旅接触的几位商人,为山地旅提供食物,并在食物中下了一种从雨林中一种树上提炼出来的毒药。这种毒药无色,并有轻微的香味,人吃下去以后,会在几个小时内中毒,并且上吐下泻,是当地有些部落用来抓野猪的药物。
安排好了下毒,这位负责人又集结了从南部撤回来的大部分游击队,埋伏在驻地周围的雨林中,准备在从地道里潜入的游击队员发出信号,就围攻这座台湾军队的驻地,杀死驻地中的台湾驻军。
这条地道是由原来在巴伦西亚城附近活动的游击队挖的,不过没有完全挖通。本来他们想由这条隧道进入驻地,但是由于山地旅的防御太严密,并且那种很亮的灯光一到夜晚,就会照亮营地的四周,那个地道的出口也在照亮范围之内,所以,那条地道就没有正式使用,而是荒废了。
这次游击队统一行动,准备血洗这个驻地,而当地的游击队正在进攻队伍中,于是,他们提供了这条地道的位置,并且派人把地道继续加工了一下,把出口处的几米土层给挖透了。
行动的初期,所有进展都和这位负责人算计的差不多。大部分山地旅官兵都中了毒,基本丧失了战斗力,而4座哨塔也由从地道中潜入的游击队员控制了,那种威力巨大的机枪也没法发射了。少部分残存的山地旅士兵,也被压缩到了两排营房里,虽然损失了不少人也没冲进去,但是只要放火烧了这两排营房,那么这些士兵就没处躲藏了,而在旷野和雨林中,占据绝对数量优势的游击队将会把这些侵略者撕成碎片。
但是他算到了开头,没有算到经过。两辆装甲车的出现破坏了他的计划,虽然游击队有将近5000人,但是前2个月的袭击经验告诉他们,这种包着后铁皮的东西,不是他们手中的任何枪支可以打动的,遇到这种车辆,最好的办法就是钻进雨林深处,远远的躲开它,其他任何试图靠近的选择都将是最坏的,它车顶上那种机枪不仅能打碎**,就连大树和石头后面都是不安全的,被打碎的树木和石头碎屑会被人扎的体无完肤。
眼看着装甲车把嘴边的肥肉抢走了,这些游击队却不敢追击,从重机枪响起的那刻起,就有很多见识过这种利器的游击队员开始往驻地深处躲,并时刻准备逃进雨林中去,不管有多忠于伟大的解放事业,那也得留着**才能完成,与其在这里被屠杀,还不如去别的地方多杀几个侵略者。
两辆装甲车带着几十名残兵,没有遇到任何阻拦,顺利的到达了公路的路基上。由于修建公路的时候,把公路两边几百米内的树木全部砍了个精光,所以在公路上视野很开阔,基本不用担心被偷袭的危险。
临时指挥官和士兵们在公路上,就下一步行动展开了讨论,是顺着公路撤回达沃市的基地?还是在这里固守待援?或者凭借着装甲车去进攻袭击者?最后,经过大家一致同意,这只小部队决定,由装甲车去攻击游击队,阻挡他们继续屠杀山地旅的士兵,而剩下的伤员和车上装不下的士兵,则在公路上用树干设置一个临时阵地,并用从獾式装甲车上卸下来的一挺重机枪来防御。配备好了人员、整理好弹药,两辆装甲车离开了路基,向着几百米外的驻地开了过去。
在逼近驻地以后,两辆装甲车打开了大灯,向着那些暴露在灯光下的游击队员开火射击。由于重机枪的子弹数量有限,除非是大量人群,剩下的设计任务全交给了车上的士兵,他们从射击孔中向着灯光下四散奔逃的人开火,其准度和效率,要比重机枪高很多。
为了防止过于接近游击队,装甲车只开进到驻地的营房外几十米,就不再靠近营房,只是测过身体,慢慢的沿着驻地移动,同时用车顶的大灯照射驻地内部,只要是被照到的游击队员,就会被几发步枪子弹干掉。
由于驻地四周的铁丝网大部分都还完整,除了南北两个大门和刚才被踩倒的十几米以外,想从驻地中逃出去,也是个麻烦事,几千人挤在一个连队驻地中,没处躲没处藏,再加上营房都被他们点着了,如果不想办法出去,最后不仅营房中的山地旅士兵会被烧死,这些游击队员们也会被熏死。
最先明白过来的还是那些领导们,卡普蒂南的负责人第一个带着几十名亲信,趁着混乱,钻进了那条地道。随后明白过来的人纷纷抢着往地道口跑,不过这种大规模的移动引来了重机枪的一阵扫射,密集的人群立刻到下一大片,剩下的人也都缩回了原处,不敢再动。
外面的装甲车上也发现了这个现象,两辆车的士兵通过射击孔一商量,两辆车就分开行驶,一辆山鼠式装甲车开到了地道和被压倒的铁丝网附近,防止游击队从这边逃走,而另一辆獾式装甲车,则开到北侧的大门外,堵住了出去路。剩下的南侧大门由于很接近公路上的临时阵地,从哪里出去的人更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毕竟阵地上的火力也不必装甲车弱。
就这样,刚才还拼命往里冲的游击队现在都后悔了,几千人被2辆装甲车和十几个士兵给看死在小小的驻地中了,不时还有分来的子弹,打中那些隐藏得不够好的游击队员。看着身边不停死伤的友军,想着从地道里成功撤退的领导,再看看头上的天色,这些游击队员们越发着急起来。
不知是谁先发起的,游击队员们冒着子弹开始拆卸还没有全部着火的营房里的门板,并运送到铁丝网旁,再扑在铁丝网上,准备用进来的方法再逃出去。
借着火光和灯光,驻地外的装甲车发现了这些人的企图,于是,从营房门口,到铁丝网这短短的百十米距离,就成了子弹重点照顾的区域,成排成排的游击队员倒在了这里,然后又有成排成排的人冲上去,抱起木板继续往外冲。
战斗又打了将近1个半小时,有几处铁丝网已经被冲破,不过由于开通的宽度不够,再加上尸体和子弹的阻挡,逃出去的人并不太多。看到装甲车不能全部封锁住铁丝网的漏洞,公路上的阵地中,又分出两个十多人的小队,来到铁丝网外的侧面,射杀从铁丝网内逃出来的人。
随着一声巨响,一座营房被火烧倒了,四溅的火星和木料烧伤和砸伤了不少临近的人,并在驻地中掀起一阵sāo乱。那些被内外扫射、烟熏火燎的游击队员们终于忍耐不住了,从几个十几个人发疯般的冲向铁丝网,到成百上千人一起冲击。虽然装甲车和士兵们都使用全速射击,但是双方人数差距太大了,冲击点的数量也太多了,顾得上这边,顾不上那边,眼看着,两道铁丝网就被这些肉盾给冲破了,这时,从公路上传来了机器的轰鸣声和车灯的亮光,从达沃市赶来支援的山地旅部队终于赶到了。
随着增援部队的赶到,剩下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及时赶来的部队都是开着装甲车或者摩托车的机械化部队,他们只是在公路尽头的临时阵地上短暂的停了几分钟,问清楚目前的状况后,就开足了马力,从驻地两边,包抄了上去,车上的轻重机枪响成了一片。
不管能打死多少游击队员,就算把逃走的卡普蒂南负责人也从地道里揪出来,都不能浇灭刘小福旅长的怒火。随后赶来的刘小福在询问了驻地残留士兵以后,气得拔出手枪,原地转了好几个圈,也没找到枪毙谁比较合适,最后,把手枪扔在地上,还狠狠的跺了几脚。
周围的士兵和军官,都不敢出声,缩着脖子慢慢的向后蹭,生怕引起旅长的注意,然后一枪就把自己给崩了。发泄完了怒火,刘小福深吸了一口气,自己走上前,捡起已经被踩进泥土中的手枪,掏出手绢,擦了擦,装进了腰间的枪套里。
“去传我命令,所有机动部队追击到森林边缘必须返回,现在组织人手,清理驻地,救治自己的伤员,并通知指挥部,赶紧准备药品和手术,一会就会有伤员送回基地。”
刘小福注视着前面几百米外,还在燃烧着的驻地,默默的看着那些正在四处救火的士兵,用低沉的声音和身边的传令兵说道。
正文 第十一章 养寇自重
年9月14日,**防部、参谋总部和总统府,都接到刘小福从菲律宾发来的电报:驻守棉兰老岛的山地旅一部,在岛中部巴伦西亚城郊外的驻地中,遭到了游击队的伏击。由于指挥官放松了警惕,违反了命令,致使大部分守军中毒,失去了战斗能力,并大多被烧死和杀死在营房内。其中,被烧死和杀死的官兵,共计451人,重伤61人,逃出驻地和轻伤员71人。
在电报的最后,刘小福为逃出驻地并发起反攻的65名士兵请功,同时为其他6名低级军官成功的指挥了反攻请功,并提请国防部和总参谋部嘉奖。对于自己是否有失误,刘小福只字未提,这些东西都会由国防部派人下来调查,弄不好内务部也会来人,并不是口头上承认承认错误就能了事的。
虽然这次袭击对于山地旅来说并不能算是失败,至少打死了3000多名游击队员,对于整个棉兰老岛的游击队来说,基本算是损失过半了,但是由于台湾还是派来了调查团,对这次由于严重违反战地纪律和命令引起的重大伤亡展开调查。
这起事件也引起了美国人的注意,美国菲律宾总督特意给刘芾发去了电报,对台湾军队的损失表示哀悼,并高度称赞了山地旅英勇作战,一举消灭了棉兰老岛上的大部分游击队等等。刘芾对于这种口贩子虽无感激,但是也只能回电,礼节性的表示感谢,并对美台军队通力合作,维护南亚的壮举再赞扬一遍。
经过这一次大损失,棉兰老岛上的卡普蒂南组织游击队已经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攻击了,加上内务部特工的渗透,山地旅更加凶猛的报复,到1907年底,随着三条公路的建成通车,棉兰老岛上的游击队基本都转移到了西北角的半岛中,凭借着茂密的雨林继续生存。不过由于半岛的脖颈处被山地旅的驻地所控制,这些游击队再想从陆路走出半岛就很难了。
修好了公路,赶跑了当地的武装份子,棉兰老岛上基本就平静了,这个本来是个好事,但是刘芾却又发起了愁。这个愁主要是发在美国人身上的,由于棉兰老岛的形式越来越平稳,那么台湾军队在这个岛上就没有继续待下去的必要了,美国人是请你来打仗的,可不是请你来发展棉兰老岛的,更不是让你在这里扎根的。
对于这个问题,参谋部里最年长的一位参谋给刘芾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养寇自重。这位刘铭传留给刘芾的淮军里的将领,打了半辈子仗,深知各种清朝军队中的猫腻,对于刘芾发愁的这个事情,人家连想都没想,直接就给出了这个办法,并且连大概的行动步骤的说的清清楚楚。刘芾望着这位年近60的老参谋,不由得感叹: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啊。
养寇自重这种把戏,在中国的历朝历代基本都发生过,那些在前方打仗的将领们,生怕仗打完了,朝廷发现自己用处不大了,把自己调离油水高的职位,放到一边去,于是就琢磨出了这个办法,就是敌人不能打的太狠,既不能让他们发展壮大起来自己打不过了,又不能全部消灭干净,在自己需要或者朝廷需要的时候,打几个胜仗,斩点敌人的头颅,给自己和朝廷挣点面子,然后再私下里支援支援敌军,让他们再缓起点元气来,留着给自己下次再挣面子、挣功劳。
不过这种玩法也可能玩出火来,比如当初明朝对辽东的做法,刚开始养着女真各族,对抗蒙古人,后来李成梁继续养,最后把女真养的白白胖胖,一举把明朝给干趴下了。
刘芾不想自己也养一个女真,这样不好玩,也不想让美国人看出来自己玩心眼,于是又请教这位老参谋有没有更稳妥的办法。这位老参谋眯着浑浊的眼睛,只转了两圈,就对刘芾说,养外人当寇,不如养自己人当寇,这样,官和匪都是自己人,需要官强大的时候,匪就装怂,而需要匪出现的时候,官就装怂,而且从这两个官匪角色中,可以演变出N中变化:什么官匪勾结啦、官匪做戏啊、官追匪跑啦、官退匪进啦等等等等,可以说是想怎么演就怎么演,只要作为导演的刘芾想象力丰富,而作为演员的台湾士兵和台湾匪徒演技高超,那么就可以给美国人演出各种各样的好戏来。
刘芾一边听,一边点头,这些都是老成谋国之言啊,看来自己和这些台湾陆军,都需要好好学学演戏了,别到时候上台的时候演砸了。
为了给美国人演好这出好戏,刘芾命令内务部抽调人手,紧急培训出来一支500人的队伍,培训的内容就是如何在棉兰老岛上当叛军,至于语言、习俗、野外生存技能、联络技巧等方面,全部由内务部去操心,刘芾只要求效果。
年12月,已经驻守棉兰老岛半年的台湾第一山地旅被轮换回了台湾,另一支台湾陆军被派往棉兰老岛继续执行任务,而随着两支军队往来运送的船只里,又悄悄的夹带着一支神秘的部队,这只总数为500多人的部队都是由台湾陆军紧急培训而成的“菲律宾游击队”他们将由内务部的特工人员带领,从达沃市潜入棉兰老岛,从而进入附近的雨林中,使用无线电报和驻扎在达沃市的台湾军队联络,或取得补给,或在台湾需要的时间和台湾需要的地点,对需要的人发起进攻,从而造成棉兰老岛游击队非常活跃的假象。这只部队的保密级别非常高,在棉兰老岛上只有台湾驻军的正副两名指挥官知道部分情况,而在台湾,这支部队连国防部和参谋部都不知晓,只有内务部的几位负责人和刘芾知道。
随着这只神秘部队登上了棉兰老岛,本来已经趋于平稳的岛上局势,又突发了变化,各种针对台湾军队、当地富商、美国人产业的袭击越来越多,而台湾军队则四处镇压,对此和游击队激战,双方各有伤亡。看着台湾军队的运兵船从达沃港码头上接走阵亡的士兵遗体,当地的美军联络官们也深感游击队的厉害和台湾士兵的勇敢,并多次上奏菲律宾总督,要求授予台湾军队以荣誉,并建议总督能不能多从台湾弄些军队来,帮助美军和当地武装作战。
这个建议被菲律宾总督上报给了美国陆军部,美**方立刻通过外交途径联络到了台湾,把这个要求提给了**防部。刘芾收到了这个提议,差点没笑出声来,不过为了更加真实,刘芾还是婉转的拒绝了美国人的提议,借口台湾人少地偏,养不活那么多军队,5000人已经是台湾后勤补给的上限了。美国人一看,嘿,你不就是缺钱少粮吗?早说啊,你没有我有啊,你出人,我出钱粮,你再给派5000人,也别去棉兰老岛了,再往北挪挪,去内格罗斯岛和宿务岛吧,顺便把莱特岛也帮我平定了吧。
于是,1908年春节一过,又一支台湾军队乘着海军的船只,开往了菲律宾群岛的中南部。他们将在内格罗斯岛、宿务岛和莱特岛上分别登陆,并建设驻地,汇同相邻的棉兰老岛上台湾军队一起,清缴和镇压这些地反的民族武装和游击队。
正文 第十二章 谈判和女友
借着为美国人提供军队的机会,刘芾进一步加强了台湾政府和美国政府的亲密度,美国人在亚洲也更为依仗台湾,为了让台湾政府放心,美国政府在1908年初,做为调停人,向英法德俄四国发出了调停信息,宣布将全力调节台湾与上述4国间的矛盾与隔阂,而四国政府既无力从本土调兵攻打台湾,也不愿远东的局势被台湾这头不受控制的野兽搞乱,遂同意了美国政府提出的调解请求,并商定于1908年4月,在美国东海岸城市纽约展开第一次会谈。
从上面的名单中,大家就可以发现,没有日本的名字,按说受到伤害最深的就是日本人了。但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合作没有同情也没有人情可讲,现在台湾已经代替了日本成为了亚洲的新贵,而且台湾和日本之间还因为国土问题处于战争状态,面对军力和经济实力冉冉上升的台湾和军力半残经济濒临崩溃的日本之间,欧美各国都选择性的短暂失明了,就好像这段时间根本就不存在日本这个国家一样。
ì本国内,各大报纸连篇累牍的声讨欧美各国这种完全无视日本帝国利益的行为,并激烈的指责外务省和政府的对外无能。日本政府迫于压力,派出了驻华领事到各国使馆提出抗议,但是各国使馆的外交官们除了听完了日本领事的抗议,再也无其他表示,就连面子上的安慰都没给。日本政府对于遭受到这种待遇,恼羞成怒,立刻宣布要再派军队对台湾进行平叛,并对外宣称,台湾的主权是属于日本帝国的。对于日本人的表态,欧美各国和台湾都没有发表任何声明,对于日本人的战争威胁,刘芾更是不屑一顾,日本人的海军还剩下几艘船?总不能让陆军划着渔船来台湾登陆吧?
月初,台湾代表团一行20多人,由外交部部长曲克带队,前往美国纽约,开始与英法德俄4国代表开始了第一轮的谈判。本来刘芾是想自己带队去美国谈判的,但是考虑到外交部的人员不能永远当自己的翻译,早晚他们都要去面对这种情况的,早面对比晚面对要有利,所以,刘芾一狠心,让曲克这个年轻的外交部长独自挑起了这份重担。
台湾代表团出发了没几天,刘芾突然接到了内务部的报告,说是从广州金象大药房传来消息,有几个人想要拜会一下台湾的总统刘芾,并且在金象大药房留下了一封信。刘芾让内务部把这封信拿来,打开信封,里面有几张用毛笔写的信纸,刘芾翻到了最后一页,看到落款是:黄克强。
看到这个名字,刘芾心里小波动了一下,再从信的开头开始看,由于用的是繁体字,而且大多是文言文,刘芾读的非常慢,半天也没看完第一张,最后实在没辙,还是叫来总统府的一名精通书案的秘书,让他读给自己听,并翻译成白话。
这封信的大概内容其实就是2个字:募捐。信上介绍了黄克强的来历,又介绍了同盟会的历史和发展方向,还有同盟会会长孙中山的介绍,然后是对刘芾从日本人手中把台湾夺回来给与各种表扬,又对清政府的**各种批判,再对中国的未来各种展望,然后是让刘芾支持同盟会的救国运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最后表示,如果刘芾有时间,大家最好能见面聊聊。
“聊聊……没的聊啊……”
刘芾独自坐在办公桌后,嘟囔着,拿起打火机,点燃了火焰,把信纸很慢很慢的凑了过去,好像有什么东西在拉着他拿信的右手,直到信纸燃起了火焰,冒出一股青烟。
这件事,刘芾对任何人都没有提起,也没有对内务部的有关人员下达封口令,就好像没发生过一样,每日里继续在总统府中处理日常事务,或者就是去靠近淡水的空军基地,去和哪里的空军司令马丹一起去飞机研究所,和研究员们就飞机的各种数据进行探讨,要不就拿着鱼竿,带上那两位美国姑娘,不,现在已经不是美国姑娘了,现在应该叫女士了,一起到基隆港的一块比较僻静的礁石上去钓鱼,由于这里位于研究所的范围内,所以基本不会有其他人前来打扰,安全系数也比较高。
对于从1901年就从美国跟着自己,转遍了大半个地球,又来到台湾定居的雅克琳和罗莎莉亚来说,刘芾从内心里觉得亏欠她们两个。刚认识的时候,这两位美国姑娘都是20多岁的年龄,当时刘芾也只有30出头,而一转眼,现在已经是1908年了,两位女孩已经跟了自己近8年,虽然在台湾吃穿不愁,汽车别墅更是挑好的住,但是女人最需要的就是一种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靠汽车别墅和钱是无法获得的。但是由于两位美国姑娘都是清教徒,而清教徒是一夫一妻制,刘芾实在不好选择到底娶那个而放弃那个,所以就一直拖着,这一拖就是好几年,不仅刘芾的家人不时提起这个问题,就连政府中,也有类似言论,毕竟,作为一国总统,总是耍单也不是什么好事。不过刘芾还是没想好怎么选择,所以就一直拖到现在。
拿起一条小虾,穿到钩子上,再把鱼线轮摇一摇,在杆子前端留下合适长短的线,用力一甩,铅坠带着钩子和小虾就被扔到了十几米外的海水中,再适当的调整鱼钩和饵料的深度,多试几次,就可以找到鱼群滞留的水深,然后钓到它们。
在前世里,刘芾,不,应该叫刘向阳是一位钓鱼爱好者,他经常和几个钓友开车去几百公里外的水库里钓鱼,扎上帐篷,带着煤气罐和炊具,一钓就是十多天,那种远离人群,与天斗、与水斗、与鱼斗的乐趣很是陶醉。后来,他又尝试了海钓,不管是站在礁石上的矶钓,还是乘船出海的船钓和拖钓都玩过,不过,他还是喜欢找个人少的水库钓鱼,海钓太激烈,完全没有休闲的趣味,当成竞技到可以。
不过台湾这个时代的水库离台北和基隆都太远,如果非要去,还要麻烦内务部和警卫人员,钓鱼这个事情,弄的太正规太麻烦就失去乐趣了,所以刘芾只能到这个礁石上过过瘾。
雅克琳年纪较罗莎莉亚小,所以玩性还比较重,她穿着刘芾为她们设计的分身式游泳衣和坚固的胶鞋,踩在礁石上弯着身在礁石缝里抓小螃蟹。那高高撅起的半圆和胸前垂落的两个小瓜让刘芾很是养眼。而罗莎莉亚则比较稳重,蹲在刘芾的身边,不时拿起一些碎虾肉,扔到浮漂的附近,帮助刘芾引诱鱼群前来吃饵。
对于罗莎莉亚这位黑头发的拉丁混血姑娘,刘芾喜爱的成分多一些,她不仅在由于当过舞蹈演员而身材出众,而且在床上比雅克琳这位法国裔女孩还主动大方,凭借着当年练就的基本功,很多动作让雅克琳知难而退,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罗莎莉亚更是出乎刘芾的意料之外,她不仅向内务部的特工们学会了近身肉搏的招数,而且对于枪械更是很有天赋,远距离射击成绩一点不比陆军中的狙击手差,当然了,这是在平静的环境下,如果上了战场,估计就是另外一个成绩了。
而雅克琳这位法国裔女孩,由于比罗莎莉亚小4岁,比刘芾更是小了快一轮了,所以有时候比较任性,也不太会看人眼色行事,不过更显得单纯一些。刘芾非常喜欢她那一头白黄色的金发和那一双灰绿色的眼珠,在她每次快要高氵朝的时候,她的眼珠上都会泛起灰色的条纹,而且雪白的皮肤会红的像油焖大虾。至于平时,年纪小的雅克琳倒是十分安静,除了没事去中学里教授一些法文和德文,基本上都待在总统府的西侧小院里不出去。近几年,刘芾慢慢的开始让她接触一些公文,并利用她天生的优势,来帮助自己看一些国外的书籍和文件,雅克琳天生就会3国语言,他的爷爷是法国人,而他的母亲是德国人,而她又出生在说英语的美国,据她自己说,她还会一些俄语,因为她的奶奶是位俄国大美女。
罗莎莉亚光着脚,坐在刘芾的身侧,一边有一下没一下的帮刘芾扔饵料,一边用手抚摸着身边这位男人的后颈。和当初刚认识的时候相比,这位如今的总统先生已经有了几根白发,至于拖了这么多年,他并没有娶自己活着雅克琳,罗莎莉亚虽然不知道刘芾内心的想法,但是她也非常理解,别不去催促刘芾什么,她深知,该是自己的早晚都会来,而不是自己的,催也没用,别再弄巧成拙,把该属于自己的东西给催没了,男人,都是很不耐烦的动物。
正文 第十三章 罗莎莉亚
由于座在礁石上时间比较长了,罗莎莉亚的腿有些发麻,她扶着膝盖,打算站起来活动活动。正在她半转身要站起来的时候,忽然发现右侧几百米远的礁石上好像有个人趴着,并且动了一下。由于这里属于研究所的管辖范围,罗莎莉亚跟着刘芾来了无数次,从来没见到过礁石上会有人,而且由于刘芾经常兽性大发,在礁石上就会把两位姑娘就地正法,所以不会有人能靠近这里,就算有急事需要总统处理,也是由研究所特意安装的汽笛里发出两声尖尖的嘶叫,来提醒总统有人活着有事找他。
这是的天空上太阳正毒,罗莎莉亚用手搭在额头上,挡了挡阳光,再定睛一看,那个类似人形的东西趴在礁石上不在动了,但是他身前的一个金属物品,却有些反光,出于对这种反光的熟悉程度,罗莎莉亚瞬间就觉得不妙,她想也没想,立刻往前一扑,把身边正坐在礁石上专心顶着鱼漂的刘芾扑倒在礁石上,而就在两人倒地的一霎那,罗莎莉亚的后背上就冒出了一股血雾,一个小洞出现在她略微发棕色的皮肤上。
“啪……”
一声并不算太响的声音,从右侧传来,雅克琳疑惑的抬起头,发现罗莎莉亚和刘芾都不见了,正在疑惑中的她站起身来,终于看到礁石的另一侧,一双女人的小腿正慢慢的滑下礁石。
“啊……来人啊……”
雅克琳也不是从未听过枪响的小女孩了,每次刘芾陪着罗莎莉亚去打靶,她都跟着一起去,虽然她的枪法也经过了上千发子弹的熏陶,但是她从骨子里不喜欢站在那里,傻傻的举着一个铁家伙,冲着远方的靶子射击,而且由于她天生有些近视,所以就更为讨厌玩这种吃亏的游戏。
“啾……啪……”
随着身前不远处礁石上冒起一股白烟,和随后传来的枪声,雅克琳按照和罗莎莉亚一起学的步兵技能上所说的,马上趴到在礁石上,并发开喉咙,用女人特有的高八度嗓音,发出了连绵数十秒的惨叫声。
从第一声枪响开始,礁石上面的山坡上负责总统安全的警卫和内务部的特工就有所警觉,开始往山坡边移动,随着第二声枪响,警卫和特工们就像被马蜂蛰了屁股,连滚带爬的冲下了山坡,并且在下坡的几秒钟内,就大概判断出了枪声的来向,并在登上礁石的第一时间,冲着右侧的几块礁石发起了扫射,而另外几个人,则手脚并用的趴下礁石,把正在礁石缝中,满身是血的抱着罗莎莉亚的刘芾再一次扑倒在地,并压上好几层。
右侧礁石上开枪的人,只来得及放出第三枪,就被这边十几个人的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