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算便宜他了。”他望着还在大声“叫骂”的王德军说道,

“不过这小子反应也太快了,问问他怎么发现我们的?”孙纲对文君风说道,经过这次演练,文君风又学了个乖。

“王大人怎么那么快就发现我们了?”文君风也拿个大喇叭问道,

“天上一个大气球,我却没看见哪儿有烟,就知道是你们这些只会偷鸡摸狗的家伙,”王德军大声喊道,“再说了,你进水时弄的那个水花也太大了,我又不是瞎子,看不出来都见鬼了。”

孙纲听得暗暗吃惊,也十分佩服,这个猥琐的家伙不但炮打得准,现在连反潜都这么有数,如果日本人那边多几个象他这样的,仗还真不太好打的说。

“如果他能把法国人给弄的那种巨型火炮也打出这种准头来,那咱们就无敌了。”马玥忽然在他身边说道,

“好主意。”孙纲明白了她的意思,点了点头。

回到了基地,马玥去了军情处,管带们说笑着去找林泰曾汇报操练情况,孙纲则去了造船厂看看。

其实一切都有裴荫森老爷子主持,技术细节方面由白里安和魏瀚负责,用不着他操什么心,他来了的多数时候,是冲着船坞里正在建造中的巨大舰体发呆。

这将是中国自郑和时代到现在所能建造的最大的战舰,而且将取代“定远”“镇远”两姊妹成为中国人民的海上钢铁长城,而她的出现,将会给今后的历史带来怎样的变化?

中华民族,会在敌人的炮火中,浴血而起吗?

他这只小小的蝴蝶,还会向前走多久?

“大人,夫人派人来找大人,说中堂大人来电。”一位军官跑来说道,

孙纲回到了水师衙门自己的“办公室”里,马玥已经等在那里了,“你先看吧,我没动。”她看见有外人,说道,看她的样子,好象又给他弄了好多情报来。

孙纲等其他人离开后,看了看电文,李鸿章在上面说,“总暑交涉,厄瓜多尔及阿根廷皆称日人转卖巨舰确有其事,一艘售价80万英磅,一艘售价96万英磅,船价已付,并有合同录副本转交总暑,既有合同在此,想彼国不致违万国公例再转于日人。”那意思是日本人确实把两艘在建的战列舰卖了,让他放心好了。

孙纲看了不由得摇头苦笑,看样子老头子受传统思维限制,还在迷信什么万国公例,现在的时代,正是“强权就是公理”盛行的时候,还讲什么万国公例!

要是中国再强大一些,甚至可以把这两艘战列舰也强买回来!

可现在,中国还没有这个实力。

“你那边有什么好消息么?”孙纲把电报递给她,问道,

“你秘书从朝鲜转来的。”马玥似笑非笑地说道,“袁大头和朝鲜王妃整出事来了。”

“什么什么什么?”孙纲吃了一惊,不会吧?袁世凯给朝鲜国王戴绿帽子了?这也太扯了吧?就打“青春晚期”的袁大头精力旺盛,家里一大堆姨太太,什么样的美女没有,偏偏要打朝鲜那个女强人的主意!再说了,孙纲已经看过军情处弄来的关于闵妃(就是后来的明成)的照片和画像,一点也不好看,和电视剧里李美妍演的那个差太多了,和金舜姬简直都没法比,苏鑫看了照片后就永远打消了去朝鲜的念头,现在袁大头居然和她弄出“绯闻”来了!让他着实怀疑袁世凯这个家伙的审美取向是不是有些什么问题。

他心惊胆战地接过了马玥手中的信报,马玥好奇地看着他,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这么紧张,看见他扫了一眼手上,立刻长出了一口气,有些悻悻地看着自已。

“看我干什么?又怎么了?”马玥奇怪地问道,

“原来是这么个‘整出事’了,吓了我一大跳,我还以为‘‘‘‘‘‘”孙纲瞪了她一眼,说道,

马玥立刻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开心地大笑起来,笑得前仰后合,“笑死我了,你原来以为‘‘‘‘‘‘”她的眼泪都笑出来了,指着他说道,“是你自己想歪的啊,我可什么都没说的。”

“下次把话说清楚啊,不知道中国话‘特殊含义’多吗?”孙纲自己也笑了起来,是啊是啊,这也是后世的“不良习惯”之一,什么事都愿意往那些“方面”联想。

爱妻刚才说的“整出事”了,是袁大头和闵妃联手在朝鲜弄了个大大的“事件”出来。

(九十九)加特林机枪“发条”版

原来,自打朝鲜和日本开展贸易以来,朝鲜的粮食一直是日本人的掠夺对象,早在1889年,就因为这个发生了“防谷令”事件。

当年由于日本逼迫朝鲜签订不平等条约,日本商人取得了在朝鲜的大量经济特权,由于日本商人对朝鲜半岛粮食的囤积和抢购,使得朝鲜半岛粮食价格飞涨,有的地方甚至还发生了饥荒,一时间饥民遍野,民不聊生,当时的中国驻朝鲜公使袁大头先生知道后十分恼火,直接下令朝鲜咸镜道监司赵秉式禁止从元山等地向日本出口粮食,即有名的“防谷令”,由于这个禁令,日本商人遭受了十四万日元的损失,日本人向朝鲜高宗国王提出了强烈抗议(朝鲜国王其实当时根本不知道这回事,后来才知道是袁大头的命令),结果拉开了长达四年之久的“马拉松”官司,最后朝鲜政府迫于压力于1893年5月全额赔偿了日本商人的损失,但朝鲜人由此对日本人恨之入骨(袁大头先生弄的这个破事为日本后来煽动舆论和大清开战提供了“良好”的借口)。

这一次,由于日本再次在朝鲜大量收购粮食,引起了闵妃的警惕,因为日本国内现在听说并不缺粮食,日本人这么高价囤积大量的粮食运回国内,很可能是出于军事目的(这个后来被称为明成的女人对某些事情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反观后世,日本人在中国大量采购煤炭运回国内用水泥封好沉入大海,已经沉下去了半个太原,可没有哪个中国官员觉得有什么不对),她和袁大头商量了一下后,再次发布了“防谷令”,禁止粮食向日本出口,并出动水军(袁大头用日本给朝鲜的赔款在中国为朝鲜买了三艘小型无防护巡洋舰和两艘伦道尔式炮艇,重建了朝鲜水军)巡弋元山等港口,严防粮食走私。结果日本商人和朝鲜民众在元山起了冲突,十四名日本商人和二十一名朝鲜群众在冲突中丧生。

朝鲜人的行动严重伤害了日本人的“自尊心”,小小的朝鲜水军竟然敢挑战大日本帝国海军的威严,这还了得?立刻出动军舰准备“护侨”,朝鲜水军早就对日本人憋着一口气,这回有了新军舰,顿觉腰杆硬了不少,双方军舰在海上相遇,二话没说就干上了,日本“龙田”号巡洋舰中了两炮,六名水兵被打死,朝鲜“汉阳”号巡洋舰中了三炮,四名水兵被打死,五人受伤,附近的英俄两国舰队闻讯赶来,北洋水师的“海沣”号巡洋舰在那条航线上护航,也及时赶到,避免了两国海军发生更大的冲突,事后,日本政府向朝鲜国王提出了严重抗议,指责朝鲜政府“有意滋事”,朝鲜政府的立场这回也强硬了起来,以准备宣布断绝同日本的贸易相回敬,两国的形势现在很是紧张。

“国内这边那个什么孔圣人和基督的烂事还没完,他们这边又折腾上了。”孙纲苦笑了一声,“不过袁大头做的也不能说错了,谁知道日本人又在玩什么花样。”

“再让北洋水师上日本遛一圈,日本人不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么?”马玥偏着头看着很认真的向他问道,上回用“东方公主”和荷兰人搞了回“炮舰外交”,让她尝到了“甜头”,从此认定了“拳头大才是硬道理”,孙纲眼看着爱妻“误入歧途”,可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让她“改邪归正”。

“朝廷是不是还不知道这件事?”孙纲又问道,

“‘海沣’号还没回来呢,”马玥说道,“不过袁大头的电报应该是已经发给天津了,应该还没到总理衙门。”

“先告诉林兄一声,”孙纲拿起了电话,“让他心里有个数,好让舰队早做准备。”

林泰曾得知后立刻开始着手布置,除了护航还没回来的几艘巡洋舰,主力战舰“定远”“镇远”“开远”“海宁”都在,还有四艘潜艇,林泰曾让在港各舰立刻备足弹药,气球队也随时准备出发,并给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丁汝昌发了电报,不多时,丁汝昌回电,命令北洋舰队立刻出发,前往朝鲜元山控制局势。

孙纲看看自己无事可做,拉着爱妻去参加“军训”去了。

这些日子里,他工作之余整天和詹淑啸苏鑫他们泡在一起,和北洋特攻队的官兵们呆久了,他对大清陆军的内部情况有了一定深入的了解,才知道大清陆军的组织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

大清陆军当时还没有象法国和德国以及日本那样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部队里上下级官兵的关系基本上象是家长制的,由指挥官的个人威望将整支军队凝结在一起,这种关系有一定的好处,也带来相当大的弊端,好处是士兵与士兵及军官之间能够做到精诚团结,作战时相互配合的较好,但弊端是难于管理,而且在战斗中一旦出现主要军官阵亡的现象,整个部队的士气就有随时瓦解的危险。以北洋特攻队为例,主要成员为北洋护军和水下特攻队的成员,和詹淑啸苏鑫的关系相当亲密,而整支部队的实际领导是孙纲,这支约500人的小部队因为装备精良,待遇又高(而且没有其他部队的拖欠粮饷的现象),官兵们都对孙纲十分拥戴,实际上只向他一个人效忠,其实不用他特意“培养”,这支部队已经就是他的“私军”了,当然,官兵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还有北洋军情处,由于经费主要来自于“北洋船运公司”,现在实际上已经是爱妻马玥的“私人间谍机构”了,它现在到底拥有多大的潜在力量,孙纲已经没法子知道了。

也许是阿诺德。施瓦辛格演的那个《终结者》给他的印象太深了,他对特攻队装备的六管加特林机枪情有独钟,总想自已拎着枪“突突”一回,可试射了几回他郁闷地发现,这种和他的充电器一样的需要用手来摇的机枪,要么架在三脚架上,要么架在独轮车上(还有气球上),否则自己一个人是玩不了的。

“要是不用摇就好了是吧?”爱妻猜到了他的心思,在旁边笑眯眯地说道,

“对啊,”孙纲说道,“我光知道后来美国人用电动机来代替手摇了,可现在肯定是不行。”

“用发条试试不行么?”马玥偏着头看了看还在冒烟的六管机枪,眨了眨美丽的大眼睛,说道,

“亲爱的你太有才了。”孙纲猛地一愣,不由得佩服地点了点头,对呀!用发条代替手摇,枪身再想法子减轻些重量,不就可以一个人拎着打了么?

他立刻找来了几个军械人员,又把那个叫“找存折”的怪人给喊了过来,把这个设想说给他们听,他们听了立刻变得兴奋起来,“绝对行,大人,”赵春泽说道,“将摇把子换成可拆装的发条盒,发条到头了不用象钟一样的拧上弦子,再换一个发条盒就可以继续打了。”

孙纲听了他的话又吃了一惊,如果真象他说的那样,配备了可以单兵操纵的加特林机枪的中国士兵,一个人的火力可以对付数十人,那在战场上,将绝对是敌人的恶梦!

加特林本人,可能也想不到,自己的发明,在遥远的东方古国,被一个女子随口的一句话,在不久的将来,伴随着无数的亡魂,就此载入史册。

“这可是我的专利,不许抢啊。”回去的时候马玥对孙纲说道。

她根本想象不到,她的这个“专利”,将来会“害死”多少日本人。

***********

求票啊!

(一百)要出国了?

很快,新式的加特林机枪便携版就“新鲜出笼”了,口径为较轻便的11。43毫米,而不是较大的12。7毫米,改进后的重量也减轻了许多,发射速度可以达到一分钟350发,配有一个简易的支架,可以架在地上平射,也可以由士兵双手拎起来站立着扫射,开火时只要将发条盒装上打开机关就可以了,发条没有到头还可以中途关上,以便随时停止射击,为了防止发条盒用完无法射击,还配有一个可拆装的摇把子,一旦发生发条都用完了仗还没打完的情况,找地方把摇把子一插还可以继续打。由于单人携带弹药数量有限,德国教官麦肯森提议以5人为一个战斗小组,帮助机枪手携带一部分弹药,这个战斗小组包括一名机枪手,一名狙击手和三名带枪的投弹手,配备的主要武器有便携式加特林机枪一具,四枝十三连发弹仓式步枪(除机枪手外人手一枝),五把左轮手枪(人手一把),“可乐”式手榴弹若干,还有匕首和飞刀等“冷兵器”,孙纲看了看这个作战小组的实弹操练,心下暗自吃惊,从来没有带过兵的他所谓的战争经验大多是从书本和电影里及网上看来的,当这些凶悍如走兽的士兵们在他面前上演着真实的一幕时,他还是被深深的震撼了。

马玥则是用很欣慰的眼光不住地打量着他。

“你可得有思想准备,你的海军业务已经入门了,陆军的知识也该掌握掌握了,”爱妻带着调侃的味道对他说道,“没准哪天朝廷一声令下,你就得带着人往上冲了。”

“你拉倒吧,我这两下子还带兵上战场?”孙纲自嘲地笑道,“我大清‘雄兵百万,战将千员’,还能轮得到我?简直是个大笑话。”

“还‘雄兵百万’呢,我看过军情处对大清全国军力的分析,据说里面好多都是日本方面的资料呢,”马玥说道,“八旗,绿营已经基本成为摆设了,可以忽略不计,各地练军战时能够动员的约在三十万人左右,但全部分散在各地,一旦打起来根本拧不成一股绳,战斗力什么样我想你也猜得出来,再说了,中国历来重文轻武,有让文官带兵的传统,我先告诉你一声,别不往心里去。”

孙纲点了点头,她说的很有道理,李鸿章当年就是这么起家的,他现在,也在走着差不多的道路。

这些天,自从林泰曾率领北洋舰队出发后,他就一直在关注着朝鲜那边的消息,目前“龙扬”号战列舰还在紧张地建造着,陆军的训练也刚刚开始,如果此时和日本及俄国发生战争,对中国来说应该是相当不利的。

几天后,北洋舰队还没有回来,但没想到中堂大人居然上旅顺来了。

“你这里建得如此之美,不是把造船的钱都花在这上面了吧?”李鸿章看着典雅幽静的法式别墅建筑,揶揄了他一把,说道,

“中堂大人说笑了,”孙纲有些尴尬地说道,早知道他这么说就不把老头子安排到个法国人“居住区”了,“铁甲巨舰一日不成,晚辈食不甘味,睡不安枕。”

“你呀,还和汝昌一样,实心眼。”他很惬意地坐了下来,接过仆人递过来的咖啡,笑着说道,“老夫知道你的意思,不让法国人住得舒服,他们会安心给咱们造船么?”

“中堂大人如此说,晚辈就放心了,呵呵。”孙纲笑道,“中堂大人日理万机,怎么有空来旅顺了?是不是上边‘‘‘‘‘‘”

“京里太闷损了,正好皇上想知道新舰造得怎么样了,老夫就借机上你这里来透透气。”李鸿章喝了一口咖啡,悠闲地说道,

“为了保密起见,晚辈没有将详情奏于皇上知道,让皇上担心了,”孙纲有些无奈地说道,“还劳动中堂大人‘‘‘‘‘‘”

“皇上现在其实已经没心思知道新舰的工程了,朝里那班不识趣的老朽已经把太后和皇上聒噪急了,看他们怎么收场,嘿嘿,”老狐狸坏坏地一笑,“老夫可不去搅这浑水,所以上你这里来躲几天。”

孙纲明白了自己弄的那个关于孔夫子和基督耶稣的“政治风暴”目前还没完,他当然也不敢告诉李鸿章自己才是“幕后操纵的黑手”,所以很自然的就把话题给岔了开去。

“现新舰正在施工,晚辈安排我国船师工匠随同法人一起建造,以便学艺,等新舰功成,造船之艺亦成,”孙纲说着,将图纸递给了李鸿章。

“前后为32公分双管巨炮,火力较‘定’‘镇’更强,”李鸿章赞许地点了点头,说道,“此舰一成,我北洋水师便可雄视一切,与泰西诸国比肩而立了。”

“如果陆军能有起色,海军造巨舰两艘,我大清便可海陆并进,先灭倭,后逐俄,收复故土。”孙纲看着李鸿章说道,他这是第一次对老头子说出了自己未来的“宏伟”计划。

原以为老头子会吓一跳,可老头子只是欣慰地看了看他,点点头说道,“满朝文武,除刘省三(刘铭传)之外,有如此心志者,仅你一人,你能说出这番话来,不枉了老夫一番心血。”

“中堂大人不会怪晚辈出言孟浪吧?”孙纲还是小心地问了一句,

“少年壮志,岂可象我辈老迈之人,暮气沉沉?”李鸿章笑道,“趁着老夫还在台上,为你们这些年轻人多扫除些障碍,好让你们将来大施拳脚。”他看着孙纲说道,“北洋船政已经办得差不多了,有没有兴趣陪老夫去外洋走一遭?”

啥米?出国考察?公费是吧?

没想到穿越到了这里还有机会出国公费考察!真是意想不到!

“晚辈求之不得,那就谢过中堂大人了。”孙纲极力忍住不让自己笑出来,说道,

是啊,在他原来那个时代,公费出国“考察”(在一些人眼里,和公费旅游是一个概念)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些部门某些特殊人员的“福利待遇”了,当年他们总行行长就出去“考察”过,至于“考察”回来些什么,他这个最底层的小职员就不得而知了。

“老夫先通知你一声,也给你个‘请示’的机会。”李鸿章呵呵笑道,孙纲知道老狐狸这是暗笑自己“惧内”,不由得苦笑了一声,他们这个时代的人,现在可能还不了解,自己和爱妻那种互相尊重和彼此深深的依恋。

“朝鲜那边有一触即发之势,朝廷在这个时候让中堂大人出国远行,是不是有什么‘‘‘‘‘‘”孙纲象是想起了什么,不由得担心地问道,有了上次差点人头落地的教训,他已经体会到了朝中“政治斗争”的复杂和残酷,自己和老狐狸这时候离开,别再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

老狐狸点了点头,似乎很满意他的反应速度,“北洋海陆军为全国之冠,朝廷不放心也是应该的。”李鸿章说道,“前些日子天津地震,朝廷以汝昌未能预先防范,有亏职守,拟调任台湾巡抚,以荣禄接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过些天旨意就好下来了。”

“啊?!”孙纲大吃一惊,大叫道,“这怎么行?谁知道地震什么时候来?关丁公什么事?这都是些什么狗屁理由?”

“年轻人哪,别总沉不住气。”李鸿章的眼中闪过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说道,

孙纲有些泄气地看着老狐狸,自从丁汝昌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每每有所需要,丁汝昌总是象老父对待儿辈一样,无条件地予以支持,自己的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可如今换了荣禄,自己以后再想做什么,很可能就不能这么痛快了。

“荣禄好歹也算有恩于你,应该不会对你怎么样的。”李鸿章笑着安慰他道,似乎很满意他的反应。

孙纲叹息了一声,这个消息对他来说不亚于当头一记闷棍。

“老夫奏请刘省三任奉天巡抚,你不是担心旅顺和大连的陆路防务吗?有我淮军第一悍将给你守住家里,你就可以放心的和老夫走了吧?”李鸿章象是安慰他,笑着对他说道,“他很想见你的,等咱们回来,你们好好亲近亲近,有什么事还可以互相商量一下。”

刘铭传?刘铭传要来?

孙纲明白了老狐狸的意思,迎上了老狐狸的目光,一老一少两个人不由得会心地笑了起来。

(一百零一)一个大大的馊主意

对于这位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孙纲一直是十分敬佩的。

刘铭传,字省三,号大潜山人(让孙纲想起了自己在刀友论坛上的网名“核潜艇”),安徽肥西县农家出身,自幼生活窘迫,但为人刚毅勇敢,平日喜欢舞刀弄剑,练就一身好武艺,年轻时行侠仗义,闯荡江湖,为官府所通缉,后来接受招安,率团练加入李鸿章的淮军,称“铭字营”,在追随李鸿章,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和捻军起义的过程中,刘铭传因勇猛善战,战功卓著,很快由千总升为总兵,成为李鸿章麾下最重要的大将之一,后来升任直隶提督,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清廷任刘铭传为福建巡抚,赴台湾抗法,受命于危难之际,他潜赴台湾,精心准备,到达台湾仅15天后,法军即开始攻台,中法战争中最为艰苦的台湾保卫战打响,在这长达数月的战斗中,刘铭传率领台湾军民,在大陆人民的支援下,奋勇作战,给法军以重大杀伤,坚守住了祖国的宝岛台湾,为中法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1885年,台湾建省,刘铭传任台湾第一任巡抚,在他任职的六年中,对台湾的国防,行政,财政,生产,交通及教育事业,进行了广泛而大胆的改革,全面推进台湾的近代化进程,使台湾的面貌焕然一新。后人评价刘铭传说,“倡淮旅,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实创中国未有之奇”,可以说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孙纲一想到因为自己的关系,没有让宝岛台湾落在了日本人手中,这位传说中的英雄也没有因为听到台湾被日本占领的消息而“呕血而亡”,年仅59岁就含恨离开了人世,心中就激动不已。

如今,他要来帮自己了,这个消息,冲淡了丁汝昌即将离任带给他的阴郁。

“台湾为东南七省门户,邻近日本,各国无不垂涎,一有衅端,辄欲攘为根据,”李鸿章看着他说道,“上次日舰偷袭基隆,邵友濂畏匿不出,大失民望,这回有汝昌坐镇,老夫也能放心了。”

孙纲仔细地想了想,不由得佩服老狐狸的思虑周密,他说道,“既然如此,不如给台湾配上水师如何?战时可收相互支援之利。”

李鸿章笑着点了点头,说道,“你和铭传想到一起去了,铭传在台湾时就曾有此奏议,朝廷以‘款绌’为由不准,这回就应该没什么问题了,台湾民殷富实,买几条军舰的钱还不成问题,只不过,这船得你给他们造了。”

孙纲点点头,他这个提议其实也是为日后对日作战伏下一着暗棋,一旦再和日本打起来,驻台湾的水师可以直攻日本本土,做为牵制。

“朝鲜这边的局势怎么办?”孙纲又问道,

“无妨,俄人有挑唆朝日交战坐收渔利之意,老夫岂能让他们如愿?”李鸿章又喝了一口咖啡,说道,“老夫已经通知了袁世凯,让他劝告朝鲜国王,先缓和一下同日本人的矛盾,让他们和日本人签约,限定每年出口到日本的粮食和一些重要商品的数量和价格,双方互相赔偿下损失好了。现在打日本人还不是时候。”

孙纲点了点头,老狐狸处理这些问题还是满有办法的。

“知道朝廷为什么派老夫出国吗?”李鸿章看着他问道,

“晚辈不知,愿闻其详。”孙纲乖巧地说道,其实孙纲从后世的史书中了解过,李鸿章是奉了清廷上下“欲结强援制日”的“任务”找俄国人谈判的,可是现在因为他这只小小蝴蝶的关系,中国取得了甲午战争的胜利,中国还用去巴结沙俄这个所谓的“强援”牵制日本,让李鸿章弄了个《中俄密约》出来,导致了后来的日俄战争,以致于落得个“老来失计亲豺虎”的叹息吗?

“英日极有可能暗中结盟一事,对朝廷震动极大,老夫上次所订之《中法密约》,太后和皇上不欲群臣知晓,恐生事端,此番又有人上书皇上言前番我陆路大败,俄欲出兵助我,又曾有恩于朝鲜君臣,不如联俄制日,皇上大怒不允,至有‘驱虎逐狼’之语,”李鸿章说道,“但朝议纷纷,众口一词,皇上终不能狃于成见,太后意甚不明,依你看,此事可行否?”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光绪皇帝认识得是十分清楚的,他知道沙俄一直对中国东北,也就是大清的“龙兴之地”有着浓厚的兴趣,“联俄”的后果很可能是让沙俄最终占领东北地区,把东北变成“黄俄罗斯”,可甲午战争中大清陆军的表现已经证明了中国现在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保住东北,所以一些朝臣才有了这个“联俄”的提议,想以条约的手段约束沙俄蚕食东北的野心,但是,一纸条约,就能满足北极熊的侵略胃口吗?

朝臣们担心东北的局势是对的,但弄了这么个大大的馊主意出来,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的中国高级决策层对世界形势的无知。

“以目前之态势,我大清能战之军皆在北洋,海陆兵不满十万,船不过数条,一旦有事,守卫京师尚可,东北确实鞭长莫及,”孙纲说道,“当前之法,唯有拖延时间,以建强军为富国之本,对外,当免开战端为上。”

“拖延时间,建成一支强军,实为刻不容缓,老夫曾奏于皇上,尽撤八旗,绿营旧军,着各省从速编练新式陆军三十六镇(相当于师),皇上以阻力太大,恐非旦夕可成也,”李鸿章长叹一声,说道,“俄皇欲行加冠之礼,皇上拟派王之春往贺,俄人以‘人微言轻’不许,非令老夫前往不可,皇上已经允准,命老夫便宜行事,若俄人条件合理,可以缔约,务以制英日为首要,此行看似风光无比,其中凶险无人可料,不亚于两国交兵啊!”

孙纲不由得默然,老头子说的不是没有道理,光绪皇帝的忧虑也是对的,相比之下,对中国来说,沙俄和日本这两个敌人,日本的危险性也许更大一些,当然还有日本背后隐藏着的英国,老头子担心自己一个不慎,又着了俄国人的道儿,那就不是头上多几个“头衔”的事了,所以才会想到拉着自己去,帮着提个醒儿。

孙纲努力地回想着史书上写的关于《中俄密约》的内容,心里大概有了计较,对李鸿章说道,“中堂大人勿忧,晚辈在军情处呆得久了,对俄人的企图多少也知道一些,晚辈就陪中堂大人走一遭,绝计不让俄人得逞狡谋,负太后皇上圣意。”

“有你陪着老夫,老夫心里还能踏实些,”李鸿章的眼中闪过一丝温和的光芒,“老夫盼着能亲眼见到海陆强军功成,此生之愿足矣。”

孙纲看着一头花发的老人,不由得冲动地说道,“中堂万万不可如此说话,中堂荷国之重,无人可比,中国可以没有晚辈,但不可以没有中堂,他日晚辈得见中堂开中华不世之新基业,晚辈心愿亦足。”

李鸿章笑了笑,起身拍了拍他的手,说道,“好孩子,走吧,带老夫去看看新舰!”

李鸿章哪里想得到,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这句话,几年以后就成为了现实!

*****************

才发现,又过一百章了,这么快?不过,我还要努力的!支持啊!

(一百零二)国体之思

望着正在建造中的战列舰巨大的舰体,李鸿章瞪大了眼睛,久久回不过神来。

这位大清朝的中兴名臣,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