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风流-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孙无忌笑着点头答应:“臣知道了!”
魏征皱着眉道:“臣还有一个疑问,还请皇上解臣之惑。”
“哦?魏爱卿有何疑惑?”李世民放下茶杯,扬扬眉毛看着魏征。
魏征语气很是不满,甚至有些气愤:“既然皇上很久以前就知道了这件事,为何不提前出手早早扼杀,反而坐视那些人逐渐壮大?”
李世民听了淡然一笑,再次端起了茶杯,显然不想回答魏征这个问题。
魏征目光紧紧地看着李世民,脸色十分不满。
房玄龄笑道:“玄成,长孙大人刚才说过了那些回纥人的本性,不知道你可听明白了?”
魏征愤愤道:“听明白了又如何?不管那些回纥人本性如何,皇上有意加以放纵,致使更多的人加入了邪教,这样做臣绝对不赞成!”
房玄龄接着问道:“那么玄成可赞同长孙大人适才所说的回纥人的本性?”
“自然赞成,我魏玄成岂是不明是非之人?这几年西域报来的民间纠纷,确实大多都是回纥人所为,而且那些回纥人很少进入学堂读书,素来不尊王化,实在是顽劣不堪啊!”说到这里,魏征忽然反应过来,对李世民一拱手,朗声道:“皇上内圣外王,臣对此并无不满!臣知道,皇上的本意如同医者医治疖痈,要待其脓肿之后再加以治疗,这样才能治本。但是不管怎么说,皇上这种手段都有愚民之嫌,请皇上自省其身才是!”
“魏爱卿指责的是,朕知道了。”李世民摸摸胡子,脸色有些尴尬。
长孙无忌笑着转移了话题:“没想到玄成兄竟然也懂得行医之事,倒是让人刮目相看啊!”
“那是自然!”魏征捻捻花白的胡子,看上去很是得意,“不瞒各位说,老夫的身子骨几年前就不行了!若非张叔珩出面牵线,老夫时常能去终南山请孙思邈真人加以诊治调养,只怕这把老骨头早就化为腐朽了!耳闻目睹之下,老夫懂一点医道,也是理所当然的吧?唉,早些年老夫还和张叔珩时常争执不休,没想到他却不计前嫌,老夫有愧得很啊……”
魏征最后的几句话,饱含了对张焕的愧疚和感激,不过在座诸人却都大点其头,赞叹不已。这些年这些重臣们,包括李世民在内,身边都有从终南山出来的医女,时常询问身子状况,稍有不适就会加以调养。可以说,若非张焕的存在,终南山药厂就不会名扬天下,甚至会不会出现还是个大问题!而孙思邈的医学院更加不会出现,也就不会有这些医术精湛,被皇室和大臣们雇佣的医女存在。若是在原来的历史时空里,四年前魏征就已经去世了,受益于孙思邈,看起来这个倔老头子还有几年好活。
“启禀皇上,太子殿下求见。”几人正在吹捧孙思邈,殿外春棋凑到门边低声禀报一句。
“让他进来。”
“儿臣见过父皇。”李治迈着方步走了进来,躬身向李世民行礼。比起前几年,李治长高了不少,脸上的稚气也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派沉稳。
“太子免礼,坐吧。”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长孙无忌几人也站起身来,向李治见礼,等到李治坐下后才各自归坐。
“事情办得如何?”李治坐下后,李世民看着他笑着询问。
“父皇放心,东宫左右卫率和左右司御率的六万精锐已经出了军营,火速赶往剑南道。”
魏征和马周同时讶然询问:“太子卫率数万大军赶去剑南道?这是何意?”
“二位爱卿有所不知,为了避免打草惊蛇,朕并未让契苾何力调动西域兵力准备平息暴乱,六天前就让牛进达大将军率领剑南道府兵悄悄前往伏俟城,随时可以前往西域平息暴乱。太子卫率大军前往剑南道只是权益之举,等到牛进达大军回转,太子卫率的数万大军就会再次回到京畿军营。”
众人听了齐声称赞:“皇上深谋远虑,臣等敬佩万分!”
李世民哈哈一笑端起茶杯喝水,显然对这种称赞已经习以为常了。
“太子,你说说如何处置那些叛逆?”喝了半杯茶水,李世民用考究的口气询问李治。
李治不假思索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儿臣时常和张叔珩有书信往来,对于西域各地的情况略有所知,知道回纥人和西边迁居而来的那些人常怀不轨之心!对于此等恶徒,儿臣只有一个建议,若是说的不对,还请父皇和诸位爱卿加以指点。”
“臣等不敢当!”长孙无忌等人齐声谦逊。
李世民笑道:“且说来听听!”
“我大唐素来奉行内圣外王,彼等跳梁恶徒,早已经自绝于父皇,自绝于朝廷,自然已经不算是父皇的子民!故而儿臣以为,当抓则抓,当杀则杀!一味的仁爱施恩,只怕反而会让那些叛逆看轻!”
“臣赞同太子殿下所言!”长孙无忌马上点头赞同。
“臣等也赞同太子殿下所言!”房玄龄和魏征、马周也同时出言附和。
“既然太子和几位爱卿都这么认为,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不过还需让西域各族百姓们知道,一切都是大食那些邪教徒所造成的,和我大唐朝廷毫无关系。辅机,这件事还是交给谍报司去办吧。”
“臣遵旨,皇上放心,事情了解之后,臣保证会让大食人成为众矢之的!”
“皇上圣明!”
“接下来就看张叔珩的了,朕可是十分期盼啊!”
李治笑道:“张叔珩定能大获全胜,父皇要提前准备重赏西征将士才是!”
“哈哈,太子殿下的吉言一定会实现的!”
“理当如此!臣提前为皇上贺!为我大唐贺!哈哈!”
太极宫内,响起了阵阵笑声。
第398章 对峙
卯时,妫水西岸的密林中,火把星罗棋布,密林中人影瞳瞳,叮叮当当的伐木声传于数里开外。砍伐下来的木头都被运送到了营帐附近,砍去枝节再送到宽阔的河岸边上,扎成一个个简单的木筏之后,被推到水中连接在已经搭建了多一半的浮桥上。
如今已经是六月五日,在过去的几天里,大食人数次尝试用皮筏木筏渡河,都在唐军铺天盖地的弓弩攻击中宣告失败,不但损失了数不清的皮筏木筏,还白白葬送了两万多人的性命。再加上到达当天伊哈特强行下令冲击浮桥导致的伤亡,大食人还没踏上妫水东岸半步,已经损失了不下三万人马了。
内贾德等人愤怒无比,派出多批斥候前往上下游各地,试图找到更好的渡河地点,却都失望而归——两军对峙的这一大段河段,河面不算太宽,水流也不急,是最好的渡河地点,而其他地方要么河面太宽,要么水流喘急,再加上唐军游骑日夜在河对岸各处巡逻,发现大食人就是一波箭雨驱赶。
无奈之下,内贾德只好采取稳妥的法子,连续以来都在日夜不断地伐木搭建浮桥,再也不敢轻易使用木筏向河对岸发起进攻。
东方很快就露出鱼肚白,密林中的火把相继熄灭下来,伐木声也逐渐停息下来,砍了一夜树的近万仆从军们筋疲力尽瘫坐在地上,等候另一拨人前来接替他们。不久之后,又一批仆从军从营帐那边快步进入密林,密林中再次响起了叮叮咚咚的声音。
河东岸,忙碌了一夜的唐军斥候队伍连绵不断从上下游各地回归营寨中。已经养精蓄锐的另外数百斥候们则纷纷飞马奔出营寨,分成数十支小队伍,各自沿着河岸向上下游前进,接替了袍泽们此前的任务,对河对岸正在伐木搭桥的敌军视而不见。
这几天来,不管是唐军还是大食军,对对方的做法都已经习以为常。除了偶尔有人手痒向河对岸的对手放几支冷箭,引起一阵小小骚动之外,双方保持着一种诡异的平静。不过谁都知道,大食人的浮桥建成之时,这种诡异的平静就会再次被打破。
河东岸,唐军营寨。
张焕披着一件青衫,轻微打了几个哈欠,从侧门快步走进了帅帐。宽阔的大帐中,只坐着几名重要将领,见到张焕到来,正在闲聊的几人纷纷打了声招呼。
“仁贵,你们在聊什么呢?”张焕走到主位坐下后,笑着询问薛仁贵。
薛仁贵欠身笑道:“大人,我们在猜测,大食人的浮桥还要多久就能搭建好。”
程处默愤愤然道:“奶奶的,那些大食蛮子真的太慢了!我们已经减缓了阻扰,甚至都没再用弩车攻击他们,三天了竟然还没搭建好浮桥!某早就等的不耐烦了!”
柴令武打个哈欠,一脸嘲笑道:“处默贤弟啊,那些大食蛮子拜神可能很厉害、送死也做得很好,不过搭桥这种技术活儿,是这个词吧,叔珩?”最后这句问话却是看着张焕问的,等到张焕笑着点了点头,这才把下半段话说完,“这种技术活儿,岂是那些蛮子们干的?你看看他们搭建的那玩意,和小孩子玩的东西有什么区别?我们只要集中十几架巨型弩车就能轻易破坏掉,更别说用火箭焚毁了。”
几人听了这话,都同时笑了起来。
张焕忽然问道:“我们这几天没有用火箭和弩车攻击大食蛮子,任由他们搭建浮桥,你们认为内贾德和伊哈特会不会看出什么不对劲之处?”
“应该不会吧!”程处默摇了摇头,“大食人用的是刚砍下来的木料,很难烧起来,用火箭攻击其效甚微。三天前我们尝试火箭攻击的时候,内贾德等人就在河对岸远处观望过,然后他们才开始大量砍伐木料搭建浮桥的。因此某认为,他们并未看出什么问题,只会认为是我们阻止不了他们搭桥。”
薛仁贵嘿嘿一笑道:“要是真的想毁去他们搭建的浮桥,好的法子多得是。巨型弩车就不说了,只需要从上游放下大批火船或者火筏子,再新鲜的木料也是会被烧起来的。若非大人制定的那个庞大计划,某敢保证不让一名大食蛮子踏上河东岸!”
“嗯?”张焕听了若有所思,“仁贵这话倒是提醒我了,大食蛮子可是造了不少木筏木船!你们说说,大食人会不会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呢?”
“什么意思?”程处默不解的睁大眼睛。
薛仁贵笑着解释道:“大人的意思是说,大食蛮子有可能在对面大张旗鼓搭建浮桥,然而却准备从上游放下大量木筏木船,顺流而下渡河。”
“这个可能不大吧?”程处默咧了咧嘴,“我们日夜都派出斥候,来回在河岸两三百里之内巡逻,他们如果稍有动静,我们马上就会发现。所以我觉得,大食蛮子不会这样做。从他们摆出的架势来看,十有八九还是想要强行渡河。”
薛仁贵肃然道:“某赞同程兄的说法,我们拖得起,大食人却拖不起!他们远道而来,粮秣辎重必然携带不多,若是在波斯腹地,他们还能四处抢掠。不过在妫水西岸三四百里之内,想抢掠到足够的粮秣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我要是大食蛮子的统帅,我也会尽快渡河,寻求决战。否则拖得时间久了,必然不战自败。”
程处默阴笑道:“那么……我们要不要再放松一些,索性停止弓箭攻击,让他们搭桥的速度能更快一点。”
张焕断然摇头:“这个不可!不但不能停止弓箭攻击,还要加强攻击力度才行。”
“没错!”程处默也马上明白过来,“事出反常必有鬼,如果我们停止了弓箭攻击,大食蛮子肯定会有所觉察。对了,叔珩,西域那边有没有消息传来?”
“我正要说这件事。”张焕点点头,从袖中取出了一封信,“皇上已经下旨,让牛进达大将军率领剑南道大军前往西域,准备镇压暴乱。”
“牛大将军的大军离开,吐蕃人那边不会出什么岔子吧?”
“太子卫率数万精锐将会前往剑南道,暂时接替剑南道防务。其实在我看来,即便不在剑南道驻扎大军,禄东赞和松赞干布不会不识时务的。”
张焕的语气中充满了信心,自从大唐灭突厥、许嫁公主、灭高句丽之后,吐蕃人就一直规规矩矩的呆在高原上,再也没有骚扰过一次边境。西南边境开放商贸以来,发生的纠纷屈指可数,少量冲突事件中的吐蕃人,都已经被松赞干布严惩,西南边境数年来一直保持着平稳安宁。当然,在张焕手中所掌握的巨大资源暗中支持下。
“契苾何力大都督可有提起,那些邪教徒们何时会发起暴乱?”
“大概六七天之内吧,有着几天时间,牛进达大将军的大军足以顺利抵达了。”
柴令武这时大大打了个哈欠,站起身道:“看来今天又是无聊透顶的一天啊!叔珩,没什么事的话,某回去补个觉了。”
“兄长请便……”
柴令武点点头,缓步向账外走去。
“好了,某也回去睡个回笼觉,薛兄啊,军营中其他事情就交给你了啊!”程处默伸个懒腰,站起身跟在柴令武身后走了出去。
张焕这几日一直在偷懒,把军营中的大小事务都交给了程处默和薛仁贵,还美其名曰‘锤炼’。现在见程处默也准备偷懒,薛仁贵只好点头答应,看着向外面走的两个背影苦笑不已。
“大人,那么末将也告退了。”既然不愿意、也不能跟着做懒人,薛仁贵只好准备开始一天的忙活。
“好吧,真是无聊啊!”张焕站起身,撂下一句话后依旧从侧门走了出去。
“若是大食蛮子们知道我们的真实想法,会不会直接气死?”薛仁贵笑着嘀咕一句,大步走出帅帐。
河西岸,大食军营,七八名重要将领都已在场,也开始了今天的议事。和张焕等人的悠闲不同,这些人的心情都很差,脸上自然也没有什么笑容,都闷闷的坐着,听内贾德和伊哈特争论不休。
“浮桥最迟后天凌晨就能搭建完成,实在没必要节外生枝,从上游放木筏木船而下渡河!唐狗游骑兵日夜在河对面巡逻查探,根本瞒不过他们的耳目,如果依照大将军的意思,只能是给唐狗的弓箭手送功劳而已。”伊哈特一脸气愤,正在驳斥刚才内贾德的想法。
“伊哈特将军,现在已经很清楚了,即便浮桥搭建好,想要强行渡河,必定会损失惨重。本将军粗略估计了下,只怕要付出五六万人的代价,才能冲过河去。所以不妨试试在这边大张旗鼓的搭建浮桥,在浮桥即将搭建完毕的时候,唐狗肯定会把目光投到浮桥上,从上游放下木筏木船渡河,还是有希望成功的。即使失败了,也能分散一下浮桥渡河的压力。”
伊哈特想要反驳,忽然眼珠子一转道:“顺流而下渡河,引开唐狗的注意力,这个倒是不错!那么大将军觉得,派哪位将军做这件事呢?”
内贾德不由一怔,正如伊哈特所言,唐军弓箭手十分厉害,如果顺流而下渡河被发现的话,必定是凶多吉少。这几天搭建浮桥的时候,为了防止唐军凶狠的弓箭攻击,内贾德只好下令制造了几十块三丈长、两丈宽的厚木板,让奴隶仆从们顶着厚木板在河中架桥,降低了伤亡数目。而且内贾德还让在这些木板上涂上巴掌厚的黄泥,这样一来,唐军的火箭攻击也收效甚微了。
此时伊哈特这么说,明显是想要让内贾德为难。不错,大食的勇士们为了荣耀的圣战都不怕死,但是这几天用木筏木船渡河的时候,唐军铺天盖地的凶猛弓箭彻底震慑住了对手。在大多数大食人看来,再用木筏木船渡河和送死没什么区别,即便是忠于哈里发的将领们,只怕也没几个人会答应,更别说偏向于伊哈特的那些将领了。
忽然,内贾德眼睛一亮,既然派谁都不合适,那么只有一个合适的人选!想到这里,内贾德的目光不由得投向了坐在靠后位置的阿史那思赟身上。
阿史那思赟心头忽然一片凄凉,暗自叹了口气,站起身行礼道:“末将愿意率领一军,从上游放木筏木船而下,吸引唐狗的注意,以便协助大军从浮桥强渡过河。”
内贾德马上拊掌叫好:“好!阿史那思赟将军对我大食一片忠心,本将军十分欣慰!击溃唐狗之后,本将军一定会在哈里发面前为将军请功!”
请功?能活着回去再说吧!阿史那思赟心头黯然,嘴上却赶紧感谢:“多谢大将军栽培,小将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好!好!本将军给你一万五千人马,浮桥建成之际,就是将军立功之日!”
“小将万死不辞!”
内贾德示意阿史那思赟坐下,微笑着看向伊哈特:“伊哈特将军,你还有什么说的吗?”
看见阿史那思赟站起身,伊哈特就放弃了争论此事,反正因为自己下令强行冲击浮桥,葬送了阿史那思赟的先锋军队,双方已经有了隔阂,那么阿史那思赟是死是活也就无所谓了!当下点头道:“阿史那思赟将军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本将军没有异议。”
“好!那么大家还是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再和唐狗对峙两天。浮桥搭建好的那一刻,就是我们向唐狗发起发起复仇的时机!”
“遵命!”
众人齐齐起身,行礼后各自离去。
伊哈特走过阿史那思赟身前的时候,意味深长地冲对方笑了笑。
阿史那思赟躬身行礼,等到大多数人都出去后,这才黯然举步离开。
第399章 波斯人的反攻1
六月五日酉时末,泰西封,波斯王宫后花园。
花园湖边宽阔的草坪上,七八名年轻貌美的侍女穿着白色的纱衣,正在卖力地表演狂野的舞姿,还不时向湖边的大树下嫣然一笑、顺带着抛抛媚眼。不过可惜的是如此美色当前,坐在大树下的波斯王伊嗣俟三世和首相罗斯图姆却视而不见,只顾着和背朝湖面而坐的李浩瀚低声商谈着什么。
泰西封天气炎热不堪,久在辽东苦寒之地的李浩瀚很不适应,为了图凉快就穿上了一身青色儒衫,若非相貌实在凶恶了些,看上去倒是和普通大唐士子没什么区别。李浩瀚原本粗鲁不堪,而且目不识丁,去昌黎郡赴任的第一天,就因为举止鲁莽,自家名字都不认识而被人大肆嘲笑,为此差点和手下几名官吏动起手来,此事一度成了辽东官场的最大笑柄。
张焕知道这件事之后特意给李浩瀚去了一封信,劝说他习字读书以明理。李浩瀚深以为然,其后每日空暇之余都会发愤习字读书,很快就让周围的人刮目相看。而张焕喜穿青色儒衫,对他无比尊崇感激的李浩瀚有样学样,凡是穿常服的时候,必定穿青色儒衫,举手投足间倒也有了些许官员风范,草莽气息减轻了不少。
“最近几天赛尔德一直没有发起进攻,而且开始收缩防线。而随着李将军的到来,将士们的士气也完全恢复了,都等着向大食人复仇呢!陛下,我建议出城向大食人发起猛烈进攻,迫使赛尔德撤军,解除泰西封周围的威胁。”
“李将军,你认为首相大人的建议如何?”伊嗣俟三世把罗斯图姆说的话翻译了一遍,然后严肃的询问李浩瀚。
“陛下,末将认为首相大人说的没错,是该向大食蛮子发起几次反攻了。不过末将觉得,暂时不要全面发动反攻,只需要解除泰西封周围的威胁就行。等到大总管全歼大食主力大军之后,才是最好的全面反攻的时机。”
“全歼!”伊嗣俟三世敏锐的捕捉到这个词,即便他知晓张焕的一部分计划,脸色也变得震惊无比,他原本可是一直认为唐军最多能做到击溃大食主力。
“陛下,怎么了?”罗斯图姆不懂汉语,见自己的国王陛下目瞪口呆却不说话,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赶紧出言询问。
“李将军说,张大总管要全歼那三十几万大食主力!首相,你觉得可能吗?那可是大食人的举国之兵啊!”
“这个……臣实在是……实在是有些不敢置信……陛下是不是听错了?”罗斯图姆顿时也变得目瞪口呆,说话都不利落了。
“李将军,本王是否听错了,你说的是‘全歼大食主力’?”听了罗斯图姆的话,伊嗣俟三世觉得还是确认一下为好,万一自己听错了岂不闹了笑话。
“陛下没听错,确实是全歼!”李浩瀚得意地笑了笑,“大总管确实是这么说的,只是具体的计划末将并不知情。”
伊嗣俟三世也笑了笑,既然李浩瀚不想说,他自然也不好追问。
“不过,末将倒是可以告诉陛下另外一件好事情。”
“什么好事情?”伊嗣俟三世目光一亮。
“陛下,大总管秘密派遣了一支精锐队伍,准备奔袭防御空虚的麦地那!如果没有什么大的意外的话,那只精锐队伍应该已经在大食境内了。”
“什么?这怎么可能!那可是几千里路啊!”伊嗣俟三世再次大为震惊,震惊过后是大喜过望。如果李浩瀚所说的是事实的话,势必会影响到波斯境内大食人的士气,东进的内贾德军团肯定也会受到极大的打击,说不定真的会全军覆没!
“陛下,李将军又说了什么惊人的事情?”可怜的首相大人见国王陛下又在震惊发呆,只好再次眼巴巴的询问,心里却暗暗发誓今天回去后就开始学习大唐的语言。
“哦……是这样,李将军说,有一支无比精锐的大唐骑兵绕道天竺前去奔袭麦地那,现在恐怕已经进入大食境内了。”
“啊!陛下,这可真是个……真是个令人惊喜的好消息!不过……”
“不过什么?”伊嗣俟三世目光很是疑惑。
“不过臣以为,李将军所说的那支队伍,只怕很难顺利抵达麦地那……”罗斯图姆说到这里,见听了伊嗣俟三世同步翻译的李浩瀚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赶紧解释了几句,“当然,我丝毫不怀疑唐军将士的勇猛无敌,只是想要从碎叶城到达麦地那,不但路途遥远,道路难行,而且一路上都有阻拦,特别是进入我们波斯境内,处处都有大食人的游骑兵哨探。那支队伍一旦被发现,千里奔袭的目的就很难达到了,说不定还会引起大食人的围追堵截。”
听完翻译,李浩瀚笑道:“首相大人有所不知,那支队伍的行军路线很是隐秘,暴露的可能性极小。而且就算是暴露了,那支队伍也有足够的能力确保自己的安危。”
伊嗣俟三世顿时来了兴趣,马上问道:“李将军是否知道,那支秘密队伍走的是哪条路线?”
李浩瀚也不隐瞒:“绕道天竺,从天竺河下游渡河,然后顺着南面的海边向西进军。”
伊嗣俟三世先把话翻译给罗斯图姆,然后感慨道:“如果那支队伍在天竺境内不受阻拦的话,这条路线确实是最好的行军路线!”
“确实是这样!”罗斯图姆也感慨地点头赞同,“南边靠近海,本来就人烟稀少,大食人也没有在海边一线驻扎重兵,如果从那边进军的话,虽然会多花很多时间,但是暴露行踪的可能却很小。”
感慨过后,伊嗣俟三世忽然想到一个及其严重的问题,心头不由跳个不停,赶紧询问李浩瀚:“李将军,可否告诉本王,那条行军路线是谁制定的?”
李浩瀚随口道:“此乃大总管亲手指定的路线,大总管无所不能,找一条合适的行军路线又有何难?”
罗斯图姆也马上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低声道:“陛下,大唐人对我们波斯境内了如指掌,只怕将来……”
“但愿不会,我们可是大唐最忠实的盟友……”伊嗣俟三世语气显得很不确定。
李浩瀚把二人的脸色看在眼里,心头暗笑几声,朗声道:“陛下,大总管说了,波斯人是我们永远的盟友,我大唐的大军最远只会到达昌巴尔河东岸。”
伊嗣俟三世脱口而出:“如此甚好!本王会尽快向伟大的大唐皇帝递交新的国书,我波斯世世代代都会做大唐最忠诚的盟友!”
“对陛下的诚意,皇上肯定十分高兴。陛下,奔袭麦地那的那支队伍是否能抓获欧麦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给大食人制造恐慌就行。一旦那支队伍的确切消息传到,就是大总管和大食主力大军决战的时机!所以末将以为,陛下也应该着手反攻了,不过在此之前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赛尔德从泰西封驱逐,最少也要收复泰西封方圆五百里的城池土地。陛下以为如何?”
“李将军说的没错,首相,这件事就交给你了,请你着手准备,明天天黑之前,本王要看到出击的大军做好万全的准备。”
罗斯图姆欠身道:“谨遵您的旨意,陛下。”
“陛下,末将带来的都是精锐骑兵,请陛下准许,让末将所部也出城参与攻击。”
伊嗣俟三世抚掌笑道:“那可真的太感谢李将军了!李将军,你的部下有什么需求请告诉本王,本王一定会全部满足。”
“末将只有一个请求,末将所部最擅长的就是游动杀敌,因此请陛下准许,让末将能够自己指挥我的部下。”
“这是理所当然的,本王绝对不会插手将军所部!”伊嗣俟三世没想到李浩瀚提了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马上满口答应。
“那么末将就没什么问题了。”
“首相,去准备吧!”
“遵命,陛下!”
罗斯图姆意气风发的离去后,伊嗣俟三世笑道:“李将军,本王有礼物要送给你,还请将军不要推辞。”
“不知陛下要给末将什么礼物?”
伊嗣俟三世指了指草地上轻舞飞扬的几名美貌侍女;“这几个女子,将军以为如何?”
“年轻貌美!”
“送于将军如何?”
“这个……多谢陛下厚礼!末将感激不尽!”
“哈哈,应当的!”
伊嗣俟三世心情愉快地给李浩瀚赠送美女的时候,城外的赛尔德却心头烦躁无比,一边喝着闷酒暗自咒骂内贾德,一边深深后悔答应欧麦尔前来泰西封城下。
自从赛尔德接替内贾德,封锁泰西封以来,心情从来都没好过。内贾德当日说了,波斯人已经被打破了胆,绝对不敢出城进攻。然而赛尔德这几日却发现了很多异常之处,比如波斯人此前为了防止城门被摧毁,在城门后堵上了大量石头,而现在波斯人却开始把城门后的石头搬走,城头的军队也有了调动的迹象,不时还传来阵阵喊杀报仇的声音!赛尔德久经战阵,不用想都知道,波斯人肯定在谋划出城反攻!只可恨那个该死的内贾德,竟然只给自己留了五万人,而且还不是大食的精锐军队!就凭这五万人,能阻挡住波斯人的反攻吗?赛尔德没有任何信心!
“将军,你派出去的人回来了!”正在赛尔德愁眉不展的时候,一名奴仆在外禀报。
“快让他进来!”赛尔德放下酒樽,揉了揉发酸的眼睛。
第400章 波斯人的反攻2
“大将军,除了阿力那将军和德鲁贾将军不在钨堡,所以没有回信之外,其他钨堡的守将们都回信了,一共是十二封书信,请将军查看。”一名看上去很是伶俐的小兵走进来,躬身呈上了一堆信件。
“阿力那将军和德鲁贾将军哪去了?”赛尔德接过信件,随口询问了一句。
“回将军,据说有人禀报,说发现了一支不知来历的队伍从波斯南边沿海潜入了我大食境内,阿力那和德鲁贾将军把守的钨堡靠近南边,所以他们亲自带人去查探此事了。”
“不知名的队伍?”赛尔德一下子警觉起来,停下了手上拆信的动作,“那支队伍是谁发现的?队伍有多少人?”
“听说是一个渔民拂晓出海无意中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