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晁氏水浒-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五百二十一章 灭高丽

晁勇帐下兵马也探到了南下的金兵,不过晁勇麾下兵马还没有金军多,野战能力也要弱于金军,因此并没拦截金军。直到和董平率领的兵马会合,才派董平率领附庸军继续追杀金军。

在完颜宗望等人有意退让下,大梁兵马很快便攻取了东京道大部分州府,完颜宗望等人则率女真兵退入了长白山地区。

天启四年,一月一日,大梁建辽宁路、吉林路、黑龙江路,同时派汉兵北上驻扎三路。石秀任辽宁路总兵;张清任吉林路总兵,许贯忠任副总兵;刘唐任黑龙江路总兵,朱武任副总兵。黑龙江路北达混同江的出海口,东抵鞑靼海峡。这个疆域完全是晁勇看着地图把混同江一下都划进来了,面积是后世黑龙江的两倍。

吉林路和黑龙江路还有很多野蛮难驯的部落,因此晁勇把许贯忠和朱武派到两路,准备持久战,彻底同化各部。刘唐的杀性,加上麾下首将杨再兴的武勇,可以预料那些桀骜不驯的部落以后的命运。

大梁老兵也服役满三年,但是两万梁山老兵的阶官都已在都头以上,第一批老兵却是没有人退役。

天启四年的新年,晁勇是在吉林路的路治辽阳府过的。

一月女真残兵遁入长白山区,附庸军逼降了曷苏馆女真后便带着丰厚的奖赏返回草原路。

草原路总兵由青面兽杨志接任,董平升镇北将军,入兵部参谋。

兵部参谋制是晁勇为安置一些功劳大的将军准备的,各路总兵建大功后都可入兵部参谋,参与决定军国大事。现在大梁兵部参谋只有林冲、卢俊义、董平三人。

附庸军退回草原路后,女真兵就不时出山骚扰各处城池。

晁勇也只能率张清、董平部、花荣部紧守城池,等待大梁新兵北上接管各处州府。

天启四年二月,吉林路发生了一件让晁勇大为震怒的事情,高丽国出兵侵占了曷懒甸地区(今朝鲜咸兴一带,鸭绿江南岸数百里)。

这个地区原本是金国所属,大梁已经把该地区划入吉林路,但是因为完颜宗望兄弟领兵盘踞在长白山,这一地区暂时仍在完颜宗望等人统治下。

高丽国王王楷是天启二年登基的,登基时年仅十三岁,性子柔弱,国中大权都被权臣李资谦掌握。两人的关系可谓复杂,李资谦原本是王楷的外祖父,在王楷登基后,为了更好的掌握权力,又把女儿嫁给了外孙,这样李资谦就又成了王楷的岳父。

李资谦掌握权柄久了,难免便有了异心,在民间散播“十八子将王”的谣言,想要篡位。不过王氏传承十七代,也有一些忠臣,李资谦一直找不到机会。这一次大梁灭金,高丽国中很多人都想着紧守边界,不要招来祸患。但是李资谦却觉得大梁打到辽阳府已经力尽了,完颜宗望领的残兵败将也不在他眼里,他也想借机掌管更多兵马,便让麾下党羽拓俊京领兵十万侵夺曷懒甸地区,一直打到鸭绿江。

高丽争夺曷懒甸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早在金国还没建国前,高丽就两次派兵入侵曷懒甸地区,杀害那里的女真部落,修建城池,不过都被女真各部联军打败了。金国势大后,高丽更是只能向金国称臣。

完颜宗望兄弟麾下已经只剩长白山、鸭绿江、曷懒甸三个地区的部落,曷懒甸地区被高丽攻击,完颜宗望兄弟也率兵增援,但是又怕大梁坐收渔利,不敢全力出击,和高丽兵厮杀了几场后,就退回来长白山。

完颜宗望兄弟也确实骁勇,带着一万多人,几阵便杀了两万高丽兵,但却是帮助李资谦铲除了异己。

两万兵马对弹丸之国来说已经有些伤筋动骨了,加上大梁发来国书,要求高丽退出曷懒甸地区,国中许多人都主张退兵。但是李资谦却觉得大梁连完颜宗望兄弟都剿灭不了,更无力攻击高丽,而且边界是一个清除异己的好地方,因此力排众议,征国内二十岁以上男子,只要不是举子就得入伍。李资谦亲自带兵十万增援党羽拓俊京,高丽国所有兵马全部落入李资谦之手。

高丽拒绝了晁勇警告后,晁勇便又令草原路十万附庸军来听令。

草原路的附庸军并不需要操练,各部男丁都是上马就能征战。

董平率兵灭金各部伤亡了七万多人,分摊到草原几十个部落头上,也只是让各部首领肉痛一阵罢了。对厮杀不断的各部来说,这种伤亡也只是比往年稍多一些。但是这次各部却得到了大量奖赏和抚恤金,只要有从军的人家都可以向来自中原的商人购买各种生活物资了。无论这钱是抚恤金还是奖赏,对习惯了死亡的各部来说,布匹、茶才是不可缺少的。

因此很多部落的汉子便主动报名填补了附庸军出现的空缺,在寒冷的漠北放牧并不比靠刀枪过活容易,而且部落的物资基本都在部落首领和少数贵族手里,参加附庸军后得到的奖赏却是他们的。

大梁商人大量出现在草原路后,草原各部平民便无法抵挡大梁的诱惑。草原各部的贵族统治受到了很大冲击,不过各部首领也发现他们的牛羊可以换更多的东西了,因此对这种变化并不十分排斥。当然他们惧怕大梁的武力也是一方面。

传说中的不夜城汴京更是不少部落首领魂牵梦绕的地方,这一次很多部落大量伤亡,得到了大量抚恤金,按大梁军制,死亡的将士可以得到土地,在朝廷官员启发下,一些小部落首领主动提出要内地的土地,整个部落迁到内地。

朝廷也同意了这些部落的请求。

其实这些小部落在草原过的也很艰难,经常要被大部落盘剥,迁移到中原,虽然人生地不熟,但是也没人敢明抢他们。当然更重要的是部落首领有足够的财富,他们去了中原是去享受富贵。

总之十万兵马附庸军很快就又满编了,压力最大的还是户部,前番大战损耗的兵甲战马可不在少数。

三月,草原路兵马便又到的辽阳府。

鸭绿江女真望风而降,晁勇派人招降完颜宗望兄弟和长白山女真。

三月的长白山仍然是寒风呼啸,鸭绿江女真投靠大梁后,完颜宗望兄弟麾下的兵马已经不到一万人,而且长白山女真也已经开始动摇。

一旦长白山女真投降,他们麾下的兵马就不到五千了,这些人都是完颜部落的女真人,也是完颜阿骨打给他们留下的遗产。其他部落的女真人在他们逃入长白山前,就都逃回自己部落了。

三兄弟和完颜阇母商量了一阵,最后还是决定带兵下山投靠大梁。

晁勇也把会宁府剩下的妇人都还给了他们,算是没有彻底灭绝女真部落,这也是完颜宗望兄弟愿意下山的原因之一。

董平早已迫不及待的回了东京,晁勇让花荣率领十万草原路附庸军和刚刚归降的一万女真兵跨过鸭绿江,扫灭高丽。

晁勇则是从辽东湾坐太子号,率领阮小五和阮小七麾下的两万北海水军直奔高丽开京。

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数百艘海船组成的庞大舰队向着高丽扑去。

最中央便是巍峨如山的太子号,一左一右一后则是三艘护卫舰,北海海军的船只分布在更外围。

晁勇的计划是先灭高丽,然后马不停蹄扫灭日本。

十万草原附庸军,一万女真兵,加上汉人的火药,即使高丽曾经击败隋朝、唐朝,但是这一次等待高丽的只能是灭族之祸。野战,即使是晁勇都不愿意面对草原各部和女真兵,高丽兵马更是不堪一击。守城,面对大梁的火药,所有的坚城和高丽建来防御金国的长城都将成为笑话。

晁勇已经决定了他们的命运,高丽人将和越李人一样沦为奴隶,送到中原做矿奴。

战争的走势也正如晁勇预料的,高丽人几乎没有有效的抵抗,花荣率领的大军轻易的击溃了李资谦部署的十八万兵马,高丽人有着主场优势都跑不过草原骑兵。

李资谦都没逃到西京(今平壤),就被草原骑兵抓获了。

十八万高丽人除了斩首两万多人,其余都做了俘虏。

这一次,俘虏价值十贯,斩首五贯,相对彪悍的女真人,高丽人更适合做矿奴。

让晁勇尴尬的是,合不勒率领的蒙古部骑兵居然抢在舰队前,攻陷了开京。

等晁勇到的开京时,开京已经是一片火海,到处是劫掠的蒙古人。

花荣率部在边境击溃李资谦部后,就下令各部分头追击高丽人。

合不勒率领蒙古骑兵展现了他们的突击速度,不到一昼夜便行军六百多里,突袭了守卫不足的开京。大梁军制附庸军不能配备火器,但是这都无法阻挡想要抢夺战利品的蒙古人,蒙古人硬生生撞开了城门,夺取了开京。

晁勇带着武松部一万人登陆,准备突袭开京,但是刚刚上岸就看到开京方向冒着浓浓的黑烟。

武松已经出任山东路副总兵,等待老将王焕三年任满后,出任山东总兵,这一次跟随北海舰队出征做陆战队。

大军向着开京方向走了几里,就看到几骑草原附庸军。

前面探马看到草原附庸军,就把准备跑回去报信的附庸军喊住,往后面带来。

晁勇看到居然是身穿大梁附庸军军装的草原骑兵,让随行的北地汉人询问是哪个部落的。

草原各部几乎找不出一个会说汉话的,附庸军中的翻译基本都是北地汉人或者契丹人。

当听得是蒙古部时,晁勇也忍不住眉头一皱,不过马上笑道:“好了,让他们去吧。”

几个蒙古游骑听到太子让他们退下,马上拱手退下去,飞马往开京去报信。

晁勇收容了不少部落,但是要求大梁境内所有民族都学汉话、汉字,用汉礼,穿汉衣,各种半秃不秃的发型已经看不到了,全秃的已经没了,大梁打到哪里,灭教行动就推进到哪里。

辽金时期东北的佛教很兴盛,大梁接管东北后就从佛教手里获得大量土地,而且遍布东北各地。这让大梁得以从容部署迁移百姓的计划,而不用担心和契丹人、奚人等部族起纠纷。

开京城中靠近皇宫的一个大院落中,一群野人守卫在院子里,把几个女人推来推去,随着野人的推搡,女人身上的衣服也被撕扯的七零八落,露出一片片雪白的肌肤。

女人的惊呼声,男人粗豪的笑声。

一个草原游骑冲进院子,喊道:“大汗呢?”

院子里玩着游戏的护卫头领一把抱住一个女人,抓着饱满的胸部,笑道:“怎么了?”

游骑拱手道:“太子带人往城里来了。”

护卫头领听到太子来了,也不敢耽搁,一把推开怀里的女人,就往里面冲。

合不勒正压着一个高丽贵族的女人耸动,看到护卫闯进来,一边耸动一边道:“怎么了?”

护卫头领贪婪的看了眼下面婉转呻吟的美人,拱手道:“太子带人往城里来了。”

合不勒不顾身下美人的呻吟,爬起身抓了衣服,一边往出走,一边穿衣,喝道:“牵我战马来,出城迎接太子。传令部落的勇士都小心些,不要再放火了,惹怒了太子,我剥了他们的皮。”

野人也不懂得欣赏院子,精致的院子中几匹战马啃着高丽贵族重金培养的花草。

合不勒翻身上马,带了几个护卫,跟着游骑出城来迎太子。

晁勇一行人离城还有两里,就看到合不勒带着人奔驰而来,到的跟前,翻身下马,拱手道:“参见太子。”

大梁军制不得离城远迎,这一点附庸军却是没有很好的执行。

不过晁勇也知道无法在礼仪上严格要求草原各部,笑道:“你部跑的可真快啊,居然赶到了海军前面。”

合不勒看晁勇一脸笑意,也摸不准太子的意思,大军出征前,原定是花荣率部歼灭边境的高丽军队,而晁勇带兵突袭开京。但是没想到大军一个照面就把高丽军打散了,合不勒追杀了高丽军一阵,想到这一次出征允许他们占有各自的战利品,便带兵直奔开京来了。

他们虽然不识路,但是有高丽叛徒带路啊,不然他的后代也打不下欧亚大陆了。

打下开京,他们也获得了大量的战利品,但是这一次行动无疑是抢了太子的风头,因此合不勒心中还是有些担忧的。

合不勒也是一个狡猾的人,想了想,道:“高丽的兵马一下就被打散了,我怕开京的高丽人逃了,就连夜带兵打到开京来了。”

晁勇笑道:“恩,干得好,你率部攻破开京有功,授你一个大梁子爵吧。”

合不勒听到晁勇没有怪罪他,反而给了他一个爵爷,马上高兴的跪下叩谢。

晁勇让合不勒起来,便带兵往开京而来。

开京建的也十分宏伟,动用了丁夫三十万,光是城门便有二十二个,不过此时却是四处冒烟。

晁勇虽然不喜高丽,但也不想看到这种烧杀抢掠的景象,皱眉道:“让你的人灭掉所有火头,不得在城中纵火,违者杀无赦。”

合不勒闻言,忙吩咐侍卫去传令,同时解释道:“有一些火是高丽人自己放的。”

晁勇点头道:“王宫没有进吧?”

合不勒忙道:“没有,我只是让人围住王宫,一个人都没进去。”

晁勇满意的点点头,道:“干的不错,我们去王宫吧。”

合不勒听到晁勇的夸奖,马上像得到表扬的奴才一样合不拢嘴。

他现在对晁勇是千万个感激,以前他虽然是蒙古部大汗,但也就是拥有一些牛羊,经常还得为了养活这些牛羊的草场和其他部落拼命,晚上睡得也是自己部落粗手粗脚的女人。

自从投了大梁后,吃的用的都是以前听都没听过的东西,晚上搂着睡觉的女人也多了很多他买来的各部女人,而且不用再担心被其他部落的人抢去了。

大梁创立草原路后,各部虽然还是纷争不断,经常有人丧命,但是大梁禁止各部袭击部落的营地。两部有纠纷,只能带着兵马在草原上厮杀,而不能彻底消灭那个部落。

开京的王宫建的富丽堂皇,甚至比汴京的旧皇宫还要好一些,但是还比不过晁勇的太子宫。

秦朝以举国之力修建浩大的阿房宫后,后来朝代的皇帝就知道这样劳民伤财没什么好下场了,也很少大规模征用百姓修建皇宫,当然中原的人口基数在那里,随便征用一些也要比弹丸之国的举国之力大。

到了宋朝,皇帝更是节俭,直接在衙门基础上扩建了皇宫,完全无法和富裕的宋朝匹配。当然到了赵佶手里,宋朝就没这个遗憾了,赵佶举全国之力修建的延福宫、艮岳都可以说是精美绝伦。

高丽的王宫比越李朝的王宫又要精美许多,这与高丽不断派学者往中原学习汉人文化也不无关系。

第五百二十二章 东征日本(一)

王宫中的太监宫女看到终于有人闯进王宫了,顿时四散而逃。

这两日城中厮杀声不断,王宫的出入口都被封锁,王宫中的人也知道迟早会有人进宫,只是事到临头还是少不了惊慌。

晁勇让人抓来几个跑的慢的太监、宫女,道:“让所有人都来大殿前的广场,然后我会派兵搜索王宫,抓到躲藏的人全部斩首。”

一个太监居然哆嗦着用汉话,回道:“是。”

晁勇惊奇的看着这个三十来岁的太监道:“你懂多少汉话?”

太监道:“都能听懂,也会一些汉字。”

晁勇笑道:“好,还有一个人才啊,那你负责传令,干得好了,我可以放你自由。”

太监一听,忙道:“是,是。”

晁勇带着亲兵到的王宫大殿,欣赏着高丽人的建筑。

王宫中的人则不断赶到外面广场,挤在一起瑟瑟发抖,等待着大梁太子发落。

赛仁贵郭盛从外面进来报道:“高丽国王王楷到了。”

晁勇转过身笑道:“以后没有高丽了,他就是我大梁的一个俘虏。”

郭盛点头道:“是。”

晁勇带着人出来,大殿外的广场已经聚集了上千人,最前面居然是十几个高丽侍卫拿着刀护着一个看上去便十分柔弱的年轻人,不由奇道:“怎么还有武器?”

合不勒道:“我们进城的时候,有一些侍卫逃进宫了,我也没带人搜捕。”

晁勇对一旁郭盛道:“缴了他们的武器,违者杀无赦。”

郭盛原本是怕伤了高丽国王的性命,听到太子下令,也就没了顾虑,带着人就往前逼来。

王楷也能听懂汉话,听到晁勇下格杀令,忙让侍卫放下武器。

他性子柔弱,刚刚登基就被外祖父兼岳父李资谦架空,这两年更是被软禁起来,如果不是李资谦嫁给他的两个女儿保护他,他早就被李资谦谋害了。

于他来说,能保住性命就好了,至于亡国不亡国那都一直不在他的掌握中。

王宫侍卫又何尝愿意拼命,看到国王下令也就都扔了兵器了。

郭盛带人把所有侍卫都押出去。

高丽王宫中的女人要多过太监,但是晁勇看了一眼就觉得索然无味了。

没有后世的整容技术,高丽人基本都是大饼脸、小眼睛,想要找几个能和太子宫的宫女相当的女人都很难。

晁勇对合不勒道:“这些女人怎么样?”

合不勒贪婪的看了看下面的女人,道:“好看。”

晁勇笑道:“带你的人去横扫高丽全国吧,半个月之内我要高丽境内的战争结束,这些女人全部赏给你们了。我带了皇家票号的人,他们会把你们的战利品估价,给你们换成银票。银票方便携带,回了草原路你们可以换成金银。”

合不勒也觉得带着抢到的东西很难继续厮杀,听到可以换到皇家票号的银票,马上大喜。

草原路成立后,皇家票号也扩张到了草原路新建的城池中,各部也都听说过皇家票号的生意,只是他们的财富基本就是牛羊,这个没办法存皇家票号,而且他们更喜欢金银在手的实在。当然草原路的皇家票号的顾客主要是来往于草原和内地的商人,而不是这些穷的只剩羊毛的部落。

不过洗劫了开京后,他们却是有钱往皇家票号存了。

当然皇家票号也会从中赚不少钱,除了金银,这些只见过牛羊的草原人即使抢到高丽国宝也不会知道它的价值。当然皇家票号对这些蛮夷的国宝也没什么兴趣,最多就是拿回去拍卖给中原一些喜欢稀罕物的有钱人。

晁勇在开京呆了十天,就乘坐太子号舰队到了釜山。

釜山位于高丽的东南边界,平静如镜的海面上散步无数小岛,岸边则是悬崖峭壁连绵不绝,风景十分不错。

据高丽二鬼子说不少高丽皇帝都曾来这里游玩,当然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大梁的一个小海湾了。

北海舰队则不断往返高丽和登州之间,把一批批的高丽奴送回中原。

走海路往返两地,要比陆路近许多。

四月一日,晁勇率武松部和一万女真兵,八万草原附庸军东征日本,花荣率部和两万草原路附庸军继续清洗高丽。

晁勇给他的任务是还世界一片干净的乐土,保证上面没有一个高丽人,等待日后大梁迁移百姓重新开发。

自从大梁宣布天启四年要扫灭日本后,日本派了几波使者求和,但是每次使者刚登陆就被大梁抓获直接打了奴印送到矿井去了。

日本派了几次使者都是有去无回以后,也知道大梁是打定主意要对他们开战了,也不再做无谓的求和,直接开始准备防御大梁的进攻。

日本把全国兵力几乎都部署在了九州岛和本州岛的沿海,而且在九州岛最好的登陆地点博多湾修建了一堵石墙,阻止大梁军队登陆。

另一方面日本也打造了一支舰队,想要把大梁兵马挡在国门之外,不过探子看到巍峨如山的太子号后,日本人就识趣的把他们的战船都藏起来了。

日本的情况和高丽又有些相似,王楷娶了他的姨姨,日本的鸟羽天皇则娶了他爷爷白河法皇的养女藤原璋子。

如果光是这样的话,还不算奇葩,但是白河法皇和藤原璋子居然还有一腿,也就是说藤原璋子同时伺候着祖孙二人。

白河法皇掌握日本大权几十年,可以说是老而弥坚,鸟羽天皇对这种情况也只能忍。

不过白河法皇似乎也知道自己的孙子是什么样的人,虽然日本人都是忍者,但这样能忍的也不多见啊。于是天启三年,白河法皇让鸟羽天皇退位成为鸟羽上皇,天皇则由鸟羽和藤原璋子的长子继承,为崇德天皇。

日本此时实施的政策是白河法皇确立的院政,天皇退位称上皇,上皇招募军队称北面武士,以院宣的名义发布命令,权威性要高过天皇的诏令。上皇出家称法皇,上皇的权利跟着转移到法皇手里。

院政是白河法皇当年为了解决日本权力都旁落到外戚藤原氏的摄关制度,天皇权力被削弱,藤原氏依靠天皇任命的摄政、关白自然也就不值钱了。

其实这崇德天皇不是鸟羽天皇的儿子,而是白河法皇和藤原璋子的儿子,鸟羽上皇帮爷爷养了几年儿子,然后又被爷爷的儿子赶下皇位,其心中的憋屈可想而知了。

不过鸟羽上皇也是一个忍者,继续忍,忍到爷爷白河法皇死了。鸟羽上皇掌握了实权,才开始发难。把自己的另一个儿子送给崇德天皇做养子,名义上崇德天皇还是他的儿子,自然没有把小儿子送给大儿子做长子的道理。

或许鸟羽天皇是在借这个举动发泄,说崇德天皇不是他的儿子吧。

好了,这下全日本都知道天皇家里的乱了。

没两年,出家的鸟羽法皇便让崇德天皇退位,然后让自己的亲生儿子继位称近卫天皇。

可惜近卫天皇没多少年就死了,然后鸟羽法皇和崇德上皇就开始斗法了,崇德上皇希望他或者他的儿子做天皇。但是大权在握的鸟羽法皇哪还愿意再做一个老忍者,坚决不让爷爷的野种再做天皇,而是要让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做天皇。

最后还是鸟羽法皇这个忍了更多年的人忍者技高一筹,让自己的另一个儿子做了天皇,也就是后白河天皇。

鸟羽法皇死后,忍了多年的崇德上皇也有一些道行了,纠结忠于他的武士和后白河天皇开战,也就是保元之乱。

保元之乱让武士阶层开始干涉政治,也让后来的幕府制度生根发芽。

日本的历史可以说就是天皇一家的乱史,也可以说是各代天皇修炼忍术的历史。

保元之乱崇德上皇兵败被流放,崇德被流放后,历时三年血书五部大乘佛经,希望借此赎罪,并恳求朝廷将佛经送往京都纳于寺中,可这个要求也遭到拒绝,天皇还说他活着已经没有意义了。

崇德在被流放八年之后精神彻底崩溃,从此也不修剪头发指甲,没多久就变成日本人说的天狗模样了。

在自己血书的经文上写道:我抄写佛经是为了积累善业而赎罪,既然不被宽恕,就让那些业力投入三恶道,助我成为日本的大魔缘,为君戮民,为民弑君。写罢将经文沉入海底,咬舌自尽,享年四十六岁。

崇德死后日本灾祸不断,朝野上下无宁日,日本人觉得这都是崇德天皇的诅咒,因此修庙宇供奉崇德天皇,甚至在永万元年(1165)将崇德上皇灵位与大物主神一起祭祀,但这似乎并未平息崇德的怨气,于是一场朝廷的灭顶之灾——“平氏专权”降临了。

日本从此陷入了长达七百年的战乱中,直到明治天皇在即位前派特使去白峰御陵将崇德灵位接到京都的白峰神宫里供奉,日本才算迎来短暂的和平。

人们畏惧崇德的咒怨,称其为“日本国大魔缘”和“祸崇神”,传说中崇德上皇的形象是金色的大鸢,酷似佛教中的护法神,手执钢杵,身插双翅,率众天狗镇守白峰。

号称八百万神的日本,第一怨灵,第一大魔王一般都是说崇德上皇这厮了。

书归正传,天启四年,白河法皇还健在,鸟羽上皇只能做个忍者,看着自己的皇后每天去找爷爷玩,日本的第一怨灵崇德天皇还是六岁的小正太,他还不知道他每天叫爸爸的人其实是他的侄儿。

负责九州岛防卫的是日本关白(相当于国相,不过院政时代,名存实亡)藤原忠通。

大梁兵马从高丽渡海而来,最先攻占的是对马岛、壹歧岛两个相对比较大的岛。

晁勇原本以为两个岛上的日本人应该都撤到九州岛或者本州岛去了,没想到两个岛上的日本人居然妄图就地抵抗。

没说的,五万草原人压上去,剿杀反抗的日本人,其他全部作为矿奴送回中原。

没几日,大军便到的博多湾,晁勇也打探到日本人在博多湾修建石墙,但是并没换其他地方登陆,而是准备以强大的武力碾压日本人,让日本人知道大梁是不可抵抗的。

晁勇也知道元朝曾经两次东征日本,但是都遭到了失败。但是这一次大梁是有备而来,北海舰队的船只全部是海船,抗风浪的性能毋庸置疑。而且他派人询问过常年来往两国的海商了,日本八九月多发飓风,他定在四月出征,准备用三个月扶植一个日本傀儡给他挖金银。

博多湾水色明净,风景颇好,不过当一艘艘巨大的船只出现在远处海面上时,岛上的日本人却是无心欣赏这千帆竞发的景象,一个个紧握武器准备着厮杀。

太子号离岸数里就下了船锚,防止触礁。

晁勇一手拿着一杯橙汁,一手拿着望远镜看着博多湾的情况。

橙汁是水师必备的饮料,防止水军远征出现败血症。

看到小日本居然打算拿几堵石墙阻止舰队靠岸,好笑的对一旁亲兵道:“下令护卫舰靠前,用火炮轰开石墙。”

站在桅杆上方的旗手很快便打起旗语,太子号的三艘护卫舰便向前驶去,离岸边不足一里才停下来,以船舷对着海岸。

九州岛上的日本人站在石墙后不解的看着三艘很少见的大船,不知道大梁军队在搞什么。

不过很快,日本人就知道大梁是干什么了,一道道火光从船舷下面伸出的铁管子里冒出,然后岛上就响起一声声巨响。

石墙马上出现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缺口,不少石墙后面的弓箭手也被炸得粉身碎骨。

太子号的三艘护卫舰的轰炸持续了半个时辰,把日本人费心建的几道石墙全部摧毁,也让日本人都逃离岸边。

日本武士基本都知道大梁有能炸破城墙的火药了,但是他们不知道大梁的船还在海里,就能打到岸上来。很多日本平民都吓得跪在地上,祈求那些神佛来救他们。

出家的法皇把持政权,让佛教在日本十分兴盛,大梁灭教后,很多和尚就东渡日本来传教,让佛教更加兴盛。

此时武士还没有形成武士道,完全就是一帮子每天练武的杀戮机器,也不信什么宗教,因此容易被后来的上皇、天皇用来对付出家的法皇。

武士只是觉得大梁的火器厉害,并没觉得是什么鬼神做法。

大梁的火炮震撼了日本人,也把后面的草原各部和女真人震撼的不轻。

晁勇看已经摧毁石墙,就下令让北海舰队靠上去,让草原各部和女真人登陆。

看到大梁将士登陆,日本人也反应过来,纷纷抢到海岸边来张弓射箭。

草原附庸军和女真兵也纷纷放箭还击,草原各部和女真兵的箭术要高过日本人,弓箭的射程也比日本人用的弓远。很快就压制了日本弓箭手,一波波的附庸军踏着海水抢到案上。

在后面指挥的藤原忠通看大梁将士登陆,赶忙让身穿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