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神(问鼎)-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为什么他突然之间就又说出投资风险太大的话?成达才一生就爱弄险,从来不怕风险大,而且有时执拗得让人不敢相信他就是一个商业奇才,为了心中的理想,他会做出超出常规的投资决定。而实际上,投资新区风险并不大,有省市两级政府的支持,燕市的新区也并非是空中楼阁,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经济增长点。
成达才的话,另有所指。
成达才的阳光城在东郊,夏想住在桥西,他沿南环西行,走到南环大桥的时候,靠边停了车,站在桥下俯视整个燕市。
南环大桥跨铁路而建,高约15米,站在大桥之上,差不多整个燕市尽收眼底。脚下,是密密麻麻的铁路网和停靠在一起的货车,许多闲置的铁路已经生锈,并且杂草丛生。还有一些废弃的车厢倒在一边,上面隐约可见锈蚀斑斑的“东方红”的字样,再远处,就是燕市的货运站,许多工人聚在一起聊天,抽着劣质烟。用搪瓷大缸喝水,尽管是冬天,大家似乎不觉寒冷,说笑的声音很大,远远传来,有一种失真的感觉。
夏想就感觉到了一种莫名的沉重。
燕市是一个年轻的城市,但南环大桥下面的货运场,却给人一种老旧、腐朽的气息,仿佛一个暮气沉沉的老人。枯黄的野草,废旧的货车,废弃的铁路,无所事事的道班工人,低矮的值班室,甚至墙上还没剥落的文革时期的标语,都让夏想感觉到一种扑面而来的窒息。
再看远处灰蒙蒙的天空之中,有一群鸽子飞过,鸽哨阵阵,为并不明朗的冬日的燕市的天空,增加一道稍有生机的风景。再远处有林立的冒着黑烟的烟囱,还有几栋正在在建的高楼,如果再极目西望的话,或许还可以透过污染严重的大气,隐约看到犹如一条卧龙的太行山。
夏想就不由感叹,年轻的燕市,现在看上去却如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步履蹒跚,止步不前。城市重工业并不发达,却有着与之不相称的严重污染。城市虽然轻装前进,但却没有呈现出应有的活力。作为最年轻的省会城市之一,却没有发挥出年轻带来的优势。同时又是离京城最近的省会城市,却又没有因为自身的地理优势,而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发展模式。
燕市,确实如外界所说,是一座忧伤而失落的城市。
一切的一切,都源自燕市人的保守而落后的性格。
燕市人知足常乐,又性格温吞,没有太大的进取心。燕市自1968年成为燕省省会以来,一直就是一个步调前进,不快不慢,既不拖全国人民的后腿,又绝不当出头鸟,从来都是默默无闻的紧跟京城的风向,政策上偏左,经济上中下,始终秉承小富则安的心思,偏安于京津之间,犹如京津两只巨虎旁边守护的一只温顺的猫咪,从不去争什么,更是从来不闹事不惹事,安静而顺从。
其实燕赵大地,自古以来多慷慨悲歌之士,比如刺秦的荆轲,也有许多才华横溢的谋士,比如“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的毛遂。更有叱咤风云的人物,比如刘备、张飞和赵云,以及许多名满天下的英雄人物,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比如盛唐时的四大士族崔、卢、郑、王,其中两大士族都出自燕省。
燕省,从来不缺少文化底蕴和历史根基,也不缺少成为强省的基础。实际上,缺少奋进精神的不是燕省,是燕市,是几十年前还是一个小城镇的没有底蕴的燕市!
没有历史包袱其实也是好事,可以轻装前进。只不过因为种种人为的原因,整个燕省都弥漫着一种小富则安的思潮,燕市尤甚。似乎是从城镇一跃成为省会之后,就失去了目标和动力,燕市人自我感觉良好,以省会人自居,至少有了心理上的优越感。再加上聚全省之力建设燕市,短短几十年间,燕市就超过了燕省所有的地市,不管是面积还是产值都跃居第一,由此,燕市人就失去了前进的激情。
也是,离燕市最近两大城市,一是京城,一是天津,对燕市来说差距太大没有可能超越。没有了目标就没有继续奋发的动力,燕市就按照原有的惯性,安步当车地前进。
燕市人并不懒惰,也不缺少人才,缺少的只是一个奋发向上的动力,一个可以通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中短期目标,或者说,缺乏一种适应目前经济发展的竞争机制。
归根到底,人浮于事的原因不是人不行,是制度不行,是体制不行。只有有人敢为天下先,拿出了足够的勇气和决心,打破许多落后的体制,让许多努力付出得不到回报的有干劲的人劳有所得,夏想相信,坐在废弃的车厢旁晒太阳的工人们,都会争先恐后地去卖力干活,而不是如现在一样,嘻嘻哈哈地聊天。
干与不干一样,人都有惰性,肯定都不干。只要有了一个公平的机制,能者多劳,劳者多得,肯定会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而事在人为,如果让夏想来主政一方,他不敢说能有多大的作为,能做出多大的政绩,至少要在先保证公平的前提下,在他的权限范围之内,制定出一个能者多劳,劳者多得的竞争机制,保证最基本的公正,才能做到政令畅通,才能完成心目中的设想的蓝图。
夏想一经想过,顿时豁然开朗,明白了成达才担心的所在。他立刻拨通了成达才的电话,兴奋地说道:“成总,有一点请您放心,如果您做出投资新区的决定,我会好好照看您的每一分投资,不会让任何人对达才的项目设置任何人为的障碍!”
成达才心满意足地笑了:“达才集团从来不怕人为设置的障碍,就怕投资所托非人。我做出投资的决定,一看是不是符合集团的发展思路,二看将要合作的对象是不是真心做实事的官员。只有新区是在你的主导之下,集团才会做出投资百亿的决定。夏想,新区有前景不假,但如果没有一个有能力的人主政,集团也不会投资……”
放下电话,夏想心中燃起熊熊的火焰。成达才的话,是对他最大的肯定,也是对他最大的信任。成达才将达才集团的百亿投资当成他是不是主政新区的前提条件,可谓是一份沉甸甸的厚礼。尽管说来夏想也认为他就任新区的第一任区委书记,应该问题不大,不管是市里还是省里,就算有阻力,也在他的成绩和众人的推动之下,没有太大的悬念。
原来成达才担心是他能不能主政新区的问题,倒让他虚惊一场。
不过成达才似乎认定夏想主政新区会有波折一样,补充说道:“我会向叶书记提到此事,达才集团的百亿投资将会和你的主政挂钩,万一出现意外情况,你不能如愿主政新区,集团的投资会暂缓,甚至会取消。”
夏想为了坚定成达才的信念,说道:“能够主政新区,实现我心目中如画江山的梦想,我已经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成总,我相信以眼下的局势,顺利进入新区主政,应该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成达才对此却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凡事都要多想一步才好,我有一种感觉,新区成立之后,位置之争才会异常激烈。”
夏想虽然一向比较冷静,很少有盲目乐观的时候。但他对于能够入主新区一事,还是过于乐观了。他没有想到的是,位置争夺战比成达才所说的还要惨烈,而他,也遭遇了平生第一次险像环生的升迁。
和成达才通完电话,第二天,夏想又亲自到市委跑了一趟,将成达才的话转述给了陈风,当然,省略了成达才将投资和他主政新区挂钩的要求,和陈风关系再好,也不能当面说出有威胁意味的要官的话,官场上的规矩,还是要时刻遵守的。
陈风听了大喜,随即召开了市委常委会进行讨论,有了达才集团百亿投资的承诺,几乎可以保证新区三年的建设规模,常委会上就没有反对的声音。付先锋和谭龙不但大力支持,还对夏想大加赞赏一番,称赞夏想是个为国为民的好干部,是一棵值得重点培养的好苗子。
二人的态度耐人寻味,让李丁山不由多看了他们几眼,不知道他二人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最后市委常委会一致形成决议,环城水系和新区明年初正式动工建设,两大项目形成报告,提交到省委申批!
第515章 得失之间
12月中旬,叶石生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经过热烈的讨论之后,一致通过决议,批准燕市提交的关于兴建环水城和增设新区的提议,作为燕省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延伸,将燕市的两大项目作为燕省的重点项目给予政策和资金上的重点扶持!
由此,正式拉开了燕市大步前进的序幕。
不久,燕市请到京城以及国外的专家,针对下马区——燕市已经正式命令为新区为下马区,完全采用了夏想的提名——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和设计,力求做到下马区成为综合功能完备,各项设施完善,居住生活和工作两全的最舒适的完美新区。
受燕市市政府的邀请,夏想也部分参与了下马区的规划。
与此同时,环城水系和下马区的各项招商工作也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经过一系列的招标和竞标,最后远景集团脱颖而出,成为环城水系的开发商。
2003年元旦过后,燕市市政府又确定了达才集团、远景集团、江山房产、齐氏集团、山水公司、吉成地产和天安房产等,作为第一批入驻新区的投资商,各自都确定了投资项目。
可以说下马区的招商引资的工作的开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快捷。因为下马区还没有正式成立区委区政府,就暂时由副市长高海主持下马区的招商引资工作。
关于下马区区委区政府的成立一事。市委决定,春节后再正式提出讨论。
其实早在市里决定成立下马区的时候,许多人都闻风而动,打听下马区的编制和组成。燕市作为副省级城市,市辖区为副厅级编制。燕市和燕省最不缺少的就是大批的处级干部,突然之间就有了这样一个大好的机会摆在眼前,谁不心动?不心动就不是官场中人,就是傻子!无数人费尽心思四处打听内情,不但大批自认够了资格的处级干部四处走动,就连一些在原来位置上不太如意的副厅级干部,也动了心思,想要挪挪位置,也纷纷使出看家本领,求情托人,都想在下马区的区委区政府里面,谋得一官半职。
甚至连一些副处级干部,自知进不了常委会,也想弄一个副区长或是重要部门的一把手当当,总之,只要勉强够得上资格的人,无一不是心思大动,琢磨着该给哪个领导送送礼,送多少合适,等等,无不大伤脑筋。但再伤脑筋也得要去争去抢,机会太难得了,突然之间就多出无数副厅、处级和副处级的位置出来。放到从前,是不敢想象的事情。毕竟省里和市里的位置有限,人太多,打破脑袋也抢不到一个。现在倒好,凭空就多出一个区的编制出来,这么大的一个蛋糕,当然要抢个头破血流!
而且下马区成立之后,不但有燕市的政策倾斜,还有省里的资金扶持,基本上只要进入了下马区的常委会,就相当于捡了一份沉甸甸的政绩。简直就是天上丢馅饼的大好事,只要能进去,就能分到。
利益面前,人人有份。必须要抢,不抢白不抢,抢上抢不上再说,但不抢,就永远没有机会。
于是燕市乃至整个燕省,凡是有关系的相应级别的官员,都有了各种各样的不安分的想法。所有人都知道,燕市做出春节之后再讨论人事的决定。无疑是一着妙棋,就是要给大家留出来在春节时活动的时间。甚至有人恶意地猜想,好了,这个春节,又有不少人过得非常充实非常富实了,收礼也会收到手抽筋。
和许多官员千方百计准备送礼的想法不同,作为始作俑者的夏想,却一点也不忙乱……春节放假后,他只不过打了电话给陈风和胡增周,以及市委其他熟悉的人,先是拜年,然后说了一些轻松的话题,就提也没提下马区的重要人事问题。
因为夏想知道,从他开始推动下马区成立的一刻起,他就在陈风和胡增周的眼中有了足够的份量,同时,也在叶石生的心目中挂上了钩。他也明白陈风和胡增周的为人,不是特别贪财的官员,原则性很强,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而且到他们现在的级别,重名声重前途重过敛财。
叶石生就更不用说了,他尽管是省委书记,但下马区人事问题是市委的权限之内,他不会直接将手伸到燕市,很容易引起陈风的反感,而且说到底一个副厅级的市辖区,还不值得他去费心。夏想还知道,为了躲开一些不必要的人情,叶石生已经决定到京城过年去了。
至于其他方面的事情。夏想就更不用操心了,他该打的电话打到,该送上了一份心意也送到,就打算安安稳稳地过一个好年,因为他知道,明年过年时,家里就会多添一个人口,肯定会过得十分吵闹。
可惜,事情偏偏不遂夏想所愿,首先是父母为了重点保护曹殊黧,提出了不让他们回单城市,父母要来燕市过年。其实夏想明白,明是过年,实际上还是看望曹殊黧来了,再实际一点,是父母求孙心切,要看望未来的孙子或孙女。父母之命不得不从,夏想只好接受。
其次,原本已经说好在家只呆两天的曹永国夫妇,无意中听到了曹殊黧怀孕的事情——夏想和曹殊黧本来商量好先不告诉曹永国夫妇,打算年后再说,省得大家忙乱,结果小丫头在和王于芬通话时还是被人老成精的王于芬听了出来——他们也决定只回单城市一天。然后要在燕市的家中呆上三天。
得,夏想悲哀地想,今年的春节,肯定不会消停了。他还原本打算和小丫头飞一趟海南,故地重游一次,然后找个地方安静地呆上几天。当然,在他的如意算盘中,还要到京城呆两天,和儿子聚一聚,只可惜,两边父母的节外生枝让他的计划全部泡汤了。
人生在世。孝顺父母为第一要事。所谓孝顺,就是顺从,夏想就接受了父母们的安排,开始着手准备置办年货。他懒得去采办东西,又不想让曹殊黧劳动,就指使曹殊君去购买。曹殊君得到了夏想零用钱的保证,和他的女朋友梦水瑶一起兴冲冲干活去了。
曹殊黧对夏想有做法大为不满,因为夏想一伸手就给了曹殊君5000元,而她交待要买的东西顶多3000元,就是说曹殊君只用半天时间就赚到了2000元的差价。小丫头就怪夏想太惯曹殊君。
夏想就十分理解曹殊君目前的困境,说道:“殊君现在正是谈恋爱的时候,虽然不能惯他大手大脚,但也要让他多少有点钱,男人有钱才有底气。”说着,又想起活泼爱笑的梦水瑶,不由好奇地问,“梦小瑶是殊君的几任女朋友了?我看小姑娘挺不错的,细心,活泼,又有知书达理的一面,比他以前的找的几个都好了不少。以前他的眼光真是差,找的女朋友都是看中了他市委书记公子的身份,都想坐享其成来了。”
“知人知面不知心,梦水瑶真有你说得那么好?我看未必。”小丫头不是十分赞成夏想的看法,“我看她太细心了,你也知道,越是细心的女孩,越有心眼,殊君没什么心机,别掉进她的温柔陷阱才好。”
“就是,我得提醒他一下,别让他步我的后尘。”夏想一本正经地说道。
“好……你,你的意思是当初是我引诱你在先了?你有本事再说一遍试试?”小丫头宜喜宜嗔地冲夏想说道。
夏想一脸淡定地摆摆手:“好话不说两遍!”
“你……看我不收拾你!”小丫头作势欲打,夏想就忙拿出靠垫抵挡,“咚咚”,就听到了敲门声。
已经是腊月二十八了,会是谁?夏想就去开门。门打开,门口站着两三个不认识的大汉,个个都是一脸严峻,一见夏想就问:“请问,你是夏想先生吗?”
夏想一愣,什么人这么气势?说话硬梆梆的,而且态度还十分生硬。尽管有些不悦,他还是点头说道:“我是,请问你们有何贵干?”
几人一听立刻换了一副表情,人人满脸堆笑,点头哈腰地说道:“夏想先生您好,我们是受人之托给您送年货来了。”
说话,好像变戏法一样,几人一转身就从身后搬出了几个箱子,二话不说就送进了门。
夏想还没有问清是怎么一回事,几个人已经十分利索地放下了东西,留下了一个卡片就走了。夏想一脸无奈,这礼送得,开始时吓人,结束时惊人,谁这么有创意?
卡片上写着几个字:“小小年货不成敬意……老贼。”
冯旭光的外号叫老贼!
夏想哑然失笑,冯旭光怎么还搞这一套突然袭击,还来了一出强行送礼迅速走人的创意,真有他的。笑了笑,夏想就给冯旭光打了一个电话,笑骂了几句。
让夏想最感欣慰的是,他现在虽然和马万正之间的关系还是不冷不热,但和冯旭光之间的友情一点也没有受到影响。
盘点了一下冯旭光送来的年货,该有的都有,不该有的也有,赶紧给曹殊君打了一个电话,让他别再置办任何东西了,否则绝对吃不完会浪费掉。
夏想的电话正合曹殊君之意,他就却之不恭将5000元全部笑纳了。夏想也没多说,身为姐夫,他对曹殊君的关心确实不够,也很少给他零用钱,就当过年时给他的压岁钱好了。
让夏想没有想到的是,冯旭光送来的年货好像开了一个好头,他刚和曹殊黧说了几句话,就开始有人络绎不绝地上门送礼。
第一个是钟义平。
钟义平因为夏想的大力推荐,才到了安县任了常委、乡党委书记,可以说一步打开了真正的仕途大门,他对夏想的感激铭记在内,不敢稍忘,一放假就给夏想拜年兼送礼来了。
钟义平的礼物是两瓶好酒好条好烟,还有两万元现金。夏想见他一脸局促的样子,笑道:“你以后再想着送我钱,就别进我的家门了。我扶你下去,是觉得你是一个能做实事的人。只要你用心做事,不用想着回报我什么,我看在眼里就会高兴。”
钟义平尴尬地将钱收了回去,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也是想不出来怎么表达我的谢意,我也知道您不缺钱,也不是贪财的人……以后就看我的行动了。”
送走了钟义平,李红江和孙现伟、萧伍三人一起现身。
三个人和夏想之间熟悉多了,也随意不少,都带了一些日常的礼物。李红江和孙现伟另有贵重礼物,美其名曰要送给未来的侄儿,夏想推辞不过,和他二人又不好太生硬地拒绝,只好勉为其难地收下。好在也不是特别昂贵的礼品,也不算破坏朋友之的友情。
孙现伟见夏想收了礼,就高兴了:“你收下我心里就踏实了,知道下一步就得好好为江山房产谋划了,当然,还有我的天安房产。”
李红江也说:“领导别忘了我的事情,正好过年了,见了大领导们就说一说,我在二建年头也不短了,资历也够了,嘿嘿。”
原来李红江不放心他当上二建总经理的事情,夏想就笑了:“不用急,许多事情要水到渠成才不显得突兀,我会抽空给宋省长打个招呼。”
宋朝度分管省建委。
李红江立刻喜笑颜开:“我知道,我知道,不是怕领导平常忙,我的这点小事一转头就容易忘了不是。”
李红江话里话外对夏想已经不和以前一样随便了,而且一口一个领导叫得亲热。
“外人是外人,自己人是自己人,你们的事情我都会忘在心上,跑不了。”夏想一是不爱端架子,二是就算官位再高,也需要在自己的亲信和团体,在自己人面前,没有必要说话藏三分,否则做人就太累了。
最后李红江和孙现伟都心满意足地走了。
看了看时间,已经是上午11点了,得,一上午都没有消停,小丫头就笑夏想:“你才多大点官儿,就越有越有官腔了,我都快不认识你了。”
夏想就一把把她拦腰抱住,将手放在她柔软的小腹之上,说道:“你不认识,里面的人认识就行。”
二人刚嬉闹片刻,就又听到有人敲门,夏想无奈,一边起身一边说道:“明年过年,一放假我们就出去旅游,看看谁还来送礼……”
一拉开门却愣住了,门口站着一个大毛毛熊!
毛绒绒的裤子、毛绒绒的上衣,还有毛绒绒的鞋,就差再抱着一个毛毛熊的玩具了,宋一凡的打扮已经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毛毛熊了。但真要夏想评价的话,宋一凡的毛毛熊的样子反倒可爱极了。
宋一凡一见夏想就迫不及待地问道:“夏哥哥,快说我这身衣服好看不?爸爸非说太丑了,我觉得我和他有代沟,你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发表一下看法。”
宋朝度站在宋一凡身后,笑而不语。
夏想就上下打量了宋一凡几眼,评头论足地说道:“还行,有创意,不过就是太另类了,对许多人来说,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宋一凡高兴了,一下跳进门来,冲曹殊黧喊道:“嫂子,你也看看我像不像一个毛毛熊?”
宋一凡问曹殊黧算是问对了,因为曹殊黧最喜欢的卡通动物就是毛毛熊,她也像个孩子一样,拉着宋一凡的手笑个不停。
夏想不理她们两个人的闹腾,请宋朝度到了书房,先是说了一会儿下马区的事情。宋朝度也知道夏想的真实想法,也赞成他去下马区:“是该下去做些实事了,领导小组的工作以后也没有太大的创造性了,前期的困难都被你克服了。下马区是一个好机会,利用好的话,一届书记干下来,30岁升正厅没问题。”微一停顿,他又感慨万千地说道,“小夏,你的步子走得很扎实,比我当年强多了。我年轻的时候有两次破格提拔的经历,但到了副省之后,又沉寂了两年多。一得一失,也是让我收获不小。”
对于宋朝度的履历,夏想也了解一些,知道他曾经有过从科级到正处的破格提拔,在当时的环境下,国内确实有不少破格提拔的例子,也不算太突兀。
宋朝度笑了一笑,又说:“破格提拔有时也并非好事,路还是一步一步走好。等你提了副厅之后,在厅级的位置上一定要好好锤炼几年,不要急于晋升到副省。厅级很关键,要培养出大局观,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到了副省级,才会有了稳定的根基。”
夏想知道宋朝度是向他传授为官之道了,就一一记在心上。
说着说着,宋朝度话题一转,突然说出一个让夏想震惊的消息:“省里的局势,年后可能会点变化。端台要调走,到西省任省长!”
西省省长?夏想吃了一惊。
夏想吃惊的不是邢端台的升迁,而是西省省长的位置并不好做。现在还没有实行问责制,明年以后,将会在国内慢慢推行问责制。而西省是产煤大省,随后几年,矿难不断,接连有无数市长引咎辞职,在一次震惊全国的大型矿难之后,当时的西省省长也不得不引咎辞职,成为国内有史以来引咎辞职的最高官员之一。
第516章 两难抉择
邢端台前往西省就任省长。确实是大幅迈进了一步,他破获的朱纪元大案给他的履历写上了浓重的一笔,受到了中纪委的通报表彰。升到省长主政一方是好事,但稍有不慎就会被层出不穷的矿难连累,就算不会因此而丢掉前途,也会在政治上大大地失分。
基于一向和邢端台关系还算不错,夏想犹豫一下,还是说道:“西省是产煤大省,但矿难频繁。在以前没有网络的时代还好封锁消息,但现在网络传播越来越发达,一旦有事就会一夜之间天下皆知。邢书记当了省长之后,如果能大力整顿煤矿的安全生产,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宋朝度听出了夏想的言外之意,点头说道:“你比我们年轻,对新兴事件接受得比较快,网络以后真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夏想点头,肯定地说道:“根据国外的预测,网络将会成为继电视、电台和报纸之后的第四大媒体,有着无与伦比的快捷性和传播性。在我看来,在网络的普及方面,国内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以后随着电脑的进一步普及和宽带的推广,国内的网民将呈几何级增长。宋省长可以从手机用户的快速增长之中,得出相同的结论。”
宋一凡的声音在外面响起:“我就说,爸爸你太落后了,夏哥哥和我才是同类人。我现在就天天上网,看新闻也在网上看。哼,还敢说我的毛毛熊衣服不好看,真没眼光。”
宋朝度摇头笑了:“孩子越大越难管,这丫头,越来越不像话,总和我唱反调……她妈妈年前回不来,年后才回,我现在成了专职爸爸了,呵呵。”
笑过之后,宋朝度又说:“最近史老身体不太好,你抽空去看望一下。”
夏想应了下来,他也确实有一段时间没有去看望史老了。老人家年纪大了,冬天就爱生病。
又想起邢端台走后的接任者问题,就问宋朝度:“新任纪委书记会从哪里调来?”
“还没定下,一说要从京城空降,一说要从南方调一个过来,反正京城的意思不想就地提拔。”宋朝度无所谓地笑了笑,摆手说道,“端台的去留,对省里局势影响不大,我担心的是市里局势的变动。”
夏想吃惊不小:“燕市会有什么变动?”
“我也是刚刚听到风声,可能中纪委有意调秦拓夫入京……”
夏想又是大吃一惊:“秦书记去中纪委……能有什么好位置?”
突然之间要动燕省和燕市的两级纪委书记。是对燕省和燕市反腐工作的不满还是满意?不满,邢端台和秦拓夫明显是上升了一步。满意,同时调动两级纪委书记,难免也会给人有过多的想法和不好的猜测。
平静了不过一年时间的燕省局势,又增加了一些变数。
宋朝度也多少有点担忧:“估计省市两级纪委书记,中纪委都有可能插手,空降人过来。燕省连发贪污大案,可能上面对燕省的纪委系统,也不太放心。”
上层的决策,不可能告诉燕省真正用意,就是要留给下面想象的空间,才能显示出上面的平衡之道。
借短暂的沉默之后,夏想乘机说出了李红江的事情。宋朝度听了,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显然已经心中有数了。一个建委系统下属的建筑公司的一把手的职务,对身为省委常委的宋朝度来说,不过是一个电话的事情。
讨论完当前的局势之后,曹殊黧进来问中午在哪里吃饭,宋朝度微一沉吟,说道:“出去吃。好久没有一起聚一聚了。”
夏想心血来潮,突然提议:“不如打电话问问史老,要是方便的话,我们请史老一起坐一坐,如何?”
宋朝度点头同意:“你打电话,在史老面前,你面子比我大。”
夏想打了一个电话,几分钟后放下电话兴冲冲地说道:“史老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