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庸世界里的道士-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没有什么陷井,他顺利来至床前,伸手一探,按在丝衾下的皓腕上。

感觉到了她的脉相,萧华楼登时心中大定,察其脉相,她并无异常,仅是血脉流动缓慢,穴道被封罢了。

将孙初慧身上盖着的丝衾缓缓拉开,萧华楼松了口气,她的身上衣衫整齐,并未被人动过,令萧华楼沸腾的杀机消减不少。

站在床前,看着孙初慧恬静的姣美面庞,萧华楼竟隐隐有虚脱之感,只觉身体仿佛浊了气的皮球,松垮了下来。

孙初慧虽被蒋漠寒的独门手法封穴,但在萧华楼的手中,却不值一提,将她扶坐而起,一手按于其胸前的膻中,另一手按于背后的命门,一前一后,内力汹涌而入,瞬间将周身经脉贯通。

等待在外面的四人见到帮主搂着孙初慧出现于面前,顿时眉开眼笑,拱手向帮主道喜。

孙初慧紧紧偎在萧华楼身边,一幅小鸟依人之态,姣美的脸庞带着几分羞涩。

她神采奕奕,丝毫没有人们想象的憔悴之色,受到萧华楼内力的滋润,顾盼之间,明眸中精芒隐现,只是受到其柔弱的神色所掩,难以发觉罢了。

第224章 同心

“帮主,他们几个……,怎么处置?”临走之际,萧华楼身后侍立的四人中的英气勃勃的年轻男子问。

他面目俊朗,剑眉星目,静静站立,仿佛一只猎豹,随时可以疾迅如风的凶猛扑至。

此人是逍遥帮刺字部一员,请示帮主之时,淡然的目光扫向躺在地上、诸穴被封、皆无法动弹的五人,令蒋漠寒他们心中发寒,他的目光中,并非冰寒一片,却也没有丝毫的温度,无悲无喜,无喜无怒,仿佛看破一切,藐视世间一切生命。

萧华楼将转过去的身体又转了回来,看了地下的五人一眼,摸了摸自己挺直如玉管的鼻梁,清亮的目光转向身侧的孙初慧。

孙初慧与萧华楼俱是聪明绝顶之人,相处时间不短,已是心有灵犀,见他如此,知道是让自己决定。

孙初慧咬了咬薄薄的嘴唇,姣美的面庞满是迟疑。

若是依她开始的心情,恨不得将这几个卑鄙无齿的家伙杀个干净,但看着瘫软在地上的几人,却又狠不下心来,毕竟他们对自己并未再有冒犯,换了旁人,心性稍一邪恶,自己怕是早已没脸见人了,定是一生不幸。

萧华楼看着孙初慧那阴晴不定的俏脸,不由轻轻一笑:“初慧,不如杀了算了。”

他轻描淡写的语气,丝毫不将人命当回事,令躺在地板上的五人心中发寒,忍不住死死望向孙初慧,除了蒋漠寒望了她一眼,便阖上了圆圆的小眼,其余四人的目光皆隐隐带着哀求。

孙初慧忙摇了摇螓首,一边将散落下来的秀发捋至耳后,一边轻声道:“萧大哥,他们罪不至死。”

萧华楼苦笑了一下,心中却颇为喜欢,她能这般想,实是心胸开阔,难得之极。

“走吧,这些事就让横塘他们处理吧!”又扫了一眼地下的五人,萧华楼微微一笑,一拉孙初慧的柔软冰凉的小手,带着她走了出去,转身之际,一只玉瓶自他手中飞出,飞向身后侍立的那位暗部人员。

他身后的四人有两人留下,便是暗部与刺部之人,两人皆是年青男子,一个英气勃勃,一个普普通通。

萧华楼口中的横塘,却是那名容貌普通的暗部成员,名叫陈横塘,可谓萧华楼的心腹之人,萧华楼打了一个眼色,他便已领会于心,接过射过来的白玉瓶,并未多说。

陈横塘容貌普通,身材亦是如此,既不壮硕,亦不削瘦,显得颇为匀称,亦是不被人注意,他此时笑眯眯分别拍了拍地下躺着的几人,呵呵笑道:“几位,确实担量不小啊!呵呵……”

其神色,仿佛老朋友聊家常,丝毫没有敌意与凶煞之气,一团和气,解穴的手法亦是轻柔。

隶属刺字部一员,英姿勃勃的另一位名叫陈望北,此时他抱着胳膊,嘴角微翘,似笑非笑的望着缓缓自地上爬起,艰难的坐起来的五人。

陈横塘一拂长衫,缓缓坐到了他们身前,两腿盘膝,似有促膝长谈之势,笑眯眯的说道:“诸位,现如今,有两条路摆在你们面前。”

他两只眼睛笑得眯成一道缝,令人观之顿生亲近之意,仿佛邻家大男孩,予人以纯真之感。

“一条呢,是在下取了你们的性命,以息敝帮主的怒气!”陈横塘笑眯眯的神情不变,温和的望着众人,竖起了左手食指,比了比。

见他们并没有什么骚动,只是定定的望着自己,心中抹去了不屑,又将左手中指竖起,翻了翻,笑眯眯的说道:“另一条路,便是将功赎罪,为敝帮效力。”

“这两种路,诸位可任意选择,在下绝不相逼。”陈横塘语气亲切温和的说道,放下手指,两手按着双膝,若是在几百年前,这便是箕坐,极为失礼,如今却也平常。

蒋漠寒此时已经将流到脖子里的口水擦净,用力将锦帕扔出厅外,极轻的锦帕飘不受力,令他颇为费力,闻听陈横塘之言,不由翻了翻圆圆的小眼。

他们几个都是老油条,虽然能够动弹,便浑身的内力尽皆被封,蒋漠寒没有了内力支撑,胖墩墩的身材,即使扔一条锦帕也吃力,此时的他们已是俎上之肉,只能听天由命了。

见他们皆阖上双目,一幅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巍然不动的模样,陈横塘也不生气,自怀中缓缓掏出那只白玉瓶,轻轻放到地板上,温声说道:“此丹名曰同心丹,可辟百毒,功能强体,兼有增强功力之效,只是需要每年需服用一次解药,以压抑药性,否则,每日子午之交,浑身如蚁噬骨,痛不可当。”

说完,微笑的望着阖目闭眼的五人,平凡的脸上,其笑容颇有些意味深长。

抱着胳膊,站在一旁的陈望北此时面带冷笑,如刃般的目光缓缓扫向诸人的面庞,其神情与陈横塘霍然相反。

两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虽不开口威胁,威胁之意却已昭然若揭,要想活命,只能服下同心丹。

萧月生本就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观澜山庄出来的门下们,亦是一脉相承,对于善人,以善对之,对于恶者,则是更恶。

但本着苦海无涯,回头是岸的慈悲之心,对那些并非十恶不赦之人,他们还是要网开一面的,并非简单的一杀了之,而是废物利用。

其行径与当初黄药师令数位大恶之人成为哑仆无异,不过,手段要稍微柔和一些罢了。

蒋漠寒睁开了眼睛,似是认命一般伸手,将身前的白玉瓶拿起,拔开木塞,将里面的丹丸倒出,六颗龙眼大小,赤红的丹丸在他白胖的手中灿如晚霞。

“一人一颗,不可多用。”陈横塘笑眯眯的提醒。

蒋漠寒默默转身,看了一眼睁开眼的四人,将胖手伸出,托着赤红的同心丹。

那四人倒也干脆,知道再无他途,艰难的伸手,自蒋漠寒的胖手中取出一颗赤丸。

蒋漠寒将剩下的两颗留下一颗给自己,剩余一颗放回白玉瓶,塞上木塞,放回原处。

看着眼前这颗红得刺眼的同心丹,他们百感交集,虽然自踏入江湖之路起,心中便有了不得善终之悟,但这一日来得如此之快,却是令人悲怆,人在江湖飘,靠的是武功、智慧,还有运气,今日之况,实因运气使然,只能认命了!

看着他们一脸决然的将同心丹服下,陈横塘与陈望北相视一笑,任务完成!

……

黄山之巅清风鼓动,云海之上,青松微微摇摆,夕阳放射出瑞光万道,射至黄山之上,将黄山峰顶的奇松异石染上一层绚烂。

一座碧绿的竹庐坐落于黄山之巅。

此庐位置颇巧妙,面朝云海,背倚巨石。

山顶悬崖之上,方圆十几米,一片平坦,仿佛被打磨过一般,竹庐座落其上,背倚参天巨石,巨石约有十几丈高矮。

南面朝向云海,下面是隐隐约约的青松怪石,这数百丈的高崖,人若落下去,定会尸骨无存。

几株苍松傲立于悬崖边上,其根深扎于岩石之中,令人体会到了生长之力,苍松之下,两只白鹤悠然而立,一只长腿屈起,只以独腿支撑,在清风中,稳如身边的苍松。

这几株苍松虽年轮悠长,却并不高大,反而横向生长,形成三层华盖,形状仿佛迎客松。

两间竹庐连成一体,令人惊异之处,便是轩窗之异。

竹庐的轩窗并非人们通常用的格子窗,而是极为罕见的玻璃窗,南墙的上半部皆成窗户,阳光无碍的射入,令竹庐极为敞亮。

右面的竹庐内,清香泌人心脾,绚烂的晚霞透过玻璃窗,将屋内变得通红,光线柔和。

靠窗不远,萧月生盘膝坐于锦制月白蒲团之上,沐浴着晚霞,披洒着红光,一手拿着书卷,另一手自然的翻转着碧玉佩,身侧是精致光洁的白玉杯,身前则是一只玲珑秀巧的玄铁炉,泌人的清香袅袅缭绕于摆设简单的屋内。

他之身侧,一位身着月白宫装的绝代佳人,容光若雪,仿佛寒宫仙子下凡,她玉腿并拢,侧坐于月白绒毯之上,姿态曼妙动人,正是四侍之首的小玉。

小玉两腿并扰侧坐,上身却笔直,显得极为端庄秀雅、雍容高贵,她身前是低矮的檀木雕花书案,幽玄瑶琴与精致的笔墨纸砚分置其上,几卷书册叠放于案侧。

案头之上,一束花插于温润的碧绿玉瓶之中,皆是些星星点点的野花,看得出来,是采自此山中。

窗外轻风微啸,吹过松针间的声音清晰可闻,屋内温暖如春,小玉螓首微垂,阅读着身前的十几张素笺,不时抬头瞧一眼自己的丈夫,小屋充满着静谧的温馨。

“公子爷,华楼又用同心丹了!”小玉螓首微抬,将手中的素笺合上,折好放回檀木案头的碧玉花瓶旁,柔声说道。

“哦,他倒是大方,能不杀人,难得难得!”萧月生眼睛离开书卷,闷哼了一声,手上的玉佩停止了翻转。

这同心丹并非粗制滥造的丹药,其材料虽不珍贵,却极颇稀少,世俗之中甚少人得见,是萧月生偶尔心血来潮时所炼制,一炉炼出了九九八十一颗。

离开观澜山庄之前,每人皆会得赐一些丹药,或增内力,或解毒避毒,或疗伤圣药,种类颇多,每人可以选择四种。

而萧华楼所选的,便是同心丹,仅选了同心丹,故能得到九颗,否则,仅能得到两颗罢了。

要萧月生再炼一炉同心丹,那是绝无可能,心血来潮之作,权当天意如此,他顺天而行,否则,他才懒得炼这东西,控制人的方法数不胜数,何苦费这功夫?!

“这萧华楼确实有成大事的气魄!”小玉细腻雪白的嘴角微抿,轻轻笑了笑,风姿嫣然。

“嗯,这倒不假。”萧月生点点头,放下书卷,端起身侧的白玉酒杯,轻泯了口碧芜酒。

“不过,我有些担心……”小玉轻捋了一捋光洁额头落下的一缕青丝,欲言又止,双眸如熠熠闪光的宝石,沉思的神态,迷人之极。

“呵呵……,担心什么?”萧月生看得一阵心痒,放下白玉杯,起身离开月白锦团,坐到了小玉身旁,大手一揽,自后至前将端庄秀雅的小玉拥至怀中,亲了亲她幽香黑亮的秀发。

小玉回头妩媚的娇嗔了他一眼,并未抵拒,雪白的面庞飞上两团红晕,令原本端庄秀雅的她陡增娇艳之色。

偎在丈夫温暖的怀里,小玉静静体会着被宠爱的甜蜜,半晌,方才开口,低声柔柔的说道:“我怕华楼养虎为患,最终反被虎伤。”

“呵呵……,小玉过虑了,华楼岂会没有防备?”萧月生呵呵一笑,并无担心之态,下颌摩擦着她光滑如缎的秀发,搂着她香软的娇躯,嘿然道:“若是这点儿小事都做不好,还不如回山庄扫地。”

小玉偎在丈夫怀中,能够感受到他呵呵笑时胸膛的震动,她点了点头,同意丈夫的说法,萧华楼身为观澜山庄万华馆出来的杰出弟子,应该不会那般轻易遭到暗算。

“嗯,不过,华楼这个累积功德法,确实还有待完善,……唉,用同心丹绝非正途,给他回信时,嘱咐他少用!”萧月生摇了摇头,对于同心丹,他不甚喜欢,认为作用不大。

所谓功德累积法,其实脱胎于观澜山庄的积分法。

服下同心丹之人,并不属于逍遥帮,只需给逍遥帮提供情报即可,情报以重要性来区分,划分为一至五级。

一般重要情报为一级,事关存亡的情报则为五级,一级一分,二级两分,三级四分,四级八分,五级十六分,积满一百分,同心丹便会被完全解开,否则,需要每年领一次解药以压制同心丹的药力。

积满一百分,看似容易,却也不易,不过,服下同心丹之人即使不出力,逍遥帮也不会为难,但性命掌控于别人之手的感觉,却非是能够忍受。

凭着九颗同心丹,逍遥帮相当于多了九位暗线,萧华楼的同心丹运用极是谨慎,非是寻常人便可得此丹。

如此行径,非是正人君子所为,但以恶制恶,萧华楼施展起来,并不觉有何负担,观澜山庄出来的门人弟子,甚少有方正之徒。

第225章 补天

竹庐内的香气陡然浓郁起来,香气仿佛由原来的袅袅飘散变成了沸水在蒸腾着热气,不复刚才的淡淡幽香,偎在丈夫温暖怀中极舒服的小玉忙道:“公子,补天丹要出炉了!”

“嗯,差不多了。”萧月生点点头,大手带着淡淡香气的大手向前一伸,玲珑精致的玄铁丹炉顿时缓缓升起,如有一只无形的手在下方托着,离地一尺,悠悠飘至萧月生面前,缓缓落地。

萧月生的大手又忙放回了小玉的罗衫里,重新找上柔滑与弹性的美妙触感。

此炉虽然玲珑精致,小巧可爱,却是重逾百斤,不啻于一个成年男子的重量。

随着丹炉的靠近,炽热的气息顿时扑天盖地的涌来,小玉鬓上玉簪陡然一亮,清流涌出,顿时浑身一阵清凉。

怪不得屋里这么暖和,原来是因为丹炉之故,小玉有些恍然,至于为何丹炉的炽热只有在这么近的距离才能感受得到,她不猜便知是公子爷施展的手段。

此时香气越发浓郁,小玉只觉身体内凭空生出一股力量,不停在体内流窜,不循经脉而行,似是漫无目标,忽左忽右,胡乱窜动,宛如荒野的流寇。

乌云般鬓发上的镇神簪再次闪亮,清流涌至,宛如沸水遇雪,一触即融,将这股怪异之力消融,体内的真气竟有盈盈若溢之感。

已陪丈夫炼过多次丹的小玉知道,这是丹力外溢,说明丹已成形,马上便将开炉。

“大哥,你真的要送给皇家补天丹吗?”小玉明眸射出的目光宛如两泓清泉,她娇躯扭转,望向身后抱着自己的萧月生,柔美的面容带着几分娇嗔,却是埋怨他的大手不老实。

萧月生缓缓点头,无奈的笑了笑:“嗯,没办法,盛情难却啊——,……就算是还他一个人情了。”

他这次回到临安城,先去大内皇宫见了理宗。

毕竟传诣使每天都守在王府与临湖居,每天皆带着大量赏赐而来,家里的御用贡品可用占满两间屋子,精美绝伦的绫罗绸缎都能开个布庄了,如此重复,已逾月余。

凡事适可而止,不可过度,这种轻重火候与分寸,萧月生把握拿捏起来极是得心应手。

理宗对他的飘然而至喜出望外,等了一个多月,他几乎已经绝望,还以为子虚先生从此不再入宫相见了呢。

这一个月来,理宗每日去慈福宫早省时,杨太后总在他耳边念叨,说一定要见见那位子虚先生,这样的活神仙不能不见。

此话一日一遍,仿佛佛经的早课,从不停辍,三十多日,日日如此,令理宗头疼之极。

虽然理宗的生母是全太后,但杨太后于他,却有再造之恩,他一寻常宗室子弟,离着皇位十万八千里,没有杨太后当初的支持,便没有今日的理宗,故论及孝道,他对杨太后更甚于生母全太后。

现如今见到了子虚先生,他自是忙不迭的要去通知杨太后一声,心下庆幸,自此耳根终于得以清净清净了,祖先保佑!

杨太后见到萧月生,满是慈祥的微笑,先是感谢他的救命之恩,接着便不再说话,只是细细的打量着萧月生,即使萧月生的心境修为,也被她看得发毛,感觉像是丈母娘看女婿一般。

萧月生与理宗说话,也没甚么君臣的严谨,与理宗平坐于垂拱殿的丹墀御阶下,侃侃而谈,多是些地方风情与野外风趣,这恰是理宗所无法亲身体会,难以企及之处,身为帝王之尊,并非可以随心所欲。

杨太后也不多说,只是在一旁静静听着两人的谈笑风生。

到了最后,萧月生向殿内的窗户望了望,天色不早,想要告辞离开时,杨太后终于再次说话。

她所说的是当今皇子赵禥,子虚先生是活神仙,神通广大,求他帮帮她的皇孙。

理宗本有两子,但均已夭折,自此再无所出,后便立了荣王之子为皇子,改名为赵禥。

只是赵禥却是先天不足,其母黄氏本是陪嫁侍女,后被荣王赵与芮看中,有了赵禥,但黄氏自觉地位低下,生出孩子亦只是受苦,与其如此,不如无生,一时钻了牛角尖,昏头之下,服药堕胎。

赵禥命大,却仍旧活了下来,顺利出生,却难逃先天不足之症,体质孱弱,七岁方能开口说话,脑袋也不甚灵光锐利,虽算不上愚笨,却也低于平常人。

这一直是以天下为本的杨太后的心病,须知天子一身关系江山社稷,以赵禥的能力,实是不堪大任。

但宗室之中,数他的血缘最与理宗相近,又不能弃之,见识到了萧月生所扮的子虚先生的神奇,杨太后心中顿生出一丝希望来,宛如溺水之人,即使眼前是一根稻草,也要紧紧抓住,故她每日都要催促理宗寻找子虚先生。

听到杨太后的话,萧月生顿时面泛难色。

这是他惯用的伎俩,纯粹是后世商场上形成的习惯,倒不是真的困难,遇到别人的求助,他自然的摆出这幅表情,通过其困难,来衬托其付出的辛苦罢了。

见萧月生如此神色,杨太后与理宗的心底顿时一沉,他们找了无数高人,失望了太多次,变得有些敏感脆弱了。

“也不是一点儿办法没有,只是……”萧月生故做为难的沉吟,登时将两人沉下的心又提了上来。

“只是什么?”理宗丹凤双目陡然发亮,精芒闪烁,显示出了一身不俗的内功,他的心法修炼极勤,内功进境极快。

萧月生回视杨太后急切的目光,微微苦笑:“只是代价不少,……山人曾想炼一炉丹药,名曰补天丹,便是专补先天之不足,只是所需原料甚奇,所耗心血也实在太大,一直犹豫难决,……不过,今日既是太后玉口已开,山人也只好勉力一试了!……至于成不成,却只能看天意如何了!”

闻听此言,理宗与杨太后不由大喜过望,他们对眼前这位子虚先生的本领充满信心,既然他这般说,事情便是大有可为!

“先生但有所需,只管吩咐,朕……朕定全力支持先生!”理宗目光灼灼,嘴唇微颤,坐得笔直的身体微微扭动,几乎坐不住锦墩,心中实在兴奋难抑。

杨太后历经风霜,一颗心如深山枯井,早已宠辱不惊,听到萧月生的话,却也砰砰的跳个不停,坐立难安。

看到他们这般激动,萧月生微微一笑,倒有些不好意思狮子大开口,宰他们太狠。

不过,他的行事并不会因心软而改变,皇宫大内的奇药异珍,放在大内的药库中暴殄天物,实不如落在自己手中,可发挥更大的效用,他以如此想法驱动自己的行为,自是大口一张,令御药院的掌院叶青蝶肉疼不已。

再算上次,萧月生几乎已将大内药库的珍药取走十之五六,皆在须弥空间中存放,炼丹用去的甚少。

而他炼丹纯是看心情,心血来潮了,便开始炼,没有心情,自不会炼,有时一年也不会动一下丹炉,有时,则沉浸于炼丹中,数月沉迷。

那些奇珍之药就在须弥空间里放着罢,留待后用,反正须弥空间内没有时间的流逝。

婉辞了杨太后的赏赐,敷衍着她的殷殷嘱托,答应常来宫中走动,萧月生离开了皇宫大内,在临湖居打了个照面,看看谢晓兰她们准备得如何,对于宴客的准备,他只是看了几眼,却不插手干涉,有萧传香的运筹,有临安四花的帮忙,已是足够。

与杨若男斗了几句嘴,玩闹了一番,萧月生便悠哉悠哉的回到了观澜山庄,携着小玉,来到了黄山之巅,住进几年前便建好的竹庐,一边炼丹,一边享起清静来。

有丽儿菲儿这几只异鸟,清秘阁的重要消息可畅通无阻的传至小玉手中,虽不及在山庄方便,却也不甚耽误。

“砰”的一响,幽黑的玄铁忽然一跳,似是里面关着一只动物,在炉中欢快的跳动,但玄铁炉极重,根本无法被移动,屋内的香气却忽然变淡。

满屋的香气变淡的速度极快,盏眼之间,竟已淡至无味,只余附于周围竹制墙壁与木质家具上的香味淡而不散。

“要出炉了!”小玉轻呼一声,她晓得这是丹成的最后一步——敛气,越是神奇之丹,这最后一步,香气收敛得越发厉害,寻常丹药,则根本没有这一步。

“啪啪”如炒豆声,跳动的丹炉蓦然安静。

萧月生左手忽然出现一只白玉碗,光洁温润,并无花纹等修饰,仅凭白玉,便已是令人目眩。

白玉碗晶莹剔透,仿佛冰雕,大小与寻常的陶碗相差仿佛,一碗足可盛下半斤烈酒。

“成了!”萧月生呵呵一笑,左手放下玉碗,右手向玄铁丹炉虚虚一招。

浑圆如巴掌大小的炉盖缓缓升起,随即小拇指大小的墨绿丹丸宛如一串珍珠般自丹炉中慢慢飞出,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最后落至小玉娇躯左侧的白玉碗中,仿佛螺陀般滴溜溜转个不停。

约有三十几粒墨绿丹丸在白玉碗中转动碰撞,却并未跳出碗外,它们大小一般无二,形状浑圆,犹如墨绿的珍珠,光泽隐而不发,透着神秘,清清淡淡的香气若有若无,凝而不散,泌人心脾。

萧月生右手一松,巴掌大小的浑圆炉盖缓缓落回丹炉,玄铁丹炉再次变成浑然一体,严丝合缝,似是密不透风。

左手蓦然出现了一只碗盖,亦是白玉制成,晶莹温润,被他信手盖到了白玉碗上,清淡的香气再无也无法散出。

“恭喜公子爷!”小玉自丈夫的怀中坐直,娇躯回转,笑靥如花的向萧月生祝贺,她见过补天丹,知道这次的丹完美无暇的炼成功了。

“呵呵……,侥幸侥幸!”萧月生嘴里谦虚,却已露出笑意,纯粹是口不对心的谦虚,闲下来的大手又搂上了小玉的香躯,温声说道:“过一会儿凉下来了,你便将它们封上腊吧。”

小玉点点头,这种事情,她已经驾轻就熟,忽然转头,芙蓉般的娇容面对萧月生,靠得极近,她明眸汪汪如水,呵气如兰的柔声问道:“公子爷,破虏是不是该用补天丹了?”

“再等等吧,等他武功到了某一瓶颈的时候再用,现在便用,还有点儿早。”萧月生向前一伸脸,鼻子轻轻碰了碰小玉挺秀的琼鼻,轻啄了一口她柔软红润的樱唇。

小玉雪白的脸颊顿时涌起两团红晕,娇艳欲滴,令萧月生忍不住想狠狠的吮吸。

不过他倒未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抱着小玉缓缓升起,如被浮云托起,放下两腿,站立到厚厚的月白地毯上,笑道:“走,先拿两颗给外面的家伙们尝尝!”

小玉抿嘴一笑,弯腰下来,素手拈起白玉碗盖,自碗中取出两颗墨绿丹丸,随着萧月生袅袅走了出去。

竹庐之外,由数块大石构成的地面颇为平整,似是被利刃平平削过一般,却是经由萧月生之手所为,原本的此处,怪石嶙峋,亦是难以正常行走。

经过这么多年,石头之间的缝隙已长起了绿草,生命坚韧,竹庐方圆十几米外,却再也没有了绿草,此时仍是冬季,绿草生长,却有些反常了。

两只白鹤悠然立于崖边的苍松下,浑身羽毛如雪,却又闪烁着银芒,仿佛披着一身的银铠,神骏异常。

他们皆颈曲于翅间,半眯着眼睛,迎着拂面的清风,似是观赏着崖下万松的风景,悠然自得的很,听到萧月生与小玉两人的脚步声,长颈微转,瞥了他们一眼,又伏回了翅膀。

“鹤儿,过来!”小玉柔声叫道,向悬崖边苍松下的白鹤们招了招玉手。

听到小玉温柔的声音,两只神骏异常的白鹤转过身来,清唳了一声,婉转悠扬,缓缓迈步走了过来。

“接着!”小玉将两颗墨绿的丹丸捏着举起,见白鹤投来疑惑的目光,便玉手轻甩,两道墨绿的光芒闪过,分别射向两鹤。

两只白鹤长喙如电,倏然一动,仿佛未动,便已将丹药接入嘴中,吞了下去。

萧月生呵呵一笑,伸手一吸,两只白鹤被缓缓移至竹庐旁,它们也未惊惧,这种情形,它们已见过不少次,知道是主人所为。

“这补天丹这般珍贵,平常不舍得送人,公子爷却偏偏对它们这般大方!”小玉似是抱怨的瞥了他一眼。

第226章 闲议

“呵呵……”萧月生抚了抚嘴上黑亮的八字胡,呵呵笑了笑。

看着不远处竹庐旁的两只白鹤微微颤抖,两腿发软,缓缓的跌倒在石地上,他知道丹力已开始作用,回头瞥了一眼小玉。

在清风微拂中,一身月白宫装的小玉风姿绰约,宛如瑶池仙子,动人之极,夕阳之下,一身雪绸的宫装染上一层金红,被清风一吹,顿将她婀娜的身段、凹凸有致的曲线尽显无遗,若非这里杳无人烟,她是绝不会穿起这身内衣式的宫装的。

萧月生摇了摇头,慨叹一声:“唉——,我宁肯对这些可爱的动物们大方,也不会对人慷慨。”

小凤抿嘴一笑,雪白的双颊梨涡隐现,却并未呈现,玉手轻掠了下额头被清风吹落的一丝秀发,轻轻点了点头。

对于公子爷的思想,向被萧月生诩为最贴心的小玉自是理解,也颇为赞同。

补天丹慷慨的送人,接受之人固然欣喜与感激,但心中却难免生出几分杂念,能不能再多给自己一点儿?他到底有多少补天丹?甚至生出夺取之欲望。这便是人性,欲望永无尽,甚至为了这个欲望,而舍弃一切,不择手段,但观澜山庄的这些动物们却不然。

它们已经通灵,却并没有人类这些黑暗的欲望,知道感恩图报,人对它们好,它们便对人好,质朴得很。

所以公子爷宁肯将丹药喂给它们,也不愿送于旁人,除非是遇到别人的生死关口,不能见死不救,否则,他甚少送丹药于人,用他的话来说,那是引火烧身,自讨苦吃。

两人转身,来到了悬崖前的苍松之下,举目远眺黄山的风景,被夕阳染成多彩的云雾之下,隐隐约约的苍松与怪石此起彼伏,显露出峥嵘的奇崛气象,在夕阳之下,又多了几分瑰丽,令人观之心畅神荡。

夕阳西下,天边的红云越发绚烂,天空红云朵朵,仿佛鲜花绽放,此处的风力远甚崖上竹庐前,凛凛寒意随着烈风涌动,扑面而至,如同冰刃刺来,小玉内功奇深,没用镇神簪启动,足以令寒气无法侵入自己的玉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