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之领主天下-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呵,不错,本督正准备找你呢!”萧毅笑着将手中的战书递给了尤条。

尤条接过战书,快速的看完后,问道:“大人打算怎么办?”

萧毅不答,却反问道:“先生,你怎么看?”

尤条郑重的道:“大人,卑职以这件事有些古怪,还需谨慎一些为好”“。”

萧毅道:“说说看。”

尤条道:“洪承畴本有城池之利,城中还有八九万兵力,而且也无缺粮之忧,为何偏偏放弃自己的优势,而要求与我军进行决战,这其中一定有什么问题。”

萧毅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顿了一下,尤条继续道:“洪承畴急着与我军决战,无非两个原因:一、这就是个陷阱。但是卑职愚钝,却想不出来他会用什么陷阱。这第二,就是洪承畴被逼的不得不决战了。若是决战,还有一丝希望;若是继续据城死守,说不定很快就会军心崩溃。因此,洪承畴不管内心愿不愿意和我军决战,都必须要这么做。”

萧毅点头表示赞同尤条的分析。

“那军师觉得本督该如何回应洪承畴的战书呢?”萧毅问道。

“卑职以为,此时不宜与鞑子决战。”尤条显然是早就想好了,缓缓说道。

“洪承畴想要决战,说明城中鞑子内部已经出了比较严重的问题。唯一的解释就是我军连续的猛烈攻势和总督大人的之计让鞑子内部人心发生了分化。而这种分化显然是洪承畴不想看到的。但是洪承畴不论是出自于哪种考虑,都不太kěnéng对这些人动手。思来想去,只有继续将矛头对准我们,转移内部矛盾,暂时让手下的兵将凝成一股力。若是胜了,一切的问题都不在是问题。洪承畴可以利用此战自己取得的巨大威望来行使霹雳手段整合内部。而多尔衮显然也是乐见其成,会支持他的。如果败了,那也不会比被动防守最后还是被击破的后果好到哪里去。”

看着萧毅认真在听,尤条顿了顿又道:“所以。我们不能让洪承畴的目的达成。就必须继续坚持目前的进攻方式,同时加快与城中鞑子将领的jiēchù,争取内外呼应之下一举攻破淮安城。我们等的,但是洪承畴却等不起。”

萧毅眉头微蹙,半响没有说话,显然是在思考。

尤条也不再说话,静静的等待着萧毅的决定。

半响。萧毅说话了:“先生说的很有道理,但是本督却有不得不决战的理由。”

“第一、我军兵少,鞑子兵多,若是依靠目前的方式,仅以火炮加上暗中策反大明叛将,耗时太久。而且变数太大。要知道,这些叛将可都是见风使舵之人。即使叛了鞑子,也不一定会来投奔本督。

第二、我军火炮数量bì进g太多稀少,而且所需炮弹辎重等物目前已经剩余不多。更关键的是,火炮中的膛线因为技术的原因,有好几门已经快被磨平了。一旦所有的膛线都被磨平,那我军火炮相对于城头火炮的优势便会当然无存。若想继续比较有效的攻击城池,那就必须前移炮位。从而又进入了城头火炮的有效射程。鞑子火炮众多。那时候对我军将会是一个灾难。

第三、若是不能尽快结束淮安战役,恐怕其他方面会有变故啊。本督刚刚接到消息。多尔衮已经在京畿及山西等地开始集结兵力,有南下的迹象。同时,在我们身侧的阿济格也hǎoxiàng有些蠢蠢欲动,似乎有向和州进犯的意图。还有,宁州的李自成准备攻打南昌府,何腾蛟已经向朝廷求援了。”

剩下的话,萧毅没有说,尤条自然能听的明白。若是定北军主力被粘滞在淮安城下,那么一旦等到多尔衮大军南下,阿济格侧击和州,定北军就会遭受三面受敌的境界。李自成进攻南昌府,萧毅大可以不管,但是若是任由李自成恢复壮大,那对以后定北军的发展也会是一个更大的障碍。阿济格若是进攻和州的话,驻守那里的李成栋,李本深归附未久,会不会全力抵抗,能不能当的住,可是谁都说不好的。

而且萧毅为定北军的灵魂,率领主力长期在外,造成后方空虚,如今只有刘肇基等扬州系的将领带领的四万还未形成战斗力的新兵。一旦和州有失,那么滁州很有kěnéng救难保了。

所谓天算不如人算,萧毅即使有基地这个逆天的金手指帮助,但也并不能事事如意。这天下有太多他控制不了的人和事情了。他发现自己以前把有些事情想的太多简单了,而且对加刻了膛线的二十门火炮的期望值有些高了。这个时代的技术有限,不仅包括炮管的质量,还有刻膛线的技术都远远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另外,火炮的数量太少,即使拥有了具有革命性的膛线,也是无法对整个战局发生根本性的影响。

所幸的是洪承畴不知道这些。因为的广泛使用,军统司在汪家的鼎力帮助下已经将眼线渗透到了各方势力之中。虽然目前还不能到达重要wèizhì,但是从外围还是可以发现很多有用的情报的。所以,多尔衮在京畿和山西集结兵力的消息,洪承畴还不知道的时候,消息便已经摆到了萧毅的案头。

所以,当萧毅正在为这些消息而担心的时候,接到了洪承畴邀请决战的战书。这让他看到了解决困境的一个机会,所以很快就做出了决战的决定。但是他还是要听听尤条的意见。他知道要想手下的这些来归附自己的人才能够全心全意的为自己所用,就必须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存在感,不能独断专行。而且兼听则明,他也会有考虑不周的dìfāng,也需要从别人的意见中去完善自己的构思。

半响,尤条方道:“大人所言极是,是卑职考虑不周。只是,大人打算何时和鞑子决战?”

二百六十四章为救命而来

“要战,便尽早战!”萧毅站起身来,沉声说道。

很快,萧毅亲笔所写的一封战书便送进了淮安城总督府中。

“两日之后,城下决战!”洪承畴手中的战书上只有八个大字,但是却金钩铁划,隐隐透着一股子杀伐之气,落款是简单的萧毅二字,却让洪承畴盯着看了半天。

“传我将令,击鼓聚将!”洪承畴命令道”“。

当诸将坐定后,洪承畴扫视了一圈众人,这次沉声缓缓道:“诸位将军,今日招各位前来,是想要告诉各位,两日后,本督将率大军在城外与萧毅进行决战。各位回去之后,请尽快安排本部士卒做好决战事宜。若有贻误军纪者,定斩不饶!”

说完,洪承畴站起身来,便向厅后走去。

洪承畴话音一落,堂下众人皆是一副惊讶万分的表,很多人的嘴巴张的大大的,一脸的不可思议。没有人想到洪承畴会好好的放着城池不守,反而要跑出去和人家定北军玩野战,这不是找死么?试问,谁不知道定北军野战无敌。

“总督大人这是何意?难道受了魔怔不成,竟要和萧毅决战?”

“这不是以及之短,攻敌所长么,这种行为无异于自杀啊!”“也许洪总督另有打算也说不定啊?我们还是静观其变吧!”“此事定有蹊跷,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才让洪承畴做出这个看似疯狂的决定。”

“看来,有些事情要到了摊牌的时候了”

……

洪承畴留下一群百思不得其解的将领,径自走了。他不想跟他们解释什么,这些人目前都是心思各异。唯有这次决战胜了,自己才能对他们做一次真正的整合。

洪承畴这一走,众人开始纷纷议论起来,观点不一,看法不一,都在窃窃私语。

目前鞑子兵在淮安城中地位最高者固山额真淮塔听了洪承畴的话一时也是有些呆呆的,看了看后的一帮子满蒙将领。不少人却是脸上带着兴奋之色。

“太好了。终于能真刀真枪的和那帮子南蛮子干上一仗了。他娘的,天天待在城头吃炮子,真是窝囊死了!”一个鞑子将领喊道。

“就是,这次老子就是死,也要让那帮子南蛮子好好见识见识爷的厉害。”另外一个鞑子将领也叫嚣着。

“洪承畴这个老蛮子这次终于有种了,不愿意当缩头乌龟了。”一个蒙古将领也喊道,丝毫没有一点顾忌。

淮塔脸上也是浮现出久违的兴奋之色。憋了这许多日子的怨气终于能找个dìfāng撒撒了。这些日子虽然在城中祸害了好几个汉人女子,但是那种感觉哪里比的上在战场上纵马驰骋,杀人如麻的感觉。他是一名战士,砍掉敌人的脑袋就是他的使命。

虽然有很多鞑子将领兴奋的摩拳擦掌,但是也有一部分是面带忧色。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在战场上和定北军交过手的,知道定北军厉害的。甚至都有些谈虎色变的感觉。听说要决战了,心中都有些没有底。曾经觉得自己纵横天下所向无敌的八旗勇士在定北军面前都变成了软脚猫了,变得起来。

张天禄策马刚离开总督府,后面张天福便策马追了上来,两人并马而行。

“老大,现在我们怎么办?”张天福问道

“我也没有想到洪承畴会来这么一招,看来咱们的想法得改改了。”张天禄皱着眉头低声道。

“那你说怎么办?”张天福问道。

“此地不是说话的dìfāng,走。回府再说!”说完。轻轻一夹马腹,马速加快。向前小跑而去。张天福策马紧随其后。

片刻功夫,两人便回到了府中,吩咐亲兵关上大门,匆匆走进了书房。哥俩在里面商量了半天也没商量出一个好法子来。

张天福有些急了;道:“我看不如咱哥俩趁着今夜,打开城门,带着咱们的三千兵马跑球算了。找个山头,当个山大王也不错嘛!”

张天禄瞪了他一眼,斥道:”你急什么,你以为洪承畴就不防着你会跑啊?再说了现在也还没有到跑路的时候,还得再看看。这次决战,bì进g咱们这边人多,那定北军再是厉害,也不一定能赢。”

张天福急道:“你还做美梦呢!多铎在扬州城下的二十万大军都被人家杀了个七零八落,你还指望着这七八万兵就能把人家打败么?你去问问,现在那些当兵的哪一个提起萧毅的兵来腿不发软,面不变色的。别说打赢了,说不定还没开始打就跑球完了。”“还有啊,你想想看,那洪老狗肯定在战场会先把咱们这些人当枪使,看着咱们的兵来消耗的差不多了,再让那些狗日的鞑子。到时候就算勉强赢了,咱们手下的兵也死的差不多了。没有兵,你别说荣华富贵了,就是当个山大王都不成了。”

张天福说的唾沫星子都飞到了张天禄的脸上。

张天禄知道自己家老二说的对。这个老二平时看着呆呆的,关键时刻倒是很灵醒。可是他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如果不想上战场,就只能带兵偷偷的跑了。可是现在跑也未必能跑的了啊,洪承畴肯定也会有一手的防着他们的。

正当兄弟俩一筹莫展的时候,亲兵队长突然来到书房外禀报道:“将军,兵部尚书韩大人派人送来请柬,请大将军和二将军晚上去他府上赴宴。”

兄弟俩愣了一下,面上有些古怪。这个韩岱一向都是跟鞑子走的近,跟自己哥俩可是平素没有什么来往,怎么忽然就邀请他们俩赴宴了呢?这事透着一股子奇怪。

正在张家兄弟俩琢磨着韩岱请他们的原因的时候,明军原甘肃道总兵李棲凤、监军道高岐凤,四川总兵胡尚友、韩尚良、杨承祖、高天照等人都接到了韩岱的请柬,邀请他们晚上去赴宴。

韩岱这几日对外宣称因为自己受到刺客惊吓的缘故,身体抱恙,一直没有出门,在家休养。但是他却在密切的关注城里城外的一切消息。洪承畴今日聚将的鼓声他也听到了,想着kěnéng是要发生什么大事了。果然,很快他就知道了洪承畴要和萧毅决战的消息。

得到消息之后,韩岱很是有些惊讶。原本他和多数人一样以为洪承畴会来据城死守,但是没想到他却反其道而行之。

韩岱能当上兵部尚书,自然并不傻,相反还是很有些聪明的。他结合当前的局势,以及自己这几日收到的城中的消息,很快就分析出了洪承畴目前所处的困境,对他急于决战的心理也基本搞清楚了。

搞清楚了洪承畴的心理和目的之后,韩岱陷入了沉思之中。在这场决战中,自己该如何自处,该做些什么呢?他知道,此战若是洪承畴胜了,他一定会趁此机会打压自己及一些平时对他不大恭敬的将领,重新整合江南清军力量。若是他败了,更有kěnéng将自己拖下水。不是死在战场上,也会被当做替罪羊。

韩岱知道,这次是他的唯一的,也是最后的机会了。若是把握不住,自己就算真的完了。所想的那件事也就成泡影了。

韩岱陷入沉思的时候,却没有看见自己书房的门被人轻轻的推开了,上次深夜拜访自己的精壮汉子已经站在了他的面前,笑着望着他。

“韩大人,别来无恙啊!”那汉子开口笑道。

“是你!”韩岱一惊,失声道,但是随即心中有了一丝明悟,心中隐隐多了一些期待。

“韩大人,想必两日之后两军决战的消息你应该清楚吧!”那精壮汉子忽然笑容一敛,凝声说道。

“老夫也是刚刚得知。”韩岱道。

精壮汉子自然就是军统司总旗刘斌了。他从韩岱的自称中敏锐的感觉到了韩岱表现出来的善意,微微一笑,对于今天的事情就更有把握了。

“既然韩大人知道了,那在下前来就是想问问韩大人打算怎么做呢?”刘斌盯着韩岱的眼睛缓缓说道。

“老夫一介文官,既不能领兵上阵,而且有恙在身,却只能独善其身了。惭愧惭愧啊!”韩岱在刘斌的逼视下将视线偏向了一旁,言不由衷的说道。

“哼!如此生死关头,韩大人还是以言语敷衍与我,实在令人失望。韩大人应该知道此战过后,无论结局如何,韩大人都是难逃一劫。刘某今日前来就是为了救命而来。若是韩大人依旧执迷不悟,,那在下就次告辞,韩大人你就自求多福吧!”刘斌冷冷的道,说完转身欲走。

“阁下请留步!非是韩岱不知好歹,只是有些话不说清楚的话,老夫也是不敢轻易妄言。既如此,韩岱便实话实说了。其实,韩岱早就有心重归大明,只是迫于无尺寸之功以示诚意,这才迟迟未能成行。另外,秦国公发布的汉奸榜也是让韩岱心有顾忌,所以未免畏首畏尾,还请阁下见谅。”就在刘斌刚迈步欲行的时候,韩岱突然说话了。

“韩大人多心了,要是早早表明心迹的话,秦国公定然会向朝廷上表,赦免大人之罪。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过大人若是真有心立功的话,如今就有一个天大的功劳摆在眼前,就看韩大人敢不敢去拿!”刘斌闻言,嘴角扬起一丝得意的微笑,随即隐去,转过身来对韩岱道。

“韩岱多谢阁下美意。但有差遣,只要韩岱力之能及,敢不效劳!”韩岱恭敬的说道。

二百六十五章富贵险中求

刘斌闻言哈哈一笑,道:“韩大人只需如此这般……,剩下的事情由我来办就行。”

天色迟暮,街上已经没有什么行人,有的只是一队队荷甲持戈的巡逻士兵。决战在即,城中的警戒自然加强了许多。

韩岱府邸,后花园的一座长廊之中,已经摆好了酒菜。

韩岱高踞主座,接到请柬的张天禄、张天福、李棲凤、高岐凤,胡尚友、韩尚良、杨承祖、高天照等人也是一个不落的全都来了”“。

这些人不能不来,因为韩岱在请柬上写了一句话:决战在即,何去何去,是生是死,只在君一念之间。

没有人看好这次决战,没有人认为洪承畴能赢。所以他们来了。

当他们来到韩府看见其他人的时候,也是稍微一惊,便心中了然。韩岱显然不会只把宝压在他们其中某一个人身上。

看着众人坐定,韩岱微微一笑,举杯道:“诸位将军,此次老夫冒昧将大家请来,实在是生死关头的无奈之举,还请各位海涵!”

众人有些意外,没想到韩岱竟然丝毫没有拖泥带水,就进入了主题,都纷纷竖起耳朵注意听了起来。

“后天就是与城外定北军的决战之时了,韩岱心中惶恐不安,请来各位,是想请教一个问题,各位将军务必如实相告,否则轻则部属分崩离析,重则个人身家性命不保。”

众人听韩岱说道严重,都是暗自心惊,不知道他要说些什么,只是道:“末将自当坦诚相告,还请韩大人明言。”

“很简单,诸位认为后日的决战双方会谁胜谁负?”韩岱忽然提高声音道。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心中犹自猜疑,但是一时之间却没有人说话了,场面变的微妙起来。

韩岱似乎早已料到会有这样的事情,所以继续面带忧色的道:“其实诸位不说。老夫也明白。大家对这一场仗都不报什么希望,都认为清军必败无疑。”

众将默然,显然心中都是这么想的。

“不瞒诸位,老夫也是如此想法。定北军纵横江南,连败清国大军,无一败仗。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如今,洪承畴妄想以城中八九万士气低迷。毫无战意的残兵与定北军决战,本来就是取死之道。哼,洪承畴要死,可是老夫却不能陪着他死,也不愿意看着各位将军给他陪葬。所以,今天请各位前来。就是想和大家商量出一个活命的法子来。”韩岱的声音低沉但却清晰无比,犹如一面战鼓一般一字一句的敲响在众人心头。

众将面面相觑,没想到韩岱这么直接的,倒是不知道该如何接话了,一时奸场面又陷入了沉默之中。

韩岱又道:“诸位,老夫知道诸位心中仍有顾虑。退一步讲,即使此次决战洪承畴侥幸获胜,但也会是惨胜。而那时。相信诸位麾下的士兵也所剩无几了。时候。洪承畴若借机整顿军队,各位想想。自己那时候能得到什么好下场?说句不好听的话,各位之所以能有今天,靠的就是手下这些人马。难道诸位愿意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兄弟部曲去为洪承畴殉葬,去为洪承畴效死吗?”

诸将心中已经很不平静了,韩岱的话正是他们的担心。终于,有人说话了。

“韩大人所言极是,我们兄弟也不降陪着洪承畴去送死。只是不知道韩大人有何明路指点我们兄弟?”说话的是张天禄。

“正是!不知道韩大人何以教我等?”有人说话,其他人则是纷纷附和起来。

韩岱脸上露出一丝笑意,缓缓说道:“韩岱与各位原本都是大明臣僚,自当祸福同享。请问各位,若是城外的定北军在决战之时不与诸位的部曲刀剑相向,而是以歼灭满蒙鞑子所部为目标,诸位以为如何?”

众将闻言愕然,这这么kěnéng。你韩岱又不是萧毅,凭什么就能让定北军不攻击我们的部下?

但是有那心思转的快的,已经隐隐约约的想到了那一层。

张天禄着问道:“韩大人,莫非您与城外哪位已经……?”话没有说完,但是众人一听都明白什么意思。

韩岱笑容一敛,肃声道:“实不相瞒,承蒙秦国公不弃,愿意为韩岱上书朝廷,赦免投降鞑子的罪过,韩岱感激不尽,愿意将功赎罪。秦国公胸怀广阔,大仁大义,让韩岱转告诸位,若是愿意弃暗投明,重归大明,则前罪一笔勾销,并可保荐各位继续入朝为官。若是愿意为鞑子效死,那就只能是用鲜血来洗刷各位的罪责了。何去何从,请各位自己定夺。生死全在各位一念之间。”

众人闻言,虽然惊讶,但是因为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倒是没有太过震惊。都在静静思考韩岱的这番话。

杨承祖半响才道:“韩大人,空口无凭,我等怎么知道你说的是真是假?bì进g部曲数千人性命都在我等一念之间,不可不谨慎些。”其余诸人也是看向韩岱,看他如何证明。

韩岱正欲说话,从后面廊轩中却步出一人,面带微笑,声音低沉道:“在下就是凭证!”

众人一惊,差点拔刀而起,待看到只是一个身材精壮的汉子一人时才震惊下了,疑惑的看着他。

韩岱正待介绍,刘斌自己却道:“在下刘斌,乃是秦国公麾下军统司军情处总旗,奉国公爷之命前来与诸位将军接洽。”说着将自己的腰牌解下来传给众人一看。

同时又将自己临行时萧毅的亲笔信拿出来与众人一观,上面言明凡是愿意弃暗投明,重归大明的将领,除罪大恶极如洪承畴、范文程之类,皆可接纳,使其重归大明,官职不变,并继续统领本部人马。特许军统司刘斌便宜行事云云。

众人将两件物事传看一番后终于相信是萧毅的意思了。

张天禄站起身来向刘斌拱手道:“某,榆林张天禄,见过刘总旗。”

刘斌拱手回礼道:“两位张总兵昔日曾聚义兵协助朝廷剿灭流贼,战功卓著,刘某佩服!”

张天禄有些吃惊,人家对自己的老底子都很清楚么,心中更是增加了些对萧毅的敬畏。不过什么战功卓著,却是听着脸红。杀良冒功的事情他们兄弟俩也干过不少的,人家也是给他面子才这么说的。

“愧不敢当,比起国公爷连败鞑子,力挽狂澜的功绩,我兄弟二人这点微末之功根本算不了什么。”张天禄急忙道。

刘斌笑而不语,知道他的话还没说完。

张天禄继续道:“末将兄弟二人自知罪孽深重,如今国公爷胸怀仁义,愿意接纳我兄弟重归大明,末将感激不尽。只是不知道国公爷将会如何安置我等?还请刘总旗明示。”

哼,国公爷信中明明说的清清楚楚,只要愿意归附,可继续担任原职,统领旧部,此刻却依然这般发问,分明是另有打算。不过,萧毅早都知道这些人不会那么痛快的归顺的,肯定会有持观望态度的,所以也提前做了交代。

“国公爷仁义,只要诸位将军从此之后不再与鞑子为伍,为虎作伥,无论是重新入朝为官,还是带兵镇守一方,亦或是卸甲归天,做个富家翁都行,国公爷都尊重各位的想法,绝不勉强各位。如此,各位应该mǎnyì了吧。”刘斌朗声说道。

众将闻言,脸上都浮出喜色,站起身来齐声道:“末将等多谢国公爷仁义。只是不知道国公爷需要我们做些什么?”

刘斌哈哈一笑道:“很简单,在后日的决战中诸位只要约束好各自部曲,什么都不要做就是了。”

众人心头一松一喜,这意思已经很明白了,只要在决战当天啥都不做,袖手旁观就是了。如此以来,既不会损失自己的实力,也不会得罪萧毅,两全其美。不管双方谁输谁赢,他们可以从中取利。

“末将等谨遵国公之命,一定会约束部曲,不给国公爷添麻烦的。”众人齐声道。心事一除,说话的声音都大了起来。

哼,一帮见风使舵的小人,难成大器!刘斌见众人神情,心中冷哼道。

接下来双方又商量了一些细节方面的东西,约定为了避免在战场上误伤,各部士兵要在左臂上缠上一条白巾。同时约定,若是今日在场各部有守城门的,若是遇到定北军,要尽力配合打开城门。

看着诸将离去的背影,韩岱心中是大大松了一口气。这件事情算是完成了一半了。只等到决战胜利,自己一份大大的功劳是跑不掉的。只是,随即又想到了一点,迟疑的向刘斌问道:“刘总旗,这些人会不会去洪承畴哪里告密?”

刘斌一愣,哈哈大笑起来:“韩大人,你是关心则乱啊!国公爷曾经说过一句话:这世界上每个人做一件事都是有理由的。你想想看,这些人有告密的理由吗?这样做对他们有什么好处吗?没有任何好处的事情他们会做吗?”

看着刘斌很快消失的背影,韩岱自嘲的一笑,自己真是有些紧张过度了。富贵险中求,风险和收益是成正比的。

定北军中军大帐,萧毅看着手中的一张信笺大笑道:“刘斌这小子干的不错,韩岱这老家伙也算识时务。如此,与鞑子决战,本督就更是胜券在握了!”

二百六十六章决战

当刘斌在韩岱府上和一众降将达成了协议的同时,孟哼、焦哈两人也刚从金声桓和徐勇的府上分别离开。

两日的时奸一晃而过,转眼就到了决战之日。

正值卯时,定北军大营中已经一片凝重肃杀的气氛。

校场之上,一个个方阵森然挺立,铠甲锃亮,刀枪如林,在清晨的阳光下反射着令人心寒的光芒”“。整个巨大的校场上一片肃静,近两万定北军将士都是双眼仅仅盯着点将台的方向,眼中散发着炽热的光芒。

萧毅一身银色铠甲傲然挺立在台上,头盔上的盔旗及红缨,以及身后的血红色披风在晨风中飞扬翻卷。望着下面雄壮骁勇的两万精锐部下,萧毅的心中忽然燃起冲天的豪情。

忽然,萧毅拔出身侧的大剑,猛的向上一挥,直指苍穹,大喝道:“将士威武!“

台下顿时传来千万人整齐划一的回应声:“大人威武,大人威武、大人威武!”

巨大的声浪犹如实质一般向四周席卷而去,震惊天地,一群经过的飞鸟也被惊得惊慌失措,甚至有几只直接被震落在地,抽搐不已。

萧毅身后的尤条也是身子猛然一震,差点摔倒,一种巨大无匹的压迫感向他袭来,心中顿时震撼无比。同时又被定北军这无比强盛的军容而倾倒,心中充满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豪情。这、才是真正的强军!

萧毅将剑一横,台下的呼喝声顿时戛然而止,犹如一人,校场又恢复了静寂。

尤条又是心中一震,两万大军,犹如一人,指挥起来更是如臂使指,如此强军,若不能横扫天下,天理不容!

“将士们。今日之战。你们每个人的使命只有一条:杀死所有你们面前的鞑子!砍下他们的头颅,将箭矢射进他们的胸膛,将每一名敢于抗拒我大军前进步伐的敌人狠狠的踩在马蹄下!今日一战,我军必胜!”

“必胜!必胜!必胜!”又是一阵山呼海啸般的齐声回应,整个空气丝毫都在为之波动起来。饶是尤条这次有了些准备,可还是感觉气血浮动,身体颤抖不止。

“大军开拔!”萧毅大剑一指淮安方向。大声的下达了出发的命令,夹杂了神力的声音清清楚楚的传入了每一名士兵的耳中。

大军缓缓而动,一队队士兵列着整齐铿锵的步伐涌出了营门,犹如巨大无比的红色巨龙般向战场上蜿蜒而去,连绵不休。

定北军营中传来的巨大声浪让远在十里外的清军士兵们胆战心惊。那些八旗兵还好些,bì进g也是身经百战了。虽然心惊,但是还算镇定。只是那些根本没正经打过仗的各部降兵表现更是不堪,很多士兵都是脸色苍白,牙齿打颤,两腿筛糠,要不是有军令约束,只怕都会扔掉武器直接跑掉。

那些将官也是一个个脸色凝重,忧心忡忡。抬眼看着定北军的方向。

洪承畴虽然约定双方在辰时开始决战。但是在为了抢占先机,在卯时的时候已经将大军带出了城外。在城外严阵以待。说是抢占先机,洪承畴却是怕被定北军在他们出城的时候来个突然袭击,导致军心大乱。

这是洪承畴第一次直接面对定北军的兵锋。这几日虽然双方一直在交战,但却从来没有短兵相接,他对定北军的士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