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兵贼-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安福想通这个关节,忙道:“萧禹那厮在皇上龙蛰的时候就处处与我作对。我对他也早就一肚子气,不知道他是如何害哥哥的。”武安福这一句撇清了立场。虽然不至于让他们信任,却也缓和了气氛。果然屈突通道:“我也不怕这事情传出去。这小子摆明了是阴着要害我。我不就是在贺若弼手下带过几次兵吗。难道要斩尽杀绝不成吗?”

第106章 献计

“此人的确阴险毒辣。不瞒两位,当初灭杨勇一族也是他让我去的,为的就是让我背负这天下人唾骂的罪孽。”武安福也愤愤的道。

武安福经手杀了杨勇一党上千人一事两人自然是知道的,听他这么一说也道:“难怪这种惹祸上身的事情落在你身上,萧禹这厮的确狠毒。”武安福添油加醋的又说了萧禹不少的坏话,屈突通越听越气,骂道:“将来落在我手里,一定叫他好看。”丘和看屈突通情绪有点暴躁,忙道:“大哥息怒,不知道他是怎么害哥哥的,若真是存心,兄弟我自然也不能饶他。”“哎,说来哥哥我也是没考虑太多。你们可知道我拿的诏书上面写的是什么?”屈突通问武安福和丘和道。

“不是安抚杨谅的诏书吗?”武安福记得当初杨广还没即位,就指派数个使者往各路诸侯处传旨。

“那你们可都错了,这诏书里面可有门道。”屈突通道。

“什么门道?”武安福和丘和好奇的问。

“这诏书里说的是根据先皇文帝的遗诏,招汉王杨谅回京辅国。”屈突通道。

“这……”武安福吃了一惊。这么说来,这诏书摆明了是要骗杨谅回京城。没了并州的十万兵权,杨谅不过就是只小猫,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如此一来兵不血刃,的确阴毒。

“那怎么被杨谅发现了呢?”武安福问道。

“倘若真有这遗诏,想来皇上也不敢动汉王。可错就错在,汉王和先皇早私下里有约定,旁人都不知道,所以这诏书就出了问题了。”屈突通道。

“哦,还有这事。”武安福更加感兴趣了,这些故事可没听说过。

“当年汉王外放到并州的时候,先皇曾经和汉王私下约定,假若先皇想要招汉王回京的话,诏书里的”屈突通说到这里,脸膛青紫,喝了一大口茶,一脸怨恨。

“然后呢?”丘和问道。

“我当然不知道到底怎么回事,一五一十的说了。汉王倒有些王子的风范,听说我不知道内情,便也没有怪罪我,只是告诉我战乱将起。当日就把我和手下遣返回来。我们才走两日,就听说汉王发兵。一路上战乱纷起,我们一行历尽辛苦才绕路赶回来。”屈突通边说边吧牙咬的咯咯做响。

“萧禹这厮欺人太甚,让哥哥去办这么危险的事情,分明就是想要害哥哥。”丘和痛骂道。

武安福一旁不作声,心想若是杨广不默许,萧禹有八个胆子也不敢。看来屈突通在杨广那不太受信任,这回能活着回来,难保下次不被找个什么由头杀了。就算不死恐怕也逃不出被打压的命运。不过仔细一想这一招恐怕不是只针对屈突通在贺若弼手底下带过兵的事情。屈突通是杨素在杨家将之外最宠爱的将军。杨广这一招恐怕也有点狡兔死,走狗烹的意思,只不过玩的隐蔽点而已。

武安福自然不会说出自己的猜测,跟着附和骂起萧禹来。

骂了一阵,屈突通和丘和也觉得没意思,转了话题。说起这次的战略来。武安福对兵事所知不多,一旁虚心听着,听到疑惑之处默记在心中等回去找李靖他们问个明白。

又瞎扯了一会,武安福看看天色不早便告辞了。聊了这一场和屈突通熟悉了些,这场战争怎么也要再打一阵,以后还有很多机会笼络。武安福倒希望他倒大霉,才有机会拉他一把,乘机结纳。

想着这些乱七八糟落井下石的不良念头回了帐,正想叫人去招李靖来,就听到帐门外卫兵报说:“李靖将军求见。”武安福心想来的真是时候。

“你来的正是时候,我正要去找你呢。”李靖一进来,武安福赶忙招呼他坐下。武安福手底下的人中孙思邈懂的是医道和经史子集;王君廓是个大老粗,冲锋陷阵没有问题,要他行军布阵运筹帷幄可不太成;侯君集只知道他擅长飞檐走壁,带兵打仗不知道行不行;李靖则是有名的帅才,若不从他这学点什么,实在浪费。

“大人是想问我今后的战略吧?”李靖一笑道。

“什么都瞒不过你啊。我对打仗的事一窍不通,他们说的那些战术,我哪里懂,自然要问问你了。”武安福自然不会说自己怀揣一本冉氏兵法的事情,谦虚的道。

“听说杨谅的兵马攻克蒲州城以后,没有进攻蒲津关,而是退守蒲州,可有此事吗?”李靖问道。

“恩,是这么回事。”武安福答道。

“所谓兵机诡速,杨谅起兵,本促不及防。倘若出其不意一举攻克蒲津,则打开了进攻大兴的通道,进可略京师,退可据黄河,有百利而无一害。兵临城下却又退回,可见敌营里没有真正通晓军事的人。别看他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我只要五千兵马,必能克蒲州,夺黄河要塞。”李靖侃侃而谈道。

武安福一旁听李靖说完,到是没有出声,李靖所说和杨素他们看法相同,不过他说只要五千兵马就能夺回蒲州也未免太过夸大了。

“大人是不信我的话吗?”李靖见武安福不言语,问道。

“你说的太过轻松,故此有些疑惑。”武安福自然不好直说心里的怀疑。

“大人,我游历天下时曾经路过蒲州,对那里的山川地貌有些了解,适才听说敌军固守蒲州,就有了一计。”李靖说完把他心中想的计策详细的说了一遍。

武安福上辈子看过不少的小说,倒也知道些战术战略,在北平府的时候也和孙成一起研究过冉氏兵法。此时听了李靖的计策,颇觉可行。不过一转念又觉得有点不对,问他道:“你难道不盼着这一场仗旷日持久打下去吗?”李靖小声道:“我本是这个意思,可是如今看来,杨谅手下没有能人,根本不是杨素的对手,败亡是早晚的事情。还不如借此机会,建立功勋,把持权柄,再做图谋。”武安福点点头,解了心中的疑惑,再把李靖的计策在脑中过了一遍,觉得的确可行,便道:“你的计策不错,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我们这就去见杨素,请命出战。”来到杨素帐前,跟卫兵通报之后,略等了一会,卫兵出来让武安福和李靖进去。

进到大帐,就见杨素正在灯下看书,一见二人进来,把手中的书一放道:“这么晚,有什么事?”武安福不敢怠慢,把李靖说的计策一五一十的说了一遍。

杨素本来皱个眉头,很是厌烦武安福和李靖打扰了他看书,不过一听到武安福的计策,眉头舒展开来。听到最后一笑道:“此计甚好,此计甚好。”“这还多亏李靖将军的谋略,才有如此的策。”武安福道。

“不错不错。想不到,你还真有两下。”杨素脸上不见当初在王府戏弄李靖的傲慢,“等胜利班师,一定记得你的功劳。”李靖连忙谢过,武安福心里却清楚,以李靖深沉的心机,恐怕不会原谅杨素当初对他的蔑视。

“既然如此,武将军可愿意走这一遭?”杨素夸过李靖,问武安福道。

武安福心道你这不是废话吗,老子费了半天劲,难道出个好主意让别人去立功吗?一挺胸道:“末将愿为前锋。”“好,好,好。”杨素高兴的连说了三个好字,“既然如此,事不宜迟,你立刻点五千兵马,带上所部的将领,这就出发。我自会虚张声势,吸引注意,掩护你的行动。”“得令。”武安福抱拳领命道。

一个时辰以后,武安福带上李靖王君廓侯君集余双仁四将,把孙思邈安顿在丘和处。悄悄的带着杨素的军令点了五千精锐士兵,趁着夜色,出了大营。所有的士兵都穿上草鞋,战马衔枚以免嘶鸣,大军静悄悄的行走在通往蒲津关的小路上————也不知道李靖是怎么知道这条路的,看来早在游历天下的时候他就有了夺取天下之心,才会对各处地形了如指掌。

一夜急行,到是没出什么乱子,到天明的时候。已经走了将近二百里,武安福看天已亮了,便下令全军扎营,休息到天黑再行军,以免泄露行迹。

因怕炊烟会暴露行踪,全军都不允许起火,大家拿出带着的干粮吃起来。李靖安排好了哨卡,巡视了下周遭的地貌,这才回到武安福身边道:“今天晚上就能到蒲津关,为防万一,那些东西还是早做准备才好。”武安福点点头,招呼王君廓道:“王将军,你把张转他们三个叫来,我有事要他们去做。”不多时张转三人过来。武安福把他们和余双仁一起叫到无人之处,如此这般这般如此的吩咐了一番。三人多年行镖余双仁常年行走江湖,机灵巧妙远超常人,三两下就明白了该如何去做。接了武安福的命令,四人换了衣服,骑上快马,飞奔蒲津关去。

第107章 夜夺蒲州

一天无话,挨到天亮,全军重又开拔出发。依然是如前一天晚上一样的行军,半夜时分到了蒲津关下。早有先头的人马通报了消息,蒲津关的守将高义明也不张扬,城门悄悄打开,将武安福的部队放进了城。

武安福见到来迎接的高义明,寒暄几句便问道:“如今贼兵情况如何?”“回大人,贼兵大将王聃,纥单贵带兵一万。镇守蒲州城,扼住了黄河要道,凭借天险耀武扬威,随时都可能发兵攻打这里。”高义明道。

武安福沉吟一会,望向李靖,李靖道:“先等张转他们的消息吧。”武安福点点头,下令全军休息,请高义明严守消息,不能有一点兵马进城的风声传出去。

在蒲津关憋了整整一夜又半天,第二日下午,余双仁四人终于回来,四人都脸色憔悴八只眼睛通红着,正是昼夜不眠累的。

“事情办的如何?”张转他们一进门,武安福急忙问道,计策是否能成功,就在此一举。

“事情都办妥了。我们按照大人的吩咐,在黄河沿岸的商贾手中收了三百艘船,都已经打扮好了,停在河边,随时等候大军。”张转道。

“好,做的不错。”武安福兴奋的一搓手,“李靖,你看如何?”“兵贵神速,不如傍晚让士兵们饱餐一顿,二更出发。”李靖道。

“好,就这么办。”武安福下令道。

当天傍晚,好菜好饭的给五千士兵吃了个饱,李靖讲了当晚行动。李靖说完了计划,武安福宣布攻下蒲州,每人都有赏赐。如果不是因为严禁出声,士兵早就欢呼起来了。

当夜二更,蒲津关的城门打开一条缝来,王君廓一马当先提着大刀出了城。五千兵马鱼贯而出,趁夜急行,不到四更的时候,已经来到了黄河边上。

余双仁四人带着大军到了河边藏船的地方。众军兵小心翼翼的从芦苇中拉出船只,轻声上了船,船上早就铺上厚厚的茅草,踩上去也没有声息。等到士兵和马匹都上了船,一声令下,三百艘小船。借着夜色的掩护,横渡黄河,夜袭蒲州。

对岸蒲州城城墙上的点点灯火,武安福在黄河中的小船上看的清楚,在黑夜里那是指明进攻方向的路灯。杨素的大军这两天如同乌龟爬一样的进发,一路大张旗鼓极尽夸张,生怕蒲州城里的王聃和纥单贵不知道。若是计谋得逞,只怕两个敌将还以为大军还要三五日还能来到黄河呢。

小船轻巧的过了黄河,士兵小心的下了船。李靖把士兵们聚集起来,按照之前的计划,分成三队。每队一千五百人,分别由李靖,王君廓和侯君集三人统帅。武安福和余双仁带五百精锐在后边接应支援。

全军先是一起行动,到了蒲州城下不到二里处,全军停下待命。武安福记得上辈子时听说过凌晨四五点时人的精神力最弱,因此决定寅时末发动袭击。

全军静悄悄潜伏在城下,没有一丝的声音。整个大地静寂的好象没有生命一般。过了不知道多久,就在武安福几乎要睡去的当头,就听见前边潜伏的士兵西西索索的站了起来,拿好武器猫着腰小跑着冲向前去。那是王君廓的先锋部队,武安福振作精神,一声招呼。五百精锐都骑上了战马,跟随着掩在后面,一起往蒲州城杀去。

蒲州城的杨谅军做梦也没有想到慢吞吞的在路上晃悠着的杨素军忽然就杀到了城下。他们太信赖黄河天险了。五万大军兵临黄河的话,动静只怕打雷一样大,等渡到一半,蒲州城里再出兵拦截都来得及。这也正是蒲州和蒲津两处战略的重要之处,不过如今的夜袭,一下子把蒲州的地利优势抵消了,何况守军大部分还在睡梦中呢。

蒲州的城墙并不十分的高大,守兵又准备不足,不到一盏茶的功夫。三队人马已经从三处登上城墙,斩关落锁,打开了城门。武安福一见城门开了,喝了一声:“儿郎们跟我冲啊。”腿上一用力,跨下长风如电一样的当先冲进了城去,身后五百精锐骑兵也一起冲杀进来。城门洞里数百人混战在一起,不少都是盔甲都来不及穿上的蒲州守兵,他们哪是武安福手下这群生龙活虎儿郎的对手。本来已经抵挡不住,骑兵又来,顿时战意全无,纷纷投降。武安福不理他们,带着骑兵一路冲进城中,挡者披靡。

城墙上的战斗已经差不多结束了,余双仁带队收拾残局,李靖王君廓冲下了城墙,和武安福聚集人马于一处,武安福抓来一个俘虏问道:“你们的主将在何处?”那俘虏一别头不说。武安福才不惯着他的臭脾气,一挥手一名士兵一刀砍下,将这个骨头蛮硬的俘虏剁成了两段,成全了他的忠义之心。武安福又抓来一个问,这个看到前车之鉴,哪敢不说,忙道:“就在东门旁。”武安福立刻带着骑兵向东门冲杀,只要把对方的主将拿下,城里的守军自然就崩溃了。虽然兵法还不怎么精通,擒贼擒王的道理,武安福还是懂的。

刚带领骑兵转头向东,就有侯君集派来的探子来报,一伙人马从东边杀过来了。武安福心知一定是对方的主将,大喝道:“王君廓何在?”王君廓一提马闪出道:“末将在。”武安福道:“命你为前锋,务必将对方主将击溃。”“得令。”王君廓应声提刀大喝,“儿郎们,跟我杀啊!”只听见东边传来喊杀之声,转眼间一队人马亮着火光杀到眼前。当先一将一身黑甲,手拿一条长枪,口中叱咤着冲上前来。王君廓早就摆好架势,一见来将凶猛,也兴奋起来,喝了一声:“临潼大刀王君廓在此,纳命来!”兜头一刀劈下去。那将长枪一绰,双手握枪,一个举火烧天式,乓一声响。就听这将怪叫一声,枪被砸脱了手。

那将枪一脱手,反应倒快,掉转马头就要逃走。王君廓一击得手,哪里能放过他。大刀一摆,换做刀背在他背上一拍把他打落马下。早有手下冲上去,捆了个结实。

“你们主将已经就擒,还不速速放下武器,归顺朝廷。皇上英明仁厚,只惩办主谋,从犯不计。”武安福大声喝道。

那将带来的数千人马早就乱套,一听武安福这么说,一哄而散,三成投降,七成跑得不知去向。武安福策马上前,审问被擒的那将道:“你姓甚名谁?”“禀告大人,我叫王聃,大人饶命啊。”王聃倒也干脆,一看就是个软骨头。

“纥单贵呢?”武安福知道城中共有两员大将,若是不快点拿住另一个,让他带领守军反扑上来恐怕不好对付,除非纥单贵也如同这个王聃一样脓包。

王聃还没回答。一个探子飞马而来大声道:“报将军。敌军一队人马由纥单贵领着出了东门逃了。”武安福简直哭笑不得,杨谅靠着这帮子人造反,不败真是没有天理。

经此一场恶战,天已经亮起来了。武安福命令手下清理战场清点伤亡,等待杨素大军到来。

杨素大军第二天傍晚赶到了蒲州城,武安福带领李靖王君廓侯君集三将出城迎接。杨素笑容满面的道:“做的不错,我一定禀奏圣上,重重封赏。”屈突通和丘和见到武安福立刻兴师问罪起来。屈突通道:“好你个武安福,居然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这一仗打得干净利落,过瘾过瘾。可惜没叫上我,下次有这种好事不叫我的话,一定不饶你。”武安福嘿嘿一笑蒙混了过去。长孙无忌策马进城的时候看到武安福,脸上露出不可捉摸的笑容,伸出手来挑起了大拇指。武安福心中一动,心想这小子也不是传闻里那样不近人情啊。

大军进驻了蒲州城,杨素升帐,大小百名将官云集。武安福把俘虏王聃押了上来。此人不但功夫脓包的很,胆子更是小的厉害,一上来就大喊饶命,头磕的跟捣蒜似的。武安福心中疑惑这种软骨头是怎么混到高位的。要想成大事,就得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武将如此废材,可以想象杨谅手底下都是什么人物了。

杨素审问王聃一番,他怕死的很,一问之下便把杨谅的兵力分布全都说了。原来杨谅兵克蒲州之后,想进兵京城却又怕并州空虚,被别处兵马夺去地盘,才命令大将裴文安退兵。他又命王聃为蒲州刺史,裴文安为晋州刺史,薛粹为绛州刺史。梁菩萨为潞州刺史,韦道正为韩州刺史,张伯英为泽州刺史,分别把守各处要津。派大将王奎,薛摩诃,綦良。余公理四处攻略,自带刘建,乔钟葵,属硃涛,豆卢毓等大将把守并州,侍机而动,还派了大将赵子开带兵万余增援南阳关伍家兄弟。

杨素问罢,眉头紧锁,命人先把王聃带了下去。大家知道他在分析战略,都不敢说话。过了半晌,杨素缓缓道:“贼兵气势正盛,联络纵横十六州,侵害本朝。我们首战克了蒲州,此乃一大捷,挫了贼兵的气势,接下来恐怕就要真刀真枪的一决死战了。不知道诸位有什么计策可以破敌?”说完,他环视众将,大家心里都没有谱。武安福没和李靖商量过,自然也不敢接言。

正沉默间,有人上来奏报:“显州刺史豆卢贤遣使者送书来此。”杨素一愣,随即大笑道:“必是为他弟弟的事情。”

第108章 螳螂捕蝉

武安福正在疑惑,杨素道:“今日就到此,杨约玄感玄挺屈突长孙武安福丘和史祥你们留下。其他人回去休息,要随时待命出发。”众将谢过下去了,只留下高级将领。

显州来的使者被引进来,将豆卢贤的信送上。杨素接过,派人送使者去休息,展开看了看,道:“果然不出我的所料。”杨玄挺一旁道:“不知父亲料中了何事?”杨素道:“杨谅的主簿豆卢毓乃是显州刺史豆卢贤一奶同胞的亲弟弟。我也曾经略闻过他的名字,乃是一个忠义之士。他嫡亲的哥哥又在朝廷做官,我猜他必是无奈从贼。果然豆卢贤信中也如此说。”杨素把信往前一推道:“玄挺给大家读读。”杨玄挺上前一步,把信拿到手中读起来:“臣弟毓素怀志节,必不从乱,但逼凶威,不能自遂。贤请从军,与毓为表里,谅不足图也。”武安福这才知道豆卢毓是个可以争取过来的人物。信后面的大意是豆卢贤已经写了一封密信,跟这封信一起送来。希望杨素能派人把信偷偷的送进并州首府太原城给豆卢毓,他一定能够弃暗投明云云。

杨玄挺读罢,杨素道:“豆卢贤此计可行。如果豆卢毓可以和大军里应外合,太原指日可破。若是破了太原,并州一地必定望风而降。并州一去,余贼再无所虑”众将纷纷点头。再坚固的堡垒,从里面崩溃起来,便也和豆腐渣工程没什么区别了,何况杨谅手下根本不是铁板一块。

“父王打算如何把信送进太原呢?那里一定戒备森严。此事如果出了差错,不但无法内外呼应,反而会害了豆卢毓的性命。”杨玄感忽道。

他这么一说,其他将领也都表示赞同。太原虽不能说是水泄不通,想轻易混进去恐怕也不容易。

“我也正在想此事,可以在营中找几个身手矫捷的士兵,化装改扮混进城去。”杨素道。

“一般的士兵哪有那样的能耐。”杨玄感道。

武安福听到这里就想起侯君集和余双仁来。倘若由他们去做,自然万无一失。他们的身手做这些勾当简直如履平地一般。正想自告奋勇推荐二人,对面一将向前一步,对杨素道:“越王千岁,末将不才,愿走这一趟。”武安福一看,正是小将军长孙无忌。

“长孙……”杨素吃了一惊,没想到长孙无忌主动请缨。

“我少年时学过些飞檐走壁之术,虽不甚精通,却也强过一般人,想来可以派上用场。”长孙无忌道。

“长孙将军愿意去,自然是再好不过了。”杨素还没说话,杨玄感抢先道。武安福觉得有点奇怪,看看杨玄感,有了微妙的联想。杨玄感的表情略带一点的蔑视又有点笑意。武安福心中有数:看来杨玄感对长孙无忌深有妒意。此事可要记住,日后说不定能用上。

杨素微微点了点头道:“长孙将军,这事十分凶险,一个不小心,恐有性命之虞。”长孙无忌听了一笑道:“千岁,我自从十三岁从军以来,便不知何为怕死。怕死的话如何做咱们大隋的军人。此事的凶险我自然知道,不过请大人放心,我自有信心完成任务。”“既然如此,就由你去试试吧。”杨素道。

长孙无忌领命退下。武安福看他自信满满的样子,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杨谅虽然是乌合之众,不过太原乃是他苦心经营数年的首府,哪有那么容易就深入的。只是武安福对长孙无忌这人十分的看不透,此人本来该是李世民的大舅子,不过如今历史乱七八糟的了,未来的事情谁说的准?这人阴狠毒辣武艺兵法俱佳,是个人才。若是能为自己所用,自然是好,若是与自己为敌,只怕是个心腹大患。思来想去,猛的想起刚才他那友善的手势,武安福打定主意叫侯君集暗中保护,以防万一。

任务布置妥当,武安福回了驻地,派人招侯君集来。

侯君集一来,武安福把长孙无忌要去太原送信的事跟他说了,问他道:“如果是你的话,出入并州可有把握?”侯君集道:“并州乃是兵家必争之地,首府太原经历多年战乱,城墙修的高大坚固。如果把守严密的话,我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来去自如。”武安福一听侯君集这么说,盘算再三道:“长孙将军也是个英雄,我怕他一路会有危险,想请你暗中保护,如果真出了问题,还请你施以援手。”侯君集满脸的惊异,没想到会接到这样一个任务,不过他在江湖上打滚多年,知道什么该问什么不该问,道:“我会尽力保护长孙将军的,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出发。”“你现在就回去准备,这事情紧急的很,估计就这一两日。你准备好之后,随时监视着他。他一出去你尾随就是了。不过记得,如果他没有危险的话,千万不要泄露行踪被他发现。”侯君集领命去了。武安福心里很希望长孙无忌出点什么危险。想起他那竖起来的大拇指,总觉得他外表虽然冷冷的,心中想必也有团火。这种人不然一个朋友都没有,不然就是那种可以肝胆相照的朋友。倘若这回一切顺利,他真的出了事,被侯君集救下,只怕两人之间的关系不会局限在一个大拇指上了。

一夜无事,第二天一早刚起来,有卫兵报说昨天晚上三更时侯君集出营去了。武安福心想长孙无忌也太急了。算算路程,从这里到并州来回顺利的话怎么也要十天,只好耐心的等了。

一连四五天,杨素都没有召集人开会,每天大家都在训练士兵。武安福趁着这个空子跟李靖学了不少的东西,也把冉氏兵法中的许多篇章中看不懂的问题跟李靖探讨,李靖对武安福提出来的古怪问题十分奇怪,却也耐心和他讲解,使武安福颇有收获。除了跟李靖学兵法,此外每天跟孙思邈聊天也收获不少,孙思邈的学问杂的很。诸子百家农林医数都有涉猎,武安福心里直叹他只做个医生实在可惜,将来若是打下天下,以他的才干,绝对可以胜任任何一部的尚书之位。日子就这么一边学习,一边盼着长孙无忌和侯君集早点回来中度过。

这日正在看李靖练兵,有人来报,杨素急招。

武安福到时众将官都已经到了。杨素看到人齐了,连珠似的道:“綦良的大军已经到了慈州,开始攻城。刺史上官政派人求救。余公理自太行山攻打河内,赵子开大军更是直扑南阳,要和南阳关的伍云召伍天锡汇合。情势十分危急。众将如今听我号令:屈突通,丘和。”“末将在。”屈突通和丘和出列应道。

“命屈突通为主将,丘和为副将,带兵一万,驰援慈州。”杨素说完,一甩手令箭掷出。

屈突通伸手抓住令箭,和丘和一起道:“得令。”转身就出了指挥所,点兵去了。

“杨玄感,史祥听令。”杨素又道。

“末将在。”杨玄感和史祥一起出列。

“命你们二人分别带八千人马,左右两路出击,务必拒余公理于河阴,绝不容他过黄河一步。”“得令。”二人接了令箭也出去点兵了。

杨素又抄起第三支令箭,看了看众将,犹豫了一下。武安福心道如今长孙无忌不在。其他重要的将官都派出去了。杨素的身边至少要留下一两个杨家的心腹,如今只有自己的官衔最高,想到这里,一挺胸膛,看向杨素。果然杨素也看过来,犹豫一下道:“武安福听令。”武安福应声出列道:“末将在。”“命你点兵一万,火速前往南阳拦截赵子开的兵马。务必把伍云召伍天锡困在南阳。”“得令。”武安福上前一步接过令箭,感觉沉甸甸的。

出了指挥所,立刻回到的营地,李靖和王君廓余双仁早在营地等候,武安福回来简略的说了命令,令李靖和王君廓整顿军马马上出发。两人前去点兵收拾载重。武安福请余双仁和孙思邈看护中军,跟在身边。

半日之内,李靖点好精兵,王君廓配置好载重粮草,休息一夜。第二日一早,武安福披挂战甲,检阅军兵。只见一万人马整整齐齐,旗帜鲜明,兵强马壮,盔甲晶亮,刀枪林立。武安福命王君廓为先锋,带三千人马在前,自己和李靖带七千人马在后。一路出了蒲州城,直奔南阳而去。

南阳在晋州和郑州之间。晋州如今在杨谅的控制之下,是紧邻着蒲州的重镇,杨谅手下第一信任的大将裴文安负责把守。郑州如今在隋朝手中。南阳关的附近都是隋朝的城镇关卡。按照探子的情报说,赵子开带领一万兵马从并州出发,裴文安从晋州出发,两路支援南阳。可是武安福攻下了蒲州之后,晋州就直接暴露在最前线。裴文安只好回军把守晋州不敢妄动。赵子开的兵马在郑州城下陷入苦战,数日无果无奈绕路北渡黄河,想要取道太行山从潞州南下奔南阳而去。武安福根据情报,和李靖商议先去潞州,赶在赵子开之前增援潞州,把赵子开的援兵堵在太行山以东。

现在双方比的就是一个快字,谁先到潞州城下,主动权就在谁的手中。

第109章 超级山贼

“还有几天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