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实则全国扰乱之种子,无时间绝,稍有琰隙,即复承起,故数千之史传、实以脓血充塞,以肝脑涂附、此无可为讳者也。而满清既能兴关外。入主中华,以我国民自尊自大蔑视他族之心,自不能无所芥蒂,故自明亡之后,其遗民即有结为秘密党会、以图恢复者,二百余年不绝,蔓延于十八行省,所在皆是。前此虽屡有所煽动,面英主继路,无所的逞,郁积既久,必有所发。及道咸以后,官吏之庸劣不足惮。既已显著,而批政稠叠,国耻纷来,热诚者欲扫雾雾以立新袱,桀黠者欲乘利便以凯非分,此殆所谓势有必至,理有固然者耶。于是一世之雄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因之而起;于是一世之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因之而起。”

“海陆军事,是李鸿章生平全力所注也。盖彼以善战立功名。而其所以成功,实由与西军杂处,亲观其器械之利,取而用之,故事定之后,深有见夫中国兵力,平内乱有余,御外侮不足。故捷炮焉以此为重,其眼光不可谓不加寻常人一等,而其心力瘁于此者亦至矣。李鸿章固知今日为三千年来一大变局,固知扭于目前之不可以芶安,固尝有意于求后千百年安内制外之方。固知古方不以医新症,固知非变法维新,则战守皆不足恃,固知诊域不化,故习不除,则事无一可成,甚乃知日后乏才,且有甚于今日,以中国之大,而永无自强自立之时。其言沉痛,吾至今读之,则泪涔涔其承睫焉。夫以李鸿章之忠纯也若彼,其明察也若此殊不知今日世界之竞争,不在国家而在国民。殊不知泰西诸国所以能化吟域除故习布新宪致富强者,其机恒发自下而非发自上,而求其此机之何以能发,则必有一二先觉有大力者,从而导其辕而鼓其锋,风气既成,然后因而用之,未有不能济者也。李鸿章而不知此不忧此则亦已耳,亦既知之,亦既忧之,以彼之地位彼之声望,上之可以格君心以臂使百僚,下之可以造舆论以呼起全国,而惜乎李之不能也。

吾故曰:为时势所造之英雄。非造时势之英雄也

“事易地而殊,人易时而异。吾辈生于今日,而以此大业责合肥。吾知合肥必不任受。彼其所谓局外之誉议,不知局中之艰难,言下盖有余痛焉。援春秋责备贤者之义,李固咎无可辞,然试问今日四万万人中,有可以责合肥之资格者,几何人哉?要而论之,李鸿章不失为一有名之英雄,所最不幸者,以举国之大,而无所谓无名之英雄以立乎其后,故一跃而不能起也。吾于合肥之遇,有余悲焉耳。”

“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首要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至二十世纪世界史上一首要人物,亦无可疑也。”

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请多多参照历史书,

继续求收藏推荐订阅点击月票!(未完待续)

(八百四十五)历史名人的对比

为了能给世人个真实的李鸿启招旁征博引,将园,习十同诸多的中外历史名人进行了比较,其评述在后人看来虽不无偏颇之处,但认识无疑是相当深玄的。

“第一,李鸿章与霍光。史家评霍光曰不学无术,吾评李鸿章亦曰不学无术。则李鸿章与霍光果同流乎?曰:李鸿章无霍光之权位,无霍光之魄力。李鸿章谨守范围之人也,非能因于时势行吾心之所安,而有非常之举动者也。生不能大行其志者以此,安足语霍光?虽然,其于普通学问,或稍过之。”

“第二,李鸿章与诸葛亮。李鸿章忠臣也,儒臣也,兵家也,政治家也,外交家也。中国三代以后,具此五资格,而永为百世所钦者。莫如诸葛武侯。李鸿章所凭藉,过于诸葛,而所得不及之。其初起于上海也。仅以区区三城,而能奏大功于江南,创业之艰,亦略相类。后此用兵之成就,又远过之矣。然诸葛治崎岖之蜀,能使士不怀奸。民咸自厉,而李鸿章数十年重臣。不能辑和国民,使为已用。诸葛之卒,仅有成都桑八百株,而鸿章以豪富闻于天下,相去何如耶?至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犬马恋主之诚,亦或仿佛之。”

“第三,李鸿章与郭子仪。李鸿章中兴靖乱之功,颇类郭纷阳,其福命亦不相上下。然纷阳于定难以外,更无他事,鸿章则兵事生涯。不过其终身事业之一部分耳。使易地以处,纷阳未必有以过合肥也。”

“第四,李鸿章与王安石。王荆公以新法为世所诟病,李鸿章以洋务为世所诟病,荆公之新法与鸿章之洋务,虽皆非完善政策,然其识见规模决非诟之者之所能及也。号称贤士大夫者,莫肯相助,且群焉哄之,掣其肘而议其后,彼乃不得不用金壬之人以自佐,安石鸿章之所处同也。然安石得君既专,其布戈之兢兢于民事。局面宏远,有过于鸿章者。而鸿章华夏共和后自为执政,建树虽多,似不及安石影响之深远。”

“第五,李鸿章与秦栓。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栓者最多焉。法越中日两役间,此论极盛矣。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

“第六,李鸿章与曾国藩。李鸿章之于曾国藩,犹管仲之炮叔,韩信之萧何也。不宁惟是,其一生之学行见识事业,无一不由国藩提携之而玉成之。故鸿章实曾文正肘下之第一人物也。曾非李所及,世人既有定评。虽然,曾文正,儒者也,使以当外交之冲,其术智机警。或视李不如,未可知也。又文正深守知止知足之戒,常以急流勇退为心,而李则血气甚强,无论若何大难,皆挺然以一身当之,未曾有畏难退避之色,是亦其特长也。”

“第七,李鸿章与左宗棠。左李齐名于时,然左以发扬胜。李以忍耐胜。语其器量,则李殆非左所能及也。湘人之虚骄者,尝欲奉左为守旧党魁以与李抗,其实两人洋务之见识不相上下,左固非能守旧,李亦非能维新也。左文襄幸早逝十余年,故略保其时俗之名,而以此后之艰巨谤诟,尽附于合肥之一身。文襄福命亦云高矣。”

“第八,李鸿章与李秀成。二李皆近世之人豪也。秀成忠于本族。鸿章忠于国家,一封忠王,一为执政,皆可以当之而无愧焉。秀成之用兵之政治之外交,皆不让李鸿章,其一败一成,则天也。故吾求诸近世,欲以两人合传而毫方,遗憾者,其惟二李乎?然秀成不杀赵景贤。礼葬王有龄,鸿章乃给八王而骈戮之,此事盖犹有惭德矣。”

“第九,李鸿章与张之洞。十余年以来,与李齐名者,则张之洞也。虽然,张何足以望李之肩背?李鸿章实践之人也,张之洞浮华之人也。李鸿章最不好名,张之洞最好名,不好名故肯任劳怨,好名故常趋巧利。之洞于交涉事件,著著与鸿章为难,要其所画之策。无一非能言不能行。鸿章尝语人云:“不图香涛作官数十年,仍是书生之见。此一语可以尽其平生矣。至其虚骄狭隘,残忍苛察,较之李鸿章之有常识有大量,尤相去霄壤也。”

“第十,李鸿章与梅特涅。

奥国宰相梅特涅为十九世纪第一大奸雄也。凡当国四十年,专出其狡给之外交手段,外之以指挥全欧,内之以压制民党。十九世纪前半纪。欧洲大陆之**,实此人之罪居多。或谓李鸿章殆几似之,虽然。鸿章之心术,不如梅特涅之险,其有调亦不如梅特涅之雄。梅特涅知民权之利而压之,李鸿章不知民权小”力冒兰,梅特涅外交政策能操纵群雄,李鸿章外交政策呀“顿朝鲜,此其所以不伦也。”

“第十一,李鸿章与俾斯麦。或有称李鸿章为东方俾斯麦者,虽然。非谀词,则妄言耳。李鸿章何足以望俾斯麦。以兵事论,俾斯麦所胜者欧洲数强国也,李鸿章所胜者日本一小国也,以内政论,俾斯麦能合向来散漫之列国而为一大德意志联邦,李鸿章乃使庞然硕大之中国几降为二等国,以外交论,俾斯麦联奥意而使为我用,李鸿章欲联俄而险堕彼谋中。三者相较,其霄壤何如也。此非以成败论人也,李鸿章之学问智术胆力,无一能如俾斯麦者,其成就之不能如彼,实优胜劣败之公例然也。虽李之际遇,或不及俾。至其凭藉则有过之。人各有所难。非胜其难,则不足为英雄。李自诉其所处之难,而不知俾亦有俾之难,非李所能喻也。使二人易地以居,吾知其成败之数亦若是已耳。故持东李西俾之论者,是重诬二人也

“第十二,李鸿章与格兰斯顿。或又以“李、俾、格。并称三雄。此殆以其当国之久位望之尊言之耳,李与格固无一相类者。格之所长,专在内治,专在民政,而军事与外交,非其得意之业也。

格兰斯顿,有道之士也,民政国人物之圭真也,李鸿章者,功名之士也,东方之人物也,十八世纪以前之英雄也。二者相去盖远甚矣。”

“第十三,李鸿章与井伊直弼。日本德川大将军柄政时,有幕府重臣井伊直弼者,当内治外交之冲。深察时势,知闭关绝市之不可,因与欧美各国结盟,且级汲然欲师所长以自立。而当时民间,尊王攘夷之论方盛,井伊以强力镇压之,以效忠于幕府,于是举国怨毒,集彼一身。卒被壮士刺杀于樱田门外。而日本维新之运乃兴。井伊者,明治政府之大敌,亦明治政府之功臣也。其有可敬,其遇可怜,日人至今皆为讼冤。李鸿章之境遇,殆略似之,然困难又较井伊万万也。井伊横死,而鸿章哀荣,其福命则此优于彼焉。”

“第十四,李鸿章与伊藤博文。李鸿章与日相伊藤,中日甲午丁百战役之两雄也。虽然,伊非李之匹也。日人常评伊藤为际遇最好之人。其言盖当。彼当日本维新之初,本未尝有大功,其栉风沐雨之阅历。既输一筹,故伊藤之轻重于日本,不如鸿章之轻重于中国,使易地以处,吾恐其不相及也。虽然;伊有优于李者一事焉,则曾游学欧洲。知政治之本原是也。此伊所以能制定宪法为日本长治久安之计,李鸿章则惟弥缝补直,画虎效颦,而终无大成就也。但日本之学如伊藤者。其同辈中不下百数,中国之才如鸿章者,其同辈中不得一人,则又不能专为李咎者也。”

对于李鸿章的逝世,世界各国也纷纷做了报导,美国人这样说:“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做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英国人这样说:李鸿章知道西方的优势,认识到了工业文明的巨大力量,他想让中国效法西方变得强大起来,他有着卓越的眼光和敏锐的手腕,是中国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正是在他的手中,中国这头沉睡了几个世纪的狮子才有了苏醒过来的机会,他对中国的贡献,在他之前的人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

日本人这样说:李鸿章可谓华人之代表人物也。彼纯然如凉血类动物,华人之性也;彼之事大主义,华人之性也;其容忍力之强。华人之性也;其硬脑硬面皮。华人之性也;其词令巧妙,华人之性也;其狡检有城府,华人之性也;其自信自大,华人之性也;彼无管仲经世之识量,无孔明治国之诚实,虽然,彼非如王安石之学究。彼其以逸待劳,机智纵横,虚心平气,百般之艰然纠纷,能从容以排解之。吾国舍胜海舟外,殆末见有其比也

这就是李鸿章,一个可能根本不在乎后人对他的评价,也不需要评价的李鸿章。

祝大家新春快乐!万事如意!

由于今年是本命年,晚上没法出来,就不上来了,章节为自动设定好的,不会影响大家阅读,请大家继续支持我吧!继续求收藏推荐订阅点小击月票,



(八百四十六)寻找盟友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死难六二百年来伤国少,,甲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扰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孙纲轻轻吟诵着李鸿章临去前留下的这首诗。不由得感慨万端。

他的眼前,似乎又浮现出了这位一生忍辱负重的老人临去前的那份字字血泪的遗言来。

“鸿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辄必多一次吃亏。 己亥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巨,触目惊心。而后俄又大犯于我,欲亡我华夏,鸿不得不举全国之力以应对,虽战而胜之,而国力已大亏。今和议既成,大局已定,望君当国后仍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我华夏辄可渐有转圈复兴之机。切不可穷兵默武,一味以兵事为能,重蹈日本覆辙。譬若诸多病患之人,善自医治调养,犹恐或伤元气,若再好勇斗狠,则必有性命之忧也。鸿自安庆起兵靖乱以来,受知于前朝最早,蒙恩极深,及至共和,每念及时局艰危,不敢自称衰病。惟翼稍延余息,重睹我华夏中兴,叠志以终,殁身难瞑。”鸿窃念多难兴邦,望君勉励奋扬,力图自强。华夏复兴之日。君当祭告于鸿,则鸿可含笑于九泉矣。

老人在自己的身上,可以说寄托了全部的希望。

中国几百年的落后与积弱造就了步入近代的屈辱,而在那个屈辱的时代里担当李鸿章这样的角色,其心境之悲凉、感触之无奈,可以说在诗句中尽显无遗。因为别人可以躲。他不能躲;别人可以事后诸葛亮。指点是非,可他不能不挺身而出去承担责任”是为了国家还是为了个人名利,应当说二者都有。但无论怎么样,这些都始终未能超过他的强国之梦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诚然,出于个人眼界、学识和思维上的局限,出于对强国的基础 权力的看重,李鸿章也犯过不少的错误,甚至有些属于战略上的致命错误,但这些都丝毫不能掩盖他“强国”的最终目的!

“海外尘氛扰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这结尾一句,无疑是李鸿章对自己的最后嘱托、提醒和希翼了。放眼整个中国,能被他如此寄予厚望的人,也只有自己了。

李鸿章的心愿是强国,自己只有完成了这个心愿,才算对得起老人多年来给予自己的无私帮助。

据说华夏共和国农业部长孙文在去外省视察途中听到李鸿章故去的消息之后,曾叹息着说道:“一个时代因为李执政的故去而结束了,那么新的时代又会如何呢?”在他看来,一个人代表一斤,时代,李鸿章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可惜的是。孙文无法想象到,在另外一个历史时空的后世,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不知有多少人根本不顾历史现实,而是只用“事后诸葛亮”的眼光看历史事件的结果,然后用“慷慨激昂”的论调得出一个又一个让先人听了只能感到无语的所谓“春秋大义”的“定论”!

想到这里,孙纲的心没来由的感觉到一丝懊恼。

想要让未来的中国人改变这种“偏执。”自己其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鸿章以前清中兴名臣。自安庆起兵靖乱,历经甲午丁百诸役,又削平己真大难,以铁血驱逐俄人,复我故疆,其一生与兵事相终始。勋业无数。 ,自清末至共和。鸿章独主国事十数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鸿章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

,鸿章未及去时,以年事日高。将国事尽付参政孙纲,勉其努力为国。今鸿章即去,留遗诗及泣血临终之言,以参政孙纲继执政之职。,”今布告中外天下,特此宣示

在李鸿章去世后不久,华夏共和国政府即用公告的方式向全国和外国使馆发布由政务院参政孙纲接任华夏共和国政务院执政一职。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公告是用“文言文。和“白话文。两种方式一起发布的。

“老狮子去世了,上来了一头更年轻也更聪明的狮子当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笑着对德国首相德皮洛夫说道,“对英国人、法国人和俄国人来说,这可不是一斤小好消息,但我却非常乐意看到这一幕

德皮洛夫首相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威廉皇帝说的是什么意思。

威廉皇帝急于打破英法俄三国的战略包再,又动了和中国结盟的念头。

, 甩赋习人被中国人打得惨败兰后不久。威廉!世乘座游艇尖盾,例行的旅游,在到达芬兰湾后他向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发去了邀请电报。沙皇应邀也乘座游艇前来,在芬兰湾北岸维堡的比尤克海峡同威廉二世会面,两个皇帝的会谈内容后来都被随员们生动的记录了下来。

在“双皇峰会”中,两个皇帝谈到了挪威要求瑞典独立的北欧危机。谈到了英国试图占领牛个挪威。还谈到了摩洛哥问题,威廉二世皇帝提醒尼古拉沙皇注意,“尽管英国在背后安使,但是法国还是拒绝因摩洛哥问题和我们决裂。

。尼古拉沙皇回答说:“对。这我明白,爱德华是最大的挑拨者、这个世界上最危险和最阴险的阴谋家。”威廉对此表示赞同,还提到(其实等于是在暗示)他的爱德华舅舅“喜爱在任何国家的身上打主意,并同他们签订个什么小条约。”而尼古拉则愤怒地用拳头捶着桌子,大声喊道:“无论如何,我只能说,他这一辈子也休想在我身上达到反对德国和反对你的目的!我可以用人格担保!”(不会吧?真的假的?),在这种友好的、狂热的反英气氛下,两个皇帝在游艇的卧舱里签订了一份针对英国的“防御同盟条约威廉二世曾经对此得意洋洋,“这个早晨成了欧洲历史的转折点。我亲爱的祖国的局势得到了极大的缓和,她终于能够从高卢人和俄国人的可怕夹攻当中解脱出来了。”

但和威廉二世的兴高采烈不同,德皮洛夫要清醒和现实得多,他对俄国这个假定的已经被中国人打成了“半残”状态的盟友并不抱有什么太多的幻想,他仔细地研究了这斤。“比尤克条约”的条款之后,向威廉皇帝指出了这个条约当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德皮洛夫告诉威廉二世,“比尤克条约”只有在德俄两国“在欧州受到某一国家”进攻的情况下才能够生效。换句话说,如果英国和德国发生战争,俄国无须进攻印度;而如果英国和俄国因为印度或波斯问题而发生战争的话,德国则必须进攻英国。对于一向不肯吃亏的威廉皇帝来说,再没有比这个条约更为失算的事了。威廉二世异了自己的首相一番解说之后有些傻了眼,但却想不出来该怎么补救。

威廉二世提出来“比尤克条约”的本意是想破坏法俄同盟,象“在欧洲”的字样还是威廉二世自己用笔加上去的,他在条约的第四条甚至还邀请法国加入德俄同盟,试图将矛头由反法转为反英,威廉皇帝在“外交艺术”方面的自作聪明和网慎自用实在可以与那位沙皇陛下在“战争艺术”上的拙劣表现相媲美。

事已至此,德皮洛夫也顾不上去埋怨自己的皇帝,他决定推翻掉这个盟约。他一开始准备把“在欧洲”的字样解释为自己皇上的“笔误。”以拒绝副署的方式不让其生效。如果德皮洛夫真的不顾出丑想把自己的皇帝连同条约以及德国的外交声誉一起丢掉的话,这应该是一个“天才”的计划,但是最终德皮洛夫还是采取了更为温和以及谨慎的措施,在他入宫同威廉二世密谈了几次后,“比尤克条约”被密封了起来。也没有被副署,意识到了自己的愚蠢的威廉皇帝自己抛弃了这笔买卖。

但“比尤克条约”的未能生效却让英国趁权钻了空子,随后的“英法日俄四国协约”让俄国加入了“协约国”集团,英国完成了从战略上对德国的包围,而德国除了一个不怎么强大的盟友奥匈帝国以外,等于是处在了孤立的状态,为了打破英国人的包围,威廉二世急于寻找新的盟友,而刚刚击败了俄国的中国,自然是最佳的选择。

中国目前在亚州的情况和德国差不多,同样也处于英(印度)、法(越南)、俄、日四国的包围之中,对于中国来说,想要打破这个包围圈。同样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盟友。

除了中国,由于地理个置的重要,威廉皇帝还把目光盯在了奥斯曼帝国上。

新春到!给大家拜年!祝大家虎年交好运!发大财!万事如意!合家幸福!

本书春节期间照常更新,决不断更!并且处于分页出版推荐期!请大家在多收红包之后,多赏点收藏推荐订阅点击具票吧 (未完待续)

(八百四十七)舰队换权益

,中国人刚测经历了场大朵模战争,这条巨龙需要时心,自己的力气”德皮洛夫说道,“所以那位新上台的孙纲先生不敢明目张胆的答应我们的要求,但我想他是愿意同我们进行合作的,因为英国人的行动已经刺激到了中国人

就在不久前,德皮洛夫已经通过情报部门得到了消息,英国皇家海军在第一海务大臣费希尔的主持下。正在进行优化重组,而英国人的好多淘汰下来的舰艇据说将要折价出售给日本人,这说明英国已经开始以实际行动支持日本重建海军了。而一直对日本人的活动保持着高度警惧的中国人是不会让日本人重新成为自己身边的毒刺的。

“英国人想把手里没用的旧货都塞给日本人”。威廉二世当然也知道这个消息,他的脸上现出一丝轻蔑的表情,“我真不知道日本人把这些旧军舰弄来能干什么。”

据说英国人年下水的老式战列舰“君王”号也加进了对日外销的军舰清单里面,也不知道费希尔和英国官员们都是怎么想的。

差不多谁都明白,这样的船在面对中国海军的新式战列舰的时候,除了当靶子以外不会有任何作用。

德皮洛夫知道皇帝在说什么。也不由得笑了笑。

“听说中国人卖给奥斯曼人的舰艇都是现役的军舰,要比英国人硬塞给日本人的好得多德皮洛夫说道”“这其实也幕明了中国人有向我们靠近的意思。”

随着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欧渊的蓬勃崛起,日耳曼人的触角也开始向中东地区伸展,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德意志帝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奥斯曼人的海军自然也开始逐步受到德国人的影响,他们向德国的什切青造船厂和日尔曼尼亚造船厂定购了一些鱼雷艇和补给舰,并且开始越来越多的参考德国的同行们整刮意见。为了打破英国对德国伸展拳脚的遏制,威廉二世迫切需要在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中插入自己的据点,奥斯曼帝国由于其关键的地理位置被德国看中。为拉拢于打手;呕年上台后力图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国家的青年土耳其党,威廉二世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德国曾经想向奥斯曼土耳其出售他们目前已经不再需要,但对奥斯曼帝国来说却可解“近渴”的前无畏舰“勃兰登堡”级战列舰中的两艘,但因为土耳其人付不起钱而一直拖延了下来。

当威廉二世从海军大臣提尔皮茨那里知道了中国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出售的军舰清单后,他很是怀疑土耳其人是否能够拿得出钱来买下这么多的战舰。

中国向土耳其人出售的军舰包括了几乎全部从俄国人那里俘虏的战利舰,象战列舰“纳瓦林”号,巡洋舰“秋安娜”号、“帕拉塔。号、“博亚林”号、“骑士”号、“大力士”号、“海平”号(即“留里克”号),还有水上飞机母舰“飞捷”号和鱼雷艇母舰“运雷”号,以及瞅俄国驱逐舰。

对土耳其人来说,这等于是从中国人手中完整的接收了一支海军舰队。

这些军舰虽然也都属于旧式战舰的范畴,但中国人显然是考虑了奥斯曼人的实际需要之后才开出了这样的清单的。

桑“纳瓦林”号战列舰其实是很适合奥斯曼人防守黑海地区的,而“海平”号及“秋安娜”号、“帕拉塔”号这样的大型巡洋舰则可用来进行破交作战,奥斯曼帝国海军如果得到了这些战舰的话,将绝对是俄国人的恶梦。

但威廉二世现在还不清楚,土耳其人怎么得到这些战舰。

德国人当然作梦也想不到,中国人用这些战舰从土耳其人那里换回来的居然是“权益”。

“我们已经同奥斯曼人达成了正式协议在一间密室里,孙纲将条约文本复件和销售的军舰清单给尤吉菲尔过目,“这些战舰将是你的族人重返你们的圣地的通行证。”他看着红发美女说道,“我答应你的事,今天应该算做到了一小部分。”

尤吉菲尔压抑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她仔细地看着条约文本上的每一个字,尽管她表面上显得十分冷静。但孙纲能感觉到,她的内心十分激动。

她为之不懈奋斗的梦想,终于有实现的可能了。

在孙纲的努力下。华夏共和国政府同奥斯曼帝国政府达成了一项秘密协定,这个协定的主要内容是中国折价销售(除了收回维修费和一些其它相关费用以外,基本上等于是白送)给奥斯曼帝国包括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及特种舰艇在内的一支舰队,并帮助奥斯曼帝国练海军人员,换取具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和外国公民进入中东地区“居住、工作和从事贸易”的权利

由于打手;呕年7月青年土耳其党发动政变上台后,奥斯曼帝国国内一直动荡不安,周围的国家全都对这位“欧洲病床上的病人”虎视眈眈,奥斯曼人的“水上兵营”现在根本无力应付,因此内外交因的奥斯曼人现在迫切需要军舰来保卫领土上众多的岛屿和漫长的海岸线,但于于财政上的困难,使奥斯曼人无力购买新的军舰,中国人现在一下子送上门来这么多的“现役舰艇”怎么能不叫奥斯曼人欣喜若狂呢?

对奥斯曼人来说,只要是不付现钱,这些个所谓的“权益”都是无所谓的东西。

由于这是斤,“一拍即合”的事。双方很快就细节方面达成了协议,土耳其人当然不知道,中国这一次之所以如此的“慷慨”(反正也是慷俄国人之慨),是为了另外一个给过自己很大帮助的民族的利益。

“那就是说,我的族人得先到中国来,取得中国国籍之后,才可以前往那里。”尤吉菲尔点了点头,蓝莹莹的大眼睛此时显得分外明亮。

“对,就在不久前,我已经下令颁布了我国的新国籍法,让这个条约在国籍法颁布实施后签订,就是为了给你的人民重返故土提供方便。”孙纲说道,“他们可以借着这个机会重返故土,当他们的人数在当地占得足够多的时候,就可以考虑成立一个国家了。”

尤吉菲尔平静地收好了条约复本和清单,定定地看着孙纲,孙纲象是又想起来了什么,对她说道。“不过,那里毕竟被异族占据了好多年。我建议,在你们的人数还没有完全占有优势的情况下,最好不要急于建国,反正你们现在已经可以名正言顺的回到故土,等到最为有利的时机出现再建国也不迟。”

孙纲毕竟是“过来人”在他原来的时代,已经见识过了六次中东战争的战火和硝烟,对于自己眼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