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田园小当家-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佑轩看在七朵的面上,还是下了马车,迎向杨氏,十分客气的问道,“您喊我?”

温修宜稳坐在上马车之上,不准备下车。

反正杨氏找得是徐佑轩,他就没有必要去凑热闹。

杨氏抹了抹额上的薄汗,连喘了几口气之后,这才点头。“没错,是我。”

“请问找我何事?”徐佑轩依然问得客气。

“徐少东家,有件事,我不知该不该说。说了吧。又担心你不高兴,不说吧,这等大事搁在我心里也难受。”杨氏卖起了关子,有些神叨叨的。

徐佑轩眸子里滑过一抹不悦之色。

杨氏这副做态。分明就是想要说的,不然,她特意追上来做什么?

心中虽不悦,但也有些好奇她到底想说什么大事。

“二娘有话请说。”徐佑轩轻轻颔首。

杨氏唇抿了抿,“徐少东家可知七朵与你之间是何关系?”

“朋友关系,怎么了?”徐估轩面上露出了不悦之色,这问题问得有些不妥。

杨氏这下更肯定徐佑轩还蒙在鼓里,心里更加得意起来,摆摆手道。“徐少东家。错了。你与七朵不是什么朋友关系,她是你表妹!”

“什么,表妹!这是什么意思?”徐佑轩十分惊讶的问。脑子里开始快速运转起来。

“徐少东家,七朵的母亲是你大姑母。”杨氏刻意压低了声音。

“此话当真?”徐佑轩瞪大了眼睛问。

“当然。这种事儿还能撒谎不成,你要是不信的话,亲自去问问不就知道了。徐少东家,那我先走了啊。”杨氏十分肯定的点头,目的已经达到,她挥挥手先离开了。

哼,你徐氏千方百计的瞒着,我今天偏要拆穿,看你们家往后还怎么和春风得意楼做生意。

我不好过,也不会让别人好过!

杨氏有些刻薄的想着。

见杨氏离开,温修宜也掀了帘子下车,他听到了她的话,也十分震惊,没想到徐佑轩一直在寻找的大姑母竟然会是七朵的母亲,这实在是太巧了。

不过,他也知道徐家与徐氏之间的恩怨,不免也有些担心七朵往后与徐家的生意会不会受影响。

“佑轩,那妇人的话不一定可信。”温修宜道。

“她说得对,是与不是,我们回去一问便知。”徐佑轩正色道,这个消息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过于意外了。

之前觉得徐氏看着面熟,却也没往大姑母那方便去想。

可现在杨氏这句话,仿佛是锋利的爪子,生生的撕开了一些疑团的神秘面纱。

温修宜说杨氏这话不可信,他反而认为可能性十分大。

之前他一直不解徐老太爷为何会对七朵态度那般恶劣,而徐老爷却又对七朵十分亲切。

只因七朵是大姑母的女儿,徐老太爷是恨乌及乌,所以才对七朵千般万般的不满。

到底去不去问呢?

徐佑轩纠结了,大概是近乡情怯吧!

七朵一家人并不知杨氏会如此多嘴,将真相告诉了徐佑轩。

送走徐佑轩与温修宜后,徐氏和谭德金二人情不自禁松口气,终于没有认出来,真险!

七朵也松了口气,没认出来也好,省得尴尬。

六桔则在笑眯眯的说,“嘿嘿,想想三桃姐今天那副糗样我就高兴,真是丢死人了。”

徐氏轻瞪了六桔一眼,“你这孩子,三桃是你堂姐,她丢了脸面,咱们脸上也无光,笑她做什么?”

七朵撇撇嘴,“二娘今天真是有意思,莫名其妙将三桃姐给叫了过来帮忙,真是让人看笑话,我都替她臊得慌。”

徐氏摇摇头,“唉,可怜天下父母心,你二娘也是一番苦心,只不过做得太过了些,反正弄巧成拙,让人温公子与徐少东家看了笑话。”

【‘文】“那是活该!”六桔皱了皱小鼻子。

【‘人】徐氏不免又说了几句六桔。

【‘书】一家人又闲聊了几句话,院门再次被敲响。

【‘屋】七朵去开门,看到是徐佑轩与温修宜二人去而复返,十分好奇,“温公子,徐大哥,怎么了?”

徐佑轩暗暗握了下拳头,似乎在给自己鼓劲,说道,“小七,我想与伯母说几句话。”

☆、第207章:恶毒

听闻徐佑轩的话,再瞧他的脸色,七朵脑子里禁不住‘嗡’了一声。

难道他看出什么蹊跷来了吗?

七朵在心中暗暗腹测。

她本想找个徐氏忽然身体不适的借口,先将徐佑轩打发离开,只是在她去开门时,谭德金与徐氏二人也出了屋子,此时正走了过来。

“温公子,徐少东家?”见到徐佑轩与温修宜去而复返,徐氏和谭德金也十分惊讶,二人对望了一眼,眸底深处皆有一丝担忧之色。

徐佑轩看向徐氏,没来由的有些紧张。

他不知道若徐氏真是大姑母,自己该用怎样的态度待她,更不知她会不会因自己是徐家的子弟而憎恶自己?

同时自己这样冒昧的去问话,十分失礼,会不会让七朵一家人轻看自己?

这一刻他倒有了退缩,想着还是回去问爷爷或父亲好了。

正在他犹豫之时,徐氏倒先开了口,“徐少东家,有话请讲。”

她之前听到了徐佑轩与七朵的对话。

有些事情躲也躲不掉,还不如由着他来问,而后自己否认,省得他在心里猜疑。

温修宜自出徐佑轩的犹豫,轻轻拍了下他的胳膊,温声道,“佑轩,你与伯母单独去说吧。”

徐佑轩牙轻轻咬了咬,点点头,对徐氏道,“伯母,请借一步说话。”

徐氏点点头,带着徐佑轩去屋内说话。

温修宜复坐在槐树下的桌旁。品着七朵新沏的桃花茶,谭德金在一旁坐陪。

不过,谭德金有些心不在焉,眼神总是不时的往屋子的方向飘,有些担心徐氏。

七朵倒不担心,反正该来的迟早要来,老娘明知徐佑轩是徐家人,还主动接话。说明她心里已有了打算。

屋内。

徐佑轩没有落座,而是撩的袍角,对着徐氏行了个大礼,“姑母,请受侄儿一拜。”

没有问徐氏是不是自己的大姑母,而是直接唤她一声大姑母。

他知道,若徐氏有心隐瞒,自己要是问她是不是徐家人,她肯定会极力否认。

而自己直接呼一声大姑母。她可能会误以为自己已知事情真相,说不好会承认与徐家的关系。

只因未确认徐氏的身份,否则此刻他该行跪拜的大礼。

听得徐佑轩这一声呼。徐氏再有心理准备。也情不自禁面露慌色,这孩子难道已经知道了?

徐氏的表情被徐佑轩捕捉入眼,心中已有数。

徐氏稳了心神,故作惊讶的道,“徐少东家,你这好好的为何要唤我一声姑母?”

徐佑轩抬了眸子看徐氏。面有激动之色,“大姑母,我知道您就是十四年未见的大姑母,第一眼见您时我就觉着面熟,只可惜我那时年纪太幼。记忆有些模糊,否则第一眼就该认出您来的。大姑母。请恕侄儿失礼。”

徐氏摇头,“徐少东家,我真的不知你在说什么。虽然你我都姓徐,我也很想有你这样一位精明能干的侄儿,只可惜我没那好福气,更不敢乱攀亲戚。如果徐少东家说我与你十几年未谋面的姑母生得有几分相似,我真的十分荣幸,只可惜我真的不是你要找的人,请回吧。”

端详着徐佑轩年轻的面庞,徐氏有些感慨,真是岁月不饶人啊,当年顽劣的小童,如今已经长大成人,生得仪表非凡,果然不愧是徐家的子弟。

她也十分想与徐佑轩相认,只是当年的积怨太深,永远忘不了徐老太爷吼得那一句‘从今往后,你不再是徐家人,所有徐家人也不许这逆女相认,否则就是与老头子我做对,违者的下场如这逆女,赶出徐家大门’,不能让徐佑轩因自己而受罚。

任徐佑轩如何说,徐氏就是不承认自己为望松县徐家人。

他无奈,只得告辞。

七朵从徐佑轩的表情可以看出徐氏并未承认真实身份。

唉,当年的恩怨几时能了呢?

不过,这种事自己暂时也无能为力,只得走一步算一步了。

虽然徐氏死活不承认自己是徐家人,但徐佑轩心里已经差不多确认了她的身份。

要是不知大姑母的下落也就罢了,如今已知她在哪儿,要让他做到不闻不问,装做不知有大姑母的存在,他做不到。

正好有批莲藕要送往望伀县,他趁此机会,亲自送藕过去。

一回到徐家,徐佑轩吩咐人去卸藕,他就迫不急待去找徐老爷。

“轩儿,你怎回来了?”见到儿子回家,徐老爷有些讶异的问,他知道桐林县的酒楼和美食城可离不了人的。

“送藕回来,迟些就回去。”徐佑轩答。

“好,等会儿去给爷爷请了安再走,你母亲也十分想念你,再去看看她。”徐老爷点头,立马吩咐人去做些徐佑轩最爱吃的燕窝莲子羹。

“知道了,父亲。”徐佑轩应了。

父子二人去书房说话,正好问问那边酒楼和美食城的经营状况。

进入书房,徐佑轩将门窗闭紧,好像怕说的话被人听去了一样。

“轩儿,怎么了?”徐老爷见他这副模样,十分费解的问。

“爹,我……我见到了大姑母。”徐佑轩走近父亲,压低了声音说。

“哦,在哪儿?”徐老爷面现激动之色,嘴唇有些哆嗦,声音也压低了问。

“爹,您知道嘛,大姑母就是小七的母亲,真的好巧。”徐佑轩低声说了发现徐氏身份的经过。

“你大姑母如今一切可好?”徐老爷听完徐佑轩的话,没有质疑什么。而是直接确认了徐氏的身份。

徐佑轩有些不确定的问,“爹,您是不是早知小七的身份?”

“唉!”徐老爷长叹一口气,轻轻点头,“其实我第一眼也并没有认出七丫头来,是你爷恰好有一回见过小七与你大姑父,所以小七虽然是男装,但你爷还是一眼就认了出来。”

既然徐佑轩已知徐氏的身份。徐老爷也没再隐瞒什么,将徐老太爷当初说的话原本告诉了儿子。

听完父亲的话,徐佑轩的眉头死死的挤在一起,“爹,事情都已过去了十几年,您也劝劝爷爷,让他老人家原谅大姑母吧,咱们一家人相认团聚该有多好啊。”

“我何尝没劝过,只是你爷性子刚硬。又是说一不二的性格,这一辈子从未有人敢顶撞违逆他,你大姑母是头一个。你爷爷不但生气。而且还特别伤心。他认为当年是为了你大姑母好,结果你大姑母不但不领情,反而说出决裂的话语来,如今想要修复这层关系,何其难啊!唉!”徐老爷叹息,忆起往事。真是伤心难过。

徐老太爷的性格,徐佑轩十分清楚,也知道想要他老人家开口原谅一个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如果不认识七朵,这件事徐佑轩也许不太会在意。毕竟这是上一辈的事,自己一个小辈没那资格去管。

可现在。他想帮七朵,如果有了徐老太爷的相助,有徐家做后盾,相信七朵家的生意会更上一层楼,能发展得更好。

徐佑轩认真想了想,道,“爹,我在想,既然爷爷不会主动原谅大姑母,那咱们可以去劝大姑母,让她先低头去向爷爷认错,相信只要大姑母态度诚恳,爷爷肯定会原谅大姑母的,毕竟大姑母是爷爷的女儿,爷爷他老人家哪怕是铁石心肠,也不会真的忍心不认她的。”

这看起来是个不错的主意,父女哪儿有隔夜仇,只要徐氏诚心认错,徐老太爷肯定会原谅。

可徐老爷却摇头,“轩儿,你不了解你姑母的性格,她与你爷爷脾气十分相似,都很强硬与倔强。她要是能主动低头认错,关系也就不会闹成今天这地步。”

“爹,这件事我可以和小七商量,小七主意多,说不定能说动大姑母的。”徐佑轩却信心十足。

“这件事回头再说,先不要对七丫头言明,先让为父好好想想。”徐老爷摆摆手,“你去看看爷爷和你母亲。”

徐佑轩也没多说什么,点点头出了书房。

徐老爷未动,而是陷入沉思,在想当年之事。

这些年明秀都未回来说一句软话,相信全都是拜那人所赐。

记得明秀与父亲闹僵说要与徐家决裂之时,那人曾说了一句话‘徐明秀,你真是不识好歹,你父亲千般万般为你好,你却这样回报他,真是枉费了父亲这些年的决心。你要真有能耐的话,离开咱们徐家后,就别再回头,莫要现在说得硬气,到时遇到难处时,又厚着脸皮回来认错要好处。你也知道你父亲心软,到时少不得就不计较,你这算盘打得还真响啊。’

唉,妹妹是何等人,她心气高,哪儿能受得了这番激将,当下立了重誓‘我徐明秀今生哪怕就是穷死饿死,也决不踏入徐家大门半步来摇尾乞怜,也不会接受徐家人半文的恩赐,否则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当时自己分明看到那人脸上有奸计得逞后得意的笑容,自己去劝明秀莫上当,可明秀心意已决,九头牛也无法拉回。

十几年过去了,明秀真如她当初所立的誓言一样,不但未踏进徐家门半步,就连望松县县城都未来过,更没有低头来认错。

而自己后来也曾送过银两给她,她却连面都不见,说不认识他。

来多了几次后,她亲自出来见他了,不过,她是带着扫帚出来的,亲手将他打出了谭家大院,说他是恶毒小人来害她。

不过,从这以后,他再也没去过谭家,他知道她的心意,不敢再去惹她伤心难过。

这些年听说她的日子过得并不好,可她一直谨守当年的誓言,从未低头。

想要劝她背弃当年的誓言,谈何容易。

怨只怨那人当初太过恶毒,借明秀的软肋,逼她立下如此的重誓。

徐老爷的眼睛有些湿。

唉,傻妹妹啊!

☆、第208章:商议

徐氏很快将徐佑轩的事忘去了一边,因为家里实在是太忙了。

光芦花坡那边的事情就够一家人忙了。

芦花坡那边的藕全部挖了出来,七朵这一段时间忙着卖藕。

因有着大家的帮忙,再加上是反季节,藕的销量不错,很多都是回头客,如今家中只有五六千藕未卖了,她不着急了。

徐佑轩将藕运旆望松县这步棋算是走对了,销路一打开,这销量直线上升,赚了一些银子。

康家那边也帮了很大忙,除了平时散卖外,还介绍了好几个外地客商。

还有胡林镇那边,后来就专门让汤胡去跑,还有村子里有几个头脑比较灵活的,主动来七朵家贩了藕去卖,其中就包括三郎。

当初和三郎一起去镇上卖螺蛳时,七朵就发现他有经商天份,果然没看走眼,此次三郎一人就卖出了五千斤藕,远胜于村里其他几人,赚了五十多两银子,乐得他咧嘴直乐,还特意买了酒和点心来孝敬谭德金夫妇。

因为七朵给他的价格相对于其他人来说要便宜一些,而他这张嘴会忽悠,卖得价又比其他人高,这怎么能不赚钱。当然,这些年与谭德金四处跑,也积累了一些人脉,此次帮了他不少。

见他这样,七朵甚至在心里想着,下回要再卖什么东西时,该聘他来当个销售经理。

当然,现在只是想想。以后再做决定吧。

藕挖出来了,那么下一步就是种藕。

种藕之前当然先得整理藕塘,这也是个大工程,由汤胡负责,他以前做过,在行。

塘好多年都是自生自灭,所以出藕量并不多,七朵粗略算了下。如今这藕的亩产只有四五千斤,远远低于现代时那些藕塘的产藕量。

而所有的藕种都是七朵亲手挑选。

她亲手挑,并不是说她对这块有多么了解,只是趁这机会用异能将所有的藕种质量提升,希望经过提升质量的藕种种出来的藕质量和产量会大大提升。

那片荒山还在翻整下肥,树坑都已挖好,等树苗过来后,可以先将树种下去。

紧邻藕塘不远的那口塘,七朵不想让它就这样空着。准备养些鱼,再养一些鸭子。

如今芦花坡这块是家中的主要产业,当然得将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才好。可不能浪费。

鱼鸭混养是七朵曾经去外地旅游时见到的。当时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鱼塘里养鸭,那鸭子岂不是要将鱼儿给吃完吗?后来问了渔塘主人,才得知它们一起混养,不但不会损失鱼儿,反而还有意想不到的优点。

塘中的水草游虫之类可以做为鸭子的口粮,等山上的树木成长起来后。好里将成为鸭子放养的基地。而鸭子的排泄物又能做鱼的饲料,不但节约养鱼的成本,鱼鸭混养,鱼儿反而肯长,实现双赢。何乐而不为。

当然,得先放鱼苗。等鱼儿长得大些,鸭子无法一口吃下去时,再将鸭子放进鱼塘中为宜。否则,那些鱼苗儿还真成了鸭子的美食。

七朵有灵泉,也不担心水塘会干涸,准备养些花鲢、草鱼、胖头、鲫鱼和鲤鱼之类。

说干就干,她立马将自己的想法对谭德金和谭德宝说了。

谭德金兄弟二人好好商议了一番,认为养鱼这法子可行,反正这边要管理,也不多一个鱼塘,如今家中与县镇一些酒楼的关系不错,到时销路也不用太犯愁。

绵江虽然地处江畔,江鲜不缺,但江鲜好吃难捕,价钱自然也高。家养的鱼到时以价格取胜,相信酒楼不会拒绝的,还有一般百姓平日里也舍不得去买鱼来吃,这一块也是隐性的消费人群。

不过在关于养鸭子方面,谭德宝倒有个担忧,“大哥,七朵,你们看啊,咱们到时要是养了许多鸭子,将它们放养在树林里,可要不少人看着吧,不然,这样大一片地方,谁知它们会跑去哪儿呢。”

七朵与谭德金点点头,这倒是个问题,鸭子有脚会跑呢,如今这儿树木还未成林,找起来倒还好,要是等到绿树成荫时,可就不好找了。

忽然,她想到了什么。

记得当初在参观鱼鸭混养场时,那些鸭子是圈养的,鱼塘里有网,鸭棚四周也有网,好像专门圈出了一片地方来供鸭子活动,并非是完全散养的。

如果将鸭子圈起来,管理起来就会方便许多,不过,这样一来,鸭子就完全靠喂养,到时饲料可就不能太单一了。

于是,七朵将圈养的方法提了出来。

谭德金点点头,“将它们圈养起来好是好,只是不能打野,可能会费些饲料啊。”

七朵记得家养的鸭子并不是一天三顿都喂食,像双抢这样的季节,鸡鸭是一天到晚都不喂食的,全靠打野食。

而像冬天这样的季节,无野食可打,鸡鸭则要按顿来喂食,自然要费粮食。

所以,一般家里田地比较少的农家,不敢轻易养鸡鸭的,就是担心到时无粮食来喂养。

家养的鸡鸭味道是好,无论是炖炒,均香飘十里,令人垂涎欲滴,下得蛋也个大蛋黄似黄金,但有个缺点,就是长得慢。

人工饲养的鸡鸭最大的优点就是长得快,很快就能出窝卖,当然味道相对来说,就没家养的土鸡土鸭鲜美。

但这个缺点对七朵来说,根本不是缺点,有异能在此,哪儿还惧这些。

“爹,四叔,圈养起来虽然会费些饲料,但它们长得快,所以和放养也是一样的。”七朵说道。

“怎能肯定圈养的会长得快些呢?”谭德宝提出疑惑。

七朵抿唇一乐,“四叔。您看那猪,天天关在圈里,吃了睡睡了吃,长得多快呀,一年就能长个二百多斤呢。我想鸡鸭也是一样的道理,天天吃得饱饱的,当然会长得快啦。”

谭德宝凝神一想,还真是这道理。也乐了,“你这丫头,说得还真有几分道理。”

谭德金点头,“成,那就圈养吧。”

“不过,虽然是圈养,到时咱们还得常将鸭子赶着,让它们活动活动,不然。到时这鸭子全是肥油,那可就不好吃了。”七朵笑着说。

谭德宝点头,认为有些道理。

三人就一些细节开始讨论起来。这是一个主意。但要想将主意付诸现实,并不是一两句话的事儿,牵扯到许多方面的计划和安排。

幸好七朵当初亲眼见过鱼鸭混养场的模样,并听渔农说过一些养殖的知识,眼下派上了大用场。

她根据自己的记忆,大概画了个草图出来。然后大家再一起商议。

汤胡去胡林镇买藕,顺便将上次预定的树苗给取了回来。

树苗回来后,就是安排工人们将它们栽种下去,芦花坡更加忙碌了。

春雨淅沥沥的下,田野里四处可见穿着蓑衣带斗笠弯腰在田里插秧的人。

秧插下后。天气已经十分暖和了,人们都换上了薄薄的春装。要是在现代,是可以穿单件衬衫的季节了。

“娘,我的衣裳短了。”七朵穿上去年的裤子,明显短了一截,未及脚祼。

徐氏走过来瞧,笑,“朵,你长高了,娘记得你去年穿时,裤腿还要卷点儿,不然会踩住。嗯,这一年,你个儿倒长了不少。”

徐氏比划了一下,发现七朵已齐她耳朵了。

她欣慰的笑。

自从分家后,七朵家的伙食上了几个台阶,营养一跟上,除了二霞的个子已长定外,七朵、六桔都狠劲的窜个子,就连身子瘦弱的六郎,如今小脸上也长了肉,变得些肉嘟嘟的,个子也长了不少。

“我去找找你二姐的衣裳,看可有小的,正好给你穿。”徐氏准备去开箱子找。

“娘,朵天天在外面跑,别再穿我和桔的旧衣裳了,给她做新的吧。”二霞正好进来,见七朵的衣裳短了,立马拿了尺过来量。

七朵立马对徐氏皱皱鼻子,亲昵的挽了二霞的胳膊,“还是大姐好,娘就知道让人家穿旧衣裳,哼。”

“霞,你也学会做好人了,娘倒成了那恶人。”徐氏笑着嗔二霞,依然打开了箱子,“新衣裳现在又做不起来,朵身上这衣裳短,可不能穿成这样出门吧,我先找一套让她穿着。放心,如今不要说是朵,就是霞你和桔,娘也不会再让你们改小的旧衣裳。”

家里条件改善,她当然不会委屈了孩子们。

当然,也不能浪费。

“嘿嘿,我们倒冤枉了娘。”七朵抿唇笑。

二霞也弯着眼睛笑了,“朵,家里正好还有两块布,一块鹅黄色,一块葱绿色,给你做两身衣裳,穿起来肯定好看。”

“好。”七朵不客气的接受了,连声谢也未说,自家姐妹,太客气反而显得生份嘛。

不过,天气渐热,她真的好怀念前世的短袖衫和短裙。

唉,这些东西只能在心里想想罢了。

如今芦花坡那边藕已经种下,鱼塘里放了几千尾的鱼苗,鸭苗已经跟人定好,迟几日去取。

荒山那边开垦的进度不错,所有的树苗全部种下,种植庄稼的地如今正在进行最后一次平整起垄,等这一切完成后,就可以挖宕撒种子了。

“对了,娘,最近好像没见到爷爷奶奶,他们还好吧。”七朵问。

这段时间太忙,没听到赵氏有什么动静。

喜欢蹦哒的人突然安静了下来,她还真有些不习惯呢。

“大娘,大伯在不在家,奶奶让他去一趟。”正在这时,四枣的声音在门外传来。

唉,这人真是不能念叨,七朵这话声刚落,赵氏就露脸了。

☆、第209章:三桃的烦恼

徐氏开了门出来。

四枣牵着八梨站在门口,没有要进屋的表现。

四枣一直跟在三桃姐妹后面转,对七朵三姐妹也不放在眼里。

自从林家那件事被揭穿之后,吴氏就不让四枣跟三桃姐妹多接触了,她担心谭德银夫妇会将主意打到四枣身上。

四枣以前跟在三桃后面拍马屁,是看在谭大梅的面上,想着谭大梅在县城里认识的人多,等到给三桃找户好人家后,到时自己跟在后沾些光也能嫁去县里。

可眼看着三桃都十六了,谭大梅还没能给她寻户有钱的大户人家,四枣对谭大梅的能力也开始怀疑,加上谭德银夫妇算计二霞一事曝光,她不由害怕起来,担心自己有一天也会被他们算计,也起了疏远之心。

“四枣,你奶找大伯何事?”徐氏柔声问。

“大娘,我也不知道。”四枣摇摇头。

“成,你大伯现在不在家,等他回来后,我让过去啊。”徐氏点头应。

四枣见话传到,就转身要离开。

七朵推了门出来,笑,“四枣姐,进来坐一会儿说说话呗,昨日正好买了四色果子,来尝尝。小八梨,过来。”对八梨招手。

四枣本想要拒绝,只是有好吃的,有些心动,只是有点儿拉不下这个脸。

而八梨则不想许多,见七朵向她招手,已经扭着身子向七朵走去,笑嘻嘻的。

四枣见此。就点点头,随着八梨进了七朵三姐妹的屋子。

七朵拿出果盒,里面放着各色点心和一些蜜饯,抓了一些递给八梨,“小八梨,来,接着,吃完了七姐再给你呀。”

“七姐真好。”小八梨奶声奶气的说。

七朵揉了揉她的头发。笑着又拿了点心递向四枣,“四姐,来尝尝。”

四枣有些扭捏的接过,轻轻咬了口。

“四姐,最近在家里忙什么呢,也不来我们家玩玩。”七朵笑眯眯的说。

“是啊,我们是姐妹,该常走动走动。”二霞在裁七朵的衣裳,扭头也说了句。

“嗯。我哥快要成亲了,还有些针线活儿未做好,天天赶得很。”四枣又咬了口点心说。这点心可真好吃。又香又酥。

七朵又将一杯热茶推到四枣的面前。

“二哥的亲事准备得怎么样了?”七朵关心的问。

四枣嘴撇撇,“还能怎么样,上回奶奶说的话你们也听见了,其实也没什么好准备的。只是如此寒酸,张家那边有些不快活,酸话也不知说了多少。”

话匣子一打开。四枣的话也就多了起来。

吃着点心,喝着热茶,她觉着七朵姐妹没以前看着那样碍眼,挺好相处的。

“唉,说说自然是难免的。等嫂子进了门就好了。”二霞轻叹一口气。

“希望吧。”四枣一个点心进肚。

七朵又拿了蜜饯递给她,她笑着接过。又闲聊几句。

“四姐,奶奶找我爹什么事儿呢,最近比较忙,有些日子没见着爷奶了,他们还好吧。”七朵也吃着点心问。

最好先知道赵氏的目的,这样才好事先防范,不然老爹太实诚,弄不好会嘴软心软。

还有,四枣毕竟是谭家人,与她打好关系总不是坏事,多一个朋友远胜于多一个敌人吧。

“具体什么事儿我也不知道,好像和小叔有关吧。对了,你们知不知道,听说老姑太太的后人好像有了些消息呢,爷爷最近都在打听这事,忙得很呢。”四枣忽然压低了声音,面色有些激动。

“什么?姑太太的后人?”七朵讶声问。

对这位老姑太太,她一直十分好奇,不久之前还问过谭老爷子和谭族长的,当时都说与老姑太太那边久未联系,毫无消息,没想到,现在忽然传出了消息来。

因老姑太太的消息,倒忽略了赵氏喊谭德金一事。

“是啊。”四枣有些得意的点头,为自己知道了别人不知道的事儿。

这件事谭老爷子并未公开,只是对谭德财说了下,让他陪着去找人,谭德财对吴氏私底下说这事时被四枣听见了。

“不过,你们先别告诉其他人,爷爷暂时不让说。他说现在还没确定,万一弄错了到时让村里人笑话。爷爷要是知道这话是我说的,定会打死我的。”四枣又叮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