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晁氏水浒-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晁勇让人查验过后,就派了三十六名亲兵出任三十六峒新的峒主。

至于三千六百颗首级,许贯忠则提议在邕州城外建一个京观,以震慑广西各族蛮人。

邕州内外敌人都解决了,许贯忠看着城头那些大象,道:“要重建邕州,先要解决这些大象了。”

李珙点头道:“岭南本来就野象成灾,这些越李朝的战象对人又没有太多恐惧心,若是让他们逃到野外,恐怕会比野象对百姓的危害更大。”

晁勇还真没保护这些大象的心思,后世大象稀少,这个时代的大象和老虎却是泛滥成灾,到处扰害百姓,一只大象一天就能吃一亩地的庄稼,老虎则是袭击人类和家畜。宋朝还特意颁布捕虎赏格,捕杀一只虎,朝廷都会有赏赐。准不能看着这些猛兽成群,让百姓饿死吧。

“那就都杀了吧,今晚大家吃象肉。”

晁勇这个决定很简单就下了,但是猎杀大象却不容易,最后大军调用水军的床子弩步步推进,直到天黑才把城中的大象全部射杀。

城中躲藏的越兵也全部被搜捕出来。

七万越兵被大象踩踏而死四万多人,城中幸存的越兵很少,城墙上的越兵则大部分都跳入了护城河中。

不过大梁只往后方送了一万五千越奴,将士们照样帮受伤的越兵解除了痛苦。

当晚,大军便在邕州城的废墟上点起一堆堆篝火,火头军把能想出的手段都用了出来,做着各种大象肉。

几百只大象弄出了几十万斤象肉,城外的蛮兵都分到了一些,三十六名亲兵到任后,就给蛮兵近距离展示了一下火雷。火雷的爆炸威力吓得蛮兵又是一阵叩拜,加上太子天神下凡的神话,很多蛮兵把太子的亲兵都当成天兵了,小心的伺候着新任的峒主,还有人告发旧峒主的心腹心怀不轨,让三十六名亲兵又杀了一批人,很快就掌握了三十六峒兵马。

三十六名亲兵都是普通亲兵,十夫长、百夫长都不愿意去做这峒主。这三十六人也是在晁勇说了很快朝廷就会往广西迁移百姓,让广西发展起来后,才心甘情愿去做这峒主。

三十六峒的人口不算少,大的部落甚至有几万人。不过亲兵队峒主还是没有兴趣,在他们看来,下面有多少人也都是蛮人,他们做个蛮人峒主,不要说和太子亲兵比了,就是和普通大梁士兵比,都觉得丢人。

不过晁勇倒是觉得做个峒主比做士兵强,所以把这个他认为的好差事丢给了苦着脸的亲兵。

所有人敞开肚子吃,都没把所有象肉吃完。

有蛮兵在城外,将士们并没饮酒,当然军中也没有多少酒。

晁勇看李逵都吃不动了,这才带众人进中军大帐议事。

“越李朝入侵兵马已经全部剿灭,接下来便是挥师南下,扫灭越李朝,永除后患了,不过广西还有不少蛮人作乱,我属意孙立将军做广西总兵,稳定后方。不知孙将军意下如何?”

广西各部落蛮人很多,三十六峒只是邕州一地的蛮人,越李朝和三十六峒作乱广西后,其他州府蛮人也有不少趁机劫掠的。

越李朝对大梁来说,只是蛮夷小国,用新兵都足以扫灭越李朝了。比较起来,还是国内的各种残兵败将剿灭起来难一些,因此晁勇一路南下,把栾廷玉、秦明、呼延灼、史文恭分别封了安徽、浙江、福建、广东总兵。让他们剿灭各路不归附的兵马,安定后方,他才好在前线用兵。

五万老兵只剩花荣部了,不过花荣部是骑兵,大军南下也少不得用骑兵,只能派一支新兵稳定广西了。孙立、张清、黄信、韩滔、彭玘五人中又只有孙立资历最老,用兵也稳健,因此晁勇属意让孙立镇守广西。

孙立起身拱手道:“末将遵命。”

晁勇点头道:“好,其他州府蛮兵也比照三十六峒处理,凡是趁机作乱的,首领全部要处死。再用蛮兵对付蛮兵,以减少我军伤亡。”

孙立点头道:“遵命,太子只管南下,末将一定保证粮道安全。”

广西蛮人众多,孙立也不敢保证多长时间就能扫平广西。

晁勇点头,让孙立坐下,笑道:“大军明日就继续南下,扫灭越李朝,众人以为该如何行军?”

李珙疑惑道:“军粮散了大半给广西百姓,我们粮草不足,如何能明日出兵?”

晁勇笑道:“自然是要从越李朝获得粮草,因粮于敌。”

李珙摇头道:“越李朝恐怕也没有多少粮食,而且我们南下后,越李朝很可能坚壁清野,让我们无法获得补给。”

晁勇奇道:“越李朝更靠南,天气更热,水稻应该可以一年三熟吧,怎么会没有多少粮食?”

李珙笑道:“如果越李朝的粮食很多的话,他们也就在广西抢夺百姓粮食了。其实广西的粮食一样不多,否则也不会出现那么多百姓饿死了。”

晁勇疑惑道:“广西和广东都可以一年三熟吧,怎么广东粮食成山,广西却粮食不足呢?”

李珙道:“岭南气候炎热,适合农业生产,但是粮食往江南销售还是这二十来年的事情。以前岭南人都是靠天吃饭,随手往田里撒些种子,也不管不问,到了收获的季节才下地收割。经常要在草里找稻子,很多时候收成都不够他们吃,不过岭南各种果实和动物都很多,他们也不怕饿死。直到苏轼被贬到岭南,看到岭南人这种种田方法,才开始让人传授岭南人精耕细作,也引进了许多农具。加上这些年福建人不断迁移南下,广东的粮食才开始丰收,往外销售。但是广西这边的百姓还是那种随手撒一些种子,等待收获,自然也没有余粮。”

孙立出任广西总兵,对广西的事情也关心一些,道:“你的意思是因为岭南能吃的多,所以岭南人也比较懒惰,并不愿意精耕细作?”

李珙点头道:“确实是这样,很多蛮人都是随手撒一些种子,多数时候都是以山林间果实和野兽为食。闲暇之余都是唱歌跳舞,很少去劳作。”

李逵道:“那俺们来时,怎么有那么多饿死的人?”

李珙道:“那些人都是老弱,他们已经无力去山林间打猎摘果子,虽然广西的山林中物产丰富,但是野兽也很多,并不是老弱能进入的。而且饿死的人也多是城池里的人,村坊里还是很少有人饿死的。”

李逵叫道:“这老天也太不开眼了,俺哥哥在京东每天都下地忙活,还经常闹灾荒饿肚子。这些蛮人什么也不做,就有吃的。”

晁勇自然知道这是无法改变的事情,倒是更关心越李朝的事情,道:“越李朝也是这般种田?”

李珙点头道:“差不了多少,虽然李乾德鼓励百姓学习我汉人的耕作方式。但是越人并不积极,他们随手撒几把种子,两三个月就能长出来,虽然产量不如我汉人耕作的,但是也够他们吃了,哪有人愿意去田间受苦。他们并不是单纯靠粮食过活,还有各种果物,不过我们的大军多是北方人,恐怕无法以那些果物为食。”

晁勇点头道:“水果吃一些可以,若是让将士们拿水果当饭,恐怕他们都会水土不服。”

李逵气道:“这些越人也太懒了,害的我们想南下都寻不到粮食。”

很多人都觉得岭南一年可以三熟,一定是遍地粮食。但是他们却没想到这些蛮人根本就不会费那么多力气去种粮食,也不愿去田里劳作,很多田地的庄稼还没草长得高,怎么会有遍地粮食呢。

如果这些粮食可以换成钱财的话,或许他们也会积极的种粮,但是陆路消耗太大,海商们则更喜欢贩售几十倍、几百倍的香料、象牙什么的,根本没人愿意贩售粮食。而且江南的粮食都足以供应天下了,岭南再盛产粮食的话,只会让天下粮价大跌,到时谁也不愿种田。而且岭南运费高,先天上便竞争不过江南粮食。

如果不是宋朝和平百年北方人口增长快,江南的粮食大量运往北方,广东的粮食都没有销路。

晁勇还想着从越李朝弄一些粮食运回中原,解决今年因为旱蝗而偏紧的粮食问题,没想到完全就是不靠谱的想法,甚至连自己大军的粮草都需要自己解决。

第四百九十三章 破升龙府

虽然从广东运送粮草让大军的后勤压力减少了许多,但从广东往广西运粮也要十几日。

晁勇皱眉道:“军中还有多少粮食?”

李俊道:“还有一万石。”

大军粮草都是水军顺着郁水运送的,有水军运送粮草,大军也才得以快速推进。

晁勇看了看地图,道:“从邕州过门州直达升龙府,路程在八百里左右,中间只有门州一处城池,半个月时间应该能打到升龙府外了。”

越国以前都是寨子,并没城池,直到越李朝才开始修建城池,但也只是在边境和升龙府修建了城池。

大军南下正是岭南少雨的季节,加上今年诸路都闹旱灾,大军一路南下很少遇到雨天。晁勇并不想赌旱情何时结束,一旦下起连绵的雨来,军中即使不产生瘟疫,水土不服的将士也会大量增加。

李珙也听出太子的意思,想了想,道:“富良江下游都是平原,种植的水稻也较多,升龙府的粮食就是靠富良江下游平原供应。如果快速推进的话,或许能抢到一些粮食,但是越李朝人口比不得我中原,想要抢到十几万人的粮草,恐怕还是办不到的。”

晁勇一路南下留了五部镇守安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此时麾下还有五部兵马,但是一路把水土不服的将士都就地留下调养。四部兵马也不过四万人左右,加上李珙的一万广东兵,不过三十六峒蛮兵有近十万人,南征越李朝的兵马却是有十五万人。

许贯忠一直没有说话,总觉得疏忽了什么,突然拍手道:“越人要在邕州死守,邕州必然有粮草,我们何不在城中搜寻粮草。”

晁勇闻言,也是双眼一亮,道:“对,越人从广西劫掠的粮食一定都运到邕州来了。明日全军在邕州城中寻找粮食。”

在几百只大象冲撞下,邕州城被夷为平地,还着了几处火头,只是大象把许多房屋都撞倒,也阻止了火势的蔓延,并没让大火把全城烧了。大军射杀了城中的象群已经入夜,只是灭了城中火头,抓了一些幸存的越兵,并没来得及仔细搜寻城中。

晁勇笑道:“那就先散了吧,等明日看能寻到多少粮草再决定如何用兵。”

一宿无话,次日大军便在城中开始寻找粮食,很快便从城中寻出了十多万石粮食。

晁勇当即召集众将商议进兵路线。

李俊道:“水军只能沿着左水到达边境,到了边境,水军就无法运送粮草了。”

李珙道:“粮草可以用牛车运送,广西不缺牛,每年都会有商人从广西大量贩牛到江南牟利,我们可以征用左水沿岸和边境部落的水牛运粮。”

晁勇点头道:“好,那就先用水军运粮到边境,然后再用牛车。”

花荣道:“越李朝境内没有城池关隘,打破门州后,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骑兵可以先行一步,阻止富良江北岸的越人渡江,甚至可以抢夺船只,突袭南岸的升龙府。”

晁勇点头道:“我要让越人绝迹,让他们逃过江的话,追捕起来又要费许多事情。你部首要任务就是拦截越人渡江,如果可以渡江的话,阻断越人退路就好,骑兵强攻升龙府浪费了。北方草原才是你们的用武之地。”

“是。”

花荣闻言,也就断了抢功的心思。

许贯忠道:“我朝大军每日可以行军六十里,但是蛮兵恐怕跟不上我军的行军速度,而且背后留着越人的村寨也是一个隐患。”

李珙道:“李乾德率领的十万兵马全军覆灭,越李朝境内已经没有多少兵马。我军五万兵马足以打下升龙府了,可以让蛮兵跟在大军后面,荡平富春江北岸所有村寨,也搜救被掳去的汉人,同时捕捉越人。”

晁勇点头道:“好,那就大军直攻升龙府,蛮兵跟进荡平越人村寨。黄信,你部负责监视蛮兵,防止他们劫掠、杀害越朝境内汉人。不会说汉话的都按照越人处理,老弱交给蛮兵处理,丁壮全部打上奴印,押送回国。会汉话的愿意回国的,朝廷会在广西安置他们。不愿意回国的,全数迁往富良江三角洲。我要在富良江入海口附近修建一座汉人城池。”

“是。”

李俊道:“水军船只虽然无法南下,但水手可以随军南下,帮助大军过富良江。”

大军要渡富良江,无非就是从越人手中抢船,如果船只不够的话,就是伐木为排,在飞船的保护下,渡江难度并不大。不过如果没有水军的话,马步军渡江还是要费一些周折的。

水军这次南下,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水军的战船可以纵横江河湖泊,但是却不能进入海洋,即使在近海航行都有倾覆的危险。因此水军多数时间都在沿着内陆江河南下,偶尔才会从近海走一段。

从广西进入珠母海(北部湾)直达富良江口,这一条水路水军却是走不了。

晁勇点头道:“好,那就由刘梦龙率一千精锐水军随军南下,其余水军组建海军吧。李俊、童威、童猛驻广州,组建南海水师。张横、张顺驻杭州,组建东海水师。阮氏兄弟驻登州,组建北海水师。南海、北海编制三万人,东海两万人,你们先招揽军士,我随后会让福建路为你们打造战船。刘梦龙任水军都统,统率内河所有水军。”

宋朝的造船业很发达,很多船厂都能造几千料的海船,少数船厂甚至能做万料海船(六百多吨)。此时的海船船头小,船身扁宽,利于破浪前行。船底为尖形,吃水深,抵抗海浪的能力强。船舱采用了密封隔舱(水密舱),大幅提高了海船的安全性。

东南各路都有船厂,但是最好的船还是福建路造的福船。

水军九名将领都是大喜,所有人可以说都成了万夫长了。海军可以纵横大海,刘梦龙虽然无法出海,但是统率内河所有水军,无论哪里作乱,他都可以建功。

众人商议定,次日大军就从邕州开拔。

果然在蛮兵的拖累下,原本四日的路程,大军走了五日,才到的门州。不过大军开拔两日后,花荣部骑兵就率先突入了越李朝,直奔富良江。

大军到的门州时,门州的越兵已经弃城而逃了。

越李朝人口不过一百多万,李乾德带了十万兵马侵略广西,已经把国内兵马抽调一空。门州越兵不过几百人,看到数千骑兵绕过门州南下后,也知道李乾德大军败北了,虽然不知具体情形,但也知道门州这边要面临梁国大军攻击了,光是骑兵就有数千,步军显然更多。因此门州兵马直接逃了,城中越人也纷纷往南而逃。

花荣部过了门州后,只用了一天半就到的富良江北岸,也抢到了一些船只,但是升龙府的水军出动后,花荣也就放弃了渡江的打算,而是派兵沿江巡逻,防止北岸越人南逃,同时扫灭了北岸几个村寨,抢到了骑兵营地和粮草。

升龙府中,自从大梁骑兵出现在富良江北岸就愁云密布。

不少城中越人收拾了细软就往南逃去了,城中官员也劝监国的崇贤侯带太子南避,崇贤侯就是太子李阳焕的亲生父亲,也是李乾德之弟。不过崇贤侯却是否决了官员避难的建议,而是关闭城门,让城中所有男丁全部上城守卫。

升龙府城头,一队队临时被征召的越人来回巡视着。

崇贤侯站在城头向北眺望着,期盼着李乾德带兵回来,挽救越李朝。否则靠着这些临时征召的壮丁绝对无法抵挡大梁兵马。

大梁骑兵南下,所有人都知道李乾德一定是败了,但是也没人会想到李乾德已经全军覆灭了。支撑崇贤侯死守升龙府的信念就是李乾德,他们兄弟感情很好,李乾德也准备把一国之主的位置传给他的儿子。现在李乾德生死不明,他也不好带着他的儿子弃了升龙府逃走。

城中的军民也都是盼着李乾德回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李乾德一直没有任何消息,城中的军民就惶急了。如果北上的兵马逃出一人来,也该有一些消息传来,一点消息也没有,不是落入重围,就是被全歼了。这两种情况对越李朝来说都是难以承受之重,没了十万兵马,越李朝不被大梁灭掉,也会被占城和真腊灭掉。

当大梁黑压压的兵马出现在富良江对岸时,城中的恐惧便无法抑制了。大梁兵马已经南下,那么李乾德的兵马毫无疑问是被全歼了。正规兵马都不是大梁兵马的对手,临时征召的壮丁又怎么会是大梁的对手。

城中所有官员都跑到皇宫寻找崇贤侯,想要让崇贤侯开城门放城中官民逃生,但是崇贤侯却是在城头。

所有官员又都跑到城头来,找到崇贤侯,仗着人多势众,这些官员言词也开始不敬。

崇贤侯冷冷扫了众人一眼,越李朝能战的武将都随着李乾德北上了,剩下的都是些文臣。文臣不怕死,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传说。

“我们还有一百多艘战船,梁国并没有水军,他们过不了富良江,你们怕什么?再等几日,国主也许就从上游绕到南岸来了,谁要逃跑?”

崇贤侯指着江面上的战场,质问起众人来。

众人想到李乾德的强硬,顿时都不敢多言。

“飞船,大梁的飞船。”

崇贤侯刚刚镇住众人,北岸的飞船就升了起来。

一个眼尖的官员看到对岸六个房屋大小的东西向南飞来,失声大叫起来。

城头越人望过去,看到大梁真的有飞船,都是惊慌失措的大叫,还有人直接往城下跑去。

“黄龙,请你救救越李朝吧。”

崇贤侯看到飞船渡江,冲着富良江跪拜下去,祈求黄龙保佑。

城头官民也纷纷跟着拜倒。

传说中越李朝的护国黄龙就是在富良江中,每次皇帝亲征黄龙都会出现护佑。

黄龙没有出现,飞船已经到的南岸,一颗颗火雷呼啸而下,把江面战船上的越兵炸得抱头鼠窜。

在飞船掩护下,大梁兵马也开始用大小船只渡江。

越李朝水军在飞船和火雷的袭击下,不是跳江就是往岸上跑,根本没有战船阻挡大梁兵马渡江。

很快,第一批大梁兵马便出现在南岸,往升龙府而来。

大梁水军轻松缴获了被越李朝水军丢下的战场,大军渡江的速度便又快了许多。

当飞船和火雷开始逞威时,升龙府东门就打开了,许多临时征召的越国壮丁顾不得家小,就纷纷出逃。

崇贤侯听到东门被打开后,也知道升龙府无法守了,带了兵马就往内城跑,想要保护着儿子逃跑。

他的儿子是名正言顺的越李朝太子,只要躲到大梁兵马走了,就可以召集国人复国。

崇贤侯前脚刚走,后脚就有人打开了城门,想要卖国求荣。

大梁兵马轻松的进入了升龙府,崇贤侯跑进内城,带了儿子刚刚逃到南门,花荣骑兵已经赶到了南门。

花荣看到一彪兵马护着几辆马车准备突围,就知道逮着大鱼了,手中强弓连珠箭发,就把最前面的几个越人射下马。

后面的骑兵也纷纷张弓搭箭,封锁城门。

一时间,城门洞中箭如雨下。

崇贤侯看冲不出去,慌忙带着兵马退回内城,准备死守内城。

逃进内城,崇贤侯让人查点兵马时,才发现跟着他逃回来的只有一千多人。

崇贤侯知道其他人也没逃出城,只是不愿陪他死守内城罢了。

当晁勇龙旗到的内城外,准备下令强攻内城时,内城城墙上吊下一人来。

那人来到龙旗前,看到一身金甲的晁勇,离着数丈,就拜倒在地:“小人李福拜见大梁太子。”

晁勇今日仍然是一身金甲,骑在高大的照夜玉狮子马上,仿佛天神下凡一般,有幸看到晁勇样子的人都不怀疑这是天神下凡。

当然为了保护太子安全,很少有越人能接近晁勇身边十丈。不过一些到处逃窜的越人还是能远远看到晁勇的。

大梁兵马已经封锁了外城城门,但是外城还没完全平静下来,大梁兵马正在到处捉拿越人。

李福看大梁太子并不发话,也不敢抬头,趴在地上道:“李乾德率兵北犯,致使太子兴师问罪。崇贤侯愿意开城出降,还请太子饶恕城中军民罪过。”

晁勇冷声道:“我会押李阳焕回京献俘,其他人都要按罪论处。你去告诉崇贤侯,一刻钟后没有开门出降,我就会挥兵攻打。城破之后,当斩杀李阳焕。小小一个越李朝,并不一定能举行献俘大典。”

李福听晁勇说完,慌忙告退。倒着爬行了几步,才敢起身往后跑去。

崇贤侯听到只饶他的儿子,看到飞船已经飞到头顶,叹了口气,便让人打开城门。

崇贤侯想让他的儿子第一个出来,但是刚刚六岁的李阳焕却是直往他身后躲。崇贤侯只好带着儿子和内城的官员往外走来。

晁勇看了一眼出城的众人,也不客气,挥手道:“全部拿下。”

崇贤侯慌忙叫道:“太子答应放过我儿的。”

晁勇点头道:“放心,东京已经养着西夏一个小儿了,也不差你儿子的吃用。”

崇贤侯听到儿子性命保住,这才束手就缚。

升龙府完全是仿照宋朝东京修建的,皇宫的宫殿不但样式照搬,连名字都一样。

众人进的皇宫,一时居然有回了东京的错觉。

花了一日功夫,大梁兵马才把升龙府的越人全部抓出城,城中只留下会说汉话的人。

李乾德掳回的汉人,大部分都分到富良江两岸,让他们为越李朝耕种,少数被分到城中权贵府上为奴。

打下升龙府后,被李乾德掳来的汉人也就基本都被解救了出来。

越人则全部在城外被烙上奴印,一排排串起来,往大梁送去。

进了皇宫,晁勇就命令亲兵整治酒肉来。

城中已经没了大的抵抗,多数越人都弃械投降,等他们知道等待他们的是永世为奴的命运时已经迟了。

晁勇端起一碗酒,笑道:“到今天,我们南征可以说是大功告成了。来,干一碗。”

九月一号东京出兵,今天是一月二十日。不到五个月,就统一了长江以南,还扫灭了越李朝,而且大军伤亡并不大。这不得不说是个奇迹。

众人纷纷举碗,喊道:“干。”

晁勇一饮而尽,对石勇道:“找一些越李朝宗室美女来给众位将军歌舞取乐,传令全军,每人赏赐钱十贯,休整三日,举城狂欢。”

很快,城中就响起震天的欢呼声。

这一次扫灭越李朝,可以说几乎没有伤亡。一路而来,根本没有越人敢袭击大梁大军。一月份越李朝的天气并不比岭南热,穿一个单衣正好。大军一路南下,都是走的大路,后面的村寨都留给蛮兵扫荡,将士们也不用受那些蛇虫瘴气之害。

行军十余日,就得来十贯钱的赏赐,将士如何能不感谢太子的慷慨。

第四百九十四章 占城来使

“什么玩意,比俺都丑。石勇,你是专门坏俺们的酒兴吧?”

李逵看着大殿中进来一群又黑又丑的女人,牛眼一瞪,就扔了酒碗。

许贯忠等人看着石勇选来的女子,也是觉得胃口倒尽。

石勇尴尬道:“越人生的丑,这已经是宫中最能入眼的了。有漂亮的都是汉人,按太子吩咐,所有汉人都恢复自由身,我也不好让她们来。”

晁勇挥手道:“罢了,把她们都带下去吧。”

“是。”

石勇也觉丢人,赶紧带人把一群皮肤黝黑的越女赶出去。

越国女子出去,大殿中仿佛都亮堂了许多。

李逵叫道:“俺还以为越人只有男人黑,没想到这女人都比俺黑。晚上只怕都找不到婆娘。”

“哈哈哈”

众人听得李逵又说浑话,不由都大笑起来。

笑了一阵,许贯忠道:“我们看不上越女,士卒们恐怕没这么挑。出兵快五个月了,大军一直在赶路,现在放松下来,士卒们难免生事。”

晁勇对此也是深有体会,扫灭越李朝大功告成,他一进皇宫就想看看美女,人同此心,士卒们也攒了一身精力了。

晁勇想了想,道:“薛永,传我将令。贬五千越女做营妓,士卒可以轮流去放松。在外奸淫者,无论对象是越人还是汉人,一律杀无赦。”

“是。”

薛永去不多时,城中就再次响起震天的欢呼声。

第二日,城中除了五千营妓,就再没有越人了,不是喂了富良江的鱼虾,就是烙了奴印,押送北上了。

皇宫中则堆满了将士们从城中搜索出的财物,越李朝比不得中原富饶,但是全国大半财富都在升龙府中,还有许多越李朝特产,运到中原都是价值千金,这些财富已经不下于晁勇南征后对将士们的所有赏赐。

晁勇这次出兵可以说一文没耗,就统一了江南,扫灭了越李朝,而且还得到了数万越奴。这些越奴都将发配到国内的矿井,为大梁源源不断的创造财富。

这是大军从李乾德大军和升龙府抓获的越奴,十万蛮兵还在富良江北细细搜寻。大梁只要壮丁和首级,财富则归蛮人。

三十六峒劫掠广西,晁勇要他们释放所有汉人,退回所有财物,还要对掳去的汉人进行赔偿,一下就把原本就不富裕的三十六峒打成了破落户。

好在大梁给了他们发财的机会,何况他们还要用人头和壮丁赎罪,如果抓不够足够的壮丁和人头,谁也不知道大梁会怎么处罚他们。所以蛮人仔细的搜索着每一寸土地,一个越人都不放过。

蛇虫遍地的山林和他们生长的地方并没什么区别,不用督查的大梁将士驱赶,他们就钻入山林,把逃窜的越人抓出来了。实在无法搜捕的山林,就一把火烧光。

旱季的越国山林一样能点着,不过雨季一来,很快就又会长出新的植被。

被掳到越李朝的汉人,愿意回乡的,跟随押送越奴的队伍一同回乡,愿意在新的安南王国生活的则留在升龙府,等待新城建成后,再一起迁往新城。

愿意留下的,每人赏赐十贯钱,布五匹,水牛一头,至于土地,谁开垦了就归谁。富春江三角洲有数十万顷良田,几万汉人根本无法全数开垦出来。

水田一样需要开垦,不是随手撒种子就满地都是庄稼。越肥沃的地方,野草长得越旺盛,不精耕细作,庄稼也竞争不过生命力旺盛的野草。

重赏之下,答应留在安南王国的汉人也不过三万多人,还有一大半是在越李朝生活了多年的汉人,只有少数广西汉人愿意留下。

大军休整了三日,就又踏上征途,南下扫灭越李朝残余的村寨,每天都有被打上奴印的越人送到升龙府。

晁勇并没随军出征,而是每日在升龙府编写他的物理。

越李朝正规兵马已经只剩和占城、真腊交界的地方有几千,腹地不但没有兵马,连城池都没了,只是一些或大或小的村寨。

堂堂大梁太子去捉拿几只猴子,传回国内,恐怕要惹得天怒人怨,说不得又有不怕死的文臣弹劾太子有失朝廷威仪了。

进入二月后,升龙府就开始下起了雨,虽然不是连绵不绝的大雨,但是也宣告了大梁天启元年的旱情结束了。

这个还真和大梁有关,一个冬天不下雨,晁勇固然用兵神速,但是天下百姓却是受不了。天启元年就是大旱,如果天启二年再旱的话,大梁各地的居养院都要没米下锅了。所以百官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