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领主天下-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官员死后,这宅子就被魏忠贤的爪牙崔呈秀给霸占了。
后来崇祯皇帝上台后收拾了魏忠贤,崔呈秀之流的阉党自然也是被通通清算,家产都没入了国库,这栋宅子自然也是跟着充公了。
萧毅封国公之后,堂堂国公不能在京城没有府邸啊,说出去那是打朝廷的脸啊。
正好这栋宅子闲置,且也比较符合国公爷的身份,就顺手赐给了萧毅。
皇帝曾经赐萧毅宫中骑马的特权,所以萧大国公就带着萧大侯爷骑着高头大马在那些宫廷侍、内侍、宫女们崇拜而又惊讶的目光中优哉游哉的进了承天门,过了端门一直到了午门口,还顺便参观一下南京的皇宫。
那些大汉将军们崇拜的眼神,内侍们敬畏的表情,宫女们满眼的小星星让萧大国公的虚荣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一张脸笑的如怒放的花朵一样,但是为了堂堂国公的威严,只能目不斜视,故作矜持。
而皇帝带着一众大臣,挪动着肥胖的身躯艰难而又迅捷的一直出迎到了奉天门。
小内侍流水般的不断禀报着秦国公的wèizhì。
“秦国公已到端门!”
“秦国公已经进了午门!”
“秦国公已经过了内五龙桥!”
终于远远的两骑进入了皇帝和众人的视线,缓缓而来。远远望去,真是人如龙,马如虎,真是说不出英武不凡……
二百九十九章致仕
萧毅带着萧贵施施然过了内五龙桥,却远远的看见一个穿着明huáng色龙袍的胖子带着一大群衣冠禽兽在远处翘首盼望,也是吓了一跳。
“前面的那位就是皇帝吧?”萧毅似乎有些不确定,转过头问起了萧贵。
萧贵也没有见过皇帝,仔细看了看道:“看服饰应该错不了,只是这体型实在是让末将有些疑惑。”
“哦?”
“听说这位陛下最喜欢的就是美酒和女人,据说夜夜无女不欢,若是真的,那真的难为那些女人了”“。”萧贵一本正经的说道。
“哈哈”
萧贵拿着皇帝开涮的玩笑让萧毅一愣后继而笑出声来,轻轻一拍马头,赤血便轻快的向人群跑去。
到了距离约人群约五十步的时候,萧毅翻身下马,将马交给了一旁的大汉将军,整理了下盔甲,大步的向皇帝走去。
萧毅早已经没有刚来这个时代的青涩和惶恐了。眼看着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一个个败在自己的手里,他的心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多铎,鳌拜,博洛,洪承畴……这一个个在后世被人大书特书的人物都是自己的手下败将甚至剑下之鬼,更遑论在后世唯有留下无能和昏庸之名的朱由崧了。
他对这个皇帝剩下的只是一点点好奇,当然最主要的还是他的存在对系统升级的作用。
该死的条件,萧毅心中暗骂一声。向已经迎上前来的皇帝大步迎了过去。
“臣萧毅见过陛下,甲胄在身,不便施礼,请陛下恕罪!”萧毅一身黑色甲胄,随着走动发出锵锵的声响,到了皇帝三步外,猛的抱拳,微微躬身行礼。
萧贵在身后有样学样。
在宫门外的时候萧毅穿上了铠甲,就是为了这一刻。他从来没想过要给皇帝下跪的一天。
若是朱由崧是个雄才大略的明主,萧毅也许会考虑行跪拜礼。但是在这个注定要做亡国之君的小胖子面前他不介意跋扈。
这年头。实力才是王道。跋扈。也是一种态度。
声音清朗而又不失冷峻威严,轰然而至,让在场的每一名大臣都听的清清楚楚,似乎声音就在自己耳边炸响一般。让人心神一凛。
不过对于萧毅穿着盔甲进宫面圣。很多大臣都不以为然。暗暗腹诽,这又不是上战场,至于这么骚包吗。但是也仅仅限于腹诽而已。没有人不开眼的会说出来。
皇帝也是被小小的吓了一跳,但是却丝毫不已为忤,反而对心中的偶像更加有信心。如此猛将,李自成贼军不足为虑。
“秦国公免礼平身,日后无论何时见朕都不用大礼参拜!”皇帝很高兴,金口一开,就让萧大国公不用每次都穿盔甲进宫了。
“谢陛下隆恩!”萧毅对小胖子皇帝有了些好感,这位还是有点眼力价的。
皇帝对着自己的偶像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越看是越mǎnyì,让萧大国公真真的是有些毛骨悚然,这位爷不会是女人玩腻了准备对自己下手了吧。
皇帝丝毫没有感觉到自己行为已经让国公爷有些恶寒了,萧毅的外貌,身形,甚至包括他小小的跋扈都让皇帝觉得这位是真的有本事的英雄,自然想要多看两眼。
甚至皇帝都在琢磨着皇室有没有合适的女子可以嫁给萧毅的,这个事回头得让宗人府查一查。
在皇帝满心欢喜的时候,他身后的文武百官们也是纷纷在打量着萧毅。
年轻的脸庞,英俊的面孔,高大挺拔的身材,还有那股战场杀伐带来的凛凛杀气,使他浑身充满着强烈的自信,不怒而自威,目光灼灼让人不敢直视。
此时的萧毅就是一柄锋芒毕露的绝世利刃,一出鞘就是寒光熠熠,锐不可当。
百官在打量萧毅的时候,萧毅也在打量着他们。
他并没有刻意收敛自己的锋芒,所以几乎每一个人jiēchù到他的目光时都会忍不住的收缩回去,根本无法直视与他。
满朝文武皆老朽,这是萧毅的第一印象。
他喜欢从眼神中去看观察一个人。一个心地无私,一心为公的人他的眼神是清澈的,坚定的,即使在他灼灼的目光扫视下依然不卑不亢。但是这样的人太少了。
大多数人jiēchù到他的目光时,都是下意识的躲闪一下,继而露出讨好的笑容,或者表情僵硬低头躲避。
马士英的心情最为复杂,他脸上看不出表情,但是心中却是着实有些后悔自己当初的莽撞。这位这次来很显然是来者不善,不知道会如何对付自己。
难过后世有学者说整个弘光朝是儿女泪多,风云气少,果不其然。
萧毅暗暗摇摇头,收回了自己的目光,随着皇帝一起走进了奉天殿。
重新坐上御座后,皇帝令人给萧毅赐座。
萧大国公也不客气,就在满朝文武的注视下大喇喇的坐了下来。而萧贵则如贴身护卫一般站在萧毅身后,表情平静异常。
这种事情有多少年没有发生过了,大臣们都有些眼热。
当殿赐座一般都是皇帝给那些德高望重上了年纪腿脚不利索的老臣的恩泽,可这位……
萧毅自然不会在乎别人是作何感想,他这次来,可以说就是来宣威来了。所以,跋扈一点也是他刻意的。
他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让别人知道惹到他的后果。不管你心里这么看本督不爽,但是你最好不要给我使绊子,否则我会让你后悔莫及。
“爱卿此次着甲胄进宫见朕,是有什么要事吗?”皇帝终于问到了正题。
所有的大臣都竖起耳朵听了起来,他们可不相信这位就是为了穿着一身铠甲来显摆来了。
“臣此次未得旨意进宫面圣,还请陛下恕罪。”萧毅说的云淡风轻,可没有一点自责的意思。
还没等皇帝说话,萧毅又道:
“臣此次为两件事而来。第一,是想为朝廷举荐一人。”
百官听说他要举荐一人,都是大感兴趣,耳朵一个个都竖的更起了。
不知道这位大明朝最大的实力派会举荐何人呢?又是担任何职呢?
以萧毅如今的身份和影响,想要举荐一个人,直接给吏部打个招呼就行了,料想吏部那帮子官员高兴还来不及呢!
如今竟然能亲自过江入朝来举荐,举荐的这个人定然非同凡响,而且职位定然不低了。
钱谦益隐隐的猜到一些,心中忍不住的炙热起来,双眼一眨不眨的盯着萧毅。
马士英更是隐隐感觉到了不妙,也是凝神等待着他的下文。
皇帝饶有兴致的问道:“秦国公举荐的人一定错不了,不知道是何人?”
萧毅扫了一眼不远处的马士英的背影,沉声道:“臣举荐礼部尚书钱谦益钱大人担任内阁首辅。”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
这是赤裸裸的打脸啊。人家马士英还好好的在哪里站着,皇帝还未下旨审查,你这倒好,直接就推荐起人来了。
有那心思灵巧的,心中一动,终于明白今天朝堂上的倒马运动十有八九就是这位在背后操纵的,否则哪有那么巧的,这边刚刚一大堆人弹劾,你就直接进宫推荐钱谦益了。
众人都看向钱谦益,没想到这位东林巨子竟然悄无声息的搭上了秦国公这条线。
钱谦益心脏猛的一跳,激动之色溢于言表。这位果然说话算数,看来自己这次是押对宝了。
马士英身子一震,心中一黯,该来的终于来了。
当年自己能够拥有从龙首功,就是依仗着江北四镇的支持,这才当了首辅。
如今这位比起当年的江北四镇更是强大许多,有他的支持,钱牧斋做首辅几乎是毫无疑问的了。
马士英的头垂了下去。
皇帝闻言也是一窒,半响才期期艾艾的道:“可是老马他……”
萧毅不等皇帝说完便道:“马大人为国劳心劳力,臣很是钦佩。不过如今国事维艰,纷繁复杂,马大人年老体衰,恐怕已经无法胜任。所以臣请陛下放马大人致仕回乡,含饴弄孙,好享天伦之乐。而钱谦益大人贵为礼部尚书,又是东林巨子,在朝野间也是威望卓著,完全能够胜任首辅一职,定能为陛下分忧解难。马大人,你意下如何啊?”
萧毅说最后一句的时候将头转向了马士英的方向,面带微笑的看着他。
马士英知道到了自己做选择的时候了。如果自己能够顺着萧毅给的台阶下,那么最少能保住一条性命,而且从萧毅刚才的话来看,他明显是给自己留了脸了,没有和其他人一道来弹劾自己。
若是自己,只怕最后会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眼前的路只有一条,其实已经没有选择了。
“陛下,秦国公言之有理,臣近来感觉身体老迈,行动迟缓,面对纷繁国事,已感觉力有不逮。为恐耽误国事,臣请求陛下允臣致仕回乡,颐养天年,臣不胜感激!”
马士英的声音中透着一股深深的落寞,平身挺直的腰背此刻也似乎一下子弯了下来,fǎngfó真的一下子老了十几岁一样。
三百章请封王爵
马士英自请致仕,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已经是他没有选择的选择了。
皇帝很失望,自己还想着老马和萧毅两人一文一武辅佐自己,自己就可以继续醇酒美人的享受生活了,没想到如今却是这个局面。
不过事到如今,皇帝也无可奈何了。他虽然信任老马,可与满朝文武相比,与江山安宁相比,与醇酒美人相比,只能放弃老马了”“。
皇帝虽然简单,但是也并不傻。还能分得清轻重好坏。之前满朝文武是喊着要治老马的罪,而萧毅仅仅只是让老马告老还乡,两害相权取其轻,这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马爱卿忠心体国,朕也不忍心你继续为国操劳,准你致仕回乡,并赏银万两,绢、布各三十匹。”皇帝还是比较念旧的,老马的首辅当不了了,只能从物质上进行一些补偿了。但是也不能太多,否则那些弹劾他的大臣们会不干的。
“谢陛下隆恩!”马士英跪拜行礼,神色虽然平静,但是语气却充满了萧索之意。
在原本的历史上,马士英虽然贪婪无才,但是在南京城破后却没有选择投降鞑子,而是陪着皇帝一起逃了出来,并且一直坚持反清,最后自杀身亡。
这一点上来说,马士英是值得萧毅钦佩的。因此,虽然马士英给自己使绊子,但是冲他宁死不降的这一点也不会把事情做绝。
得饶人处且饶人,而且萧毅也要考虑自己在朝堂上的名声。
也许他刚开始的时候是个愣头青。对于所谓的名声仁义不管不顾的话,现在他已经慢慢在走向政治上的成熟,做一件事的轻重缓急还是能够掂量的。
对于马士英最后只得了一个致仕的下场,许多官员也是松了一口气,对于萧毅的的印象更是好上加好。
最起码这位不是董卓那样的莽夫,做事情还是讲道理的嘛!
“陛下英明!”满朝文武齐声赞颂。
“陛下,陈洪范、祖泽清二人投敌叛国,罪不容恕。臣请下旨迅速捉拿二人。”萧毅起身道。
“准奏!”皇帝对这两人没什么感情,而且马士英的事情让他明显的兴趣不高,随口就准了。
“陛下。锦衣卫千户黄志忠忠勇缜密。对陛下忠心耿耿,陈洪范两人叛国之事就是他侦听到的。而且黄志忠千户一直在锦衣卫任职,熟知各项事务,因此臣举荐黄志忠担任锦衣卫指挥使之职。请陛下恩准。”
黄志忠自从秘密加入军统司后表现不错。自己也一直打算提拔他。锦衣卫指挥使的位子他早就看好了。让黄志忠掌握这个位子是最好的选择。
钱谦益当上首辅,黄志忠掌握了锦衣卫,自己在外带兵呼应。足以震慑那些心怀不轨的官员了。
而且他们两人从此就打上了他萧毅的烙印,尤其是钱谦益,只要想继续当首辅,就必须处处维护自己的利益。
只要他不傻,就不会再重蹈马士英的覆辙。
“准奏!”
“陛下,首辅之位不可一日空缺,臣以为钱谦益大人今日就可以和马大人进行交接了。”
萧毅的语气一如既往的平静,hǎoxiàng再说一件很随意的事情。
皇帝早都没脾气了,直接点头道:“秦国公言之有理,从今日起,礼部尚书钱谦益入阁担任首辅,散朝之后你二人就开始交接。”
钱谦益兴奋的心脏突突乱跳,急忙大声道:“臣钱谦益遵旨,定然不负吾皇隆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相拜将,这是人臣能够达到的巅峰了。自己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不就是今天嘛,没想到刚搭上秦国公这条线这么快就实现了,能不激动嘛。
许多官员都用羡慕的眼神看着钱谦益,心中都在暗暗琢磨下去之后怎么跟萧毅这位大明朝最炙手可热的人物搭上guānxì。
皇帝忽然想起萧毅说今天入朝有两件事情,现在钱谦益已经成了首辅,就问起了第二件事。
萧毅拱手沉声道:“第二件事情也是臣此次入朝面圣的主要目的。昨日,臣听探子回报,逆贼李自成率大军欲进攻南昌,臣忧心如焚,担心南昌若失,京城有难,所以便急忙入京来,特意向陛下请战,请求陛下允臣带兵救援南昌,击破贼军。”
没想到萧毅说的第二件事正是自己最担心的事情。朝廷刚刚接到战报,老马刚刚推荐了萧毅,人家就出现在了自己的面前,还是特意大老远的跑来请战。忠臣!大大的忠臣啊!
皇帝又高兴起来了,这算是他今天听到的唯一的好消息了吧。
“秦国公忠心耿耿,不辞辛劳,过江前来请战,朕很是高兴。朕相信,只要秦国公出马,贼军定然望风披靡。不过,朕有一个请求。”
萧毅有些好奇,皇帝能有什么要求,只好道:“陛下请吩咐!”
皇帝咬牙切齿的的道:“若是你能碰上李自成那逆贼,尽量给朕抓活的。”
萧毅一愣,看着皇帝恨得牙痒痒的样子,忽然明白了过来。
李自成把人家皇帝老子给吃了,能不恨他吗?
自古以来,杀父之仇,夺妻之恨,都是不共戴天的大仇。
“臣遵旨,一定将李自成那逆贼带回来让陛下发落。”萧毅满口答应,至于能不能真的把李自成带回来谁知道,战场上刀枪无眼,谁也不敢料定会发生什么。
萧毅的回答显然令皇帝很mǎnyì,金口一开道:“传旨,秦国公萧毅奉旨讨贼,所到之处,沿途州府dìfāng须全力协助,粮秣兵甲等一应供给,所有文武官员俱由秦国公节制。若有忤逆不遵者,可先斩后奏。”
萧毅很意外,没想到皇帝竟然给他这么大的权利。他这次接下这个差事,就是想着能把江西纳入怀中,保证自己的后方无忧。李自成虽说落败,可十几万人马待在那里也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如果一旦让李自成部和在荆州的李过、高一功部联合起来,那自己的后方和侧翼就大大不稳了。所以他必须先下手为强。
满朝文武今天已经有太多的惊讶了,对于皇帝的大方大家已经没有力气再哗然了,齐齐的喊了一声“陛下英明!”
自己该说的都说了,该要的也要了。但是自己目前最需要得到的却不能由自己出面,所以萧毅不再出声了,只是若有深意的看了一眼钱谦益。
钱谦益没想到今天事情在萧毅来了之后会进展的这么顺利。一个时辰之前自己仅仅还是礼部尚书,现在已经变成了当朝首辅,而这一切都是源自于那个奇迹般崛起的年轻国公。
萧毅那看似随意的一眼让钱谦益明白,该是自己投桃报李的时候了。
“陛下,臣有一事请奏!“钱谦益出班奏道。
“准奏!”皇帝很开心,今天很是虚怀若谷。
“秦国公萧毅忠肝义胆,不畏艰难险阻,万里勤王,二解扬州之围,清流关外拒敌,淮安城下破阵,斩鞑子猛将鳌拜,博洛,擒鞑子亲王豪格,鞑酋多铎败走扬州,叛贼洪某淮安铩羽,杀的鞑子血流成河,尸骨如山,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威名赫赫,声震天下,使鞑子不敢再觊觎我大明锦绣江山,使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不受刀兵之苦,使我大明两百多年基业能够万世传承。此等功绩,足以彪炳千秋,可比古之名将,世之名臣。”
钱谦益这一番话夸得萧大国公脸上都微微发热,不亏是东林巨子啊,夸人都夸的这么有水平哈。虽然他说的基本上都是事实。
殿中明白的人都知道钱谦益要干嘛,不知道的人也心中纳闷,钱牧斋在皇帝面前猛拍萧毅的马屁到底想干吗?就算保你当了首辅也不至于这么赤裸裸的巴结吧。
众人都等着新扎首辅的下文。
钱谦益继续慷慨激昂道:“如此种种,公在社稷,利在千秋。因此,为陛下圣明计,为百姓归心计,为江山永续计,臣请陛下封秦国公萧毅为王爵,以安百姓之心,以酬国公之功。”
钱谦益的话说完了,朝堂上顿时传出低低的议论声,很多大臣虽然隐隐猜出了一些,但还是很是意外。
那些事先得到消息要配合钱谦益的大臣也有些发懵,只说了要保滁州那位再进一步,但是没想到却是要。
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是萧毅的意思,只不过是借钱谦益口中说出来的而已。
皇帝也有些傻了,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大明朝自从洪武建国以来,只有洪武、永乐两朝封过异姓王,其他朝都没有封过异姓王,外姓臣子最高的爵位也不过是国公了。就算国公也只是在洪武、永历年间封的,后世的臣子最多是个侯爵。
当然,以上不算南明朝廷封的那些爵位。
但是目前来说,虽然南明朝廷给臣子的爵位封了不少,但是萧毅这个国公都是头一份,更别说封王了。
萧毅没有开口,也没有按照惯例说一番场面话来谦虚一下。
这个王,他今天是志在必得。他的老婆孩子还有基地的安全都指望着他今日能不能封王了。
他要看看,到底会有哪些人反对他封王?
果然,很快就有人跳出了反对了。
“陛下,臣反对。”一个胡子雪白的老头跳了出来。
三百零一章锦衣卫在行动
祖泽清今天一走进锦衣卫衙门就感觉不对劲。
衙门还是那个衙门,只不过衙门里的人却全都不认识了。
祖泽清因为心中不好,第一个念头就是朝廷要对自己动手了,正想着赶紧回家,一抬头却看见了好久不见的千户黄志忠。
“指挥使大人,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啊!”黄志忠主动上前来和他打招呼,但是祖泽清却总是觉得他那笑容里隐藏着什么”“。
“这不是黄千户吗,听说你被秦国公借调去了,兄弟们都说你是傍上贵人了,飞黄腾达指日可待,这么今天有空回衙门来啊。”祖泽清一边应付着黄志忠,一边快速的想办法想要脱身,却也没想黄志忠这次出现意味着什么。
黄志忠看出了祖泽清的心不在焉,呵呵一笑道:“国公爷派属下回来处理几个人渣。”
祖泽清心里一惊,强自笑道:“看来国公也对黄千户很是信任嘛。哦,对了,本官忽然想起有些重要东西落在家里了,得回去一趟,就不耽误黄千户办差了。”
说完转身就要走。
可是不等他转过身去,身后两个面色冷峻的锦衣卫已经站在了他的身后,两柄绣春刀一左一右顶上了他的腰眼。
祖泽清身子一僵,故作镇定喝道:“黄志忠,你要以下犯上吗?”
黄志忠冷然笑道:“以下犯下,你还不配!你这种叛贼之子,人人得而诛之。带下去。严加看管!”
身后的两名锦衣卫应了一声,收走了祖泽清的佩刀,押着他往衙门里面去了。
至于祖泽清带着的几个跟班都早已经被拿下了。
如今的锦衣卫衙门中,除了黄志忠原来千户所的人之外就是军统司的人了。
他们一夜之间控制了锦衣卫衙门,而且今天是只许进不许出,祖泽清的几个心腹进来一个抓一个,所以祖泽清根本就没有得到一点消息。
黄志忠看向身后的一名百户,这是他的心腹宋长空。
“国公爷要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大人,放心吧,卑职保证那些个大臣们人人都有一本烂帐。各个屁股下都不干净。”宋长空说话沉稳。看起来也是个心细之人。
“好,准备好东西,国公爷kěnéng随时要用。”黄志忠又吩咐了一句。
“事不宜迟,你在这里看好祖泽清等人。我带人去他府上。”黄志忠吩咐了一声。带着几十号锦衣卫匆匆出了衙门。早已经有手下牵了坐骑过来。
几十骑从街头呼啸而过。路上行人一看各个都是凶神恶煞,飞鱼服,绣春刀的锦衣卫。唯恐避之不及,急忙都闪躲开去。
祖泽清府上转眼即到,几十名锦衣卫对抓人抄家的事情都是轻车熟路,有人抄后门而去,有人堵住前门,还有人骑马在围墙外围巡逻,谨防有人狗急跳墙。
黄志忠带着剩余的二十余名锦衣卫如狼似虎的冲进了祖府,门前值守的两个锦衣卫小旗不明就里,竟然上前来来阻拦。
“你们这些狗东西,有泼天的胆子竟然敢来指挥使大人府上撒野,真是不想活了!”一个小旗大大咧咧的骂道。
他话音刚落,只听“嗡”的一声响,那小旗就捂着脖子倒在了地上,脖子上一支弩箭犹在微微颤抖,鲜血不断的涌了出来。
黄志忠心下骇然,军统司的这帮家伙也真是狠角色,出手毫不留情。
“祖泽清叛国谋反,锦衣卫奉旨查案,凡阻挡者有同此人!”黄志忠一指那死去的小旗,厉声大喊道。
剩下的一些在祖府当差的锦衣卫闻言各个骇然不已,看着那小旗的惨样都纷纷躲在一边去了。
祖府的人全部被赶了出来,在院子里站了一圈。一群手中持着硬弩的锦衣卫装扮的军统司番子用冰冷的眼神看着他们,只有有人妄动,绝对会立马被射成刺猬。
黄志忠则是带着人冲进了祖泽清的书房开始翻箱倒柜起来。
锦衣卫最擅长的就是抄家这种事情,所以对那些暗箱机关之类的都很熟悉。
很快的一名百户就在地板上发现了一个暗格,打开之后里面有一个铁盒子。
黄志忠心中激动,知道这估计就是自己要找的东西,急忙打开一看,很快就神情振奋道:“不错,国公爷要的就是这些东西!”
紧接着又有人从书架后面找到一个暗格,打开后里面竟然是当朝许多大臣和祖泽清甚至清廷来往的书信。
黄志忠匆匆看了几眼,狠声道:“这些王八蛋,这些东西落在老子手里,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萧毅进京之后,就让王青嘉及时通知了尤条今天动手,来之前他充分考虑了今天的种种kěnéng性,提前做好了安排。
之所以对祖泽清动手,虽然是因为这小子他老子是叛贼,他表兄是叛贼,他自己是内奸,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要彻底掌握锦衣卫,从而拿到那些大臣们的把柄。
如今的锦衣卫虽然式微,没有当年那么威风了,但是bì进g他的基本职能还在。搜集情报,搜集官员们的各种隐私和把柄也是他们的日常工作之一。
尤其是祖泽清在接替马吉翔担任了锦衣卫指挥使之后,为了将来控制那些大臣,好为他的满清主子出力,更是不遗余力的搜集大臣们的把柄和丑事,以便在必要的时候要挟他们。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做的这一切到头来没有用上,却为萧毅做了嫁衣。
今天在朝堂上那许多大臣不遗余力的弹劾祖泽清,也有这个原因在内。很多人在清军刚刚南下的时候,就开始为自己找后路了。
虽然大家都知道祖泽清他老子祖大寿投降了鞑子,但是却没有人去拿这件事做文章。他们也想着给自己留条后路,所以还暗中交好祖泽清。
只是他们大概没想到祖泽清却暗中留下了与他们往来的书信,最后会变成他们的催命符吧。
一骑快马风驰电掣的来到了祖泽清府上,不等马儿止步,马上骑士就一跃而下向府中跑进去。
“黄千户何在?秦国公让你带着该带的东西速速入宫。”骑士找到黄志忠后急速说道。
黄志忠知道朝堂上到了紧急的时刻,是需要自己的时候了,于是对手下一个百户说道:“你速速回衙门找到宋长空,让他带着东西直接去午门,我们在午门回合。”
百户领命而去。
黄志忠收拾了所有的书信,吩咐其他人继续抄家,自己跟着报信的骑士翻身上马向宫城驰去。
白胡子老头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以后,陆陆续续又有十几个人出班反对。
他们的理由看起来都很充分。封王一事不合祖制,大明朝只有太祖皇帝和成祖皇帝那样雄才大略的皇帝才能封王。而且萧毅已经被封为国公了,也算是位极人臣。如果再封王话,会引起天下人不忿,恐怕朝廷会遭到百姓非议等等。
说白了就是一个意思,这不合祖制。
其实朱重八先生也根本没有留下说异姓臣子不能封王的规矩,而且明朝的几个异姓王大都是在他手里封的,他不kěnéng去留下这么一个自相矛盾的规矩。
至于朱棣,那也是没有这样的规矩的。
这些人说的祖制就是太祖成祖之后再没有这样的先例了,他们是拿着传统当祖制了,是在偷换概念。
这些人反对,那自然也就有人出来和他们辩论。
出来辩论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这次参与弹劾马士英的人,大部分都是钱谦益的人。
他们引经据典,说古论今,从秦始皇时期一直说到本朝,举了很多例子,两派说的口水直飞,面红耳赤。
至于赵之龙为首的勋臣们,倒是想出去参加一下辩论,奈何他们一个个都是不学无术的家伙,根本不是那些读书人的对手,还是老老实实在一边掠阵吧。
还有一些武将,他们从心底来说也愿意萧毅封王,bì进g萧毅也是武将出身,封王的话他们武将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他们以后要是再封个侯啊,伯啊就阻力没那么大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