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风流-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德禄赶紧还礼:“王将军客气!”
“大将军有事吩咐末将,先告辞了。”
“王将军且慢!”纥干承基刚好走出来,见王文度准备上马离开,赶紧叫住了他。
王文度走过来问道:“可是大将军还有吩咐?”
“是有一件小事。”都是老熟人了,因此纥干承基也不客气,拉着王文度走到一边,“公子让程将军来见他,有劳王兄去说一声。”
王文度一听就知道是什么意思,笑道:“举手之劳,承基兄放心。”
“有劳王兄了!”纥干承基道了声谢,对李德禄传达了张焕的命令,然后对王文度拱手道:“某还有事,就先走一步了。”
纥干承基离去后,王文度转头看着将军府大门笑了笑,也带着几个护卫上马而去。
李德禄则赶紧带了三十名暗刺,策马向城门处赶去。
“程兄,你这又是何必呢?当夜事发突然,又风雪漫天,难免会疏忽一些!如今正该打起精神,追剿那些倭人才是!”
程名振依旧直直的跪着,听见身后传来王文度的声音,叹了口气也不回头依旧跪着。
“大将军让你过去,想必是要商讨追剿事宜!”
“什么?”程名振霍然回头,“大将军没有责罚末将的意思?还准备让末将领兵?”
“当日进攻卑沙城你浴血奋战,大将军也是看在眼里的,事后还数次称赞于你,让你多跪一阵子,也是敲打提携的意思。”王文度说到这里,走过来拉起程名振,对着骨灰陶罐拱手道:“程兄只要替兄弟们报仇雪恨,他们在天之灵也会安心的。”
“多谢王兄教诲!”程名振对着骨灰陶罐行了三个大礼,眼中闪过一抹厉色,大步走了出去。
王文度走出房门,只见程名振的背影已经消失在街角处,笑着摇摇头,向着关押高句丽人的军营而去。
一个多时辰之后,王文度和两千唐军押着挑选出来的高句丽人,出城前去修建码头,剩下的高句丽人则被放回家中,不过严禁随意外出,每日粮食也由唐军统一配给。上次城破之后,城中七成青壮汉子已经丧生,大前天又有数百人跟着那些倭人逃逸,因此王文度费尽心思,也才仅仅挑选出来了两千七百多人,而且有六七百人都已经接近五十岁了。这样一来,留在城中的高句丽人仅仅才一万两三千人,而且九成都是老弱妇孺,即便打开城门让他们逃跑,只怕也是有心无力了。
那些高句丽人被回家之后,纥干承基在已经升为陪戎副尉的孙伯益配合之下,挨家挨户收缴火油硫磺等物。这次行动十分的顺利,没有一户人家胆敢推诿不给,更没人胆敢反抗,有个大商人一人就交出来了五百桶火油,据说此人一直暗中和新罗百济做火油生意,最后一共获得了七百多桶火油,以及数十斤硫磺硝石。
戌时初,李德禄一行才赶了回来,确认那些倭奴确实在白石峪中,张焕随即下定了最后的决心。
次日卯时,东方刚露出鱼肚白,唐军就开始生火造饭。辰时,当红彤彤的阳光从东面的海天交接处冒出来的时候,张焕率领本部五千人马以及城中的五千唐军,在十几名熟悉道路的高句丽老猎人带领下,向着东北方向疾驰而去。
阳光越升越高,积雪开始加速融化,使得气温更加寒冷。张焕不顾寒冷严令加速行军,经过将近两个时辰的赶路,程名振率领的前锋已经到达了白石峪,迅速封锁住了西南侧出口。等到张焕赶到的时候,程名振已经带着向导爬上了山谷一侧的山林,准备居高临下观看山谷中的虚实。
张焕策马登上山谷入口处的一个小山岗,发现眼前全是密密麻麻的树林,就连山谷里也遍生树木,许是因为树木太过茂密的缘故,山谷里面竟然没有降下多少积雪。
下了山岗,张焕找来几名向导询问:“另一侧出口在何处?”
“将军,另一侧出口在四十里开外呢,要绕过很多小路才能到达。”
“除了两侧出口,可有其他出路?”
“将军,绝对不会有!”一个须发皆白的老猎人断然摇头,“白石峪两侧都是山林,山谷里面也长满了树木,除了猴子可以山谷里面爬上山顶,人是爬不上去的。”
“大将军,大将军!”
张焕正要接着问话,程名振连滚带爬从山谷上面滑了下来。
第351章 火焚山林2
张焕转过头,看着程名振气喘吁吁跑了过来。
“大将军,末将向下眺望的时候,发现有不少人仓皇向山谷深处逃逸。可要派人去抓几个活口?”
“不必了,山谷里面错综复杂,倭人抢了不少弩箭,难免给兄弟们造成不必要的伤亡。程将军,你带一千人马,由这几个向导带路,绕过小路前往东北侧,封锁另一侧的出口。到达之后快马回报!”
“喏!”程名振大声答应,让人把几名向导绑在马上,带着两千骑兵轰隆隆而去。
张焕指着山谷口处的树林喝道:“孙伯益,给你一千人,一个时辰之后务必把谷口三十丈之内的树木全部砍了!”
“喏!”
孙伯益抱拳应了一声,提着一把宣花大斧,挑选了一千名膀大腰圆的士卒,个个提着从城中收集的斧头柴刀,冲着谷口处的树林奔了过去。不一会儿时间,就听见了叮叮咚咚的伐木声,木屑飞溅中,大片树木轰然倒下。
张焕这次准备十分充足,除了携带引火物和斧头柴刀,还专门带了近千把锄头木铲。接着他分别派出五百人,带着锄头木铲和斧头柴刀,从山谷两侧铲雪堆积起来,同时砍伐掉靠近山谷山坡的树木,从而形成一条天然的隔火带。
三四里开外的山谷左侧山坡上,一个瘦猴一样的少年藏在一颗大树后面,目光炯炯的窥探着谷口的唐军。把唐军的动静看得一清二楚之后,这少年麻利的下了大树,手脚并用抓住树枝山藤,一溜烟留下了山谷深处。这里一大群人聚集在一起,从身上的穿着看来正是那些从卑沙城逃出来的倭人。其中有几人虽然外面穿着棉袍,但是从微微敞开的领口里露出的衣衫样式看来,这几人显然正是煽动逃跑的那几个高句丽人。见到这少年回来,一个矮矮胖胖的倭人厉声询问了几句,少年指着山谷出口的方向,叽叽呱呱说了一通。
这矮胖倭人听完后瞪大眼睛,转头询问道:“金君,那些残暴的唐人想做什么?”
被询问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男子,这男子身材瘦削,相貌很是俊秀,肤色比起周围的倭人也白了许多。听见询问,他沉吟一会道:“难道唐军准备砍掉所有的树木,然后杀进来不成?”
“金翰兄此言小弟不敢苟同,唐军绝对不会这么笨!”旁边一人摇头反对,“这白石峪长达数十里,想要砍掉所有的树木,没有几个月怎么可能?依小弟看来,只怕唐军在谋划什么毒计。”
叫金翰的瘦削男子侧耳听着阵阵伐木声,皱起眉头问道:“申御贤弟,你估计会是什么毒计?”
申御不假思索道:“若是在下为唐军主将,只须把两侧谷口一封,一把火就能让我等死无葬身之地!”
“什么!”听了此言,不止是金翰,其他几名高句丽人都惊呼起来。
“发生了什么事?你们惊叫什么?”金翰几人用的是高句丽话,矮胖倭人听不懂,赶紧抓住申御的袖子询问。
申御眼中闪过浓浓的厌恶之色,不着痕迹的拍掉这倭人的手,却并未回答,而是抬头看向金翰。
金翰笑看着这矮胖倭人,用流利的倭国话答道:“他们听说来了几千唐军十分担心,故而惊呼出声。井上浩头领,陷阱挖得如何?”
井上浩一脸鄙夷道:“难怪你们几十万军队都打不过唐军,原来都是些胆小鬼!”
“你说什么!”申御等人勃然大怒,齐声向着井上浩呵斥。
井上浩冷哼一声,右手伸向了腰间的刀柄。
金翰眼中冷色一闪,摆摆手阻止了同伴,示意井上浩接着说。
井上浩瞪了一眼那几人,歪着脑袋道:“放心吧,本头领的手下有不少猎户,挖设陷阱都是能手,两侧出口附近挖了很多陷阱大坑,唐军要是敢冲进来必然掉进陷阱,到时候就等着被我们射成刺猬吧!猿一,继续上去查探,唐人若是有动静就下来告诉我。”
那个瘦猴一样的少年答应一声,仍旧揪着树枝枯藤,顺着陡峭的山坡爬了上去。
井上浩看着少年爬上高处的一棵大树,用不善的目光看了看几名高句丽人,转身向不远处的一群同伴走去。
申御咒骂道:“该死的倭人!若非我们相助,他们怎么能逃出来?竟然敢对我们如此无礼!”
“好了好了,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金翰不满的皱了皱眉头,“你们说,唐军真的敢纵火焚山?这可不是一片小山林,而是方圆数百里的森林啊!若是那名唐军首领敢这么做,难道不怕会被大唐皇帝问罪?”
“唉!但愿如此,我等一死事小,若是这些倭人也死完了,难免坏了二公子的大事!”
“是啊!二公子若是能逃脱,短时间也只能使用这些倭人了!”
“但愿二公子能顺利逃出平壤城……”
“胡说什么呢!二公子既然能从平壤城送信给我们,肯定能顺利脱身!”
“这可难说……”
“你胡说什么!”
金翰瞪眼喝道:“好了好了,别吵了!若是唐军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放火焚山,我们十有八九难道此劫,你们还在窝里斗!唉……应该逃得更远一些的。佛主保佑,大唐人不要发疯火焚山林!”
这几个高句丽人都是豪门子弟,金翰的一个姐妹甚至是泉男生的小妾,然而即便如此,他们这几人却都是泉男建的人,都是为建立‘大高句丽帝国’而狂热的家伙。当日卑沙城破,他们和其家族都偃旗息鼓潜伏下来,表面上十分老实,因此并未被唐军赶尽杀绝。大前天午时,金浩忽然接到泉男建用海东青送来的急件,这才得知平壤城已经沦陷,高句丽社稷宗庙已经被毁去,而泉男建依旧藏身于城中伺机脱身,这个消息对他们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金翰等人嚎啕痛哭过后,才接着继续看信。泉男建在信中还说了,若是逃出平壤城,会带着不甘屈服的高句丽人长期反抗残暴的唐军,只是唐军封锁严厉,短期内想要召集人手十分困难,因此让他们想法子煽动卑沙城的倭人俘虏们逃跑,到时候也可以有一只不小的力量。
正因为泉男建这封信,金翰等人才悍然动手,潜入军营挑唆倭人们逃跑,并且带着他们来到了白石峪。之所以选择来到这里,是因为这里的地势易守难攻,即便被唐军发现也有逃跑的机会。来到白石峪峡谷,金翰就让那些倭人暂时的头领井上浩在入口处挖陷阱,没想到如今作茧自缚,若是唐军真的悍然火焚山林,唯一的下场就是被烧成焦炭!
几个高句丽人正在向佛祖祈祷,那个瘦猴少年面色兴奋的再次溜了下来,跑到井上浩身前叽叽呱呱说道:“头领大人,有几十个唐军掉到陷阱大坑里去了,肯定是活不成了,唐军已经暂时停下了砍伐山谷里的树木。”
金翰等人互相看看,脸上都十分兴奋,只恨不得也爬上去看看唐军的惨状,无奈却没有那个本事。
与此同时,山谷外面的张焕沉着脸,看着陷阱里拖出来的二十几具血肉模糊的唐军尸体,冷冷下令道:“差不多了,不必再砍树了!这里留下五百人,其他人帮着铲雪堆积防火沟。”
“大将军,只留五百人,万一倭人们冲出来怎么办?”
“无妨!”张焕语气轻蔑,“给他们个胆子他们也不敢!即便敢冲出来,本将军这五百人也能把他们杀个落花流水!”
“喏!”
随着张焕一声令下,此前伐木的那些将士们纷纷换了木铲,向着山谷两侧而去。
张焕奔上一座小山岗,目光冰冷的盯着幽深宁静的山谷,始终一言不发。
一个时辰之后,程名振派人来报,说白石峪东北出口也被封锁,他赶到的时候有几十个人正准备去山谷外面,一下子被抓了个正着,所有的人都被当场格杀。程名振信誓旦旦的保证,绝对不会让一个人从那边出口逃出去。
“你回去告诉程名振,若是大火烧到了那边出口处就马上撤离,万万不可为了多杀几个倭人,白白葬送将士性命!”
“喏!”来人答应一声,换了一匹马向着来路飞奔而去。
纥干承基策马来到张焕身后,低声道:“公子,稍后不妨先招降,若是倭人肯投降自然最好!火焚山林这事十分严重,到时候皇上肯定会加以重责,着实不利于公子的前程。”
张焕淡淡问道:“你觉得,他们会投降吗?”
“这个……为了公子前程,还是试一试吧。”纥干承基挠挠头,显然也没什么信心。
张焕无可无不可的点点头道:“那就试一试吧。”
即使有几千人同时砍伐树枝、铲除积雪堆积防火沟,也一直忙到了夕阳落山时分,才勉强把山谷外侧清理出了一道一丈多宽的空白地带。为了确保火势不会扩散,张焕还特意每隔一段距离安放一名唐军,随时准备灭掉蔓延过界的火势。
申时,所有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张焕悍然下令放火焚山!
第352章 火焚山林3
黄昏时分,箕子城城北的一条街道上,一个身穿灰色短袄、相貌及其普通的汉子看见迎面一队唐军走过来,赶紧和街上其他高句丽人一样侧身闪在路边躬身站立,等到唐军过去后匆匆离去。
这两日泉男生和金熙泽费尽心力的安抚人心,李世民也颁布了好几道安民告示,声称唐军绝对不会在城中为非作歹,命令所有的店铺速速开门做买卖,以满足城中百姓之需求。刚开始只有几家店铺在金熙泽的授意开门做起了生意,当其他商人发现平安无事的时候,也都战战兢兢地跟着打开了门,没想到果真没有一名唐军将士上门骚扰。消息传开之后,城中所有的店铺一天之内全部开了门,百姓们见到这一幕也都纷纷走上了街头,城中一改前两日的冷清,变得有了一些人气,民心暂时安定了下来,泉男生和金熙泽总算是大大的喘了口气。
穿着灰色短袄的汉子走到一家米店门口,转头左右看看,发现没有人跟着,迅速闪身走了进去。里面的几个伙计见到这汉子进来,赶紧凑到门边向外窥视,这汉子径直走到里面房间,一个掌柜摸样的男子见他进来,向外面的伙计问了几句话,挪开了墙角的一口大木柜,地上露出了一个倾斜的洞口。这汉子攀住洞口溜了下去,等他消失在下面之后,掌柜依旧把木柜挪回原位,然后迅速把堆放在墙角的十几口满满的米袋扔了进去。
短袄汉子下了洞口,顺着一条漆黑的甬道向前走了百步开外,甬道尽头出现了灯光,这汉子吐了口气走上前去。灯光下面是一道小小的木门,几人手持弩箭正对着脚步声传来的方向,见到短袄汉子走过来,纷纷放下弩箭打了声招呼。随后一人拉开了小木门,短袄汉子道了声谢,低下身子走了进去。里面又是一条甬道,走到尽头和刚才没什么区别,如此拐来拐去走完了四条甬道,这短袄汉子终于来到了一个宽阔的地下大厅,里面或蹲或站待着五六百人,不过却没人开口说话,见到短袄汉子走过来,很多人只是抬头看一眼,就依旧偏过头默然不语。
短袄汉子穿过大厅,走进了一个戒备森严的房间,里面赫然坐着泉男建、姜炫燮和成老鼠三人。
原来当日夜里,成老鼠正在王宫到处杀人,猛然见到暗刺杀了进去,瞬间就损失了数百手下。成老鼠以为是泉男生鸟尽弓藏,赶紧带人撤离王宫,没想到出来不久就被泉男建堵个正着,无奈之下只好转而投靠,并且带着泉男等人建藏匿在了地下一处极为隐秘的地方。这儿是成老鼠精心为自己准备的退路,和其他地道完全没有连接,因此唐军当日杀入地道并未发现他们。危机暂时过去之后,泉男建欣喜的发现几名侍卫竟然把自己偶尔用来传递消息的几只海东青也带了进来,赶紧抱着一丝希望放出海东青向卑沙城的金翰等人传信,让他们挑唆那些倭人逃跑,反正那些倭人也逃不回去,倭人头脑又十分简单,刚好能被自己利用,有这样一支力量在手里,就能召集更多的高句丽人聚集起来对抗大唐。
“外面什么情况?”泉男建见到这短袄汉子,马上出言询问。
“公子,泉男生和金熙泽不遗余力安抚民心,李世民又下了几道安民告示,城中十分安定。不过唐军依旧限制出城,想要混出去十分困难,只好再等等了!”
泉男建怒道:“那两个王八蛋!总有一日,本公子要把他们碎尸万段!”
姜炫燮揉揉疲惫发红的眼睛,问道:“唐军可有继续捉拿我们?”
“没有,可能唐军以为我们已经……”
姜炫燮这才劝慰泉男建:“公子息怒,既然是这样,李世民离去之后,我们就必然有出城的机会。一旦逃出城去我们马上去和金翰他们汇合,唐军再是厉害,岂能深入山林追杀我等?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不停地袭扰击杀唐军,就会有更多的百姓支持我们,将来未尝不能恢复国号!”
泉男建点点头:“姜先生说的是,只是……不知金翰他们有没有成功煽动倭人逃跑呢?”
姜炫燮有些犹豫道:“这个……金翰此人智谋非常,下官也见过一面,按理说应该没什么问题……”
成老鼠静静坐着,自始至终一言不发,只是听到姜炫燮描绘的‘前途’的时候,嘴角露出了一丝嘲讽。
泉男建和姜炫燮念叨金翰的时候,白石峪峡谷之内已经烈火滚滚,两面山坡上的积雪迅速融化,山坡上的树木很快也跟着燃烧起来,黑烟冲天而起,几十里外都能看的清清楚楚。山谷内早就乱作一团,几千人狼奔豕突的向东北方向的出口奔逃,无奈谷中树木林立,道路十分狭窄,一片人仰马翻之下,不少人被同伴活活踩踏致死。
金翰和申御披头散发跟着人群仓皇奔逃,一边跑一边大骂唐军残暴无道,竟然胆敢放火焚烧山林,另外几个高句丽人却不见踪影。刚才那个叫猿一的倭人少年从山坡上冲下来,大喊大叫着唐军放火的时候,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不敢相信。然而随之而来的浓烟滚滚却清楚明白的告诉众人,唐军将领竟然真的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了区区几千人,放火焚烧方圆数百里的山林了!直到大火冲天而起,人群才如梦初醒,一窝蜂的向着另一侧出口奔逃,恐惧之下,没有一个人仔细想想那边出口处会不会也有唐军封锁。
“程将军,起火了!起火了!”东北侧出口处的山岭上,一名唐军将士看到西南方向黑烟滚滚,连滚带爬地冲到程名振身前大声嚷嚷。
程名振精神一振,一骨碌站起身来,从背后靠着的大树上取下头盔戴上,抓起大刀高声喊道:“儿郎们,准备杀倭奴了!本将军可是对张大将军保证过,决不让一人逃脱,尔等记住了吗?”
“不让一人逃脱!”
“不让一人逃脱……”
程名振带来的都是右卫军将士,此前被那些倭人逃脱,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此时纷纷挥舞着兵器怒声呐喊。
“好!”程名振满意的大喝一声,“刀盾手在前,弓弩手在后,准备迎敌!”
“喏!”两千唐军齐声答应,迅速在山谷出口处集结阵列。
程名振则带着几百弓箭手爬上两侧山岭,向着西南方向,只见那边火势越来越大,顺风而来的是阵阵隐约的惨叫惊呼声。程名振知道倭人即将到来,用力把手中长刀向地上一插,摘下了背上的强弓,搭箭对准了峡谷之内。
西南侧出口处大火漫天,再加上出口向里不远还有大量倭人挖的陷阱大坑,根本不可能有人冲出来,故而张焕早就带着五百左武卫将士退到了百步开外,静静地望着眼前的大火。将士们也都收起了弩箭,目光复杂的看着张焕的背影,仅仅为了那近百名伤病号,就悍然下令焚烧山林,把几千人活活烧死,此举不可谓不毒辣!然而这些左武卫的将士们却丝毫没觉得张焕有什么不对,更没有人出言指责,毕竟张焕此举是为了减少麾下将士伤亡,这么护短、而且体恤手下的将领谁不喜欢?因此袍泽们的仇虽然报了,将士们却并不怎么开心,更多的是担心张焕此举惹得皇上雷霆大怒,将来会不会被皇上罢官问罪!
张焕却并不在意这个,从他决定放火焚烧山林的那一刻起,就知道此举会引来李世民的雷霆大怒。只是为了区区几千低贱的倭奴,让麾下将士强攻白石峪峡谷,无论如何张焕都不可能答应!再者张焕此举也是为了震慑一下倭国,这种大事无论如何都会传播出去,在倭奴们心里留下个‘心狠刽子手’的称号,更加有利于率军将来渡海东征!更重要的是张焕十分确信,这次纵火焚山虽然会激怒李世民,但是自己最多就是罢官还乡,过几年必然还会起复。
其实张焕此举还有和李世民赌气的意思:征召高句丽人修建唐直道,可以长期牢牢控制西域,可谓是千秋功业,皇上你清楚利害关系,当初也是动心了的,还把我张焕抛出去投石问路!没想到一遭到朝臣们反对,皇上你就退缩了!我索性做出这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情,给你个借口罢免我的官职,我回到扬州造造大海船好了。
张焕转头看着箕子城的方向撇了撇嘴,继续把目光投向了前方的大火。
这场大火足足燃烧了两天两夜,白石峪峡谷被烧成了一片灰烬,逃入峡谷中的倭人无一逃脱,侥幸逃到东北出口的也都被程名振一一斩杀,那几个高句丽人还没跑到出口处,就被倭人踩踏致死。其后几十年间,白石峪峡谷都是鬼气森森,据说大白天都能听见鬼哭神嚎,最是胆大的猎户也不敢轻易进入。
张焕回到卑沙城之后,下令把金翰几人的家人全部拖出去斩首,一下子又斩杀了七百余人,然后向李世民原原本本的禀报了这件事。
当天夜里,消息就传到了箕子城,李世民得报后雷霆大怒,又有泉男生等人在一边哭诉,当即就下令免除张焕一切官职,并且亲自前往卑沙城问罪于张焕。
第六卷 饮马红海畔353…400章
第353章 惊讯
碧绿无垠的草地上,大片大片的牛羊顶着强烈的阳光,无精打采的迈着步子,有一口没一口的啃着青草。不远处的碎叶水边上,几个突厥打扮的壮年牧民牵着马儿正在饮水,清澈的河水中,几名孩童脱得溜光正在戏水,不时把河水泼洒到岸边的大人身上,引来阵阵善意的笑骂声。
笑闹一阵之后,几个大点的孩童向河对岸游去,剩下一个五六岁的小童羡慕的咂咂嘴,看着几个同伴游到对面欢呼雀跃的样子,这小童悻悻的偏过头去。没想到这一偏头,恰好看见一只螃蟹正在顺着河岸浅水处向上游而去,小童大喜过望,赶紧蹑手蹑脚向螃蟹走去。这只螃蟹十分狡猾,小童几次伸手都被它躲了过去,而且越游越快,很快就带着小童向上游前进了数十步,然后上岸钻进了一尺多深的绿草里面。
“啊哈,上岸了看你还往哪跑!”小童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悄悄的伸出小手拨开了面前的草丛,猛然间,一个浑身是血、穿着盔甲的大唐人呈现在了眼前!小童猝不及防之下,只吓得一屁股坐倒在地,嚎啕大哭起来。
几个牧民听见小童的哭声,赶紧飞奔过来,当看清楚眼前的情景时也吓了一跳。其中一个老成点的牧民伸出手触了触地上这人的鼻息,发现这人竟然还活着,赶紧飞奔过去拿了一只布袋过来,打开后取出一只巴掌大的小瓷瓶,上面赫然显示出‘终南山药厂’五个大字。
这牧民拔开瓶塞,吩咐同伴打来水清洗完伤口,有些不舍把瓷瓶里所有的药粉都撒在了这大唐人的身上,然后抬头问道:“大伙说说,这人怎么办?”
“滕格鲁,这人身上的盔甲很好,一定是大唐的大官,我们应该把他送去碎叶城大都督府。”
“你说的很对,就这么办吧,去把牛车赶来。”
不久之后,一辆牛车载着这个昏迷不醒的大唐人,向着数十里开外的碎叶城而去。
一天后,午时时分,典合城外,且末河畔。
蜿蜒的河流边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搭建着一座巨大的水车,源源不断地把河水抽送到巨大的毛竹做成的管道里,这些毛竹管道紧紧连接着河岸上木屋里的水力纺织机。每座纺织机只有两人操作,效率却出奇的高,随着锭子的快速转动,一匹匹洁白的棉布露出了雏形,每当纺织工纺出一匹布,马上就会被另一人整齐地叠放起来,同时用纸笔记录一笔。河岸以南数十里的河段上,矗立着近千座木屋,也就是说足足有近千架水力纺织机日夜不停地工作着。从这些纺织工的相貌打扮看来,不但有汉人、突厥人、吐蕃人和回纥人,甚至还有不少金发碧眼的异族女子,这些女子手上动作十分麻利,全都穿着大唐人的衣服,说着流利的大唐官话,显然已经来到这里很久了。
纺织工们热火朝天的干着活儿,浑然没有留意宽达三丈的石子路上,一辆马车在数十人的护送下,正从典合城的方向缓缓而来。这辆马车十分宽大豪华,车帘竟然是上好的丝绸所制,而拉车的四匹马竟然都是伊州名驹!虽然这几年前焉耆王国相马大师休勒思在伊州培育出了数以万计的良驹,焉耆内附大唐之后,又有几名养马大师到了伊州,如今的伊州每年都可以出产良驹近万匹,但是这种良驹价钱依旧十分不菲,像拉着这辆马车的马匹,最少也要二百两贞观宝钞。一般人谁舍得花这么大的价钱买来良驹却用来拉马车,而且敢用四匹马拉车的最少也要官居刺史郡守,故而单单从拉车的马匹看来,这辆马车主人的身份已经是昭然若揭。
果然,马车到了近前,凡是看见的人纷纷躬身行礼,口称刺史大人。到了河岸边上,车帘微微一掀,几个可爱的小脑袋凑了出来,叽叽呱呱的议论起来,有的说就在这里玩,有的说去上游水更干净。接着一个大人的声音说了句什么,于是马车继续向上游而去。到了上游第一个木屋前方数十步开外,马车终于停了下来,五个孩童大呼小叫的跳下了马车,向着河边冲了过去,随行的一个黑发碧眼的女子赶紧跳下马跟了上去。
“呵呵,这群小东西!这阵子天热,玉儿不许他们出来乱跑,可是憋坏了。这下可好,个个都成了脱缰的野马了。”
“哼!都是你惯的!俗话说说严父慈母,在我们家却反过来了。还不赶紧跟过去!”
“哈哈,遵命,娘子息怒!”
随着几句打情骂俏声,一名身穿青色儒衫的俊秀男子跳下马车,顺手取下脚凳,从马车上扶下一名小腹微隆的女子。这女子明媚皓齿,相貌清秀中带着一丝妩媚,穿着一身月白色的宫裙衣衫,十分的清丽脱俗。这女子一下马车就抬头看看头顶的艳阳,摸着小腹皱皱眉头。青衫男子赶紧点头哈腰的取来一把伞,砰的一声撑开之后,高高的遮挡在女子头上,对着女子笑了笑。
女子笑着推了他一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