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王者-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部 除奸风云 第一章 凯旋回朝

孙灿的话让曹操大感惊奇,大汉的大部分军马都被皇甫嵩、朱俊、卢植给带走了。洛阳皇城中仅有五万军马。

袁绍、袁术等人战败折了一万,皇城中也就余下了四万士兵。

因此,孙灿能带出的士兵最多不过一万,他们得到的消息也是一万。可是,对方的人数却高达五万之众。

他实在不敢相信孙灿可以以一万士兵全歼张云的这股五万大军。更何况,他还知道何进一直在后方给孙灿捣乱。

孙灿见曹操有些不信,就将战斗的经过说了一变,其中被营寨被截,以及张飞擒王等等多说的一清二楚。不过,关于郭嘉他则一笔代过,没有详谈。这不是他有意隐瞒,而是不想为自己和郭嘉惹上不必要的麻烦而已。毕竟,郭嘉的罪名可大可小,轻则处死,重则便是诛灭九族的罪过。

曹操也没有在意,只是叹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原先操还以为子羽是个为人正直,才思敏捷的豪杰。却不料在军务上,子羽还是这般出色。”

孙灿笑着说了一些谦让的话。

正说间,突然下首传来一句话,

“曹都尉,不知道北方的战况如何了?”问这问题的正是刘华,他知道此时的历史已经改变了许多,他必须知道如今天下的大势,以便日后的不时之需。

曹操答道:“先生可以放心了,就在半月前,我军在曲阳县外设计大破了贼首张角的黄巾军。黄巾贼军元气大伤,无力于我军再战,退回了老巢巨鹿。我们还得到了可靠的消息说是张角已经病入膏肓,命不久以。现在黄巾军上下全靠张梁、张宝两位兄弟治理,相信要不了多久。黄巾之乱就可以平定,百姓也可以过上好日子了。”

“恩”刘华明白的点了点头,觉得历史的出入并不是很大,黄巾之乱,依旧可以在一年内平定。心想:“既然历史的变化不是很大,那么刘宏一死,就是真正乱世的来临。洛阳是是非之地,在那官再大也不可能有实权,到不如寻觅一处宝地发展,壮大自己的实力,为日后打下基础。”

就在刘华沉思的时候。孙灿、曹操也想到了解决粮食的办法。

这个办法是曹操提出的,他说:“既然叛军已经解决,我们就不用为粮食、药材的补给发愁了。南阳太守秦颉与曹某向来交好,而南阳又是富庶之地。只要曹某修书一封,必然会借得回洛阳的粮食。”

当夜,曹操就修书,派心腹前去南阳借粮。

秦颉是个识趣之人,他见孙灿立了如此大功,二话不说,就从库房取出余下的粮食,药材送往孙灿的军营。

得到了秦颉物质上的支助,孙灿立刻就班师回朝。

洛阳上下人潮蜂拥,洛阳令周异早已奉皇上之命率领亲兵将校,大吹大擂,列队在洛阳城外相迎。

众百姓也拥在城外,摆上美酒香烛,礼拜慰劳。

周异上前说道:“孙将军在洛水附近连胜黄巾贼寇,救我洛阳百姓于水火之中。此番凯旋而归,陛下欢喜异常,特命臣下前来迎接。请将军速速赶往宫殿。”

孙灿叩谢,道:“周大人少歇,待我和军中将士拜别,马上就往。”

说完,他从百姓手中接过一杯酒,对着身后的将士们,喝道:“将士们,我们回家了。这次能胜全赖将士们的奋勇杀敌。你们有回家,无家的或家远的,就将军营当成你们的家,待我见过陛下后,再来与众位弟兄相会。在此,我先敬诸位一杯。”

饮完了酒,孙灿就带着刘华、高顺、樊武、张飞四人向皇城走去。

洛阳城内也是家家悬彩,户户腾欢。

路上,刘华突然对孙灿低声问道:“这位周异大人,可是如今的洛阳令。其有一子是否名唤周瑜?”

“不知道。”孙灿一脸的茫然,他向来不太关心朝中之事,对周异一家知道的并不深,但周家是洛阳大家,大致消息还知道一些,说道:“徒儿只知周异,周大人出身士族,他的父亲周景、堂兄周忠都曾任大汉太尉,是洛阳少有的士族大家。”

“那当真是周瑜的父亲了,书上确实记载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为东汉太尉。其父亲周异,曾任洛阳令。他是在孙坚兵讨董卓时,移居舒县,并结实了小霸王孙策。”刘华默默在心底思索着,嘴角在不经意间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意。

到了皇城,刘华对孙灿说道:“灿儿,师傅不愿为官,身凭能教你成材足以。先回太傅府了。”还没等孙灿说话,人已经在十丈开外。

孙灿叹了口气,领着其他人进了皇城。

温德殿。

得到了传昭的孙灿喜气洋洋的走进了这间只有王公大臣才能进入的议政厅。

第一眼,孙灿就看见了在殿内左上方第一位那阔别以久的父亲,冲他露了一个开心的笑容。

孙哲含笑的点了点头,脸上一片红光,显然是高兴之极,满意之极。

无意间,孙灿还扫右上手第一位的何进,见他面色阴沉,一脸的黑线,额上暴出的青筋,让这位肥胖的何大将军,显得更加的无知。

孙灿虽说不屑去和何进计较,但见何进这副模样,心中也不由的生出一阵快意。

到了大殿中央,便对坐在龙椅上的汉灵帝刘宏行了一个君臣大礼。

“参见陛下,愿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来今天刘宏非常的高兴,愉悦的声音很快就从龙椅上传了下来,“孙小将军真乃国之栋梁,快快平身。”

孙灿谢恩而起。

刘宏的目光在殿下的众人扫视了一番,笑道:“孙小将军为捍卫皇城安全,不顾年少,亲率一万士兵大破敌方的五万雄师,并将贼首张云诛服,捍卫了我大汉的尊严。功劳不小,诸位爱钦觉得朕应该如何赏赐他?”

第二部 除奸风云 第二章 殿中求赏

刘宏话刚一出,殿下就一片交头急耳、窃窃议论。孙灿的功劳可大可小,若是以功勋来算,他顶多就是官升两级。可是,按照意义来算,就不只是这一些了。皇甫嵩、朱携等人打的是平乱之战。

而孙灿打的却是救援皇城,捍卫大汉尊严一战。虽然只是说法不一样,但其实是差至千里。

如果没有孙灿,那么皇城洛阳就会被兵临城下,从而使得大汉颜面扫地。

所以说同样的打战,孙灿这一路所得到的功绩,绝对要胜于皇甫嵩、朱携等人所立的战功。

一时间,堂下众臣也不能拿定主意。

刘宏见此不由微微皱了皱眉头,他向来不喜欢动脑,所有的决策都是大臣们商议后,才由他批准的,见群臣没有一位发话,便对孙灿问道:“孙小将军,你说希望朕赏赐你什么?”。

孙灿纳闷,那有这样做皇帝的,合理的论功行赏本就是一个皇帝最起码的能力,怎么可以问他这个当事人起来?

纳闷归纳闷,但他还不会傻到有便宜不占的道理,立刻答道:“陛下,我要二十万大钱,几匹良驹还有一坛好酒。”

此言一出,顿时让殿上、殿下轰然大笑。孙哲更是气白的脸,差点没有晕阕过去。怒声斥道:“竖子,不可无礼。”

“哈哈……没想到,孙小将军小小年纪,就是个财迷,酒鬼……果然,人不可冒相,海水不可斗量啊!”如此讽刺的正是何进,他与孙灿交恶,自然不会放过如此好的机会来打压孙灿的气焰。

孙灿被笑有些莫名其妙,被父亲斥的也有些委屈。他不觉得自己什么地方错了,几位将军无好马,他要几匹宝马送给那些和他一起水里来,火里去的战友有什么错。张飞好酒,想尝尝宫里的美酒,他就为他要上一坛,也不觉得有错。军士们为了胜利,更是抛头颅,洒热血,要二十万大钱来犒赏他们,更是天经地义。

见众人笑的如此放肆,不由怒火中烧,心想:“我等全体将士为大汉誓死如归,奋勇杀贼。如今为他们要些钱财,犒赏,居然,笑的如此无理。”忍不住大声喝道:“我要的合情合理,你们有什么资格笑,有什么理由笑。”

昂扬的声音在殿中回荡,所有人都被惊呆了,犯上可是杀头之罪,更何况是犯皇帝的上。

大笑中的刘宏也有些蒙了,在他当上皇上以后,没有人敢在朝廷之上,如此放肆,即便是他的恩师孙哲,要教导他也是选在无人的地方,不会当众来扫他的龙颜。

他含着怒气,高声道:“你怎么合理了?”

孙灿不理会怒火中的刘宏,傲然道:“此次出征,敌强我弱,敌方的兵力五倍于我军。我军为了破敌,各个不计较个人安危,与敌军血战两场,以少克多。全军将士,无不带伤。此刻仅有四千战士荣归,我为全体将士要二十万大钱犒赏,有何可笑之处?军中高顺、樊武、淳于琼等将军,为了大汉,也是功不可没,为他们要些宝马作为奖赏,可笑吗?军中有一将,叫张飞。其神勇无比,一身武艺不压于霸王在世,在最后一战中,敌军有两万精锐,而我军却只有数千,实力悬殊,我军陷入苦战。若非他在万军中斩杀张云首级,扭转战局,胜负恐怕难以预料。

他有一嗜好,就是饮酒,得知宫中美酒无数,就让我替他求上一坛。试问,张飞立下如此大功,我替他要一坛美酒,又有什么可笑的?”

孙灿的三个问题,让殿中的所以官员,哑口无言。大汉立国数百年,到目前为止,也只有孙灿一人,在朝廷上为麾下士兵所求犒赏。

刘宏自己也呆了半响,回过神来,心中便有了定数,问道:“诸位爱卿,你们如何看待此事?”

“陛下,孙郎将(大汉有一习惯,称呼官员时,可以姓在家官名来称呼,好比刘备的‘刘豫州’曹操的曹都尉等。而孙灿官拜虎贲中郎将,因此可称孙郎将)为国为民,对大汉忠心耿耿。今日为军求赏,更有国士之风,应当大赏。”王允对大汉可是忠贞不二,孙灿的本领和正直恰好是值得高捧的人才,当下也就立刻为他说项。

张让就是刘宏肚里的一条蛔虫,他见刘宏的神情,已然知道这位思想单纯的皇帝的想法,本想第一个开口,却被老对手王允抢了个先,懊恼之余,也为孙灿说情。

紧接着朝中的董承、蔡邕等贤臣也说着孙灿的好话。

何进知道众怒难犯,见大臣多数都在维护孙灿,只能乖乖的闭上了嘴巴,独自在一旁生着闷气。

刘宏对孙灿本来就有好感,虽然他先前是有些无礼,但毕竟是有凭有据,比起一味的赞颂要强上许多。听多了虚伪的赞美,对他的正直确实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心想:“孙灿果然是恩师的孩子,父子两人都是一样的正直无私。”

在先前就说过,刘宏最喜欢的人是张让,最信任的人却是恩师孙哲。孙灿既然和孙哲一样无私,刘宏自然也在他信任的人群中加上了孙灿这两个字。

刘宏不是个明君,却也不会亏待他信任的臣子。

当即下令道:“孙灿破敌有功,特命五品讨逆将军,俸禄双倍,领军一万,军营定为洛阳南部的洛水之畔,淳于琼为七品折冲将军。高顺、樊武、张飞分别身为军中校尉。另外在赐孙灿黄金百金,宝马五匹,美酒十坛,另外所有出征将士都可得大钱三十枚,以示嘉奖。”

“谢陛下龙恩,末将替麾下将士谢陛下赏赐。”孙灿见皇帝不但加了自己的官,还大大增加了赏赐,高兴急了,连忙谢恩。

随后,又道:“陛下,末将还有一请求?”

第二部 除奸风云 第三章 樊武归心

孙灿这时还不知道他今日的一时愚昧,竟让他成了洛阳少有的风云人物。

能如此出名,并非因为他打了胜战,而是因为他的那三个请求。他是历史上第一位在朝廷上为麾下士兵所求犒赏的人。这事情一传出后,孙灿的爱兵、重兵、敬兵的美名,立刻就在洛阳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当然,这还是后话。此刻的孙灿正被一只苍蝇吵的晕头转向。

“孙将军,你也太不丈义了。我为了你能取胜,劝说麾下最得力的助手前去为将军效力。你倒好,现在怎么将他们私吞了。你……你让我说些什么?”自从一出了温德殿蹇硕就在孙灿的耳边唧唧歪歪讲个不停。

主要原因还是孙灿对汉灵帝的最后一个请求,这个请求非常的简单,就是让灵帝将出征的士兵全部都调入他的麾下。

汉灵帝对孙灿非常的满意,对这小事想也没想的就答应了下来。

可是,蹇硕不乐意了。“宣曲胡骑”都是蹇硕的心腹,百战之师,即便他丢了“长水校尉”一职,他还是将这一千的“宣曲胡骑”控制在他自己的手上。

为了重新获得灵帝的重任,他才忍痛将这一千的“宣曲胡骑”借给孙灿,增加孙灿取胜的筹码。

他的如意算盘打的非常的好,自从,孙灿命传令兵快马加鞭的将得胜的喜讯通知到了汉灵帝耳中后。汉灵帝对他这位冒死劝说自己同意孙灿出兵的心腹的态度立刻就变了,前不久还给了他一个将军的官位,让他可以商议国家军事。

可是,他却没有想到这兵借出容易,收回难。

孙灿居然先一步争取灵帝的同意,“反客为主”强占了他的这块心头肉,将“宣曲胡骑”拒为己有,成为他麾下的战士。

一想到这里蹇硕就倍感气愤,忍不住心底的火气,来找孙灿说理。

孙灿自知理亏,但也不愿将“宣曲胡骑”这队士兵交出去,只好说道:“蹇大人勿怪,我看大人的官职还不能够带兵,就自作主张的将他们流了下来。想不到大人这么快就升官了。不如这样,樊武将军是和在下一同进来的,就在不远出的偏房中歇息。我们一起前去,如果樊武将军愿意,那在下就将“宣曲胡骑”交还于你,决不强求。如若不然还请蹇大人,切勿见怪。”

蹇硕点了点头,同意了孙灿的提议,他知道孙灿已经退了一步,不可在过于强求。

其实,孙灿已经得了皇命,即便不将“宣曲胡骑”交给蹇硕,蹇硕也无话可说。但是他却刻意的退让了一步。主要还是在于他尊重樊武的选择,让他在蹇硕和他之间选择一个。他不想强人所难,更不想樊武因为蹇硕而背叛于他。

因此,他主动作出了让步,给樊武一个选择的机会。他要的是忠诚的手下,而非怀有异心的人材。

忠诚的手下即便能力再差,也可以办事。而怀有异心的人材却可以在关键的时候要你的命。

到了偏厅。

高顺、樊武、张飞三人都在厅内,淳于琼从一开始就不是孙灿的手下将士,因此,他早就被何进叫离开了。

他们三人都得知了孙灿在大殿中的所作所为,对他的敬重又上升了几分。

除了樊武见到蹇硕有些尴尬以外,其余两人都很热情的跟着孙灿打招呼。

孙灿道:“正忠、兴强等会随我去选好马,翼德,你要的美酒就已经送到我府上了,等会随我去取。”

“恩。”高顺、樊武、张飞齐声点头称是。

蹇硕走到了樊武的面前,说道:“兴强,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跟我走吧?”

樊武看着蹇硕欲言有止,在看着孙灿一脸的难过与不舍,两边为难,尴尬非常。

樊武在汉初时家世显赫,是后来因为家道中落,一直和家族隐居深山,不问世事。后来,樊武因为父母同时双亡,不愿留在伤心之地,就独自离开了深山,来到了洛阳。

那时候大汉正在闹饥荒,樊武饿得是前胸贴后背。连续三天都以河水、草根充饥。后来,在找工作的时候,无意间路过了一个比武擂台,胜者可得一金。

他想也没想,就上了擂台,取得了冠军。

这个擂台就是蹇硕设的,那时他刚刚得到先皇汉恒帝的赏识,担任长水校尉一职,他设擂台就是为了招募高手,为他效力。

樊武也是一个有抱负的人,很快就答应着蹇硕的请求,为他效力。长年下来,樊武的官位越来越大,逐渐当上了“宣曲胡骑”的首领。

可是,他过的一点也不快乐,他体内流的是先祖好战的血液,“宣曲胡骑”不上战场,让他苦恼不已。但是蹇硕一直将他看成心腹,对他非常的好,他实在不愿作出对不起蹇硕的事情。

这一呆就是十八年。原本,他想就这样平平淡淡的过完一身,可是,孙灿的出现却激发的他体内潜藏的血气。

孙灿的才干,德行,对他的信任都让他有一种得遇明主的感觉。

蹇硕和孙灿都对他有着同样的信任,可是他觉得孙灿对他的信任让他非常的舒服,可是蹇硕的信任却让他有些惶恐。

孙灿见樊武两边为难,叹道:“这事情还是需要你自己的选择,别人是无法勉强的。如果,你跟着蹇硕大人,那么我们是好朋友。如果你愿意更着我,那我们就是战友。我会实现我的诺言,带领你建立不世功勋。”

樊武叹了口气,走向了蹇硕,猛得跪在了他的面前,磕了三个头,道:“蹇大人,您对樊武的好,樊武永记在心。但是樊武存在的价值是在战场之上,只有战场上的豪情,才能激起樊武身上的热血。樊武实在不愿在洛阳这小小的地方不停的训练,战场才是我真正的归属。”

蹇硕神色复杂的看着樊武,长叹了口气,拂袖离去。

孙灿上前扶起樊武,说道:“既然战场是你的归属,那么就跟随我一起在战场上,体现你存在的价值吧!”

“是,将军。”樊武起身,高声领命。

PS:票票啊票票,我要票票!

第二部 除奸风云 第四章 知己离别

得到了樊武的真心,孙灿自然是喜不胜喜。一行人在一位太监的带领下,齐向皇家马厩走去。

皇家马厩就是皇家马厩,气派就是非同一般,匹匹宝马都是难得的良驹。吃是吃最好的,住也是住最好的,就连平时的训练都有超水准的驯马师在进行训练。

因此,即便刘宏不骑,这些良驹也不至于会荒废下去。

孙灿、高顺、樊武、张飞四人此刻的样子就乡巴老入城一样,各式各样的宝马看得众人眼花缭乱,垂延三尺。

“好了,别惊讶了,快选吧,至于好与不好,就看你们自己的了。”孙灿叫醒了看的目不暇接的众人。

众人听了,顿时一轰而散,四处寻找自己的良驹。

不一会儿,孙灿、高顺、樊武都挑了匹心仪的骏马,张飞因为有了爱马就没有加入挑的行列,不过他还是选了两匹不错的,凑足了五匹的数量。

一行人得到了良驹,都非常的高兴,一路谈笑的到达了军营。

抚军,犒赏等琐事完成后,孙灿这才空闲下来。此刻,以是夜晚了,洛阳的家中也来人催促他早些回家。

高顺不喜欢热闹,也不好饮酒,就自愿留在了军营镇守。

孙灿领着樊武、张飞回到太傅府。

离别了数月,孙灿再次见到了母亲,自然别有一番悲喜。

过了两月,就传来了皇甫嵩、朱俊的捷报。

巨鹿的黄巾军给镇压下去了。那时,张角病死,皇甫嵩戮尸枭首,送往京师,张梁被朱儁军中的关羽斩杀,张宝也死于麾下将士的反叛。

他们接着又去打陈国郡地界里的黄巾军,逼得那儿的黄巾军头目波才无路可走,自杀身亡。首领一死,兵士无主,乱哄哄没法抵抗,很快便各自逃散。

皇甫嵩上表了一个奏章,向汉灵帝报告打胜仗的情况和众位将士的功劳。

大将军何进请灵帝封皇甫嵩为都乡侯,朱俊为西乡侯,曹操也因为战功而升了职,调任济南相。

他在离别的那一天,备足酒肉请孙灿一人过府相聚。

孙灿到达了曹府。

曹操热情的将他请入了内堂。

酒恬耳热,曹操举杯道:“子羽,你可知道,操等今日,以非一两天了。记得本初兄,不止一次,向我曹操说明形势,他说只要我能给大将军何进送上一些家财,他担保我位于高位。不过我不屑,不屑于他们为伍。我曹操虽家财万贯(曹操的祖父是曹腾,曹腾为官三十载,深受上任皇帝的宠爱,家财非常的丰富,单是曹腾所占有的土地就不止万贯。),但,即便要耗,也要用在正途上,绝对不会献给那些中饱私囊的妄臣。”他说到这里,语气显得有些激动,道:“如果,不是因为我曹操得罪了‘十常侍’,需要别人的庇护,我才不屑加入何进的阵营,替他办事。”

孙灿举杯,点了点头,道:“我知道,要想在官场生存。第一件事情,就是需要保全自己。这点我明白的。”他此刻也是朝廷中人了,刘华和王允都给他上过课,关于朝野之事,他也非原来的二愣子了。

曹操也举杯,一饮而尽,大笑道:“曹操在洛阳,最开心的事情就是两件。其一、是乱棒打死蹇硕叔父蹇图,此事是曹某立誓公证的起点。其二、就是结交了子羽这么一位知己。综观洛阳所有世家子弟,只有你最对我的胃口。没有一点世家子弟的架子。”

“我也是一样,朋友虽多,但知己整个洛阳也只有你曹操才配的上。官职俸禄,只有凭本事取来,才值得庆贺。依靠拉关系,即便当上可也无乐趣。”孙灿也大笑着说道。

曹操道:“此语正和我意,我一直也是如此做的。我相信自己的能力,有信心靠巴结,不靠关系,只靠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可以拓展前程,而明天就是我拓展前程的第一步。要是以往,我定然在家中大醉三日,以表庆贺。如今,不然,有知己在,心中的愉悦,自然要和知己分享。”曹操有些醉了,高兴的醉了,他在洛阳已经呆了十年,十年里他兢兢业业的担任他的洛阳北部尉,无一刻放松。可是,升迁的机会一直轮不到他。

十年后,他终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以骑都尉的身份立军功而升任济南相,实在是一次大的成功,至少对曹操来说,是这样的。他的十年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两人虽少,但气氛却很是热烈。频频举杯,声声吆吼,畅谈着胸中所学,胸中大志,好不热闹畅快。

直到两人齐醉到在酒桌之上,才结束了这场宴会。

此日,酒量大的曹操事先叫醒了还在酒桌上沉睡孙灿,两人相互对视了一眼。

曹操见孙灿满脸的肉屑,右脸上还有一杆骨头的印记,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同时孙灿也发现了曹操脸的的二十来粒肥大的白米饭,跟着大笑了起来。

原来,两人在醉过去后,一个睡在了桌上的肉骨头上,一个却睡在了盛饭的饭碗里。

两人互相调笑,共同过了一个愉快的早晨。一个无法忘怀的一个早晨,即便是他们阴阳相别的最后一刻,他们还重叙了今日之情。

洛阳东门。

曹操已经收拾了一切,准备走马上任。他的朋友还是很多的,袁绍、袁术、许攸等人都来为他送行。

临行前孙灿还在皇帝御赐的宝马中挑了匹好的送给了他。

过了数日,孙灿穿着一身便装,向皇城走去。他的目的地正是潜心殿,大皇子刘辨学习的地方。

本来,依照孙灿的现在的身份已经不用去伴读了,不过,刘辨太喜欢孙灿,吵着闹着要孙灿陪他。

刘辨的母亲是太后,在刘宏的耳边吹了几夜的耳风,刘宏就答应了下来,并下旨让孙灿每当双日的早晨都要去潜心殿伴读。

孙灿本就和刘辨交好,对刘宏的任命也没有意义。

进了潜心殿,孙灿的目光顿时被一个侍女的身影吸引住了,她的容貌竟比原先在云雾山见到的女子还要美。

第二部 除奸风云 第五章 侍女貂禅

孙灿一直认为他心底里的那位姑娘是全天下被美的,可是今天他发现自己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

俗话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说在有情人的眼中对方都是最出色的。

而此刻,他却不这么认为,美就是美,丑就是丑。

虽然他很喜欢那个不知名的姑娘,但他却不能否认这个刚刚出现在他眼前女子确实要美过他心底里的那位姑娘。

只见那侍女出脱得如水仙一般清雅秀丽,朴素的侍女服穿在他的身上,不但没有任何不适,反而更显示出了她的娇柔无邪。此时她正端着一碗茶水,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了一个幼童的身旁,嫣然一笑,娇语道:“殿下,茶来了。”语气动作尽是温柔,尽是秀气。

“好啊!”那幼童正是刘辨,他笑着回身接过了茶水,眼角余光忽然看见院外的孙灿,顾不得喝水,招手道:“孙大哥,快过来啊!”

孙灿登时反应过来,心中暗恼:“孙灿啊,孙灿啊,一个漂亮的姑娘,就让你如此失神。你怎么对得起她?”

随即收敛心神,来到了刘辨的身旁。

刘辨道:“貂禅,你别愣着,去给孙大哥斟杯茶来啊。”

那名唤貂禅的侍女,轻盈的一拜,道了声“是”,就转身而去。

刘辨贼笑的看了孙灿一眼,道:“孙大哥,刚才你在院外看什么呢?”

孙灿被道破难堪,不由俊面一红,辩道:“哪有?”

刘辨满脸认真的说道:“就有,我方才明明是看见你在院外瞪着貂禅看的,还想抵赖?”

“没有就是没有,你在乱说,我以后就不来了。”孙灿被说的难堪之极,无奈之下,使出了杀手锏。

刘辨还真怕孙灿不来陪他戏耍,立刻摇头:“不说就不说了,反正你们大人就知道欺负我们小孩,耍赖。”

“好了,别生气了。”孙灿搭上了刘辨的肩膀,摇了摇。随后又认真的说道:“对了,说真的,你从那里弄来了个这么漂亮的侍女?”

话一说完,孙灿又是一阵诧异,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问出这个问题。

其实,答案非常的简单。一个男人假如见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恰好身旁又有一个熟人认识她,都会不由自主的问上一问,主要原由还是处于好奇。

孙灿当刘辨的伴读也当了两年多了,这两年里,他从来没有看到有女人进这潜心殿,今日却意外的见到一个,而且这个人还是一个天下少见的绝色女子,心中自然会产生好奇之心。也就情不自禁的问了出来。

刘辨嘻嘻一笑,白了孙灿一眼,仿佛再说“看,狐狸尾巴露出来了吧!”不过,笑归笑,他还是认真的回答道:“貂禅是昨天来的。她的原名、身世我太不清楚,只是知道个大概。她自幼人才出众,聪敏过人,被选入汉宫,任管理宫中头饰、冠冕,她当的这个官就是叫做‘貂禅官’,因此,大多数人都以官名相称,叫她‘貂禅’,本来的姓名也就不得而知了。昨日,我在宫中游逛,无意中遇到了她。见她漂亮乖巧,就要来当丫鬟了。”说道这里,刘辨更是一脸的坏水,说道:“怎么了,看上她了,要不要我把他送给你?”

刘辨天生的皇子,自有一身皇子的骄气,一个丫鬟他自然不放在眼里,用来送人在他的眼中没有什么不正常的。

说实话,孙灿确实有些心动,但是他心中已经有一个心仪的女子了,在那位心仪的女子还没有找到前,他还没有那个精力去追另一位。还有就是他老爹的那关可不好过,他可不敢带一个女子回家。于是,便道:“小鬼,别满脑子的花花肠子,我可没你这么色。”

“将军,请用茶。”不知道何事,貂禅已经来到了孙灿的身后,一脸平静的端着茶杯,看不出任何表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