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庸世界里的道士-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月生点点头,转身对颇为狼狈的李成风三人笑道:“李堂主,呵呵……,不知你们招惹了何人,厉害如此?”

李成风三人已恢复如常,对萧月生的取笑,李成风无奈的摇头苦笑:“是碧血门的人!……却未想到,竟有如此高手,看来,这次是捅了马蜂窝。”

柳紫岩面色冷峻,自怀中掏出瓷瓶,金创药敷于胸口,顺便帮李成风的胳膊也敷上。

程三魁则盯着李若云袅袅而去的身影,人早已消失不见,他仍怔然发呆,眼睛转也不转,宛如雕塑。

萧月生伸手请他们坐回来,笑道:“来,来,坐下说话,这次可是天意留人。……吃过午饭之后,我让人去逍遥堂多请几人过来,勿给别人可趁之机。”

他们也不再坚持,拼杀了这么一阵子,生死一发。虽然身体被李若云的真气滋润,疲劳尽消,精神却疲惫不堪。

午膳并不奢华,仅是寻常的五六个菜,却做得精致可口。程三魁开始时尚要保持风度,过了半晌,便原形毕露,风卷残云,恨不得吞下自己的舌头。

萧月生不由呵呵笑道:“若是程副堂主有暇,不妨常来敝府,府中的厨娘颇有几分手艺。”

程三魁不由憨然一笑,有些赧然,也知自己吃得太猛太急。

李成风与柳紫岩不由无奈苦笑,还好萧先生并不见怪,李仙子也不坐在这里。[小说网·。。]

当天下午,李成风三人便去而复返,将李玉如带来,心情之忽迫,显而易见。

李玉如由一个娇俏的小丫环扶着,娇娇怯怯。走了这一路,已经是香汗淋漓,娇喘吁吁。

李成风这次随身带着十个人,个个双目精芒四射,气势慑人,算是一方高手,他们留在温府外面。

他们被带到了后花园。

这是花丛旁的一座小停,飞檐雕梁,朱红圆柱,白玉栏杆,上书清风凉三个隶字。

五彩缤纷的花丛散发阵阵花香,被清风劫掠至小亭。清风穿亭而过,留下袅袅不绝的幽香。

李玉如在亭外止步,明眸睁圆,尽情观赏着后花园,娇美的脸上,赞叹之色溢于言表。

她体质纤弱,即使修剪花枝,也会累得气喘吁吁,极为吃力。指使丫环,却总不能称心如意,故后花园并不能令自己满意。

萧月生将三人请到小亭,坐到木桌旁。

“萧先生,玉如的病能否治好?”李成风甫一坐下,便迫不及待的问,身子前倾,面色紧张。

柳紫岩与程三魁也紧盯着他,急切与紧张揉和于一处,小亭的气氛顿时沉凝。

“嗯,待会儿让我师妹过来看看。”萧月生笑了笑。

李成风三人长吁了口气,刚才不知不觉的摒息凝气,实在太过紧张。

这一阵子,萧月生与李若云腻在一起,并非仅是闲玩,而在传授她医术,她心若冰清,几位师妹当中,最是适合。

程三魁的豹眼蓦然圆睁,双目发直,定定的望向花园,令对他对面的柳紫岩不由好奇,转身望去。

入目所见,一位月白罗衫的女子正穿过花园,袅袅而行,身姿曼妙,犹如仙子凌波。

清风轻拂,她仿佛笼罩在一团柔和的光芒中,其容光之盛,令人不由的身惭形秽,不敢直视。

李若云端着茶盏,步步生莲,袅袅而至小亭,淡淡扫过正沉迷于花园盛景的李玉如,将檀木紫盘放下,端出雪瓷茶盏,一一分于众人。

程三魁忙伸出两只蒲扇般的大手,小心翼翼的接过,粗壮的胳膊,此时竟在微微发抖。

他有些担心的偷瞥李若云的玉容,见她清冷依旧,未露笑意,方踏实一些,心中却有些感激。

李若云一直清冷无言,轻轻坐到萧月生身旁,恰在程三魁对面。

程三魁大脸陡红,鼻子忽然灵敏异常,能够在幽幽花香中分辨出她带来的清香,泌人心脾,闻之浑身通透,妙不可言,飘飘然。

“玉如,快些过来!”李成风忙向亭外招呼。

李玉如有些恋恋不舍的回头,见到李若云的到来,这才娇娇怯怯的被扶过来。

“见过李姐姐!”李玉如盈盈一礼,声音娇柔悦耳,杏黄罗衫映得娇容越发皎美。

“不必多礼。”李若云轻拂罗袖,一股无形气团将她托起,淡淡点头,纤纤玉手伸出袖中,招了招:“右手腕给我。”

李玉如已经知晓前来之目的,深吸了口气,将纤细的右手递至李若云跟前,一颗心不由砰砰跳个不停,虽然失望了无数次,但每一次,她都紧张异常。

李若云葱白似的玉指搭在她皓腕上,在李成风三人紧张的注视中,微阖星眸,宛如入定。

李玉如只觉对方手指温凉,一股温润的气息涌进身体,缓缓在身体环行一周,顿时浑身舒畅,仿佛在酷寒的严冬洗了个热水澡,毛孔尽开。

“李仙子,怎么样?!”柳紫岩见李若云睁眼,急忙问道,李成风已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还好。”李若云淡淡点头,扫了他一眼,望向萧月生。

“那……”李成风鼓起勇气,深吸了口气,问道:“那可有办法?”

李若云点头,依旧语气淡然的说道:“我师兄有一套九转易筋诀,应可有效。”

萧月生不等李成风三人开口请求,便冲李若云摆了摆手。“既如此,那就传给李姑娘吧。”

他又压手,制止李成风三人的起身,笑道:“诸位不必客气,这套心诀只是我们水云派的入门筑基心法,算不得什么玄奇之功,……还望李姑娘莫要外传。”

这套心法是他所创,已呈给温玉冰,算做水云派以后的入门筑基心法,至简至妙。

听他如此说,李成风三人不由有些失望,甚至心底不自觉的生出怀疑,不知究竟是否有效。

第120章 送花

随后的几日,李玉如一直呆在温府,早晨过来,晚上回去,由李若云亲自护送,李成风三人放心之极。

自从上一次在街上狙杀,逍遥堂再未受碧血门的报复,却是转到了青云帮的身上。

逍遥堂再次支援,派了几位高手过去,事情方才稳住。

李玉如呆在温府,渐渐熟悉,慢慢发觉,萧南秋这个相貌平常的男人,随着靠近,越发感觉得到其无比神秘,他像是平静的大海,乍看上去,波澜不惊,其下,深处,却蕴着无穷的神秘。

她也发觉,这个萧南秋过得太过悠闲,不像是一个年轻人的生活,似是不思进取。

萧月生的日子过得确实闲适。

他起床极晚,睡到自然醒,往往是半上午,偶尔也会早早起来,吃过早膳,便出府到成都城中闲逛,或到茶馆中闲坐,听听说书,或在大街上乱逛,观赏着世间百态。

下午,午憩过后,他携着李若云一同出去,两人或到高山之巅,或去湖海之畔,尽鉴天地雄壮风光,顺便采摘药材,见到奇异之物,也稍带回来,送于其余几位师妹。

对于九转易筋诀,随着修习日久,李玉如越发体会到其玄妙,仅是练了十日,身体便觉轻盈而有力,以前走上几步,便娇喘吁吁,需得坐下来歇息,现在却轻松裕如,能够一气走上百米。

一个平常之人,永远无法了解身体孱弱者的痛苦,几乎所有的事情,她只能看着别人做,自己却只能观看,只能羡慕,无法亲自体会,仿佛自己只是这个世界的旁观者。

体会到其玄妙,即使没有李若云的督促,她修练得也刻苦异常,令李若云颇感满意,曾说,她资质不俗,倒是符合水云派弟子的标准。

李玉如聪慧异常,从李若云无意间所说的话中,听出了希望。

经过这几次救助,即使再驽钝,李成风他们也已知道,这个水云派绝非如其名声般的弱小,只是行事低调,不为人知罢了。

峨嵋派的武功,他们听是闻名,未曾见过,约摸也不过如此,若能拜在水云派门下,也算是奇缘。

……

峨嵋山贝锦仪与周芷若被召回山,刚回来一天,便开始遭遇思念之苦,萧月生的身影不时闪现于脑海。做什么事都心不在焉,一心只想着他,恨不得肋插双翼,飞到水云派。

只是师父严令,这一段日子不能分心,她要传授二人绝学,乃是天下第一奇学,九阴真经。

贝锦仪二人好奇,不知这九阴真经究竟是何武功,未曾听闻。

既然九阴真经已到手,对于其来历,灭绝师太也不打算隐瞒,也可增强她们的兴趣。

甚至怎样将倚天剑折断,取出九阴真经,她也不隐瞒,细细说与她们听,令她们对萧月生更是思念,痛苦无比。

好在,听说是萧月生取出的秘笈。她们对九阴真经也生出莫名的亲切,可谓是爱屋及乌,开始认真修炼。

这一日,风和日丽,明媚清新,两人修炼完后,坐在贝锦仪的小院中说话闲聊。

将房里的轩案搬至迥廊,再搬出绣墩,案上红泥小炉汩汩作响,茶香飘溢,清香入鼻,神清气爽。

与萧月生呆在一起,受其影响,也沾上了他的生活方式。

若在以前,她们并不会这般讲究,对生活细节一略而过,全部心神皆放在武功上。

如今,她们却换了一个样子,也变得精致优雅,讲求舒适,令灭绝师太蹙眉不已。

不过,这一次,她忍住未说,想想还是算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既然萧南秋这般生活,她们嫁鸡随鸡,嫁狗随狗,随她们去吧!

此时,贝锦仪与周芷若皆着月白罗衫,剪裁合体,将娇躯的窈窕显现,二人随意的坐在绣教上,一张棋盘摆在两人中间。

两人边聊边下棋,悠闲慵懒。

阳光明媚,清风吹拂,轻撩着她们的衣袂,在月白罗衫的映衬下,两女越发显得皎洁无瑕,秀美可餐。

“这茶确是好茶,闻着很舒服。”周芷若执黑,瞥了一眼汩汩作响,白气升腾的红泥小炉,一边放下棋子,一边轻声说道。

她们所有棋具也是得自萧月生,棋子晶莹圆润,是由玉石打磨而成,握在手里,舒爽难言。

贝锦仪秀美温柔,臻首微垂,看着棋盘,此时抿嘴一笑:“听说是他亲自采摘,自灵目山巅所得,世人罕见。”

“……唉——!”清丽秀雅的周芷若不由叹息一声,芳心不由自主的一阵疼痛。

贝锦仪督了师妹一眼,心底也暗自叹气。

她们虽然明了彼此的心情,但女人矜持的作怪,都不能说破,只是装做不知,同病相怜,越觉亲密。

“萧大哥?!”贝锦仪忽然轻呼一声,秀美的脸庞满是惊喜。

周芷若忙抬头,眼中所见,却是萧月生一身青衫,负手站在院中,衣襟随风飘动,潇洒飘逸。

日思夜想的人蓦然出现,二女顿时被汹涌的喜悦吞没,明眸圆睁,直直望着他,竟是无语凝噎。

萧月生一步跨至迥廊,来到二女跟前,嗅着她们身上的幽香,轻笑一声:“莫非不认得我了?”

说罢,两手蓦然各出现一朵鲜花,左手淡粉牡丹,右手月白牡丹,信手插到两女鬓旁。

两女娇羞的低头,心中砰砰作响,红晕自雪颈升起,四处蔓延,上至脸颊,下至胸脯,绯红诱人。

萧月生也不多话,只是打量着两女,鬓旁簪花,将两女衬得越发娇美动人,人比花娇,毫不虚言,心下不由自豪与喜悦。

陪着两女说了半天的话,稍解彼此的相思之苦,到了傍晚,萧月生才离开,留下许多东西,好吃的,好玩的,像是哄小孩一般。

第121章 华山

华山地界

夜晚时分,明月在天,银辉遍洒,空气凉爽了许多,蟠蟀的叫声不绝于耳,越发增加了夜晚的宁静。

一座荒野的破庙内,五个人正坐在当中烤着火,篝火上面架着两只猪腿,发出“滋滋”的声响,透风的破庙香气四溢。

五人身后,一尊如来佛像残破不堪,近些年来,民生凋蔽,人们自己的肚子尚垫不饱,又哪来的余钱来孝敬佛祖。

这五人,四男一女,皆腰间佩剑,英姿勃勃,中间的火光跳跃,映得男子英俊潇洒,女子娇美动人。

“七师弟,再去寻些柴禾来。”忽然一声粗豪的声音响起,坐在正面朝南男子忽然开口,他相貌粗犷,宛如西北大漠的男子,眉宇间带着一丝霸气。

“是,四师兄。”对面的一位少年应声而起,拍拍身后,毫不犹豫的转身,推开庙门,走了出去。

火光映照下,他的容貌一闪而逝,却可看到,他生得憨头憨脑,相貌平常,偏偏令人生出亲近之意。

“四师兄,这么黑的天,干嘛让七师兄出去?!”唯一的少女娇声哼道,白了粗犷霸道的四师兄一眼。

这名少女生得花容月貌,娇美难言,瓜子脸,杏眼桃腮,在火光的映照下,脸庞的娇艳欲要溢出。

“嘿,小师妹,心疼了?!”四师兄摸了摸鼻子,嘿嘿一笑。

“四——师——兄——!”小师妹扭动着腰肢,娇声嗔道,声音甜腻诱人。

其余两人不由呵呵笑了起来,令小师妹越发娇羞,重重一哼,狠狠剜了他们一眼。低下头,不与他们说话。

“小师妹放心罢,这里没什么危险,况且,这里他最小,难不成让我去捡柴禾?”一位儒雅的青年笑着安慰,语气温和,令人信服。

他是几人的二师兄。面如冠玉,颌下已留起了长髯,乌黑发亮,却又整齐柔顺,将整个人衬得越发清奇儒雅。

“你们就是欺负他入门晚,什么累活都让他干!”小师妹气不过的反驳,也白了二师兄一眼。

“好好,下次不会了!”二师兄举手投降,无奈的苦笑:“下次,我去干。成吗?!”

“二——师——兄——!”少女不由扭着纤细的腰肢娇嗔。樱桃般的诱人小嘴撅起,恨恨的甩了甩手上一根木棍,似是要打他一般。

“小师妹。你这么护着七师弟,他反而会不高兴的!”一直默然不语的五师兄温声说道。

“会吗?!”小师妹马上停下手中木棍,杏眼圆睁,紧张的注视着五师兄。

其余几人同时当头,小师妹看了一眼他们,不由低下头,黛眉蹙起,苦苦思索,其余三人相视一笑,暗呼了口气。

“来喽——!”庙门声再次响起。随即传来憨厚的嗓音。

小师妹马上跃起,矫健轻盈,一溜小跑,去接七师兄。

俄尔,两人前后进来,各抱着几块儿树枝木棍,少女兴高采烈,憨厚的少年却面色酡红,不敢去看大家。

而众人则似笑非笑的打量着他,故意要看他的脸色,妙不可言,他似是比小师妹更加害羞。

庙中四人,若是武林中人见到,定会惊呼一声,这四人皆是华山派的弟子,且皆是二代弟子,在武林中地位颇高,寻常人不敢招惹,不仅是因为他们的武功高明,更因华山派的厉害,动手前先看几分薄面。

三师兄张少临,四师兄秦思北,五师兄赵重山,七师兄岳敬亭,以及小师妹宋玉婷。

这一次,五人奉掌门之命下山。

华山范围内,近些日子,忽然出现了一个帮派,名叫碧血门,崛起得极为强势,仿佛一夜之间,便打破了周围的势力圈。

华山派暗中支持的帮派无奈求援,华山掌门思索了一番,觉察到这个碧血门的不凡,便多派了几位弟子,以求一举见功。

这个岳敬亭,乃是最小的男弟子,本是华山下的一个镇中商人之子,从小崇慕武功,苦苦哀求,终于拜到华山门下。

华山派掌门被其毅力所感,虽觉其资质驽钝,委实不是学武的料子,难有成就,也收到门下。

华山上下,皆已知晓,故平常的一些琐事,他的几位师兄多遣他去做,他是最小,几位师兄使唤得名正言顺。

而岳敬亭也知晓自己笨,练功刻苦,对众位师兄的吩咐,也遵行无违,可谓是任劳任怨,故众人也乐得指点他。

小师妹宋玉婷乃华山掌门好友之女,拜入华山,深受众人的宠爱,她不仅貌美如花,且聪慧异常,却唯独钟情于憨厚驽钝的岳敬亭,令众人大是不解,皆发出慨叹,一朵鲜花插到牛粪上。

几人正在说话,聊一些这次下山的经历,他们武功颇高,对碧血门梨庭扫穴,一举摧毁,干得极是漂亮,故心情也极好。

正在谈论间,庙门忽然吱的一声响起,他们不由抬头望去,心中惊异,竟没有发觉别人的靠近。

一男一女推门进来,众人只觉庙内陡然一亮,仿佛天色大白。

岳敬亭抬头打量二人,那男人相貌平平,不引人注目,怕是与自己相仿佛,女人却美得惊人,即使冷若冰霜,也难掩逼人的容光,竟要盖过身前这堆火光。

虽然小师妹美丽异常,但与这个女子相比,却顿时黯淡无光,他竟忍不住低下头,不敢再看。

他低头轻扫了一眼众人,却见三位师兄与小师妹皆怔怔发呆,眼睛瞪圆,眨也不眨一下,死死盯着那月白罗衫的女子。

“师兄。”那冷若冰霜的女子黛眉轻蹙,看了一眼身旁男子,声音清冷,宛如寒泉浸体。

“咳!”那相貌平平的男子清咳一声,令众人不由一寒,自怔然中醒来,感觉到了失态,或转头,或低头,皆故作不看。

这一男一女,是萧月生与李若云。

李若云忽然生出去四大门派游览的兴臻,萧月生也由得她,陪她一起。

第122章 指点

这里的夏夜,带着丝丝的凉意,睡在外面,会被露水打湿,极不舒服,即使有一座破庙,也强上许多。

萧月生温润的目光一掠而过,读心术运转,几人的心境已大略了解,这些华山派的弟子,倒还是些纯良之人,难得之至。

“我等错过住宿,欲在此住一夜,是否太过打扰?”萧月生温声问道,笑意温煦。

“请。”三师兄张少临忙起身,伸手肃请,然后冲自己的师弟师妹们摆摆手,示意让开位置。

张少临儒雅温和,似是读书人,却是心思细腻,一见到两人的风采,便觉非是平常人。

宋玉婷乖巧的搬了一个树墩过来,送到李若云身前,娇羞着请她坐,她显然甚少见陌生人,仍带着拘谨与青涩。

李若云对她大生好感,此女虽羞涩,却善解人意,乖巧伶俐,非是后天雕琢,而是灵慧天生。

宋玉婷见对方冲自己点头,不由喜出望外,浑身发轻,美滋滋的坐到她身边。

李若云的绝美无俦,不仅是男人无法转目,便是女子,也难生出嫉妒之念,反而甘愿当绿叶,靠近她身边。

与李若云的绝代风华相比,萧月生普通的容貌,显得越发普通,甚至华山派的几位弟子不由心生不平,一朵如此瑰丽的鲜花,竟插在牛粪上,老天实在不公。

不由的,他们望向萧月生时,目光不善,恨不能将其打倒,打掉他的非分之想,莫要玷污了仙子。

干柴发出噼啪的声响,火光跳跃,他们不时扫一眼萧月生,目光不善,令萧月生不由苦笑一声,这帮华山派的弟子,也太过热心了。

既是如此,他也不与他们说话,没有相互介绍,这于武林中人,并不罕见。

李若云对他们的目光视而不见,是见过太多之故,她低声在萧月生耳边说话:“师兄,玉如也该练成一层了。”

她虽谈不上面冷心热,却并非不近人情,传授过李玉如九转易筋诀之后,一直关注她的进度。

“嗯,差不多了。”萧月生随意捡了一块木柴,投入火中,漫声回答,嘴角带了一丝笑意。

李若云冷若冰霜,对男人不屑一顾,宛如寒宫的仙子,只可远观。此时,竟见到她与萧月生这般亲近,张少临他们不由心中受伤,对萧月生越发恼怒。这非关胸怀,而是男人的本能嫉妒,只能努力克服。

宋玉婷的目光不同,她满是欣赏的打量着李若云,对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皆觉动人。是自己所应模仿。

岳敬亭则不解风情,只是觉得李若云美得不敢多看,不如自己小师妹看着舒服。

萧月生不与他们说话,只是与李若云窃窃私语,两人旁若无人的说话,庙内其余之人莫不侧耳倾听。

“要不,明天回去?……万一玉如练得岔了,她的身体太弱,可是受不住。”李若云自袖中抽出月白罗帕,径自递给萧月生,让他擦擦手,举止自然,似是下意识为之。

这又让周围的男人一阵心痛,不由纷纷转头,不再去看,免得徒伤已心。

“也好。”萧月生淡淡点头,将罗帕还她,手中蓦然出现一只白玉酒杯,温润精致,莹光流转。

杯中已有半杯碧绿色的佳酿,轻轻晃动间,光泽如玉,外人却闻不到一丝香气。

李若云不是多话之人,自高耸的胸口掏出书卷,与萧月生坐得再近几分,然后就是火光,静静读书。

她感觉被大师兄的气息笼罩,浑身说不出的安宁舒适,即使不言不动,也安宁喜乐,如在天堂。

萧月生则盯着跳跃的火光,不时轻啜一口碧绿美酒,不言不语,似是发呆,仿佛一座雕像。

他读心术运转,正在倾听周围华山弟子的心声,颇为有趣,对华山派的事情,已隐有了解。

他们不说话,华山派的几人又开始说话,声音放小,窃窃私语,似怕打扰了李若云的读书。

很快已至半夜,他们都已躺下,身下铺着油布,萧月生与李若云则盘膝而坐,张少临曾欲将自己的行李送李若云,却被她淡淡拒绝。

午夜,庙内一片安静,仅有微弱的火光,众人均已睡去。

忽然一声簌簌轻响,有人起身,火光下,却是憨厚纯朴的岳敬亭。

他轻轻坐起,抹了抹眼睛,仍旧睡意朦胧,正强打精神。

他小心的打量一眼周围,见众位师兄与小师妹睡得香甜,心中大舒了口气,又扫了一眼萧月生二人,见他们闭目端坐,没有异样,便轻手轻脚的站起,蹑手蹑脚的往外走。

一点儿一点儿的推开庙门,不让它发出响声,费了好大的力气,他终于偷偷出了破庙。

李若云的双眼缓缓睁开,明眸在火光下流光溢彩,秋水般的目光望向大师兄。

萧月生也缓缓睁开了眼,对李若云笑了笑,点了点头,两人无声无息的飘起,随即蓦然消失,无声无息。

丙人再次出现,是在一片小树林边,隔着破庙不远。

明月当空,是难得的好天气,银辉洒下,将小树林笼罩其中,可朦胧看到十几步远。

月光下,随着“嗤嗤”的声响,一道道剑光闪动,却是岳敬亭正在树林边练剑。

两人站在树梢下,打量着不远处的岳敬亭,盾他神情专注,认真无比的挥舞着剑。

月光之下,李若云站在树梢,月白罗衫飘飘,一尘不染,更如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此时,这位仙子却被萧月生的大手揽着纤腰,她轻轻蹙眉,转身对大师兄轻声道:“他好像并未开窍。”

岳敬亭虽然认真专注,但所练剑法,却实在不高明,差谬之处甚多,在李若云眼中自是拙劣之极。

萧月生点头,若有所思的打量着剑光中的岳敬亭。

“师兄……”李若云看了半晌,黛眉越蹙越紧,有些看不下去了,岳敬亭已是气喘吁吁,兀自不停,苦练不休。

萧月生看了一眼李若云,明白她明眸所含之意,点点头,苦头一声:“好吧,就指点一下他。”

第123章 犹豫

明月照人,清风徐徐。

呼呼的剑啸中,岳敬亭气息粗重,脚步踉跄,却兀自不停,神情专注,一双眸子,在月光下闪闪发亮。

萧月生摇头,这个岳敬亭,确实是没寻到诀窍,只知一味的使拙力,毫无技巧可言,若是与人交手,极易吃亏。

除非学会了极高明的剑招,能够以拙破巧,否则,这个岳敬亭断难成为高手。

萧月生一手揽着李若云的柳腰,另一手抚着黑亮的八字胡,心神收敛,微微思忖。

如今,他的八字胡已是成形,又黑又亮,宛如两柄玄黑飞刀,煞是鲜目,令其增了几分成熟潇洒的气质。

他在思忖,究竟如何造就这个岳敬亭。

萧月生的心境,已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之境,对于世间的悲欢离合,凡是于自己无关,一概懒得理会。

但遇到了这个岳敬亭,却破了例,实因这个岳敬亭,令他想起了自己的岳父郭靖。

同样的资质驽钝,同样的性子纯良,同样的刻苦用功,可惜,这个岳敬亭没有郭靖那般好运气,很可能寂寂无名,一生默默。

他如今在想,究竟是传他以拙破巧的剑法,还是稍稍点拨他,令其寻到剑法之精奥,前者省事,后者费心,还有一种方法,便是教他洗髓功,增其灵慧,或回去练一些补天丹赠他。

数种方法在脑海中并行,选择某种方法,这个岳敬亭的命运各不相同,萧月生颇为犹豫。

李若云在月光下清冷依旧,清风将她的衣袂吹动,飘然如仙子谪尘,浑不似世间凡人。

她打量着岳敬亭。动人的黛眉蹙得越来越紧,心中不以为然,从未见过这般笨拙之人。

只是怜其发奋,才未掉头而去,聪慧之人,往往忍耐有限,最见不得笨人,黄药师便如是。像黄蓉一般,世间万中无一。

“走吧。”萧月生轻轻一紧大手,揽住李若云,身形飘动,在月光下划出一道白光,已至树林旁边的山丘。

山丘不高,仅有两棵树高矮,却能一览周围的景致,月光抛洒银辉,将世间的一切披上一层轻纱,朦朦胧胧,动人而神秘。

两人站在山丘,踩着柔软的青草,罗衫随风款款,月华洒下,宛如神仙中人。

“师妹,你想如何帮他?”萧月生袖子一拂,柔软的绿草起伏,随即水珠飞出,落至一旁,青草已变得干燥。

李若云轻揽罗衫,优雅的坐下,她内功深湛,目力极强。坐在此处,仍能清晰看到山下的岳敬亭。

“如何帮?”李若云轻掠被清风吹下的一缕秀发,寒星般的明眸望谢大师兄。

“是传他一套剑法,还是指点一下他的华山剑法,……或是赠他丹药?”萧月生笑吟吟的问,他恰坐在李若云北面,南风吹拂,将她独特的幽香吹来,若隐若现,令他心神微醺,陶醉不已。

受不住师兄的注视,秋水般明净的目光转过,玉颊浮起两团红霞,她转头望向山下,看着兀在苦练不休的岳敬亭,也不由犹豫不决。

“要不,指点一番他华山派剑法,如何?”李若云声音难得的柔和,清脆圆润,悦耳异常。

此时已省悟到自己的任性,同情心泛滥,乍见一面,便这般信人,想要帮他,幸得大师兄心胸开阔,未因此而吃醋生气,反而陪着自己荒唐,不由心中甜蜜,情动不已。

“……也好!”萧月生对她笑了笑,缓缓点头。

……

岳敬亭挥舞着长剑,虽觉身体疲惫,仍不肯停歇,唯有这般的疲惫,方能安心睡下觉,否则,便感觉自己虚度光阴,睡不安稳。

对于自己的笨拙,他有自知之明,便常以勤能补拙自勉,别人练习一遍,自己练习十遍,或者百遍,偏偏不信,别人能做到的,自己做不到,只要下了狠功夫,定不会比别人差。

常人以十知之,自己则以百知之,天道酬勤,君子自强不息,这股信念支撑着他,在晚上加练,已成了习惯。

能做到这般,夜晚便能睡好,若做不到,或偷懒了,则无法安枕,况且,同门的轻视,也激励着他不断的努力刻苦。

喘着粗气,他正在埋头苦练,耳边忽然响起一道声音:“岳少侠,请过来这边!”

声音清朗悦耳,温润柔和,闻听之下,心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