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王者-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这次不是刘磐的唆使,他不一定会主张出兵。当然他这不是在怪罪刘磐先前的劝说,毕竟最后认可的是他自己,可是刘磐将失败的责任推卸到贾诩的身上,那就大错特错了。张绣当即吼道:“明明是我们无能,非张辽对手,焉能怪文和先生,若非文和先生,将兵力控制在万人以下,也许此刻宛城早就被孙灿给取了,那里还轮得到你在这里说话。”

刘磐面上一阵青,一阵白,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张绣会为了一个臭名远扬的谋士来得罪自己。

身份高贵的他何曾受过此等侮辱,当即拂袖而去。

贾诩眼中的余光扫向刘磐的背影,眼中闪过一阵杀机,他知道这个仇已经结下了,很难在挽回了。他清楚只要刘磐一回到襄阳,那么刘磐一定会处处和张绣对着干。

一个爱惜如子的刘磐,一个有可能威胁襄阳无亲无故的外人,用人为亲的刘表会相信谁。以贾诩的才智,岂有猜不透之理。

要说先前刘磐的不死,要比死更有价值。那么此刻,只有刘磐死,才能让张绣获得更大的利益。

因此,刘磐非死不可。

就在贾诩东想西想的时候,张绣再次向贾诩道歉。

贾诩猛然醒悟过来,急道:“张将军,三万军马已经齐备,将军快快出兵,追击孙灿。”

张绣苦笑道:“先生勿要挖苦,我等以败。为何还要追击?”

贾诩自信说道:“此番去,一定可以获胜,若再败,贾诩愿一死,谢将军。”

张绣已经被打怕了,一时间见也不敢在去,贾诩无奈,只好说道:“将军指挥作战能力不如孙灿,谋划能力也不及他。撤退时,由于事态严重,孙灿必会亲自命能将断后,所有士卒也都抱必死之决心,其作战力便绝非我军团此刻所能战胜的。

因此将军追击,必定为孙灿军所败。

再次追击就大不一样,等到对方破了我军的追兵后,孙灿一定会急着回寿春救援,会放松警惕,此刻也是孙灿军最薄弱的地方。这时候,我军再去追击,对方必然毫不防备,我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必可获胜。“

张绣大悟,立刻下令所有可以战斗的士兵再次向孙灿军追去。

吃过一次亏后,张绣对贾诩的话几乎已经到达了奉若神明的地步,对于他的这个妙想,信心十足,马不停蹄的向孙灿追去。

追了半日,终于发现孙灿大军的踪迹。

这时,流星探马来报,说道:“将军,孙灿军不久前刚经过雉衡山山道。”

张绣大喜,若是寻常他还会考虑一下,雉衡山山道地势险恶,会不会有伏兵出现。不过,此刻已经无须再做考虑,他休息片刻,嚼些行军用的干粮,做了些战前的准备,就领军快马向雉衡山山道奔去。

雉衡山山道狭小,由于此刻正是夏末,四周有许多干草。

张绣觉得有些不对劲,就打算一鼓作气冲过雉衡山山道。

就在不远处,陈到冷眼看着离自己越来越近的张绣,突然,双手深入口中猛得一吹,声凄厉的鸟叫在雉衡山山道上回荡,这正是商议好的进攻的信号。

早已潜伏在四周山林中的“玄火营”纷纷将身旁的东西抛了下去,当中有火油,木柴,还有裹在一起的枯枝烂叶。

“洪水营”也做好了准备,带火的利箭倾盆而下,好似暴雨一般,密集射下。顿时烟火涨天,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映天彻地。

惨叫声连连传来,求饶声四处可见。相互拥挤,相互践踏者,不计其数。

猛听得山坡后杀声震天,鼓声动地,尘埃万丈,伏兵顿起。

这里本是山地,喊声杀声因在谷中回荡,似乎漫山遍野均有孙灿军的兵马。枯枝烂叶烧的烟尘大起,蔽日遮天,内中旗帜招展,刀枪闪耀,更似乎是天兵大将!

兵士数量好似有千百万之多,无法估计。

张绣吓得心胆碎裂,不敢久停,忙丢掉辎重粮草等大型物件,呼喝撤退,仓皇而逃。

好不容易退出火场,右手旁又杀出一支队伍,为首者,板肋虬髯,正是原伏牛山大王周仓。

周仓天生两臂就有千斤之力,挥动着七十斤大锤,被锤中者,不骨碎而死,就连战马亦不例外。

“青木营”各个初生牛犊,手中长枪,挑来刺去,战斗力,颇为不凡。

张绣不知山中有多少伏兵,骇然之于,毫无抵抗之念,只是闷头向前逃去,一口气就逃了十余里。

周仓依照吩咐,并没有追赶。

胡车儿赶到张绣身旁,叹声道:“张将军,对方没有追上,可以歇一歇了。”

张绣安心,长叹了口气,道:“文和先生,果然也有出错的时候,绣太依赖先生了,认为文和先生是神仙人物,用不会错,谁知……唉!”张绣一脸落魄。

这时,胡车儿劝说道:“将军别灰心,我们还有两万五千余将士,还有再起的机会。前面不远,有条雉河,我们去洗洗,让马喝喝水,在休息一下。不然,再遇到敌军,我们无力作战,只有束手待擒一路了。”

张绣点头,到达了雉河,将士们见到水,就想饿鬼见到山珍海味一般,一起蜂拥而上,这些快成烤猪的众兵将,想也没想,人人都跳到了河里。

喝水、洗澡,洗马……什么样都有。

就是水太浅,众人觉得有些不过瘾。

当然,孙灿军是仁义之师,对某些要求是非常乐意干的,既然兄台觉得水少,那么我们就可以给你们加点。

就在上游三里路的转弯处,孙灿军以沙袋,木桩。拦河筑了一道水坝:两头木桩打牢,几十根千斤索攀住,总索绕在岸边的岩石上。千斤板上面迭着层层砂袋,截住水流。下游的水越流越少,上面的水越涨越高。五百名士兵兵坐在小船上,不断往上加沙袋,沙袋迭得已经超过了两面的河岸,水还在涨上来。

这时,探马来报:“将军敌兵已经在雉河中嬉戏了。”

高顺听见下游的喧哗,又得士兵来报,猛的让人拉开木桩,冲跨沙袋。

河水卷着沙袋,一泻千里,“哗……”那势如排山倒海,声若万马奔腾。水来不及从河道里泻下去,浪头竟卷到两边岸上。

张绣军觉不对,可别说爬上岸逃,连声“啊呀”都来不及喊,人就不知冲到哪里去了。顷刻之间,河水猛涨数丈,只见波涛汹涌,而水中的张绣军影踪全无,连哭喊之声都没有,只有河水在咆哮、翻腾。

高顺、李通杀了下来。

张绣等兵将,士气全无,狂奔不已。

逃不多时,左边杀出张辽,张绣向右,右手又杀出樊武。

张绣一见次二人,黯然想道:“没想到我张绣竟会葬生于此?”

“主公莫慌,胡车儿来也!”就再张绣万念惧灰之时,胡车儿带着数千亲卫杀了过来。

张绣大喜和胡车儿一起,带着两千亲位杀出了重围。张辽等人并没有追赶,而是依照孙灿的吩咐,留下来招降那些以无任何战斗信心的西凉士兵,并且在下游打捞生还者。

张绣狼狈的逃向了雉县。

路上,张绣叹道:“想我张绣扬名北地,一身经过大小战役也无法记数,却万万没想到却有今日这番惨败。”

胡车儿听了漠然不语,良久才道:“雉县太守是将军老部下,我们可以在歇息一下。”

到了雉县,他们悲哀的看见了一个人,那人就是徐晃。

由于雉县太守是张绣心腹,并不愿投降,徐晃只得强攻。

雉县刚刚攻克不久,四周还有血迹,徐晃见已经来不及冲洗,干脆光明正大的在城墙上等候张绣,高喝道:“张绣小儿,来我雉县所谓何事?”

四路伏兵尽出,张绣和胡车儿,再次奋力杀出重围,此刻他们身旁的将士,已经不足一千。

此战张绣三万大军战死五千,降者有一万五千之多,逃跑者无法计数。总之,这一战张绣几乎全军覆没。

第六部 再战荆襄 第十五章 连克二十六县

宛城官邸,议事厅。

贾诩在张绣走后,心神一直不宁,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突然,士兵来报:“贾功曹,外头有一伤者求见。”

贾诩心中一寒,快步走出官邸,见一个伤势很重的人,在一个士兵的搀扶下,站在一旁。

那人见到贾诩,立刻道:“贾功曹,在下奉命围缴山贼,眼看快成功之时,突然杀出一群恶匪。这恶匪非常勇悍,我们不敌,除我一人之外,其余全部阵亡。”

刚说道此处,那人就忍不住,一口鲜血喷出,顿时毙命。

贾诩脸上一阵严肃,其实这些人是他派去刺杀刘磐的杀手,先前那些话的意思,就是他们奉命刺杀刘磐,本来,事情以成。可是,有神秘人突然襄助,神秘人武艺高强,所有杀手除他之外,全部被杀。

也就是说刺杀任务已经失败,刘磐将会安全的回到襄阳。

贾诩叹了口气,道:“天意如此,为之奈何。”感慨之余,便立刻下令将来人厚葬,以免节外生枝。

这时,突然有吕布军使者到来。

贾诩立刻在府衙议事厅中接见。

客套一番,贾诩就开门见山的问道:“不知,使者来我宛城,所谓何事?”

使者取出书函呈上,说道:“我家大人希望在六日后,一起对孙灿军发动攻势。张绣大人攻打汝南,刘荆州出兵安丰,我主兵发乌江港。三路大军,一起出击,如此,定可大破孙灿。将孙灿军一网打尽,彻底消灭。”

贾诩神色巨变,急道:“什么?吕布还没有攻克乌江港?孙灿还占据淮河天险?”

使者不明所以,如实回答道:“孙灿军司马荀彧太过狡诈,命人在淮河之上,以铁索横江,我军暂时还未能攻克乌江港。”

贾诩听到了确定,顿时无力的瘫在了大椅上,神色一片茫然,口中囔囔道:“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

此时此刻,贾诩终于将一切全部想明白了,乌江港未失就代表淮南并没有告急,孙灿军有能力两线作战,而且游刃有余,并没有露出败绩。

孙灿没有任何理由要急忙撤退。唯一的解释就是刻意而为之。

既然刻意而为之,那么对方又不谴重兵围剿追击的张绣,显然令有所图。

贾诩的脑中出现三个想法:

第一、火速撤退,放弃宛城,谋求徐州。

第二、不顾宛城,直接攻入荆州腹地。

这两条可能信都不大,都有致命的弱点。

剩下最后一条,也就是他最担心的。那就是对手早再事先就洞察了他的计策,并且,在路上设伏,等候张绣自投罗网,这一点可能性最大。

吕布军使者见贾诩有些失魂落魄,便叫了两声:“贾司马?贾司马……”

贾诩惊厥而醒,轻拭额上汗珠,恢复了镇定,说道:“此事事关重大,诩不好妄自定夺。使者可去驿馆歇息,等我家大人回来后,再行商议。”

遣开了使者,贾诩静静的呆在议事厅中,静静的等着消息,到底是大破孙灿,还是被孙灿击跨。

此刻,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已经认可了孙灿。两次被骗,他已经瞧出了孙灿军那无穷的潜力,以及孙灿自身的实力。

他心目中的名主并非要强于他,但至少要有让他信服的能力。

最近几日,孙灿由失败,转为胜利,足以见他的雄才大略确实世上少有。

胜不骄,败不馁,也是成大事者,首要条件之一。

若是张绣大破孙灿,那么他也会劝张绣投降,而他就是取得宛城的最大功臣。若是被孙灿击跨,那就更要向孙灿投降。一个势力如此强大,才华如此出色的君主,只有两条路供他选择。

其一、是毁了他,让他无法威胁自己。其二、就是辅佐他,在他身旁出谋划策,借助他的光芒,来滋润自己。

显然,贾诩根本无力毁了孙灿,只有借助他的光辉,来滋润他自己。

只有如此,才是目前最明智的抉择。

大约半个时辰。

张绣终于回到了宛城,领着不到一千的军士,无精打采的回到了宛城,走进议事厅。

张绣见到贾诩,沮丧的说道:“文和先生,我军六次遭到伏击,三万大军仅剩千余。如今形势应当如何是好?”

贾诩浑身剧震,他原本以为张绣再惨也不过是惨败而已,万万想不到对方竟然一战就将三万名震天下的西凉骑兵杀败,而且竟只有不到一千人安然回来,当下骇然道:“对方究竟如何设伏,竟让我军损失如此巨大。”

张绣将孙灿的六路伏兵,详细的说了一遍。

贾诩暗叹:“对方将我们的行动,全部都计划在内,一步不差。与之为敌,将来必将死无葬身之所,还投降为妙。如此,不但对张将军好,对于我也有莫大的好处。”

顾念至此,他劝说道:“孙灿胸才伟略,世间少有,乃世之明主。得天下者,将来必是孙灿无疑。此刻,我们已经无力与他对抗,不如归降,跟随孙灿,助其打天下。为有如此,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张绣听了略微有些心动,但又有些为难的说道:“可是孙灿杀了我叔父,若降他,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贾诩心中暗笑,张绣是什么人,他那有不清楚的道理,什么怕天下人耻笑,无非就是因为曾经三次打败孙灿,怕孙灿容不下他而已,当即道:“战场之上,死伤再所难免。张济大人之死,乃天意所为,岂能怪罪他人?孙灿气度宏大,与当年的齐桓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会因为先前三败而嫉恨于心。”

张绣熟读春秋,知道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当年重用差点将他射死的仇敌管仲,后更册封他为“仲父”,而管仲也感其恩,施展惊世之才,助齐桓公成就不世霸业。

此举在中华史上,是不计前贤,爱才,敬才的典范。

张绣见贾诩如此说孙灿,心中大定,道:“就按照先生的意思办吧。”

*****************************

雉县县衙,议事厅。

完成任务的众将依次交令。

惟有徐晃歉声道:“主公,晃为能完成任务,请主公责罚。”

原来,孙灿的最后一路伏兵用的是请君入瓮之法。经过长时间逃窜、撕杀,孙灿他们料到如果张绣未擒,一定会去附近最大的县城雉县休息。

因此,就让徐晃来劝降,准备让张绣自投罗网。不过,雉县首将是个老顽固,誓死不降。徐晃只好强攻,虽破了雉县,但也花费了许多时间。

雉县城前一片混乱,血迹,巨石、滚木横七竖八的倒在战场上,来不及收拾。

徐晃只好自作主张,将伏兵设在城外。

虽然,打了张绣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却没有擒得张绣。

孙灿早已明白事情经过,不罚反赏,褒奖道:“公明此次做的很好,所谓将再外,君命有所不受。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如果,不能将兵法活用,只会损兵折将,陷入绝地。诸位切记,日后若有更好的计策,或者形势有变。诸位可依照形势,自行决断。若有理,即便失败,灿也绝不责罚。我孙灿需要有头有脑的人为大将,决非不晓变化,纸上谈兵之人。”

众将称是。

接着,孙灿将所有立功的战士都褒奖了一遍,随即,下令——兵发宛城。

“等等!”刘华制止了孙灿的行动,说道:“灿儿,此刻兵发宛城决非上策,应当出其不意,趁刘表没有反应过来,兵分四路,将宛城附近所有城县一一占据。至于宛城,相信此刻已经在灿儿手中,只需要前去接收即可。”

对于张绣和贾诩的了解,在场的谁也不及他。张绣胆小,当年曹操睡了他的婶娘,让他颜面扫地,到最后他还是忍气吞声的归降了曹操。更何况是现在?至于贾诩那就更放心了,此人眼光毒辣,怎能分辨不出,当前的形势?

孙灿问道:“亚父,就那么肯定张绣会降?”

刘华点头,坚定道:“老夫可用人头担保。”

孙灿点头立刻命徐晃、张飞、张辽、赵云、分兵四路,攻打宛城以北所有城县。自己则领高顺、樊武、许褚等将收复宛城以南的城县,为保万一,他还是让智勇兼备的李通,看守着宛城。

全军趁夜出发,五路大军六日内一口气连克苑县、西鄂、堵阳、雉县、叶县、犨县、鲁阳、郦国、析县、南乡、顺阳、武当、冠军、阴县、筑阳、山都、安众、涅阳、棘阳、育阳、舞阴、比阳、平氏、复阳、随县二十五县。

荆州上下大震,当刘表反应过来,遣兵镇守之时,以有大片疆土落入孙灿之手。

孙灿回军宛城,正如亚父刘华之言,太守张绣及时的交出授印,开城投降。

顷刻间,南阳郡三十六县,就有二十六县落入孙灿之手。

第六部 再战荆襄 第十六章 神秘的救星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秦始皇雄滔伟略,世之无双,一统六国,可谓恒古第一帝。

可惜,为人暴虐,不尊民心,以法来治天下。以至,秦法苛刻,死、肉刑、徒、笞、耐刑、迁刑、赀刑、废刑、谇刑等刑法,样样残不忍睹。

因此,大秦才立二世,就亡。

而高祖并无始皇雄才,却以民为本。因此,大汉立国四百余年,虽饱经风霜,却一直屹立不倒。

民心之重要,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明。

不过。孙灿和高祖一样,以民为本。

宛城经过孙灿四载治理,民心所向。虽孙灿离开以有数载,但是宛城百姓依旧对他感恩戴德。

此番,孙灿重回宛城,城中百姓无不欢欣鼓舞,站于街道两旁,迎接孙灿的到来。

郭嘉左观右望,见百姓如此,爱戴孙灿,心中高兴之极,连忙庆幸自己投得民主。他在孙灿身后,说道:“主公,没想到今时今日,在宛城还有如此多的百姓爱戴你。”

孙灿跟郭嘉一样,很是高兴,说道:“是啊!我也想不到。此刻见他们如此爱戴,心里真的很是高兴,只恨当年,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太少了。”他微笑着,跟附近的百姓打着招呼。

来到府衙外,贾诩等大小官员,依次在府衙前迎接。

孙灿下马快步来到贾诩面前,说道:“文和先生,我们又见面了。”

贾诩微微点头,说道:“事事如棋,变幻莫测。惟有真英雄方可看清时势,惜日,贾诩不明事理,竟妄自与大人为敌。今日再见,贾诩万分汗颜。”

赞美之言,随都会说,向贾诩说的这么高明的却是少之又少。

是人都喜欢听奉承之语,孙灿也不例外。

真正的区别在于怎么对待,聪明之人,一笑而过。愚昧之人,却得意洋洋,牢记在心。

孙灿听贾诩从侧面夸他是真英雄心头不由一乐,笑道:“小人,英雄只在一念之间。稍微不得当,小人亦是英雄,英雄亦是小人。

重要的是要以不同的眼光看待,秦始皇英雄也,一统六国,首次开创一统之门,令天下百姓再无六国之别。

秦始皇小人也,胜也骄。修皇陵,造阿房宫,亲信宦官赵高,为祸天下。迷信长生之道,令江湖术士,霍乱朝野。

眼光不一样,事情的结果就不一样。

试问,文和先生你是站在什么情况下来看的?“

贾诩看着孙灿,心里根本把握不住他在想些什么,许久,才如实道:“当然是心,心中怎么想,就怎么看。”

“好!回答的好!有心即可,违心之言,说之无用。从即日起,你便是我镇南将军府中的主簿,文和可愿接受?”孙灿微笑的说道。

其实,用不用贾诩在他心中一直很矛盾。大汉沦落至此,和贾诩为李傕、郭汜所谋的一计,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他有些彷徨,甚至还其过杀他的念头,直到贾诩说的那个“心”字,孙灿才决定重用他。

贾诩此人很奇怪,说他不忠,为什么还要千方百计救汉献帝,脱离苦海。说他忠,他却没有干过什么忠义的事情。

谁也不明白贾诩的想法,谁也猜不透他的想法。

不过,只要他心里明白自己应该干些什么事情,今后应该怎么干,这已经就足够了。

孙灿不去计较贾诩以往的过失和对错,只是知道一件事情,贾诩为人他管不着,他需要的是贾诩的智慧,而不是贾诩这个人。他用的是贾诩的才,不是用贾诩的为人。

只要贾诩忠于他,自然得到重用。贾诩不忠于他,那就……

贾诩突然有些想明白了,立刻行礼拜道:“贾诩,愿为主公效力。”

“好!”孙灿拍着贾诩的肩膀,对一旁的张绣说道:“张绣将军,我军营里有两万战俘,回头你去将他们收编,留下最骁勇善战的八千人,组成一营。记得你们凉州遵从神鹰,就称它为‘鹰骑营’,此营由你来统领,你师弟赵云为副,你看如何?”

张绣一呆,随即受宠若惊的回答道:“属下何得何能,认此高位。师弟赵云无论才干武艺都在张绣之上,张绣愿意为副。”

孙灿笑了笑,其实他知道张绣不会当任这个正统帅,才这么说的,不然他才不会让赵云为副。

虽然,同样达到了让赵云当任统领的事实,但得到的效果却远比直接任张绣为副来的好的多。

至少现在张绣心中以定,相信了孙灿不计前贤,知道孙灿会重用与他,可以安心为孙灿办事。

孙灿见张绣那激动的模样,心道:“权术这玩意,还挺有用的。”

******************************

荆州府衙,此刻已经乱成一团,眼看南阳郡就要落入孙灿的手上,刘表真是欲哭无泪,毫无任何办法。

孙灿太强了,根本不是他所能够抵御的。

好不容易凑齐的八万大军被孙灿麾下的徐晃一击击破,请来的张绣原本给了他一线生机,可是如今又得到张绣归降孙灿的消息,最后这一线希望都已经破碎,他实在不知应该如何是好。

自从当上荆州牧以来,他本想全心全意治理此地,将荆州发展成一个兵多将广,并且物质丰富的宝地。

可是,因为,一时的冲动,听信谗言夺取了宛城,导致自己名望大跌。还干出了违心之事。

为了防止孙灿进犯,他常常无条件的募兵,并且加重赋税,扩充军资。使得领地百姓,各个面有菜色。

可是兵虽多,却不能人指挥,麾下将士各个都不敢迎战,唯一有勇气的只有一个叫文聘的都尉。

可是,他怎么能够将大军交给一个都尉呢?

这时,屋外突然传来一阵欢喜声,“叔父、叔父,荆州有救了,荆州有救了。”

刘表听出这是他从子刘磐的声音,见他如此喜悦,心里更加烦躁,怒道:“大呼小叫,成和体统。”

因受伤,面色有些苍白的刘磐,见刘表动怒,立刻板起了脸,恭敬的行了一礼,说道:“叔父,磐在宛城归来时,遭到莫明杀手刺杀。被三位英雄所救,他们三人各个了得,一定可以救我荆州与水火之中。”

第六部 再战荆襄 第十七章 择才而用

刘表正为孙灿事情烦忧,一听有人可救荆州,立刻大喜道:“哪位英雄可救荆州?”

刘磐恭敬的说道:“正是破黄巾的刘关张三兄弟。”

“哦!”刘表应了一声,想了一会儿,道:“莫非就是以‘仁义’而扬名的刘徐州?据说,他乃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与我祖大汉鲁恭王正是近亲。快快有请……快快有请……”

不一会儿,刘备、关羽、张燕三兄弟相继走进荆州牧的府衙议事厅。

三人相继参拜行礼。

刘表表现的相当热情,大笑道:“玄德无须多理,你我二人皆是汉室姻亲我祖大汉鲁恭王与中山靖王乃近亲也,我们等也不用客气。若不嫌弃,称呼一声兄长即可。”

刘备此刻以是落难之身,有求于人,见刘表如此礼待,连声称是,并以兄弟之礼对待,视刘表为兄长。

刘备吹嘘道:“吕布来投,备不计较其出身,诚心待之,粮草城池,未有一点怠慢之处。可恨此贼子狼子野心,竟然谋我徐州,着实可误。若非当日未听三弟良言,执意要收留吕布,怎能落得如此地步。”

刘表也叹声道:“为兄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去,孙灿军骁勇善战,手上人才辈出。南阳一地,几乎全陷,愚兄前景勘忧啊。吾弟此时前来,正不是时候。可速速离去,他日若荆州未亡,兄在当面向贤弟请罪。”

刘备早已听说孙灿攻打刘表一事,好奇说道:“孙灿此人,备和他打过交道。为人正直,绝非不讲道理之人。兄长与孙灿,一定存在什么误会。不如让弟代兄走一趟消除误会?”

刘表一脸苦笑,难以启齿,总不能说自己将孙灿的父母掳来,从而令孙灿对自己恨之入骨吧?此刻,他除了苦笑,哪还能干什么?

孙灿未将事情传扬开来,已经是莫大的恩德了,他怎敢在随意诋毁孙灿。万一惹怒了他,将他掳劫孙哲夫妇的消息一传开,那么他立刻就会声誉扫地,受天下人唾弃。

其实,并非孙灿好心不说,而是孙哲不让孙灿以此来打击大汉的威望。

大汉的声威本就不足,只要刘表掳劫孙哲夫妇的消息一传开,那世人再唾弃刘表之余,大汉的声誉也会为此受损。

因此,孙哲严令孙灿不许以此手段对付刘表。

当然,这并非刘表能够知道的。

刘备见刘表,面露难色,知道对方有难言之隐,也就不在追问。他本无家可归,听从张燕的意见,来荆州投奔刘表。

现在刘表有难,正好是他他出力相帮的时候,当即说道:“无论兄长与孙灿的恩怨如何,都不应该兵戎相见。令百姓蒙难,不说对错。总之,他谋取荆州却是实情,弟愿意代兄长领兵抵御。”

刘表先前说的只是场面话,他根本就不愿刘备离去,现在将刘备一力揽下重担,他怎能不喜,立刻说道:“表立刻拨给弟五万军马,由弟前往新野镇守。”

此时此刻,刘表除了相信刘备外,毫无别的方法。

刘、关、张三兄弟走出府衙,就见刘磐在府外守侯。

刘磐见刘、关、张三人走出,立刻迎了上去,说道:“三位叔父好,不知叔父们想去哪儿。”

刘备和善的笑道:“兄长在南街为备,准备了一间府邸,备正准备去那歇歇。”

刘磐望了望四周,见四周无人,便道:“三位叔父,想必你们心中有许多疑问。如果没有重要的事情,可否随侄儿走一趟。”

刘备觉得事有蹊跷,正打算拒绝,就听张燕抢先道:“磐公子带路,我等初来轧道,并无任何事情。”

刘备看了张燕一眼,不好反驳,只得做了个请的手势。

刘磐高兴的再前领着路。

关羽拉了拉张燕的衣绣,低声道:“大哥,本不愿去,三弟为何如此逼迫大哥?”

张燕低声回道:“荆州关系错综复杂,大哥要想光复汉室,就必须有一处领地。荆州这里地广人足,正是发展的极佳之地。若大哥取之,以其仁厚宽宏的性格,不出几年,荆州便可大治。

同时亦可和袁绍、孙灿、曹操等豪杰一较长短。

当务之急,就是要弄清荆州当前的形势,刘磐这里正是一个突破口,我们应该要好好把握才行。

还有此事不可让大哥知道,不然以他之贤德,又将会前功尽弃。“

关羽微微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这位三弟,看似粗旷,却心细如发,领兵布阵或许不如自己,但在谋略之上,却胜过自己多矣。

四人向前走去。

殊不知,在四人之后,墙角遍一双阴毒的眼睛看着四人,眼中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