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贞观风流-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的老天!这么说来,王室名存实亡,我们跟着将军阻挡唐军岂不是助纣为虐?”
梁万春得知平壤城动乱的时候虽然暴跳如雷,为了军心却不得不隐瞒这件事,只有身边的几名亲信将领知道此事。猛然间被李世民当众宣扬出来,城上的高句丽人一下子闹腾了起来。梁万春一脸苦涩的看看周围,想要阻止部下喧哗,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
这时李世民接着道:“朕历来最喜忠臣良将,将军若是举城投靠,朕保证不会伤害安市城中任何一人性命,还会继续给将军统兵的机会!若是执迷不悟拒抗天兵,城破之后玉石俱焚!望将军三思而后行!朕会给将军一个时辰的考虑时间,一个时辰之后,我大唐大军就会开始攻城!”
说完之后,李世民不等梁万春说话,拨转马头奔回了阵营。
听完大唐皇帝的一番话,城中高句丽人的士气顿时为之一衰。对这些高句丽将士们来说,梁万春的命令比大王的诏书还管用,若是没有大唐皇帝这番话,这些人绝对会跟着梁万春死守城池。但是惊闻平壤城动乱之后,这些将士们的心思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大唐皇帝说的没错,高句丽王室已经名存实亡了,俺们这些大头兵说白了就是在给国贼泉盖苏文卖命啊!这要是死了,说不定将来还会被人骂助纣为虐,这样岂不是死的毫无价值?再说了大唐皇帝也保证了,绝对不会伤害城中任何人的性命,还会给自家将军统兵的机会,似乎真的没必要继续死守城池了吧!
听见周围将士们的低声议论,梁万春却脸色不变,沉声喝道:“传令下去,全城继续严加警戒,一个时辰后准备抵挡唐军攻城!”
“父亲!”梁正恩凑上前来,焦急的喊了一声,“如今我军军心浮动,而唐军士气如虹,只怕很难抵挡唐军的进攻!孩儿认为,父亲大人不妨考虑下大唐皇帝的话!”
“不必再说!”梁万春断然摆了摆手,语气却并不恼怒,“为父自有打算,你先回府去,告诉你母亲和几个弟妹,让她们不要太担心!”
梁正恩听了这句话眼睛一亮,兴冲冲的抱拳一礼,下了城头策马飞奔而去。
梁万春上前一步,双手紧贴在城墙上,举目四望唐军森严的阵营,眼中神色越来越复杂。许久之后,梁万春回头看了一眼周围将士们的神色各异的表情,又转头看着平壤城的方向,长长地叹了口气。
第276章 再临卑沙城
已经是九月末了,虽然头顶上的阳光依旧耀眼,但是照在人身上全然没有了前阵子的炙热感觉。卑沙城西侧的海面上,海风不时吹拂而过,令人清晰地感觉到一些秋日清冷的寒意,站在勇胜号甲板上的李靖不由得紧了紧身上的披风,饶有兴趣的看着水师将士们的操练。身侧红拂嗔怪的瞪了李靖一眼,接着把目光投到船头正在指挥操练的刘仁轨身上,大大的翻个白眼。刘仁轨若有所觉的回过头来,一看见红拂不善的脸色,尴尬的摸摸脸颊赶紧转过头去。
也不怪红拂给刘仁轨白眼,李靖病情虽然已经好了,身体却还是很虚弱,近来一直都在卑沙城中静养。偏偏刘仁轨昨天去探望的时候,大肆鼓吹海战的有趣之处,还对张仲坚留下的几艘战船赞不绝口,一下子引起了李靖的兴趣。因此今天太阳高照的时候,李靖不顾红拂劝阻,执意来到战船上观看水师操练,果然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红拂几次催促他回城去休息都被拒绝。
红拂上前替李靖把披风的带子系的更紧一些,气鼓鼓的快步走到船尾处坐下,随手抛下一根钓竿。站船上喊杀声四起,不时还有抛石机抛出石块落在海面上,发出沉闷的嗵嗵声,这种情况下显然是不可能钓到鱼的。等了一会不见有鱼上钩,红拂也懒得再看钓竿,仰头靠在椅子上,把散漫的目光投向不远处的一段环形海湾,在那里,数千倭国水师俘虏正在唐军监督下,老老实实的搬运着石块木料建造码头。
当日的卑沙城海战中,倭国水师船队全军覆没,首领安倍诺夫葬身鱼腹。战役结束后,唐军开始打捞幸存的倭寇,最终有六七千倭寇侥幸逃脱性命,被唐军关押在了卑沙城中。前阵子一艘战船太靠近岸边导致搁浅,刘仁轨很是愤怒,又觉得这片海域位置很不错,就有了修建一座码头的想法。程知节对这个想法很是赞同,于是就把那些倭寇俘虏交给刘仁轨做苦力,还派出三千装备精良的唐军,由王文度率领着监督倭寇俘虏施工。
“咦?”红拂忽然眼睛一亮,发现从卑沙城方向飞奔而来一小队骑兵,为首一人正是自己熟悉的张焕,赶紧站起身走到李靖身前笑道:“二哥,叔珩来了!”
“哦?”李靖回头一看,见确实是张焕,一下子笑了起来,“这小子来得好快,看来程知节一到他就赶过来了。刘将军,老夫要上岸了。”
刘仁轨也笑道:“末将也正要去见见张将军呢,就和卫国公一起上岸吧。”说完马上安排了一艘小艇,陪着李靖夫妇一起向岸边而去。
看见正在已经逐渐成形的简易码头,张焕有些惊讶,询问闻讯赶来陪同的王文度:“王将军,这座码头是谁的主意?”
王文度恭敬道:“是刘将军的主意,不过是卢国公下的命令。”
张焕赞许道:“卑沙城位置很重要,确实有必要修建一座码头,以后我们的商船也可以在这里停泊。这些倭寇老不老实?”
王文度冷笑一声:“这些倭寇吃硬不吃软,开始很不配合,末将直接斩了几百个桀骜不驯者,其他的一下子都老实起来了。”
“杀得好!”张焕眼中杀气腾腾,用马鞭指着正在干活的俘虏,“这些倭寇都是贱骨头,绝对不能和他们讲仁义,凡是胆敢闹事者格杀勿论!对了,王将军可以把他们按照两百人为一伙划分起来,有一人胆敢意图不轨,这一伙全部斩首示众!”
王文度心中惊讶不已,张焕的为人他十分清楚,绝对不是嗜杀之徒!当初在西域,那些凶悍无比的突厥人投降之后张焕都善加对待,为何会对倭寇的态度如此严厉?王文度虽然心里惊讶无比,对张焕的命令却丝毫不敢质疑,更不敢开口询问原因,马上答应稍后就按张焕的意思去做。
两人说了这几句话的时间,刘仁轨的小艇已经接近了岸边。张焕翻身下马快步迎接上去,小艇刚一靠岸,就上前和红拂一起扶着李靖上岸。
上岸后,李靖拍着张焕肩头笑道:“叔珩,你来得可真快!为兄还以为你明天才会到呢!”
张焕一脸关切的问道:“二哥身体可好?海船上风大,二哥上去做什么?”
“好!怎么会不好?”李靖握拳捶捶自己的胸膛,对红拂的白眼视若不见,“你看看,为兄最近身体好的不得了!今天观看了下刘将军的部下操练,觉得十分有趣啊!”
刘仁轨上前抱拳道:“末将见过张将军!”
“刘将军免礼!”张焕虚扶了一把,“水师目前情况如何?有多少艘战船还能出击?”
刘仁轨眼睛一亮:“回将军,将士们士气完全恢复,信心也更加强大,目前能出击的战船大概有五十艘。将军可是有让水师出击的计划?”
张焕笑了笑并没回答,而是有些顽皮的眨眨眼,看着身旁露出会意微笑的李靖。
“你这小子,竟然想要考校为兄!”李靖笑骂一句,转头看向刘仁轨,“这几天百济的情况你也知道一些,扶余风已经带着一批官员撤到了倭国,新罗人又不能完全掌控百济的局势,因此每天还有人偷偷乘船前往倭国。叔珩是想要你率领船队,南下截杀这些百济船只!”
“这可是件好差事啊!”刘仁轨闻听大喜,忍不住拍了拍手,“能够在目前的局势下找到船只前去倭国的,可都是非富即贵之人!没说的,末将这就回船上去做准备。不过末将有个疑问,张将军可否解惑?”
“什么疑问?”
“将军为何不早点下达这道命令,那样的话扶余风岂不就跑不掉了?”
“要是你去早几天,扶余风怎么能够逃去倭国?”张焕狡黠的一笑,“倭国如今十分混乱,让百济人再去添添乱岂不是很好?倭国区区弹丸之地,竟然派遣船队偷袭我大唐水师,难道就这么算了不成?”
李世民早就有了渡海东征倭国的念头,这次倭国水师前来进犯,更加坚定了李世民的这个想法,还仔细询问过张焕水师东征的可行性。李靖夫妇和刘仁轨又都不是外人,更不会随意到处乱说,因此张焕才把话说的十分清楚。
刘仁轨得知将来会渡海东征,脸上不由得惊喜交加起来。一旦渡海东征,水师必然会是主力,自己和手下的水师将士们也就有了立下大功,封妻荫子的机会!
“刘将军,你也别太激动了,这件事最少还要等两年!”张焕笑着泼了一瓢冷水,“还是赶紧去准备船队南下吧,若是遇见新罗人阻扰,你自己看着办吧!”
刘仁轨心领神会,豪气万千的一抱拳道:“将军放心,末将一定不会给大唐丢脸!卫国公,李夫人,末将告辞了!”
李靖微笑着点点头勉励了几句,红拂淡淡的哼了一声,显然对刘仁轨还是有些不满。刘仁轨也不生气,和王文度交代了几句话,再次向几人行了一礼,转身上了小艇向大船划过去。
“二哥,出来很久了,该回去喝药休息了!叔珩,劝劝你二哥!”红拂见李靖还意犹未尽不想回去,赶紧一把拉住他,然后递给张焕一个包含威胁的眼色。
张焕吓了一跳,当初跟着红拂练武的时候,可没少见到这种眼色,要是敢不听她的,后果很会严重自己会很凄惨,也赶紧殷勤的劝解李靖回去休息。
“好好好,这就回去!”李靖无可奈何的点点头,本来还想去码头那边看看,只好打消这个念头,在红拂和张焕二人的掺扶下向前面小路上的马车走去。
张焕一边走,一边向李靖禀报最近的战况,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正在修建的码头附近。张焕忽然感到倭寇俘虏中似乎有人看着自己几人,转头去看却什么都没发现,也没怎么在意,扶着李靖一起上了马车,在暗刺护卫下向卑沙城缓缓而去。
马车远去后,一个穿着黑衣的倭寇少年扔下肩头的木料,对旁边一个同样穿着黑衣,却披散着头发的倭寇低声说道:“那个叫张焕的感觉真敏锐!竟然差点就发现我在看他!”
披散头发的倭寇似乎对这句话不感兴趣,向海上努努嘴道:“安倍比诺夫,你看,唐军水师战船似乎即将开拔,我们的计划又多了些把握!”
原来这两个倭寇少年正是安倍比诺夫和安昙比诺夫,这两人比安倍诺夫幸运,海战结束后被唐军打捞了上来,还在许多亲信的掩护下侥幸隐瞒住了身份。被俘的这些倭寇虽然被派来修建码头,还被杀了几百个不听话的人,但是大多数人却并没受到虐待,每天还能吃个饱饭。然而面对唐军的善心,包括安倍比诺夫和安昙比诺夫在内的很多倭寇不但不感激涕零,反而在私下里嘲笑唐军,认为唐军对俘虏讲仁义十分愚蠢可笑。在倭国,俘虏都会被充作奴隶,随时都会被胜利者肆意杀死,怎么可能还给吃饱饭?而且在这些倭寇心目中,唐军的战力并不强大,当初倭国水师之所以全军覆没,完全是因为那支忽然出现的扶余国太厉害!
既然这些人认定了唐军软弱可欺,当然不会安心继续做苦力,很多人都有了逃跑的念头。在他们看来,即使逃跑失败,也可以利用唐军的软弱仁义保住大多数人的性命,还是值得一拼的。因此在安倍比诺夫兄弟的号召下,已经有三千多名倭寇加入了逃跑计划,准备最近这几天在卑沙城中发起暴动转移唐军注意力,然后伺机夺取船只回归倭国。
安倍比诺夫飞快地扫了一眼海上,见到唐军的旗舰勇胜号确实正在起锚,嘴角忽然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低声对安昙比诺夫说了几句话。
第277章 倭人的本性
“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安昙比诺夫听完堂弟的话,十分惊讶的喊了一声。
附近几名唐军听见这边有人喊叫,虽然听不懂在喊什么,还是迅速把目光投了过来。
安倍比诺夫吓了一跳,赶紧蹲下来搬着一块大石装模作样,心里暗骂堂兄不稳重。安昙比诺夫情知自己失态,也赶紧走到堆放木料的地方,扛着一根木料若无其事的走了回来。那几名唐军见没什么异常,也就不再留意这边,继续转过头说说笑笑。
安昙比诺夫松了口气,扔下木料低声问道:“你怎么确定张焕搀扶的那个老头子是唐军很重要的人物?万一他不是,我们前去刺杀他岂不是反而会影响逃跑计划?”
李靖来到卑沙城之后十分低调,又一直深居简出养病,很少在城中露面。程知节也下了严令,禁止唐军当着倭寇俘虏和高句丽人谈论卫国公,以防发生不测事件,因而倭寇俘虏和高句丽人都不知道李靖的真实身份。
“你动动脑子吧,我的堂兄大人!”安倍比诺夫没好气的瞪了一眼堂兄,“你不会是因为在大唐待的时间太长,脑子待傻了吧?当初打败我们的扶余国主可是和那个老头子很亲近的,而且你看张焕的样子,显然也对那个老头十分尊敬,这样的人怎会可能是普通人?”
“你说的没错,是我疏忽了!你说怎么办,我都听你的。”安昙比诺夫脸色一红,讪讪的摸摸脑袋。
安倍比诺夫年纪虽然小了一些,却一直跟在安倍诺夫身边,阅历见识都多了一些。而安昙比诺夫几乎一直待在船上,因此安倍诺夫死后,兄弟俩人就以安倍比诺夫的意见为主。
安倍比诺夫警惕地看了看附近几名唐军,小声道:“先不说这件事了,晚上休息的时候,和其他几个首领商议一下再做决定!”
此时在回卑沙城的马车上,红拂板着脸正在埋怨李靖,一会儿说不听劝告,身体没痊愈就到处乱跑,一会儿说不好好吃药,吃半碗偷偷倒半碗。李靖看似一脸无奈的听着,眼神中却满含柔情,偶尔还童心大发,趁着红拂不注意对着张焕翻翻白眼。张焕正襟危坐,一脸严肃地听着,心里却早就笑个不停,除了自己,只怕没几个人能够看到名震天下的军神李靖这般模样吧?
红拂好容易才停止唠叨,转头对张焕笑道:“叔珩啊,我们准备过两天回长安,好久没看到你那几个孩子了,心里蛮想念的。”
张焕有些愕然道:“二哥不准备去平壤城看看吗?”
李靖笑着摇摇头:“御驾亲征灭掉高句丽是皇上一直以来的心愿,而一旦平壤城被我军攻下,就意味着高句丽已经灭国。所以你说说看,老夫有什么必要去那里?”
张焕一下子恍然大悟,李靖若是去平壤城,即使什么都不做,凭借着赫赫威名和极大的声誉,也会抢走李世民的一些风头。一旦安市城被攻下,大军继续南下的时候,李世民肯定会邀请李靖随驾。虽然李世民根本不会嫉恨李靖,但是李靖一向低调做人,最近几年更是极少抛头露面,当然不会去做这种事情。红拂显然十分清楚李靖的心思,因此这才说最近两天就回长安去。李靖刚才这几句话其实不必说得这么明白,说白了还是想要借此机会教诲一下张焕,让他做人做事都要低调一些。
“小弟明白了,多谢二哥教诲!”张焕心中感激,认真的道了声谢。
红拂抿嘴一笑:“都是自家兄弟,三弟何必这么客气?等你凯旋回到长安,嫂子我还有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拜托你!”
张焕肃然道:“嫂子但有吩咐,小弟莫敢不从!何必等到回长安再说,现在就可以告诉小弟!”
红拂含笑摇摇头,却根本没有现在就说的打算。张焕急的面红耳赤,甚至耍起了无赖,也依旧没有从红拂嘴里得到确切的问题,只好无奈的就此作罢。李靖两不相帮,只是在一边笑呵呵的观看,偶尔插一句嘴。
说说笑笑间,马车很快就到了卑沙城下,程名振亲自出城迎接马车进城。让张焕感到有些惊讶的是,李靖并没住在将军府的内院,而是住在了外院的北厢房里。
“二哥为何住在这里?”张焕站在北厢房门前的院子里,看着简陋的院子和周围低矮的围墙,有些不满地询问。
李靖笑而不答,径直走进屋子。
红拂小声道:“你二哥说了,这次前来卑沙城见大哥是私事,既然是私事,当然不能居住在内院,否则岂不成了喧宾夺主?因此他拒绝了程知节的劝说,坚决要住在这里。”
程名振也叹道:“张将军,事情确实如此。卫公高风亮节,末将等人都是万分钦佩!”
张焕感慨不已,也不好再劝这位品行高洁的二哥,当下进屋陪着李靖夫妇说了一阵子话。等到李靖服药睡下,张焕在程名振的陪同下,在城中四处巡视了一圈,回到将军府已经是黄昏时分了。
张焕草草洗漱完毕,正准备看看关于卑沙城的一些卷宗打发时间,忽然听见一阵喧哗声。派人出去一看,原来是王文度率领手下,押送倭寇俘虏回到了城中军营。反正左右无事,张焕换了身衣服,就带着纥干承基等人前去观看。
关押倭寇俘虏的军营就在将军府以北两里开外,这座军营离北面城墙仅仅百丈之遥,以前一直是高句丽人驻军的地方。当日城破之后,城中负隅顽抗的高句丽人被斩杀殆尽,城中空出来了很多房屋,因此唐军也没必要进驻死了很多人的地方,这座军营就暂时空了出来。后来抓到这些倭寇俘虏的时候,为了防止他们逃跑,程知节就把他们关押在这里,军营外面特意围起了很高大的栅栏,还随时有三千将士守在附近。
张焕赶到的时候,这些俘虏都被勒令待在大校场上,等候王文度训话。因为并没有像平日那样回来就用饭,这些倭寇或蹲或坐围在一起议论纷纷,很多人眼中都露出不满之意,有些胆大的竟然对着周围的唐军唠叨个不停。张焕看到这副情景,忍不住叹口气摇了摇头。
“公子怎么了?”纥干承基有些奇怪地询问。
张焕指着大校场,冷声道:“你看看这些倭寇俘虏,我们对他们还是太仁慈了!就因为今天没能让他们按时吃饭,竟然就起了不满之心,还敢出言谩骂!这些禽兽不如的东西,也不想想在他们倭国,做俘虏的待遇和下场!”
纥干承基一愣,试探着问道:“公子听得懂倭人说的话?”
“嗯?略懂一些!”张焕随意地点了点头,心里却颇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自己也就能听得懂倭寇骂人的话而已。
“公子果然厉害!”纥干承基不知究竟,倒是真心的称赞一句,接着问出了王文度想问而不敢问的问题:“公子似乎对倭人十分痛恨,可否告诉小的原因?”
“这个嘛……”张焕犹豫了下,只好随便找了个借口,“二哥仲坚曾经清楚地告诉过我,倭人性情残忍无比,攻城略地之后必然烧杀奸淫,妇孺老幼无一放过,倭寇过处往往满城鸡犬不留!倭寇历来畏惧强权而不知感恩,对其施加暴力奴役必然甘之若饴,若是以仁义之心对待,则必然会遭其反噬!而且倭人本性淫贱,其父女、兄妹、母子皆可淫乱成婚,且对此等事情引以为荣!此等龌蹉卑贱民族,如何不令人深恶痛绝?”
纥干承基听得瞠目结舌,语气有些颤抖的说道:“世上还有这等禽兽不如之民族?”
张焕淡淡道:“你错了!倭寇之卑劣更甚于禽兽!承基,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将这个民族彻底从世上抹去!”
纥干承基激灵灵打个冷战,倭国再小总也有千万人口,没想到一向温文尔雅的公子竟然想杀掉这么多人!
张焕似乎觉察到纥干承基的心思,语气平淡的问道:“你是否觉得,我的想法太过于狠辣?”
纥干承基下意识的点点头,忽然觉得这样不尊敬,又赶紧摇摇头。
张焕喟然长叹一声,连纥干承基都这么想,将来做这件事的时候阻力可想而知!不过若是放过这个卑劣的、根本不该存在的民族,张焕死都不会闭上眼睛!
“我无法告诉别人在某个时空发生了什么,那么这件事情就由我一人承担好了!不管遇见什么阻力,不管将来是否会背负千秋骂名,我张焕都要这么做!”张焕看着眼前乱糟糟的倭寇人群,紧握拳头在心中立下了誓言!
“走吧!”在心底发完誓,张焕头也不回转身离去。
纥干承基再次愣了一下,赶紧快步跟上去,和李德禄等人一起护卫着张焕向将军府走去。
张焕等人离开不久,王文度带着两名会说倭国话的高句丽人,走到大校场的高台上,宣布了张焕此前的命令。‘连坐之法’在倭国十分常见,这些倭寇都很清楚这种法令的严酷,因此听完两名高句丽人的翻译,台下顿时闹腾起来,数十名胆大的倭寇还跳着脚高声抗议。
王文度见到场面混乱勃然大怒,铮然一声拔出雪亮的腰刀,对着正在闹腾的倭寇们用力一指。看见这些倭寇俘虏如此不老实,校场周围的唐军早就愤怒不已,一接到王文度的命令,纷纷提着刀枪如狼似虎的冲了上去。
第278章 安倍比诺夫的计划
唐军凶神恶煞的冲进人群,把闹腾的最欢的倭寇全都拖了出来,有胆敢反抗的全都被当场格杀,附近胆敢插手的倭寇也都被毫不犹豫处死。看着地上残破的尸体和大片血迹,再看看被揪着头发拖出去的那些同伴,刚才还闹腾不休的倭寇们一下子老实了起来,纷纷低着头不敢说话。
安倍比诺夫兄弟和其他几名倭寇首领见到手下被抓、场面也被唐军控制下来,不但不愤怒反而齐齐松了口气。刚才的事情发生得太快,他们根本没来记得及阻止手下闹腾,如今虽然会损失一些人手,不过这些人都无关痛痒,大家的逃跑计划总算不会被暴露出来。
“尔等真是些不知好歹的蠢货!”王文度用刀尖指着被抓出来的两百多名倭寇破口怒骂,“我大唐素来讲仁义,即使是俘虏也从不虐待,尔等却得寸进尺,屡次挑衅我军威严,其罪当诛!来啊,把这些蠢货全都砍了!”
这些倭寇大都来自水手和渔民,并没有像某个时代那样被臭名彰著的武士道蛊惑洗脑,宁肯切腹自杀也不求饶投降,虽然性格残忍暴虐但是也欺软怕硬、贪生怕死。因而此时见到唐军手段强硬,赶紧跪地磕头求饶,有几十个胆小的已经吓得痛哭流涕。唐军却根本不予理会,只是用鄙视的目光瞪着这些愚蠢的东西,这时一听见王文度下令,手起刀落把二百多颗头颅砍了下来。
王文度手中腰刀指了指高台下,大声道:“抓几十个倭寇出来,让他们亲手把这些头颅垒成京观摆放在这里,让他们长点记性!”
唐军再次冲了过去,再次揪出来了百余倭寇,扔在这一堆头颅前面。刚才砍下的脑袋完全震慑住了场中的倭寇,这百余人还以为要步那些同伴的后尘,个个都吓得两股战战,瘫软在地上不停求饶。直到那两个高句丽人把王文度的话翻译过来,才战战兢兢的把血淋淋的头颅垒成了一座小小的京观。
王文度摆了摆手,这百余倭寇赶紧屁滚尿流的回到人群中,暗自庆幸没有白白丢掉小命。其他的倭寇全都噤若寒蝉,再没有人胆敢大声喧哗,大校场上猛然安静了下来。安倍比诺夫等人也低着头,悄悄把身子缩进人堆,深怕一不小心露出了马脚。
王文度满意地点点头,呛啷一声收刀入鞘,对着台下喝道:“这座京观任何人不许损毁,胆敢靠近一丈之内者,杀无赦!来人,重新登记造册,每二百人为一伙,什么时候做完这件死什么时候再准许他们吃饭!还有,鉴于这些蠢货今天的不良表现,今日晚餐分量减半!”
两个高句丽人把这段话翻译过去,倭寇人群中略微起了一阵骚动,不过再没有人胆敢当场跳出来反对。唐军搬来早就准备好的桌椅和笔墨纸砚,几十个刀笔小吏令倭寇们排好队形,开始一个个的登记造册。
此前王文度已经知道,这些倭寇九成以上都有名无姓,而且名字五花八门,十分拗口难记。再加上要登记造册的有数千人之多,因此造册的时候只登记了一个数字编号,每二百个数字编号为一伙。既便是如此,几十名刀笔小吏一直忙活到子时末,才堪堪登记完毕。
这些倭寇早就饿得半死,却不敢再喧哗闹腾,都老老实实的坐在地上等候。安倍比诺夫兄弟和其他十几名倭寇头领造册的时候刻意凑在一起,如愿以偿的分在了一伙,只是在唐军监视下无法交谈,只能按耐住内心的喜悦默默坐着。
王文度早就困得不行,登记造册完毕之后,对看守倭寇的唐军校尉孙伯益交代了几句,看看天色太晚也没去向张焕禀报,径直回到住所休息。
大校场上的倭寇们用过冰冷的饭食,在唐军驱赶下,按照刚分好的小队回到营房中的时候,已经是寅时了。安倍比诺夫等人分在了东头第七间大屋子里,偌大的屋子里除了一溜大通铺和几盏如豆油灯什么都没有,里面充满了难闻的各种臭气。倭寇们都进入屋子之后,唐军离开军营关上了大门和栅栏,军营中逐渐安静下来。
安倍比诺夫用嘴努努门外,低声道:“去看看外面有没有人!”
靠近门边的一个矮壮汉子站起身,向外面仔细看了下,躬身道:“安倍公子,外面没有人,一切都很正常。”
安倍比诺夫摆摆手道:“弥兵卫,你就待在那里,一旦有人过来赶紧通报。”
叫做弥兵卫的这矮壮汉子点点头,仍旧凑到门边上,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外面。
“都过来说话!”安倍比诺夫招招手,等到其他头领都围到身前,脸色平静的说道:“好了,现在我们来说说拟定的那个计划!诸君都看见了,如果继续留在这里,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王文度那条疯狗砍掉脑袋!所以计划不但要实行,还要尽快实行!”
一个脸上长着一颗大黑痣,个头瘦小的头领颤声道:“前阵子还以为唐军软弱可欺,没想到那王文度竟然不由分说直接杀人!计划一定要更加缜密才行,否则一旦失败,只怕我们都不会有好下场!”
“菅直龟太郎,你说的没错,计划确实要更加缜密才是!”安倍比诺夫先是赞同了一句,接着摇了摇手道:“不过在下不赞同你后面那句话,即使计划失败,唐军也不会把我们斩尽杀绝!原因有两个,第一,唐军需要我们修码头;第二,接任卑沙城的是张焕,此人不同于那个武夫程知节,是大唐状元出身,文采十分出众,这种人最喜欢讲仁义道德,不管发生什么绝对不会杀光我们!”
“堂弟说的没错!”安昙比诺夫点点头很是赞同,“诸君都知道,在下在大唐的扬州待过两年,那位张焕将军就是扬州人,在当地名望极高,几乎老幼皆知。在下对他的情况也比较了解,此人脾气性格都很友善,当初突厥人投降之后,张焕不但没有乱杀一人,还给那些粗鄙的突厥人安排住处,教他们耕种和建造房屋,据说如今突厥人的日子过的十分安稳舒适。因此在下敢打包票,即使我们的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