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之领主天下-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城头上仅存的十几门火炮也在频频开火,弓箭手也是勇敢无畏的向着城下射箭。
一时奸城上城下,炮火连天,杀声震天,双发都杀出了真火,战况愈加的jīliè起来了。
终于,在鞑子红衣大炮的持续攻击下,靠近城门的一处城墙“轰隆隆”的一声坍塌了。
虽然坍塌的缺口并不足以让大堆的鞑子人马冲进成来,但是这已经足以让阿济格兴奋不已。
阿济格大声的命令着:“快,集中所有火炮向那个缺口轰击!”
那处城墙的倒塌也让守军吃了一惊,李本深挥舞着长刀,厉声大喊:“亲兵队,跟老子去堵住缺口”,说着急速的冲下城头向缺口处奔去。身后的亲兵队士兵也急忙挥着刀跟了上去。
在红衣大炮的集中轰击下,那缺口终于变成了一个勉强能允许较多人tōngguò的口子。早有准备的鞑子士兵嗷嗷的叫着,在固山额真阿山的带领下疯狂的向缺口冲来。
二百八十一章死战
李本深冲到城墙缺口的时候,正赶上了蜂拥而来的鞑子士兵。一个个脑后留着细长鼠尾的脸上满是狰狞无比的表情,挥舞着长刀恶狠狠的向缺口扑来上来。
坍塌的城墙碎石在缺口堆成了一个碎石堆,李本深一个箭步跃上了堆顶,长刀同时凌厉无匹的速度向第一个扑上来的鞑子头顶劈去。那鞑子兵急忙挥刀格挡,却不想被李本深连人带刀都给劈成了两半,连带着半个身子的脑袋飞了出去,撞飞了后面的一个鞑子兵”“。
鞑子悍不畏死的扑来上来,一个个嘴里哇哇的大叫着,前赴后继,与堵上来的明军士兵狠狠的厮杀在了一起。
李本深一刀斩掉了一个鞑子的首级,却被身旁一个鞑子的刀锋在左臂上给划了一刀口子,鲜血直流,但是却激起了他的血性,一脚将眼前一个鞑子踹飞,同时手中的长刀又狠狠的劈向了刚才伤他的鞑子头顶。一声惨叫,那鞑子兵从头顶被一劈两半,鲜血和脏腑器官四处飞溅,煞是血腥。
李本深“嘿”的大笑一声道:“总督大人送的这刀真他娘的好使,杀鞑子就跟砍瓜切菜一般,痛快!痛快啊!”
看李本深如此神勇,四五名鞑子同时向他扑来上来。李本深大喝一声,长刀狂飙,顷刻间连杀三人,皆是身首两段,让剩下两人心惊胆战,一时有些犹豫,却被城头上飞来的两支箭矢给射杀了。
李成栋放下手中的长弓,大声的指挥着城头的守军不断的射杀冲上来的鞑子兵。鞑子担心伤到自己人,已经停止了炮击,弓箭手却仍然不断的向城头射击,压制着城头的反击。
涌上缺口的鞑子越来越多,堵上去的明军也越来越多,双方在城墙的缺口处就如两个巨大的浪头一样狠狠的撞击在一起,血花四溅,不断有人倒下,不断有人补上去。惨叫哀嚎之声响彻云霄。直杀的人头滚滚,断臂横飞,惨烈的犹如人间地狱般。
双方都很清楚,城墙缺口的归属是这场攻守之战的关键。所以双方的主将都下了死命令,不死不休。
李成栋在指挥杀敌的间隙,偶尔会回头看一眼北方,不知道总督大人的援军能不能及时赶来。若是来的迟了。就算打败了拦阻的清兵,城池恐怕也危险了。
心中虽然担忧,但是手上却一刻不停。手中的长弓每一箭射出去都会带走一个清军弓箭手的生命。李成栋自小弓马娴熟,尤甚箭术,在军中甚至有“小李广”的绰号。
李成栋身后的萧铁亲兵依然是默不作声,但是手中的长弓也是犀利无比。每一支射出去的箭矢都如死神的眼睛一般,瞄准了谁谁就会被粗重的狼牙箭透体而过。虽然没有李成栋那么精准,但是却胜在凶狠凌厉,每一支箭都能穿透人体,带飞一片血肉。
在两人精准凌厉的箭发下,城下鞑子弓箭手伤亡快速增加,城头守军士气如虹,一时奸竟然稍稍压制住了鞑子弓箭手的势头。
城墙缺口的厮杀仍然在继续着。双方的士兵前赴后继。不死不休,越来越多的尸体堆积在了了缺口周围。逐渐的堆成了一座小山。下面的鞑子惊讶的发现他们冲上缺口的速度越来越慢,双方在缺口上直接厮杀的人数越来越少,两方的士兵大多数都被隔在了缺口两侧。
李本深已经是浑身浴血,分不清到底是他自己的血还是鞑子的血,手中的长刀血槽中的血还在滴滴答答的往下留在。他一脚将站在堆顶上的最后一名鞑子踢了下去,却忽然听见了城头上传来一声大喊:“本深快退!”
李本深仰头一看,城头上许多士兵手中的已经举起了陶罐和火箭,立刻明白怎么回事了,纵身一跃,急忙跃下了堆顶,奋力向后跑去。
几乎在李本深跃下堆顶的同时,几十罐猛火油罐口朝下,黑色的猛火油倾倒而下,全部洒在了城头上堆积如山的尸体上,同时几十只火箭也射了下去,顷刻之间,缺口上燃气了熊熊大火,火焰滔天,黑烟滚滚,形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火墙。一些重伤未死的士兵在火焰中发出凄厉的惨叫声。
那堆积如山的尸体成了最后的燃料,再加上猛火油的威力,火焰越烧越旺,冲天而起,就连上空的空间似乎都被烧的扭曲起来。
阿济格在远处看着大火熊熊,气的破口大骂李成栋心狠手辣,厚颜无耻,用火攻这种有伤天和的手段太过阴损,却丝毫不记得自己的族人对大明的军民用过更残忍的手段。
大火阻隔了缺口,鞑子就是再生猛,面对着火海也是一筹莫展,的势头暂时停止了下来。
弓箭手也因为连续的张弓手臂酸软,体力不支,也停了下来。城上城下又陷入了暂时的沉寂之中。
清军久攻不下,反而伤亡惨重,军心士气也有些低落了下来。士兵们也是出现了疲态,不想再继续打下去了。而且很多人也都大概知道了守军援军将至的消息,心中甚至都萌生了怯意。
很多清军士兵,不管是满蒙鞑子还是汉人士兵都听说了定北军的赫赫威名。本来想着速战速决,攻下和州。但是如今却久攻不下,伤亡惨重,反而等来了明军援军,这实在是个坏消息。
李成栋看着城下的熊熊大火,眼中也是闪过一丝不忍。在大火中化为灰烬的不仅仅有清军士兵,也有许多明军士兵。他们活着的时候和鞑子是生死仇敌,死了以后却都化成了灰烬,死在了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再也难以分开。不得不说却是战士的一种宿命吧。
正当双方士兵的目光都注视着熊熊大火时,从北面却传来了隆隆的狂乱的马蹄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从北面滚滚而来一大团烟尘,正急速的向鞑子大营而来。而在这团烟尘不远处,还有一团巨大的烟尘以更快的速度向南而来。
二百八十二章包围与反包围
尚可喜神形狼狈,浑身是血,背上还插着两支箭,疯狂的抽打着战马向前狂奔。身后的两千余残兵也是同样的狼狈不堪,跟在主将的身后狼狈逃窜。
跟在他们身后的真是定北军的数千骑兵,但是却并非萧铁带领的三千铁骑,而是萧毅麾下大将武奇带领的七千轻骑兵和弓骑兵。
其实在萧毅有意思的训练下,现在定北军战斗序列中的骑兵骑射之术都是精通,只不过在实际的战斗当中,发挥作用的侧重点也是不同的”“。萧铁的三千重骑兵依然是担负着冲垮敌军阵型的众人。而轻骑兵则主要是用于牵制敌军侧翼,追歼残敌等。弓骑兵则是用于骚扰,追杀残敌等。
尚可喜带领着一万骑兵赶到距离乌江镇二十里处的时候,便碰上了萧铁的三千重甲骑兵。
尚可喜一看对方真的只有区区三千人,心神大定,急忙指挥一万骑兵从三面对定北军骑兵进行包抄。其中自己亲率六千主力骑兵从正面进行攻击,而其余四千骑兵则是从两翼对敌军进行牵制骚扰。
尚可喜的骑兵久经战场,这种战术也是经常使用,配合起来也是非常默契。若是遇到一般的明军部队,那么这场仗根本就没有悬念。不说战术如何,光是在人数上他都是对方的三倍之多。这仗要是打不赢,那就真的没有天理了。
可是尚可喜却忘了他眼前的这支军队最擅长的就是以寡敌众。自他们横空出世以来,那一次胜利不是以寡敌众,最后大获全胜。如果说天理的话,那么老天爷早都不站在鞑子那边了。
看见尚可喜摆出了三面包抄合围的阵势,萧铁不惊反笑,嘴角荡起一丝冷笑,冷哼一声,拉下头盔的面罩大声道:“全军突击!”说完,一夹马腹,高大的阿拉伯战马便轻快的小跑起来。然后逐渐加速。速度越来越快,最终风驰电掣般的向清军骑兵冲去。
在萧铁身后,三千铁骑形成了一个锐利的锋矢阵型,以萧铁为箭头,狠狠的向这尚可喜的主力骑兵对冲过去。丝毫不理会尚可喜安排到两翼进行牵制的队伍,hǎoxiàng当他们不存在似的。
看着对方骑兵不知死活的想着他在主力本镇冲杀过来的时候,尚可面上闪过一丝讥笑。甚至觉得对方的骑兵将领绝对是脑子进水。竟然似乎不顾自己的两翼,任由两翼暴露在外。这不是正好给自己机会吗?
可是没等尚可喜的得意持续多久,他的脸色就渐渐凝重起来了。当他看见对方那比自己这方战马高大的多的清一色的黑色战马,那武装到牙齿只露出一双眼睛的全身重甲,那寒光闪闪的长刀,那些眼睛中蕴含的冷漠和肃杀。还有那在高速奔驰中却丝毫不乱的锋矢阵型时,他的心中闪过一丝慌乱。
他征战多年,而且尤其擅长带领骑兵突击。不管是大明的骑兵还是清国的骑兵,他都见过不少。可是即使是骑术冠绝天下的蒙古骑兵也没有眼前这支古怪的骑兵给他的感觉更为危险。这支骑兵身上带着那种浓浓的肃杀之气,让人汗毛倒竖,心中本来饱满高涨的战意在不知不觉见就开始流逝。很多清军骑兵眼中都露出了惊骇之情。
尤其是对方骑兵手中那一根跟闪着黑色幽芒的巨大骑枪让尚可喜手下的骑兵们心中又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
自从火器在明军队伍中大规模的应用之后,很多部队都已经弃用了沉重的铁甲,改为更轻便的布甲、棉甲甚至纸甲。全部装备铁甲的部队已经越来越少。几乎都看不到了。
火器虽然威力巨大。但是明朝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制作火器的工匠地位愈发的地下。收入待遇更是差到了极点。再加上朝廷的不重视,制作出来的火器,尤其是单兵使用的火铳质量越来越差,往往在战场上不等杀伤敌人,反而会将自己的士兵炸伤。
如此一来,再加上此时的火器发射非常之繁琐,越来越多的士兵都不愿意使用火铳,反而更信任传统刀枪剑戟这些冷兵器。同样的,以擅长骑射著称的大明的宿敌蒙古人和建州女真战士更是对大明的火器不屑一顾,他们还是更相信自己手中的长刀。所以,在大部分的战役中,冷兵器仍然是战争的主角。
虽然武器仍然是以冷兵器为主,但是铠甲的选择上,轻便,成本低,装备快的布甲、棉甲、纸甲还是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
所以,当尚可喜的士兵看到这样一支几乎全部用钢铁武装起来的骑兵队伍时,心中的惊骇不言而喻。
骑兵的对战往往是猛烈的,惨烈的,迅速的。随着双方骑兵的加速狂奔,双方骑兵犹如两股巨大的洪流一般狠狠的撞击在了一起,一时奸血红飞溅,人喊马嘶。
尚可喜降清后被划归到了汉八旗中的镶白旗,所以他的士兵的衣甲颜色都是红边白底的。而定北军骑兵的铠甲则是深黑色的。黑白两股洪流撞击在一起之后,那支由三千铁骑组成的巨大的黑色箭矢犹如劈波斩浪的快船一样轻易的劈开了尚可喜六千骑兵组成的白色洪流。
巨大的骑枪在高速奔行的阿拉伯战马带来的无与伦比的巨大冲击力之下,产生了无可匹敌的巨大杀伤力。凡是挡在三千铁骑路上的清军骑兵无不是人仰马翻,惨叫连连,死伤遍地。就算侥幸未死的都是胸口塌陷,奄奄一息。
尚可喜的骑兵此时的感觉就hǎoxiàng是他们陷入了无穷无尽的黑色海洋之中一般,高大的战马,巨大的骑枪,坚固的铁甲,血红的战袍让他们心中从惧怕到绝望,最终到溃散。
终于,清军骑兵奔溃了。在这些他们看来非人类般的重甲骑兵的打击之下,他们丧失了全部的战意,调转马头向后奔去。手中的刀枪扔了一地。
此时,他们唯一剩下的念头就是逃命,拼命的逃命。
至于被尚可喜派去从两翼进行包抄的四千骑兵,等他们满怀信心到达指定wèizhì时却惊讶的发现他们陷入了另外一支神秘却又恐怖的骑兵包围之中。
这支骑兵与那三千铁骑一样骑着高大神骏的战马,同样冷峻的神情,同样血红的战袍,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没有穿着那种厚厚的铁甲,而是全身都是黑色的皮甲。
这支神秘的骑兵队伍自然就是萧毅麾下大将武奇带领的轻骑兵与弓骑兵队伍了。
萧铁带领三千铁骑出发之后不久,萧毅考虑到重骑兵的战斗的持久力以及双方兵力的多寡对比,又派武奇带领各营所有的轻骑兵和弓骑兵追了上去。自己则带着步卒和辎重部队随后而行。
萧铁到达乌江镇后休整一番正准备出发的时候,正好遇到了追上来的武奇带领的援军。两军并行了二十里后,便接到了前方出现鞑子骑兵堵截的消息,于是两人稍微一商量,便定下了中间开花,里外合围的战术。
没想到尚可喜也制定三面合围包抄的战术,与定北军的战术不谋而合。于是两人就,来了个包围与反包围。
有了轻骑兵和弓骑兵的牵制,包抄萧铁两翼的四千清军骑兵自古尚且无暇,哪里还有能力去包抄萧铁的三千铁骑。所以萧铁才能放心的对尚可喜的主力骑兵发动了突击。
同样的,无论是从装备上还是战马,骑射的娴熟度以及战斗意志上,尚可喜的这四千骑兵都是全面落了下风。况且,武奇这次还带来是七千骑兵,人数上也是占了优势。可以说是定北军在战场上唯一一次在兵力上占有局部优势了。
双方的骑兵在战马上用弓箭进行了第一轮交锋。在箭雨纷飞之中,双方阵中一阵人仰马翻,不少士兵纷纷中箭落马。结果,大部分都是身着白色棉甲的清军骑兵,而黑色铠甲的定北军骑兵只有寥寥上百骑而已。
交锋继续在进行,双方的第二轮箭雨之后,又是落下了一大片。伤亡比例更是严重失衡。定北军精准狠厉的射术,娴熟务必的骑术,高大快速的战马,坚固好用的铠甲,以及坚毅如铁的战斗意志都不是尚可喜的部下所能比拟的。
在双方的骑兵对冲中,最多只能发出两轮箭矢,然后就该短兵相接了。在远距离交锋中已经完全落入下风的骑兵早已经心胆俱裂,在短兵相接时更是不堪。
随着尚可喜六千主力骑兵的,这四千骑兵也毫无意外的溃败了。
武奇看大局已定,也不急着围歼鞑子的残兵败将,只是派了一千弓骑兵前去追杀四处逃散的清军溃兵,自己带领其余的骑兵前去接应萧铁所部。
萧铁在击垮了尚可喜的主力骑兵之后,部下的体力损耗也是相当的大。看见武奇带人上来接应,自然也不会继续逞强,命令全军下马卸甲休整,准备随后的战斗。
二百八十三章马踏连营
尚可喜带着两千残兵犹如丧家之犬一般被武奇所部追赶的慌不择路,一直向南狂奔。
在人的潜意识里,自己熟悉的dìfāng都是最安全的。尚可喜手下的骑兵也自然不会例外。在他们到了生死关头的时候,自然想到的就是清军大营。
本来定北军骑兵的马快,可以很容易就追上尚可喜的两千残兵。但是武奇故意压着速度,只是如影随形的缀在清军身后”“。
他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利用尚可喜的两千残兵冲乱鞑子本阵,迫使阿济格暂时收兵。
果然,尚可喜和他的手下没有让武奇失望,他们径直冲向了清军大营。一个个红着眼睛,手中长刀胡乱挥舞着,嘴里嗬嗬乱叫着,神情疯狂,谁敢拦住他们就跟谁拼命的架势。
阿济格这个时候也有些傻了,呆呆的看着两拨人马一前一后的向自己这边狂奔而来。
他已经看清了最前面这拨人马就是自己派出去阻截敌人援军的尚可喜。他神情狼狈至极,很显然是大败而归。
阿济格万万没有想到,尚可喜竟然会败,而且还败的这么惨,这么快!看他身后的那些残兵最多两千余人,难道其余的士兵都已经阵亡了吗?
这些疑惑让阿济格心中惊骇的同时也是大惑不解,竟然忘了该如何处置眼前的情形。
刚刚从城墙缺口处败退回来的阿山,左臂上翻起一道长长的口子,整个左臂都已经被鲜血染红了。因为失血过多,脸色有些苍白,也是傻愣愣的看着这一切。
突然,固山额真阿山反应过来了,大叫起来:“王爷,要赶紧阻止这些乱兵冲入本阵啊!”
阿济格这才如梦初醒,急忙大声命令道:“快,拦住这些无能的南蛮子。不要让他们冲入阵中!”
周围的清军士兵闻言急忙端着刀枪迎了上去。有人急忙搬动鹿砦,弓箭手急忙转向就位,长枪兵也纷纷开始列队准备拦截乱兵。
可是此时已经有些晚了,这些败兵已经红了眼了,根本不考虑自己冲入本阵中会造成多么大的混乱,只是依然拼命的夹着马腹,疯狂的挥舞着手中的刀剑。继续向鞑子本阵中冲去。
鞑子的大营原本的防御方向是面向和州城的方向布置的,所以大部分的鹿砦啊,铁蒺藜啊,壕沟啊都布置在西面,同样的兵力的配置上也是以西面为主,其他方面兵力很少。
骄横狂妄的阿济格根本就没有料到定北军的援军会来的这么快。所以自然在布置的时候就忽略了其他三面的防御,只是将重点都布置到了面向和州城的方向,其他三面只是象征性的放了一点兵力。没想到如今却成了他致命的漏洞。
尚可喜此时已经清醒过来,自然知道不能带着乱军冲入本阵。可是他已尽无法阻止身后的败兵向前狂奔了,而且后面的追兵阴魂不散的跟着他们,不时的还向他们射出箭矢,随即便会有士兵惨叫着落马,让其余的败兵更加的心惊胆战。只能一个劲的向前狂奔、狂奔!
尚可喜此时虽然已经彻底明白了追兵的险恶用心。可是他在此时已经无力阻止了,只能被乱兵裹挟着继续向前狂奔。
清兵尚未组织好的队形顷刻间便被狂飙的乱兵冲的七零八落。乱兵手中的刀剑毫不犹豫的向一些挡在他们路上反应不及的士兵头上劈去。一时奸。清军大阵中一阵混乱,士兵的怒骂声,受伤的惨叫声,战马的嘶鸣声,顿时响成了一片。
武奇看到清军乱兵已经成功的突入清军本阵,脸上闪过一丝得意的笑容,回头命令道:“传令下去,对准那些阻拦乱兵的弓箭手发箭,让这些乱兵继续向鞑子大营深处狂奔,制造更大的混乱。”
一些清军弓箭手慌忙间纷纷对准这狂奔的乱兵拉弓射箭,没想到刚射完一支箭,就会被乱兵身后的追兵射来的箭矢射中。
在武奇的刻意纵容和“帮忙”下,尚可喜的两千残兵一路狂奔,不断的向清军大营深处而去。
阿济格这次为了,将大部分军队都摆在了外围的西面,面对着和州城,而大营中除了少许兵力以为就是大量的粮草辎重了,形成外紧内松的格局。
本来就被乱兵冲乱的清兵,来不及再次组织防线,却被追兵身后更加庞大的一支骑兵队伍又是一阵箭雨给射的七零八落,死伤惨重,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防御来。
在击溃了沿路拦截的清军后,武奇毫不恋战,继续随着乱军向鞑子大营深处狂奔而去。
“将军,那是鞑子的粮草辎重!”武奇身后一名副将忽然大叫起来。
武奇此时也看见了,在鞑子大营的后方西南角堆放着无数的粮袋和草料,旁边还停放着许多的大车。
武奇大喜,心中一动,对那副将道:“你带一千人马去将鞑子粮草给本将军一把火烧了。越干净越好!本将军带人在鞑子大营中四处防火,掩护你们。”
那副将兴奋的道:“末将遵命!”随即带着一千人马向鞑子粮草辎重方向狂奔而去。
阿济格根本就没有料到有人会踏破他的大营来烧粮草,所以只派了一千步卒在此看守。
这一千步卒在一千骑兵的强力冲击之下,根本毫无抵抗之力,很快就被杀散了。
那副将分出五百人四处追杀那些鞑子步卒,剩余的五百人则是四处放起火来。
定北军士兵将一些从鞑子大营中搜出来的菜油等助燃物都倒在了鞑子的粮草之上,再加上此时天气炎热无比,大火很快的就熊熊燃烧起来了。
这时一阵大风忽然毫无征兆的吹了起来,火借风势,火焰一下子腾起老高,燃烧的越发的旺盛了。
滚滚黑烟冲天而起,大火中不断的传来了黑豆等物燃烧的劈啪声,半边天空都被染红了。
与此同时,武奇也带着人在鞑子大营中四处放火。大营多用木料扎成,不管是栅栏还是帐篷,都是易燃之外。只要火把一扔上去。顷刻间就会燃起熊熊大火。
阿济格眼睁睁的看着乱军冲破阻拦冲入大营中。还没来得及做出进一步部署,很快就发现在乱军身后的那支更加庞大的追兵也紧随其后而来,以摧枯拉朽之势也进入了大营。
阿济格大急,也顾不上攻城了,急忙下令所有士兵全力回救大营,一定要将这支敌军骑兵和乱兵围歼在大营之中。
阿济格最担心的就是他放在大营最后的三十万石粮草。若是被敌军毁了粮草,自己再不能很快攻下和州城。那么这次也就不败而败了。
不要说清军被眼前的局势搞乱了,就是和州城上刚刚经历了又一次血战的明军士兵也是一个个看着远处目瞪口呆,脸上满是古怪之色。
一个瘦小的士兵一脸疑惑的看着,向身边个头高的士兵问道:“石头,你看到啥了。我咋觉得这事这么奇怪呢?你说这些鞑子士兵干嘛没事骑着马冲进自己大营呢?难道他们都疯了不成?”
石头却是满脸兴奋,嘴里喃喃道:“牛蛋。你懂个啥,你没看那些鞑子骑兵屁股后面还有一支追兵么。要不是那支骑兵追的急,那些鞑子骑兵也不会像火烧了屁股似的火急火燎。依我看,那一定是咱们总督大人派来的援军。”
牛蛋一脸惊讶的道:“乖乖,原来是总督大人的骑兵,难怪这么厉害,一来就直接冲破了鞑子的大营。这天底下也只有总督大人的兵才有这么威风!那石头你说,咱们也算是总督大人的兵吧?就是他们常说的那个定北军?”
石头瞥了一眼牛蛋那矮小的身材。不无得意的道:“人家总督大人的兵个个都是健壮高大的像牛犊子一样。哪里像你这个一副牛蛋样。要说是的话,那也是我是。你肯定不算。”
牛蛋对比了下石头高大的身躯,神情有些沮丧,只好继续看着远处。
忽然牛蛋指着远处大叫起来:“着火了,石头,鞑子大营烧起大火了!”
李成栋此时也是一脸惊喜的看着城外的乱象,此时的鞑子大营中一片混乱,四处都燃起大火,尤其是西南角的dìfāng更是火势熏天,一股股黑烟翻滚着直上云霄,遮天蔽日。
“大哥,一定是总督大人的援军到了。”李本深一脸兴奋的大步走来过来道。
“不错,远道,不仅能快速击溃鞑子一万骑兵而且还是顺势利用踏破鞑子大营的,天下也只有总督大人麾下的铁骑了。你看西南方向那火势最大的dìfāng,一定是鞑子的粮草被烧着了。哈哈,如此以来,鞑子就是不想撤兵也得撤兵了。和州无忧也!”李成栋大声说道,豪迈的笑了起来。
自从鞑子围城以来,李成栋一直都是脸色凝重,直到此时才是心中霍然开朗。
李本深闻言也是很是赞同,满脸的艳羡之色。他心中暗忖,若是自己平生也能指挥这样一支军队,何愁大功不立。每个武将心中都有一个替君王万里拓疆,封妻荫子的梦想,他李本深也不例外。
“大哥,看着友军在鞑子大营中大展神威,咱们兄弟也不能在这里干看着。而且现在所有的鞑子都已经回援大营,若是被他们合成阵型,援军就会有被困住的危险。小弟请命,想带着人马出去趁次机会大杀一阵,接应援军。”李本深大声请命道,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
李成栋笑道:“即使你不说,我也正有此意。我将军中全部三千骑兵交给你,务必要大胜而归!”
李本深大声道:“末将定不辱使命!”说完急忙转身向城下跑去点兵去了。
片刻功夫,和州北门缓缓打开,李本深带着三千骑兵呼啸而出,然后绕到向西而去,直奔鞑子大营方向。
此刻,萧铁也带着换上轻甲的两千多骑兵出现了和州北门外。经过短暂休息之后,萧铁留下五百骑兵看护铁甲辎重等物,自己带着其余两千多骑兵轻装疾驰,前来支援武奇。
远远的看着鞑子大营中一片混乱,大火熊熊,火焰滔天,萧铁脸上微微一笑,知道武奇得手了。
正好李本深带着人马了北门,看见了萧铁所部。待双方离的近了些,李本深便认出了英俊冷酷的萧铁,急忙大声打招呼道:“前面可是萧铁将军,末将李本深,正奉命出城协助将军破敌。却不曾想在此处遇见了将军。”
萧铁也认识李本深,听他言语,只是酷酷一笑道:“和州未失,便是大功一件。城外的事情就不必劳烦了,自有我和武奇二人。”
李本深这才知道原来此刻正在鞑子大营中四处放火的却是萧毅麾下另一名心腹大将武奇。但是萧铁冷淡中带些轻视的话语让李本深很有些不忿。
他也是自持勇力,年轻气盛,一向都不大服人。于是面上一红大声道:“萧铁将军可不要小看了天下英雄。我李本深虽然没有楚霸王那般神勇,但也不是能够随意被人轻视的。本将军就以今日之战作为赌局,愿意和将军堵一堵,看看谁更厉害,谁的部下斩首多,将军意下如何?”
萧铁脸色不变,瞥了他一眼,嘴角泛起一丝晒笑,一言不发便策马向奔去,身后两千余骑紧紧跟随。
萧铁的态度激怒了李本深,可是他也心中清楚。武将之间,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尤其是这位声名赫赫,战功卓著的冷面将军的尊重,那就必须有足以让人信服的战功,否则的话,别人永远都看不起你。武将之间,还是需要用实力来说话。
看着萧铁远去的背影,李本深平息了一下心中的不忿,回头大声道:“将士们,跟本将军去狠狠的杀鞑子。杀一人者奖五十两。多多不限!”
身后的明军骑兵们闻言顿时嗷嗷叫了起来,抽出腰间的长刀挥舞着,一夹马腹跟着李本深向着鞑子大营方向疾驰而去。
二百八十四章陷阵
武奇带着五千多骑兵在鞑子营中横冲直撞,到处制造混乱。而阿济格被气的已经须发皆张,睚眦欲裂,心中怒火万丈,一心想着要将这股骑兵全歼,以泄心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