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起苍茫-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利,1910年找到工厂生产办法后建立塑料公司,此后每年都有数百万美元的收益,20多年后作价1750万美元出售。要知道那时候的1750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20多亿美元,可见这个专利是必须要申请成功的。
说话间,马车已到了停放“南海王子”号的船坞,众人兴趣盎然的再次登上了这艘让他们开了眼界的“怪船”,想到那令人恐怖的50多节的速度,仍然咂舌不已。
由于黄仲涵第一次上船,李秉衡再一次负责的成为了导游,耐心的陪着他参观自己的船。“除了船体,这船上的上层建筑都是用铝合金与不锈钢造的。说到不锈钢,这也是我研究冶金工艺时发现的一种,钢铁加入铬后会保护钢铁不被锈蚀,加入其他如镍、钼等金属可以形成不同用途的不锈钢。等到我们首批工厂建成,我准备继续申请专利,开建金属冶炼工厂。钢铁厂易办,这冶炼厂难成,但我们必须成功,不然我们就只能一直受制于西方列强。以前我北洋水师耗资外购军舰,不但是人家的淘汰货,花费也巨大。如果我们能自造装甲钢,自己生产蒸汽轮机,光这军舰上就能省上不少银子。”顿了顿,又说道:“等以后我们的机床厂能自己造大的龙门铣镗床,又能自己出炮钢,便是军舰都能造得。”
想到眼下名存实亡的大清水师,蒙受耻辱的北洋水师先烈,众人的心情都有些低沉。黄仲涵虽然出生在印尼,但一直以福建人为傲,自居富有冒险精神的福建人中一员,此刻有些激动的挥舞着手说:“若真能在我有生之年能见到自己造的巨炮大舰,实乃人生一大快事。就算散尽家财,也要造上几艘重振我福建人之光荣。若国家有难,我这五十多岁的身板去搬搬炮弹还是没问题的。”
说着,拿起放在一旁的07式步枪,对李秉衡说道:“这枪造的好,前些日子孙文先生托我在伦敦好不容易贿赂上下订了数百支枪,要二十磅一支,我看就远不及它。要是我革命志士人人都能用上这枪,革命何愁不成。这建厂一事,我是有信心的,别人一直说我平生爱冒险,如今我让他们瞧上一瞧,我五十多岁的老头子今天还敢不敢冒险?”
说着,朝着张振勋手一挥,说道:“弼士兄,我想过几天在中华总商会召开华商大会,大家好好商议下。”回头笑着说道:“李兄弟可有表字,要是还没有妻室,我们黄家好女儿多的很。”
李秉衡摆手道:“如今做一番事业要紧,暂时还没考虑成家。表字还没取,你们叫我光华也可。”
“好,光华果然好风骨。来来来,快带我好好参观你的宝贝船,这么大的船只用一人就能开动,实在是妙。”
黄仲涵比较好动,在船上玩了个遍,看到有没见过的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在船上玩了几个时辰,又谈了不少经商至理,黄仲涵跟张振勋约好二月九日在张家大宅召开华商大会,略站了会就各自回去了。
李秉衡却忙的不可开交。跟张振勋说好在船上忙着整理一应办厂所需的物资、设备以及要物色的各类人才方面的资料,所以这几天没人来打扰他。
不过最重要的一个目的是为自己吹的牛补漏,之前跟黄仲涵说自己有数十万磅的积蓄,现在需要凭空“变”将出来。
所以这两天他一直在忙着准备制造美圆与欧洲各国货币的伪造工作。在他那个时代他是靠伪钞、军火起家的,到这个时代不用那就太可惜了。这个时代的货币对于他来说实在是没什么挑战性,水印、安全线、凸版印刷、缩微文字等等都还没用上,说不定做出来的比真的还真。现在的美圆、英镑等货币电脑里都有详细的分析数据,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些数据来制定工艺流程与指标,然后就是重新安排现在的造币设备,毕竟后世的货币比现在复杂了上百倍,现在要造这个时代的,要省去许多工序,并且合理安排;光这些前期准备工作就花了三天。
美圆与西方国家造币的纸主要是亚麻纤维与棉纤维抄造而成,比例不等,而电脑详细记录了每一种币各个时代的数据。李秉衡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就制好了美圆用纸浆并掺上红、蓝纤维,现在的美圆还不是现在的“联邦储备券”,仍然是最早的“大陆币”,也就是“绿背”。
整理下来,原本的65道工序现在只要10几道就可以了。
第一步是雕刻,在软钢板上雕刻出货币上的人物、图案、装饰花纹、字母。这个要相对简单,李秉衡手里有大量原版,连第二步的制模都省了。许多后世的版其实都用了许多年,有的甚至19世纪就在用了。
第三步是制版。印刷前最繁琐的一道工序,用母模制成凹模经过一串工序后与另一块复合凹版一起装配在印刷机上,然后就可以开始印刷了。
第四步的印刷要印四种油墨分成五次印刷,中间要干燥,最后用黑、绿两种油墨套印钞票上的号码跟代号,代号与号码都是电脑里的破解机破译出来的。
最后是裁切与做旧,这些都由机械完成,只需要设定程序就可以了,两个小时就可以出旧钞。
美圆李秉衡只印了50与100美圆两种币值,中间等油墨干的时间用来做其他西方国家的造币纸浆,等到,美圆完工的时候其他币种也已经开始印刷。印刷速度很快,李秉衡的印刷机每小时可以印5000张整开的币纸,等于一个小时就可以印百万计的美圆。
从凌晨四点一直忙到第二天早上七点的时候,除了日圆与马克,别的钞票都已经做好。李秉衡伸了个懒腰,啃了两个面包,洗把脸就去睡了。
这一觉睡的昏天暗地,实在是太累了,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接近黄昏。一边做着晚饭,一边想着晚上的工作安排。
第一章 南洋盛举 第七节 印钞
最难做的是日圆,造币纸里要混入一种三桠树皮,不能跟其他钞票混着做,要放到最后单独做,麻烦又费时间。而李秉衡的三桠树皮存货本来就不多,准备一次性就做掉,以后让张振勋帮着到国内去收购一些。而马克也是准备多印一些的,加上日圆(幸好日圆面额大),这两种钞票恐怕还得花上一整夜。吃完晚饭顾不得收拾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等到日圆与马克完工的时候,李秉衡一看手表,已是凌晨五点,实在是筋疲力尽了,恨不得马上躺倒。顾不得清点钞票,勉强迈着步子走出了印钞间,洗把脸就去睡了。
等到醒来的时候,已是晚上七点,匆匆洗刷后随便吃了点东西,又躺到了床上。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接下来的工作相对轻松,李秉衡不准备连续作战,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可不想就这么把自己累垮了。
第二天清晨,李秉衡写意的洗了个澡,顺便刮了下胡子。吃完早饭还去健身房稍微做了点运动,去甲板吹了会海风之后,才开始今天的工作。
清理完现场后,开始清点钞票并分别包装好。虽然有清点机器,但也花了他大半天的时间。日圆印的最多,有5000与10000两种面额共七千五百万,其实李秉衡最喜欢的就是印日圆,只是苦于没有三桠树皮。第二多的是德国马克四千五百万,主要是考虑德国的好东西最多。再次为美圆五百万,这笔钱是最容易花掉的,有致公堂的帮忙,不用辛苦洗入正规渠道。其他英镑一百多万磅,卢布一千三百万,法郎五百万。其他欧洲国家货币价值两百万英镑,总价值超过两千万英镑,如何让这笔钱顺利的花出去,将是他今后伤脑筋的事情。尤其这日圆,现在虽然跟美圆是二比一,但不出十几年就变成一百比一,到了三十年代更离谱,三百比一,这日圆的贬值速度实在是让人受不了。贮备的油墨消耗大半,下次再想印这些比真钞还真的假钞,说不定要到猴年马月。
将各国的钞票每样多少拣出一些,估算价值差不多150多万英镑的时候,将剩余的钞票小心藏起。这100多万英镑的钞票里以日圆与美圆居多,属于比较容易花出去的,将这些钞票放入大皮箱内,推着往电梯走去。如果没有电梯,那么把这一百多公斤的钞票提到甲板上即便是对于特种兵出身的他来说也是一件无比郁闷的事情。
这些钞票只要不是大注大注的投入市场,基本上花出去是不成问题的。尤其是中国大陆,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国际投机家的炒作,白银价格一直不稳定。而外国货币反而在中国大行其市,英镑等货币被清政府官员与商界称为金镑,是与黄金相等地位的硬通货。
虽然大陆是个把这些钱花出去的好地方,但李秉衡目前最中意的地方反而是美国。目前美国受到金融动荡的影响,银行遭受挤兑,股市大跌,正是趁机购买股票与工厂等资产的绝佳时机。虽然华人受到许多方面的限制,但暗中布局,小心操作,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可惜的是自己不能亲自前往美国,目前美国排华倾向严重,到了那边说不定还没上岸就被带到那个小岛折磨得半死。孙先生第一次去旧金山的时候就被康有为暗算,向美方告密,害得孙先生被关到监狱里,幸亏洪门大佬黄三德等人倾力营救。而自己无亲无故,去了那边更加由不得自己。
但自己去不了不代表想不到办法,南洋张家与黄家等都可以帮忙联系洪门势力帮忙。一个人能力有限,但依靠整个洪门的力量在美国操作购进资产,积少成多,也是个好办法。
李秉衡心里盘算着,打了个呵欠,不知不觉的睡着了。
休息了一夜,第二天早上整理了一下,准备往张家去。明天就是华商大会,今天先过去跟张老爷子聊上一聊,就怕到时候什么都不懂坏了规矩。
用船上的吊机将皮箱吊到了码头上,雇了一辆大马车把皮箱放了上去,疲惫的擦着汗想道:从没遇到过拿了这么多钱还不高兴的,这事可终于让我撞上了。
赶车的也是个华人,一口潮洲口音:“后生仔,汝到地块?”
“去张家大宅。”勉强能听懂比较有特色的潮洲话。
赶车人咧着嘴笑着应了声:“善好,我常在许块。”边赶车边说着一堆话,却不是李秉衡能听懂的了。
这赶车人嗓门大,一路又是潮洲话又是客家话的跟李秉衡乱搭着话,限于语言不通,老车夫搜肠刮肚的想找点能让他听懂的话来。要是能说外语,怕是要用外语跟他交流。
一路两人虽交流不便,但也相处融洽,时不时被逗得哈哈大笑。不过一会儿,就到了张家大宅。
刚通报进去,只在正堂门口略站了一小会,张老爷子就一溜小跑的迎了出来。“光华,怎么在船上这么几天不下来,我都盼着你来聊聊天,不知事情忙的怎么样。”
“是我疏忽了,忙昏了头。老先生,这是我归国前所有的积蓄,以及同学好友相赠嘱托为革命诸事之费用。大约有百万磅之多,我今天都提了来,作为将来采买机器设备之用。”又要在老先生面前撒谎,李秉衡心里实在无奈,但也没有办法。
后面众人听说有百万磅,都惊得围了上来,纷纷追问。张子厚从小就跟着叔父张振勋创业,知道起家不易,此时惊得嘴巴张的老大,问道:“光华,这笔巨款有多少是你自己的?我叔父一世经商,到如今也不过千把万磅资产。”
张振勋对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青年早已是推崇倍至,笑道:“长江后浪推前浪,凭着光华的能力,做出多大的事业来,我都是信的。”说着,侧过身将后面一位年轻人让上前来,对着李秉衡说道:“光华,今天要向你介绍一位我们广东番禺才子,胡汉民先生。你们都是有心为国做点事的,好好亲近才是。”
李秉衡听得胡汉民三字,连忙上前去施礼,笑道:“久仰大名,衍鸿先生的文笔犀利直指人心,革命道理发人深省。在欧洲时,我们同学都有读你写的文章。今日得见,实在幸会。”说完才抬起头微笑着打量对方。只见对方长的高瘦,戴了眼镜,眼神明亮而犀利,嘴唇微微翘起显得极为自信。
胡汉民这次去河内联络革命人士,转到印尼来看望同志,本来想回日本,但听张振勋等人谈起李秉衡,也有意见一见这个在他们口中才华不凡之人。他是向来自负极不服人的,听到众人都对李秉衡推崇倍至,暗暗有些不服,眼下见他言行举止恭敬,也不托大,笑道;“不过是为革命奔走罢了,有些许薄名。哪里比得上李先生做些实业。”
一旁的李燮和前不久从新加坡转到三宝垄任中华学校教员,并负责为集合在河内等地训练的华侨子弟联络家人、筹措械饷。此人是个实干家,曾经参加过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后刺两江总督端方不成受到通缉而流亡香港。此次听黄仲涵谈起李秉衡并07式步枪,特意从三宝垄赶了过来。上前拉着李秉衡的手说道:“光华,你上次造的步枪我们大家都看了,的确比较精良,不知道可有子弹,让我们试上几枪如何。”
这次过来,除了钞票,李秉衡还带了不少资料以及7。62毫米子弹、一把改过的八四式手枪过来。听到李燮和问,笑着答道:“这次过来,除了子弹,我还带了把手枪过来请大家看看,步枪是军队用的,这手枪我们身上也带得,防身之用。”
众人听到有手枪,都嚷着要试枪。张振勋让人立刻在后面大院子里清出场地,放上靶子。李燮和先拿起07式步枪首先放枪,这枪的原型98K操作简单,之前他也玩过,所以没有什么不适应,一连放了十四发两个弹夹。这枪原来一个弹夹只有5发子弹,改后能放7发。打完之后连声叫好:“这枪真不错,后座力也小,瞄准也容易,枪可真轻,适合我们东方人拿。从没见过这么好的枪,实在比我们以前拿的枪好太多了。以前起义一次失败一次,这枪械上吃了不少亏,求购不易,而且还是残次货、淘汰货。”想到之前牺牲的革命同志,忍不住长吁短叹,实在是个性情中人。
前去验靶的人跑过来喊道:“真准,打的可真准。”
胡汉民不喜欢玩枪,只在一旁笑着不语。但不打并不表示不懂,之前他负责筹饷购械,对枪也有认识。平心而论,这枪的确要比以往见过的枪都要好,如果能自己造,就用不着为了求购枪械反复奔走,此时不禁起了把李秉衡拉进同盟会的念头。
张家几个子侄都抢着手枪要打,到最后讲好每人几发,然后拉开架势排着队放起枪来。张振勋在一旁眯着眼笑着,家里的后辈他从来不禁带枪,虽然荷兰殖民当局对张家人都很客气,但是历史上的惨痛教训让他们一直很重视对自身的保护与练武强身。
李秉衡则在旁边盘算起来,造出武器后卖给各地华侨商人以防身也是件一举两得的好事。
第一章 南洋盛举 第八节 助商
李燮和放完枪后走过来兴奋的说道:“光华,这枪照我看确是不错,不知道造起来有何难处?”
李秉衡知道他的意思是想知道能不能大量造,笑着回答:“这枪要造不难,不过三十多个零件,五六十道工序。若能买到德国毛瑟98K步枪生产线,稍加改造一个多月就能出枪。若是自造机器,考虑多方面影响,恐怕要半年之久。况且枪好造,子弹难造,子弹厂要办起来更加费时,如果先只造7。62×57毫米子弹,则需三月后才能出子弹。”其实办兵工厂殊为不易,技术工人、材料、瞄准镜等都是容易卡壳的地方,只是为了安抚对方才避重就轻的说。
胡汉民皱着眉说道:“光华,跟德国买机械同样费时费力,不如自己造。再过几月孙先生准备发动同志在潮洲、惠洲等地起事,需要大量枪械弹药。不知道办厂需要多少时间?多少资金?”
李秉衡略一思索,答道:“为革命出力,自是义不容辞。尽力赶工的话,三月可出枪,考虑没有熟练工人,开头出枪少,一月能出个一百支枪就不错了。等工人熟练就好了,增设机器,扩造车间,一日出枪百余支应能初步满足我革命党所用。至于资金,不劳先生费心。”转头朝着张振勋说道:“老先生,我意划出一部分资金先建兵工厂,其余资金我愿献于老先生,派人至欧美采购炼钢厂、造船厂、机车厂、机床厂等设备,等设备购齐,兵工厂也将初步建起。”
说着,让人将皮箱内的钞票起出清点。
张振勋连连摆手,说道:“光华,即便你不出一分一毫,之前我们商量的工厂都要建起,为国为己都有莫大好处。我们虽然相识短短几日,但我信你,这公司如建起,都有你三成股份。眼下你出巨款,这股份如何定,还由你自己做主。”
李秉衡正色道:“老先生,想到我革命同志筹饷之苦,我意将我所得公司股份中的三成,永不起本,只年年分红,作为同盟会革命之用。同盟会资金支出须向公司公开财务,公司有权根据前年资金使用情况合理增减分红。一旦革命成功,此股份之分红转为教育基金,用做祖国大陆教育之用。”
众人见他谈笑间将巨万资产交与他人,如此风骨气度不由让人肃然起敬,真心佩服;又倏忽间已安排好股份与分红办法,条理分明,环环入扣,足见他足智多谋,见识过人。
张振勋沉默半晌,朗声说道:“既然如此,倒是令我茅塞顿开。不如这样,我提议公司建起后一成作为同盟会资金之分红,一成作为南洋与国内教育之分红,革命成功,此两成皆用于教育。华商大会我将以此提议与各位华商讨论,若能付与实施,今日之众人,实是见证历史之众人。”
胡汉民等人追问之下,才知道昨日建厂之议前后根源,越来越觉得李秉衡此人的高远见识与风度。等到清点之人回报所有钞票竟有150多万磅价值,不由个个大喜,纷纷觉得建厂有望,革命也多一大助力。
当晚在正堂中设宴,众人皆真心欢喜,酒也多喝了不少。
张振勋老怀大畅,与众人讲起创业时的艰苦往事,众人不由大受鼓励。又李燮和等人讲起义挫折、革命艰险,众人又不胜唏嘘。到最后请李秉衡欧洲创业奇遇,又是惊奇又是佩服。
当晚,宾主皆欢。
第二天一早,李燮和就拉着一干革命同志来找李秉衡议论时事,而胡汉民爱清净,一个人躲在后面写书法。
同来的许多革命同志中也有部分是南洋华侨子弟,其中一人名叫温生才的最喜欢问李秉衡军旅之事,该君14岁被骗到南洋,先种植烟草后在锡矿做苦工,吃过不少苦,甚至还回国内当过兵,对革命最为热心,主动参加南洋子弟的革命队伍。
李秉衡本来就是军旅世家出身,对军中之事知道甚多,加上在特种兵的经历,对军事也有自己的一套。
温生才见他口才好,讲如何练兵如何操练等很有见地,不由真心佩服,不时请教。虽然只上过几年学,但是很好学,见李秉衡又不嫌他粗鄙,反而对他很热心。一来二去,两人已很是投契。
李燮和也是对李秉衡军事上的造诣佩服不已,也加入进来热烈讨论。众人议论纷纷,讲到精彩处,你喝彩他鼓掌,气氛异常热烈。
等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张家已是多出不少人来,都是各地来的华侨商人。听说张家与黄家联合召开华商大会,许多新家坡、大马的华商都赶了过来。二月十三日是大年初一,趁着过年前这几天总结得失,互相交流第二年的发展。可以说这次华商大会有许多人也是过来看看有没有商机,或是寻找些助力。
还没开饭,张振勋就领了几个人过来介绍给李秉衡。
其中一位叫何麟书的上午刚到,这次来是因为在海南岛上种植橡胶树遇到了挫折,来此是想看能不能找到懂行的人帮助种植橡胶或是借贷款项。张振勋是个热心人,知道事不急不上门,特意领了他来找李秉衡,看他有没有办法。
“我去年开垦了200亩地,连续种了几次,从大马费劲心力买去的种子全死了,一棵橡胶树都没成。不知道哪里不得法,照例我家乡那边跟大马气候相尽,我倒是不信种不得。这次来之前已访问陈济轩与林文庆二老,都不得要领。”何麟书说话干脆有力,一看就是个有魄力之人。
李秉衡想了一会,缓缓说道:“你初次种植还没有经验,不能用种子,应尽量苗载,等慢慢成活的多了,再选良种。苗载成功的都是已经适应土壤,种子必定能活。”
话寥寥几句,却如火光划过何麟书大脑一般,狂喜道:“不错不错,苗载成功的都是适应了土壤的,结的种子一定能活。虽然苗载来的慢,但是只要能活,慢慢种的多了就好。这法子好,我回去就试,一旦成功,我一定重谢李先生。”说完犹自喜不自禁,哈哈大笑。
“我有些种橡胶以及橡胶加工机器的资料,明日来找我,你一并带去,说不定有所助益。”李秉衡决定帮人帮到底,晚上回趟船上,顺便整理下资料,看对南洋这边的华商有没有帮助。
一旁有两人看样子象是兄弟的,听到这话,互相看了一眼。其中一人走上前说道:“李先生,久仰大名。看样子李先生对橡胶种植很有造诣,不知道对于烟草种植有没有什么看法?”说着,从口袋中掏出一包烟递了一根过来。
李秉衡接到手中,扫了一眼他手中的烟壳,“白鹤”牌。他的心中瞬间雪亮一片,来人的身份他已想到,相必是“南洋烟草公司”的简氏兄弟。这两兄弟是出了名的爱国商人,哥哥简照南,弟弟简玉阶,此时的“南洋烟草公司”在英美烟草公司与港英当局的双重迫害下正苦苦支撑。想来这次他们到张家来参加大会,也是想能不能找到助力或者资金,走出入不敷出,负债累累的困境。
心下了然,凑到简照南的火柴上把烟点着,笑道:“造诣说不上,一些粗浅见识而已。种烟草我以前在欧洲也跟烟草公司的人打过交道,对制造香烟的机器很感兴趣。这香烟一项,国人吸者众多,每年给外国烟草公司要卷去上千万两白银不止。我看有必要制造国烟以抗衡,不能让外国公司这么吸血下去了。”
旁边的弟弟简玉阶哈哈一笑:“李先生果然聪明,不知你所说的制造国烟是否当真?”
李秉衡见被拆穿,讪然一笑道:“久闻‘南洋烟草公司’大名,欲在外国烟草公司虎口夺食,这份魄力就值得后辈学习。能在列强围堵下杀出一条血路,两位的能力可见一斑。”
大哥简照南一听李秉衡就知道他话里的意思,笑着说道:“晚上可有闲暇一叙。”
“正有此意。”李秉衡正色道。
张振勋见他顺利解决何麟安的难题后,又表示出投资烟草公司的意思,心下也是替他们欢喜。
众人寒暄一阵,李秉衡谈笑风生,却不自高自大,对几位前辈都很有礼貌,有问必答无不有理有据,众人都很喜欢寻他闲聊。
过后,李秉衡拉着张振勋到一边,悄悄说道:“这何麟安想在海南岛种植橡胶树,一旦成功,对当地也是个带动,造福海南人民,我们不可不助。我想由你我二人出资五万磅,在海南大量组织人民开垦种植,具体事务都交给何麟书,你我在里面占上六成股份,你看如何?”
张振勋见他一次投资就是五万磅,知道他有信心,也点头道:“不为别的,就为海南岛的开发,出这些钱也是应该的。既然有人负责,我们能当个甩手掌柜,乐见其成。”
说完,又撩着胡须低声问:“那简氏兄弟的事你准备如何?他们的事情我也听香港来的朋友说了,英美烟草公司欺人太甚,居然栽赃陷害;而那港英当局也太可恨,处处落井下石。眼下是个烂摊子,你准备如何收拾。”虽然相信李秉衡的能力,却也有些担忧,想看他使出何等手段力挽狂澜。
“这外国烟草公司如此欺人太甚,无非有三。一是欺他们资本小经不得风险罢了,动辄降价。有资金跟他们硬扛,他们便奈何不得。二是生产设备、工艺、烟叶培植等先进,这个问题在我这里算不得什么。另外便是英美烟草公司狗仗人势,背后耍阴谋诡计,这也不怕,我们大打爱国牌,何况如今国内提倡买国货,即便他们泼脏水也不怕。”
听得这么说,张振勋也有底气,说道:“既然如此,你现在可有详细方略?”
“大致上有的,还得回去想想。我们这次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大的,争取把外国烟草公司都逐出中国。等我们烟草种植、生产工艺、机器设备完善后,此日不远。”李秉衡斩钉截铁的说道。
“那你回去写个详细方略给我,我看看,让他们兄弟也评评,如果可行,我们三家共同出钱。”老先生本来就是个投资爱好者,眼下对李秉衡有了信心,更是起了兴致。
于是吃过饭李秉衡就回到了船上,仔细琢磨起烟草公司的事来。
第一章 南洋盛举 第九节 烟草公司
李秉衡大概在脑海里理了遍思绪,在电脑上整理种橡胶以及橡胶加工厂的资料,用繁体字打印了一份,用的纸是从这个时代定制的A4大小的印书纸。然后叫码头上的人拿去给张振勋,让他去印刷个几百份以备不时之需。顺便请张振勋与简氏兄弟一起吃过晚饭后单独到船上商议。
弄完后已是晚上,在船上吃了晚饭,就开始等待他们的到来。
对于制造香烟,李秉衡可谓是内行。没穿越时就喜欢世界各地到处收集烟叶,然后试不同的工艺与配方,做出好烟后送给家里的几个老头子品尝。到最后形成四种几位老人家都爱吸的烟,两种是烤烟,一种是白肋烟,一种是香料烟。虽然并没有命名,但整套烟叶栽培、生产工艺以及添加剂、香精的配方都被记录在电脑里面。而且船上就有不少存货,甚至还有他自己爱抽的大中华,不过这些都是宝贝,抽一根少一根。
不一会儿,众人簇拥着张老爷子众星捧月的来了。除了简氏兄弟,后面还跟着温生才带来的十数人,其中有李燮和、林觉民、方声洞、陈更新等。
李秉衡急忙将众人迎上船来,带着众人径直下到三层自己休息的地方招待喝茶。
温生才帮着准备茶具、开水等,扭头朝着李秉衡说道:“光华,今天我果然没白来。这船可真是够气派,你别见怪我带这么多弟兄来,我虽然是乡下人,但我从不无礼,兄弟们求着我要见见你这船。别人看不起我,你是知道我的。”
李秉衡看他说的郑重,心下有些感动,说道:“不妨事的,我最喜欢的就是朋友到我家中作客。你的朋友就是我的朋友,我从不说客气话。”
想了想,怕他有芥蒂。连忙招呼随同来的众人:“兄弟们,你们今天能来做客我是万分高兴。大家都是年轻人,随我来个好去处。要是玩的高兴,以后天天来也无妨。练才(温生才字)是我好友,我家便是他家。”
众人听的有好去处,兴高采烈,纷纷喊着要去,连张振勋也说着要见识。
温生才觉得面上有光,想自己从小就受人白眼,尝尽人间冷暖,后来被拐卖做苦力更是身份低下。后来还回国内当过兵,始终是个下等人。悲惨遭遇并没有让怨天尤人,他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