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神(问鼎)-第5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章国伟再托大,脸皮再厚,也觉得脸上有点挂不住了,讪讪的,想说什么,又觉得不解释最好,一解释就成为了不打自招。有求爱的,还真有没有找骂的,算了,谁让他气不顺一时又抢了话?
也是以前抢习惯了,再加上夏想又兼任了人大主任,让他心里憋气,一时情急就脱口而出了,以后还真得注意一点了,和夏想打交道不比前两任,夏想手腕圆润,软得又硬得,还真让人不好对付。
还好,范进及时发话,算是出面替他解了围:“夏书记说得对,我们身为党员干部,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在食堂排队还要讲究一个秩序,何况是常委会?”停顿之时,他也是目光轻轻落在了章国伟身上,然后迅速移开,又说,“下面请夏书记继续指示。”
“就回到今天的议题上,说说人选提名。”夏想知道范进中间插话的意思是在暗示,不能逼迫章国伟过急,容易让章国伟一系形成同仇敌忾的心理,反而不利于今天的议题的讨论,他也就顺正了思路,“请同志们发表一下看法,有一说一,畅所欲言。”
范进又顺势接过了话:“我比较看好萧逸凌同志,在部委工作,登高望远,有大局观,而且因为有部委的经历,和部委的关系密切,也有利于北路区吸引京城的投资,争取到更多的优惠政策。”
也必须承认,范进的发话也切中了要害,一下让萧逸凌没有地方从政经验的缺点转化为优点,还转化得不着痕迹,就连夏想也暗暗点头,不得不说,范进还是很有水平的一个人。
夏想现在越来越看好范进了,感觉范进虽然不像别人一样明确说出靠拢的话,但实际上在大事上,正在越来越向他倾斜。
轮到常公治发言了。
夏想、章国伟和范进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落在了常公治的身上。
常公治的态度,至关重要。
常公治最惯常的动作就是一只手抚摸肚子,一手转动茶杯,今天却两手放在桌子上,老实得像个小学生,目光有点散漫,在夏想等人的目光的注视下,似乎很为难,很难开口。
他先是抬头看了夏想一眼,目光之中却看不出来有什么内容,然后又低下了头,似乎犹豫了片刻,一只手又落到了肚子上,另一只手却没有转动茶杯,而是摸了摸头,似乎是自嘲地一笑:“其实吧,在人事问题上,我一般轻易不发表看法,怕的就是支持了好同志,但没有支持的,又是更好的同志。正好今天是12个人,我就不作数了,弃权,然后就是11名同志了,可以少数服从多数了。”
说了一大堆废话,等于是左右不帮,直接弃权。常公治也是老油条,别看有时和夏想的关系挺近,但实际上,他的态度最难捉摸。
夏想也看了出来,肯定是章国伟在背后做了不少工作。
常公治能做到左右不帮,夏想也就满意了,不指望常公治全面倒向他。官场上有些人永远不可能全面倒向一人,只能是在大多数情况下能和你保持一致就不错了。
千人千面,不能苛求别人必须如何如何。
常公治一说完,夏想倒是一脸坦然,章国伟的脸色却微微一变,目光之中流露出一丝不满和无奈。
夏想的光环果然耀眼,费了不少力气,和常公治一谈再谈,常公治答应得虽然不是很坚决,但也差不多算是同意了,而且郭电工也按照规矩送了20万给他,他也收钱了,没想到,事到临头,还是弃权了。
章国伟有点牙根发痒,恨不得当面质问常公治为什么收礼不办事,难道是嫌钱少了?当然他也清楚,常公治也懂行情,没有赞成也没有反对,弃权相当于两不相帮。
事情办不成,礼金可退。常公治肯定会退钱,但看样子,他在常委会上可以做到两不相帮,郭电工好意思全部收回20万?至少也要留下10万当酬劳。
真是一头老狐狸,谁也不得罪就白得10万块。
不过章国伟也只能认了,要不常公治投下反对票,不也是拿他没办法?妈的,黑就黑吧。
常务副市长周鸣宏还没说话,就先咳嗽了几声,他不是装咳嗽,是真咳嗽,因为最近病了。
周鸣宏在年前年后的一段时间内,低调了许多。不低调不行,周鸣雅闹了一场,结果弄得一身脏,什么都没有捞上,反而被人传来传去,说是周鸣雅想卖身没卖成……说什么的都有,将周鸣雅贬得一无是处。
就连孟天元出来后,也是到处放话,说他根本就看不上周鸣雅,是周鸣雅故意倒贴给他,他不告她强奸就不错了,还说法律应该完善,男人也有可能被女人强奸……如是等等,周鸣宏差点气炸了肺。
听说如果不是夏想发话让孟天元不要再胡闹了,孟天元还会没完没了下去,周鸣宏就对夏想说不上是感激还是无奈。夏想此人,如果你有事情落到他的手上,他可能要把你置于死地。但反过来,如果你有难处,他也许也会放你一马。
也是复杂得难以捉摸。
但今天的提议,他必须也只能支持章国伟,因为章国伟事先和他通了气,也敲死了,必须在常委会保持一致,将夏想打败,否则夏想上升的势头将无法遏制。
周鸣宏一副病恹恹的模样,无精打采,他低着头,谁也不看,也没脸看,周鸣雅的事情弄得他灰头土脸,实在是抬不起头来,总觉得所有人都在嘲笑他有一个出来卖的妹妹一样,因为他也听到了一些说法,说是做小姐是零售,他妹妹是批发。
可惜他是常务副市长,否则真想和别人对骂:“你妹才批发”
“我比较倾向于郭电工同志接任区长,毕竟他是常务副区长,各方面的延续性强。”只说了一句话,周鸣宏就闭嘴了,自始至终连头都没抬,好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
以前意气风发的周大市长现今成了这副模样,在座的众人也不知都做何感想。
周鸣宏话一说完,任海风也发言说道:“我也支持郭电工同志的提名。”
接下来该梁秋睿表态了,梁秋睿倒是说话了,但却不是表态,而是岔开了话题:“各位领导,同志们,请允许我转移一下话题,因为我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有点想法要和大家交流一下。”
章国伟心中一紧,忙说:“秋睿同志,常委会正在讨论人事问题,请不要说无关的话题,耽误大家的时间。”
夏想立刻接过了话头:“听秋睿说些什么……国伟同志,秋睿同志有党性,也有纪律性,他会没有原则地浪费时间?我看不会。”
章国伟没想到夏想对梁秋睿如此维护,没话说了,只好举了举两手,意思是他没话可说了。
梁秋睿还不忘冲章国伟点头示意,继续说道:“据我所知,郭电工同志也是一位勤恳工作的好同志,一直奋战在第一线,即使是在沈关西同志意外病故的一段时间里,他也是忍住悲伤,暂时主持了区政府的全面工作,应该说,郭电工同志的工作态度和能力,值得肯定。”
明是褒扬郭电工,其实都听了出来,是将郭电工和沈关西相提并论。
章国伟直皱眉,和他所预料的一样,梁秋睿果真不怀好心,有心将郭电工往不好的方向引导。诚然,郭电工是和沈关西关系密切,工作上也配合默契,但一码是一码。
章国伟就又想出声反对,不过张了张嘴,见夏想不动声色,他又将话咽了回去。
“我的个人看法是,郭电工同志不适合在北路区担任区长。”梁秋睿绕了一个圈子,最后落到了主题了,“因为沈关西同志的事情刚刚过来,刚刚掩埋,埋得还不太深,现阶段冷处理最好。如果再因为北路区长的任命,又被人翻出来,旧事重提,对省委班子的调整带来负面影响,同志们,我们谁担得起这个责任?”
章国伟怒了,梁秋睿太会扯淡了,从郭电工引申到沈关西的死因,再由沈关西之死说到会影响省委班子的调整,太胡扯了,他再看夏想一脸笃定的表情,恍然大悟,原来早在沈关西死因的问题上常委会讨论之时,就已经挖好了坑。
第1187章 一招制敌,不留余地
章国伟忍不住了,一拍桌子:“秋睿同志,郭电工是郭电工,沈关西是沈关西,两码事,两个人,怎么能混为一谈?再说现在讨论的是郭电工同志的任命,不是沈关西的死因。”
“国伟同志说得对呀,秋睿,你偏题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夏想突然开口说了一句,竟然是向着章国伟说话。
众人的目光就一下都落在了夏想身上。
夏想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微微点头:“沈关西同志的死,市委已经盖棺定论了,也是常委会共同讨论的结果。上报到了省委,省委也认可了,事情也就算过去了。郭电工同志虽然和沈关西同志关系密切,但未必提拔了郭电工同志,就会让人重新提起沈关西同志的死因,虽然关于沈关西同志的死因,网民和媒体都各有说法,他们说他们的,我们不理会就是了。”
“当然,在省委班子面临着调整之时,万一,我是说万一因为郭电工又让人翻出了沈关西,或者再被网民人肉了郭电工同志,事情刚刚平息了一点,再闹腾起来的话,对省委班子调整带来了负面影响,倒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严重问题……”
黄得益一开始还有点惊讶夏书记怎么向着郭电工说话了,等听到最后,嘴巴张大了,也不知是惊讶还是在笑,高,太高了,苦口婆心为你好,其实是在你前面放一把带蜜的刀,看着很甜很诱人,你要敢尝,就要有随时被割破舌头的勇气。
夏想的话一说完,会场鸦雀无声。
章国伟已经无话可说了,夏想说得合情合理,表面上是出于维护大局,实际上是在暗示在座的常委,小心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生气归生气,但又不得不承认夏想的出发点很刁钻,郭电工确实和沈关西关系密切,而且他的常务副区长的身份,很容易让人再次想起沈关西。本来沈关西的死因就是在他的坚持之下,才定性为意外死因,将真相压了下来。
如果事情重新闹腾出来,夏想不怕,有一大票常委为他作证,再说沈关西又不是夏想的关系,都心里有数,闹大了,事情还得落到他的身上,还是他的不是。
章国伟眼睛有点模糊,他有一个毛病,急过头了就眼睛看不清东西。他在心中感叹,夏想比他想象中更要厉害几分,先挖坑后埋坑,而且还不慌不忙,十分镇静,关键还有,以光明正大的理由,将事情反向推翻。
……接下来应该是黄得益发言了,黄得益对夏想的意图领会得清清楚楚了,就说:“夏书记说得对,傅部长的常委任命迟迟没有下来,就是省委对秦唐有点看法了,秦唐不能再给省委添乱了,所以我支持萧逸凌同志。”
章国伟又火了,支持萧逸凌就支持好了,怎么傅晓斌没有担任常委也被拿来说事,都哪儿跟哪儿?简直就是瞎胡闹。
南欣雨也说:“夏书记提到的问题确实很严峻,北路区现在需要一个低调务实的区长,需要和沈关西扯开关系,不能让媒体再有一丁点联想,所以,萧逸凌同志是最佳人选。”
越说理由越光明正大了,章国伟狠狠地盯了南欣雨一眼,现在的南欣雨不得了了,容光焕发,和以前判若两人,他就不免恶意地猜想,别是她和夏想有那么一腿吧?
统战部长汪海潮拿出一支烟,看了看周围,没人抽,只好放了回去。夏想抽烟少,以前开会的时候,会场烟雾缭绕,但夏想上任之后,他不抽烟,别人也不好意思抽,因此会场清新了许多。
放下了烟,汪海潮就发了言:“本想我也认为由沈关西同志担任区长比较合适,不过听夏书记一分析,也确实是这么个理儿。我支持萧逸凌。”
第一个缺口打开了,输了章国伟的眼睛眯了起来。
到目前为目,夏想一票,范进一票,梁秋睿一票、黄得益一票,南欣雨一票,原本属于他的一票的汪海潮,临阵反戈,成功被夏想策反,等于夏想已经拿到6票。
常公治已经弃权,11人,6票,夏想已经稳操胜券了。
一种前所未有的挫败感涌上心头,章国伟只觉无比沮丧、郁闷和难堪,怎么可能败得这么快?怎么可能。
但事实就是事实,他不解不甘又不满又能如何?夏想的聪明之处在于抓住了所有人不愿承担责任的心理,利用他原先想利用沈关西事件绑架常委会的手法,反其道而行之,成功地在每个常委的头上都加了一把锁。
失算,真是天大的失算。
更让章国伟没有想到的是,信誓旦旦答应他一定会支持郭电工的北路区委书记许海涛和军分区司令员冷冯,都在最后时刻反水,全部投了萧逸凌的支持票,不但让夏想获胜,还是大获全胜。
一招制敌。
章国伟原以为前期他做了大量的工作,说服了最关键的人物常公治,又和范进打了招呼,还和汪海潮、许海涛坐了坐,甚至还亲自和不太好说话的冷冯说了不少好话,自以为做到了万无一失,没想到精心做好的前期工作,竟然被夏想一招破解,而且还不留余地。
章国伟颓然坐在椅子上,心中说不上来是什么滋味,他在秦唐前前后后纵横了十几年,树大根深,枝繁叶茂,势力盘根错节,一直稳若磐石,不管是老道的方进江,还是圆滑的艾成文,谁也没能有奈何得了他几分,甚至在方进江整整一任之上,都一直没有占据一次上风。
夏想来到秦唐,满打满算不过三四个月,在几次交锋之中,他先被夏想耍过一次,又硬碰硬失利过一次,现今夏想不但兼任了人大主任,还借题发挥,将北路区长的位置再拿到手下——他接连遭遇重大失利,怎么得了?
本想借此机会降低夏想的权力光环,没想到,又被夏想成功再下一局,此次失利,意义重大,对他在遭受刘杰晖被拿下人大主任的劣势之后,又迎来当头一棒。
夏想火借风势,借兼任人大主任的东风,再次在常委会上凭借权力光环完成了一次逆转,大有火烧连营之势。
相信夏想如果再在人事问题之上,再胜一局,他在秦唐第一人的地位将会奠定,并且有可能成功将扭转局面,逐步掌控秦唐的大局。
章国伟很清楚的一点是,别看他的势力在秦唐根深蒂固,但只要夏想的威望树立之后,只要夏想完成了布局,彻底掌控了常委会,下面区县、各局主要领导,除非是他的亲信,一般人都会看夏想的眼色行事。
毕竟任命大权掌控在常委会和书记手中。
章国伟审时度势,愿赌服输,夏想现在势头正盛,先避其锋芒,然后再从侧面突围,反正他还有足够的后手。既然正面暂时无法削弱夏想的影响力,就从侧面入手,总能找到夏想的软肋和弱点。
章国伟暗中深吸几口气,主动说道:“既然同志们都支持萧逸凌,我也服从大局,听取同志们的意见。要讲民主,顾大局……”
如果章国伟气急败坏,反倒让夏想看轻了他,现在他很快恢复了正常,认清了局势,收放自如,反而更让夏想暗暗称赞章国伟也是厉害,能做到能屈能伸,才能在官场中屹立不断。也怪不得章国伟能在秦唐经营十几年,确实有过人之处。
常委会一致通过决议,任命萧逸凌为北路区委委员、常委、副书记,并建议区人大提名为区长人选。
尘埃落定,夏想再胜。
此次常委会是夏想兼任人大主任之后的第一次重要人事会议,会议的成功,标志着夏想在秦唐逐步掌控了局面。后世有研究夏想升迁史的专家学者,将此次会议定为夏想在秦唐三步走的第一步。
会议结束之后,夏书记初掌大局,章市长无奈退让的传闻,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传遍了秦唐大小党政机关,凡是正科、副处以及正处以上级别的党员干部,都密切关注着市委的一举一动,因为他们都是有望升迁的中层力量。
谁上风谁下风,至关重要,站错队站对队,有可能就是一辈子的事情,谁敢掉以轻心?
此次夏想再下一城,就有人形象地形容为天下初定,夏书记初登大宝,初发号令,章市长俯首称臣,莫不敢从。
当然,戏言都是从被章市长打压过甚的人的口中传出,章市长的亲信和嫡系,虽然有人稍微动摇了信心,但大部分人还是相信章市长依然牢牢地掌控着秦唐的局势。
因为自始至终,夏书记和章市长之间,并没有过一次激烈而猛烈的碰撞,同时他们也有理由相信,章市长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还有许多招数没有施展,谁胜谁负,还远远不到见到真章的时候。
同时他们更相信,章市长如果暗中下手的话,夏书记恐怕抵挡不住,因为秦唐的大街小巷,几乎都有章市长的跟班。
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小道消息不知从哪里流传开来,顿时让秦唐的局势再次扑朔迷离起来,并且加剧了章国伟在背后的出手,引发了第二波撞击——夏书记可能要高配省委常委。
第1188章 迷雾重重,乍暖还冷
消息是谁传出,又从哪里最先透露,谁也不清楚,但所有人都清楚的是,无风不起浪。
夏想听到消息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事情就要明朗化了,风声传出,就证明快到揭开谜底的时候了。
一个省委常委的任命,不是一件小事,全国实权的副省级干部才有多少?一步迈入省委常委的门槛,况且又是全国最年轻的副省级,在政治局过关时难度肯定要大上不少。
夏想完全理解一波三折的坎坷,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且燕省又是一个关键的省份,拱卫京津,地理位置重要,所以燕省的一干常委等于都在中央的眼皮底下,再有他身后的势力十分复杂,引发总理和委员长的担忧也在情理之中,就连总书记是否最终会支持他,他也心里没底。
他级别不够,层次不到,不可能站在中央领导的高度看待问题。
先前一直处于高度保密阶段,现在不知哪里走漏了风声,就证明了一点,有些环节出现了松动,或者说,政治局的最终决定,将会在一个月内出台。
……
萧逸凌成功通过常委会的任命,市委组织部很快就下发了任命,北路区人大也积极配合,第一时间召开常委会议,提名萧逸凌为区长人选,而且随后就召开人大会议,正式通过了选举。
一切,顺利而快捷,许多人意想中的第二次交锋没有出现,区人大的任命没有遭遇任何阻力。
是夏书记兼任了人大主任的光环的原因,还是因为意外传出的夏书记有望高配省委的传闻?
两者皆而有之。
夏想作为市人大主任,对各区县的人大主任就有了约束力和影响力,也是让各区县人大主任不得小心从事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再加上夏想又是市委书记,对区县的人大主任有提名权和罢免权,谁愿意非要和书记过不去?
何况又是兼任了人大主任的书记。
还有一点,章国伟其实本想再如法炮制,要让北路区人大卡上一卡萧逸凌,但意外传出了夏想有可能高配省委常委的传闻,让他即刻打消了念头。
因为此事对他触动之大,让他如遭雷击,坐在椅子上半天动弹不了半分。
太突然,太惊人,太难以置信了。
如果说他现在还和夏想有一争之力,因为他和夏想平级,虽是副班长,但也是秦唐的第二号人物,再加上本土的优势,足以和夏想有抗衡之势。
但一旦夏想高配了省委常委,就成为了名正言顺的省委领导,比他高出了一级,将会在级别上死死压他一头,他还拿什么跟夏想争?他还有什么资格和夏想叫板?
省委常委、秦唐市委书记夏想的称呼真要成真的话,夏想只需要在常委会上一坐,就会给在座的常委以无形的压力。开玩笑,省委常委对各地市委常委都有提名权和罢免权,在常委会上有至关重要的一票。
在面对可以对自己的前途有影响力的人物之时,谁都不会底气十足,都会自觉矮上一头。如此,夏想在秦唐将会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打开局面,根本不需要再费力气去拉拢任何人。
稍微有点政治头脑并且想要上进的主要党政领导,谁不向省委常委靠拢,谁就是脑子坏掉了。
不分析还好,一分析之后,章国伟脸如死灰,几乎绝望了。
2月末的秦唐,春寒袭人,年前的一场大雪还没有完全化掉,许多阴暗的角落还残留着雪的痕迹。雪已经脏得不成样子了,黑的黑,红的红,颜色斑驳而奇怪。
一如章国伟的心情。
章国伟大开窗户,让外面清冷的空气吹进房间,来清醒他狂热而杂乱的头脑。
高配省委常委的消息对他的打击太大了。
听到消息后,章国伟甚至没有打电话向京城和省委的熟人证实,因为他清楚,不用证实,绝对是确有此事。
高配省委常委的传闻,不会空穴来风,更不会被人误传,绝对是有心人通过某种渠道有意释放出来的消息。甚至可以猜到,放出消息的人,级别不低。
因为风声不清楚是从省委传出,还是从京城传出,在省委还没有任何动静之前,副省级干部的调整,都要上政治局会议讨论。不出意外的话,风声来自京城。
章国伟甚至可以断定,绝对是有人故意为之,在此时放出风声,是为了让夏想在秦唐的地位更加稳固,是为了提拔夏想先打外围,是一次有政治目的的预演。
思忖再三,章国伟终于还是向京城打出了一个电话。
通话时间持续极短,也就是一两分钟,放下电话,他的脸色变幻不定,又想了一想,又打给了省委。
铃声响到第四下的时候,电话接通了,听到里面传来一个淡淡的“喂”声,章国伟忙必恭必敬地问好:“孙省长好,我是章国伟。”
“国伟,秦唐的天气转暖了没有?”
章国伟一愣,没想到孙省长上来就闲聊,再一想就明白了什么,忙说:“春寒料峭,乍暖还冷。”
“现在正是冷暖不定的季节,要多注意身体。春捂秋冻,不要仗着年轻就早早穿单衣,万一冻感冒了可就不划算了。”孙习民上来就和拉家常一样,说起了天气和穿衣的问题,似乎是让人一头雾水,其实章国伟还是听明白了,还是在暗指夏想高配省委常委一事。
冷暖不定就是说夏想成与不成,还要两说。让他注意身体,是提醒他不要慌乱,更不能自乱阵脚。
“管不了天气是冷是热,但总能管得了自己穿多穿少,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孙习民又点了一句,一下跳跃性地跳到了正题上,“省政府刚出台的契税新政策,秦唐的落实力度,不太让人满意。”
前一句话是提醒章国伟不要去理会夏想高配省委常委的事情,因为是政治局的决定,他不够资格过问,担心也没用,管好自己就行,后一句就涉及到了孙习民在燕省遭遇的一次不小的挫折。
燕省省政府前不久刚出台了一项契税新政策,要求全省各地认真落实执行,结果文件下发之后,各地市响应者寥寥无几。
其实契税新政策改动并不大,影响也不深远,但之所以出台,也是孙习民对自己在燕省地位的一次检验,结果让他大失所望。
原本以为13个地市,至少会有一半地市响应,谁知除了章程、单城和牛城三个地市宣称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之外,其他地市,要么没有动静,要么答应得挺好,实际上只开了一个不上规模的会议,然后就将文件扔到一边了。
就连秦唐市,也因为夏想的消极态度,而没有大力推进。
孙习民大受打击,才知道他在燕省还是根基太浅,下面地市没有几人听他的话。他又不免迁怒于夏想,因为秦唐市历来是表率作用,秦唐如果带个好头,别的地市也会积极不少。
章国伟岂能不知孙习民的心思?就叹了一口气说道:“市委方面不太支持,我是市长,但也要上常委会讨论决定……”
几句话一说,孙习民和章国伟之间就达成了默契和共识,夏想,就成了他们共同的绊脚石了。
最后,孙习民在放电话之前,又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中央还没有正式征求省委的意见。”
这一句话似乎说得没头没脑,但章国伟听明白了两层含义,一是夏想高配常委的事情,还在前期讨价还价阶段,二是就算进入正式的提拔程序,还要一个重要的关卡要过,中央要征求燕省省委的意见。
不消说,范书记肯定会说夏想的好话了,更不消说,孙省长会适当给夏想上点眼药下个绊子了。
章国伟心中踏实了许多。
但还不完全踏实,他就叫过了易衍:“安排一下,今天晚上和刘杰晖、牛林广一起坐一坐。”
“去哪里?”易衍多问了一句。
“陈家沟酒楼。”章国伟也听说了陈家沟酒楼很有特色,就想去品尝品尝。
易衍转身出去安排了。
刘杰晖还在秦唐,本来卢国远想让他到省人大继续干到退休,刘杰晖却一气之下决定提前退下。去省人大又不是提拔一级,去做什么?丢人现眼去?不去就是赖在秦唐,时不时利用余热给夏想制造点麻烦,也比去省人大打酱油强。
不多时,易衍安排妥当,回来向章国伟回复,章国伟点点头,没有说话,心情经过最开始的慌乱,现在反而平静了下来。夏想想顺利高配省委常委,还有很多变数,上,要过孙省长一关,下,要过他的一关。
今天就要和刘杰晖、牛林广好好商量商量,怎么样才能从侧面拖夏想的后腿。
下班后,章国伟赶到陈家沟酒楼的时候,牛林广和刘杰晖已经恭候多时了。若照章国伟以前的想法,他是轻易不会和牛林广直接接触的,以免落夏想口实。
现在不同了,必须他亲自出面,才显得郑重。
三人说笑几句,然后上楼,刚走几步,牛林广猛然站住了,目光落在一个女孩的身上,眼中闪过贪欲的火焰——正是银茉莉。
章国伟哈哈一笑,拉过牛林广:“先谈正事,先谈正事”
牛林广也是会心地一笑,走了几步,目光还依依不舍地在银茉莉身上停留……
第1189章 两手准备,各就各位
银茉莉出现在陈家沟酒楼,并非是她耐不住寂寞,非要抛头露面,而是哦呢陈有意让她接触一下酒店管理,准备送她去瑞士学习酒店管理学。
哦呢陈想通了一点,他再有财富,也不能保女儿一生富足,只有拥有一技之长,才能在社会上立足。他也决定以后进军酒店业,打算送两个女儿都去瑞士进修酒店管理学。
上次夏想看到银茉莉在陈家沟酒楼,就想着提醒哦呢陈一声,最好不要让银茉莉在秦唐的公开场合露面,不料事情一多,他转头就忘了。
又偏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