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起苍茫-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仅四明银行大量贷款给他们,而且李秉衡还从南洋发了不少机器图纸,设计原理以及一些专利的免费转让等等,给了技术上的许多帮助。这次许多人也指望更进一步,从机床厂买机床回去,并要求复兴公司给与技术支持。
听着众人兴高采烈的高谈阔论,有几人心里一直盘算着。白天丝织机器他们都是见过的,也懂行,知道设计精妙结构复杂。心里也隐隐期待着这边是否有棉纺等机器设备设计出来。南通大生纱厂张家的人、无锡荣家、还有与北方周家人称北周南钱的钱家、沈家、陆家都有人来,这些家族无一不得到了李秉衡的亲笔邀请信,并在虞洽卿的力邀之下,派了人过来考察。李秉衡将这便垦殖园培育的优良棉种寄了不少回去给各个有棉纺厂的巨商,许多人都对寄去的棉种赞赏有加。目前已经在江苏、安徽、河南等地试种,将来也会择优大量推广。加上李秉衡寄给有限几人的大量棉花培育资料、棉纺工艺资料以及棉纺机器资料等。所以都想到这边来看看是怎么个章程,有心想与这边合资。
各怀心事的众人大多没有睡个好觉,有些人更是彻谈至深夜。
第二天要去坤甸考察兵工厂与卷烟厂。目前两家工厂虽然都在其他地方办了新厂,但仍然还是热闹非凡,有许多新厂的工人在这里试训。
众人对兵工厂的兴趣不是很高,主要是听李秉衡说已经在那里初步实现了流水作业。即便已经由他讲解了一番原理,但众人仍然不知所以,只能眼见为实。
本来就对他提出的管理方式佩服之极,如今又听说有新奇方法,可以令工厂产量增加数倍,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提了起来。
“比如这个子弹弹头由被甲、铅套和钢心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分别将生产过程划分为时辰相等或者成倍数的数个工序,然后将这些工序按顺序排列,喏,你们看,先是被甲的下料冲盂→外观检选→退火、酸洗→引伸→冲尖→挤口兼扩口,每一道工序工人只用站在那里,输送带会把上一工序完成后的送到自己面前,然后操作机器完成自己那部分,再由输送带传送到下一位工人那里。铅套与钢心都是如此。最后到总装线上总装,工人在最后一道工序将弹头装配完毕。然后启动电钮,将弹头送到下一道总装线,那里将有弹壳与底火等一起总装成子弹。其他弹壳等也是如此这般。”李秉衡边带着众人观看边解说道。
众人看的眼花缭乱,只见输送带传来送去经过一道道机器,须臾便一个个的弹壳经过输送带又到旁边的车间去了。
“我们兵工厂的工人们集思广益,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琢磨出这个最好的流水作业方法。就比如这子弹,两个月前月产量才两百多万发,现在将近四百万发。步枪等也是如此。”兵工厂总负责喻培伦得意的介绍道。
参观机枪车间的时候钮永建有些不敢置信,拉着李秉衡问道:“光华,这可是机枪车间?”
见他问得奇怪,反问道:“有什么不妥吗?”
钮永建摇摇头,说道:“我曾参观过洋人的兵工厂,没见过跟你们一样生产枪支的。之前喻培伦说现在你们每月可出产两万多支步枪,各式机枪三千多挺,我还不信,刚才我仔细看了,恐怕还真是如此。”
李秉衡这才明白过来,笑道:“我们厂都是使用的冲压件,前两个月才研制成功冲床与高精模,经过冲压、铆接、点焊,从流水生产线产出的零件数量大大增加。目前这种生产方式比其他国家的兵工厂产量要高上数倍,还是我们工厂的秘密,希望大家保守秘密。”
见他说的轻描淡写,众人都对他表现出来的对他们的信任好感大增。
钮永建看着一挺挺的机枪从最终装配线上下来,说道:“这是什么机枪,好像做工有些粗糙。”
他看到的是改进后的后世德国MG42式7。92毫米通用机枪,使用冲压件组装后的确没有以前耐看。但它恰恰是机械生产制造方面的一次天才突破,它对于降低成本和减轻武器重量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李秉衡将一挺完全下线的机枪提了过来,示意钮永建接过去。
钮永建试着提了提,惊诧道:“这机枪怎么这么轻,恐怕二十斤都不到。”
“这枪是两用机枪,装上三脚架可以当重机枪用,使用了我们自己研发的合金钢,带两脚架时才九公斤半,带三脚架时则为十八公斤。弹链式供弹,每分钟可以打800发。”李秉衡继续骄傲的说道,这枪是特意根据目前国内的交通以及后勤能力研发出来的。
钮永建两眼放光,激动地说道:“此话当真?若这枪真能这般强力,恐怕将来可以装备到连排,则陆军实力大增。”
从兵工厂出来,一路众人还在默默消化流水生产线带给他们的启示。
“这流水生产貌似工人可能承受?”老成持重的虞洽卿问道。
李秉衡不由一愣,想到后世历史的确这流水线生产刚开始推广时遭受了不少非难,原因就是劳动强度太大。“这个问题我倒还没想过,因为目前每家工厂实际人员配备都是超出正常编制的,因为有新工人培训。再加上这里是四班三运转,只上八个小时。可能相比要轻松许多。”
众人听说只上八个小时,又是分成四班人,你一言我一语议论起来。有赞同的,但更多的还是反对意见。
并不是说他们支持十个小时工作制就说明对工人苛刻,劳动时间等都是与当时生产力、工资、工人适应能力等许多因素结合在一起的。李秉衡不置可否的笑笑,至少目前在复兴公司这种工作制度的推广还是顺利的。
每逢休息与周末或者晚上,工人都会自发的学习一些与工厂有关的知识,或者去附近的教师组织的公开授课,周末与晚上都有。
南洋烟草公司当初的设备本来设计的时候就是按照流水作业的方式设计的,所以整个卷烟生产的过程达到了流水作业的最佳配合。
简照南特意从加里曼丹的新厂赶来接待江浙财团,上次在上海幸亏大家出手帮忙,不然南洋烟草公司在上海进退两难。如今总算雨过天晴,走入正轨。
带着众人参观车间并介绍卷烟工序,而李秉衡则与荣家、张家等人谈论着棉纺业的前景。此前双方已经在国内推广种植优良棉种有了初步的合作,如今几家的意思是由复兴公司提供设备与技术,在上海开办棉纺机械厂,研制棉纺机械。
此事事关重大,需要与张振勋等人商议,李秉衡也没有立即答应。如果真的要办,那么就要办整个轻纺机械公司。那么第一只脚跨入国内的,将是轻纺机械工业。想来也是件好事,心里也略微有些动心。
第四章 打造财团 第十七节 放贷合作
历时九个多月,味精厂终于正式投产,江浙财团也有幸亲自观看了味精的整个制造过程。
李秉衡甚至专门为了压制日本这个在味精行业上的潜在对手准备了好几套方案。除了能够大量节省小麦等原料的发酵法,还有以乌苷酸钠为主体的强力味精,这种味精将比目前生产的味精要鲜上数百倍。当然还有终极杀手锏主要化学成分是2―甲基呋喃苷酸的“超级味精”。
味精厂将会分流一批人在上海投资建新厂,由于味精制作简单,关键还是在工艺上面,扩张速度将会很快。在上海的新厂年产量将达到五千吨,而且二期、三期项目将紧跟而上,真正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将在五年后,到时将有十万吨到十五万吨的年产量。由于专利保护为二十年,所以有充足的时间可以去占领市场。
即便二十年专利保护期限过去,整个世界高端到低端味精市场80%将在复兴味精公司的手中。
国内味精的售价四百克装一袋的为六十四美分,目前的一两银子在两千五百文到三千文之间,一袋将近两千八百文左右。将来上海新厂三期项目建成后每年能有四千多万两白银的毛利,而且将来的新厂一吨味精只用三吨小麦,原料在南洋垦殖园已初步完成高产,成本低廉。每年净利在六千万两往上,将来即便价格将会向大部分百姓倾斜大幅下调,但一年十数万吨的销售量依旧获利颇丰。
江浙财团听到李秉衡初步算的一笔帐后,纷纷目瞪口呆。亲自在清汤中加入味精品尝后,众人才明白这白白的粉末居然有这等魔力。
“买上海味精,让白水变鸡汁”这句广告语是由吴稚晖提出的,这句大白话的确直接有效,得到了大家的赞同。
在上海的味精公司将主要负责国内市场,而南洋的莲花味精公司则负责南洋、日本、欧美市场。复兴公司以设备与技术入股占新成立的上海味精公司30%,其他由江浙财团按出资比例分配。
而江浙财团要求复兴公司在上海成立轻型机械分公司,主要经营食品加工设备等,将来依托味精产业打造调味品工业与食品工业。首先会投入市场的将是面粉机等小型机器,江浙财团允诺将来新办的面粉厂都将从复兴公司订购机器。
化工研究所也将分出一部分人从事食品添加剂与调味品等的研究,将来成立相关的生产工厂。
另外轻纺机械则将会在研发成功后运到上海试生产,包括丝织、棉纺、织布与染整等设备都将陆续开发。一旦能够达到各家工厂的要求,虞洽卿与张静江等人将会提出在上海与浙江兴办轻纺机械工业的计划。
荣家刚从面粉业掘了一桶金,从光绪二十八年的几万两白银的资本到五年后的上百万两白银。本来刚开了两家棉纱厂,准备向棉纺业进军。听说要在上海办面粉厂,有些忧虑。目前国内一共就数十家的面粉厂,一旦大量开办,这利润摊薄,就没有多余的资金投入到棉纱厂上。
荣宗敬直接的向李秉衡提出了他的顾虑,李秉衡笑着说:“有竞争才有动力,更何况我们中国人的市场必须由我们中国人自己占领,先办实业的人当然资本积累的快,到时便可以投资利润更高的行业。总不能一直在下游产业呆着,不思进取吧?”
荣宗敬恍然大悟,摇着头说道:“以往只有土面粉的时候,谁能想到机制面粉占尽风光,将来有更好的行业,只要我企业不倒,少不得要去办上一办。”
李秉衡听说他们资金紧张后,说道:“如今我的光华银行初办,刚好有大笔闲置资金,先贷十万磅给你们开办面粉厂,并在加里曼丹开办棉种培植公司,你派人常驻这边进行管理。”光华银行如今有大笔的外汇,复兴公司的许多款项都存着,还有其他华商的资金都在银行往来,规模越来越大。并且到美国开办了分行,由刘广拓派人帮助管理,将大批首饰与各种贵重宝石运过去卖掉换取外汇,不过几年就要打仗,这些东西贬值的厉害,还是全部出售以换取资金。源源不断的资金进入银行,而放贷规模还没上去,这次借这机会又给江浙财团以及新兴机器制造业主放了一笔款子。
钱家也是个百年大族,虽然有北周南张与北周南钱几种说法,但多少说明他们在国内实业界的地位。在李秉衡的建议下,钱家将投资在加里曼丹兴建一家大型造纸厂,复兴公司用设备与人力、林木资源入股。
张骞派的代表详细考察了婆罗洲各地的优良棉种培植情况后,准备与复兴公司协商在婆罗洲经营杂交抗虫棉等优质棉种的种植园,并兴办棉种加工厂。
这次虽然放了不少款子出去,但李秉衡心里想的最多的却是如何盘活国内的金融界。国内的实业界发展太慢,资金不足也是一个原因,但许多的大官僚、大地主与满清贵胄手中掌握着大量的银钱,部分都存在外国银行与钱庄,部分则不断的转变为奢侈品与古玩珠宝等物,当然最多的还是投资在了购买田产、房屋等处。
眼下的确需要想办法将这个对国内经济发展不利的局面转变过来,那么庞大的一笔资金居然被外国银行所利用给外国人兴办的工厂作资本,反过来赚中国人的钱。而外国银行又凭借资金上的优势排挤国内银行,打击国内实业界。
国内那些巨富是不敢把钱存在自己国家的银行的,既有见不得光的因素,也有存在国内银行不安全的原因。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外资银行的名义在上海等地开设分行,以高利息与一些商业手段吸引这些海量资金。
汇丰银行等国外银行借着在中国吸的血迅速的壮大起来,为母国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汇丰银行前段时间向皇室送上一批珠宝后,伦敦分行经理托马斯居然得到了女皇陛下的亲自授勋,成为又一位成为贵族的银行家。
托马斯知道这得益于从顾家采购的那些珠宝,亲自登门向顾家在英国总管商事的长子顾耀宙致谢。
“顾,真是感谢你们,我就知道那批珠宝的成色是极品,女皇一定会爱上它们的,果然如此,哈哈,我的朋友,尤其那颗大钻石,连我都爱不释手呢。”
顾耀宙微微的笑着,比英国绅士还绅士的风度令他成为伦敦高级沙龙与舞会上的“可爱的中国人”,“这得益于我妹妹的审美水平,我只是听从她的意见罢了”,说着,朝自己的妹妹正在英国剑桥读大学的顾佳韵怜爱的笑笑。
顾佳韵自从圣诞节长假回了趟南洋后一直在剑桥继续学业,这次从南洋光华银行运过来的大批珠宝就是她负责在英法等国的销售,顾家将在其中抽成。这批珠宝数量之大令见过大世面的顾耀宙与顾佳韵都惊奇不已,对复兴公司的调查一直在进行,作为南洋与欧美华人家族中数一数二的领头人不得不对南洋出现的这么一股势力进行考评,确定是合作还是对抗。之前的华商大会顾家并没有插手,复兴公司在南洋产业上的努力让他们保持着欣赏的关注。
可他们却料不到李秉衡向欧美输送的几批珠宝只不过是海盗宝藏中的其中一部分而已,若是他们知道光华银行地下金库中储存的金银以及珠宝的数量,想必会连下巴都掉下来。
前两天刘广拓发电过来说他的妻舅带着一帮金融人才已经前往伦敦,帮助光华银行在伦敦开办分行。之后将坐船前来槟榔屿,准备过来主持办理光华银行总行。这个消息让他欣喜若狂,光华银行缺乏大量金融人才,这也成了他的心病,如今总算有人过来帮忙,实在是大松一口气。
但刘广拓电报最后传来的一条消息却让他哭笑不得:“弟才汝嫂激赏,欲联姻,妻妹清霜已同行。”电报的意思很明白,石梅仙让妹妹石清霜同来槟榔屿,准备让两人相处,如果没什么意外,她将做主李秉衡与她妹妹的婚姻。
想到石梅仙的厉害,李秉衡头痛不已,又想到石梅仙的绝代容颜,想必她的妹妹也是美女吧。
清霜,清,霜,恩,是个不错的名字,心里隐隐的有些期待起来。
第四章 打造财团 第十八节 新式教育
由于昨天忙昏了头,发错了章节,所以今天发三章弥补。
陆得福做梦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可以进入漂亮的学校成为一名令人艳羡的中学生,虽然已经十六岁,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班上成绩最好的一个。这要得益于在槟城洋人社区的神父哥尔比特,十二岁开始每天去神父那给教堂送鱼时,慈祥的神父总会让他借几本书回家看,并且不厌其烦的为他讲解各种中学课本上的难题。刚进学校时,凭着入学考试的成绩招生老师一致认为可以让他去读文理高中。
槟榔屿复兴大学附属中学就在复兴大学的旁边,目前有学生五千多人,主要分为文理高中、实科中学、五年制的职业预科。小学入学成绩最好的那批人将会进入九年制的文理高中,其中高级部具有大学预科的性质,将来这批学生都将接受高等教育,成为将来的精英。成绩稍次的会进入实科中学,学程约五至六年。学校以培养中等的工商业界、政府机关的实务人才为主。而基础稍差的学生将会完成五年制的职业预科,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较简单,毕业后将在复兴公司的各家工厂的职业培训体系中学习一年,将来以从事手工业、制造业为主,成为工业发展必须的技术工人。
本来打算招三千名学生的,但后来要求入学的华人子弟越来越多,只能将原来三十人一班改为五十人一班。将来这种中学将会在新加坡、吉隆坡、坤甸等地陆续兴办,以满足华人子弟的教育需求。
“小蚌,你怎么又来看我了?船上没啥事吧。”正在操场踢球的陆得福看到钱小蚌拎着一袋吃食,兴高采烈的奔过来。
自从上次被打伤后,家中的船一直让长辈操着出海,而自己则受了复兴公司的聘请,去船厂新造的三千吨货船上当了一名船长。
“福子,在里面学的怎样?别辜负了李先生的一番好意,从前你在神父那学的东西在我们船上用上后给我们多打了不少鱼,这学识可是好东西。好好学,你年纪长,要尊重师长,照顾比你小的学生…”
见他又要?嗦,陆得福赶紧捂着他的嘴喊道:“好啦好啦,我怕你了,这些我都知道。还有,以后别叫我福子,让人笑话。老师给我取了个名字,叫永固,你可记得了。”
“好好好,永固,这吃食你拿着,跟同学分着吃,打好交道,明天要出船,我就先走了。”
陆得福,噢,不,陆永固开心的挥着袋子往宿舍跑去。冲了个冷水澡后,换上干净的校服,往图书馆而去。
阿曼达在文学院教外国文学,她的课受到了许多学生的喜欢,每次她的讲座都是人满为患,济济一堂。这位有贵族气质的美女老师言行与个人习惯都成为文学院的学生们争相模仿的对象,她的没有一丝瑕疵的修养也无形中成为许多学生的道德标准。
每次阿曼达周围都会围上一大堆献殷勤的男老师,包括一些上了年纪的教授与学生,杜桑与乔治总是不耐烦的找理由把她拉走,这也使他们两人成为整个复兴大学以及师范大学最不受欢迎的人。
“阿曼达,不要对每个人都那么的好心肠,他们接近你只不过为了你的美貌而已。不要忘记,你是沃森-西斯卡尼家的独女,没有人会允许你跟那些平民恋爱,还有,不要理会那些黄猴子,跟他们讲话未免掉了身价。记住,越是跟他们接近,他们就会变本加厉,对你痴心妄想。”杜桑挥舞着手臂大声地嚷着,几乎忘记他世袭勋爵的身份。
乔治跟杜桑一直都在为家族姓氏可以添上沃森-西斯卡尼这个后缀而明争暗斗,在旁讽刺道:“嗨,杜桑,阿曼达与谁交往这是她的自由,你无权干涉。还有,我们只在这里待上一年,有谁能有这个本事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俘获我们的阿曼达的芳心呢,你说呢?”说着,朝阿曼达挤挤眼睛。
阿曼达不置可否的笑笑,来到槟榔屿教学只是增加阅历并透透气的,没有两人想得那么复杂。倒是他们两个总是大惊小怪,把自己弄得很尴尬。
李秉衡也会去复兴大学授课,教机械与冶金,每天起码有半天时间在学校。而杨华之相对轻松许多,只用教有机化学。
两人教完课后,都会去打上一会篮球。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在欧洲则只由一些大学中才有篮球活动。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多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
李秉衡顺便将这些篮球规则加入了后世的一些理念在复兴大学校园推广,并且从美国斯伯丁公司订购了数百只篮球,结果很受欢迎,每天篮球场上都是人满为患。
不仅篮球活动,足球也在复兴大学的校园里得到了欢迎,此时的足球规则已经跟后世很接近,并且在04年已经成立了国际足联。跟篮球一样,成为了复兴大学两大火爆运动。
“李,你的篮球玩得真糟糕。”端纳也被李秉衡要求去复兴大学教授哲学与法律,而他的妻子安则从教艺术专业。“嘿,李,好了,别再在学生面前出丑了,你那猩猩一样的跑步真令我难堪,我真后悔成为你的朋友。哦,快过来,这里有个好消息。”摇了摇手中的电报稿。
李秉衡摇头笑了笑,边擦汗边走了过来,“是什么样的好消息,能让你放弃在银行数钱的美好时光。”端纳目前不仅是复兴公司的副总经理,还是光华银行董事,负责资产管理。
“联合碳化物的董事马丁与国民碳素公司的代表已经到了槟城酒店,并且你让刘先生在美国延聘的冯先生已经答应为复兴公司工作,诺,这是刘先生的电报稿。”
李秉衡大喜,“这真是好消息,还是两个好消息,亲爱的端纳,你真是我的福星。”用力拍打着他的肩膀。
端纳故意苦着脸说道:“嘿,别这么用力,真糟糕,你一定是报复我刚才说你像猩猩,上帝在上,我下次绝对不再叫你猩猩,我应该叫你大力士。”
早在塑料专利申请后,联合碳化物公司就几次派人来谈判,要购买专利。在被李秉衡拒绝后,又要求两方合股。这家公司创办于1898年,在1917年前,都不算主要的大公司,直至1917年,该公司取得乙烯制造法的专利权后才出名。随后在1917年由林德气体产品公司、国民碳素公司、普雷斯特-奥-利特公司、联合碳化物公司以及它们的子公司在纽约合并而成,称联合碳化物和碳素公司。
目前的联合碳化物只是家小公司,但明显有着极强的判断力与发展潜力,李秉衡的本意是在这家公司实现控股,所以他把天然气制乙烯的专利申请成功后,邀请联合碳化物与国民碳素公司的领导人前来商谈组建乙烯与塑料生产的新公司。同时德国的林德集团的气体产品公司与普雷斯特-奥-利特公司也在邀请之列,这几家公司都是小公司,但合并之后,将来无疑能成为化学工业上的巨无霸。而且在这几家公司实现控股不会遭到美国官方与杜邦化学等巨头的干涉,在他们眼里联合碳化物只是只小虫而已。李秉衡就是要在这只小虫身上实现对美国经济渗透的第一步。
与这几家公司的谈判工作将会旷日持久并且异常困难,但一旦能够成功合并并且控股,那么再多辛苦也是值得的。
而端纳所说的冯先生,正是目前在美国造飞机的冯如。冯如之前已经在美国是个小有名气的机械专家,发明了抽水机、打桩机等设备,并且改进了无线电报机。这次能够把他请到南洋来,不仅让他设计飞机,而且将让他主持其他机械的开发工作。
李秉衡拿起上衣,跟杨华之打了个招呼,拉着端纳一起快步往塑料公司的办公室走去,准备与对方的谈判工作。
阿曼达正在操场附近的小花园内散步,无意中看到李秉衡与端纳经过,歪着脑袋想道:那位先生的背影好熟悉。
第四章 打造财团 第十九节 跨国公司
底特律皮盖特和波比安街的一座宽敞的简易车间内,亨利。福特与他的工程师们正在进行着激烈的争执。亨利。福特迫于财政危机,提出了先生产不带选装件的T型车,然后生产一批选装件,让想装的人另外购买。但底下的工程师们却认为要么就直接生产成型的T型车,而不是让人耻笑。
亨利。福特抽着烟忿忿的嘟囔着:“该死的塞尔登,该死的辛迪加。”自从前年他买下了麦克道森手中的公司股份后,他在汽车公司的控股达58。5%,从那之后再没有人可以威胁到他的决策。但如今财政上的危机,让他开始想尽办法保证T型车的顺利投产。目前的设计已经接近尾声,预计到九月份就能上市。“我们应该想办法撑过这几个月,等汽车产生利润,我们就可以腾出手来对付那无休止的法律诉讼,还有那该死的塞尔登。”
而他们口中的塞尔登,拥有一项由内燃发动机供能的“公路机车”专利。为保护其专利,他成立了一个强大的辛迪加,向入选的生产商颁发授权许可,向每一辆在美国生产或销售的“非马车”抽取特许使用费。麦克大道工厂刚刚开业,塞尔登的辛迪加就对福特汽车公司提出了指控。其他更加强大的汽车公司都选择了支付特许使用费但亨利。福特相信塞尔登对所有内燃机驱动的公路车辆所拥有的专利无效,必须予以抵制。于是公司的资金不断的消耗在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法律诉讼程序上,也造成了如今的财政上的拮据。
“那几家银行的态度怎么样?”亨利。福特思索了一会,又问道。
公司的财政总管马恩略带遗憾的说道:“他们都说我们的负债率已经过高,如果要继续贷款,必须接受一些额外的条件。”
“又是那该死的额外条件,这帮吸血鬼。”
马恩苦笑着摇摇头,又说道:“不过德弗兰银行倒是很奇怪,即没答应也没拒绝,只是说如果您有兴趣的话可以到奥克兰一家中国人的飞机公司看一下他们新近购回的机床。”
“奥克兰?他们去那干嘛?”
“听说是支持那家中国人的飞机公司研制飞机。”
亨利。福特饶有兴趣的说道:“是那位机械天才冯的公司吗?他们的飞机研制成功了没有?我是对他们很有信心的。”
冯如的飞机在四月初的试飞中失败,刚飞起数米就掉了下来,所幸人没有受伤。之前他的研发团队已经得到了一份从南洋过来的图纸,其他人都认为这份图纸上的设计非常有特点,可以尝试改进现有飞机。但当时飞机已经制造完毕,冯如执意进行试飞后再说。遭到失败后,冯如并没有气馁,而是与朱竹泉、朱兆槐、司徒璧如一起投入到紧张的重新设计的工作中。
“这份图纸的设计者还真是个天才,而且他们提供的45马力的飞机内燃机也相当精良,重量不过百斤。光看这做工,啧啧。”司徒璧如手按在崭新的汽油发动机上。
冯如乐呵呵的笑着,点着头说道:“跟图纸一起过来的那几台机床也的确了得,不但操作简单,而且精度很高,这几天我试着草车了方向舵、螺旋桨,比以往的要好上许多,这次肯定能行。而且他们送过来的塑料跟电焊机真有奇效,这塑料能替代许多部位,降低重量,还有这电焊机,可以替代铆接,实在方便。”
他们口中的飞机图纸是李秉衡让人从南洋送过去的,其实是最原始的1910年产品,但此时的飞机还很落后,冯如他们的第一架飞机制造成功只花了两个月。预计这架飞机使用了现成的发动机与机床后,只需要一个多月就能完工。
“九如,那家复兴公司邀请你过去,你真的答应他们了吗?”
冯如不假思索的说道:“那家公司老板是闻名遐迩的李光华李先生,我仰慕已久,况且这次他们提出了让我们研制双发动机的飞机,我倒要看看这种飞机能不能在我手里成功。”
李秉衡与联合碳化物等几家公司的谈判进行了一个多月,仍在艰难的维持中。双方的条件相差太远,无法达成一致。
本来马丁等人并不愿意与中国人合资,但是对方手中掌握的塑料上的几十种专利与乙烯生产方法着实让他们眼红。谈判几次陷入僵局,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