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晁氏水浒-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贺知州原本以为这五个贼人会像以前行刺他的人一般被捉住,却没想到两个护卫被武松一人便敌住,剩下二十个公人更是眨眼间便被砍倒七八个。

刚刚下了轿子,准备逃跑,已被一个英武后生冲上来抓住。

晁勇拎着贺知州,喊道:“全部住手。”

二十个公人此时已经剩下三个还站着,两个护卫也被武松砍倒一个,听到晁勇喊停,顿时如逢大赦,都躲到一边去了。

鲁智深等人也都意犹未尽的停了手。

贺知州看片刻间自己手下便死了十几个,一个哆嗦,裤子便湿了一片,带着一丝哭音道:“好汉有什么要求,本官一定照办。”

晁勇看这贪官虽然胆小,但是却不傻,笑道:“想必你也猜到我们来路了吧?”

贺知州小心的道:“诸位是少华山的好汉吧?”

晁勇点头道:“聪明,马上让他们去把史进送来这里,否则你知道后果的。”

贺知州小鸡啄米的点头道:“好。”

然后便对幸存的公人喊道:“快去把史进提出来。”

幸存的三个公人却是深怕一言不和,鲁智深等人又下杀手,听得贺知州发话,马上都跑向衙门,便是那个护卫都跟着跑了。

贺知州看手下都跑的没了影,那猛恶和尚又一脸杀意的走来,忙对晁勇道:“我送你们出城,好汉留我一命啊。”

鲁智深闻言,叫道:“洒家杀了你这狗官,再杀出去便是。”

晁勇摇头道:“史进兄弟还在他们手里,大师不要冲动。”

鲁智深闻言,这才忍了下来。

等了一阵,还没看到史进,却看到一队宋军冲来。

鲁智深看了,一挺手中朴刀便要杀上去。

刚才一番厮杀,周边很多百姓吓得落荒而逃,晁勇便知道城中兵马很快便来了,心中早有了主意,拎起贺知州,笑道:“我们手中有挡箭牌,不用费力。”

鲁智深倒也不是嗜杀,闻言便也停住脚步。

宋军领头的正是华州团练使韦豹,到的跟前,喝道:“大胆强贼,无法无天,胆敢入城劫持朝廷命官。本将已令城门关闭,你等正如同鸟入樊笼,休想逃走。”

晁勇对贺知州道:“让他闭嘴,他再说一句,你便少一肢,你可以选择先砍胳膊还是先砍腿。”

贺知州原本以为来了救兵,或许可以和贼寇谈谈条件,但是看晁勇这般说,慌忙喊道:“韦豹闭嘴,你要再说话就是谋害上官。”

韦豹听得贺知州这般说,虽然生气,但也担不起害死上官的责任,只能闭上嘴巴。

又过了一阵,才见一群公人押着史进前来。

鲁智深看到史进,便抢过去。

当头的都头喝道:“且慢过来。”

鲁智深却是不管不顾的直往前冲,那都头也听得报信的公人说鲁智深厉害,忙把兵器架在史进脖子上,喝道:“你再过来,我先砍了他。”

鲁智深收住脚步,骂道:“直娘贼的,是好汉的来和洒家放对。”

这都头却是不理鲁智深,直接冲晁勇喊道:“我们一起放人?”

晁勇却是不理那都头,直接对贺知州道:“让他们放人。”

贺知州这次却是没有听晁勇的,小心的道:“好汉饶命啊,我放了他,万一你一刀杀了我怎么办?”

晁勇笑道:“我们还在城里,一刀杀了你,怎么出城。你放心,你让他们放了史进,再把我们送到城门口,我们便放了你。”

贺知州听了,也觉得这些贼寇若不是出不了城,肯定不会放他,因此大着胆子道:“还请好汉言而有信。”

晁勇点头道:“我等江湖中人说话算话。”

贺知州此时也没别的选择了,喊道:“放了史进。”

拿着史进的都头,闻言不由喊道:“大人休慌,有史进在,他们不敢伤你。”

晁勇笑道:“看你们谁的命值钱吧,数三个数,不放的话,我就先砍你一肢,他也可以砍史进。”

贺知州一想:他是堂堂朝廷命官,史进不过是个贼寇头子,之前也不过是个乡下小地主,自己一个手指头都比史进的脑袋值钱。

贺知州自己掂量了一下,马上喊道:“快点放了史进,你要造反不成。”

都头却是深知这些江湖中人都是义字当头,只要拿着史进,别说两边一起放人了,就是先让他们放人,他们恐怕也会同意。这就是江湖义气,他已经不知这样抓了多少人了。

但是他没想到贺知州直接服软了,也不敢违抗知州大人命令,只好放了史进。

鲁智深见史进腿脚不利索,忙上前扶住史进。

晁勇拎着贺知州道:“让后面的人都退开,你送我们到城门口,到时我放了你。”

贺知州赶忙冲后面的宋兵,喊道:“都让开。”

团练使韦豹也不敢违命,只能让人闪出一条路来。

晁勇几人便大摇大摆的从宋兵包围中走出去。

韦豹也不敢让晁勇等人把知州带走,只能领着兵马跟在后面。

到的城门口,晁勇也不再说话,直接看向贺知州。

贺知州会意,忙冲城门口严阵以待的官兵道:“打开城门。”

出的城,贺知州忙道:“我已经送你们出城了,还请好汉饶我一命啊。”

晁勇点头道:“说了会放你回去的,再等一会。”

说着,对一旁朱武道:“你去找陈达,把战马带来。”

“好”

朱武答应一声,便快步往陈达歇马的地方而去。

不多时,朱武、陈达便赶了七匹马来。

晁勇、鲁智深、武松、石秀、史进、朱武、陈达、正好一人一匹。

晁勇对旁边众人道:“你们先上马。”

鲁智深不甘的看着贺知州道:“难不成真的要放他回去?”

贺知州一听,忙哭道:“好汉言而有信啊。”

晁勇笑道:“说了要放你,便会放你的。”

鲁智深听得晁勇这般说,也只好恨恨的翻身上马。

晁勇看其他人都上了马,放开贺知州,仿佛又突然想起来似的,问道:“对了,我听说王义的女儿死了?”

贺知州一听,不由脸色一变。

那日他抢了王义女儿回去之后,便成了好事,原本以为这些女人都是失身以后,哭上几天便会乖乖做他的小妾伺候他,他多送一些金银罗缎,那些女人也便都满心欢喜的来讨好他了。没想到王义女儿却是例外,居然趁下人不注意投井死了。他还为此大骂过几个下人,他还没享受几次呢,人便没了,他能不生气吗?

贺知州也知道这些江湖汉子最爱打抱不平了,若是说出来,搞不好就会让这汉子反悔。但若是不说,万一晁勇再让他把人送出来,他又送不出来,因此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晁勇了。

晁勇看贺知州样子,也知道朱武打探到的消息是真的了。

贺知州也感觉到晁勇眼中闪过一道厉芒,慌忙道:“还请好汉遵守诺言。”

晁勇松开贺知州,笑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你去吧。”

晁勇手一松,贺知州便瘫在地上。

此时他才发现他的两条腿已经被吓软了,一路全靠晁勇拎着。

贺知州也顾不得威仪了,连滚带爬的便往后面官兵队里爬去。

朱武看了一眼后面不过几十步的大队官兵,道:“太子,我们走吧。”

晁勇翻身上马,笑道:“朱武、陈达你们带着史进走。”

朱武闻言,不由惊道:“太子要做什么?”

晁勇笑道:“等那狗官回去,我们四人再杀回去,取了他狗命,为民除害。史进兄弟有伤在身,你们护送他走。”

鲁智深高兴道:“好,若是放那狗官回去,他又不知道要祸害多少人。”

“好,少华山见。”

朱武看城外宋军虽有几百人,但是团练使韦豹武艺还不如史进,其余人更是不足虑,四人冲杀一阵也危险不大,便也和陈达护着史进往少华山而去。

说话间,已有两个官兵跑出来,架着贺知州跑到官兵队里。

晁勇看贺知州回去,喊道:“现在我算是放了你了吧?”

贺知州看着周围有几百官兵护着,顿时不再把晁勇放在眼里,对一旁韦豹喝道:“给我把这几个贼人抓住,本官要把他们碎尸万段。”

“杀啊”

韦豹这半日也是忍得痛苦,听得贺知州同意出兵,大喝一声,一马当先冲了过来。

晁勇看贺知州居然也惦记着杀他们,不由大笑起来,拍马便迎了上去。

鲁智深、武松、石秀三人也紧随其后。

四人换了自己惯用兵器,更是虎入羊群一般。

晁勇一锤砸开韦豹铁锏,一锤便把韦豹轰下马,看韦豹变形的身体也知道不活了。

贺知州看到韦豹一个照面便被打死,转身便逃。

还没跑两步,便听得后面“呼呼”响起来。

扭头一看,便看到一柄巨大的禅杖破空而来,再要躲闪已经来不及,顿时被砸做肉酱。

第三百零七章 为了汉人

贺知州被鲁智深一禅杖砸死,团练使韦豹被晁勇一锤轰杀,宋兵看晁勇几人这般生猛,丢下几十具尸体,便都逃回城了。

鲁智深捡回自己禅杖,道:“太子,要不要顺势夺了这华州?”

晁勇摇头道:“算了,我们的兵马暂时还打不到这里来,孤城也不好治理。走了,回少华山吧。”

四人打马跑了没几里,便追上史进三人。

朱武看到四人上来,笑道:“你们总算赶上来了,不然史进兄弟又要怪我了。”

鲁智深也知道是史进担心他们安危,笑道:“莫说只有几百人,就是几千人,我们四人也能杀的他们屁滚尿流。史进兄弟伤势如何?”

史进只是刚被抓时,被毒打了一阵,此时已经好了一些,闻言笑道:“不碍事了。”

说着又抱拳对晁勇三人道:“史进见过太子和两位哥哥。”

晁勇看史进和自己年岁相仿,也是倍感亲切,抱拳还礼道:“早听得史进兄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史进尴尬道:“让太子见笑了,本想去刺杀那狗官,不想却反被捉了,还劳动大伙走了一趟。”

晁勇笑道:“史进兄弟敢孤身行刺,已见侠肝义胆,被捉不过是寡不敌众罢了。”

史进看晁勇这般为他周全,也是大为感激。

一路闲聊,史进听得大梁已经打下东京,鲁智深此来专为请他入伙,也是大喜的答应下来。

众人回的少华山,杨春早准备了酒席。

鲁智深看到救得史进出来,也是敞开衣襟,大碗吃酒。

席间,朱武犹豫了一下,道:“太子,你们西来是否还有要事?”

晁勇点头道:“我大梁攻占东京,宋朝皇室全部被捉,宋朝可以说已经灭亡了,王庆、田虎二人不过是一方大盗,方腊又被西军大败,可以说我大梁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宋朝各路残余兵马都不足虑,只有西军不可小觑,因此我来看能否说服老种经略相公,和平收编西军。”

朱武听得晁勇这般说,便也释疑了。史进武艺虽然不差,但还不值得晁勇亲自来请。他也猜到晁勇可能是在打西军主意,只是不知晁勇究竟有何计划,先前忙着解救史进之事,却是不曾问起。

晁勇也知道朱武这个神机军师的名号不是白来的,请教道:“先生觉得此事如何?”

朱武想了想道:“西军将领多为世代传承,主要便是种家、折家、姚家、刘家,西军士卒也只认这些将门,朝廷军令在西军中也不如将令好使。这些年西夏、羌族都闹腾的厉害,朝廷需要这些土生土长的将门带兵,因此也不敢对这些将门动手。若是真能说动老种经略相公,便能影响其他将门,进而控制西军。”

鲁智深吃了一碗酒,道:“这些大伙都知道,太子是想问你怎么能说动老种经略相公。”

晁勇无奈的摇摇头道:“智深大师便是这般性子,先生勿怪。”

朱武笑道:“那就长话短说,这些将门扎根于西北,西军将士也都是西北各州的壮丁,他们从军更多的是保护家园。一旦西夏犯边,西军家眷便会受到威胁,西军将士也只能守在西北。若不是这几年西军接连几次打败西夏兵马,西夏规矩了许多,这次西军也不敢南下去剿灭方腊。不过西夏知道我中原改朝换代,必然又来侵扰,到时西军无论能否剿灭方腊,都会返回西北。而西北多数州府都是贫瘠之地,一旦开战,便需要后方供给钱粮。若是我大梁钱粮充足的话,太子可以用提供钱粮来换取将门支持。”

鲁智深闻言,摸着脑袋道:“江南才是富庶地方,他们不会让江南提供钱粮吗?”

晁勇摇头道:“不说江南各路已被方腊和童贯打了个稀烂,如今宋朝被灭,各州府必然谁也不愿听谁调令,如何能运来钱粮。”

朱武点头道:“太子说的是,除非能有一个宋朝皇室出来,不然宋朝州府只怕会和唐朝一般冒出许多实力强大的藩镇来,互相攻伐。”

晁勇摇头道:“宋朝为防止藩镇之乱,实施强干弱枝政策,各州府兵马不过数千,加上有我大梁、王庆、田虎、方腊四方势力,便是有人想趁机做大,只怕还没成长起来,便被我们灭了。数月之内,长江以北州府必然会被我大梁、王庆、田虎三方瓜分,江南方腊虽然大伤元气,但若方腊不死,恐怕西军一走,摩尼教便又能席卷江南。到时宋朝残余势力恐怕也就只剩下西军了。”

朱武点头道:“若是童贯剿灭不了方腊,天下形势多半便会如太子所说一般。但前些日子我听得童贯大军已经合围了睦州,西军精锐又岂是摩尼教那些乌合之众能抵挡,此时方腊恐怕已经魂归地府了。若是方腊死了,摩尼教残余势力便也成不了大事了。江南那般广阔的疆域必然可以出现几个强大的藩镇。”

晁勇听得朱武这般说,不由又为方百花担心起来。

前番他已派了李俊、穆弘下江南去寻方百花,只是二人还没回来,也不知道他们是否带回了方百花。他打下东京后,也得知赵佶曾经派人去召童贯回师,只是江南传回消息,童贯并没奉旨班师,反而加紧围攻睦州。而方腊则召集了附近州府摩尼教教徒死守睦州,可以想象到睦州一战将是多么激烈。一方要固守宗教圣地,一方则要毕其功于一役。

晁勇也觉得童贯大军一时无法剿灭方腊,毕竟睦州是方腊的根据地,便是失了睦州城,他也可再退到乡间,凭借地利坚守。

晁勇只希望童贯得知大梁攻占东京后能班师回朝,那样方腊或许可以逃过一难,不然恐怕最终还是要被童贯大军剿灭。

武松想了想,道:“既然这样,西军便是归顺了,只怕对我大梁朝廷也是阳奉阴违。而他们又要防备西夏攻击,无法去攻打我们,那我们又何必出钱粮给他们。就是我们不出钱粮,他们为了保护家园,也得和西夏死战吧。”

晁勇摇头道:“皇帝不差饿兵,若是西军没了钱粮,恐怕无法应付西夏进攻,全当是为了汉人吧。”

众人听得晁勇这般说,不由都肃然起敬。

第三百零八章 小种经略相公

众人在少华山停了一宿,晁勇、鲁智深、武松、石秀便又快马加鞭往渭州而来,朱武、陈达、杨春陪史进在少华山养伤。

种师道被免官后,便不知所踪,而渭州是小种经略相公种师中任职的地方,因此众人只能通过小种经略相公来寻找种师道。

于路又是五六日,四人才来到渭州。

鲁智深逃出渭州已经多年,守城士兵倒是没有认出这位当年打死镇关西的鲁提辖。鲁智深当年在经略府当差多时,进的城中也不用问路,轻车熟路的便来到经略府。

鲁智深上前,对守卫的军士道:“烦请通报小种经略相公,便说大梁使者鲁智深求见。”

鲁智深虽然多年不在西北,但这位当年西军第一猛将的传说显然还在。

两个军士听得鲁智深之名,顿时吓得后退了几步,拔出刀来。

鲁智深笑道:“我当年也是经略相公麾下,并没有恶意,这次前来是有大事和经略相公相商,还请小兄弟通报一声。”

两个军士震惊过后,也觉得有些大惊小怪了,虽然大梁攻占了东京,但这渭州还是他们的天下。鲁智深一行不过四人,该怕的应该是他们。

一个军士收起刀,对鲁智深抱拳道:“将军稍等,我这便去通报。”

说完,便转身往里面而去。

另一个军士看了看鲁智深,也觉得若是鲁智深要来硬的话,他也拦不住这位当年的西军第一猛将,当下便也收起刀来。

不多时,便见那进去通报的军士出来,道:“经略相公有请四位。”

如今大梁攻占东京的消息早已传遍西北,四人自然知道种师中会接见他们。

四人随着军士来到前厅,便见一位须发皆白,面相威严的老者坐在厅中等待。

鲁智深看到种师中,忙上前作揖道:“鲁达参见经略相公。”

种师中却是沉声道:“你如今已是大梁大将,老朽承受不起你的大礼。”

鲁智深摸着脑袋道:“不管怎么说,洒家都曾是经略相公麾下。”

种师中点头道:“你是大梁大将,我是宋朝大将,你我是敌非友,便不用叙旧情了。不知你来此作何?”

鲁智深听得种师中这般说,也有些尴尬,咧着大嘴笑道:“不瞒相公,鲁智深此来是想打探老种经略相公的消息。”

种师中也知道鲁智深曾经是他哥哥麾下第一爱将,闻言皱眉道:“我兄长虽然被宋朝免了官职,但也不会和你做乱臣贼子,你们回去吧。”

若是寻常人这般说,鲁智深早冲上去送他一顿乱拳了,不过种师中却是他曾经上司,他也不好动手,闻言不由看向晁勇。

晁勇笑道:“天下唯有德者居之,赵佶失德,搞得天下大乱。我大梁替天行道,顺势而起,扫灭宋朝,正是上顺天意,下应民心。”

种师中看鲁智深刚才一副让晁勇做主的样子,不由奇道:“你是何人?”

晁勇也不隐瞒,笑道:“我乃大梁太子晁勇。”

种师中闻言,不由站起身来,顿了顿,盯着晁勇道:“你不怕我抓了你去换我朝皇帝吗?”

晁勇笑道:“我虽是江湖出身,但也听得种家将威名,这才亲自前来,以示诚意。便是我们商谈不成,种家将应该也不会抓我这大梁使者吧?”

种师中听得晁勇这般说,这才坐下,道:“小霸王好胆魄,种师中佩服。”

说着,手臂一伸,指着两边座椅道:“请座。”

晁勇也不客气,冲种师中抱抱拳,便坐到左手边。

种师中想了想,道:“小霸王千里迢迢而来,恐怕是想劝说我兄长归顺大梁,然后借助我兄长在西军的威望,收编西军吧?”

晁勇笑道:“不瞒相公,晁勇正是此意。”

种师中摇头道:“我种家世代都是宋朝武将,兄长是断然不会归顺你们的。”

晁勇笑道:“宋朝立国也不过一百多年,种家做宋朝臣子也不过几代人吧。你们先祖想必也做过前朝臣子,最后不也改换门庭,做了宋朝臣子。没有一个家族会陪着一个王朝殉葬吧?”

晁勇这一说,却正是击中种师中要害。

若只是他一人,他便可以果断的回绝大梁的任何提议,但是他背后却是偌大的种家,因此他也不敢轻易做主。

种师中反驳道:“你们虽然攻占了东京,但天下大半州府还在宋朝官员手中,谁胜谁负也未可知。说不定不是殉葬,而是振兴呢?”

晁勇笑道:“不知赵佶圣旨可送到相公手中了?”

种师中摇头道:“小霸王是指让我们归顺大梁的圣旨?”

晁勇点头道:“正是。”

种师中道:“前两日我收到了,不过东京落入你们手中,恐怕这张圣旨也是伪造的吧?”

晁勇自然知道这是种师中拒绝接旨的借口,笑道:“那如果我把赵佶带到这里来,让他亲口对你宣旨,你是接呢还是不接呢?”

种师中闻言,不由愣住了。

圣旨他可以说是伪造的,皇帝他总不能说是假的了吧。他们都是赵佶亲自封的朝廷命官,若是敢真的说赵佶是假皇帝,岂不是也成了乱臣贼子。

种师中想了一阵,才道:“吾皇便是不幸落入你们手中,也不会屈服,怎会亲自把祖宗江山送给你们?”

晁勇笑道:“他父子都已被我捉获,便是这天下还有赵宋皇室,恐怕也不知是多少代旁系血脉了。你说他是会保他们父子性命,还是让那些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来继承他的江山呢?”

种师中闻言,不由又愣住了。

晁勇看着种师中,又道:“你们到底是效忠赵佶呢?还是想趁机拥兵自立?”

种师中闻言,忙道:“我种家世代忠良,怎会拥兵自立。”

晁勇笑道:“那你如何不接旨?”

种师中闻言,不由又哑口无言。

他虽然不会拥兵自立,但若让他接旨,他也不愿。

晁勇笑道:“你们不是拥兵自立的话,如何也不发兵勤王?”

种师中皱眉道:“西军大部都已南下剿灭方腊,只有我种家麾下兵马驻守边关,防止西夏入侵。如今天下大乱,西夏得了消息,必然会发兵来犯。我若带兵去勤王,西北便会落入西夏之手。便是我想出兵,麾下将士也不会在此时离开家园。”

第三百零九章 老种经略相公

晁勇笑道:“我此来也是想为你们抵御西夏出一份力,战事一起,必然需要很多钱粮。西军可以打败西夏,但是所需钱粮只怕你们没有吧?”

种师中这两日也是为此忧心忡忡,听得点破,也不隐瞒,点头道:“西北向来贫瘠,往日西军所需钱粮都是朝廷供给。”

晁勇笑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是可以谈一谈的。”

种师中无奈道:“我兄长被免官后便在终南山豹林谷隐居,前日我收到圣旨后,便派人去请了。一两日间应该便到了,四位不妨在我经略府上住下,待我兄长一来,我便请你们相见,如何?”

晁勇抱拳道:“那便叨扰了。”

种师中让人把晁勇四人安排到客房,不多时,便让人送了一桌丰盛的酒菜来。

武松一面吃着酒,一面道:“看样子这种师中还不想和我们太过亲近。”

晁勇笑道:“他是宋朝大将,我们却是灭宋之人,他若太过亲近了,恐怕你又要看不起他了吧?”

武松闻言,不由笑道:“说来我还是喜欢江湖汉子一些,性子更加洒落一些,在官场久了,说话总是吞吞吐吐,便是武将也不例外。”

鲁智深笑道:“洒家当年也做了多年武将,不是一样的洒落吗。”

武松端起酒碗和鲁智深碰了一下,道:“哥哥也是另类,不然当初也不会流落江湖了。”

鲁智深端起酒碗倒入海口之中,笑道:“那倒是。”

晁勇笑道:“我大梁武将多的是江湖出身的汉子,你们也不用担心孤单,总有能说话的人。”

武松笑道:“等到我大梁一统天下,做官做的不痛快了,大伙便一起辞官再去闯荡江湖。”

晁勇闻言,笑道:“你若是辞官,便是陷我父子于不义了。”

武松摇头道:“我只是不想受太多束缚而已,朝中文官众多,与其受他们呱噪,还不如在江湖闯荡的痛快。”

晁勇笑道:“我们知道你是辞官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父子也学赵匡胤一样,打下江山便用不着兄弟了呢。”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事情,在江湖中人看来,自然是忘恩负义。

晁勇拍了拍武松肩膀,笑道:“你放心,我朝不会和宋朝一般重文轻武,也不会和宋朝一样送辽国、西夏岁币。我大梁要让天下各族都来进贡,而不是我们送岁币给他们。”

鲁智深闻言,马上扯着嗓子道:“太子说的好,赵佶那昏君,我们在前线打了胜仗,不向西夏要贡奉也就罢了,却还要反过来给西夏岁币,当真是气煞人了。”

这些事情在民间议论也极大,武松以前励志考武举,对这事自然也有些看法,闻言道:“都是那般文臣出的主意,花几十万两银子换边疆平静,虽然比打仗花的银子少了许多,但是却让我汉人抬不起头来,我堂堂中原大国却要给一些边疆小国银子。辽国使者、西夏使者进入东京,哪个不是趾高气扬,一言不和,便拿战争来威胁宋朝,仿佛他们才是常胜将军一般,而那些文官害怕打仗,也经常是一让再让,搞得我们好像成了任人宰割的牛羊一般。”

晁勇点头道:“我大梁绝不做宋朝那般软弱的王朝,头可断,血可流,民族气节不可丢。他要战,我便战。”

鲁智深也被晁勇的话感染,拍案道:“对,战”

“战”

“战”

武松和石秀也高叫起来,直震得窗户都有些摇晃。

外面伺候下人听得屋中这般动静,忙跑去禀告种师中。

种师中听得晁勇等人喊“战”,也是一愣,难不成他们是在讨论双方谈判破裂之后的事情?

若是种家不归顺大梁,大梁便领大军来犯,他们便要承受大梁和西夏的两面夹击了,而以他们现有的钱粮抵挡西夏都不足,更不用说两面开战了。

晁勇四人在客房吃酒等待之时,种师中却是颇有些坐卧不宁。

好在第二日,种师道便风尘仆仆的赶来。

种师道听得东京被占的消息,便知道天下要大乱了,当即带了几个人直奔渭州而来。

种师道自然不须通报,直接便进到前厅。

种师中听得兄长来了,赶忙跑来迎接。

种师道便迫不及待的道:“如今局势如何了?”

种师中摇头道:“已经有两个州的知州换了大梁的旗帜,其余州府在观望。”

种师道闻言,不由皱眉道:“兵马调动呢?”

种师中叹了口气,道:“种家将控制的州府没有问题,我尝试调动秦州兵马,结果被秦州知州以守护城池回绝了。”

种师道道:“这样说来,其他州府恐怕也未必会听你这经略相公的了?”

种师中闻言,不由脸上一红,道:“他们连皇帝圣旨都不奉,我这经略的命令自然也不好用了。”

“西夏可有动静?”

“暂时还没有,但是消息恐怕已经传过去了,加上西军大部又都去了江南,西夏恐怕不会放过这次趁火打劫的机会。”

种师道一路也早想过这个问题了,刚一听到东京被攻占的消息,他第一反应不是勤王,而是守护西北。因为他们种家数代以来,都是为西北而战,守护西边是血脉里流传的职责。

种师道叹了口气,道:“希望其他几家兵马可以早些回来,不然他们的老家恐怕都要被西夏抄了。”

种师中想了想,道:“或许还有一个办法。”

种师道却是想了一路,也没想到一个破解之法,闻言不由好奇的看向种师中。

种师中小心的道:“或许可以向大梁借兵?”

“大梁?”

种师道瞪着种师中道:“你的意思是接皇上那道圣旨?”

种师中这两日也考虑了许多,点头道:“我们是宋朝臣子,既然皇上下了圣旨,我们自然应该接旨。也只有借着皇上圣旨和大梁的旗号,我们才能打消那些不听调动的州府的想法。我这经略使本就是宋朝封的,若是我不奉旨,其他州府自然也可以不听我调令。到时西夏入侵,恐怕会有州府向西夏投降,那时我们只怕独力难支。”

第三百一十章 教头王进

种师道看着种师中,一字一顿的道:“你是说归顺大梁?”

种师中点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