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大独裁者-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步蟾看到如狼似虎、气势长虹的定辽军将士,不由赞道:“贤弟不但领军作战有一套,这训练士兵也很是了得,短短的一年时间不到,贤弟就已经把定辽军训练成一支精锐之师了。”

魏季尘偷偷瞥了他一眼,接着叹了一口气道:“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军队永远不能够成为一支真正的强军,可恨啊,朝中一些人看着列强瓜分我国,一力避战,殊不知这样做,对军队的士气打击是很大的。”

见刘步蟾一脸黯然,魏季尘继续说道:“这样只会使我们军队自认为低人一筹,连战都不敢战,也不知我定辽军以后的命运如何了。”

刘步蟾不解的问道:“贤弟何出此言,朝廷现如今对定辽军很是重视,岂不知命运如何?”

魏季尘轻轻坐了下去,脸上带上沮丧的表情,三分假七分真的说道:“大哥你是有所不知啊。”

刘步蟾也依着魏季尘坐了下来,一双眼睛看着魏季尘,认真的听他继续说。

“唉,德人夺我胶州湾,弟实在气愤,已经三番五次向直隶总督署以及军机处请求调定辽军往山东与德人一战了,朝廷对我的请命,非但没有同意,反而还来电责骂了我一翻,要我勿多生事端,山东巡抚李秉衡一力主战,如今已经被朝廷惩处,徒督四川,估计官位难保,弟同样一力主战,也不知朝廷会如何处罚我,一旦调弟离开辽东,这定辽军落入庸人之手,岂不是不知命运如何了?”

魏季尘其实只是不痛不痒的上表朝廷,表示了一翻忠心,朝廷一旦有令,必与德人决一死战,魏季尘知道,清廷是决计不敢与德人交手的,做个样子即可。

不过,这一番话在刘步蟾听起来,他便感同身受,为魏季尘打抱不平道:“贤弟如此遭遇,大哥我也是如此遭遇,如今朝廷奸人当道,小人把持朝政,都是一帮酒囊饭袋之徒,我中国迟早要亡与这一帮人之手。”

刘步蟾也是心中着实气愤,同是觉得魏季尘是个可靠之人,因此才说出这番大逆之言来。

魏季尘心中微喜,脸上表情却依然愤慨,附和刘步蟾道:“是啊,想一想台湾之事,刘永福老将军的遭遇便知道如今的朝廷确实是小人当道。”

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日军之后,台湾民众并未接受,黑旗军统帅刘永福毅然带兵返回台湾,台湾请清朝求助遭到拒绝之后,成立了台湾民主国,以唐景嵩为总统,刘永福为大将军继续抗倭,奈何实力相差悬殊。

在去年十月份的时候,台湾民主国彻底灭亡,刘永福也逃了回来,而当时由于魏季尘忙于定辽军之事,无暇他顾,心有余而力不足,只有隔洋远叹了。

当然,现在魏季尘提出刘永福之事,是另有目的的,台湾民主国的成立,至少让一些中国人看到了一些其他不同的道路。

“朝廷割让台湾给予倭国,尤为可恨,我中国大好河山,从此分为了两部,而且倭人在台湾站住脚跟之后,能够直接危险东南数省,一旦其恢复实力,必将复侵我中国。”刘步蟾将魏季尘引以为知己,在魏季尘的影响之下,对朝廷更是失望至极。

魏季尘捡起礁上的一块小石头,远远的扔了下去,意有所指的说道:“日、俄对我辽东都是窥视日久,辽东更是曾割让给日本,保不住有一日,朝廷为了大局计,又抛弃我辽东,不知到时大哥有何打算?是与辽东共存亡,还是听从朝廷的大计,灰溜溜的从辽东,我们好不容易守住的地方退走呢?”

刘步蟾身子一震,没有想到魏季尘忽然从台湾之事上讲到了辽东之事上,而且问出了这么一个难题来。

魏季尘一双眼睛像是要看透刘步蟾的心一样,直勾勾的集中在刘步蟾的双眼之上。

刘步蟾脸部肌肉抖了抖,最终说道:“刘某万无撤退之理,即便葬身着黄海之下,也要抵抗到底。”

魏季尘抚掌坚定的说道:“好,既然刘大哥有此决心,弟甘愿为兄驱使,奉兄为主,以台湾共和国为借鉴,独立于清廷,与他国进行殊死战斗。”

刘步蟾大惊,四处一看,只见其他将领离自己和魏季尘谈话之所甚远,不由稍微放下了一点心,继而沉默不语。

魏季尘心中暗暗着急。

半响,刘步蟾幽幽说道:“子杰,为兄看出你是做大事之人,统领辽东不出一年,便使得辽东安定如常,并且蒸蒸日上,为兄自认为无此能力,为兄最大的心愿是我海军能够在自己的海域上,游弋无阻,而列强的军舰不再敢在我之海域河流横行无忌。”

刘步蟾接着正色说道:“贤弟今日一番话,让为兄看出了你所图甚大,为兄没有其他的要求,但愿贤弟你准备能够充足点,勿让列强乘机占得便宜,使得我中国四分五裂,如果贤弟能够答应为兄的这些要求,为兄愿意追随贤弟,甘为马前卒。”

刘步蟾这一翻话,简直就是说愿意和魏季尘一起造反了,他下的决心不可谓不大。

魏季尘神色有些尴尬,想不到自己的心思早就被刘步蟾看穿,果然,这世上没有一个糊涂人,有的只是佯装糊涂的人。

刘步蟾如此坦诚,魏季尘也不好再装糊涂了。

“大哥既然说开了,弟也不再在你面前装忠臣了,不错,弟早就有了异心,弟认为,我之民族,如今需要的不是一块干馍馍,而是一个生存的空间,一个民族的生存空间,这生存空间,不是靠乞求和抗议来实现的,而是靠铁和血来实现的。”

魏季尘握紧拳头,激动的说道:“我之中国,如今在我面前的,站着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在屈辱中呻吟的民族,那场战争结束之后,我们这个民族的骄傲就没有了,那些战胜者骑在我们的脖子上面作威作福,他们随意践踏我们的尊严,一个亚洲大陆上,曾经最高贵民族的尊严,曾今留着千年不屈血液的民族,在满清的统治之下,已经慢慢消磨了,已经慢慢忘却了。”

“而我,只是要让我之民族重拾往昔的尊严,即便这条路布满棘刺,即便这条路是南墙,我也要撞得头破血流,流尽自己体内的最后一滴血,哪怕是战死,我也会微笑着去见我们的祖先,我可以昂着头颅走到秦皇汉武面前,我可以骄傲地对他们说:我,你的子孙,没有给你丢脸,我为伟大的中华民族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我不是为自己的私欲而战,为的是一个新的、公平的世界而战,我为我之中国人人吃得饱,穿得暖而战,为那些奴役我们的人滚出中国人的土地而战,为我们不需要卑躬屈膝整天喊着抗议而战,为我们的尊严而战,所以,弟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无愧与祖宗!”

魏季尘慷慨激昂的一番话,说得刘步蟾热泪盈眶,多少年了,多少人不敢再提中国为世界中心之国,多少人忘了秦皇汉武,像一只狗一样匍匐在地,苟延残喘。

“贤弟,为兄在此发誓,从今以后,我刘步蟾是贤弟最忠实的追随者,若违此誓,我刘步蟾必将不得好死,受尽天下人唾骂。”刘步蟾看着魏季尘,紧握着双手,目光坚定的说道。

第二百九十三章 刺俄皇

“好,就让我们兄弟联手,叫这日月换新天。”魏季尘紧紧捂住刘步蟾的双手,豪气冲天的说道。

远处的陆海军将领见魏季尘和刘步蟾说着数着就忽然黏在一起了,心中着实好奇,纷纷猜测起两人的关系来。

德国军舰强进入胶州湾,不但引起了中国上下的震动,同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震动,反应最为迅速的当然是俄国人了,俄皇于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了,表示对此事深切关注。

同时,俄外交部亦正式通知德国说:“俄国曾从中国方面得到一种约言:无论中国将该港割让与那一个国家,俄国都能保留她的特权。”

竖日,俄国驻华公使喀西尼前来总理衙门献殷勤,表示愿意为中国出头,可从海参崴带兵舰赴胶州湾,驱逐德舰。

各总署王大臣都是将信将疑,翁同龢认为“若俄德称兵,法必来助之,如果在中国的土地交火,不利于中国,况且德俄两国都不占胶州湾,必将有其他的要求。”

是以,婉言谢绝了俄国人的好意,不过俄国人并不死心,正在有条不紊、按部就班的按照自己原定的计划准备谋夺旅顺口。

而清廷君臣对德国军舰进入胶州湾,整日只有唉声叹气,以外交途径解决,对德国几近哀求,主动权完全把握在德国人之手,君臣相顾激愤却又无可奈何。

全国上下关心时局的士林学子,仁人志士无不愤懑,呼吁朝廷与德国一战,全国各大报纸尽皆讨论德国入侵胶州湾之事。

恰在此时,康有为创办的《中外纪闻》,刊登了定辽军与北洋水师在旅顺进行了一场军事演习,这下,魏季尘这个名字再一次走进了国人的视线之中。

看到消息的仁人志士无不振奋,冀希翼朝廷调遣精锐军队定辽军入山东,与德军决一死战。

可惜,他们注定是要失望了,定辽军登陆演习的消息传遍全国上下之后,引起轰动之后,清廷甚是恼火,北洋大臣王韶文当日便发密电,语气甚是严重,让魏季尘不得轻举妄动,否则破坏了和谈大局,将受到处罚。

原来总理衙门现在也想到了一条烂计,那就是既然德军舰不肯退出胶州湾,便联系英、美等国,企图把胶州湾弄成一个通商口岸,而不是让德国独占,英、美等国颇有些意动。

维新派康有为抓住外敌入侵,全国上下激愤的机会,再一次顺势而为,在北京组织了保国会,一时声势浩大,保国会员很快发展了数百人。

并且再一次上书光绪,指出:“外国藐视,海内离心,心中甚是忧愤迫切,谬陈大计及时变法,如再如再徘徊迟疑,苟且度日,因循守旧,坐失事机,则外患内讧,间不容发。”

同时康有为提出了“采法俄、日以定国是”,“大集群才而谋变政”,“听任疆臣各自变法”的三点具体计划。

魏季尘听到最后一点‘听任疆臣各自变法’,心中窃喜,这康有为果真是个好人啊,难怪后世他变法失败之后,李鸿章给他通风报信,张之洞、刘坤一封疆大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其从各自的区域经过,使得他能够从容不迫的从南方逃往日本。

光绪看了之后,心中大为震动,决定征询慈禧的意见之后,实行变法。

京师乱作一团,各方人马各显神通,不过恰逢德国入侵胶州湾,朝野大多数人都希望能够通过变革使得国家变强,维新派的势力一时大增,眼见着维新变法便要蕴量中发酵。

而此时,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宫墙内,林木葱郁,花草繁茂,教堂耸立,殿宇轩昂,宗教建筑群中,最巍峨壮观的圣母升天大教堂里面。

俄皇正在进行着加冕仪式,悠扬的钟声敲响,正东教的大主教站在最前面,他的后面还有很多的主教,各位王室成员,大臣以及宫女都肃立一旁,前来祝贺的各国使者亦是一眨不眨的看着尼古拉二世的动作,场内气氛十分肃穆。

可惜李鸿章已经早早离去,只留下了他儿子李经方在此观礼。

穿着一身华丽衣服的尼古拉二世挽着妻子亚历山德拉的手,两人手中都点着一根蜡烛,一步一步朝大主教走去,加冕典礼之后,将说明他们正式成为俄国的沙皇和皇后。

教堂内,只剩下众人的呼吸声,以及尼古拉二世和妻子的脚步声。

忽然,嘭的一声重响,使得众位大臣都是心中一惊,只见尼古拉二世身上,镶满钻石的沉重的圣安德烈勋章银链忽然从其肩膀上滑了下来,掉在了地上。

俄国各大臣都是面色一变,此乃不详之兆啊,一名宫女慌忙上前赶紧拾起,重新为尼古拉二世佩戴好。

身着金黄色大袍的大主教若无其事的继续等待着,尼古拉二世和妻子终于正步走到了大主教的前面。

大教主端起圣水,往尼古拉二世和他妻子身上洒,同时嘴里念念有词:“…统治全俄罗斯领土的皇帝…”

圣水撒完,大主教先是拿起帝国皇后冠,待在亚历山德拉的头上,接着拿起重达4公斤的帝国皇冠轻轻戴上尼古拉二世的头上。

尼古拉二世猛的觉得一阵锥心的疼,不由紧紧皱起了眉头,豆大的汗滴从额头冒出。

大主教站在他身前,马上发现了此种情况,不着声色的把皇冠轻轻往上弄了弄,尼古拉二世这才觉得疼痛稍减。

该死的远东猕猴,尼古拉二世狠狠在心中咒骂日本人,原来刚才王冠卡在了尼古拉5年前被日本人砍伤的旧伤口上面。

好在大教主刚才见机得早,否则今天加冕典礼上面连连出现不详征兆,会被迷信的俄罗斯民众心头蒙上一层阴影的。

奢侈的加冕典礼终于完成,各国祝贺使者此时才纷纷上前,再一次表示祝贺。

而此时,在莫斯科郊外的霍登练兵场,在这个约九平方公里的地方,竟然集中了50万以上的人,这里正在举行盛大的游圆活动,广场摆满了马戏场和各种摊子。

按照传统,加冕典礼之后,皇室要在这里向民众分发礼品——男性得到印有双头鹰徽章的啤酒杯,女性得到相同图案的手帕,尼古拉二世也会在这里稍微露脸。

皇室赐下的东西,无论是什么,俄国人总认为是带着福气的东西,更何况新皇正式登基,民众也希望他能够为俄国带来新的改变,满足各阶层的需求。

广场周围,是荷枪实弹的士兵直直站在,他们警惕的看着密集的人群,而在广场里面,同样是有不少的士兵在巡逻,随时出手阻止突发事情。

在人群中,有一名身材矮小的俄罗斯人,他脸上既带着一点兴奋的表情,又带着一点害怕的表情,他正在悄悄的,不着声色的向前面移动。

“陛下来了,陛下来了。”

伴随着前面一阵兴奋的喊叫声,尼古拉二世领着皇室成员,出现在了霍登广场的最前面,那里,是一个高台,下方守备森严,两排士兵阻拦着汹涌的人群向前面冲。

小矮个子俄罗斯人趁着混乱,使出浑身力气,在人群中钻来钻去,一点点的离高台越来越近。

“我的子民们,我尼古拉二世将带着你们,继续为俄罗斯民族的骄傲而战,…莫斯科的市民们!在今日这个举国同庆,举世瞩目的日子里…”

尼古拉二世的声音断断续续的传过来,时而在人群之中引起一阵阵欢呼声,小矮个子俄罗斯人往前又潜行了一百米,已经距离尼古拉二世五百米左右的距离,实在是不能够再前行了,因为拥挤的人群,就连一只苍蝇也不能够从其中的缝隙中钻过,更何况他呢。

小矮个子俄罗斯人只有尽心忍耐,等待着时机再前进。

尼古拉二世已经演讲完毕,王室成员开始向人群纷纷礼物,阻拦的士兵让出无数条通道来,凡经过他们身边的平民,会再一次被搜身一翻。

不过,百姓没有任何怨言,能够拿到礼物,那就是最大的荣幸了。

小矮个子俄罗斯人随着人流慢慢前进,不过,他心中甚是着急,因为尼古拉二世顶多发送一两份礼物,就会离开,其他的礼物自然是由王室成员去发放。

不能再等了,小矮个子俄罗斯人咬了咬牙,看着远在四百米远距离的尼古拉二世,悄悄的把手摸向裆部,在那里,除了一支枪之外,还藏着一支精致的小****。

只有靠运气了,虽然他的枪法不错,但是在四百米远的距离想要击中俄皇,那只有看上帝帮不帮忙了。

他缓缓的抽出枪来,正在这时,广场上却引起了一阵巨大的骚乱。

“礼物快发完了!”

无数人说着这一句不知从何处传来的消息。

“礼物要发完了,快抢啊!”

人群当中,不知谁最先一声暴喝,将骚乱引向了暴乱。

莫斯科的市民彻底疯狂了,男女老少开始拼了命的往前面挤压。

五十万人以上的规模,在九平方公里的霍登练兵场,使出浑身力气向前冲,而霍登练兵场凹凸不平,有许多打靶用的掩体,坑洼,沟渠。

如果从空中看下来,便能够看见黑压压的一片人,像是蚂蚁蠕动一般,一浪推过一浪。

人群很快失去了控制,士兵被挤在人群当中动弹不得。

没有多久,哀嚎声四起,原来是有人被挤到在地,然后,后方的人践踏了上来。

高台上的尼古拉二世见到此情形,不由勃然心惊,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稳定形势,而是赶快离开这个危险之地。

“陛下,还请您先行离开。”王室侍卫长察言观色,马上看出了沙皇的想法,连忙上前劝说道。

其他几位大臣嘴上也不满,纷纷劝说沙皇赶紧离开。

尼古拉二世还想说几句场面话,忽然,砰,与尖叫,哀嚎声,呐喊声,截然不同的清脆枪声骤然响起。

这声枪声像是瘟疫般,马上引起了人群中更大的暴动,百姓不知枪声从那里传来的,刚才是急急忙忙的朝前面拥挤想要抢礼物,现在是惊慌失措的向四面八方逃去,当然,枪响的距离传不到后面去,只有前面周围一段百姓听到了。

于是,大后方的百姓与要逃跑的百姓更是互相冲剂在了一起,人压人,人挤人,践踏死者数以千计,伤者更是无数。

沙皇身边的士兵在一听到枪响之后,就急忙的一围而上,把尼古拉二世紧紧地围在中心。

“快,护着陛下从后面的通道快走。”皇家护卫队军官大声叫喊道。

砰砰砰…

几乎是几秒钟的时间,枪手又连发几颗子弹,虽然不知子弹最终跑哪里去了,但是却吓得沙皇脸色苍白,再也不顾礼仪,连头上皇冠掉落也不敢再捡,而是惶惶然在士兵的护卫之下,落荒而逃。

第二百九十四章 暴风即将来临

求红票啊,兄弟们!

——————————————————

俄皇的加冕典礼引发骚乱动荡,酿成惨案,事后统计,惨案死者多达五千人,二万多人受伤,而其中,更是有枪手企图暗杀俄皇。

惊魂未定的尼古拉二世回到克里姆林宫之后,愤怒无比,当即连下数道上谕,誓要抓住凶手,莫斯科市的市民,在悲痛之中,又遭到了更大的伤害。

无数沙俄士兵在市内大肆逮捕可疑份子,然后投入监狱,事件远远为平息,搜捕活动从莫斯科市蔓延向周围城镇。

皇宫外人心惶惶,而当晚,沙皇和皇后却依然出席了法国大使为其举办的豪华舞会,并不知道,一场针对俄国人的奇袭即将展开,风暴即将来临。

俄国国内并非没有人觉察到日本人的军队调动频繁,但是大多不当一回事,就算慎重一点的,也只是呼吁提高警惕,万不会想到日本人敢玩偷袭。

海参崴,俄滨海州的首府,篡夺自中国的远东港口,这里很是繁华,各色人种都在这里汇聚。

俄国在远东的人口数量很少,所以需要中国人和日本人作为劳力,因此,这座城市同样是有着大量的中日两国平民。

海参崴港口内,停泊着俄大大小小的舰船三十来艘,其中有三艘巡洋舰,分别为俄罗斯号,留里克号,格罗姆鲍伊号。

这里,将要成为日本人的偷袭地点,日本人为了提高偷袭的成功率,竟然连撤侨活动都没有进行。

海军俱乐部里,新任的俄远东舰队司令维佐弗特少将,单独的爬在吧台上,正一脸惬意的看着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的俱乐部。

这里,是海军军官们放松的地方,这里,有美女,烈酒,

远舰队司令海军中将阿列克‘阵亡’之后,维佐弗特就接了他的班。

“将军,怎么不请我喝一杯?”一名金发碧眼,身材妖娆的俄罗斯美女走到维佐弗特身边,撒娇问道。

维佐弗特打了个响指,对面的侍者从酒柜里面拿出一瓶红酒来,放在维佐弗特身前。

倒好酒后,又退到一旁。

“为了陛下!”维佐弗特端起酒杯来,笑眯眯的与金发碧眼的美女轻轻碰了碰杯子。

“将军,你真幽默。”金发美女身子紧挨到维佐弗特身边,一只脚从下方,偷偷伸出来,悄悄的勾着维佐弗特的大腿。

腿部传来的弹性让维佐弗特悄悄咽了口唾沫,俄罗斯上流贵族的生活与其他国家一样,淫乱不堪,情妇,一夜情是家常便饭。

要不是现在还没有到晚上,维佐弗特想马上就把她按到在胯下。

“将军,这是我的房间号码!晚上等着你。”金发美女喝完酒,伸出手来,悄悄握住维佐弗特的手心,塞了一张纸条进去,临走前还抛了一个勾魂的眼神。

“真是个小妖精!”维佐弗特收起纸条来,塞进自己的上衣口袋里。

维佐弗特正准备站起来,继续回去办公,而一位打着领结的侍者端着盘子走了过来。

“将军,有人让我把这张纸条交给你。”维佐弗特是俱乐部的常客,俱乐部的所有侍者都认识他。

维佐弗特皱了皱眉,接过来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日舰队近期将要对海参崴展开偷袭。

维佐弗特张望了几下,没有看见留下纸条的人,他以为是谁和自己开的一个玩笑,不以为意的将纸条随手扔进旁边的垃圾桶中。

“日本舰队偷袭我们?恐怕他们没有那么大的胆子吧,这些小矮子,难道不怕我们在其本土登陆,击溃其本土部队,占领他们的京都,生擒他们的天皇吗?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维佐弗特暗中讥笑了几句,接着把剩下的酒一口饮尽,起身而走。

日本长崎,佐世保军港。

日本人几乎把所有的军舰都给集中到了这里,这一场战争,是一场事关日本国运的战争,胜则日本在国际上的威望大增,至少能够成为亚洲宪兵吧,败则日本又要当缩头乌龟不知多少年,所以他们输不起,即便是这样,向来善于投机冒险的日本人也不愿意放过这一次好机会。

日本人的作战计划的基本精神,就是利用俄方准备不足,以突然袭击首先歼灭俄远东舰队,夺取制海权,保障陆军在朝鲜和俄滨海州登陆,并占领海参崴,而后集中地面部队主力,力争在俄国增援部队到达远东之前,歼灭俄军于滨海州以及阿穆尔州的兵力。

此次,日联合舰队司令依然伊东佑亨,伊东佑亨甲午战争过后,已经被任海军军令部长了,但是此次作战不容有失,因此,他只有再此出山,重挑大任了。

“诸君,此次偷袭俄舰队,我们不成功便成仁。”旗舰松岛号上,倭人海军将领济济一堂,舰队司令伊东佑亨正在做最后动员。

伊东佑亨扫视了众倭人将领一眼,露出一丝笑容来,继续说道:“帝国舰队秘密集结于此,俄国人没有丝毫警惕之心,他们国内正忙于搜捕开枪暗杀俄皇的凶手,而海参崴方面,更是没有任何动静,他们的舰船,都停泊在港口内,正等着我们前去收割,前去消灭,因此,我有十足的信心能够歼灭俄国人的远东舰队,诸君,你们有没有信心?”

众倭人将军都是兴奋的叫喊道:“有!”

他们眼中的狂热是掩饰不住的,只要消灭了俄国远东舰队,日本海军在亚洲就没有任何敌手了,而后,日本人就能够把眼中放到其他地方,攻城略地,无所不能了。

而海军再一次在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肯定能够引起参谋本部的重视,以后资金是源源不断的投入,从而能够与陆军平起平坐。

“诸君,我们在歼灭俄远东舰队之后,随即便要配合帝国军队在海参崴登陆,夺取俄国人海滨州的首府,所以,我们都要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帝国只有攻下了俄国人的海滨州,我们的主要作用才转向防止俄国人从欧洲方面调遣过来的舰队,这场战争不知要持续多久,不过,最后的胜利必定属于我们大日本帝国,帝国万岁,陛下万岁。”伊东佑亨做最后的动员。

“帝国万岁,陛下万岁。”倭人海军将领一个个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全都从座位上面站了起来,狂热的喊叫。

辽东旅顺,提督衙门内的总参谋室内。

长长的桌子两旁,坐满了人。

定辽军的各位将领接到了魏季尘的电令,都从各地急急的赶到了这里,不过他们都有些不明所以,现在看到其他同僚都在这里,不由暗自猜测,到底发生了什么大事,能够让魏帅把主要的将领都召集起来。

中翼翼长徐道邦一年时间未见,身体更为瘦弱了,看起来是风一吹就倒,只是他那双依旧闪亮的眼睛让人不敢对他轻视。

右翼翼长姜桂题还是一幅老样子,身材魁梧的他在徐道邦旁边,显得十分显眼,不过,姜桂题的外表并不能说明什么,姜桂题自己知道才能与徐道邦和马金叙比起来,稍显不足,因此在做事方面,就更为谨慎,对魏季尘的话往往是无条件执行。

当然,并不是说其他两位老将不听魏季尘的号令,而是他们在听的同时也有自己的思想在。

各位将领趁着魏季尘尚未到达,互相之间都是寒暄着,差不多一年时间未见,让他们也有不少的话谈,不过,谈得最多的还是今日之事。

徐道邦轻轻咳嗽了一声,出声问调防之后驻守在大连湾,离旅顺最近马金叙道:“老马啊,收到什么风声了吗?”

马金叙边摇头,边不解的说道:“我心中也甚是好奇,不知是因为德国人之事,还是如今闹得沸沸扬扬的维新变法之事。”

徐道邦不以为然的说道:“应该不是这些事,朝廷并未对德国动兵之心,这点魏帅心中应该明白,但是他却借着演习之名,把各军精锐抽调到了旅顺,而且又召集我们,恐怕不是寻常之事啊。”

三位老将在一旁轻声交谈,其他年轻将领如冯国璋、王英楷、陈光远、李纯、曹锟等人也是在一旁轻声交谈。

不多时,门被人从外面推开,众人都是快速的站起了身子。

然而,走进来的不是魏季尘,却是北洋水师提督刘步蟾,众皆惊讶,连刘步蟾都应邀而来了,可见还真的是有大事发生了。

互相之间打过招呼之后,众人都没了再交谈的心思,开始冥思苦想起来。

刘步蟾看着室内的定辽军将领济济一堂,并且老少皆有,中间无断层,不由感慨万千,这魏季尘还真的是会搜刮人才,接着他又苦笑着摇了摇头,自己不也是他搜刮来的人才麽,这回上了贼船,还真的下不去了,只有一路走到底。

片刻之后,魏季尘一脸严肃的带着王士珍与段祺瑞两人走了进来。

“魏帅好!”

众人连忙起身,纷纷打招呼。

魏季尘一边颔首回礼,一边大踏步走到首位坐下,等到周围众人都坐下来,静寂无声之后。

魏季尘直入主题说道:“好了,众位,我废话不多说了,聘卿,你来何大家解释一下是什么情况。”

“是,魏帅!”王士珍站起身来,把手中的文件夹打开,拿起一份文件,面不改色的说道:“根据我们接到的线报,倭人将要在最近两日,对俄国人展开偷袭!”

王士珍虽然说得四平八稳,但是他话的内容却是石破天惊,一下子便让众位将领睁大了眼睛,一幅震惊的表情。

虽然众人心中都很疑惑,但是却暂时无人出声询问,因为王士珍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此消息千真万确,不要再讨论消息的正确性,我们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